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缩句知识点总结归纳

缩句知识点总结归纳缩句是一种将原本较长的句子通过精简和概括,使得内容更加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写作中,缩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缩句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缩句的基本原则1. 简明扼要:将句子中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避免使用冗长的词语和繁杂的结构。
2. 保持语义完整:在精简句子的同时,要确保句子的意思不发生改变,保持语义完整性。
3. 良好的语法结构:缩句不仅仅是简单地删除词语,还需保持良好的语法结构,不影响句子的语法正确性。
4. 适当使用省略号:在需要表达未完整的意思时,可以适当使用省略号来表示。
二、缩句的应用场景1. 学术论文写作: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缩句能够帮助作者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2. 商务信函:在商务信函中,由于篇幅通常有限,因此需要通过缩句的方式来简洁地表达意思,使对方更容易理解。
3.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需要将复杂的信息简洁地传达给读者,而缩句可以帮助新闻作者达到这一目的。
三、缩句的技巧和方法1. 删除冗余词语:根据句子的语境和意义,删除一些冗余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精炼。
2. 合并并列信息:将一些并列的信息合并到一个词语或短语中,从而减少句子的长度。
3. 使用简洁词语:选择简洁明了的词语来替代较长或抽象的词语,使句子更易理解。
4. 调整句子结构:通过调整句子的结构,将主要信息放在句子的前部,从而使得句子更加简洁。
四、缩句的注意事项1. 不改变原意:在缩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句子的原意不发生改变,避免引起误解。
2. 避免过度缩句:虽然缩句能够使句子更加简洁,但是过度缩句可能会让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因此要适度使用。
3. 注重语法准确:在缩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句子的语法准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五、缩句的重要性1. 提高阅读效率:通过缩句,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减少阅读的难度。
2. 突显主要信息:缩句可以将句子中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句子的主旨内容。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语文缩句的口诀

语文缩句的口诀
1. 找到句子主干很重要呀!就像盖房子要先打牢地基一样。
比如“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缩句后就是“小鸟飞翔”。
2. 去掉那些多余的修饰,哎呀,就像给大树修剪枝叶,让它更精神。
“美丽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地开放”缩句成“花朵开放”。
3. 把那些无关紧要的成分都抛开,这就好比轻装上阵呀!“他高兴地唱着动听的歌”缩句为“他唱着歌”。
4. 抓住关键别放手哇,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那辆红色的汽车快速地行驶在马路上”缩句成“汽车行驶”。
5. 别被那些花哨的东西迷惑啦,要直击核心呀!“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写作业”缩句成“小明写作业”。
6. 学会取舍很关键哟,就像人生要懂得选择一样。
“胖胖的熊猫在竹林里开心地吃着竹子”缩句成“熊猫吃竹子”。
7. 简化简化再简化,这不就跟减肥一样嘛!“大大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缩句成“太阳挂在天空”。
8. 一眼看穿重点呀,可别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缩句成“表演赢得掌声”。
9. 精准定位不能错呀,就像射箭要射中靶心一样。
“聪明的孩子快速地回答出了问题”缩句成“孩子回答问题”。
10. 缩句其实不难的啦,只要用心就能学会呀!“高高的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缩句成“树上结满果子”。
我觉得呀,语文缩句真的很有趣,掌握了这些口诀,就能轻松应对啦!。
缩句的六大口诀

缩句的六大口诀缩句,即将长句子通过删减或改写,使之更为简洁明了。
以下是一些缩句的六大口诀,以及每个口诀的例句和用法:1. 省略冗词:●例句:"他已经提前预定了两张去往北京的机票。
"●缩句:"他提前预定了两张去北京的机票。
"●用法:去掉冗余词汇,保留关键信息。
2. 删繁就简:●例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缩句:"在此时,我们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用法:精简句子结构,提高表达简洁度。
3. 概括重点:●例句:"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年轻医生在非洲救死扶伤的故事,描绘了他在陌生土地上的艰苦奋斗。
"●缩句:"这本书概括了年轻医生在非洲的艰辛奋斗。
"●用法:突出主要信息,不必赘述细节。
4. 主从分明:●例句:"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才能被完全理解。
"●缩句:"他既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贡献值得深入理解。
"●用法:将主要信息分为独立的主从句。
5. 一词概括:●例句:"这场比赛是如此激烈,以至于所有的观众都被吸引住,他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缩句:"比赛激烈,吸引了所有观众的高度关注。
"●用法: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句子主旨。
6. 适度省略:●例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缩句:"在这特殊时刻,我们应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用法:适当省略一些不影响理解的内容。
这些口诀和例句旨在帮助写作更加简练而不失明确和精准。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语境和表达需求,选择合适的口诀进行缩句。
缩句口诀顺口溜

小学缩句口诀顺口溜
小学缩句口诀如下:
“的”的前面要去掉。
“地”的前面要去掉。
“得”的后面要去掉。
“着”“了”“过”要保留。
数量词要去掉。
地点词要去掉如有。
“在“字把在去。
有“正”去正字。
在(从) ....里(外、中、上、下)整句删。
十分、非常、很、分外、顿时更加这些词去掉。
“为”的后面要去掉。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如“这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工程”这句话中,“在世界历史上”作状语,要删掉。
“气魄宏伟”是修饰词,也要删掉。
“伟大的”作定语,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
所以缩为“这工程是伟大的工程”。
小学语文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语文缩句的方法和技巧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换句话说,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一、基本原则:1. 原句的意思无法发生改变;2. 原句的结构不能改变;3. 缩句后仍然就是句子。
二、缩句的方法:1、换成形容词语,“的”字前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有修饰的形容词语都放在名词前,“的”字前面的词语就属于这样的词语,可去掉,例如:漂亮的女孩唱出美妙的歌声。
形容词语就有”漂亮的“、”美妙的“,这两个词语可去掉,缩句为:女孩唱出歌声。
2、换成润色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都有很多修饰的词语,“地”字前面的词语可去掉,例如: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
副词表示状态的词语,“高高兴兴地”,这个词语可去掉,保留了主干。
缩句为:小花猫晒太阳。
3、换成补足表明词语,“得”字后面的词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补充说明的词语,也就是补语可以删去。
“得”后补充说明的词语可删掉。
例如:运动员高兴得锻炼。
补语是”高兴得“,可删去。
缩句为:运动员锻炼。
4、换成状语,例如时间、地点等状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很多状语,如时间、地点等状语都可以删去。
例如:上个星期六,女孩在图书馆看书。
时间状语是”上个星期六“,可删去。
地点状语是”在图书馆“,可删去。
缩句为:女孩看书。
5、换成数量词语,留存中心词语。
有的长句子中有数量词语,如一批、一群、几百只、几盆等数量词语是可以删去的。
例如:女孩找到了两盆花。
句子中的数量词语是”两盆“,可删去。
最后缩句为:女孩找到了花。
三、技巧1、找出句子主谓宾。
“欢乐的女孩拿着手提袋,准备工作至超市回去购物。
”这就是一个比较短的句子,大家可以先找到主语”女孩“,谓语就是”购物“。
有的句子没宾语,但必须存有主语和谓语。
此句变小句为:女孩购物。
2、比较主要词语,找出中心词语。
小学语文“缩写句子”的8个规则

小学语文“缩写句子”的8个规则,家长照着教,准没错!“缩写句子”顾名思义就是把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进行正确恰当的删除,让它们成为最简洁的短句,且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在小学语文科目众多的句型转换中,“缩写句子”算是难度最大的,当然失分也是最为频繁的。
01“的”前表示修饰的词需要删掉在缩写句子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的”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最高的。
通常情况下,“的”以前的修饰词都是形容词居多,像“漂亮的”、“丰富的”、“快乐的”、“慢慢的”、“惊讶的”、“坚定的”等等,类似于这样的词语在缩写句子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删掉的。
例如:彩色的气球飞走了。
“彩色的”是用来修饰“气球”的,所以在缩写的过程中,同学们就需要把“彩色的”删掉。
最终,这句话缩写之后就成了——“气球飞走了。
”02“地”前表示限制的词需要删掉在缩写句子的时候,除了“的”出现的频率很高外,“地”出现的频率也是较高的。
像“欢快地”、“飞快地”、“轻轻地”、“缓缓地”、“紧张地”、“苦闷地”等等,类似于这样的限制词在缩写句子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同学们进行删除的。
例如:同学们都忍不住吃惊地跳起来。
“都忍不住吃惊地”是用来限制“跳起来”的,所以在缩写的过程中,同学们就需要把它们删去。
最终,这句话缩写之后就成了——“同学们跳起来。
”03“得”后面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需要删掉“的”、“地”、“得”都是缩写句子的考题中,最常见的标志。
而“得”字后面的部分内容,通常都是对“得”字前面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的,所以在缩写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也是需要同学们删除的。
例如:妹妹紧张得要哭了。
“要哭了”是对“紧张”的程度进行一个补充说明,所以遇到这种题目,同学们一定要把补充说明的部分内容进行删除。
最终,这句话缩写之后就成了——“妹妹紧张。
”(注意:这种题型是同学们丢分最多的,因为很多同学都会缩写为——“妹妹要哭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哭了”是对“紧张”的补充说明,所以“紧张”是一定不能被删掉的。
缩句基本原则

缩句的基来源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构造,三是缩写后仍旧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纳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一定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比如:“大熊猫贪心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可以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由于“大熊猫”和“竹叶”是完好的观点,“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其实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存一些必需的附带成分比如:“我班先进学生常常主动热忱地帮助后进学生”。
假如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存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带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认句中的否认词要保存比如:“真实的革命者不可以低下尊贵的头”只好缩成“革命者不可以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好相反了.同理,“真实的共产党员不可以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益”只好缩成“共产党员不可以出卖权益”,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益”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存比如:“密密丛丛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当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可以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跑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当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可以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边的“着”“了”“过”应保存“着”字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很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从前兜,仍是此刻兜不理解。
“了”字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已经达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风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仍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旅游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旅游香山”,是正在旅游。
仍是以前旅游不清楚。
可见谓语后边的“着”“了”“过”不可以去掉。
小学生缩句十大口诀

小学生缩句十大口诀
小学生缩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语言技能。
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地降低文字的数量,提高表述的准确度和效率。
但在实践中,缩句却相对来说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学生而言,有时难以理解这种语言技巧。
因此,练习缩句的过程需要有一系列的口诀,以帮助小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下面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小学生缩句十大口诀”:
第一、省去主语后缩句快,单复数根据做改;
第二、句尾谓语去to do,变一般式谓语动词;
第三、or和nor的动词就在前,nor后新的动词要省;
第四、不定式去to容易,动词变完成或现在形式;
第五、短语or从句变成分词,而分词变非谓语也容易;
第六、介词前不定式结束,省去to缩句更好;
第七、感叹句省情态动词,肯定句前面动词去;
第八、动词要定式去掉to,地方副词放前面不移动;
第九、疑问句注意助动词,省略常见词亦可;
第十、关键词前及末回去,缩句就做到这了不过。
- 1 -。
缩句原则

缩句原则●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
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
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句式如下:1 ( )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2 ( )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 >●缩句的八点细则: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
例句:A: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B: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
缩成:(1)熊猫吃叶。
(2)大熊猫吃着竹叶。
2、保留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句:我班先进学生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缩成:(1)学生帮助学生。
(2)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3、否定句的否定词要保留。
例句:A: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B: 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1)革命者低下头。
(2)革命者不能低下。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
例句:A: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B: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
(1)枝叶挡住了。
(2)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
例句:(1)“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2)“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3)“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句:“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1)“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2)“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句: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
(1)骏马在奔驰。
(2)骏马奔驰。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

小学语文缩句的一般规则一、明确一个标准“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单句)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熟悉比较一致的缩句的标准。
但是,如何把握这个标准,在具体操纵中有时则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所以,要准确地把握这个标准,其有三点必须明确: 1.小学生实行缩句,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
2.缩句要往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句子的主干。
二、纠正两大误区之一:把缩句练习等同于句法分析。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小学生的缩句练习和句法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练习。
固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教师应该把握一些句法分析的知识。
但是,指导学生缩句却不能直接地使用句法分析的方法。
究竟,小学生缩句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而不是为了学习语法知识,更用不着实行句法分析的具体教学。
所以,在指导小学生实行缩句时,只能使用小学生已有的句子基本知识,即一个句子一般能够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这两个部分绝大部分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例如:“火车开了。
”“我们是少先队员。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外宾们游览了西湖。
”缩句时,就是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实行这样的结构分析,然后一层层地减少附加、限制成分,最后剩下几个中心词形成句子的主干,把它们连贯起来成为较简单的句子。
之二:缩句就一定要把所有的附加成分全部删去。
一般地说,缩句要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以达到较短、较简单的要求。
如“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朵一朵的白云。
”缩为“天空中飘浮着白云。
”即是往掉了所有的附加成分。
但有时为了保持句意的清楚和完整,对一些虽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还是要适当保存。
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
缩句方法和技巧

缩句方法和技巧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一、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缩句后,句子的意思不能与原句有偏差,要保持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保留句子的主干所谓“主干”,就是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3、删掉修饰成分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要将它们删掉,使句子更简洁。
二、缩句的方法1、找出句子的“主干”首先要分析句子的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
主语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被描述的对象;谓语是表示主语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对象。
例如:“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写作业。
”主语是“小红”,谓语是“写”,宾语是“作业”。
2、删掉修饰成分(1)删掉“的”“地”前面的修饰词语在句子中,“的”前面的词语通常是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地”前面的词语通常是用来修饰谓语的状语。
比如:“美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删掉“美丽的”“在微风中轻轻”,缩句为:“花朵摇曳。
”(2)删掉“得”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得”后面的词语通常是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结果等的补语。
例如:“他跑得很快。
”删掉“得很快”,缩句为:“他跑。
”(3)删掉数量词数量词在句子中起修饰作用,缩句时可以删掉。
比如:“我买了两个苹果。
”缩句为:“我买了苹果。
”(4)删掉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等的状语这些状语在句子中对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进行描述,缩句时如果不影响句子意思,可以删掉。
例如:“他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缩句为:“他读书。
”3、检查缩句后的句子缩句完成后,要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三、缩句的技巧1、借助“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这种句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出句子的主干。
比如:“老师批改作业。
”“同学们高兴极了。
缩句的基本原则

缩句的基本原则时间:2008-12-19 14:23:00最近在试卷练习中经常出现缩句练习题,有时候自己也拿不准,课后查找相关资料,防止教学出错。
(当年没能学好,现在补补课)在缩句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缩句的规则

缩句的规则
1. 缩句呀,那可不能乱缩,得把修饰的词都去掉,就像给句子减肥一样!比如说“可爱的小猫在草地上欢快地玩耍”,缩完就成了“小猫玩耍”。
2. 缩句的规则要牢记哦!要像医生精准地切除多余的部分一样,留下最核心的!像“那个高高的男人快速地跑过来”,缩成“男人跑过来”。
3. 嘿,缩句的规则可重要啦!不能随便乱缩呀,得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去掉,就像整理房间把杂物清理掉一样!“美丽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缩成“花朵摇曳”。
4. 缩句啊,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去掉不必要的,最后留下精华!比如“聪明的小朋友开心地吃着美味的蛋糕”,那就是“小朋友吃蛋糕”呀。
5. 哎呀,缩句规则可得搞清楚!不能把句子的关键给弄丢了,就像走路不能迷失方向一样!“红红的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缩成“太阳升起”。
6. 缩句的规则不难懂呀,就是把多余的枝叶砍掉,留下主干!像“勤劳的农民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不就是“农民劳作”嘛。
7. 缩句规则要清楚哦,不然怎么能把句子缩得恰到好处呢?就像裁剪衣服要合身一样!“可爱的小女孩唱着动听的歌”,缩成“小女孩唱歌”。
8. 缩句的规则可别小瞧,这可是语文的基本功呢!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基础一样!“白白的云朵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荡”,缩成“云朵飘荡”。
9. 哇塞,缩句规则一定要知道呀!这能让句子变得简洁明了,像给句子洗了个清爽的澡!“胖胖的小狗欢快地跑来跑去”,缩成“小狗跑来跑去”。
10. 缩句的规则真的很重要呀,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核心意思呢!就像挖宝藏找到最珍贵的东西一样!“高高的大树上有许多鸟儿在歌唱”,缩成“大树上有鸟儿歌唱”。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缩句规则对于语文学习很有帮助呀,能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句子的意思呢!。
小学生缩句十大口诀

小学生缩句十大口诀缩句,是一项简化句子,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更富有表达力的语言技巧。
小学生在学习缩句时,最好能够掌握一些相应的口诀,以便更好地掌握并掌握这种语言技巧。
首先,“把连接成分删掉,句子更精炼”这是最基础的缩句口诀,它指的是常见的连接词,如:but, and, or, though, so等,通常这些词在缩句时可以删除掉,从而使句子更加精炼。
其次,“不带主语,从句就更简单”这是掌握缩句的另一个口诀,它指的是省略从句主语,只需要从句谓语,就可以构成缩句,这样句子能更加简洁明了。
第三,“连接词去掉,句子关系容易”指的是介词和过渡词。
在缩句时,通常可以删去这些词汇,但是要记住,不可删去跟主语关系密切的介词,如:of, with, in等。
第四,“冠词要留,决定某物时”决定某物的冠词是不能删去的,如:a, an, the等。
在缩句时,只需要加上这些冠词,就可以使句子更加明确,精炼。
第五,“助动词没有,状语不需要”指的是助动词和状语,它们通常可以省略,而且不会影响句子的含义,这样可以节省文章中的文字篇幅。
第六,“定语前置,直接变简单”定语在缩句时,最好把它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缩短句子,使句子更加美观简洁。
第七,“形容词要词尾,前面只留主语”指的是在缩句时,通常把形容词放在该词的句尾,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句子的篇幅,使句子更加精简。
第八,“动词要有谓语,定语动词随之省”指的是在缩句时只要保留动词的谓语,就可以省略定语动词,从而使句子更加简洁。
第九,“介词和形容词,从把句子缩小”指的是介词和形容词,它们不但可以促进句子的表达,而且可以在句子缩句时进行省略,从而让句子更加简洁。
最后,“删除一些字,一句谚语搞定”指的是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字,如:些,很,许多,太,等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句子的篇幅,而不会影响句子的意义。
总之,小学生掌握这些口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缩句。
正确使用缩句,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节省文章篇幅,从而有效地提高文章的质量。
最新小学语文复习缩句的一般规则、练习及答案

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者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
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类似的如“公园里的月季花像孩子那欢快的笑脸”中的“月季花”和“月光照进了我的办公室”中的“月光”等。
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
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
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
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
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
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
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
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
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8、关于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
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
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
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
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
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
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
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 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
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A句不妥,B句正确。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中不能删掉,应保留其最简内容。
例: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若按照一般地缩句原则,就缩为“淤泥陷了下去”,这明显不合情理和不符原句意思;若缩为“黄河象陷了下去”,从语意上看似乎恰当,但在原句中,“高大的黄河象”只是受事体,而施事体则是“柔软的淤泥”,在缩句中,施事体、受事体都是句子的主干,应保留。
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是: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由此可见,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
同样道理,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
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二、“地”和“得”两个助词在句中的结构成分不同,缩句时应辨清。
在缩句中,大家对“+地”的成分比较容易把握,对“得+”的成分把握就难的多了,往往出现误改。
按照一般的语法结构,“+地”往往充当状语成分,“得+”往往充当补语成分。
在缩句中,状语、补语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例:“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跳起来。
”就应缩句为:“他跳起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得跳起来。
”这个句子的缩句为“他激动”。
三、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
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
”或“老人们去钓鱼。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练习1.这句话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2.我爱那一位胖乎乎的、披着金光闪闪头发的伦纳德夫人。
3.灰蒙蒙的天上飘着鹅毛般的雪花。
4.他俩蹑手蹑脚地走下台阶。
5.含羞草悄悄地开出了一朵朵圆的、粉红色的花朵。
6.粉红色的花慢慢地谢了。
7.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8.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
9.春末夏初,板栗树上盛开着一串串毛茸茸的淡黄色的花。
10.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圆圆的、长满坚硬小刺的淡青色的板栗果。
1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12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一的硬刺,又短又密。
13.莲真正的茎是横卧到污泥里的藕。
14.我们吃的荸荠也是地下的一种茎。
15.老太太家里有一窝刚出生三个星期的小猪。
16..老母猪旁边正躺着二六十二只小猪。
17.富尔顿是美国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
18.经过九年的试验,他和工人们终于造出了第一艘轮船——“克莱蒙特号”。
19.现在我们可以像埋在土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很长时间。
20.秋阿姨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
21.秋阿姨日夜不停地忙着。
22.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23.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
24.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25.我仔细打量着这个家。
26.屋子南面的墙上有几扇大玻璃窗。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答案:1这句话抚慰了心灵。
2.我爱伦纳德夫人。
3.天上飘着雪花。
4.他俩走下台阶。
.5.含羞草开出了花朵。
6.花谢了7.徐霞客是旅行家。
8.朋友说。
9.树上盛开着花。
10.树上结满了板栗果。
11.刺猬是小动物。
12浑身长满了硬刺。
13.茎是藕。
14.荸荠也是茎。
15.老太太家有小猪。
16.旁边正躺着小猪。
17.富尔顿是儿子。
18.他和工人们终于造出了轮船。
20脸上带着微笑。
19.我们站很长时间。
21.秋阿姨忙着。
22.天空飘着白云。
23.溪水流着。
24.风景美丽!25.我打量着家。
26.墙上有玻璃窗。
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
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