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水质或食品的大肠菌群检测
实验小结 实验安排
❖ 水样采取 ❖ 初发酵试验(第10周完成) ❖ 平板分离 (第10周完成) ❖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第11周完成) ❖ 复发酵试验 (第11周完成)
②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 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 液,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 液
③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验样品污染情况估计,选择三个 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也可直接用样品接种。
2. 乳糖初发酵试验
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板或麦康凯琼 脂平板上,置(36±1)0C温箱内,培养18h~24h,然后取出, 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复发酵试验。
4.乳糖复发酵试验
即通常所说的证实试验,其目的在于证明从乳糖初酵管 试验呈阳性反应的试管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确能发酵乳糖产生气体。
即通常所说的假定试验。其目的在于检查样品中有无发 酵乳糖产生气体的细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 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 发酵管。每一个稀释度接种3管,置(36±1)0C温箱内,培 养(24±2)h,如所有乳者,则按下列程续进行
在上述的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1~2个进 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0C的温 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凡乳糖发酵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胞杆菌,即 报告为大肠杆菌阳性;凡乳糖发酵管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为 阳性,则报告为大肠杆菌为阴性。
5.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 每100ml(g)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附mpn检索表
实验六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一、概述(一)大肠菌群的定义及范围根据国家1994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系指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主要是由肠杆菌科中四个菌属内的一些细菌所组成,即艾希氏菌届、拘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及肠杆菌属,其生化特性分类见表5-4。
表5-4 大肠菌群生化特性分类表产气克雷伯氏菌+ + +n阴沟肠杆菌+ —+ + ——+/——注:+,表示阳性;一,表示阴性;+/-,表示多数阳性,少数阴性。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肠菌群中大肠艾希氏菌i型和ni型的特点是,对靛基质、甲基红、v-P和拘橼酸盐利用四个生化反应分别为“十十一一”通常称为典型大肠杆菌;而其他类大肠杆菌则披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早在1892年,沙尔丁格(Schardinger)氏首先提出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病原菌污染的指标菌的意见,因为大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常见细菌。
一年后,塞乌博耳德“斯密斯(Theobold. Smith)氏指出,大肠杆菌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发现,就可以认为这是由于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造成的;从此,就开始应用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据研究发现,成人粪便中的大肠菌群的含量为:108个/g —109个/g。
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有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有肠道病原菌存在。
根据这个理由,就可以认为这种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供食用是不安全的。
所以目前为评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而进行检验时,也都采用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
当然,有粪便污染,不一定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但即使无病原菌,只要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也是不卫生的,不受人喜欢的。
2.粪便污染指标菌的选择作为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才能起到比较正确的指标作用。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0
0 0 0 0 0
1
1 1 2 2 2
0
1 2 0 1 2
1
2 3 2 3 4
0
0 0 1 1 1
3
3 3 0 0 0
0
1 2 0 1 2
3
5 6 1 3 4
1
1 1 1 1 1
MPN
53 23 39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6 9 12 6 9 12 16 9 132 2
2
3 3 3 3 0 0 0 0 1 1
3
0 1 2 3 0 1 2 3 0 1
24
16 20 24 29 9 14 20 26 15 20
3
3 3 3 3 3 3 3 3 3 3
0
0 1 1 1 1 2 2 2 2 3
2
3 0 1 2 3 0 1 2 3 0
64
95 43 75 120 160 93 150 210 290 240
0
1 1 1 1 1 1 1 1
3
0 0 0 0 1 1 1 1
表2-4 10毫升、1毫升、0.1毫升检样各接种3管的大肠杆菌最近似数检索表
阳性管
10ml 0 0 0 1ml 0 0 0 0.1ml 1 2 3 3 6 9
MPN
10ml 1 1 1
阳性管
1ml 2 2 2 0.1ml 0 1 2
MPN
食品大肠菌群的测定(平板计数法)(精)
任务五 典型和可疑菌落计数
• 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板,分别计 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胆盐与酸形 成的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 任务六 证实试验
•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 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进 行证实试验。
任务四 平板制备
选择适宜的稀释样液 根据对标本情况的估计,选择 3 个适宜稀释度,吸取该稀释度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
待培养基冷却至46℃左右,以无菌操作侵入无菌培 养皿中。每个平皿倒入约15-20mL培养基,利用培养基冲 散菌液,混匀。冷却凝固后,再在表面加3-4mL培养基。
从样品稀释到平板 涂布要求在15min 内 完成。
大肠菌群计数
1ml
1ml
1ml
生理 盐水
1:10
25g或
ml样品
1:100 1ml
1:1000 1ml
1:10000
1ml
1ml
VRBA的主要成分 乳糖、胆盐、结晶紫、 中性红及细菌生长所 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 白胨、酵母膏等。 结晶紫和中性红为VRBA 的指示剂系统,在酸性条 件下为紫红色。
大肠菌群分解乳糖所 产生的酸与胆盐结合, 可形成沉淀。
加入46℃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 12~15ml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L培养基覆盖。
挑选菌落接种BGLB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 , 菌 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 淀环。菌落直径为 0.5mm 或更大。
实践操作
任务一 仪器试剂准备
任务二 仪器试剂灭菌
任务三 样品稀释制备
全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考虑如何满足要求?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从食品样品中测定大肠菌群的数量,评估食品质量。
实验材料和设备:1.食品样品:选取自超市购买的鸡胸肉、蔬菜和熟食。
2.蒸馏水:用于洗涤器皿和稀释。
3.无菌平板:用于接种样品。
4.无菌移液枪和滴管:用于转移样品。
5.培养箱:用于培养菌落。
6.细菌计数器:用于计数菌落。
实验步骤:1.用酒精灯消毒操作台、无菌平板和蒸馏水瓶等器皿和仪器。
2.将样品洗净,切成小块,加入100ml蒸馏水中,进行融解和均匀混合。
3.将每份样品分别进行10倍、100倍和1000倍的稀释,每次稀释前,用无菌移液枪取20μl的样品,转移到10ml蒸馏水中。
4.在无菌平板上接种100μl、1ml和10ml,封口后分别进行孵育。
5.在恰当温度下孵育48小时后,观察平板上菌落的数量,并使用细菌计数器进行计数。
6.根据每份样品最接近的平板菌落数量计算其大肠菌群的数量。
并按照汉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相关标准得出评估结论。
实验结论:食品样品大肠菌群的测定结果如下:鸡胸肉:大肠菌群数量为2.1×10³ CFU/g,未达到汉生标准(≤1×10⁵ CFU/g),但超过了FDA标准(≤1×10³ CFU/g)。
蔬菜:大肠菌群数量为3.5×10³ CFU/g,也未达到汉生标准,但符合FDA标准。
熟食:大肠菌群数量为4.8×10³ CFU/g,达到了汉生标准但未达到FDA标准。
综上所述,鸡胸肉和熟食存在较高的大肠菌群数量,不健康,蔬菜样品数量较为合规。
建议消费者购买高品质、优良质检合格的食品,注意食品安全与健康。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实验报告的结构,你可以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填写和修改:实验报告标题: 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在本实验中,我们旨在测定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的数量,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性。
实验原理:大肠菌群是一类存在于肠道中的细菌,其存在于食品中可能是由于不良的卫生条件或食品受到污染导致的。
本实验将使用培养基和平板计数法来估算食品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实验材料:食品样品:[填写食品样品的名称和来源]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大肠菌群选择性培养基(例如,MAC琼脂培养基)灭菌的培养皿移液器、微量环针或滤纸片烧杯、试管、无菌培养皿微量移液器或移液枪实验步骤:准备样品:称取适量的食品样品,并在无菌条件下将其加入到烧杯或试管中。
样品预处理:向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并使用搅拌或振荡等方法将样品与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稀释:从样品中取出适量的稀释液,依次进行稀释,制备一系列浓度逐渐减少的稀释液。
培养基接种:将每种稀释液分别接种于含有大肠菌群选择性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上。
培养:将接种的培养皿倒置,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计数:在培养箱中观察培养皿,记录上面出现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的数量。
数据处理:根据所使用的稀释倍数和接种量,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菌落形成单位(CFU)。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测定了食品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结果如下:样品1:大肠菌群数量为X CFU/g (或CFU/mL)。
样品2:大肠菌群数量为X CFU/g (或CFU/mL)。
...结论:根据我们的测定结果,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符合/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结合食品的使用和处理建议,可以评估食品样品的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性。
结果讨论:讨论实验结果,包括与卫生标准的比较、潜在污染原因、可能的改进措施等。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菌群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意义。
2. 学习并掌握大肠菌群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判别食品的卫生质量。
二、实验原理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在37℃经24小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因此常被用作粪便污染指标,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的存在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也间接指出食品中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采用最近似数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多次稀释至无菌,然后接种于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根据结果查阅MPN检索表,得到原样品中微生物的估计数量。
三、实验材料1. 样品:乳、肉、禽蛋制品、饮料、糕点、发酵调味品或其他食品。
2. 菌种: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
3. 培养基及试剂: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革兰氏染色液、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麦康凯(MA)。
4. 其他设备和材料:高压湿热灭菌器、显微镜、载玻片、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试管、三角瓶、接种环、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取适量样品,加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均质处理。
2. 稀释:将均质后的样品进行系列稀释,稀释度可根据样品污染程度进行调整。
3. 接种:将稀释后的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中,每支试管接种3-5ml。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5. 检查:观察发酵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样品中含有大肠菌群。
6. 计数:根据发酵管内气泡产生的情况,计算出样品中大肠菌群的近似数量。
7. 验证:对疑似大肠菌群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以确定其是否为大肠菌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中大肠菌群数量:根据实验结果,样品中大肠菌群数量为每克样品含有1000个左右。
2. 验证结果:对疑似大肠菌群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呈杆状,符合大肠菌群的特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1
实验三十二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1.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2)了解测定过程中每一步的反应原理。
2.基本原理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在37。
C下培养48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氧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
以大肠杆菌为主,包括肠细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等。
大肠菌群数可用来判断水源或食品被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和程度。
因为大肠菌群在肠道和粪便中数量非常高,且与肠道和粪便中的病原菌生活习性相近,抗逆能力稍强,在数量上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大肠菌群易于培养和检测,所以非常适合用来作为判断样品是否被人、畜粪便污染的标志。
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多管发酵法。
此法是根据大肠菌群具有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特性,利用含乳糖的培养基培养不同稀释度的样品,经初发酵、平板分离和复发酵3个检测步骤,最后根据结果查最大自然数表,算出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
3.器材(1)被检样品-根据不同需要选择被检样品,如自来水、酱油、食醋、酸乳、啤酒等。
(2)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
(3)试剂:革兰氏染色液,芽孢染色液。
(4)其他物品:显微镜,天平,培养箱,水浴锅,研钵,平皿,杠氏管,试管‘,刻度吸管,涂布器等。
4.操作步骤(1)初发酵实验。
在3倍浓缩乳糖培养基中加入稀释度为10~,10~,10。
的被检样品10mL(如大肠菌群超出检测限,则可取更高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进行5次重复,混匀置于370C下培养24h。
(2)平板分离。
培养24h后如不产酸(乳糖发酵液变黄色)、产气(小指管底部有气泡)和不变浑浊者为阴性反应,产酸、产气或仅产酸的乳糖发酵管为阳性反应。
将阳性反应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上,在370C下培养24h。
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大肠菌群的典型菌落为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或者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或者淡紫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
将带有上述典型特征的菌落做革兰氏染色镜检。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
二、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是指能在37℃条件下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生长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总数。
大肠杆菌是大肠菌群的代表性菌种,因此其数量可以作为食品卫生安全的指标之一。
三、实验步骤。
1. 取样,从不同来源的食品中取样,如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2. 样品处理,将取样的食品样品进行处理,如洗涤、研磨等,以获得可检测的样品。
3. 菌落计数,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在Lauryl Tryptose Broth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进行菌落计数。
4. 数据分析,根据菌落计数结果,计算出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有所不同。
其中,肉类制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次之,奶制品中较低。
这表明食品的卫生安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五、实验结论。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是评估食品卫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本实验的测定,可以初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评估体系。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源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菌落计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差的产生。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器材,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安全。
七、参考文献。
1.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食品卫生与安全》,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为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及分离纯化
实验8: 食品(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滤膜法)及分离纯化(6学时)一、目的要求1.利用滤膜法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
2.掌握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二、基本原理1.滤膜法是采用过滤器过滤水样,使其中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大肠菌群可直接在膜上生长,从而可直接计数。
所用滤膜是一种多孔硝化纤维膜或乙酸纤维膜,用水系过滤膜即可,其孔径约0.45μm。
2.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
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
三、试验原料及器材实验原料: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或远藤氏琼脂平板,乳糖蛋,蛋白胨,灭菌水,饮用水等;器材:镊子;夹钳;烧杯;真空泵;滤膜;过滤器等。
四、操作步骤1.大肠菌群的检测(1)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5分钟,共煮沸三次,前两次煮沸后换水洗涤2—3次再煮,以洗去滤膜上残留的溶剂。
(2)过滤器装置用无菌手续将已灭菌的过滤器基座、滤膜、漏斗和抽滤瓶安装好,其中滤膜用灭菌镊子(浸在95%酒精内,用时通过火焰灭菌)移至过滤器的基座上。
其他可直接用手或夹钳操作,但不要碰到伸入抽滤瓶的橡皮塞部分,以免染菌。
(3)将抽滤瓶接上真空泵。
(4)加水样过滤直径50mm的滤膜,所过滤的水量以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一般需要较多过滤器装置,多于50个为适宜,所以采用多联过滤器最好,可以减少误差。
一般清洁的深井水或经处理过的河水与湖水等可取样 300—500 ml;对比较清洁的河水或湖水,可取样1-100ml;严重污染的水样可先进行稀释;未知的水样可做三个稀释度,选择菌落数合适的稀释度进行计算。
本次实验于过滤器漏斗内加入比较河水或湖水100ml,加盖。
(5)开动真空泵进行油滤。
(6)抽完后,加入等量的灭菌水继续抽滤,目的是冲洗漏斗壁。
(7)滤毕,关上真空泵,用灭菌镊子取滤膜边缘,将没有细菌的一面紧贴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滤膜与培养基之间不得有气泡。
实验--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课件 (一)
实验--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课件 (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在食品安全监测和生产中,常常需要进行大肠菌群的检验,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此次实验旨在学习并掌握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实验一、菌落计数法1.准备样品:取适量的食品样品,如牛奶、肉制品等,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摇匀后待用。
2.制备平板:准备好平板培养基,常用的有菌落总数计数培养基和大肠杆菌计数培养基等。
用已灭菌的棉签挖取少量培养基涂抹在培养皿上,使其均匀分布。
3.采样:用无菌的移液管取一定量的稀释后的样品,滴于培养皿表面。
4.培养: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在37℃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5.计数: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使用菌落计数器进行计数,按一定倍数(如1/10、1/100)还原为真实菌落数量。
实验二、MPN法1.制备移液器:准备好10个稀释液和10个带有3个具孔的板,每个孔中加入相应的稀释液。
2.取样:从食品样品中取一定量,用蒸馏水稀释后,分别分装到板中。
3.培养:将板放到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生长。
4.判断仪器读数:根据板中生长、未生长的情况计算菌落数,并用最可能数法计算出MPN结果。
总结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对于无法进行菌落计数的样品,可以选择MPN法,它具有精度高、结果稳定等特点。
而对于数量较少的样品,可以更为准确地使用菌落计数法。
本次实验学习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虽然实验中用了人工计数,但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结合现代化设备进行自动化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对于保障食品卫生安全,这一方面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2017年word版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本中心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检验方法,特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 Coliforms)计数的方法。
本作业指导书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三、编制依据GB/T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四、实验原理4.1 MPN法 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
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4.2平板计数法大肠菌群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五、仪器和试剂5.1设备与材料5.1.1冰箱:2℃~5℃;5.1.2恒温培养箱:36℃±1℃;5.1.3恒温水浴锅:46℃±1℃5.1.4显微镜:10×~100×;5.1.5灭菌乳钵、灭菌玻璃珠:直径约5mm;5.1.6 天平:感量0.1g;5.1.7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 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5.1.8灭菌培养皿:直径90ml、灭菌锥形瓶:500mL;5.1.9灭菌刀、剪子、镊子等。
5.2培养基和试剂5.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0g、氯化钠 5.0g、乳糖 5.0g、磷酸氢二钾2.75g、磷酸二氢钾2.75g,溶于蒸馏水1000mL中,校正PH至6.8±0.2,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ml。
121℃高压灭菌15min。
5.2.2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将蛋白胨10.0g、乳糖10.0g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oxgall或oxbile)200ml溶液((将20.0g脱水牛胆粉溶于200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7.0~7.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ml,调节PH7.2±0.1,再加入0.1%煌绿水溶液13. 3mL,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 10mL。
_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三 、材料
1、食品样品
乳制品
3、 仪器设备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 设备和材料如下: 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 振荡器、无菌 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锥形瓶、 无菌培养皿、菌落计数器等。
4、 培养基和试剂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 )肉汤、 煌绿乳 糖胆盐(BGLB )肉汤、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 (VRBA ) 、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1mol/L氢氧化钠(NaOH ) 、 1mol/L 盐酸(HCI )。
4、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 )的报告
根据大肠菌群阳性管数,检索MPN 表(见附录
B ) ,报告每克(或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的 MPN 值。 注意:当检样的量与表中的量有增加或减少时, 表内的数也应相应减少或增加。
大肠杆菌 0157显色 培养基上 的菌落
在伊红美兰乳糖琼脂(EMB)上
(2)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 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 菌玻璃珠)中,充分棍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3) 样品匀液的pH 值应在6.5-7.5 之间,必要时分 别用1mol/L 氢氧化钠(NaOH )或1 mol/L 盐酸 (HCI )调节。
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
属、克雷伯氏菌属的一部分及沙门氏属 的Ⅲ亚属细菌组成。
2、测定的意义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 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 意义。
它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
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g(或mL)检样内大肠菌群
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检测实验报告
试验九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检测[试验目的]1、了解我国规定的食品质量与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的重要关系。
2、把握食品细中细菌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试验原理]菌落总数依据稀释平板技术法检测每mL/g检样在牛肉音蛋白陈琼脂培育基上,经373 24h 培育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它所反映的是检样中的活菌数,细菌数越多,说明污染程度越大,这项指标可作为判定待测样品被污染的程度。
大肠菌群数是在lOOmL(g)食品中(或1000 mL水中)大肠菌群最近似值。
它是指肠杆菌科中的4个属,即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这一菌群致病力不强,具有共同特点: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无芽抱杆菌、37℃培育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大肠菌群在人畜肠道内含最最多,可随排泄物进入水源或污染食品。
国际公认以大肠菌群的存在作为粪便污染指标。
这项指标可判定待测样品有无被粪便污染及污染的程度。
[试验材料]1、检样牛乳(饮料、酱油)2、培育基一般养分琼脂平板、单料乳糖胆盐发酵培育基、乳糖发酵培育基、EMB平板3、仪器和其他物品恒温箱、水浴锅、无菌培育皿、无菌吸管、无菌盐水瓶(内装225 mL无菌生理盐水)、无菌试管(内装9 mL无菌生理盐水)、灭菌剪刀、镜子等[试验内容]1、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1)制备样品及样品稀释取待测样品(牛乳、酱油)一瓶,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烧灼瓶口,若是塑料瓶则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灭菌。
在无菌条件下取样25 mL放入内装225 mL生理盐水的瓶中,充分混匀,制成10-1的稀释液。
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装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留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物试管,混合匀称,制成10-2的稀释液。
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方法做成10-3稀释液。
每次稀释,换用一支无菌吸管,共做10-1、10-2、10-3三个稀释度,分别含样品0.1mL, 0.01mL, 0.001 mLo(2)培育将上面已做好的样品稀释液充分振荡,然后分别吸取该稀释度的稀释液1mL至标有相应稀释度的无菌培育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培育皿。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简介大肠菌群是指含有大肠菌属(Escherichia coli)和奇异变形杆菌属(Coliform bacteria)的细菌群体。
它们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也可以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食品中。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是导致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因此,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非常重要,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方法和步骤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的第一步。
根据需要检验的食品种类,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常见的食品样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乳制品等。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并避免污染。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避免极端状况下的取样,如选择已烂的水果或有明显变质的食品。
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为了提取样品中的菌群以进行后续的检测。
处理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部的污染。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加入盐水:将样品加入含有氯化钠的缓冲液中,以便菌群的释放。
•搅拌和均质:使用搅拌器或者均质器将样品搅拌均匀,以确保菌群的均匀分布。
•过滤:通过滤膜将样品过滤,以分离固体物质和悬浮物。
3.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是进行大肠菌群检验的关键。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大肠杆菌选择琼脂(MacConkey Agar)、经典蓝琼脂(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等。
不同的培养基适用于不同目的的检验。
PCA适用于总菌群计数,MacConkey Agar适用于大肠菌群的选择性检测,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适用于大肠杆菌的计数和鉴别。
4. 培养和孵育将样品处理后的培养基平板进行孵育。
孵育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菌群的生长特性而定。
一般情况下,孵育时间为24小时,温度为37摄氏度。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每个样品应使用独立的培养基平板进行孵育,且标记清楚以区分不同样品。
大肠菌群检测的实验报告
大肠菌群检测的实验报告大肠菌群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评估其卫生质量,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二、实验原理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兼性厌氧的细菌,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球菌属等。
这些细菌可在25-37℃的环境下生长,且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
本实验采用MPN(最大可能数)方法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
通过在不同浓度的样品中接种不同体积的培养基,并按照MPN表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三、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将样品按照10倍递增的方式进行稀释,以适应不同浓度的大肠菌群检测。
2.接种培养:分别取0.1mL、0.01mL、0.001mL的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轻轻摇匀,倒置培养。
3.培养观察:将培养基放入37℃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观察每个稀释度的培养管中是否有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形成。
4.结果统计:根据MPN表,统计每个稀释度下形成菌落的管数,并计算大肠菌群的数量。
5.结果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并评估其卫生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24小时的培养观察,我们发现样品稀释度为10倍和100倍的培养管中形成了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
根据MPN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为9.0×10²CFU/mL。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量超过了安全阈值(<10³CFU/mL),因此该样品的卫生质量不达标。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实验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得出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超出了安全阈值,说明该样品的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储存条件不当或运输环节不卫生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食品产业的卫生质量标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计数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食品中大肠菌群计数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本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以便于对食品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
2.应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种食品样品,如肉、鱼、蔬菜、水果等。
3.实验器材和试剂3.1器材:(1)无纤维纸滤纸或滤膜或滤布等过滤介质。
(2)LED 灯或紫外灯。
(3)培养皿、移液器、无毒胶带和显微镜。
(4)电子天平。
(5)水槽和蒸馏水。
3.2试剂:(1)胆盐琼脂培养基。
(2)大肠埃希菌ANTISERUM(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如:O157等)。
(3)含有氯化钠、肉汤和酚红的PB(NaCl、pH值7.2±0.2、菜心草浸提液)培养基。
4.操作流程4.1样品的准备样品应当是新鲜的、无病变的,如为肉类样品则需要去除肉骨、制成均匀的细碎物;如为水果蔬菜,则需将其冲洗干净削皮去籽核、制成较小的碎片。
如果是液体样品,需要摇匀,取少量样品进行分析。
(1)将胆盐琼脂培养基先膜切成适当的大小,放置在无菌的培养皿中,静置至凝固(温度约35℃)后,置于4℃左右冷藏备用。
(2)PB培养基的制备:每升PB(NaCl、pH值7.2±0.2、菜心草浸提液)培养基中加入10克肉汤粉和0.01克酚红,用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灭菌后置于4℃左右。
4.3分析程序(1)取样品约10g,加入90mLPB(NaCl、pH值7.2±0.2、菜心草浸提液)中,用搅拌器搅拌1分钟,摇匀后放置2分钟(2分钟后即是样品液体)。
(2)取上述处理好的样品液1mL,加入9mL的PBS(NaCl、pH7.2±0.2)中均匀悬浮。
去除上清后再次悬浮,充分均匀。
(3)取上述悬浮液,利用无菌的吸管分别在胆盐琼脂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充分在滤纸上滤过),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测定:a.在培养皿边缘涂上大肠埃希菌ANTISERUM(注意稀释)。
b.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在37℃下培养16-18小时。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MPN法)
五、实验步骤
检样 稀释
大肠菌群检验程图 (新国标MPN法)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36±1℃,24~48±2h
不产气
产气 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36±1℃,24~48±2h
不产气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1、样品处理:
❖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取25g样品,放入装 有225 mL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制成 1:10样品匀液无菌均质杯或无菌均质袋内,于8000 r/min均质1min~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四、实验器材
1、培养基: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煌绿乳糖 胆盐(BGLB)肉汤
2、仪器或其他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1g)、无菌不锈钢 勺、无菌称量纸、无菌吸管(1 mL和25 mL)、试管、 三角瓶、无菌生理盐水(9mL/管,225mL/三角瓶内含 适量玻璃珠)、无菌1 mol/L NaOH、无菌1 mol/L HCl、 75%酒精棉球、广口瓶、灭菌剪刀、灭菌镊子、酒精灯、 精密pH 试纸、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均质器、振荡 器、接种环等。
1、样品处理:
❖ 液 体 食 品 : 以 无 菌 吸 管 吸 取 样 品 25mL 放 入 装 有 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玻璃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 的玻璃珠)中,以30cm幅度、于7s内振摇25次(或 以机械振荡器振摇),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样品稀释:
1ml
1ml 1ml
生理 盐水
1:10
25g/m
1:100 1:1000 1:10000
l样品
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每递增稀释1
次,用1 支1mL无菌吸管。从制备样品匀液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菌群(M.R.N.)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大肠菌群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意义
(2)学习并掌握大肠菌群的检验原理和方法,以判别食品的卫生质量
二、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在37℃经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它反映了食品是否被粪便污染,同时间接地指出食品是否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00g(或ml)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 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最近似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法是一种将样品“多次(管)稀释至无菌”的计数方法。
将3个稀释梯度的检样稀释液接种于9支或15支试管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3支或5支。
经培养后,根据结果查阅MPN检索表,就可得到原样品中微生物的估计数量。
MPN测定方法尤其适用于带菌量极少、其他方法不能检测的食品。
如水、乳制品及其他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三、材料
1、样品
乳、肉、禽蛋制品、饮料、糕点、发酵调味品或其他食品。
2、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ia aerogenes)
3、培养基及试剂
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乳糖胆盐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EMB)、
革兰氏染色液、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麦康凯(MA)
4、其它设备和材料
温箱(36土1)℃、水浴锅(44土0.5)℃、天平、显微镜、均质器或乳钵、温度计、平皿、试管、发酵管、吸管、载玻片、接种针。
四、实验步骤
(一)检验程序
大肠菌群检验程序见图
(二)操作步骤
1.采样及稀释(具体材料)
①以无菌操作鲜橙多饮料(具体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确定)25g(或25mL)放于含有225mL 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最好用无菌均质器,以8000r/mjn—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稀释液。
②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换用1支l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依次作10倍递增稀释液。
③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检验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也可直接用样品接种。
2.乳糖初发酵试验
即通常所说的假定试验。
其目的在于检查样品中有无发酵乳糖产生气体的细菌。
将待校样品接种子乳糖服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发酵管。
每一个稀释度接种3管,置(36土1)℃培养箱内,培养(24土2)h,的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生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如有产生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板,置(36土1)℃温箱内,培养18h~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复发酵试验。
4.乳糖复发酵试验
即通常所说的证实试验,其目的在于证明从乳糖初酪管试验呈阳性反应的试管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确能发酵乳糖产生气体。
在上述的选择性培养基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士l)℃的温箱内培养(24土2)h,观察产气情况。
凡乳糖发酵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反应的无芽胞杆菌,即报告为大肠杆菌阳性;凡糖发酵管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则报告为大肠杆菌为阴性。
5.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见表5—4),报告每100mL(8)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5.1试验结果表
注:填写初发酵与复发酵结果应以下列符号表示。
“-”表示不产酸也不产气,培养基为紫色;“+”表示只产酸而不产气,培养基变黄色;“⊕”表示产酸又产气,培养基变黄,并有气泡。
5.2 结果报告
根据证实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见附录)报告每100ml(克)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6.附件
1g检样中最近似值(MPN)表
使用三管法,接种量分别为0.1,0.01和0.00lg。
②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g(mL)、0.10(mL)和0.01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类推。
查表注意:在MPN检索表第一栏阳性管数下面列出的1ml(g),系指原样品的1ml(g)数,并非样品稀释后的1ml(g)数,对固体样品更应注意.如固体样品1g经10倍稀释后,虽加入1ml量,但实际其中只含有0.1g样品,故应按0.1g计,不应按1ml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