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田黄的的鉴别标准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https://img.taocdn.com/s3/m/0a5353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8.png)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
田黄〞几种识別方法
红筋、红格、萝卜纹是判断真假田黄石最直接最直观的标准。
所谓红格,就是红色的裂纹,红筋,就是细如血丝的纹路,萝卜纹就是田黄石内部的纹路。
看图:
(上图可以看见明显的红格、红筋)
(上图除可以看见明显的红格红筋之外,仔细看也可看见内部的棉花絮一样的纹路,那就是萝卜纹,类似于玉石中的棉絮纹)虽是鉴定真假田黄不是仪器能完备、但在人与生俱来对美的事物追求、内心的品味、直觉~是所有仪器无法替代.....
一、眼力:好比漂亮英俊的男或女、是天生丽质、气质与生俱来、无法
改变……(代表的就是透明度、纯净度、颜色、)
二、水份足:田黄生长在溪里、好比白玉、翡翠...水份要有饱含的光泽
三、手头:何谓手头就是比重、在寿山石头里(不包括芙蓉) 比重最重
的是田黄、最轻的是高山、用手拈一拈便知哓....为什么? 不包括芙蓉、因芙蓉比重比田黄重啊!!。
田黄辨别真伪
![田黄辨别真伪](https://img.taocdn.com/s3/m/7193ff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6.png)
田黄辨别真伪糖稞黄田原石:既然是田黄,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
因为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是国色,“黄”和“皇”又是谐言,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边。
这无疑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
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也应当要求色差大,黄白分明,黑黄清晰。
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即便质地不错,块头再大,也称不了上品田黄。
清中早期的大型田黄章早在2008年上拍西泠,当时的成交价为431万,再次出现在拍场则是今年的北京保利春怕,价格翻了近四倍,1610万元成交。
除了绝佳的质地和雕工外,他最值得研究的地方在于它很有可能是后来成为怡亲王的康熙朝十三阿哥允祥之物,但是否如此,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佐证了。
前几年,不少当地村民以采石为生,每日几乎全村出动,希望能找到田黄,可是哪怕用水枪冲洗,筛子筛选,也很难有所收获,甚至连两三克的田黄都已经绝迹。
因为田黄是零星地埋藏在地下,没有矿脉,没有规律,更加没有办法勘探,所以只能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人工挖掘,村民们挖土、抽水、筛土,犹如淘金。
丝指的是萝卜纹,丝有很多种,也是判定田黄开门与否的一个特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田黄都具备丝的,相反很多凝腻的美丽的好田黄是看不到丝的。
丝是高山系的特征,如高山石,坑头石,荔枝,鲎箕,鸡母窝等等都具备丝,而且有些丝是跟皮一起长出来的.于是坑头田及上板田中丝比较清晰,到了中板和下板,丝反而不是很清晰,因为中下板的田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些石坑头上板的田石带进来的,有些是周围矿脉(如杜陵)掉进田坑中形成的,更有些是大段溪及大洋溪中带进来的外来母矿石(如房栊岩,老龄及其它)到田坑中形成的,这种田黄要么看不到丝,要么丝的形态各异。
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
田黄鉴定方法!
![田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1567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0.png)
田黄鉴定方法!田黄鉴定,虽然网络上廉价的鉴定知识多若牛毛:从产地介绍、到石种分类、再到皮纹格辨别、加之形而上的六德揣摩、最后是仿田黄造假法披露,都是高大上全绝对正确的辨田真经。
如此等鉴识宝典,作为芸芸众生的普通收藏者,估计大多数研读之后除了蒙圈还是蒙圈,头晕眼花在所难免;回头还是要到处找专家,而真正的鉴田专家又凤毛麟角殊难有缘拜见,有幸能见到的又大多为砖家毫不认理(不论辨识之理)只凭其感觉一句定是否,弄得田黄辨别真假难分(有时专家之间都会发生截然相反的鉴识意见),云山雾霭,玄之又玄。
田黄鉴定还是如此神秘莫测,难以登堂入室。
本文试图在前人广博的鉴定知识中去粗取精、删繁存简,梳理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田黄眼学鉴定流程(鉴田四招),谬误之处,敬希方家不吝赐教。
黄金黄田黄冻石薄意随形章鉴田第一招:辨筋格(唯一特征)鉴别田黄石的秘密是:最主要标志看血丝(红筋格)。
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是田黄最靠得住的特征。
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
由于田黄石是由寿山石二次或者多次生成,若干年以前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使得寿山石脱离山体,滚落到寿山村前的那十平方公里大小面积的田地里,在反复滚落的过程中多次碰撞形成众多的裂缝,由于寿山溪水和寿山泥土所含的特殊元素,经过地质年代变迁的浸沁形成了田黄石所特有的红色裂纹,其中纹路较粗的称为红格,细若游丝的称为红筋(又称血丝),内部棉絮状的纹络就是萝卜纹。
附图一:筋格纹指征齐全的田黄冻印章(九枚成套)红格、红筋(血丝)是寿山田黄所独有的特征,红格在寿山石里的其他品种也可能有,血丝则不仅其它石种没有,就连寿山石中的其他品种也没有(寿山石的筋格有好几种,而田黄石的筋格唯有红色盘格一种)。
所以,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田黄石的最靠得住的特征(无格不成田,确切地说是为无筋不成田)。
这一鉴定田黄石的秘密很多行家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往往都不肯说出来,这个你懂的。
附图二:红筋(血丝)虽然“无格不成田”不能绝对化,传世中亦有小块因本身体量(脱落独立)或者加工选材切取实际无筋格的田黄,但每当面对无筋格的高纯度田黄时,还是要加倍审慎为妙。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https://img.taocdn.com/s3/m/1bd85a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0.png)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假亦真来真亦假,这年头,什么都有假的,钞票、古玩、美女......也包括最可人的石头,真真假假,实在是不好分辨,我们又不是孙猴子,没什么火眼金睛,只能人云亦云,但各行各业,都是有顶尖高手的,他们懂得怎样去分辨,至于我,真想变成一块能吸水的海绵,最大限度地汲取营养。
田黄辩识与收藏田黄素有石帝之称,其上品价早已超过金价十倍。
田黄名气大,但由于开门的实物稀少,收藏者中存在不少有关田黄的一些误解,容易给收藏者带来困惑,这里对田黄的一些常见误解作写释疑:误解1.田黄均是黄色。
田黄指福建寿山高山系田坑石中的黄色者;田坑石中不但有黄色,且有白,红,绿,黑等多种颜色,田黄石带红、黑等色者也称田红、田黑。
误解2.有萝卜丝纹的必为田黄。
所谓萝卜丝纹,传统上是指石中类似萝卜削皮后表面网状分步的纤维结构。
但实际上田黄中的"萝卜丝纹"有多种形态:不但有类似萝卜的网状纹,也有瓜瓤般的瓜瓤纹或如同粽粒融化的融粽纹,亦有通透的水流纹等。
有这些"萝卜丝纹"的并不一定就是田黄,不少寿山山坑石亦有萝卜丝纹。
反之,田黄也不一定都有这些纹路。
虽然大多数田黄均有"萝卜丝纹",但也有些田黄上品没有清晰的萝卜丝纹(比如故宫博物馆的田黄乾隆三联章)。
传统田黄相法是审美鉴赏角度的相法:从蹼状石皮(黑,黄,白),格(石裂),萝卜丝纹入手。
现代相法又加入了科学的一面:田黄的矿物成分是地开石,非寿山石中常见的叶蜡石。
据此,比较全面的鉴别法是结合传统相法和科学分析:既要有皮格纹,亦要是地开石。
有皮格萝卜丝则为田黄的候选,但尚待科学分析证实。
另一方面,成分是地开石的并不一定是田黄(如昌化黄石等)。
误解3.凡田黄必贵重,大的必比小的好田黄中有上,中,下品之分。
下品田黄并无大的商业价值,价比上品差几十倍。
大小方面,传统说法一两以上成材,二两以上罕见。
一般说来大的当然比小的好,但不是绝对的。
如何鉴定田黄(图)
![如何鉴定田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18b0da9fd4d8d15abe234ed4.png)
如何鉴定田黄(图)如何鉴定田黄(图)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田黄的真伪。
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有棱角。
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石质:田黄石的质地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
如果仔细观察,田黄石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天津博物馆的田黄山子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
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橘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田黄石雕“岁寒三友”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田黄?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里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田黄?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石在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在十几年前的广州交易会上,一条条橘黄色的“田黄石”竖立在陈列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观看,章体上雕的多是薄意山水人物,很精致,有的还是在福州颇有名气的工艺师雕的。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6aa6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a.png)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田黄是什么?
田黄,是指在春季田间有机废料热化混合土中,繁殖极
为繁多并快速繁殖的黄褐色菌丝体。
田黄在我国东南地区非常常见,是珍稀的食用菌之一。
田黄体积较小,味道鲜美,可以食用或用来烹制菜肴。
那么如何鉴定田黄呢?以下是两种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方法一:观察菌丝体的颜色
首先,将田黄采摘回来后放在明亮的环境下观察,如果
田黄是外观鲜黄,菌丝体颜色均匀,边缘清晰,质地柔软,没有异味或臭味,则可以确定这是正宗的田黄。
方法二:闻气味
正宗的田黄还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如果闻到的气味清
香无异味,而且甜香味比较明显,这也是田黄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田黄的外观表面出现了霉变或者腐
烂的情况,那么这样的田黄已经不适合食用了,建议及时将其丢弃。
总之,以上两种方法只是最简单的鉴定方法,如果想要
更加准确地判断田黄真伪,还需要结合其他的鉴定方式,比如使用显微镜查看其组织结构或者进行化学测试等。
在购买田黄时,建议选择正规商家,并注意观察田黄的外观、气味等特征,以防掉入不法商家的陷阱。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3be0620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1.png)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如何鉴定田黄石?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绝不像有些书籍或网络上的几篇文章写的那样轻松的事情。
田黄石水很深,本身造假者与鉴定者之间的博弈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模糊空隙造成的水也不浅,比如说对于田黄的范畴如何界定的问题,有些所谓的权威机构把田黄石的概念解读为【寿山田坑里产的黄色田石】。
那么问题就来了,坑头田算不算田?硬田算不算田?不开门的或品质不好的田石算不算田?于是造就鉴定者对于田黄石范畴的定义模糊造成的水也很深,比如有些不太开门的田石,有的鉴定者(所谓权威机构的鉴定专家)仅仅看一两项特征就判断是非,或根据心情,昨天认为是田的今天就不认,像圈子里常提起的笑话-【某位全国知名的鉴定大师乌龙事件】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还有就是人情世故的作祟,圈子里的朋友拿过去的往往碍于面子网开一面(这个时候的理论根据就是广义田的概念了)如果是圈子外的拿过去那就是标准会高一大截(摇身变为高标准标准守护者),毕竟所谓权威证书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卖上好价的问题,因为很多初步涉入田黄交易的买家盲目迷信证书导致的特殊现象,想必如果玩得久了对田黄石了解深入了就会摆脱对证书的依赖,转而向玩田的本质靠拢。
首先普及一下广义田黄和狭义田黄的概念田坑里出来的石头中,只有不到1%的石头是田石(田石:高山系独石埋到田坑里带有2次特性并有可能形成田黄的石头)所有田石中不到1%的石头是广义田黄(广义田黄=狭义田黄+二田(不开门的田)+有色田(白,黑,灰,红,绿)+硬田+杂田)在广义田黄中不到1%的石头才是我们指的狭义田黄(真正的高标准的美丽的田黄)可见狭义田黄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价格非常昂贵是有道理的。
上图为二田狭义田黄的概念是区别于硬田及二田等而来的,主要还是根据品质来区分的,狭义田黄指的就是真正开门的田黄,质地够熟的田黄,是放在哪里都可以配得上(田黄)两字的好田黄。
想鉴定田黄首先要学会识别开门田和开门假田为了说明什么是开门田,需要谈谈什么叫开门,所谓开门就是【开门见山】的意思,是特征很明显的毫无异议的真东西的意思,开门田黄不管有没有证书,只要是接触过真田黄的石友都能识别出来。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ba72f3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4.png)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赵春秀小组成员:郭伟平、董学敏、赵春秀四大印章石的品级简介寿山石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
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
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
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
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
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
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
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
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
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
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
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
“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
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
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昌化石的认识只偏重了鸡血石,其实,昌化还盛产名目繁多的无血石,仍可依据色彩、花纹、质地评价优劣。
如常见的品种有:玻璃冻、田黄石、红花冻、绿昌石、鱼脑冻、鱼子冻等,本次着重介绍鸡血石和田黄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称蒙古石或内蒙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
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
昌化田黄的的鉴别标准课件
![昌化田黄的的鉴别标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caf1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c.png)
纹理独特
每一块昌化田黄石的纹理都是独特的,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田黄石。
透明度标准
透明度高
真正的昌化田黄石透明度较高, 能够清晰地看到内部的矿物结构
和纹理。
透明度均匀
昌化田黄石的透明度应该是均匀的 ,不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度差异。
半透明至不透明
有些昌化田黄石可能呈现半透明至 不透明的状态,这也是正常的。
质地标准
保存环境
昌化田黄石需要良好的保存环境,以保持其色泽和光泽。应将田黄石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定期 进行检查和维护。
THANKS
昌化田黄的硬度通常较低,可以通过刻划玻璃来检测。在检测硬度时,应选择平滑的玻璃表面,用田 黄刻划,观察是否能够留下划痕。如果田黄能够留下划痕,则说明其硬度较低,可能是真品昌化田黄 。
检测比重
比重是鉴别昌化田黄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昌化田黄的比重通常较大,可以通过比较相同体积的物体来检测。在检测比重时,应选择一个已知比重且与昌化田黄比重相 近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将田黄与之比较,观察其重量是否相近。如果重量相近,则说明其比重较大,可能是真品昌化田黄。
颜色标准
1 3
颜色纯正
真正的昌化田黄石颜色通常为黄、红、白等色,且色泽纯正 ,无明显杂质。
颜色过渡自然
2
真正的昌化田黄石颜色过渡自然,不会出现突然的色差或断
层。
颜色深沉
昌化田黄石的颜色通常比较深沉,给人一种厚重感。
纹理标准
纹理自然
昌化田黄石的纹理应该是自然形成的,不会过于规则或呆板。
纹理清晰
真正的昌化田黄石纹理应该非常清晰,能够看到明显的矿物颗粒和纹理。
05
昌化田黄的保养与收藏
昌化田黄的保养方法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2466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4.png)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田黄的颜色来进行初步的鉴定。
田黄
的颜色通常呈现出暗黄或者棕黄色,而且色泽比较纯正,没有太多
的杂质。
而在阳光下,真正的田黄会显得比较透亮,而且有一种油
润的感觉。
如果颜色过于深或者过于浅,或者有明显的杂质,那么
很可能就是假的田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田黄的纹路来进行鉴定。
真正的田黄
通常会有一些细腻的纹理,这些纹理呈现出来的形状和图案都比较
自然,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
而假的田黄通常会在纹路上有一些不
自然的地方,比如断裂的痕迹、明显的人工刻痕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田黄的硬度来进行鉴定。
田黄的硬度比
较高,用手指甲是无法刮擦出痕迹的。
而假的田黄通常硬度比较低,用手指甲一刮就会留下痕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
来初步鉴定田黄的真伪。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进行鉴定。
将田黄轻轻敲击,如
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那么很可能是真的田黄。
而如果听到声音
沉闷或者没有声音,那么就可能是假的田黄。
综上所述,虽然田黄的鉴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初步了解田黄的真伪。
当然,如果我们想要更加准确地鉴定田黄,还是需要找一些专业的鉴定机构或者专家来帮助我们。
希望大家在购买田黄的时候,能够谨慎对待,避免购买到假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大特征教您巧鉴田黄石
![三大特征教您巧鉴田黄石](https://img.taocdn.com/s3/m/fde725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三大特征教您巧鉴田黄石田黄石神奇而珍贵,我们该如何鉴别田黄石呢?首先我们从外观看其形状、色泽、石皮、萝卜丝纹、红筋格,再认真观察质地、抚摸的手感等,多方面分析辨认。
田黄石三大特征 1石皮鉴别 2萝卜丝纹田黄石 3红筋格重要依据如何鉴别田黄石1形状:田黄石因常年经受溪流冲刷滚动,大多呈卵形,鉴定时我们先看其是否卵形。
但也不是所以田黄都是卵形,有些因为地壳运动而裂开的田黄石会棱角突出。
有石农曾经挖掘到棱角分明田黄石后,在附近找到了原石的断块,这便是因地动引起的移位。
2手感:田黄石不冰不滑,用拇指轻抚表面,稍微有些粘手,手感无比温润,令人舒畅。
3色泽:田黄石有很多种颜色:红、黑、白、灰、绿等,但无论哪一种颜色都会带有“黄味”。
它最大特点是温和柔丽毫无“火气”,其中色调较浓的,人们称之为较“熟”或“老”,也有些田黄外浓内里淡,这便是俗话说的没有“熟透”了。
4石皮:田黄石胚胎是没有石皮的,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溪流和土壤的包裹,外表就发生变化,形成了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而还有双重皮、三重皮。
5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基本特征,但田黄石的纹理比萝卜丝更细更密更加隐化,且疏密有致。
6红筋: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人们称之为“红筋”或“血管”。
曾有人人工染红筋,但总有火气,易于识别。
有句生意话叫“无格不成田”,其实田黄石无筋无格才是最好的。
7质地:莹润细腻,温婉通灵,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是一种“感觉”、“味道”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古代金石鉴赏家总结宝石“六德”:细、结、润、腻、温、凝。
“细”者,纹理细致;“结”者,结构紧密;“润”者,滑润如脂;“腻”者,油腻欲滴;“温”者,蕴含宝气;:“凝”者,凝灵如冻。
若以上“六德”兼具的田黄石便是上品。
陈年的田黄石,年月沉淀在石头里,久远而宁静,磨砂过的指纹,所见的故事,俱成了这美丽的石头诉说的底蕴。
冬去春来,人去又新,只有石如故。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9f21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5.png)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田黄是一种常见的鉴定方法,主要用于判断田黄真伪的简单方法之一。
田黄是中国传统中药中的一味宝贵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田黄鉴定方法,帮助大家辨别田黄的真假。
首先,我们需要从外观上观察田黄的特征。
真正的田黄外观呈褐黄色或暗黄色,质地坚实,没有明显的裂纹。
假冒的田黄外观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如色泽较浅或带有其他颜色。
此外,假冒的田黄常常质地较松,容易碎裂。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嗅觉判断田黄的真假。
真正的田黄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有人形容为木香味或土壤的气息。
而假冒的田黄通常没有这种特殊的香气或香气较淡。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来判断田黄的真假。
真正的田黄质地坚实,手感滑润,不会过于粘手。
而假冒的田黄的质地可能较粘,或者表面光滑度不够,手感粗糙。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燃烧的方式进行鉴别。
将一小块田黄放在火焰上燃烧,真正的田黄燃烧时烟雾较少,呈现绿色火焰,燃烧后会残留一些白色灰烬,没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假冒的田黄燃烧时烟雾较多,火焰颜色可能不正常,如红色或黄色,燃烧后也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留下的灰烬可能是灰黑色或其他颜色。
通过以上这些简单的鉴定方法,我们可以初步辨别田黄的真伪。
但需要注意的是,田黄的鉴定还应结合专业的鉴定方法和经验,或者寻求专业鉴定机构的帮助,以确保准确性。
在购买田黄时,还需要选择信誉好、有口碑的商家,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
总的来说,田黄的鉴定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观察外观、嗅觉、触摸和燃烧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避免购买到假冒的田黄药材。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7400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6.png)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宝石,鉴定其真伪和品质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1. 外观鉴定:田黄通常呈现出浅黄至深黄的颜色,它的光泽较好,通透度高。
可以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和透明度,真品一般颜色均匀,无杂质。
2. 密度测定:真正的田黄相对比较重,可以通过秤重来测定田黄的密度。
真品在称量之后会相对较重,而劣质品则会较轻。
3. 硬度测试:田黄的硬度较高,可以通过刮擦测试来初步判断其硬度。
用一个硬度较低的物体(如钢针)在田黄上刮擦,如果钢针无法刮擦出痕迹或只是轻微的划痕,则极有可能为真品。
4. 热导率测试:田黄的热导率较低,可用来区分真伪。
将田黄与其他物质接触,如手指或金属制品,真品表面会感觉凉爽,而劣质品则无明显感觉。
5. 查验内部特征: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田黄内部,真品通常具有细腻而均匀的纹路和明亮的闪光点,而劣质品则可能存在明显的气泡、裂纹和杂质。
总而言之,田黄的鉴定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包括外观、硬度、密度、热导率和内部特征等方面。
初学者可以参考以上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初步鉴定,但对于高级鉴定,建议寻求专业的珠宝鉴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一招辨田黄
![一招辨田黄](https://img.taocdn.com/s3/m/d13e41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9.png)
一招辨田黄田黄是大自然漫长时间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杰作。
如果以人工造画冒充其他名家之画屡见不鲜,且被骗者无数。
但以人力之工想冒充田黄之大自然鬼斧神工,难!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田黄具有的多层次的色泽变化,丰富的肌理特征都使得人工造假显得苍白无力,稍微有点功力的人一眼即可看出。
所以人工造假田黄是低劣的表演,一般正当商家是不会做这种低水平的东西。
假的真不了,查出声誉全无,得不偿失。
其次是用其它地方的石头冒充田黄。
最常见的就是用昌化田冒充田黄。
但是其它地方的石头在质感,色泽,密度方面与寿山石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差异。
只要寿山石玩到一定的时间,对这种石头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最难辨别的是以夷制夷,以寿山石坑头田冒充田黄。
它们的先天母矿都是一样的高山石或坑头石,后天都在一样的产地坑头一带的水田里进化。
所以如果从丝、皮、红筋等纹理来辨别是无法分辨,它们的区别只是进化的成熟度不一样。
但进化的成熟度是以质感来辨别的。
如田黄六德:温、润、细、结、凝、腻这种质感是抽象的,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物。
不象丝,皮是具体的东西,功力浅的人很难分清,摸不着头脑。
而真正的高手都是以质感来辨别田黄,是不是田黄眼睛一瞟心里就有数了。
那种反复研究丝呀皮呀的人都是低手,把坑头田当成田黄买进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人。
而高明的商家也最喜欢做这类,因为这没有造假,很难说清楚。
下面就传一招如何分辨坑头田与田黄。
但这招也有限,需要把东西买后才能查出来。
坑头田表面都会涂一层薄薄的油,以增加润泽之感。
只要把表面的油用纸张擦干净,一定要擦干净。
然后放三个星期左右,表面的油都会挥发掉。
现在商家很少用纯植物油,所用白油都带有挥发成分,三个星期足够了。
这个时候,坑头田表面没有了油层,就会变干了。
如果谁有买田黄手链,可以一试,十有八九就是这样。
而田黄不会。
田黄会始终保持润泽。
这是由于坑头田进化时间短,土里的成分与石头交换不充分,或者它的多数生成环境里水和沙多,土成分少,根本就很难交换。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c39b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0.png)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田黄是比较珍贵的中草药之一,但是市面上也有很多山枝黄等假的田黄流传。
如何区分真假的田黄呢?下面介绍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第一步:观察田黄色泽
真正的田黄表面为黄棕色,呈鳞片状或者臭虫附着状,有点像干虫草,颜
色鲜亮,阳曝后颜色逐渐加深。
如果表面颜色很黄,呈砂粒状,或者感觉十分
光滑,那么很有可能是山枝黄等的假货。
第二步:观察田黄形状
真正的田黄往往有着比较特殊的形状,一般呈现出弯曲或者扭曲的状态,
因为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攀附在树干上,才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水分。
如果
田黄的形状看上去很规矩,比如非常直且粗,那么就需要警惕,有可能是假的。
第三步:闻田黄香气
真正的田黄通常有着一种特殊的香气,有时候可以被描述为薄荷味,那些
假的山枝黄等则完全没有香气。
第四步:用水浸泡田黄
将田黄放到水中一段时间,观察变化。
真正的田黄泡过水后,会变得更加紫色,颜色更加深沉,而且会有明显的黄色汁液出现。
假的山枝黄等的颜色变化明显要小于真正的田黄,而且表面也不会出现黄色汁液。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鉴定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真正的田黄,但最保险的方法还是要去正规的中药材店购买。
田黄石如何鉴定
![田黄石如何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e685dd106c175f0e7cd1370c.png)
田黄石如何鉴定田黄石必需具备六德(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
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黄的比重2。
6克/cm3, 摩尔硬度为2.5—2.9度。
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
若田黄加热上腊后,石质会变硬些。
(三)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
《印石辩》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
(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
(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
(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
(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
(5)如水波纹状。
(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最上品者。
(四)田黄石有无外皮不作为鉴定标准,仅作为参考。
格裂是田黄石瑕疵,无格无裂是极美品。
“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只作参考,不作鉴定标准。
“无纹不成田”,作为鉴定标准之一。
有萝卜纹不一定是田黄,但田黄必须要有萝卜纹。
(五)仪器检测,用红外光谱分析(IR)、X射线能谱分析(EDS) 分析,田黄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纯净的地开石组成,其中有极少量辉锑矿;有的除地开石外, 还含有其他矿物成份;田黄冻石主要矿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组成(1996年、崔文元发表《田黄及其鉴别研究》一文确定)。
其矿物主要成份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黄(浙江昌化田黄,其矿物主要成份也是地开石),但田黄的主要矿物成份必须是地开石或珍珠陶石。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确定是田黄真品。
三.与田黄石相近或相似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鹿目石:石内有红褐色透出,没有萝卜纹。
(二)连江黄:干燥易裂,纹粗且直,石质脆硬,石屑呈颗粒状,矿物成份是伊利石。
昌化田黄鉴别标准
![昌化田黄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7e18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8.png)
昌化田黄鉴别标准
昌化田黄石鉴别标准:
1、要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多晶衍射等方法确定其矿物组分是否是由迪开石、高岭石组成,这是鉴别昌化田黄石矿物组成上的标准,也就是说,昌化田黄石的矿物组分必须是迪开石或高岭石或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但由迪开石或高岭石组成的图章石不一定是昌化田黄。
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而未发现珍珠陶石,而寿山田黄无高岭石而有珍珠陶石,这是两地田黄主要区别之一。
2、田黄不仅具有细、结、温、润、凝和腻六德,是鉴别田黄石重要标准,而且还要看是否具有田黄的石形、石皮、罗卜纹、格纹或红格四大宏观特征。
3、要特别注意以绿泥石、叶腊石、石膏、滑石等图章石以及染色、做假皮等方法假田黄石。
4、寿山田黄已基本开完,而昌化田黄无疑是我国田黄新产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鉴别田黄石可观其石皮
![鉴别田黄石可观其石皮](https://img.taocdn.com/s3/m/b94c88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9.png)
鉴别田黄石可观其石皮俗话说,一两田黄十两金。
在前不久刚刚落槌的嘉德二十周年庆典春拍上,一方田黄石甚至创下了每克10万元的高价,足见田黄的珍贵与价值。
但正因其产量稀少,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用别的石头伪制的“田黄石”。
藏家们若没有丰富的经验,想要判别真伪确实不易。
其实,在鉴别田黄的真伪的时候,可以观察它的石皮,借此判断真假。
因为,除了少数田黄石外表无石皮外,一般情况下,田黄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因此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石的一个重要依据。
田黄石的皮层,或极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颜色主要有黑、黄、白、绿,皮层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皮质比其它掘性寿山石的石皮质地要细密柔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田黄石的皮色与皮层之所以比较复杂,专家们认为,这与它埋藏之地的土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单层皮的田黄石颜色有黄、白、黑、绿,色泽有浓有淡,分布有的整体统一,有的两面不同,还有的呈块状组合,质地也有优劣之分。
皮色纯如牙黄者,质地极为纯优,称为黄金黄田黄石;黄而灰绿者,质微硬结,色泽偏黝;黑而微绿,皮清一色者,也属优质;皮色灰白浅淡的,色泽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黄绿或小块灰白的,纹路粗杂,通灵度差,多为硬田石或杂田石。
有的单层皮田黄石,一面为白皮,另一面却是黑皮,即一面为银裹金,另一面为乌鸦皮。
双层皮的田黄石,有的是乌鸦皮内有一曾薄黄皮,有的是乌鸦皮又有一层半透明的白皮。
这两种双层皮的田黄石,大部分属枇杷黄田黄石,外层皮质细腻,内层皮厚薄分布均匀,肌质纯佳,甚至凝灵如冻。
由于田黄石有一定的迁移性,再加上田土砂层酸碱度的变化,所以,有时还可以见到三层皮田黄石。
或乌鸦皮在外、黄皮居中、白皮居内;或黄皮在外、黑皮居中、黄皮在内。
含多层石皮的田黄石,皮虽不透明,难以察看,但往往肌理色质极佳。
通常情况下,除部分三层皮的田黄石外,一般的田黄石,在灯光下都有良好的通透性,可以洞察其内在的肌理色质。
昌化田黄石
![昌化田黄石](https://img.taocdn.com/s3/m/5605b03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5.png)
昌化田黄石田黄石田黄石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田黄石因其产量稀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易金三倍之说,如今在拍卖市场上更是价格火爆,最高价达每克15万之众!田黄石中最高档的品种是田黄冻石。
辩识田黄的三要素是皮、格、丝,三要素!皮就是天然形成的一层石皮,格是田黄在迁徙中留下的裂痕(一般都已经自然填充)呈红色或者黄色,丝就是一种天然的貌似切开的新鲜萝卜的纹路,只有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够确定为田黄石!昌化田黄石是昌化石之新秀,昌化田黄石"无根而璞",通灵透亮,温润细洁,其中昌化田黄鸡血石更是兼备田黄石和鸡血石两者丽质,故称为"宝中之宝","帝后之缘"。
据史料记载,昌化田黄石的个别发现始于清代,上海历史博物馆曾征集到清光绪书画家张辛篆刻的昌化田黄石章。
80年代以后,随着昌化田黄石的陆续发现和福建等地商人的频繁采购,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真实面目和价值。
90年代后期形成了较大的采挖规模。
其间,平溪,玉山,半岭等村均有石农在康山岭北坡,南坡先后采得昌化田黄石,由于昌化田黄石和昌化鸡血石一样名贵。
昌化田黄石矿床主要位于蚱蜢盘脚,康山岭,红硐岩和纤岭北坡岩下的山湾湿地,水田,小溪中,西起仰天荡,向东经过里坦,冷水湾,红硐湾,纤岭湾一带。
东西长达2000米,上下宽200米左右。
寿山田黄石与昌化出黄石的形成环境相似,两者皆是由原生矿脉滚入低洼的水田、湿地、溪涧等掩埋在泥沙层中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地壳运动、分化作用等形成的。
不同点在于寿山田黄石主要产于水田之中,而昌化田黄石产于梯田之中。
无论是寿山田黄石还是昌化田黄石,其石质均具有"六德"的标准,即细、洁、润、腻、温、凝。
细即矿物颗粒细腻;洁即矿物颗粒排列紧密,相对密度大;润即石质润泽,凝露欲滴;腻即润泽油腻;温即温润之感;凝即透明度好,有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主要由迪开石和/或珍珠陶石组成的块状独
石。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北区西北玉岩山一带盛 产质地温润、适于雕刻的昌化石。根据其是否含 鸡血(辰砂),昌化石被分为两类:昌化鸡血石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和昌化图章石(当地人称之为白石头)。产在玉
岩山一带田地中的(昌化图章石的一个品种)的 独石被俗称为昌化黄石或昌化田黄,虽然在市场 上大量出现,但研究甚少,资料贫乏。
六德特征(见下文)和鉴别标志,即石形、石皮、
红格和萝卜纹;再次,指明田黄的矿物组成为迪 开石和/高岭石;最后指明了其产出状态为独石, 表明它是次生矿床。
五、昌化田黄的分类
根据作者收集到的标本,本文以颜色把昌化 田黄石分为黄、白、红、黑四种,此外还有银裹 金和金裹银二种,尽管田黄石有不同色调,但黄
色是基本的,这是鉴定标志之一。
造为主。北东向断裂纵贯全区,北西向断层亦较
发育。
三、本文
本次研究昌化田黄所用样品编号及测试结
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昌化田黄所用样品编号及测试结果
样号测试结果备注
明-2,明-5,润-3,润-14,A01,A02,A06, A08,A12,A13,A16,A18,A19,A20,A22,A23,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二、矿区地质概况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玉岩 山一带。矿床位于江南地轴的边缘,扬子地台与 华南褶皱系的过渡带上,在绩溪宁固复背斜的东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南翼。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以上侏罗统火山岩为
主[1]。昌化石矿体主要赋存在侏罗系上统劳村 组第四岩性段(J3l4)浅灰-灰白流纹质晶屑、玻 屑凝灰岩中,矿化带长约 13km,宽 50-150m, 最厚达 350m[2]。围岩蚀变有硅化、迪开石化、 明矾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矿区位于中 生代火山盆地西北翼,构造较为简单,以单斜构
四、昌化田黄(石)定义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把昌化田黄定义为: 昌化田黄是产于昌化玉岩山一带田地中、具有六
德特征和其它标志、主要由迪开石或高岭石组成
的块状独石。 在这个定义中,首先指明了昌化田黄的产 地,即昌化田黄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北区西北 面的玉岩山一带的田地中;其次指明了田黄具有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从能谱分析中可以看出,田黄外皮的铁离子 含量要比肌里的铁离子含量高。说明色皮增多的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铁离子是田黄的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由外界带
入的。同理,白色皮显然减少的铁离子是田黄的 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往外界带出的。
(三)萝卜纹及其形成机理
六、昌化田黄的宏观鉴定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一)石形及其形成机理
田黄石的原石均经过搬运、磨蚀作用,而使
其成为自然卵形,无明显棱角,手摸有滑感。 (二)皮及其形成机理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大部分田黄都有石皮,薄厚不等,颜色各异,
有黄、白、黑等色。石表面包一层浓淡厚薄不均 的黑皮者,状如乌鸦之羽毛,俗称乌鸦皮。肌里 为黄色,外部包一层白皮的,叫银裹金。肌里近 纯白的白田,而包有一层黄皮的,叫金裹银。
A25,A27,A29-A33,A35,A37,A39,A42-A45,
A47,A48,A52 地开石
明-1,明-3,明-4,明-6,润-1,润-2,润
-4,润-5,润-6,A03,A04,A07,A11,A14, A15,A17,A21,A24,A26,A28,A34,A36,A38, A41,A46,A49-A51,A53。高岭石 A09,A48 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
萝卜纹是田黄石内部的纹状结构,密而不 乱,排列有序。为了研究萝卜纹的组成与基质的 关系,我们科研组利用拉曼光谱对寿山田黄其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色萝卜纹除
相关 上传相关
00c27ຫໍສະໝຸດ 6ca 易博亚洲根据偏光镜下、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研
究初步获得如下成果。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田黄的皮与肌里的矿物
成分完全相同,主要由迪开石组成。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皮及肌里结构不同。色 皮中的迪开石呈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结
构紧密;而田黄肌里扫描电镜下迪开石为发育较
好的片状,局部可见六边形断面的自形到半自形
的晶体。
作者:崔文元 1 徐健人 2 王长秋 1
1、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邮政编码:100871;
2 润古轩:邮政编码:311300
一、引言
田黄是寿山石的一个品种,仅产于福建省福
州市北效寿山村田地中,是我国独有的印章石。 已有一千多年开采和利用历史。随着时代前进对
其研究不断深入,已有很多专著问世。
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可以把田黄定义为:田黄 是产于寿山溪田地中、具有六德特征和其它标
昌化石的开采和利用最早记载于明朝,至今
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人们对昌化石 的喜爱与日俱增,并把昌化鸡血石列为中国四大 名石,与巴林石、青田石、寿山石齐名。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X 射线衍射、红外-拉
曼光谱、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 产于浙江昌化玉岩山一带的近 70 件昌化田黄样 品,提出了昌化田黄的鉴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