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1.7 悟生活——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 地理:人口与城市
1966~1970
出生率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2题:
相关性
出生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第3题:
少 育龄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归纳提升] 1.分析不同人口 增长模式的影响 (含人口问题影响)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思考 图中不同年龄段男女人口占比有何差异? 判断 小于60岁的人口男性比例大,女性比例小,大于60岁的反之。( √ ) 衍生1推断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男女差异。 判断 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 √ ) 衍生2分析我国人口性别比下降的可能原因。 判断 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政策的放宽等。( √ ) 衍生3推测目前我国生育率低迷的主要原因。 判断 结婚和育儿成本不断上涨,生活压力大。( √ )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 女性劳动力迁移吸引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 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迁入地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探规律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 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 样是老年人口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 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4)从人口问题产生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 人口迁移往往会导致某地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某地人口问题。如我国农 村人口的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留守家庭”问题突 出;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收大量男性人口迁入,引发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合理的功能分区能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功能分区也是城 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某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案例背景
空间结构特点
功能分区特点
某大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 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 分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因
经济因素(就业、投资、土地等)、 社会因素(教育、家庭、政策等)、 环境因素(气候、资源、灾害等)、 个人因素(追求更好生活、实现个人 价值等)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影响
积极影响
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消极影响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引发社会问 题(如治安、教育等)、加剧城乡差 距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 件专题人口与城市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人口增长与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目录
•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关系 • 高考真题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人口增长与分布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量 呈持续增长趋势。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核 心模式,除了市中心的核心区外,还 出现了多个副中心和新城。这些核心 点和新城之间通过高效的交通网络相 连,形成了紧密的城市空间联系。
该城市的功能分区非常清晰,商业区 、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等各自相 对独立且布局合理。商业区主要集中 在市中心和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工业 区则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住 宅区则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 文化区则结合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 观进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文地理1人口城市与交通(3课时)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核心考点
热点命题 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如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1)~(3)题。
(1)该段国道能够( ) ① 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 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 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 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核心考点
(2)图示区域内,( )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3)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
以( )
① 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② 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③ 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经典考题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经典考题
(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 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 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课堂小结
一、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1)客运 (2)货运 二、交通线区位分析方法 (1)宏观 (2)微观 三、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三、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因素
对农业 的影响
对工业 的影响 对城市 的影响 对商业 的影响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 园艺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 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含答案
解决人口与城市问题2018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第四年,但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 523万人,出生人口较上年减少约200万,连续第二年下降。
从出生率来看,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 %,西部边疆省份、华南、山东出生率较高;东北、华北和华东的沪苏地区出生率较低。
下图为“2012-2018年我国三个人口大省的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出生率高B 华南地区医疗水平高,人口出生率较高C.沪苏地区养育成本高,人口出生率较低D.东北地区净流入人口多,人口出生率低2.表中数据表明,2012-2018年( )A. 山东省出生人口数量变化表现最为平稳B.广东省人口总数量在2017年达最大值C.河南省人口迁移量在2017年后出现减少D.三省人口出生率受政策影响并不明显【解析】1选C,2选D。
第1题,东北大部分地区也属于地广人稀,但出生率较低,故地广人稀与出生率无关。
我国华北、华东的沪苏地区经济发达,医疗水平也很高,出生率仍然较低,故医疗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目前已不大。
沪苏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物价水平高,儿童的养育成本较高,会降低生育意愿,从而降低出生率。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以净流出为主。
第2题,图中显示2012-2018年山东省出生人口变化幅度较大,并不平稳。
广东省2018年较2017年又增长了120万人,故在2017年没有达到最大值。
该图只能反映出生人口数,无法体现人口迁移量。
我国2014年起开放全面二孩政策,据图示意政策放开后人口并没有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甚至在2018年还有所减少,故受政策影响并不明显。
人口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济南某中学地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绘制了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统计表(下表)。
据此完成3、4题。
2021新高考版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增长过 快的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 展、医疗进步
人口老龄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
化的原因 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人口性别比 失调的原因
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不合理;④养老 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 等(目前我国性别比高的原因)
12
中等
卷 Ⅰ 201 9年
选择,第 4~5题
选择,第 6~8题
以人口结构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 口年龄构成比和性别比、人口迁移 的影响 以东北林区废弃铁路图为背景,考 查铁路分布、建设及运输布局变化
8 12
中等 中等
全 卷 选择,第 以长三角城市群等级演变图示切 国 Ⅱ 1~3题 入,考查区域城市化相关知识
答案:(1)D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 组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解析:第(2)题,20~24岁年龄组人口峰值与40~44岁年龄组 人口峰值相关,结合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可推断出C正 确。
答案:(2)C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市0~9岁女性人口数量较20~ 29岁少,即2030年该市妇女生育峰值人口小于2010年,推测至 203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缓慢;2025年, 该市并不能迎来生育高峰;2010~2030年该市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的可能性较小。综上,B正确。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人口与城市(1)
体系构建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答案] □1 人口合理容量 □2 商业区 □3 高 □4 多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命题揭秘 1.纵观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情况可以看出: 炙热点:城市化及其影响。 亚热点:人口迁移。 偶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城市区位。 2.考查形式上,以选择题为主,统计图、模式图、区域图为背 景,考查考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因此常住人口减少主 要是人口外迁导致的,这也说明该省的劳动力较充足;城市 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该省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可知,该省目前 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较低。(2)根据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可知,该省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社会养老 保障体制来应对这一问题。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学案1 人口与环境
[最新考纲]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 别。
考点一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模式及特征图示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增 长模式
出现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足、青 壮年负担过重等社
会问题
解决措施
实行计划生 育,降低人 口自然增长
率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移 民,建立社 会保障制度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栏目 导引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 特征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C )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六人口与城市课件
答案:(2)C
考向二 城市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
真题回忆
(2021·四川卷,5~6)以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 该图由 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答复(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答案:(1)C (2)B
命题角度三 我国的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2021·海南卷,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 2021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21年安徽省常住人口 年增长率如下图,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答复(1)~(2)题:
工业化、城市 化对人口迁移 的影响
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农村人口迁移的主 要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 对人口迁移的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 5.影人口响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 人口的数量计算及增长模式判断 (2021·海南卷,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 90亿。以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答复(1)~(2)题:
答案:(3)C
命题角度二 城市合理规划
(2021·全国Ⅰ卷,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屡次空间规划,形成
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
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
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
高考地理大二轮新课件第部分专题人口与城市
城市化意义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主要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影 响城市居民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
城市用地紧张
城市用地资源有限,随着城市人 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城市用地紧 张问题日益突出。
01
城市人口膨胀
0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 市居民生活质量。
0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宜 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0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04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践案例分 析
3 人口素质与城市竞争力
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的竞争力。高素质的人口 可以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提升城 市的竞争力。
4 人口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如老龄化 、性别比例失衡、教育资源紧张等。这些问题需要城市 规划者和管理者予以重视并寻求解决方案。
加强规划法规建设
完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确保规划的科 学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
推进多规合一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同 感和支持度。
加强公众参与
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实现“一张蓝图干到 底”,提高规划实施效率。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 承,彰显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 口数量迅速增加,给城市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通用版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五人口与城市2课件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 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 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第(2)题,根据材 料分析,“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 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 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 选B。
[命题方向] 城市化及其影响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 题中都有出现,难度一般。2016年高考可能以重点地区的城 市化发展为背景,借助图表材料,考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等。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学案2 城市与环境
[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考点一 城市结构与城市等级
1.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功 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经济活动最繁忙; 占地面积小, 人口数量昼夜差 __市__中__心_____、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
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
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第(2)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城市与城市化 课件
信息 流、交通、首都或省会
交通: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首都 或省会:都是当地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
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 (自然因素)。 (2)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 (3)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 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如经济布局调整、 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 城市的兴衰。
(3)城市职能要合理——要有分工与合作,不能雷同。 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
,虽然也避开了夏季西南风,但不是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的目的,所以选D。
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
(层20(207·层全以国上卷)一和)(为4多获)层城得(冬7市季层防或生风以、下态夏)季。环通风境的要效果合,我理国东—北平—原注的某意城市生对一态居住环区进境行的了相保应的护建筑和布局城规市划,绿规划化建筑工物为高
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
探讨大城市功化能过区程的中出面现积的、问位题及置其、解空决间措施形;态、建筑景观等特点,并注意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城市的人口时空
②随着变我国化工特业点化C.。、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依然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通达度越差,地租越低。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第 合三理,布注 局意 城有 市污 功染 能的 区工 主业要看的 是面区 指积位 住大小选 宅择 区与工业区住的宅合区理面积布最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与城市ppt完美课件
微专题1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 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2.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不会变化太大。第(3)题,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该 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 9岁,图示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数也较少;因此推 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趋势不明显,且不 一定是逐渐提高;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 龄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在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在2025年出 现生育高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示信息不足以判断其 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202 1届高 考地理 二轮复 习 专题 七 人 口与城 市 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题预测】提速度 练准度 (2020·济南一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
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 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 供依据。据此,完成1、2题。
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
2.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 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 利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更好地 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 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 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 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考查角度2】 人口迁移及影响 (2020·山东等级考)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
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 杨树出售,获利24 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 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 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1)、 (2)题。
流入省 上海
30%以上
20%~30% 江苏
来源者 10%~20%
安徽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西藏 新疆
四川
河南、四川
甘肃
浙江
安徽
四川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5%~10% 浙江、河南 河南、辽宁、内蒙 古、吉林、山东 重庆、甘肃、河南
河南、贵州、 湖北、江苏 内蒙古
1.流动老人 ( ) 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 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 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 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
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1)当地“农地杨树化” 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态效益高
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
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 D.鼓励农地流转
【答题思维路径】
【解析】(1)选C,(2)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夫妇栽植杨树的目的是外 出打工,外出打工导致劳动力减少,故当地“农地杨树化”的原因是劳动投入少。 第(2)题,加大开荒力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诱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该地 区种植杨树是想减少劳动投入外出务工,并不是因为木材需求量大和粮食需求 量大;鼓励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既能保障农作物种 植面积,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投入。
专题七 悟生活——解决人口与 城市问题
宏观建体系·主干知识必备
微观析考点·关键能力速成
微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考点透析】精归纳 建模型
※归纳整合※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 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
【答题思维路径】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3)题,思路分析如下:
【解析】(1)选D,(2)选C,(3)选B。第(1)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 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 人口在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 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第(2) 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 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据图可知,2010 年年龄在41~49岁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 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1986-1990年生育政策稳定;中国经济发展速 度在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1986-1990年生育观念
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川藏位置相邻
B.四川经济发达
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
()
【解析】1选D,2选A。第1题,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区; 流入省区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 表格中的流入省区中,除辽宁外,其他省区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 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第2题,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 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 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 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思维模型※
【考题研磨】速破题 准答题 【考查角度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0·全国Ⅲ卷)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 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
不会变化太大。第(3)题,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该 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 9岁,图示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数也较少;因此推 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趋势不明显,且不 一定是逐渐提高;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 龄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在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在2025年出 现生育高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示信息不足以判断其 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