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词解释
最全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期末必备,考研必背)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2.异体字:指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
3.汉字的通假:在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叫做汉字的通假。
4.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5.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它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
6.词的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7.词的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或者是说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8.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就是词类活用。
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所代表的人或物所发出这个动作。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1.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写历史人物。
24.纪事本末体:史传文的一种。
它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载集中起来,可以了解它的全貌。
25.骈文:一种特殊的文体。
从不同韵的角度说,它不属于韵文而似散文;从使用对仗和平仄来说,它又不是散文。
26.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律诗可以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
27.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声调问题。
“平声”指四声中的平声;“仄声”指上、去、入三声。
“仄”即不平的意思。
28.对,失对:律诗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主要看第二字)称为“对”,违背了这一要求,就是“失对”。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隶变: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
2.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3.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5.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著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共分15卷(1——14卷为本文,15卷为叙)。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
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8.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9.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10.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2.词类活用: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1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4.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1 、尊王攘夷:指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齐桓公执政以来,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遵从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
攘夷指对游牧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略进行抵御。
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 尊王攘夷" 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
2 、合纵连横:战国晚期诸侯征战的军事外交战略。
联合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合众弱而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强国迫使弱国投降并帮助它进行兼并。
代表人物分别是苏秦和张仪。
根本目的是为了六国或秦的利益辩护。
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式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秦齐两国并立,合纵连横一般是针对或围绕它们展开的。
合纵既可以是对秦,也可以是对齐。
连横既可以是连秦,也可以是连齐。
直到长平之战后,才凝固成都是对秦)3 、汤刑:汤刑是商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名称,是商代,国家在调整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法律规范:内容上主要是刑罚以及适用原则的汇集。
根据《左转》“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但实际上后世商王也有对其有所损益,根据《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故而一般认为,“汤刑”应是代为概称商代法律,而不限于特定某代商王所制定的某一部成文法。
4、葵丘之会:西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相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还规定“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周天子派宰孔参加,并赐给齐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时的祭肉。
史称“葵丘之会”。
从此,齐桓公成为了中原的霸挟天子以令诸侯。
标志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5 、《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步系统化的成文法典,其内容体现出封建纪念馆及关系,其体制相对传统的刑书有较大的变革,对后世封建法典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隶变:隶变是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
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
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
2.异体字: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3.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4.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文献中记录同一个词项而不同时代使用了不同字符的“历时同词异字”现象。
5.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尔雅》: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
还是中国古代的典籍——经《》的一种,是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着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
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共分15卷(1——14卷为本文,15卷为叙)。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着作之一。
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8.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9.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10.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2.词类活用: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1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明远播。
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该长安为常安。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
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不满。
由于他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
2、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袁绍于公元199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
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操,进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
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
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弛,人心涣散。
曹操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士卒虽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操的统治集团内部比较稳定,将士用命。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
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
这就是历史上以弱性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袁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
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3、赤壁之战别称乌林之役。
东汉末,曹操先后平定袁术、吕布、袁绍父子后,据有河北及中原大部。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南征荆州,欲进而统一南方。
时荆州牧刘表卒,表幼子琮举州降。
寄寓于刘表的刘备,自樊率众过襄阳,退至当阳,遣关羽率水军往江陵接应。
操率轻骑五千穷追,于当阳长坂大破备军,备率余众与羽及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会于夏口。
操军夺取江陵,将顺流东下,并写信给孙权招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入《康熙字典》中:“屯音肫”之类。
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反切:即切语,也叫反语。
这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
即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
其方法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如:好,呼报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读若:作为古书注解的体式,也是古书注解中一种不精确的注音方法。
东汉时产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给汉字注音,读若的意思是“读音像”、“读音如同”,如“蹶,读若厥”。
变调法:用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字来注音,说明要按照要求改读声调,如:“我,俄上声”、“抽,丑平”。
叶音法: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注:“广,叶古旷反;泳,叶于诳反;永,叶弋亮反;方,叶甫妄反。
四角号码检字法:是汉字查字法之一。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每个字分为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9表示。
每个角确定一个号码。
四个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
如“端”=0212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义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
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它的体例,才能更好的利用该工具书。
如《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
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
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名词词汇。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
1. 天子:指古代中国的皇帝,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主宰者。
天子一词源自儒家思想中的“天命”,代表着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2. 臣子:古代中国的官员,是皇帝的下属,负责国家政务。
臣子要效忠天子,尽职尽责,维护国家安宁与繁荣。
3. 士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通常从事文学、教育或官方工作。
士人讲究礼仪、学问和忠诚,被视为社会的支柱和道德典范。
4. 子弟:古代士人的子孙后代,通常以读书求学为主要任务。
子弟要遵循家族的传统和士人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英雄:指勇敢而具有杰出才干的人,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有杰出成就的武将、政治家或文学家等。
6. 圣人:在孔子的思想中,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对人类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
圣人的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使人民安居乐业。
7. 仁者:在儒家思想中,指具备慈悲、善良和谦虚等美德的人。
仁者应以爱人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社会福祉。
8. 国家:古代汉语中称为“国”的社会组织,指一个疆域内有行政组织、政权和统治者的地方。
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发展人民福祉。
9. 社稷:古代汉语中指国家的神灵,也泛指国家的岁稼和繁荣。
君王或统治者常常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社稷的保佑。
10. 祖先:指某人的先辈或家族的创始人,是人们对自己家族渊源的最高敬意。
古代汉语中注重祖先崇拜,尊重祖先并且传承祖先的美德和文化。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简要解释。
这些词汇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智慧传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一、文字部分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
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後,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着《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於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於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後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後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後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後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漢語名詞解釋(仅供参考)肖庆峰整理一、文字部分1、甲骨文:簡稱甲文,指近代以來發現的商周時期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也叫貞卜文字、殷墟書契等。
2、金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青銅銘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戰國時期流行于秦國一帶的文字,也叫籀文。
廣義的大篆還包括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統一六國後,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國文字而確立的秦國官方文字,也稱秦篆。
5、籀文:舊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現在一般認為是指春秋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學上主要指戰國時期流行於東方各諸侯國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戰國時期六國古文的一種別體,可能是對戰國時流行于六國的文字加以變異而來的。
8、今文:文字學上特指漢代流行的隸書。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戰國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漢代隸書以後的文字,包括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11、隸變:指發生秦漢時期由秦國篆文、六國古文演變為隸書的過程。
這一過程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12、隸定:指用隸書(後來也包括楷書)轉寫戰國以前古文字的過程。
13、小學: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機構,後來又指傳統的語言文字學,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等。
14、六書:指中國古代分析漢字構造的六種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一般認為后兩種是用字方法。
15、四體二用:四體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四種造字方法,二用指轉注、假借兩種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學上指反映一個字造字本義的初始寫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採”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義的字,與“借字”相對。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來代替某種意義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歷史上先後產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義的字,先產生的叫“古字”,后產生的叫“今字”。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许多特殊的名词,具有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 玉洁冰清:形容人的品质纯净无暇,像玉一样洁白透明。
2. 鸢飞戾天:形容鸟飞得很高,远离尘世纷扰。
3. 月黑风高:形容夜晚天色阴暗,风势强烈。
4. 长夜漫漫:形容黑夜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5. 寸草不生:形容环境贫瘠,没有生命迹象。
6. 北风呼啸:形容北风刮得很猛烈。
7. 大器晚成:形容人成就很大,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8.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明白事理。
9. 心有余悸:形容惊吓之后,心里还有后怕的感觉。
10. 碧海青天:形容天空湛蓝而海洋湛蓝,景色美丽宜人。
11. 汗如雨下:形容大量的汗水如同雨水一般涌出。
12. 内忧外患:形容国家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和困扰。
13. 金戈铁马:形容战争形势严峻,军队强大。
14. 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高耸,接连不断。
15.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非常贪婪,像狼和虎一样。
16. 罗织密布:形容陷阱、困扰等周围十分严密。
17. 川流不息:形容河流奔腾不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18. 星火燎原:比喻力量小但起点高的事件,能够引起广大的影响。
19. 九泉之下:比喻人死后下葬的地方。
20. 迎刃而解:形容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非常得当容易。
21. 恨铁不成钢: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期望很高但他们始终不能达到。
22. 屡试不爽:形容经验积累多次验证,没有失败。
23. 犹豫不决:形容思考问题或做决定犹豫不定。
24. 风声鹤唳:形容环境紧张,人心惶惶。
25. 碧血丹心:形容忠诚而坚定的信念和品质。
这些名词都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名词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语言特点。
古代史名词解释
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4盘庚迁殷:建立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13 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14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15 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着,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16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17 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18 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上一次重要事件,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9 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20 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21 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22 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 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23 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24 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25 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26 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27 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28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29 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30 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的、驻福建的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31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32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1殷墟:河南安阳,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未知的最早的都城;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未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证明了我国悠久的历史;2国人暴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 年,举行暴动,攻入王宫,厉王仓皇逃奔彘,公元前828 年,厉王死于彘;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3牧野之战:经过观察和试探,周武王联合诸侯国展开进攻;在商朝国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商朝大败;不可一世的商纣王最后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4盘庚迁殷:建立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盘庚面对贵族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5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6焚书坑儒:焚书政策,李斯建议,始皇帝支持,保留技术书籍,保留一套关于思想、历史、政治的书籍,民间拥有书籍违法;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是剖分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8文景之制:文景之治是指、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社会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被人们称颂的时代;基本上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是扶植地主阶级,发展了地主经济,对农民有一定作用;9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10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光武帝针对前朝教训,做了轻法、除霸、平狱、释放和恤民等五大工作,调整了统治阶段内部关系,又尊贤重学,褒扬气节,从谏如流,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1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曹操死后,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朝廷官员兼任本籍中正官,负责察访人才,加以品评,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魏晋之际,中正官全由士族担任,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垄断选举的工具;12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称为三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户口数量,征收赋税户调,调发徭役,维持治安;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13 大索貌阅: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14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15 玄武门之变: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功勋卓着,受到李建成及弟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于是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伏,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16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17 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改革吏治完善科举制,设立采访使,实行京官与外官互调的政策,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查清户口,兴修水利,提倡文教诗赋取士,殿试县令,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18 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起兵,反对唐朝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是上一次重要事件,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9 陈乔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20 高粱河之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在宋辽战争中,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在高粱河被辽军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21 雍熙北伐:986年雍熙三年,宋军再度分兵三路北伐;最初,宋中、西两路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地方;但随后宋东路军在岐沟关被契丹主力打败;通过高梁河与岐沟关两次决战,契丹在军事上掌握了极大的优势;雍熙年间最大的事件是宋太宗决定收复北部16州而发动的雍熙北伐,但是这场战役以北伐军败北告终;22 澶源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 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宋真宗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23 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侵,占领开封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大臣等3000余人,满载大量金银珠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北归,史称“靖康之难”;24 绍兴和议:绍兴十一年,岳飞被害,韩世忠被罢官,主战派多遭排挤,宋高宗,秦桧加紧投降议和,十一月,派魏良臣与金议和,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25 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26 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27 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刺也先以减少赏赐为借口,自帅一路攻打大同;是太监王振转圈,挟英宗亲征;英宗到达大同,发现战争失利,遂连忙回事,退至土木堡,被也先追及,导致被俘,史称“土木之变;”28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29 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智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趋缩小;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八旗军队与绿营军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在某些地区,八旗各级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直至清末;30 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的、驻福建的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31 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雅克萨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俄军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同年冬,侵略者又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于次年使萨布素、郎坦等再围雅克萨;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攻的军队主动撤到瑷珲;32 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条约;1689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州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慎独“慎独”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称之为“慎独为入德之方”。
“慎独”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2.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
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3.周公制礼"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在夏礼和商礼的基础上,以“亲亲”和“尊尊”为基本指导思想,综合本族的风俗习惯,制定了一整套礼制,史称“周公制礼”,是道德、法律、习俗三位一体的政治文化体系,具有确立政治制度、规范社会行为、教化人们品性的综合功能,巩固了周王朝新兴的政权,也使奴隶制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集中体现在“五经”之一的《周礼》中。
4.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早在夏朝就已形成,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不法先王不是礼仪“不法先王,不是礼仪”是邓析法律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意思是说:“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仪”的宗法原则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没有必要非遵守不可。
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这里的“法”,不是遵守的意思,而是去修正。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古书注解)1、类型①传: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经义。
②笺:有补充与订正传的意思,一方面对传中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③集解:將各家的解说汇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都叫做集解。
④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
疏即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稱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⑤正义:得名于“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与“疏”名异实同。
一般把官修的“疏”称作“正义”。
⑥章句:即离章辨句。
除解释字词句外,还要说明句意及全章大意,指出全篇的题旨,分析篇章结构等2、术语如字:它表示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犹:注解术语,该术语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解释本义。
相当于现代的“等于说、相当于”。
曰、为、谓之: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谓: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后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
貌、之貌: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相当于现代“……的样子”。
之言、之为言:注解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
读为、读曰:注解术语,常用于以本字来解释假借字。
读若、读如:注解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有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混言,析言;当作当为或作、或为:校勘术语,常用来说明不同版本的异文。
当作、当为:校勘术语,一般用来纠正古书中的误字。
衍文:也叫“衍、衍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脱文:也叫“脱、夺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文字。
二、字词解释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存;成就;相生:互相依存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表现,显现;倾斜,等于说依靠4、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音:和声;声:单音和:和协5、处无为之事:行……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6、万物作焉而不辞:兴起;不干预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据为私有;依靠而获取8、三十辐共一毂:车的辐条;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9、埏埴以为器:以土和泥,揉和;黏土;用水和黏土10、凿户牖以为室:房门;窗子1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利1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规律;把弦安在弓上13、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把弦压低;把弦升高14、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减少15、损不足以奉有馀:供养16、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德的人1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居功;表现出18、小国寡民:使动,使小,使寡19、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十倍;通“百”,百倍;20、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慎重21、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列22、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1. 天地:天地指的是宇宙的含义,是宇宙的两个方面:天表示上部宇宙,地表示下部宇宙。
也可以指地球和星空。
2. 心意:心意是指心灵的意愿或者感情表达。
常用于描述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3. 君臣:君臣是指统治者和臣民之间的关系。
君指的是国家或者地方的统治者,臣指的是君主的下属,是负责辅助和侍奉君主的。
4. 父子:父子指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父亲是家庭的领导者和养育者,儿子是他的后代,也是他的血脉传承。
5. 同伴:同伴指的是相互关系密切并一起进行某项活动的人。
常用于描述朋友、伙伴或者同事之间的关系。
6. 师徒:师徒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技艺上,师傅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徒弟的关系。
师徒关系通常是长期的且基于相互信任和尊重。
7. 友情:友情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互助关系。
友情是建立在互相倾听、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的。
8. 诗词:诗词是一种以文学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艺术。
古代的诗词通常采用特定的韵律和词语组合,用以抒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9. 家国:家国指的是家庭和国家。
家是一个人的家庭,国是一个人所属的国家。
家国是人们情感归属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10. 生死:生死指的是生命的起始和终结。
生是指人出生和活着的状态,死是指人离世和停止活动的状态。
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命运之一。
古代汉语的名词不止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名词需要进一步解释和理解。
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名词。
古代汉语名词的意义和用法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具体地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01年真题1、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如:宋郑樵《总序》:“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2、《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30卷。
它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
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3、稽古:指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是一种不太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在古代作品里应用不少。
主要叙述一些历史事实,有正反两面,借以阐发自己的观点,有托古论今之意。
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按古声母顺序排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5、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母系统。
“字母”即声母。
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
宋朝无名氏将守温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
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05年真题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步系统完备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
有时单称反或切。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4、假借: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六书之一(其余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用“假借”这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称“假借字”。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24、散体大赋: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25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严忌《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26" 乐府”:西汉乐官分为太乐令、乐府令两个官职;太乐令掌管雅乐,乐府令掌管民间俗乐。东汉掌管音乐的机构,也分为两个衙署,一是太子乐署,二是黄门鼓吹署;前者相当于西汉的太乐机关,后者相当于西汉的乐府衙署。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6采诗说:班固《汉书﹒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
7献诗说《国语﹒周语上》:"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成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8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始于衽席,„„(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 后世被许多人继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部分:1.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
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
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
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
3.科范:元杂剧中术语,是对演员作出动作、表现效果的提示语。
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
又名“套曲”、“散套”。
5.话本:说话人的底本。
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
“话”:故事。
是白话小说的源头。
6.入话:是“话本”与“说话”引入“正话”的部分,大多是相类的小故事,也有诗词等。
7.诗话:中国诗学史上,诗人、文人读诗时评点、分析而发展而来的理论概括。
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
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
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
后发展为明清传奇。
9.元末四大南戏:柯丹邱《荆钗记》;民间作品《刘知远白兔记》;徐田臣《杀狗记》;施惠《拜月亭》。
10.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位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
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出来的。
11.套曲: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散套、套数,或与小令相对而言而称大令,一般都有尾声。
明清部分:1.《郁离子》是刘基寓言体散文的代表,内容深奥复杂,风格以讥刺讽喻为主。
徐一夔说:“郁离子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固曰《郁离子》”。
《郁离子》吸收先秦诸子寓言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风格,吸收柳宗元寓言锋利简洁的特点,既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又古朴闳深,余味曲包,在虚实相间里,寓丰富的哲理于形象的描绘之中。
2.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
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为代表。
他们的诗文内容上坚持主理合道,风格上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容华贵的形式而已。
3.茶陵诗派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还有谢铎、张泰、石瑶、邵宝、顾清、罗玘、鲁铎、何孟春等。
针对台阁体的流弊,提出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意在借比兴寄托之旨、雄健浑朴之体改变当时诗坛的颓风衰习。
诗文内容主要是馆阁宫廷生活,在文学评论方面,论诗歌乐、律的重要性,认为诗的艺术魅力得自于它的声韵之美。
4.前七子是指从弘治到隆庆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七人,这七人掀起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复古的形式表达了当时文人摆脱理学束缚、追求主体自由的历史要求。
在文学上,“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打破了明前期文坛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他们理论上的失误在于:醉心于古典审美理想,没有意识到古典诗歌的繁盛景象已一去不返,因而不能辩证的评价古典文学领域的种种变化。
5.后七子指嘉靖中期的李攀龙与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他们提出了文学复古运动,思想上,七子派尊汉魏、黜宋元,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摈斥中晚唐与宋诗。
6.吴中四杰元末明初,高启与杨基、徐贲、张羽并称“吴中四杰”。
以比拟初唐四杰,高启是吴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
清人赵翼称他“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并说“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
杨基入明以后的诗用怀旧的伤感和自叹身世的悲哀反映了他在当时环境中的坎坷的生活遭际。
袁凯人称“袁白燕”,学杜甫而趋于工丽。
诗的内容多写离情别意、羁思旅愁、忧生畏祸,带有凄婉的悠然余韵,反映出明初士子的心态。
7.童心说明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他继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王充反虚伪、求事实的传统,提出要求恢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他在《焚书》卷三《童心说》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强调作家保持未被假道学熏染过的真见解、真感情和独立人格。
8.唐宋派嘉靖间出现的一散文流派。
成员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陈束、李开先、罗洪先、赵时春、任翰等。
主要是以强调唐、宋古文和宋诗中所体现的尊道精神,来反对前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文学与道统的疏隔及其模拟之弊。
9.公安派公安派是晚明出现的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的一反拟古主义派别,先锋是袁宗道。
反对拟古和求新主变,他们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纲要,正式提出并阐发了性灵说,“性灵”一词指性情、感受、天性、灵性等传统意义,又接受了心学、庄禅之学的影响,伸发了李贽童心说中推重真心本性、反对理法束缚的思想,要求破除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切清规戒律,最充分最自由地表现个性和真情实感,向文学自身回归。
10.竟陵派“竟陵派”是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一诗派,他们在理论上接受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主张“有真情,方有真诗”,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竟陵派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诗派。
《诗归序》是竟陵派诗歌理论的纲领性文章。
钟惺把选《诗归》宗旨概括为:“引古人之精神 ,以接后人之心目 ,使其心目有些止焉。
” 明确地表明要从古代诗人作品中去探索正确的创作精神,以救正当时诗歌创作的偏颇。
古人的精神在钟惺看来 ,即主要表现为幽情单绪。
幽情单绪是钟惺诗歌思想的核心。
11.晚明小品文小品文是指散文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基本特性是:一、语言简洁,形式短小;二、以抒发一己的性灵为主,富有情韵;三、在题材范围和体裁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灵活运用序、跋、记、传、铭、赞、尺牍等文体。
晚明小品大致以公安派为显著的开端。
除三袁、钟、谭外,王思任、汤显祖、陈继儒、黄汝亨、李流芳、祁彪佳、张岱等一大批有个性的作家涌现,形成彬彬大盛的局面。
12.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是从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章回小说主要特点是,一是它保持了话本的某些特点,但有所发展。
如有些小说用白话写成,有些正文前有楔子,与话本的入话相近等等。
二是分章标回。
三是设置悬念,结构上前回与后回保持连续性。
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13.四大奇书四大奇书是指明代的四部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
其题材范围依次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故事、世态人情,这四部小说的形成次序、成书过程、结构特色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这四书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
14.拟话本拟话本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
“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15.“三言”“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三言”每部四十卷,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万字。
“三言”是冯梦龙的编纂之作,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与“二拍”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16.“二拍”“二拍”的编著者凌濛初,“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仿“三言”体例,每卷四十篇。
“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一人创作;“二拍”的篇名为一联,这是凌濛初有意区别于冯梦龙“三言”的地方。
“二拍”的素材,除当时社会流传的故事以外,主要是“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睹听、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者。
与“三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17.明传奇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发源于宋元南戏而带有浓厚的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形式,伴随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发展起来。
这种戏曲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与完整有序的结构,描摹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以《牡丹亭》为代表作。
18.明传奇四大声腔是指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
昆山腔是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
19.临川派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也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剧作家,他们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熔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戏曲史上称作玉茗堂派或临川派。
这批剧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洪昇、张坚等。
20.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四部传奇。
《紫钗记》(由早年所写《紫箫记》改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又称为临川四梦,因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故得名。
21.吴江派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流派。
主要有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冯梦龙、范文若、袁于令、卜世臣及沈自晋。
他们创作上讲究昆腔格律,各自都留下了杂剧或传奇作品,总体上成就不高。
其中在理论上最有建树的是王骥德。
22.梅村体吴伟业的歌行体叙事诗采用长篇叙事的体例,注重使典用事的技巧和平仄协调的声律,语言华美佚丽,结构布局波澜起伏。
这是他在继承中唐元白长庆体体式的基础上,吸收初唐四杰的用典之法和晚唐温李诗的词藻风韵,并且融入明代传奇的戏剧性而自创的一格,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体”。
23.神韵说“神韵”说是王士祯诗歌理论的核心。
“神韵”就是意境,一种以意象传情的超逻辑、超语言的纯审美境界,是诗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内在审美特质。
“神韵”说主张诗歌主题朦胧,语言明隽,风格清远。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当时诗坛上的“唐宋之争”而发的。
24.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以陈维崧为领袖,在词坛占有主导地位。
阳羡派形成于顺治中期,极盛于康熙二十年,余波及于康熙后期。
政治上的非主流地位及深蕴的郁勃心理使他们的词风总体上以悲抑奇崛、凄清疏放为基调。
阳羡词派主要倾向在学习辛弃疾、蒋捷,并能融会南北宋词家的长处,兼“跋扈”、“清扬”两种特色,而以前者为主。
阳羡词派中的杰出词人还有万树、蒋景祁、曹亮武、任绳隈、史惟圆i[i]以及词僧弘伦等。
25.浙西词派浙西词派是以浙西六子为核心的一词派。
浙西六子指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
以朱彝尊为领袖,浙派宗法南宋,主张用姜夔、张炎一派之清空醇雅矫正苏轼、辛弃疾一派之雄豪发露。
26.格调说乾隆时代,沈德潜继承了明代七子“格高调逸”的理论,论诗主格调,所谓“格调”,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也指由此表现出的高华雄壮的美感。
沈德潜提倡格调说的目的是,造成一种既能顺合清王朝严格的思想统治而又能点缀康、乾“盛世气象”的诗风。
27.肌理说“肌理说”由翁方纲提倡而闻名。
其“肌理说”主张以学问、经术为诗,把思想(义理)、结构(文理)、材料(肌理)三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