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概念讲解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一、成本的概念及分类:1、成本的概念:成本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
2、成本的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两部分。
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生产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支出,这部分费用将计入某种产品上即为产品成本。
经营管理费用:是指应计入成本费用总体但不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统称,通常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成本核算的概念及作用:1、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对象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并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我认为这只讲了成本核算的最终工作,而实际成本的发生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所以成本核算应该是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相互控制的过程,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
2、成本核算的作用:2.1通过成本核算,能及时而准确的提供实际的成本资料,是计算生产经营损益的前提,使经营者能及时了解目前的经营情况,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
2.2成本核算数据,是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
有了真实准确的成本数据,加上合理的利润可确定销售价格,而不能盲目定价,否则会造成亏本销售或因售价太高而影响销售量。
2.3在经济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竟争中取胜,必须不断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分析,确定各成本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寻找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
2.4通过成本核算,取得相应的数据,为综合考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供依据。
三、产品成本的组成——成本项目:成本项目是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的项目,主要有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项目,各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增加一些成本项目,我们公司增加了转包费用成本项目。
会计初级实务成本知识点

会计初级实务成本知识点在会计领域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报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成本知识点,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会计初级实务中的成本知识点。
一、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用于获取和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支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全成本和差额成本等。
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根据生产或销售的数量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固定成本是与生产或销售的数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管理人员工资。
3. 全成本和差额成本:全成本是指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差额成本是全成本减去可变成本后的余额,也可以理解为固定成本。
二、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方法在会计实务中,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每一项成本的具体数额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成本计算和核算方法。
1.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和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材料的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将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成本与产品数量相乘。
核算方面,直接材料成本应该计入产品成本,并通过制造费用分配到制造费用。
2.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和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人工的成本。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是将直接人工的工资与产品数量相乘。
核算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应该计入产品成本,并通过制造费用分配到制造费用。
3. 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和核算: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因此需要通过分配方法来核算。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分摊法和拟定法。
4. 制造费用的计算和核算: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成本的基本概念

成本的基本概念在经济学中,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经营活动付出的资源和费用。
它是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成本的基本概念对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成本的基本概念,包括成本的分类、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成本的管理。
一、成本的分类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成本可以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历史成本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反映了过去的决策和经营活动。
未来成本是预测的成本,用于指导未来的决策和规划。
根据是否与决策有关,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不受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变化影响。
可变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随着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另外,根据不同的核算对象,成本还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间接人工成本等。
根据成本的性质,成本还可以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等。
二、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成本性质和核算要求而有所不同。
对于直接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进行计算。
而对于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间接人工成本,需要通过间接成本分配方法进行分摊。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摊,例如按照生产产量、劳动时间、设备使用时间等进行比例分配。
此外,还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方式进行成本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成本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和管理目标进行选择。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三、成本的管理成本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本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方面。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措施和制度,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
成本 的概念是

成本的概念是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进行投入的资源、劳动和资金等方面的费用。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概念,对企业的决策和利润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和直接生产设备的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例如管理费用、间接人工和间接材料的费用等。
其次,成本还可以根据其产生时间和所影响范围的不同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费用,如租金、固定资产折旧等。
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
在成本的计算中,还会涉及到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概念。
平均成本是单位产品生产所需的总成本与产量的比值,它能够反映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生产时所需额外的成本变动额,用于衡量单位产量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机会成本则是指为了追求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它反映了资源的机会利用价值。
成本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成本的计算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同时,成本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合理安排资源的利用,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成本也是计算企业利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评估经营绩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进行投入的资源、劳动和资金等方面的费用。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概念,对企业的决策和利润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成本的计算和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并评估经营绩效。
第三章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章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第一节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成本,是为生产一定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的货币表现。
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它由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即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是指销售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
分为行销或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两类。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主要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加工成本二、成本按性态分类(也可以说是成本按照成本习性分类)成本的性态,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类。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与产量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
又可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两类。
酌量性固定成本则是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由高阶层领导确定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
例如: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
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是属于经营能力成本,它是和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的,企业的经济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难于作重大改变。
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保险费、(不动产)财产税、管理人员薪金等。
严格地说如果固定资产折旧计算采用工作量法,可以视其为变动成本,否则为固定成本。
对于工资也可以类似地判断,计件工资可以作为变动成本,计时工资可以作为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关联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增减。
半变动成本:是指总成本虽然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比例。
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1、半变动成本有一个初始量,在这基础上,产量增加,成本也会增加。
(如电话费等)2、半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增长而呈梯式增长,称为阶梯式成本。
检验人员的工资是比较典型的阶梯式成本。
推荐例题:教材第51页习题一,注意这里只是列出了教材中需要填列的部分内容产量(件) 总成本(元) 单位成本(元)固定变动半变动合计固定变动半变动合计0 1700 ————————250 2075 6 1 1.3 8.3500 2450 3 1 0.9 4.9750 2825 2 1 0.7 3.71000 3200 1.5 1 0.7 3.2三、成本按可控性分类分为可控性成本与不可控性成本。
如何正确核算成本

如何正确核算成本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企业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以便更好地制定定价策略和优化经营决策。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核算成本,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成本的概念和分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商品或服务所支出的资源代价。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和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间接人工费用。
可变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成正比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费用。
固定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人工费用。
二、成本的核算方法1.传统成本核算法传统成本核算法主要依靠总账核算的方法,将各项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归集和分摊,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但在产能利用率波动较大或产品种类繁多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
2.活动-based成本核算法活动-based成本核算法以活动为基本单位,通过分析和评估各项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精确地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但要求对企业的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
三、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产品、服务、订单或活动等。
确定成本对象有助于准确界定成本的范围和需求。
2.收集成本数据收集成本数据是核算成本的基础,需要收集和记录各项成本的发生情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分配和分摊成本根据成本的性质和归属关系,将成本进行适当的分配和分摊。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归属给成本对象,而间接成本需要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分摊。
4.核算成本根据成本对象和成本归集的结果,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得出最终的成本结果。
四、成本核算的优化方法和技巧1.精确记录和管理成本精确的记录和管理成本是核算成本的前提。
经济学原理 成本

经济学原理成本
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了获取一种产品或者服务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成本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首先是显性成本,也就是明确的、直接的货币支出。
比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租赁土地等都属于显性成本。
这些成本通常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或者交易记录来准确记录和计算。
其次是隐性成本,也被称为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指的是为了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例如,如果你决定去上大学,你将放弃直接就业的机会和收入。
这个放弃的收入就是隐性成本。
此外,还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是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无关,并且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
比如,租金、抵押贷款利息等都是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来做决策。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或者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而边际收益则是指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或消费量,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减少产量或消费量。
总之,成本在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确理解和计算成本可以帮助经济决策者做出更合理和有效的决策,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管理资源和进行生产。
关于成本的解释,什么是成本

关于成本的解释,什么是成本一、成本的概念1、会计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这是历史成本2、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稀缺性使得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资源生产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
3、显成本和隐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1)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最好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收入。
(2)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
4、沉淀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沉淀成本上升是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支出。
沉淀成本通常是可见的,但在制定未来经济决策之时应该忽略它预期沉淀成本是投资5、利润:在经济学中,企业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1)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6、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成本理论是建立在生产理论基础上的1)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2)长期内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因此长期成本没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7、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1)固定成本(Fixed Cost):无论产出水平如何都不会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只有企业退出生产,固定成本才不会发生(关闭并不意味着退出)根据不同的环境,固定成本可能包括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金、暖气费、电费和少量雇员的工资现实中许多企业不区分沉淀成本和固定成本(2)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随产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可变成本可能包括工资、奖金和原材料支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取决于考虑的时间长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很重要二、短期成本曲线1、短期成本的分类: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和总成本(1)总不变成本(TF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成本的含义名词解释

成本的含义名词解释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为了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方面,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
成本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价值的代价:成本是企业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以理解为企业为生产或提供该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价值。
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或设备的价值,以及企业为维护和管理生产设备所付出的代价。
2. 时间的成本:成本也包括了时间的成本,即企业在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花费的时间。
例如,企业需要购买原材料,需要时间来准备生产,需要时间来维护和管理生产设备,这些都需要花费成本。
3. 风险的成本:成本也可以包括因企业面临的风险而需要付出的代价。
例如,企业需要承担的诉讼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成本还可以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例如,成本还可以包括环境污染的成本、员工福利的成本、知识产权的成本等。
拓展:成本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通过控制成本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成本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控制。
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计划:企业需要制定成本计划,以确定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支付的生产成本。
成本计划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成本计划的合理性。
2. 成本核算: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以确定实际生产成本。
成本核算需要按照不同的成本科目进行,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
3. 成本分析: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以确定成本结构是否合理。
成本分析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成本项目之间的差异来完成,以确定是否存在过度成本或浪费成本。
4. 成本优化: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优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成本优化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完成。
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在财务会计领域,成本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在生产和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经济资源的耗费。
成本的核心思想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企业需要通过计算成本来评估其经营活动的效益。
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或提供商品或服务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等。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个产品或服务,便于进行成本分配和计算。
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或提供商品或服务而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包括管理费用、租金、折旧等。
间接成本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以便将其分配给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计算其成本。
3.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这些成本不受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单独考虑。
4.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等。
这些成本与产量直接相关,因此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将其纳入考虑。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涉及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等多个方面。
企业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核算,以便准确地了解其成本状况,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成本预测是指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分析,预测未来的成本状况,为制定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需要关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一、成本得概念及分类:1、成本得概念:成本就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得经济目得而耗费得本钱。
2、成本得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两部分。
生产费用:就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生产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得各项耗费支出,这部分费用将计入某种产品上即为产品成本。
经营管理费用:就是指应计入成本费用总体但不就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得各种费用统称,通常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项。
管理费用:就是指企业得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与管理企业得经营活动而发生得费用。
财务费用:就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而发生得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就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得各项费用。
二、成本核算得概念及作用:1、成本核算:就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得成本,按照一定得对象与标准进行归集与分配,并采用适当得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该对象得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我认为这只讲了成本核算得最终工作,而实际成本得发生贯穿于生产得全过程,所以成本核算应该就是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相互控制得过程,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产品得实际成本。
2、成本核算得作用:2.1通过成本核算,能及时而准确得提供实际得成本资料,就是计算生产经营损益得前提,使经营者能及时了解目前得经营情况,做出准确得经营决策。
2.2成本核算数据,就是确定产品销售价格得基础。
有了真实准确得成本数据,加上合理得利润可确定销售价格,而不能盲目定价,否则会造成亏本销售或因售价太高而影响销售量。
2.3在经济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竟争中取胜,必须不断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分析,确定各成本因素对成本得影响,寻找降低成本得最佳方法。
2.4通过成本核算,取得相应得数据,为综合考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提供依据。
三、产品成本得组成——成本项目: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得项目,主要有直接材料、直接工资与制造费用项目,各企业可根据本单位得具体情况增加一些成本项目,我们公司增加了转包费用成本项目。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在经济学中,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者实现某个目标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项。
成本概念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对于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做出决策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成本概念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资源或者行动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所获得的利益,还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的利益。
这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例如,一个企业有限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两种产品,选择其中一种产品就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这个放弃的利润就是机会成本。
二、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直接成本,即可量化的、明确的实际支出。
例如,劳动力的工资、原材料的购买费用等都是显性成本。
而隐性成本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支出的,但是必须考虑的成本。
例如,企业使用自有厂房进行生产时,这个厂房的房租就是一个隐性成本,虽然没有直接的现金支出,但是却是企业经营所必须考虑的成本。
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生产中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即不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无论企业的产量是多少,固定成本都是固定的。
例如,企业的租金、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等都属于固定成本。
而变动成本则是与产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例如,企业的原材料费用、劳动力成本等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四、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者消费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或者消费量所需要的成本。
边际成本是判断在某一时刻继续增加产量或者消费是否划算的重要依据。
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进一步增加产量或者消费就不划算。
五、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个人或者企业在生产或者消费中所承担的全部成本。
而社会成本则是指在生产或者消费过程中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成本。
社会成本包括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而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生产或者消费而给使用资源的其他机会带来的成本,例如环境污染等。
总结起来,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成本的分类与计算:了解生产成本的构成成本的概念及分类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资金耗费。
成本是一个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耗费和供给尺度的相对概念,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劳动消耗水平的综合。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阐明,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其中c代表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m代表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成本的经济实质就是产品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即c+v)的货币化形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也要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就是资金的耗费过程。
企业的成本核算是资金耗费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和监督过程。
对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是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成本的分类为了发挥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必须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2.企业的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成本的构成应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2)直接工资: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3)其他直接支出:如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等。
(4)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单位在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各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5)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等。
成本的基本特征

成本的基本特征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花费的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的总和。
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根本之源,管理好成本对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和盈利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成本的基本概念、成本的类型、成本的特征等方面阐述成本的基本特征。
一、成本的基本概念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资源成本和货币成本的总和。
它包括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劳动力、折旧、租金、管理费用、税费等各种费用。
其中,资源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能源、其他物资和人力资源等要素,而货币成本指的是这些要素的支付费用及用于购买其他营运资源的费用。
二、成本的类型成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1. 条件成本和非条件成本条件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者产生某种货物服务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它是生产成本的一种重要形式。
与之相比,非条件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支出但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管理费用、折旧费用等。
2.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企业产量或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
固定成本则是一定生产量和销售量下的成本,常见的有固定资产折旧、租金等。
3.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成本有关系的直接可核算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而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或者服务生产过程有关但无法直接被核算的成本,如管理费用、折旧等。
4.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可以通过企业管理控制和调节的成本,如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则是企业无法控制和调节的成本,如市场费用、税费等。
三、成本的基本特征1. 成本具有支付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支出,具有支付属性。
它必须通过货币、金钱等方式进行支付,不同的成本在支付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2. 成本具有多样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企业的成本主要来自生产要素,例如:原材料、人力资源、能源等,一件产品所需的成本多样性非常大,需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中级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大全

中级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大全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进行
决策、评价经营绩效、制定经营计划、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级会计实务中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包括成本概念、成本分类、成本构成要素、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等方面的
内容。
一、成本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已经形成的生产要素所付出的代价。
生产
要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
成本概念包括全成本、期间成本、单位成本等概念,这些概念在成本核算中经常被使用。
二、成本分类
按照成本性质分类,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
发生时机分类,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按照业务类型
分类,成本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等。
三、成本构成要素
成本构成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是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人工因素,制造费用包括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等。
四、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别分析法和活动成本核算法等。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五、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成本预算、成本费用的控制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地开展成本控制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中级会计实务成本核算大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成本的概念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1、成本:指商品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2、机会成本:(也叫择一成本)是指利用某种资源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放弃的可以利用同一资源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值。
做一个决定的机会成本包括它所有的结果,无论他们是否体现为货币的交易。
例1: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如果进入公立大学,你可能算出在1996年用在学费、书本费和旅行费合计约为每年14,000美元。
这14,000美元是否就是你入校的机会成本?当然不是。
你必须包括花费在学习和上课时间的机会成本。
1996年一个19岁高中毕业生的全日制工作年平均工资为16,000美元。
如果我们加上实际的花销和放弃的收入,我们发现大学的机会成本为每年30,000美元,而不是每年14,000美元。
例2:企业和政府进行决策的机会成本。
企业和政府进行决策也存在机会成本问题。
例如:美国政府想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开采石油。
暴风雨般的抱怨随之而来。
该方案的辩护者宣称:“有什么可争吵的呢?这里有高价值的石油,而且附近有丰富的海水。
这是我国最低成本的石油。
”然而在实际上,机会成本却可能非常高。
如果石油开采导致了石油流出,从而损害了海滩,娱乐活动就会遭到破坏。
这种机会成本可能是难以估量的,但是,海边娱乐的价值和水下石油的价值的确同样真实。
在生活中,机会成本是衡量我们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
3、生产成本:(会计成本、私人成本、历史成本)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它有两种不同形态:(1)显成本:指企业经营活动的日常支出。
(如:雇佣工人需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需支付的现金,银行贷款的利息等)(2)隐成本:指经营者利用自有资源的成本。
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工厂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资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需付薪金,那么,同样道理,在这个例子中,当厂商使用了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
成本的概念讲解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 际支出,又称会计成本。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 要素的总价格。 显成本与隐成本加总被称为生产成本、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
三、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指某项决策带来总成本的变化。(低成本扩张战略)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决策之前必须要考虑)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 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1.短期总成本(STC):指厂商在短期生产中所耗费的包括固定成本(TFC) 和可变成本(TVC)在内的全部成本。 固定成本是短期生产过程中那些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就算企业 暂时关闭,什么也不生产,也要花费这种成本 。
可变成本是短期生产过程中那些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果企业暂 时停产,产量为零,那么可变成本也为零。
4
5 6
1200
1200 1200
1050
1400 2100
2250
2600 3300
关于成本的名词解释

关于成本的名词解释成本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成本来造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成本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成本的意思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也称生产费用。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成本就是某项具体投资项目的总花费。
微观经济学上的成本是指为获取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人们的生活消费不叫成本。
. 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清·包世臣《中衢一勺·小倦游阁杂说三》:“善治淮鹾者,必反其道而用之。
先结清前案,截断众流,然后讲求言利之方,釐剔成本,使六省之民,皆食贱盐以畅销路。
”老舍《四世同堂》五九:“日本人所定的物价都不到成本的三分之二,而且绝对不许更改。
”2. 现成的本子。
清·黄人《<清文汇>序》:“若夫别标格,求师法,则有先正精选成本在,非不佞所敢知矣。
”成本造句欣赏一、有些公司为求降低经营成本,把老职员资遣,真是标準的鸟尽弓藏。
二、闭环构造则更精确和可靠,这从它成本较高也可见一斑。
三、这一学年完成本学科教材的编写计划,这是雷打不动的。
四、而该公司在无情压低其成本方面已是驾轻就熟。
五、一旦降低成本计划失去了活力,它最终就会消声匿迹。
六、在生意场上,他善于以义割恩,以低微的成本换取高额利润。
七、这一说法你或许有所耳闻医疗成本价格已一飞冲天。
八、暴露在公众的紧张中是在核工业运营公司的成本,就像暴露在反复无常的价格上是天然气工业的成本一样。
九、而这一成本当然不能长期由极少数个人自觉自愿地承担。
十、似乎人人都孤注一掷地寄希望于低成本的煤炭清洁技术。
十一、导演大刀阔斧地删去许多不必要的场景,以降低成本。
十二、今年收成本来就不好,又遇到蝗灾,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简述成本的一般涵义

简述成本的一般涵义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支出。
它是企业为了生产和经营所必须支付的各种资源的货币化表现。
成本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成本包括了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等各个方面的费用。
而狭义上的成本则主要指的是生产成本,即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指标之一。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成本都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需要通过合理控制和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成本还与产品价格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定价和销售策略。
成本涉及到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要素,而成本则是资源的货币化表现。
通过合理安排和利用资源,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例如,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理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科学管理和控制,可以降低管理成本等。
成本还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
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降低产品售价,从而增加市场需求和销售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成本的控制还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企业可以减少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成本还与企业的经营风险密切相关。
成本的波动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人工成本的上升、法律法规的变化等,都会导致成本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策略,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控制和降低成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成本管理,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策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 际支出,又称会计成本。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 要素的总价格。 显成本与隐成本加总被称为生产成本、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
三、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指某项决策带来总成本的变化。(低成本扩张战略)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决策之前必须要考虑)
A' C A K0 O
F' F G
H Q1 BD
H' Q2 B' Q3 B" D"
E L
思考
某电力公司以重油x和煤炭z为原料
进行生产,其生产函数为y= (2x1/2+z1/2)2,x和z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30和20,其他生产费用为50。 1) 求电力产量y=484时的x,z投入 量及总成本为多少? 2) 求该电力公司的总成本函数。 ( 答案:1)x=64,z=36,C=2690 2)C=60/11· y+50)
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扩展线是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点。假 定横纵两轴分别为劳动L和资本K的投入量,Q1、Q2、Q3表示产量,等成本线 AB、A'B' 、 A" B" 与等产量线Q1、Q2、Q3切于点F、G、H,资本投入固定 为 K0 ,生产Q2 产量, K0E与A 'B '及Q2 交于G点,G点为扩展线OR上点,是 对应的成本最低点;生产Q1产量,K0E平行横轴交于等产量线Q1于F '点,过F ' 点的等成本线为CD,很显然,F '的成本高于F点。同理,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 线切点以外的任何点的总成本都会比在切点处高。因此,在短期内,由于生 产者不能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短期总成本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点。 K R C" A"
MC曲线反映的是TVC曲线上的一点的斜率。AVC曲线则是TVC曲线上任一点与原 点连线的斜率。MC曲线比AVC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MC曲线和AVC曲线、AC曲线都是U型的。结合定价理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MC与短 期平均成本曲线AC相交于AC的最低点D,在D点上,MC = AC,B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生产者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在内)与收益相等。短期边际成本曲线MC与平均可 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A,在A点上,MC = AVC,A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即在这一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如低于这一点,不能弥补可变成本, 则生产者无论如何也不生产了。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 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1.短期总成本(STC):指厂商在短期生产中所耗费的包括固定成本(TFC) 和可变成本(TVC)在内的全部成本。 固定成本是短期生产过程中那些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就算企业 暂时关闭,什么也不生产,也要花费这种成本 。
可变成本是短期生产过程中那些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果企业暂 时停产,产量为零,那么可变成本也为零。
Q表示产量,C表示成本.由于企业的生产与成本是相对应的,是站在不 同角度描述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量。因此我们可以以生产函数为基础, 来推导成本函数的曲线。短期内,产量随可变投入要素劳动L的变化而变 化,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变成本曲线与总产量曲线是 一一对应的,总成本曲线是可变成本曲线平移一个固定值(固定成本) 而形成的。假定劳动L的价格w等于1,则TVC=w L(Q)= L(Q).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TC(短期总成本) 总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MC TFC(短期固定成本) TVC(短期可变成本)
TVC = TVC(Q)
TC(Q) = TFC + TVC(Q)
AFC(Q) = AVC(Q) = AC(Q) = MC(Q) = TFC Q TVC(Q) Q TC(Q) Q ∆TC(Q) ∆Q ∆TC(Q) = ∆Q→0 ∆Q dTC dQ = AFC(Q) + AVC(Q)
五、有关成本和利润的相互关系
生产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显成本 + 隐成本 = 作为成本项目列入会计帐的成本 + 隐成 本 = 显成本 + 折旧 + 正常利润 由于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因而对应不同的成本概念,利润也有多种,请记 住 以下公式: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显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的概念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 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理性经济人的 假设下,机会成本在数量上等于生产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 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 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不同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自有资金(或建筑物)的机会成本等于把它租借给别人可以得到的利息(或 租金)收入。 2.自己兼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自己到别处工作可以得到的收入。 3.闲置的机器设备的机会成本为零。 4.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贡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变动成本), 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等于它生产产品A的贡献利润。 5.使用过去买进的原材料,现在行情变了,其机会成本按现价计算。 6.使用按目前行情买入、租入或雇佣的原材料、资金、建筑物、机器设备、劳 动力等,其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7.折旧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假设期末变卖价值等于残值)。
4
5 6
1200
1200 1200
1050
1400 2100
2250
2600 3300
300.0
240.0 200.0
262.5
280.0 350.0
562.5
520.0 550.0
150
350 700
根据上表绘制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如下:
C
TC
●
3200
2400
●
B
● ●
E ●
● ●
TVC
●
1600
Q
C
TVC
将左图第二象限 TP L 顺时针转动90O
__ rK
TC TVC
TFC O Q
wL(Q)
O
L
左图中,以纵轴Q为产量,横轴L为劳动投入量,当w=1时,可变成本曲线与总 产量曲线关于产量即纵轴对称,而w是一个常数,由此可知,可变成本曲线与总 产量曲线相似,从而总成本曲线与总产量曲线也相似。 将左图第二象限顺时针转动90O,以产量为横轴,成本为纵轴,就得出相应的 成本曲线。TC和TVC均为产量的增函数,TVC从原点出发,表明产量为零时, TVC=0,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也相应增加;TFC是一常数,因而平行于横轴, 当产量为零时,TC=TFC;对于任一产量水平Q,TC和TVC曲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相等,且等于TFC。
2.短期总成本函数表达式: 若 Q = f(L,K)(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 则短期总成本 STC(Q)= w· L ( Q ) + r· K L ( Q ) 为可变成本部分, r· K 为固定成本部分,如果以Φ ( Q ) 表示 上式中,w· 可变成本 w· L ( Q ) ,以b表示固定成本 r· K ,则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STC(Q)= TFC+TVC=Φ ( Q ) + b
第5章
成 本 论
导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附录
成本的概念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短 期 成 本 曲 线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长期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各种成本及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2.各短期成本表达式及其之间关系、曲线推导. 3.短期产量及短期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由短期成本曲线导 出长期成本曲线、各长期成本表达式及其之间的关系等。 企业的生产不仅受到技术的约束,还受到经济的约束,即 成本(cost) 。成本最小化意味着利润最大化,成本增一分, 利润则减一分。成本记录了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决策 成败与否。
六、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由整个社会所支付的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个别厂商从事生产活动 所应支付的成本。通常所说的成本是私人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即生 产成本。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社会外在成本 =私人成本-社会外在利益
思考
王元是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临近毕业时,他面临着三 种选择。一是选择继续学习深造。那么他需要付出的代价是: 学费7500元/学年;住宿费1200元/学;学习资料费500元/ 学年;基本生活费300元/月。三年共计花费38,400元。二是 选择就业,他可以利用学校学到的职业技能进入一家合资企业 工作,月收入约1500元。每月基本生活费300元。三年中, 他可以获得净收入43,200元。三是选择边工作边学习,他可 以选择一家国营企业工作,月收入约800元。同时利用业余时 间,进入成人教育学院学习深造。这样他每年的学习生活费用 如下:学费3200元/学年;学习资料费250元/学年;基本生 活费300元/月。三年来收入28,800元,学习生活费用 21,150元,净收入7,650元。 如果你是王元,应该选择那一种?各种选择给你带来的机 遇与成本怎样?
● ● ●
800
O C 1000 800 600 400 200 0
●
●
●
C
●
G 5 6 MC AC
TFC Q
1
2
●
3
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