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erberg试桩总结
术前桩试验工作总结
术前桩试验工作总结1. 背景介绍术前桩试验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地下土层进行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多项测试,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对我参与的术前桩试验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
2. 工作内容在本次术前桩试验中,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2.1 桩基承载力试验桩基承载力试验主要是通过对已经施工完毕的桩基进行拉拔试验,检验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质。
试验过程中,我负责搭建试验设备,设置试验参数,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通过试验结果,评估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 桩身斜载试验桩身斜载试验是为了研究桩基在水平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变化规律。
我在试验前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确保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试验期间,我负责搭建试验框架,安装传感器并进行数据监测和记录。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桩基在不同斜载情况下的位移和变形规律。
2.3 桩侧摩阻力试验桩侧摩阻力试验是为了确定桩基周围土体对桩身的摩擦阻力。
我参与了试验方案的设计和试验设备的选择,并负责试验过程的协调与监督。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桩身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并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问题与改进在参与术前桩试验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总结出以下改进的方向:3.1 试验设备的准备不充分由于对试验设备和工具的了解不够深入,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设备不合适、不稳定的情况。
我意识到在术前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更加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有待提升在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在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提高对试验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试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3 系统性培训和学习的不足在术前桩试验工作中,我意识到自己的系统性培训和学习还不够。
在面对复杂的试验工作和项目需求时,需要有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进行应对。
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第一章试验情况介绍一、工程概况本工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HNCJZQ1标段,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一大型综合铁路建设项目。
里程桩号为DK25+404.42~DK29+100,工点范围内路基工程以填方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里程桩号DK25+404.42~DK25+600段的DK25+575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575-3-1#、575-3-2#、575-3-3#;桩径均为φ0.5m,按正方形布置,桩间距2.2m。
桩长根据地质情况长短不等,一般为18~22m,采用静压成桩法。
预应力管桩采用PC-A500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桩径规格为50cm,对应壁厚为100mm。
管桩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912.0KN,最大试验荷载为1800KN。
试桩适用范围里程为DK25+404.42~DK29+100。
二、试验目的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试桩验证施工工艺、施打顺序,确定桩基工程各项设计、施工等参数,选择桩基持力层、判定沉桩的可能性,机械型号的选用,并确定沉桩施工时停止送桩的标准等。
2.确定管桩施工时的机械组合、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1里程范围:工点里程DK25+404.42~DK25+600。
长度195.58米。
1.2路基形式:工点范围内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最大填高7.0米。
1.3地形、地貌:工点所处地段为河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
工点范围内乡村道路密布,交通较为便利。
2.天然地基的岩土工程特性2.1工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及砂类土,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a1):褐黄色、软塑。
Σ=120kpa,Ps=1.0Mpa (1)1:粉质黏土(Q4al):灰褐色、流塑,含腐植物。
Σ=80kpa,Ps=0.49Mpa (1)2: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褐黄色、软塑,局部夹碎石。
管桩试桩总结
1. 试桩部署1.1部署原则合理组织人力、物力,确保本次试桩成功,确定施工参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最终为施工提供参考。
1.2桥区水文、气象、地质资料(1)气温桥位处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冬短夏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6~20℃,极端气温达39.9℃,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6~10℃,最热7~8月,平均气温24~29℃。
多年平均气温19.3℃,历年最低气温-1.7℃,年平均雾日22.4天,最高达6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7%。
(2)风沿线主导风向为南风,其频率20.2%,次主导向东南风,频率14.5%,历年地面平均风速为2.7m/s。
台风的影响发生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盛行期,占全年出现次数的80%,平均风速和极速均达到12级。
桥址工程区域百年重现期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45.8m/s。
(3)水文地质情况海坛海峡的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为7米,风暴潮出现时有显著增水。
最大可增水2m。
沿岸岛屿之间及水道内一般为往复流,浅海的涨潮由东向西,或东北向西南,落潮相反,流速一般3.7km/h左右,主要是来复潮,个别是直线流,老箩屿附近为海峡南北潮汇合处,流向不稳定,在刮东北或东南大风时,潮流汇合地点相应向南或向北移动。
水位为正规半日潮型,每年在农历七、八月间为年大潮,每月农历初三、十八前后月潮期,每天两涨两落,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12小时50分钟为一周期,涨潮平均历时5小时30分钟,落潮平均历时7小时15分钟。
地下水:桥址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内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地层中,水量丰富。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γδ5)花岗岩与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Klsh)凝灰岩节理裂隙中,较发育。
(4)波浪海坛海峡北东口门开阔,波浪系由风成浪和涌浪组合的混合浪,实测H1/10最大波高为4.3m,周期7.4s,年平均波高为1.1m,平均周期为5.4s。
(5)航道及管线情况本桥跨越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航道按500吨级通航标准,单向通航净宽不小于75m,双向净宽通航不小于142m,通航净高不小于19.7m。
自平衡试桩法和锚桩试桩法的对比分析
收稿日期3第一作者简介边建林(3),男,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2-7479(2010)05-0040-03自平衡试桩法和锚桩试桩法的对比分析边建林1赵升峰2(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2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苏南京210009)Co mpar is on and Ana lysis on Self ba lanced P ileM ethod and Anc hored P ileM ethodBian J i anli nZhao Shengfeng摘要在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中,为确保工程安全,需要进行静载试验。
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费力、费时、费钱。
通过某黄河铁路特大桥施工的两根同直径的试桩,分别采用锚桩法和自平衡试桩法进行静载荷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与常用的锚桩试桩法相比,具有节约工期、节省测试费用、对施工影响小等优点。
关键词自平衡试桩法静载荷试验锚桩法承载力中图分类号:U44315文献标识码:B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费力、费时、费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Oster berg 研究成功了一种新的静荷载试桩法,近年来已在美国各州广泛应用。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龚维明教授为主的研究团体结合中国工程实际,对此方法进行了优化,并总结出了自平衡试桩法!。
由于其加压装置较为简单,无需占用试验场地,试验操作又较为方便,费用较低,且能直接测定桩的侧阻与端阻,获得了工程界的好评。
自平衡试桩法已成功应用于润扬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等重大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测试中,是一种可靠、经济、适用性强的桩基承载力测试技术。
1工程概况某黄河铁路特大桥设计全长401186m ,主桥下部为实体花瓶形墙式墩身,引桥桥墩为双柱式墩身,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全桥共设计混凝土钻孔灌注桩328根。
在两处代表性区域,各施工了一根试桩,并分别采用锚桩法和自平衡试桩法进行静载荷测试。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程概况本⼯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程HNCJZQ1标段⼀队,主要⼯程项⽬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型综合铁路建设项⽬。
⾥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点范围内路基⼯程以填⽅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CFG桩进⾏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碎⽯、⽯屑、粉煤灰、⽔泥混合⽽成,按C15混凝⼟配⽐设计。
试桩适⽤范围⾥程为DK0+000~DK6+595.685。
⼆、试验⽬的施⼯前进⾏成桩⼯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时的⼈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程范围:⼯点⾥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
(2)路基形式:⼯点范围内路基以填⽅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程特性⼯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及砂类⼟,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填⼟(Q4a11):褐黄⾊、松散。
(2)1:粉质黏⼟(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Q4al+pl):褐黄⾊、软塑,Ⅱ级。
(3):粉质黏⼟(Q3al):褐黄⾊、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褐黄⾊,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
目录目录 (1)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1)2、试桩施工机具 (1)3、试桩目的 (1)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2)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6、施工工艺 (4)7、试桩技术要求 (6)8、旋喷桩现场检测情况 (7)9、试桩总结 (17)10、附件 (18)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D1K739+062=(NGDK739+062)涵洞基础软基处理进行了12根旋喷桩成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旋喷桩布置形式为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1.2m。
旋喷桩直径为0.6m,设计桩长7.6m,实际桩长见附件:旋喷桩试桩记录2、试桩施工机具本次试桩选用MZG-50型桩机,主电机功率为30Kw。
试桩前所有用于试桩的机械必须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上的气压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必须经过标定,不合格的仪表必须更换。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3)在每台桩机的钻架上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4)钻头直径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3、试桩目的①确定每延米最佳水泥用量、水泥浆用量②钻杆的提升速度及钻杆旋转速度③最佳注浆压力。
④校核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⑤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旋喷桩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旋喷速度和提升旋喷速度如下:试桩施工中,严格控制机头的钻进速度(22cm/min)及提升速度(25cm/min),注意保证桩头的质量(采用停留喷粉或喷浆30秒的方法),用电子秤或电子自动记录仪来记录每米喷粉量(湿法则记录总喷浆量及平均喷浆量),如发现喷粉量或喷浆量不足,则采用复搅复喷的方法来保证桩身质量(试桩时未发生)。
本段旋喷桩的施工采用湿喷法施工。
4.2、配合比根据《柳南施路专-08-1》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灰量为被加固土湿质量的20~30%;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水泥+土,水泥掺量为30%。
软基处理施工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
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报告目录1.工程概况 (1)2.试桩确定主要技术参数 (1)3.试桩位置 (1)4.试桩时间 (1)5. 工艺原理 (2)6.人员及机械 (2)7. 试桩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 (3)7.1施工流程 (3)7.2技术措施 (3)8. 质量控制措施 (6)9.试桩总结 (8)10.确定实验参数 (9)11. 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10)11.1安全保证体系 (10)11.2质量保证体系 (10)高压旋喷桩试桩总结1.工程概况本工程地质较为复杂,基底置于第四系全新统颇洪积粉质粘土(软塑、松软土、硬塑)(3-1、3-2、3-3)层及第四系全新统颇洪积淤泥质土(3-1)层和松软土(3-2)层、软粘土(软塑)(3-1)层上的涵洞和框架桥,承载力为60-150KPa,均须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
2.试桩确定主要技术参数为了使本段高压旋喷桩规范、有序、高质量的展开全面施工,我项目部已完成了试桩施工,并通过了试桩检验。
通过试桩将进一步探明了地质情况,确定了搅拌下沉、提升速度,确定了水泥掺量、灰浆稠度(水灰比)、工作压力,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
通过试桩熟练掌握了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质量检测等作业要求并为全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提供指导,积累管理经验。
3.试桩位置(1)桩位布置:旋喷长度6米。
此处基底地质情况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粉质粘土(松软)(3-2)层上,承载力为100KPa,化学环境等级为H1、L1。
(2)本次试验的高压旋喷桩采用单管法,桩体试块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0.15 Mpa。
根据现场情况,高压旋喷桩计划试桩9根,试桩直径600mm,长度6米,间距110cm。
4.试桩时间高压旋喷桩的试桩工作于2010年2月6日开始,在2010年2月7日全部完成。
5. 工艺原理旋喷桩是利用钻机将旋喷注浆管及喷头钻至桩底设计高程,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通过高压发生装置使液流获得巨大能量后,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形成一股能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坏土体,喷射过程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HNCJZQ1标段一队,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一大型综合铁路建设项目。
里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工点范围内路基工程以填方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用CFG桩进行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里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用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混合而成,按C15混凝土配比设计。
试桩适用范围里程为DK0+000~DK6+595.685。
二、试验目的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工工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工时的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里程范围:工点里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米。
(2)路基形式:工点范围内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土工程特性工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及砂类土,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人工填土(Q4a11):褐黄色、松散。
(2)1:粉质黏土(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色、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pl):褐黄色、软塑,Ⅱ级。
(3):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色,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色,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色,褐黄色,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碎石桩试桩总结报告
碎石桩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时间及参与人员时间:2013年2月15日参与人员:中铁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代表NXZQ-2监理站:副总监:邓伏秋现场监理:江景东施工单位人员:杨斌、刘斌、贺海峰、陈德权二、试验目的通过试桩确定碎石桩施工过程中的单桩成桩时间、电流、桩机提升速度、反插次数和充盈系数。
三、选择的施工段落施工段落:DZK151+887.98~DZK152+000段软土地基处理(碎石桩),试桩共13根。
四、人员及机械配备情况人员:管理人员1名,技术人员1名,质检人员1名,施工作业人员4名。
机械:碎石打桩机1台(DZ110KS),小型铲车1台(910),发电机1台(STC50)。
材料:碎石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cm,材料为20-50mm碎石。
五、采取的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经挖掘机整平原地面进行桩位放样,测量人员放出中心线及边线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
依据布桩图,用钢尺布桩,布设13根试桩,梅花形布置,测量放样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
2、打桩机就位打桩前,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根据桩机走行钢轨标出的桩位标记,移动桩机,使桩机对准打桩线;启动卷扬机,按照下横梁上标出的桩位标记移动导向架,使桩管对准打桩点,并将卷扬机离合器刹紧;松动卷扬机离合器,人工合拢活瓣式桩尖,对准地面上标定的桩位;桩机对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3、成孔、灌碎石启动桩锤电机使桩锤振动,桩管沿桩位下沉,按照设计灌碎石量将碎石装入桩管内,如果桩管一次容纳不了应灌入的全部碎石,剩余的碎石待桩管提升下料振动挤密一段时间后,再补充装入。
第一次把管桩提升80-100cm,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向下反插0.5m,反复沉管拔管,直至桩管内的碎石流入孔内。
降落桩管,振动挤压15-20s。
每次提升桩管50cm,挤压时间以桩管难以下沉时为宜。
按上述方法往复升降压拔桩管,直至所灌的碎石将地基挤密。
试桩小结
高压旋喷桩试桩小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津宁高速公路工程第十合同,试桩桩位于K48+120.8~K48+170.8桥头软基处高压旋喷桩,本次试桩3根,桩径0.6m,桩长为9m,14m,14m。
试桩目的为:检验高压旋喷桩机机械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
其中包括最佳的灰浆稠度、工作压力、钻进和提升速度,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
二、试桩目的为确保该项工程施工质量,确定合理、最佳的灰浆稠度、控制喷浆、搅拌提升速度及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本着节约、高效的方针指导大面积高压旋喷桩施工。
三、工艺简介1、场地平整后,施工前将所有工程桩用全站仪等放出准确位置,复核无误后埋设木桩,并妥善保护。
2、挖排浆沟:施工中旋喷桩废浆要予以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可在相邻桩之间挖一定深的浆液储存沟,待浆液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桩间横系梁,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3、钻机就位:安放在桩位上,桩位误差不得大于5cm,钻机或旋喷机就位时机座必须平稳,保证桩位与立轴或转盘对正,倾角与设计误差不得大于0.5°。
采用单管旋喷方法。
4、钻孔插管:在插管前先检查各部位密封圈是否封闭,插入后先作高压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
5、喷射作业:当喷管插入预定深度后,由下往上进行喷浆作业,施工时要严格按试桩参数进行控制,并随时作好记录。
当浆液初凝时间超过20小时要及时停止使用该水泥浆液。
喷管分段提升的速度小于30cm/min,桩顶1.0m范围提升速度小于25cm/min,转速40r/min 以保证桩头成桩质量。
所用水泥浆,水灰比采用1:1,禁止使用受潮过期的水泥,在喷射过程中防止水泥浆沉淀。
6、冲洗:喷射作业完毕后,通常把浆液换成清水,管内的浆液全部排出,使管内、机内不残存水泥浆。
废浆也要及时排除,使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7、将钻机等机具移到新孔位,按上述步骤继续施工。
四、试桩的实施根据试桩计划,2009年6月15日项目部组织进行了试桩施工,试桩桩号为K48+120.8~K48+170.8,共做了3根试桩,桩长分别为9、14m、14m,并按照设计图纸的布置形式定位,我们主要对水泥的掺入量、转速、提升速度、喷嘴压力等进行控制,三根桩的现场数据如下:高压旋喷桩试桩施工纪录五、试桩小结根据现场施工数据及试桩抽芯检测结果,项目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该旋喷桩施工工艺合理,可以按试桩施工工艺指导施工,桩身水泥掺入量180Kg/m每米时,可以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项目部计划按如下数据指导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参数一览表。
桩基学科新进展史佩栋教授
最近,《岩土工程学报》2007第11期 首篇: 极限荷载下桩筏基础共同作用性状的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刘金砺 (1991)变刚度调平设计 杨 敏 (1998)减少沉降桩基础 刘惠珊 (1999)
美国
办公楼 办公楼
3.05m× 0.9m 6.5m× 0.9m
桩基学科新进展
壁桩和扩底桩结合基础
圆形结构壁桩布置
连 续 墙 、 壁 桩 及 扩 底 桩 联 合 基 础
桩基学科新进展
挤 扩 支 盘 灌 注 桩它是利用静力挤扩技术,
既加密增强土体又扩大桩的承载面,从而大幅度提 高桩的承载力。也称多级钻扩桩、糖葫芦桩、日本 称为竹节桩,已被大量应用.
8. 以色列也有类似方法
早在1960 年代获得了本 国专利;
但日、以两 国当时并没进 行推广
9.O-cell法在我国引进应用
1995年《岩土工程学报》第6期,首次报道; 1995~1999专业期刊、学术会议多次介绍; 1999年《实用桩基工程手册》专节介绍; 2004年《深基础工程特殊技术问题》专章介绍
桩基学科新进展
在国际层面上,有两篇最新文章值得关注
• 澳大利亚 H.G. Poulos 群桩沉降的估算 —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
• 美国 James K. Mitchell 岩土工程的新前沿 -- 挑战与机遇
(我们都已有了中译本)
桩基学科新进展
我国桩机领域总的态势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用桩第一大国 不论用桩的数量、桩型等都已居世界前列 上海刚刚总结了金茂大厦、东海大桥等的宏伟业绩, 北京一大批奥运工程,几乎都采用桩基础,其中有的单 项工程用桩量达数万根之多。 准备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由于工后沉降要求极为 严格,将以桥为路,全部采用桩支承。
试桩总结报告
工程名称双向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报告单位名称:日期: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工程地质条件 (1)1.4设计参数及要求 (2)1.5项目特点分析 (2)二、试桩方法 (3)2.1试桩目的 (3)2.2试桩方案简介 (3)2.3试桩施工组织及完成情况 (4)2.4施工工艺流程 (7)2.5试桩情况分析 (7)三、检测情况 (8)3.1检测要求 (8)3.2 检测方法及结果 (8)四、试桩结果分析 (11)4.1双向搅拌桩 (11)4.2单向搅拌桩 (12)五、结论与建议 (13)一、前言1.1工程概况线路长度4.8km,路堤最小填土高度为1.5m,一般路段均在6m以下,受桥梁构造物限制局部填土高达8m.特殊路基(软土路基)拟采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碎石垫层处理,各施工段路基处理平均宽度:31.3~40.6m,本标段内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共计75684根、总长962664.9m。
1.2编制依据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3.《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4.《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5.现行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6. 现场取芯检测情况。
1.3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项目区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去,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标高一般在5.1~9.2m之间,局部河堤标高达10.5m。
沿线地表多为农田,大部为蔬菜大棚覆盖。
(2)水文地质项目区属长江水系,长江位于路线东侧,沿线大型地表水体主要有双桥河、得胜河及三叉河等,均与长江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水位变化与长江水位涨落联系在一起。
河水水位流量呈季节性变化,夏季河水水位高,流量大,冬季水位低,流量小。
沿线分布较多河塘沟渠。
试桩总结报告
试桩总结报告试桩总结报告试桩总结报告2022年10月30日上午8::40分,随着最后(zuìhòu)一罐砼的落下,黄河大桥首根桩的桩基工作正式宣告结束。
首根桩桩基工作的圆满结束,离不开各级领导所做的大量工作并至始至终的全程指导(zhǐdǎo)、支持与配合。
下面(xià mian),我简要说说此次试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类问题所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本人的技术水平知识有限,可能某些观点有失偏颇。
一、工程(gōngchéng)部存在的一些(yīxiē)问题:1、钢筋笼的长度比设计少了1m,并且在业主和监理的共同检验之下,才发现这个问题。
如果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能提高责任心,多查、多量、勤监督,此种问题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2、钢筋笼的套筒连接接头所车的丝有长有短,套筒连接时外漏长度长短不一,极有可能存在有个别接头连接不牢固,甚至出现脱丝情况。
此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主管技术人员的经验不丰富,交底不严密,质检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的。
3、钢筋笼的焊接所存在的焊缝不饱满、焊渣未去除、烧伤主筋的情况,此种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主管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没能做到多检查、多指导,也极有可能是现场的施工经验不丰富所造成的。
4、现场指挥缺乏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主要表达在在下钢筋笼阶段,业主和监理对钢筋笼的焊接有更严格的要求时,现场的管理人员比拟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任何人都可以让工人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工作,造成工人不知道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到底应该听从谁所说的。
此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工程部管理的失职,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或者是安排何人指挥。
二、桩基队存在的一些问题:1、钢筋笼加工的经验不丰富,工人的普遍技术能力不强。
此次试桩中,出现最多的也是钢筋笼的问题。
问题如下:〔套筒连接的接头不合理、烧伤主筋、主筋不顺直、焊缝不饱满、焊渣未去除〕。
2、桩基队的管理比拟混乱。
osterberg法
Osterberg试桩法是一种构思独特,装置相对简单,适合于大吨位承载力及水下、山上、坡地、狭窄场地、深基坑内等困难条件下应用的试桩方法。
该方法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Osterberg试桩法的特点大致有:
试验设备简单,占用场地小,适用面广。
能直接测得侧阻与端阻。
试桩准备工作省力省时。
试验可用快速法也可用慢速法进行。
试验费用较省。
然而,该方法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恰当的改称为“自平衡法”,误认为该法是“接近于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试桩方法”等。
因此,对该法尚宜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置换土试桩总结
复合置换土、素砼桩施工总结一、试桩目的1、确定复合土配合比及坍落度。
2、确定泵送量及钻杆提升速度。
3、确定充盈系数。
4、确定桩与桩咬合的完整性。
5、确定成桩是否能达到止水效果。
6、确定施工时是否产生挤土效应。
7、检验施工设备和选定的施工工艺。
二、试桩过程。
2014年5月26日,在广东基础工程公司委派人的监督下项目施工组,组织桩机队伍在JK9号勘察点附近的环境进行检查,对走位环境无影响,允许在此处进行试验,并要准确放出试验桩中心坐标点,经监理复核,进行试验桩试验施工。
1、试桩准备a、清理场地:采用挖掘机对试桩范围平整。
b、技术、安全交底:为了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示意图,明确试桩参数及施工各注意事项,安排各道施工工序等,本施工组于2014年5月26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c、桩位放样:2014年5月25日按试桩位置进行放样工作,布置好桩位,并用钢筋棒做好标记。
d、桩机移至桩位点,水及素红粘土浆进行润管,搅拌泵送复合置换土,确保钻杆芯管及泵管内有充足的复合置换土,对准指定试桩N6中心点,复核钻杆垂直度,开始下钻至设计深度高程,开始泵送复合置换土,根据泵送量提升钻杆速度,严禁先拔管后泵送复合置换土,直至成桩。
e、复合土置换桩及素砼桩施工记录总结表(附施工记录总结表)三、搅拌桩试桩技术要求1、设备配置2、材料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红粘土、瓜子石、生石灰或粉煤灰,生石灰和红粘土要破碎过筛。
3、机械设备状态进场桩机、输送泵和搅拌机经检验运转状态良好,桩机钻头直径满足设计桩径要求,注浆泵压力表和桩机电流表经过校验标定。
4、桩位定位根据施工现场控制桩和设计桩位,放样出每根搅拌桩的桩位中心点,插入钢筋棒并用石灰做好标记。
四、复合土置换试桩施工要求1、采用直径600mm 钻孔设备进行施工,土体加固相互搭接200mm 。
共试验1排搅拌桩,每排9根,桩顶标高为1888m ,桩长取设计最大值,按实桩桩长13m 施工。
Osterberg试桩总结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桩基多功能检测系统高新技术研究”总结报告二〇〇二年六月“桩基多功能检测系统高新技术研究”总结报告项目来源: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完成单位: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协作单位: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周群建报告撰写:虞兴福主要研究人员:张弭、周群建、虞兴福、赵少鹏、厉瑞祥、(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王苗夫、史佩栋、俞成林、张美珍(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王虹斌、曹立勇、姚静翔(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时间:2002.6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任务来源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几十年,随着高层建筑、市政、交通、水电等大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桩基础作为最常见的深基础已得到普遍的应用。
虽然桩的动测法发展迅速,但作为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方法的静载试验,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静载试验始终停留在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的基础之上。
由于受试验装置笨重,试验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试验条件限制等过多因素的影响。
对大吨位的桩来说,要准确测定其承载力极为困难,因此,安全隐患和潜力发挥间的矛盾始终因缺乏准确的承载力数据而成为桩基础领域面临的一大困惑。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Osterberg试桩法(又称“反向测桩法”、“自平衡测桩法”、“相反载荷试验”等)的新型桩基承载力测试法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该试桩方法在场地限制、桩型的适应性及试桩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试桩方法不具有的明显优点,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
国外已有专门应用该方法参加桩基承载力测试的招标信息。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建科发[2000]23号文“关于组织申报2000年度建设科研和推广项目的通知”精神,以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为发起单位,由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作,向杭州市建委申报了Osterberg试桩法研究开发本项目,该项目于2000年11月正式立项。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Osterberg试桩法的思路最早是1969年由日本的中山(Nakayama)和藤关(Fujiseki)提出的。
桩身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测试原理
第一章桩身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测试机理1.1 桩身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测试原理自从1969年由日本的中山(Nakayama)和藤关(Fujiseki)提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到现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中期类似技术为Cernac和Osterberg等人所发展,其中1984年osterberg研制成功的桩底圆形试验方法(即自平衡测试法)将此项技术用于工程实践,他通过预埋在桩底的测压盒进行钻孔桩静载试验的方法,先是在桥梁钢桩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后来逐渐推广至各种桩型以来,据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调查统计,1994年全美钻孔灌注桩荷载试验中该方法的使用超过了65%,后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广,该法对于划分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以及确定抗拔桩的承载力有重要意义,现已取代了传统载荷试验。
欧洲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也广泛使用该法。
自1996年起,我国江苏、河南、浙江、云南、安徽等省开始使用该法,如江苏的润扬大桥、新三汉河大桥及张公桥,云南的元江大桥、磨江大桥、思茅大桥等桥梁桩基试验均采用了该技术。
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加载技术存在的诸如费时、费用高、对试验场地要求高、大吨位常规静载试验一般很难进行、不借助桩身应力测试,从试验结果很难区分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准确性等问题。
1.1.1 自平衡法自平衡测桩法的主要装置是一种经特别设计可用于加载的荷载箱。
它主要由活塞、顶盖、底盖及箱壁四部分组成。
顶、底盖的外径略小于桩的外径,在顶、底盖上布置位移棒。
将荷载箱与钢筋笼焊接成一体放入桩体后,即可浇捣混凝土成桩。
试验时,在地面上通过油泵给荷载箱加压,随着压力增加,荷载箱将同时向上、向下对桩施加作用力,图2.1为试验原理示意图。
图2.1 试验原理示意图Fig 2.1 Testing principle diagrammatic sketch当在地面上通过油泵给荷载箱加压时,随着荷载箱压力的不断增加,荷载箱将同时向上、向下发生变位,荷载箱对桩的作用力也不断增加,进而促使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不断发挥,图2.2为试验装置示意图,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从相关曲线判断出桩的承载力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桩基多功能检测系统高新技术研究”总结报告二〇〇二年六月“桩基多功能检测系统高新技术研究”总结报告项目来源: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完成单位: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协作单位: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周群建报告撰写:虞兴福主要研究人员:张弭、周群建、虞兴福、赵少鹏、厉瑞祥、(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王苗夫、史佩栋、俞成林、张美珍(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王虹斌、曹立勇、姚静翔(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时间:2002.6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任务来源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几十年,随着高层建筑、市政、交通、水电等大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桩基础作为最常见的深基础已得到普遍的应用。
虽然桩的动测法发展迅速,但作为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方法的静载试验,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静载试验始终停留在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的基础之上。
由于受试验装置笨重,试验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试验条件限制等过多因素的影响。
对大吨位的桩来说,要准确测定其承载力极为困难,因此,安全隐患和潜力发挥间的矛盾始终因缺乏准确的承载力数据而成为桩基础领域面临的一大困惑。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Osterberg试桩法(又称“反向测桩法”、“自平衡测桩法”、“相反载荷试验”等)的新型桩基承载力测试法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该试桩方法在场地限制、桩型的适应性及试桩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试桩方法不具有的明显优点,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
国外已有专门应用该方法参加桩基承载力测试的招标信息。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建科发[2000]23号文“关于组织申报2000年度建设科研和推广项目的通知”精神,以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为发起单位,由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作,向杭州市建委申报了Osterberg试桩法研究开发本项目,该项目于2000年11月正式立项。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Osterberg试桩法的思路最早是1969年由日本的中山(Nakayama)和藤关(Fujiseki)提出的。
1973年他们取得了对于钻孔桩的测试专利;1978年Sumii获得了对于预制桩的测试专利。
随后,Gibson与Devenny在1973年用类似的技术方法测定钻孔中混凝土与岩石间的胶结应力。
基于同样的思路,相似的技术也为Cernak等人(1988)和Osterberg(1989)所开发,并且得到了快速和极大的发展。
所以又以Osterberg试桩法闻名于世。
目前,Osterberg试桩法在日本、美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地区应用广泛,发展较快。
日本已研制成功可回收的荷载箱,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
在美国完成试验的桩型包括钻孔灌注桩打入式钢管桩、打入式预制混凝土桩及矩形(或条形)“壁板桩”(barrette)等。
美国国内使用Osterberg荷载箱的主要为:试验荷载自670kN至27 MN (单向);直径自133mm至865 mm;行程150 mm。
而在日本,多采用多循环加载法,荷载箱最大行程可达400 mm。
对单方向荷载大于27 MN 时,多采用多油缸联动装置,以增加荷载箱的上下推力。
日本目前单个试验荷载箱使用油缸数最多已超过9个。
最新报道,2001年1月30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土孙地区某立交桥钻孔桩项目中完成17000吨的桩基承载力检测工作,为目前所完成试桩的最高纪录。
该试验采用三只荷载箱(每只直径为φ860mm(34英寸),容量达3000吨)的联动结构,通过上下两块钢板,加载至1.7万吨(即8500 吨向上,8500吨向下)。
试验桩径2.03m(8英尺),桩长34.5m(135.5英尺)。
三只荷载箱放置于距桩底7.2m(28.5英尺)的同一水平面。
Osterberg试桩法在国外已能较准确地分清试桩的侧阻力与端阻力。
试验结果也表明,绝大部分试桩的极限侧阻力常大于或远大于设计假定值,这是传统静荷载试验所难以做到的,对分析和利用桩的承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内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对Osterberg试桩法的引进开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清华大学从试验、数值计算、理论解析几个方面已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1994年的第一阶段工作。
在饱和粉砂土中放置内外直径分别为12 mm和18mm、表面有粉砂的不锈钢空心圆柱模型管柱,通过应变片和特殊的桩身结构,对桩身和桩头进行不同的试验,并进行组合,从而得出不同加载方式下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单位摩阻力沿桩的分布情况、不同断面的单位摩阻力f与断面位移ω间的关系等一系列试验结果。
1999年下半年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工作。
在清华大学校内做了2根桩的现场模型试验。
设计桩型为Φ350×4.0m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试验主要在粉质粘土中进行。
试验结果对桩的摩阻力分布、负正摩阻力间的关系及桩的极限承载力与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关系有了定量的认识。
清华大学水电系进行了第三阶段的现场试验工作。
选用Φ600×23.0m的钻孔灌注桩为试验桩型,设计荷载为200吨,Osterberg荷载箱直径为Φ325,根据预估的摩阻力与端阻力关系,将荷载箱放置于离孔底一定距离。
试验由于实际的桩端阻力比预估的桩端阻力要小的多,未能获得准确的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等有关桩基参数。
但对认识该试验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已有文章报导东南大学也已用Osterberg试桩法完成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等桩型的现场试验。
在江苏润扬大桥水上钻孔桩的应用及同一工程120000kN大吨位的静载荷试验,据报道在国内均属首次。
试验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ф2.8m,桩长达55~70m。
人工挖孔桩的试验桩型长约18~19m,荷载箱置于桩身不同位置。
通过试验发现试验结果与规范基本吻合,也从另一面证实了该试桩法的有效性。
第二章Osterberg试桩法基本原理与传统静载荷不同的是,Osterberg试桩法将置于桩身(多数在桩底)的液压千斤顶,受高压液压油作用对桩或地基产生上顶、下推力,分别与桩的摩阻力与端承力相平衡。
通过测定上顶、下推力的大小与液压千斤顶的缸体、柱塞的上下位移,得到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经叠加后得到桩的承载力P~S曲线,用以确定桩的实际承载力。
㈠、 Osterberg试桩法的试桩装置及操作方法以钢管打入桩为例进行说明。
图1表示Osterberg荷载箱被焊接于钢管桩的底端。
该荷载箱主要由活塞⑴、顶盖⑵及箱壁⑶三部分组成。
当荷载箱随钢管桩打入土中至预定标高后,将输压竖管⑷插入钢管桩,直至荷载箱顶盖⑵的漏斗口而与其拧紧。
再在输压竖管⑷中插入芯棒⑸直至活塞⑴顶面的锥形小孔而与其拧紧。
芯棒的外径适当小于输压竖管⑷的内径。
图2表示钢管桩顶部的装置。
输压竖管⑷伸出桩顶并与输压横管⑾相连。
输压竖管的顶端焊有密封圈⑹,以使芯棒⑸定位。
当试验进行时,对输压横管⑾加入油料并加压,经输压竖管与芯棒之间的环状空隙,而传至荷载箱内(见图3),随着压力增加,活塞与顶盖被推开,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阻随之发生作用。
再从图2还可看到,输压横管⑾设有压力表⑿,可显示所施加压力的大小。
压力与荷载的关系系事先用专门的试验架在Bliss大功率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率定。
图2中千分表⒀和⒁分别与芯棒及输压竖管相连,它们均支于基准梁⒃之上,分别量测活塞向下位移及顶盖向上的位移,亦即钢管桩桩底土向下的位移及桩底向上的位移。
若钢管桩内不灌混凝土,桩顶尚可另设千分表⒂,也支于基准梁⒃上,以量测桩顶向上的位移。
桩顶与桩底向上的位移之差即为桩身摩阻力所引起的桩身弹性压缩。
因此,当活塞与顶盖之间的空间(亦即压力室)内的压力逐渐增加时,可根据压力表及各千分表的读数绘出相应的“向上的力与位移关系图”及“向下的力与位移关系图”。
最后,可能是钢管桩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发生破坏,也可能是桩端土的支承力发生破坏。
由于压力室内向上的力在任何时候必等于向下的力,故按传统试桩法在桩顶向下施加直至引起破坏的荷载(包括桩身自重),将至少用Osterberg法所测得的破坏荷载的两倍。
若以此破坏荷载作为桩顶的工作荷载,则桩将具有大于2的抗压安全系数。
图1 钢管打入桩的试验装置Osterberg试桩装置对于预制混凝土打入桩,则应在桩预制时将输压竖管预埋于桩身中,并在桩底预埋一块钢板。
对于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Osterberg荷载箱系焊接于钢筋笼底部,并做好输压紧管与顶盖及芯棒与活塞之间的连接工作,然后一起沉入孔底(如图3)。
㈡、 Osterberg试桩法的特点实践证明,Osterberg试桩法大致有以下特点:1.试验设备简单,占用场地小,适用面广;2.能直接测得侧阻与端阻;3.试桩准备工作省力省时,在美国已有专业公司(如 LOADTEST公司)供应相关的商品及技术服务;4.试验可用快速法也可用慢速法进行(以灌注桩静载试验为例,美国最快仅用约一天时间);5.试验费用较省,在美国,Osterberg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节省试验费(包括直接费及人力、管理费等)约25%~75%;6.可利用同一根桩打至不同深度逐一进行试验,从而选择桩的最佳长度;7.试验后试桩仍可作为工程桩使用,必要时可利用输压管对桩底进行压力灌浆;8.该法目前较多地用于测定嵌岩桩的嵌固力,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的。
第三章测试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应用1999年10月由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三个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科研攻关小组,并开始起动研究项目。
2000年得到市建委批准、立项并得到部分经费上的支持。
经过近两年的研制开发知没有经验,没有图纸的条件下,课题组全体人员,不计较个人得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季O-cell静载测试系统的全套设备,掌握了几十项关键技术,并且在预制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桩及钻孔灌注桩三种不同的桩型上进行Osterberg法静载荷试验的工程应用,取得了比较可观的试验效果,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现分别介绍如下:(一)预制预应力管桩试验最初从预制预应力管桩着手。
预应力管桩中荷载箱的安置类同于钢管桩的安置。
试验设备的安装主要分荷载箱的安置、输油管线的安装及地面仪表的安装三部分。
通过研究分析,充分利用管桩内部的空间,决定将荷载箱同管线在成桩时即一起安装的常规安装方法分解为荷载箱在成桩时安装(荷载箱的上下箱体直接焊接在管桩的接头处),而输油管线在试验时安装的分开安装方法,对该种试验方法的设备安装作出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管桩试验主要在杭州桂花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杭州桂花城幼儿园、舟山绿城“丹枫苑”住宅小区、杭州凤起国都房产“凤起-国都花园”、拱西拱宸桥旧城改造指挥部拱西R10组团1#楼和舟山路小学、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等六个预应力管桩桩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