《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题库
《教育学基础》题库《教育学基础》题库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第二章教育功能 (3)第三章教育目的 (6)第四章教育制度 (8)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0)第六章课程 (13)第七章课堂教学 (15)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学记》。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培根。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3、在教育学史上,一般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①洛克的《教育漫话》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1《民主主义与教育》○2《教育漫话》○3《爱弥儿》○4《普通教育学》5、“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属于○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教育的交往起源说三、多项选择题1、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1家庭教育○2早期教育○3学校教育○4社会教育○5终身教育2、教育影响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1教育手段○2教育方法○3教育内容○4教科书○5教育组织形式四、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德育)-试卷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德育)-试卷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B.知与不知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解析:3.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分数:2.00)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解析:4.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 )(分数:2.00)A.决定作用B.条件作用C.主导作用√D.保证作用解析:5.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分数:2.00)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解析:6.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分数:2.00)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解析: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德育的存在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其中享用功能是其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7.“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 )功能。
(分数:2.00)A.个体性B.教育性√D.社会性解析:8.李某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某,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某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 )人手对李某进行教育。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解析: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分数:2.00)A.语言说理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解析:10.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 )(分数:2.00)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解析:11.依据教育内容的分类,法制教育属于( )(分数:2.00)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解析:12.5~8岁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这时期儿童的道德叫作( )(分数:2.00)A.他律道德√B.自律道德C.权威道德D.公众道德解析:1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的学科。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教育活动B. 教育制度C. 教育内容D. 所有选项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 培养人才B. 传授知识C. 研究教育规律D. 制定教育政策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所有选项5.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
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印度D. 古中国6.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______。
A. 并列关系B. 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D. 无关关系7.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在现代意义上是由______提出的。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选项10.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A8. C9. D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______。
A. 理论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综合性1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
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哲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13. 教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
A. 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C. 分析问题D. 得出结论14. 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______。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实验研究15.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______。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观察研究)-试卷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观察研究)-试卷1(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观察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 )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分数:2.00)A.实验室条件下B.自然状态下√C.人为控制下D.自然状态或实验室解析:3.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分数:2.00)A.目的性B.客观性C.能动性D.简便性√解析:4.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
(分数:2.00)A.简便易行B.资料可靠C.资料广泛√D.分析全面解析:5.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研究缺点的是( )。
(分数:2.00)A.知其然而不如其所以然B.研究结果效度不高√C.研究结果信度不高D.观察结果代表性不强解析:6.教育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观察的方式可以分为( )。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解析:7.按观察的情境条件,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解析:8.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解析:9.方法较为灵活,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的观察方法是( )。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教育学》《教育学》 B 、《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C 、《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斯宾塞的《教育论》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
A 、凯洛夫、凯洛夫 B、赞可夫B、赞可夫 C 、马卡连科、马卡连科 D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1.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A.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B. B. B.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C. C. C.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D. D.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教育原理12.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 B.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C.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D. D. D.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13.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A.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B. B. B.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家庭活动C. C. C.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交往活动D. D. D.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社会现象14.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A.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B. B. B.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义务教育C. C. C.学年教育学年教育学年教育D. D. D.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15.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A.《大学》《大学》《大学》B. B. B.《中庸》《中庸》《中庸》C. C. C.《论语》《论语》《论语》D. D. D.《孟子》《孟子》《孟子》16.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学生走就是( ))A.A.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博学于文B. B. B.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开而弗达C. C. C.强而弗抑强而弗抑强而弗抑D. D. D.道而弗牵道而弗牵道而弗牵17.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A.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B. B. B.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C. C. C.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D. D. D.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18.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B. B. B.康德康德康德C. C. C.杜威杜威杜威D. D. D.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9.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A.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B. B. B.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C.C.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D. D. D.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20.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5,分数:50.00)1.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
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2010年)(分数:2.00)A.经验一分析范式B.社会批判范式C.诠释一理解范式D.复杂思想范式2.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2010年)(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3.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2012年)(分数:2.00)A.指导教育实践B.规范教育行为C.揭示教育规律D.制定教育方针4.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2013年)(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5.有关大脑神经递质如何影响学生记忆的研究属于( )。
(2017年)(分数:2.00)A.比较研究B.基础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6.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
(2011年)(分数:2.00)A.陈述句B.疑问句C.全称肯定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7.某校有2500名学生,先要抽取100名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调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K=2500/100=25(个)相等间隔,如随机抽取第1名为第10序列,那么依次抽取35,60,85,110,……直到100名学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
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XXX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题目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计谋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XXX.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肯定下来的黉舍办学方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黉舍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黉舍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年年年年9.XXX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XXX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策略及其教学)-试卷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策略及其教学)-试卷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分数:2.00)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解析: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
选项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是元认知策略,选项D是资源管理策略。
3.以下哪一个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分数:2.00)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鄙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解析:4.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分数:2.00)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解析:5.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
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 )(分数:2.00)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解析:6.一般说来,注意的( )是—种技能。
(分数:2.00)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解析:7.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分数:2.00)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解析:8.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模拟卷一答案与解析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选项C正确。
2. D [解析]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D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A [解析]从微观的角度,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5. B [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其标志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因此选B。
6.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他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相似。
8.A [解析]我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修科主任时,主张把当时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9. C [解析]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l)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围绕全班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教育学考试测试试卷及答案(一)
小学教育学考试测试试卷(一)及答案一,选择题:40分(每题1分)1.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概在 B 。
A.16—18世纪B.17—19世纪C.19世纪下D.16世纪2.“儿童中心主义”是 B 的主张。
A.赫尔巴特B.杜威C.洛克D.卢梭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 B 说的。
体现了教学原则。
A.朱熹启发式B.孔子启发式C.孟子循序渐进D.老子因材施教4.“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B 。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5.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在 B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6.教育的文化功能受 D 因素的影响。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 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该观点属于 A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8.“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B 。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 A 持外铄论观点。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0.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B 。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激励作用D.指导作用11.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C 。
A.教学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教学任务12.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 B 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B.德育C.智育D.体育13.“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C 。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14.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属于教师的 B 。
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15.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AA.人——人关系B.人——物关系C.授——受关系D.朋友关系16.根据课程认为,课程类型分为 A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 )(分数:2.00)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解析: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分数:2.00)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解析:4.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解析:5.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 )(分数:2.00)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解析:6.《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分数:2.00)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解析:7.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 )(分数:2.00)A.洛克的“白板说”B.柏拉图的“回忆说”√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D.昆体良的“雄辩术”解析: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解析:9.下面哪一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 )(分数:2.00)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理性的引导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解析:10.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解析:11.“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解析:12.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苏格拉底D.昆体良解析:13.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 ),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教育就是智育。
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人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
智育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还要包括人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把教育等同于智育,就会造成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德育等其他几个方面,这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正确答案:正确。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
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师的教法,而且还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力法,是教授法和学习法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法,否则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使年青一代健康成长。
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114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1. 如果以问题性质作为划分标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及()。
A.历史研究方法B.描述研究方法C.观察法D.应用研究答案:A解析:按照问题性质划分,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包括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方法。
2. 关于赫尔巴特的论述错误的是()。
A.建立一种明确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B.有一定积极意义,推动教育的发展C.完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D.带有一定的机械化倾向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具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并非完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
他认为伦理学为教育指明目的,而心理学则指出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体系中,心理学与伦理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3. 严复设计的教育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是()。
A.鼓民力B.开民智C.新民德D.审美答案:C解析:严复认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在这三大教育目标中,新民德最重要。
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
4.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社会的稳定B.十字军东征C.新兴市民阶层需求D.改造原有大学答案:D解析:从十二世纪开始,西欧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是这种发展的主要标志。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出现。
②十字军东征促进地区间文化的交流。
③新兴市民阶层的新的文化要求。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125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1. 以下几项属于概念转变的是()。
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知道“地球是圆的”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D.“鲸长得很像鱼”到“鲸是一种哺乳动物”答案:B解析: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
2.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答案:C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德育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性功能,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其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3. 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体现在教育上是()。
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答案:B解析:党化教育是指中国国民党按照“以党治国”的主张提出的教育方针。
1926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拟订《党化教育之方针、教育方针草案》。
该草案符合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精神。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C.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D.定距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答案:D解析:定距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指标。
5. 教育实验研究评价主要内容不包括()。
A.目标评价B.研究团体评价C.过程评价D.结果评价答案:B解析:教育实验研究评价主要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以及结果评价。
①目标评价,主要包括:实验选题的价值性;实验假说的科学性;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 机体*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成熟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方法D.教育目的4. 双轨制形成于()A. 美洲B. 欧洲C.亚洲D.非洲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A.**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对立型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D.知识、智力、情感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B.维果茨基C.夸美纽斯D.巴班斯基13.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128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1. 心理学家()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科尔伯格D.德国的科尔伯格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其中,典型的故事是“海因兹偷药”。
2. 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B.在思维发展方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答案:C解析:A项,婴儿出生时只有生物学意义的性别差异,没有心理行为的性别差异。
B项,男女的思维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
D项,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女性心理发展占优势;青年发育期开始,男女心理发展总体上趋于平衡,但心理发展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明显的。
3. 下列不属于费希特的教学原则的是()。
A.遵循自然原则B.遵循文化原则C.直观性D.量力性答案:解析:4.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课外辅导答案:B解析: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5.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
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答案:C解析: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成熟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方法D.教育目的4. 双轨制形成于()A. 美洲B. 欧洲C.亚洲D.非洲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A.民主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对立型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D.知识、智力、情感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引起学习动机D.运用知识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B.维果茨基C.夸美纽斯D.巴班斯基13.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开放课堂D.导生制14.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特殊的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5.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16.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D.道德意志17.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 学生已有品德水平18. 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19.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20.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沛西•能D.康德21. 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22. 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23.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2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5.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A.社会研究B.调查研究C.职业培训D.学校教育26.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自学D.终身学习27.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2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白板说B.外铄论C.内发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德育目标2. 隐性课程3. 班级授课制4. 教学方法三、辨析题(辨析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一般顺序是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的。
4.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5. 一节课成败的标准主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4题每小题题4分,第5题5分,共21分)1.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4分)2. 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4分)3. 简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
(4分)4.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要求有哪些?(4分)5.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有哪些?(5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共8分)1. 什么是学科课程?什么是活动课程?试就活动课程作一简要的评价。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某小学高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
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材料二:某老师在讲《量变和质变》一课时,为了揶揄某些轻视量变,平时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为了反证量变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子:“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竟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
父:“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学生轰然发笑。
问题:请比较以上两例中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5 DBDBA 6——10 CCBCB 11——15 DBAAC 16——20 CDBAA21——25 CCBCD 26——28 DDC(评分标准:答案唯一正确,每小题1分,共28分)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
2.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
3.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共15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三、辨析题(辨析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参考答案:错误(1分)。
【解析】教育虽不能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是它通过开发人力资本,提高和改善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创造比物质资本更大的经济效益(1分)。
可见,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还是一种再生产的事业(1分)。
2.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1分)。
【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2分)。
(若学生回答“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的教育”也给2分。
)3.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一般顺序是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的。
参考答案:错误(1分)。
【解析】从品德结构可以看出,品德的形成可以有多种开端(1分),因此,要针对品德结构中诸要素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情况,在德育过程中采取多种开端的方法,即不一定按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顺序,而是根据品德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从行开始,或从情开始,或从意开始,无论从何开端,都要抓一端以促进其余,最终达到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1分)。
4.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参考答案:正确(1分)。
【解析】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的系统传授知识的活动(1分)。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将人类积累的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以最迅捷、最有效的方式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促使青少年个体得以发展,达到人类认识的一般水平(1分)。
5. 一节课成败的标准主要看教师教得怎么样。
参考答案;错误(1分)。
【解析】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样(1分),更主要是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归根到底要看单位时间内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率(1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2分,共15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4题每小题题4分,第5题5分,共21分)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1分)(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1分)(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1分)(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1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2. 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参考答案:确定教育目的的社会依据有:(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1分);(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分)确定教育目的的人的依据:(1)人性观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有什么样的人性观便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观。
(1分)(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受人的发展观的制约。
(1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3. 简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钻研教材;(1分)(2)了解学生;(1分)(3)考虑教法;(1分)(4)写好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