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计算机网络_第4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https://img.taocdn.com/s3/m/fcbe65a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计算机⽹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21某单位分配到⼀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如选⽤⼦⽹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个地点分配⼀个⼦⽹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值和最⼤值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数=28-2=254>16,能满⾜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号码地点:⼦⽹号(subnet-id)⼦⽹⽹络号主机IP的最⼩值和最⼤值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22..⼀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部长度)。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https://img.taocdn.com/s3/m/b1b0c77baf1ffc4ffe47ac9c.png)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2009-12-14 18:26:17)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
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地点:子网号(subnet-id)子网网络号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2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9da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c.png)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的详细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将网络层传递下来的数据分成适当的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其主要功能包括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帧同步是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的基础,流量控制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差错控制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访问控制则用于协调多个设备对共享链路的访问。
2. 什么是流量控制?请简要描述一下流量控制的原理。
流量控制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种机制,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以避免发送方发送过多的数据而导致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协商和控制,使得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来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
一种常见的流量控制机制是滑动窗口协议,发送方根据接收方返回的确认信息来动态地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流量的控制。
3. 什么是差错控制?请简要描述一下差错控制的原理。
差错控制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种机制,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其原理是通过在数据帧中添加冗余的校验位,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校验,如果发现错误,则会请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
常见的差错控制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等。
其中,CRC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它通过对数据帧进行多项式除法来计算校验码,并将校验码附加在数据帧的末尾,接收方根据校验码的计算结果来判断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4. 什么是访问控制?请简要描述一下访问控制的原理。
访问控制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种机制,用于协调多个设备对共享链路的访问。
在共享链路上,多个设备可能同时发送数据,为了避免数据的冲突和混乱,需要通过访问控制来进行协调。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0be518e9951e79b8927cf.png)
第4 章网络层4-0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的优点: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网络能够保证分组总是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且不丢失、不重复,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使分组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减少了额外开销;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分组交换网负责,也可以由用户机负责。
虚电路服务适用于通信信息量大、速率要求高、传输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虚电路的缺点:虚电路服务必须建立连接;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总是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当结点发生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数据报的优点:数据报服务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当某个结点发生故障时,后续的分组可以另选路由,因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数据报服务的灵活性好,适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通信子网负载不均衡、需要选择最佳路径的场合。
数据报的缺点:数据报服务是面向无连接的,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传输中的分组可能丢失和重复,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每个分组都要有目的站的全地址;当网络发生故障是,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数据,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只由主机负责。
4-0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答案:网络互连暗含了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互连可以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方便了信息交流,促成了当今的信息世界。
存在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介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等等。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22f5033687e21af45a980.png)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部分习题答案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现。
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
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发送端的数据0110111111111100经过零比特填充是011011111011111000接收端收到的0001110111110111110110删除零后是000111011111111111103-20 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fdb81fa26925c52cc5bfa0.png)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3203984254b35effd3410.png)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
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0be518e9951e79b8927cf.png)
第4 章网络层4-0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的优点: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网络能够保证分组总是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且不丢失、不重复,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使分组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减少了额外开销;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分组交换网负责,也可以由用户机负责。
虚电路服务适用于通信信息量大、速率要求高、传输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虚电路的缺点:虚电路服务必须建立连接;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总是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当结点发生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数据报的优点:数据报服务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当某个结点发生故障时,后续的分组可以另选路由,因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数据报服务的灵活性好,适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通信子网负载不均衡、需要选择最佳路径的场合。
数据报的缺点:数据报服务是面向无连接的,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传输中的分组可能丢失和重复,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每个分组都要有目的站的全地址;当网络发生故障是,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数据,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只由主机负责。
4-0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答案:网络互连暗含了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互连可以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方便了信息交流,促成了当今的信息世界。
存在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介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等等。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1ffc5a52d380eb62946dbb.png)
9.(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有三种含义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255.255.255.2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2)=6 台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A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00000000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B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目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Host-id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2^12-2=4096-2=4094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机数2^12-2(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是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
(完整版)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高考试题(第4章)带答案
![(完整版)职业高中计算机网络高考试题(第4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2a09c763231126edb11e5.png)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第4章)一、填空题1、局域网是覆盖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一般采用(数字通信)技术,有较快的(通信速率)2、局域网组成的基本硬件主要有(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接口卡)(传输介质)(集线设备)等3、局域网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工作站软件) (网卡驱动程序) (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等4、(网络操作系统)运行在服务器上,负责处理工作站请求5、没有任何存储器的工作站被称为(无盘工作站)6、在网络中提供服务资源并起服务作用的计算机被称为(服务器)8、局域网中的集线设备主要有(集线器)和(交换机)两种9、对等网络又被称为(工作组网)10、客户-服务器网络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模型,也称为(主/从结构网络)11、无线局域网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无线接入提供了基础。
WLAN可提供移动接入的功能,一般采用(红外线)和(无线电射频)12、蓝牙协议是一种低(带宽)短(距离)低(功耗)的数据传输技术13、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技术常用的有两种(红外线辐射传输技术)和(扩展频谱技术)14、IEEE1394接口,也叫(火线接口)15、10Base-5以太网称为(粗缆)以太网,采用(总线型)结构,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16、10Base-T以太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中央节点是(集线器Hub)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17、802.11定义了(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18:802.8定义了(光纤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技术规范二、选择题1、对等网络是指网络上每个计算机的地位都是(C)。
A、特定的B、主从的C、平等的D、不能确定2、把计算机网络分为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分类依据是( B )。
A、地理位置B、传输介质C、拓扑结构D、成本价格3、网络中所连接的计算机在10台以内时,多采用(A)。
A、对等网B、基于服务器的网络C、点对点网络D、小型LAN4、下列以太网标准中针对无线网络的标准是(D )。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bd2129b52acfc789ebc9a1.png)
第4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若利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将一个B类IP地址划分为12个子网,则至少需要从主机号中借___4____个比特来做子网号。
2、在TCP/IP协议族中,实现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子协议是__ARP___ 。
3、对一个A类网进行子网划分,如果需要30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48.0.0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划分成31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52.0.0______________。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4、若一个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40.0.0,则它由__14______个子网组成。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5、若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28.1.147.6,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则此计算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为___128.1.144.0___________。
6、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32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128_ 比特。
7、Internet的IP地址由__网络号____标识符和__主机号_______标识符两部分组成。
8、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_B___类地址。
9、进行子网划分后,路由表中每条记录都包括目的网络地址、_子网掩码_____和下一跳地址三项。
10、C类IP地址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10___B类IP地址最高二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0___11、为IP分组选择转发路径的过程被称为_路由选择_______,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
12、路由器是工作在__网络__________层的网络互联设备,使用它互联的两个局域网的___物理_________层、___数据链路_________层和___网络_________层的协议可以是不同的,但___网络层_________以上的高层必须使用相同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1、160.101.3.56是(B)IP地址。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4a8ad85ef7ba0d4b733b15.png)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大学《计算机网络》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网络层
![大学《计算机网络》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网络层](https://img.taocdn.com/s3/m/dd1952dfccbff121dc3683be.png)
大学《计算机网络》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网络层第4章网络层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静态路由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态路由通常由管理员手工建立B.静态路由可以在子网编址的互联网中使用C.静态路由不能随互联网结构的变化而自动变化D.静态路由已经过时,目前很少有人使用2.关于数据报通信子网,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 第一个分组需要路由选择,其他分组沿着选定的路由传输B. 第一个分组的传输延迟较大,其他分组的传输延迟很小C. 每个分组都包含源端和目的端的完整地址D. 分组可以按顺序、正确地传输给目的站点3.下列关于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 虚电路子网必须在通信前先建立连接B. 虚电路子网最大的优点是所传输的数据是按序的,且没有额外的延时C. 数据报子网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机制,所以延时较大,且不可估计D. 数据报子网最大的缺点是途中每个节点都可能出故障,所以健壮性较差4.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目的主机地址对于网络层的每个数据包来说,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而虚电路交换网络则不必B. 在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而分组交换网络则不必C. 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不必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D. 在分组交换网络和虚电路交换网络中,每个数据包都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主机地址5.为了数据传输,在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它是( )。
A.逻辑通路,专用的B.物理通路,专用的C.逻辑通路,非专用的D.物理通路,非专用的6.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7.在互联网中,以下哪些设备需要具备路由选择功能?()A.具有单网卡的主机B.具有多网卡的宿主主机C.路由器D.以上设备都需要8.IP层的功能不包括()。
A.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B.数据报路由选择C.差错处理D.提供可靠连接9.如果多个互连局域网的高层协议不同,例如一种是TCP/IP协议,另一种是SPX/IPX协议,那么互连这些局域网必须选择()。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28dc79168884868762d637.png)
问题 4-8:如下图所示。五个网络用四个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互连起来。 能否改变这种连接方法,使用一个具有五个端口的路由器将这五个网络互连起来? 答:一般说来是不采用这样的连接方法。
用四个路由器连接五个网络
用一个路由器连接五个网络
这里有两个原因: (1) 路由器中的 CPU 和存储器是用来对通过该路由器的每一个 IP 数据报进行处理的。 假若一个路由器和许多个网络相连接, 那么这个路由器的处理器很可能没有足够的 能力来处理通过它的所有的 IP 数据报。 (2) 冗余度可以提高因特网的可靠性。路由器和网络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如果将所有的 路由选择功能集中在一个路由器上,则一旦该路由器出故障,整个互连网就无法工 作。 因此, 在规划互连网时, 互连网的具体拓扑结构取决于物理网络的带宽、 期望的通信量、 对可靠性的需求、以及路由器硬件的价格。 问题 4-9:当运行 PING 127.0.0.1 时,这个 IP 数据报将发送给谁? 答:127.0.0.1 是环回地址。主机将测试用的 IP 数据报发送给本主机的 ICMP(而不是发送 到因特网上)以便进行环回测试。 问题 4-10:网络前缀是指网络号字段(net-id)中前面的几个类别位还是指整个的网络号字 段? 答:是指整个的网络号字段,即包括了最前面的几个类别位在内。网络前缀常常就简称为前 缀。 例如一个 B 类地址,10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0,其类别位就是最前面的两 位:10,而网络前缀就是前 16 位:10100000 00000000。 问题 4-11:有的书(如[COME06])将 IP 地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大部分,它们和网络号字 段及主机号字段有什么关系? 答:前缀(prefix)就是网络号字段 net-id,而后缀(suffix)就是主机号字段 host-id。下面的图是 以 C 类地址为例来说明前缀和后缀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第4章网络层-答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第4章网络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ec5318bd63186bdebbca5.png)
第4章网络层一、选择题DCDAC CCDBC BACCB BCDCA CDBABCCCAC DDCCC BCAAD DCA二、填空题1. ARP。
2.保证ARP表项的新鲜性和正确性。
3.删除,生成该数据报的源主机。
4.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5.子网掩码、目的网络地址。
6.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
7.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8.网关、路由器。
9.主机地址为255、主机地址为0、网络地址为12710.广播、网络11.虚电路、虚电路12.地址、路由13. OSPF , BGP 。
三、综合题1.简述什么是面向连接的通信、什么是无连接的通信,在因特网技术中哪个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哪个协议是无连接的?答:A. 面向连接是指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要事先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
这个通道也就是连接,在通信过程中,整个连接的情况一直可以被实时的监控和管理。
B.无连接是指不需要预先建立起一个联络两个通信结点的连接,需要通信的时候,发送节点就可以网网络上送出信息,让信息自主的在网络上向目的地节点传送,一般在传输过程中加以监控。
C.在因特网技术中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IP协议是无连接的。
2.通信子网的构成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即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试对它们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答:通常,公用分组交换网采用两种交换方式,即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是指一个带有源站地址和目的站地址的报文分组。
当数据报进入通信子网后,各交换节点可以根据前方站点的工作情况,分头将各个数据报发送出去,这些数据报可能并不沿同一条路线传送,只是到目的站点之后,再将各个数据报组装成原来的报文。
数据报方式是一种无连接的交换方式,即通信子网中的各节点并不需要与下一节点建立连接后才传送分组,而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立即将分组发送出去。
在数据报方式下,各个分组可能通过不同的路线传送,因而可以选择当时最佳路线,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无法保证各个数据报能按它们发送时的顺序到达目的地,需要进行复杂的重新组装。
(完整版)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习题答案)doc
![(完整版)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ddfc691bed5b9f3f80f1c53.png)
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一、填空题1.网卡又叫网络接口卡,也叫网络适配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与网络连接,是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
2.网卡通常可以按传输速率、总线接口和连接器接口方式分类。
3.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4.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
5.双绞线是由 4 对8 芯线组成的。
6.集线器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
7.MAC地址也称物理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12 个十六进制数组成,总长48 bit。
8.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域,不同的端口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域。
9.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广播域域,不同的接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和的冲突域。
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网卡接口类型的是 D 。
A.RJ45 B.BNC C.AUI D.PCI2.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 C 。
A.双绞线B.光纤C.声波D.电磁波3.下列属于交换机优于集线器的选项是 D 。
A.端口数量多B.体积大C.灵敏度高D.交换传输4.当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彼此相连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B 。
A.交换机B.路由器C.收发器D.中继器5.下列 D 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A.网络互连B.隔离广播风暴C.均衡网络负载D.增大网络流量三、判断题1.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2.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3.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4.MAC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6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5.交换机的各端口工作在一个广播域中。
(√)6.双绞线内各线芯的电气指标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7.双绞线的线芯总共有4对8芯,通常只用其中的2对。
(√)8.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局域网间的互连。
(×)9.卫星通信是是微波通信的特殊形式。
第4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17840be87101f69e31955b.png)
习题四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将其连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 从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来看,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各部分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可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种类型。
3. Internet是一个基于【 TCP/IP 】协议,将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4. 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做【服务器】,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做【客户机】。
5. HTTP的中文含义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6.宽带传输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频分复用模拟信号】,有时也称【频带传输】。
7. 写出一个以机构区分域名的域【 COM、END、GOV、MIL、NET、ORG】,写出一个以国别或地区区分域名的域【 CN、US、GB、TW、JP】。
8. 在WEB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 URL或统一资源定位标志】。
9. 写出两个由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 HTTP 】和【 FTP 】。
10. 连接Internet主要方式有:【终端方式】、【拨号方式】、【局域网方式】和【宽带网方式】。
11. ISDN的中文含义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12. 通信线路中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带宽】。
13.【主页】是指用户进入网站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站的【 URL 】地址后,浏览器就会自动连接到主页。
14. 超文本有两个含义:【信息的表达式】、【信息间的超链接】。
15. URL的3个组成部分是:【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16. HTML文档也称为【Web 】文档,它由文本、图形、声音和超链接组成。
17. 网络地址格式为WWW.Z.Y.X,其中X表示【最高层域名或顶级域名】。
计算机网络第4章练习及答案点评
![计算机网络第4章练习及答案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f8f0b973561252d380eb6e37.png)
一、单选题题目1局域网的分类,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星型、()和环型局域网。
选择一项:A. 网格型B. 总线型C. 网状型D. 树型题目分析: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局域网可分为星型、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
目前常用的是星型和总线型局域网。
正确答案是:总线型题目2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 ( )、中继器、集线器和以太网交换机等。
选择一项:A. 调制解调器B. 网络适配器C. 无线路由器D. 读卡器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网络适配器(NIC)、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 Switch)等。
正确答案是:网络适配器题目3网络适配器又称(),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选择一项:A. 总线B. 显卡C. 集线器D. 网卡题目分析: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网络适配器插在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中,是计算机与网络间联接的电气接口,即它一边通过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与计算机主板相连,另一边通过其上的电气接口与传输介质相联。
正确答案是:网卡题目4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集线器不具有寻址功能,所以它并不记忆每个端口的所连接网卡的MAC地址。
正确答案是:物理层题目5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智能的集线器。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正确答案是:数据链路层题目6题干()是指控制多个节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是局域网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bd2129b52acfc789ebc9a1.png)
第4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若利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将一个B类IP地址划分为12个子网,则至少需要从主机号中借___4____个比特来做子网号。
2、在TCP/IP协议族中,实现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子协议是__ARP___ 。
3、对一个A类网进行子网划分,如果需要30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48.0.0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划分成31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52.0.0______________。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4、若一个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40.0.0,则它由__14______个子网组成。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5、若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28.1.147.6,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则此计算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为___128.1.144.0___________。
6、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32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128_ 比特。
7、Internet的IP地址由__网络号____标识符和__主机号_______标识符两部分组成。
8、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_B___类地址。
9、进行子网划分后,路由表中每条记录都包括目的网络地址、_子网掩码_____和下一跳地址三项。
10、C类IP地址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10___B类IP地址最高二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0___11、为IP分组选择转发路径的过程被称为_路由选择_______,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
12、路由器是工作在__网络__________层的网络互联设备,使用它互联的两个局域网的___物理_________层、___数据链路_________层和___网络_________层的协议可以是不同的,但___网络层_________以上的高层必须使用相同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1、160.101.3.56是(B)IP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4.01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4个方面的技术特性,请简述之。
答:局域网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局域网标准,试图抢占和垄断局域网市场。
因此,局域网标准一度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
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1)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指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介质类型,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无线传输媒体。
目前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体是双绞线。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无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指借助传输媒体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常用的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
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技术等,属于物理层研究的范畴。
(3)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组网时计算机和通信线缆连接的物理结构和形状。
常用的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
不同的网络拓扑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
(4)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方法指多台计算机对传输媒体的访问控制方法,这里的访问,是指通过传输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
常用的有随机争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受控的随机争用方法,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方法。
4.0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有何作用?为什么在目前的以太网网卡中没有LLC子层的功能?答:在局域网发展的早期,有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而与传输媒体无关的链路控制部分放在LLC子层。
这样可以通过LLC子层来屏蔽底层传输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的异构性,实现多种类型局域网之间的互操作。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
实际应用的局域网类型日趋单一化,因此LLC子层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仅实现了MAC协议。
4.03简述以太网CSMA/CD的工作原理。
答:CSMA/CD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总线上的各个计算机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总线的使用权。
只有获得总线使用权的计算机才能向总线上发送数据,而发送的数据能被连在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到。
CSMA/CD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1)载波监听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
(2)多点接入是指在总线式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
(3)冲突检测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媒体,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
因为如果存在多个计算机都在发送数据,就会形成信号的叠加,即冲突,从而造成接收方无法接收到正确的数据。
一旦检测到冲突,发送方应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个随机时间间隔后重发。
4.04以太网中争用期有何物理意义?其大小由哪几个因素决定? 答:我们将总线式局域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τ2称为争用期,也称为冲突窗口。
总线式局域网中,一台计算机从开始发送数据起,最多要经过τ2时间就可确知是否发生了冲突。
如果数据帧长度过短,在争用期2τ 时间内即可发送完毕,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无法正确判别此次发送的数据是否发生了冲突。
因为在0~2τ 时间内,极有可能发生了冲突。
争用期,端到端往返时延2τ,其物理意义在于:提供了设计总线式局域网中最小有效帧长的计算依据。
争用期的大小由总线式局域网的总线长度以及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决定。
4.05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 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 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 以太网交换机。
答:(1) 10个站共享10Mb/s 带宽 (2) 10个站共享100Mb/s 带宽 (3)每个站独享10Mb/s 带宽4.06 100个站分布在4km 长的总线上。
协议采用CSMA/CD 。
总线速率为5Mb/s ,帧平均长度为1000bit 。
试估算每个站每秒钟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
(信号传播速率为2×108m/s)。
答:由题意,N=1001max 11-⎪⎭⎫ ⎝⎛-=N A N P =0.369731.010*5/100010*2/10*4//6830====C l v l T a f τ=-+=-)12(111A P a η0.693993697每个站每秒钟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1000*10070.69399369*10*5**6f l N C η34.7 (帧/秒/站)4.07简述网桥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网桥、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三者异同点有哪些? 答:网桥的工作原理:当连接多个不同类型的局域网时,就需要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使用的设备为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
当网桥收到—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端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端口。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以太网交换机又叫多端口网桥。
4.08为什么需要虚拟局域网(VLAN)?简述划分VLAN的方法。
答: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是在现有局域网上提供的划分逻辑组的一种服务,由IEEE 802.1Q标准进行了规定。
虚拟局域网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如同在一个项目组。
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其优点是每个VLAN属于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4.09广域网与互联网在概念上有何不同?答:广域网是用来实现长距离传输数据的网络,由节点交换机和链路构成。
广域网中的结点交换机一般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而广域网中的链路一般采用点到点链路。
广域网指的是单个网络,它与用路由器互联起来的互联网具有很大的区别。
4.10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
答:4.11广域网中的主机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的编址方式?答:为了便于实现高效率的寻址。
4.12试分析X.25、帧中继和ATM的技术特点,简述其优缺点。
答:CCITT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制订了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建议,即X.25标准。
遵循X.25标准设计的网络为X.25分组交换网,简称X.25网。
X.25标准规定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三个层次的内容。
其体系结构层次如图所示。
X.25层次体系结构帧中继(Frame Relay)采用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是对X.25网络的改进,被称为第二代的X.25,于1992年问世。
帧中继的快速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当帧中继交换机收到一个帧的首部时,只要一查出帧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边接收边转发,从而提高了交换结点即帧中继交换机的吞吐率。
当帧中继交换机接收完一帧时,再进行差错校验,如果检测到有误码,结点要立即中止这次传输。
当中止传输的指示到达下个结点后.下个结点也立即中止该帧的传输,并丢弃该帧。
异步传递方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
其中,这种定长分组叫做信元(cell)。
“异步”的含义是指ATM 信元可“异步插入”到同步的SDH 比特流中。
ATM 采用的定长信元长度为53字节,信元首部为5字节,有利于用硬件实现高速交换。
ATM 标准主要由ITU-T 、ATM 论坛(ATM Forum)以及IETF 等参与制订,ATM 标准规定了ATM 网络的协议参考模型。
如图4-37所示。
321ATM 物理媒体相关子层)传输汇聚子层)拆装子层)汇聚子层)4.13为什么X.25不适合高带宽、低误码率的链路环境?试从层次结构上以及结点交换机的处理过程进行讨论。
答:X.25网的分组层向高层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能保证服务质量。
在网络链路带宽不高、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X.25网络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通信主干线路大量使用光纤技术,链路带宽大大增加,误码率大大降低,X.25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分组层协议的功能显得冗余。
同时,端系统PC 机的大量使用,使得原来由网络中间结点处理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功能有可能放到端系统主机中处理,从而简化中间结点的处理,提高网络分组转发的效率。
4.14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 答:因为广域网是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数据,覆盖范围大,如果采用广播通信方式,同时要实现双向通信功能,必然要引入CSMA/CD,或令牌环等信道访问控制方式,则长时延将导致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