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 高考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集合复习及答案

高考集合复习及答案

高效训练·能力提升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A ⋂=}{B x A x x ∈∈且,|。

B A ⋂=A B ⋂,B A ⋂B B A A ⊆⋂⊆,。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B A ⋂=}{B x A x x ∈∈或,|。

B A ⋃=A B ⋃,⊆A B A ⋃,⊆B B A ⋃。

8、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用包含、真包含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 ={y |y =|x |-1,x ∈R},B ={x |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 .-3∈AB .3∉BC .A ∩B =BD .A ∪B =B2.已知集合A =⎩⎨⎧⎭⎬⎫x |x ∈Z ,且32-x ∈Z ,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c A .2 B .3 C .4 D .53.已知集合A ={1,2,3},B ={2,3},则DA .A =B B .A ∩B =∅C .A BD .B A4. (2017·全国Ⅲ)已知集合A ={1,2,3,4},B ={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BA .1B .2C .3D .45. (2017·全国Ⅰ)已知集合A ={x |x <2},B ={x |3-2x >0},则AA .A ∩B =⎩⎨⎧⎭⎬⎫x ⎪⎪x <32 B .A ∩B =∅C .A ∪B =⎩⎨⎧⎭⎬⎫x ⎪⎪x <32 D .A ∪B =R 6. (2016·山东)设集合A ={y |y =2x ,x ∈R},B ={x |x 2-1<0},则A ∪B = CA .(-1,1)B .(0,1)C .(-1,+∞)D .(0,+∞)7. (2017·全国Ⅱ)设集合A ={1,2,4},B ={x |x 2-4x +m =0}.若A ∩B ={1},则B = CA .{1,-3}B .{1,0}C .{1,3}D .{1,5}8.已知集合A ={x |-1≤x ≤1},B ={x |x 2-2x <0},则A ∪(∁R B )= DA .[-1,0]B .[1,2]C .[0,1]D .(-∞,1]∪[2,+∞)二、填空题9. (2017·江苏)已知集合A ={1,2},B ={a ,a 2+3},若A ∩B ={1},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1___.10.设全集为R ,集合A ={x |x 2-9<0},B ={x |-1<x ≤5},则A ∩(∁R B )=_____{x |-3<x ≤-1}B 组 能力提升1.设集合A ={0,1},集合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BA .a ≤1B .a ≥1C .a ≥0D .a ≤02.设全集U =R ,A ={x |2x (x -2)<1},B ={x |y =ln(1-x )},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DA .{x |x ≥1}B .{x |x ≤1}C .{x |0<x ≤1}D .{x |1≤x <2}3.已知m ∈A ,n ∈B ,且集合A ={x |x =2a ,a ∈Z},B ={x |x =2b +1,b ∈Z},C ={x |x =4c +1,c ∈Z},则有A .m +n ∈AB .m +n ∈BC .m +n ∈C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集合4.已知集合A ={x |y =lg(x -x 2)},B ={x |x 2-cx <0,c >0},若A ⊆B ,则实数c 的取值范围是 BA .(0,1]B .[1,+∞)C .(0,1)D .(1,+∞)5.已知集合A ={x ∈R||x +2|<3},集合B ={x ∈R|(x -m )(x -2)<0},且A ∩B =(-1,n ),则m +n =_____0.21.(陕西理12)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n -+=有正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答案】3或422.(安徽理8)设集合{}1,2,3,4,5,6,A =}8,7,6,5,4{=B 则满足S A ⊆且S B φ≠的集合S 为 (A )57(B )56 (C )49 (D )8【答案】B 23.(上海理2)若全集U R =,集合{|1}{|0}A x x x x =≥≤,则U C A = 。

集 合_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集 合_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集合_高考数学复习专题集合——高考数学复习专题在高考数学中,集合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

对于同学们来说,掌握好集合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集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集合就是把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汇集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

比如,咱们班所有同学就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学校里所有的老师也能组成一个集合。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比如 A、B、C 等等。

集合中的元素则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a、b、c 。

如果一个元素x 属于某个集合A,我们就记作 x ∈ A ,如果不属于,就记作 x ∉ A 。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好几种。

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个一个地列出来,像{1, 2, 3, 4, 5},这就清楚地表示了一个由 1 到 5 这几个数字组成的集合。

描述法呢,是通过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比如{x | x 是小于 10 的正整数},这就表示了由 1 到 9 这些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高考中常常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与集合之间,有子集、真子集和相等这几种关系。

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在集合 B 中,那 A就是 B 的子集,记作 A ⊆ B 。

要是 A 是 B 的子集,并且 B 中还有 A没有的元素,那 A 就是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

如果 A 和 B 中的元素完全一样,那它们就相等,记作 A = B 。

集合的运算也是重点。

交集,就是两个集合中共同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记作A ∩ B 。

并集,则是把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在一起组成的新集合,记作 A ∪ B 。

补集呢,是在一个给定的全集 U 中,集合A 的补集就是由不属于 A 但属于 U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 C U A 。

比如说,集合 A ={1, 2, 3},集合 B ={2, 3, 4},那么A ∩ B ={2, 3},A ∪ B ={1, 2, 3, 4}。

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精华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精华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精华版)1.集合元素的性质:①确定性②无序性③互异性问题(1)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例题1:已知A={a+2,(a+1)2,a2+3a+3},若,求实数a的值。

解:当a+2=1时,a=-1当(a+1)2=1时,a=-2或0当a2+3a+3=1时,a=-2或-1检验互异性,只有a=0时满足互异性,所以a=0。

1.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点集、数集合问题(2)数集之定义域和值域例题2:{x l y=x2}{y l y=x2},定义域,值域和图像集合问题(3)数集之剩余类数集例题3:A={x l ,k},B={x l ,k},判断A,B集合的关系。

方法一:A集合可以看作一个角度集合,表示如下左图所示8条终边(与90º间隔45º取一条)。

B集合也可以看作一个角度集合,表示如下右图所示4条终边(与45º间隔90º取一条)。

所以显然。

方法二:将A、B集合条件部分通分变形,,,已知k为整数,显然k+2依然为整数,而2k+1为奇数,。

例题4:A={x l ,m},B={x l ,n},C={x l ,p},判断A、B、C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通分得A:,B:,C:,由剩余类可得B=C。

注意除6余1,一定除3余1,所以。

问题(4)点集之非等价变形(去分母变形和平方变形)例题5:全集U={(x,y) l },M={(x,y) l },N={(x,y) l },求。

解题思路:注意去分母的非等价变形!答案(2,3)例题6:集合M={(x,y) l },N={(x,y) l y=x+a},若,求a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注意平方的非等价变形!由于M集合中y等于算术方根,所以y≥0,,得到M集合表示上半园,而N集合直线斜率一定,由题意可得,M和N 有交点,作图易知。

问题(5)点集之不等式点集【2012北京市朝阳区一模理】8.已知点集A={(x,y) l x2+y2-4x-8y+16≤0},B={(x,y) l y≥l x-m l+4,m是常数},点集A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与点集B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辩解的交点为M、N,若点D(m,4)在点集A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再边界上),则△DMN的面积的最大值是()A.1B.2C.D.4答案:B2.集合的运算问题(6)集合“交”“并”“补”运算和逻辑关联词“且”“或”“非”的联系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高考专题复习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二 集 合1.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 (3)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4)2.集合间的关系(1)两个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2)空集规定: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②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子集的个数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个数的规律为: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 个子集,有2n -1个真子集(除集合本身),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2个非空真子集(除集合本身和空集,此时n ≥1).遇到形如A ⊆B 的问题,务必优先考虑A =∅是否满足题意. 3.集合间的运算考向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1、(2013·江西,2)若集合A={}x ∈R |ax 2+a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4 B .2 C .0 D .0或42、(2014·福建,16)已知集合{a ,b ,c }={0,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 ≠2;②b =2;③c ≠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 +10b +c 等于________.3、(2016·山东济南一模,3)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z=x+y,x∈A,y∈B}中元素的个数为()A.5 B.4 C.3 D.2考向二集合的基本关系4、(2013·福建,3)若集合A={1,2,3},B={1,3,4},则A∩B的子集个数为()A.2 B.3 C.4 D.165、(2012·大纲全国,2)已知集合A={1,3,m},B={1,m},A∪B=A,则m=()A.0或 3 B.0或3 C.1或 3 D.1或36、(2013·课标Ⅰ,1)已知集合A={x|x2-2x>0},B={x|-5<x<5},则()A.A∩B=∅B.A∪B=R C.B⊆A D.A⊆B 考向三集合的基本运算7、(2015·福建,2)若集合M={x|-2≤x<2},N={0,1,2},则M∩N等于()A.{0} B.{1} C.{0,1,2} D.{0,1}变式7.1: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则A∪B=()A.{x|-1<x<3} B.{x|-1<x<1} C.{x|1<x<2} D.{x|2<x<3}变式7.2:已知全集R,集合A=⎩⎪⎨⎪⎧⎭⎪⎬⎪⎫x⎪⎪⎪⎝⎛⎭⎪⎫12x≤1,B={x|x2-6x+8≤0},则A∩(∁R B)=()A{x|x≤0} C.{x|0≤x<2或x>4} B.{x|2≤x≤4} D.{x|0<x≤2或x≥4}考向四集合的新定义9、(2015·湖北,10)已知集合A={(x,y)|x2+y2≤1,x,y∈Z},B={(x,y)||x|≤2,|y|≤2,x,y∈Z},定义集合A⊕B={(x1+x2,y1+y2)|(x1,y1)∈A,(x2,y2)∈B},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77 B.49 C.45 D.30能力提高:1.(2016·课标Ⅰ)设集合A={1,3,5,7},B={x|2≤x≤5},则A∩B=()A.{1,3} B.{3,5} C.{5,7} D.{1,7}2.(2016·课标Ⅲ)设集合A={0,2,4,6,8,10},B={4,8},则∁A B=()A.{4,8} B.{0,2,6} C.{0,2,6,10} D.{0,2,4,6,8,10}3.(2016·天津)已知集合A={1,2,3},B={y|y =2x-1,x∈A},则A∩B=()A.{1,3} B.{1,2} C.{2,3} D.{1,2,3}4.(2016·山东)设集合U={1,2,3,4,5,6},A={1,3,5},B={3,4,5},则∁U(A∪B)=() A.{2,6} B.{3,6} C.{1,3,4,5} D.{1,2,4,6}5.(2016·北京)已知集合A={x|2<x<4},B={x|x<3或x>5},则A∩B=()A.{x|2<x<5} B.{x|x<4或x>5} C.{x|2<x<3} D.{x|x<2或x>5}6.(2016·四川)设集合A={x|1≤x≤5},Z为整数集,则集合A∩Z中元素的个数是()A.6 B.5 C.4 D.37.(2016·浙江,1,易)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3,5},Q={1,2,4},则(∁U P)∪Q=()A.{1} B.{3,5} C.{1,2,4,6} D.{1,2,3,4,5}8.(2015·课标Ⅰ,1,易)已知集合A={x|x=3n +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A.5 B.4 C.3 D.29.(2015·安徽,2,易)设全集U={1,2,3,4,5,6},A={1,2},B={2,3,4},则A∩(∁U B)=()A.{1,2,5,6} B.{1} C.{2} D.{1,2,3,4}10.(2015·山东,1,易)已知集合A={x|2<x<4},B={x|(x-1)(x-3)<0},则A∩B=()A.(1,3) B.(1,4) C.(2,3) D.(2,4)11.(2015·课标Ⅱ,1,易)已知集合A={x|-1<x<2},B={x|0<x<3},则A∪B=() A.(-1,3) B.(-1,0) C.(0,2) D.(2,3)12.(2015·陕西,1,易)设集合M={x|x2=x},N={x|lg x≤0},则M∪N=()A.[0,1] B.(0,1] C.[0,1) D.(-∞,1]13.(2013·山东,2,中)已知集合A,B均为全集U={1,2,3,4}的子集,且∁U(A∪B)={4},B={1,2},则A∩∁U B=()A.{3} B.{4} C.{3,4} D.∅14.(2012·湖北,1,中)已知集合A={x|x2-3x +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A.1 B.2 C.3 D.415.(2015·江苏,1,易)已知集合A={1,2,3},B={2,4,5},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16.(2015·湖南,11,易)已知集合U={1,2,3,4},A={1,3},B={1,3,4},则A∪(∁U B)=________.。

专题01集合(PPT)-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考点题型精准复习(新高考专用)

专题01集合(PPT)-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考点题型精准复习(新高考专用)
子集,
所 以 M a 或 M a,b 或 M a,c 或 M a,d 或 M a,b,c 或 M a,b,d 或
M a,c,d ,
即集合 M 共有 7 个. 故答案为: 7
例 10.(2023·高三单元测试)已知 M x x2 2x 3 0 ,N x x2 ax 1 0, a R ,且
A B ,则 a2023 b2022 ( ) A. 1 B.0 C.1 D.2
解:由题意
A
B
可知,两集合元素全部相等,得到
a2
1

a
2
b
,又根据集合互异性,
ab b ab 1


a 1



a 1
(

)

a 1
b
0

a 1 b 1
(

)



a 1

b0


a2023 b2022 (1)2023 02022 1 ,
例 15.(2022 秋·高三课时练习)若 a, b R, a, b ,1 a2, a b,0 ,则 a ________, b a
________. 解:由题意得, a 0,所以 b 0 ,即 b 0 .
a 由集合相等得, a2 1,所以 a 1. 当 a 1,b 0 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 a 1,b 0 时,符合题意.故 a 1,b 0 .
① ② ③ ④,
解:由题意知:集合 A 中有两个元素,分别为 和 .
故答案为:①③.
考点二 集合的子集
例 6.(河南省部分学校(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等)2022-2023 学年高三下学期 4 月质量检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知识复习:集合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知识复习:集合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集合一、知识清单: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3.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

如数集{y |y =x 2},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 ,y )|y =x 2}表示开口向上,以y 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4.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 +={0,1,2,3,…}; ②描述法③字母表示法: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N +或;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A 是B 的子集记为A ⊆B ;A 是B 的真子集记为A ≠⊂B 。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③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 ⊆,A C ⊆那么.④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6.交集A∩B={x |x ∈A 且x ∈B};并集A ∪B={x |x ∈A ,或x ∈B};补集C U A={x |x ∈U ,且x ∉A },集合U 表示全集. 7.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 ①;A B AB A ⊆⇔=A B A B B ⊆⇔=②()()();U U U A B A B =()()()UU U A B A B =③()()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 二、课前预习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Φ⊆Φ (B){}0∈Φ (C)0{}Φ= (D)0{}⊆Φ 2. 3231x y x y +=⎧⎨-=⎩解集为______.3.设{}{}24,21,,9,5,1A a a B a a =--=--,已知{}9AB =,求实数a 的值.4.设{}220,M x x x x R =++=∈,a =lg(lg10),则{a }与M 的关系是( ) (A){a }=M (B)M{a } (C){a }M (D)M ⊇{a }5.集合A={x |x =3k -2,k ∈Z},B={y |y=3n +1,n ∈Z},S={y |y =6m +1,m ∈Z}之间的关系是( ) (A)SBA (B)S=BA (C)SB=A (D)SB=A6.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①π___Q ; ②{3.14}____Q ;③-R ∪R +_____R; ④{x |x =2k +1, k ∈Z}___{x |x =2k -1, k ∈Z}。

(完整版)高考集合专题复习

(完整版)高考集合专题复习

高中集合专题复习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正整数集: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R|x-3>2} ,{x|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 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 A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记作B A ⊄或A 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 A ⊆②真子集:如果A 属于B,且A ≠B 那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B A ⊆(或A B ⊆) ③如果 B A ⊂,C B ⊂ ,那么 C A ⊂④ 如果B A ⊂ 同时A B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专题讲解及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专题讲解及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集合、简易逻辑(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B A ⊆(或)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 ⊆A(2)A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A(B)或B A真子集A ≠⊂B(或B ≠⊃A )B A ⊆,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A ≠∅⊂(A 为非空子集)(2)若A B ≠⊂且B C ≠⊂,则A C ≠⊂B A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 (2)B ⊆AA(B)(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集合的基本运算1. 集合运算:交、并、补.{|,}{|}{,}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2.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B U ⊆⇔=⇔=⇔=C (3)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 0-1律:,,,A A A U A A U A U Φ=ΦΦ===等幂律:.,A A A A A A ==求补律:A ∩C U A =φ A ∪C U A =U C U U =φ C U φ=U反演律: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简易逻辑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高考数学《集合》专题复习题

高考数学《集合》专题复习题

高考数学《集合》专题复习题1.设,集合,则__________。

2.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则k是A的一个“孤立元”,给定,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________个。

3.如果平面点集,则用列举法表示__________。

4.已知集合,且关于x的方程有唯一实数解,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为__________。

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__________。

6.集合,如果,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7.如果集合与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同,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

8.已知非空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已知集合至多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________;若至少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________。

10.已知集合满足:若,当时,集合__________。

(用列举法写出集合中的元素)11.已知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已知集合,则的值为__________。

13.已知非空集合,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集合A=至多含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已知时,集合有且只有3个整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用列举法表示:大于0且不超过6的全体偶数的集合__________。

17.已知集合,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18.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是__________。

19.集合,若A={0},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20.已知全集U=R,集合,则集合=__________。

21.已知集合,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__________。

2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3.给定实数集合满足(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分别为集合的元素个数,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24.若且,则__________。

2024年高考数学 高三大一轮复习专题01 集合

2024年高考数学 高三大一轮复习专题01 集合

专题01 集合【知识精讲】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a A∈⎧⎨∉⎩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即一个集合一旦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特别地,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注意:实数集R 不能表示为{x |x 为所有实数}或{R },因为“{ }”包含“所有”“全体”的含义.5.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或集合A ∅⊆,必记结论:(1)若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有2n 个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真子集,有22n −个非空真子集.(2)子集关系的传递性,即,A B B C A C ⊆⊆⇒⊆. 注意: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1.集合的基本运算{|B x x =|{B x x ={|UA x =2.集合运算的相关结论B A ⊆ B B ⊆ A A A = ∅=∅B A ⊇B B ⊇A A =A ∅=()UU A A =UU =∅ UU ∅=()U A A =∅()U A A U =3.必记结论(.)UUU A B A B A A B B A B A B ⊆⇔=⇔=⇔⊇=⇔∅【题型精讲】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1】设集合{}22,2,1A a a a =−+−,若4A ∈,则a 的值为( ).A .1−,2B .3−C .1−,3−,2D .3−,2【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集合中元素确定性得到:1a =−,2a =或3a =−,通过检验,排除掉1a =−. 【详解】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知224a a −+=或14a −=.当224a a −+=时,1a =−或2a =;当14a −=时,3a =−.当1a =−时,{}2,4,2A =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1a =−舍去; 当2a =时,{}2,4,1A =−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2a =满足要求; 当3a =−时,{}2,14,4A =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3a =−满足要求. 综上,2a =或3a =−. 故选:D .【例1-2】(多选题)设集合{}22,,Z M a a x y x y ==−∈,则下列是集合M 中的元素的有( ) A .4n ,Z n ∈ B .41n +,Z n ∈ C .42n +,Z n ∈ D .43n +,Z n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别对x ,y 取整数,1x n =+,1y n =−可判断A ;由21x n =+,2y n =可判断B ;令()()42n x y x y +=+−,通过验证不成立可判断C ;由22x n =+,21y n =+可判断D ,进而可得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A :因为()()22411n n n =+−−,Z n ∈,1Z n +∈,1Z n −∈,所以4n M ,故选项A正确;对于B :因为()()2241212n n n +=+−,Z n ∈,21Z n +∈,2Z n ∈,所以41n M ,故选项B 正确;对于C :若()42Z n n M +∈∈,则存在x ,Z y ∈使得2242x y n ,则()()42n x y x y +=+−,易知x y +和x y −同奇或同偶,若x y +和x y −都是奇数,则()()x y x y +−为奇数,而42n +是偶数,矛盾;若x y +和x y −都是偶数,则()()x y x y +−能被4整除,而42n +不能被4整除,矛盾,所以42nM ,故选项C 不正确;对于D :()()22432221n n n +=+−+,22Z n +∈,21Z n +∈,所以43n M ,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D.【例1-3】集合*83A x NN x ⎧⎫=∈∈⎨⎬−⎩⎭,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A =_________. 【答案】{1,2}、{2,1} 【解析】【分析】根据集合元素属性特征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83N x*∈−,所以31,2,4,8−=x ,可得2,1,1,5=−−x ,因为x N ∈,所以1,2x =,集合{1,2}A =.故答案为:{1,2}【练习1-1】已知集合 {}20,,32A m m m =−+,且 2A ∈,则实数m 的值为( )A .3B .2C .0或3D .0或2或3【答案】A 【解析】 【分析】依题意可得2m =或2322m m −+=,求出方程的根,再代入集合中检验即可; 【详解】解:因为{}20,,32A m m m =−+,且2A ∈,所以2m =或2322m m −+=,解得2m =或0m =或3m =,当2m =时2320m m −+=,即集合A 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2m ≠,当0m =时集合A 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0m ≠,当3m =时{}0,3,2A =满足条件; 故选:A【练习1-2】已知集合{}220A x x x a =−+>,且1A ∉,则实数a 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根据集合与元素见的关系直接列不等式,进而得解. 【详解】由1A ∉,得21210a −⨯+≤, 解得1a ≤,故答案为:(],1−∞.【练习1-3】已知,x y 均为非零实数,则代数式xy x yx y xy++的值所组成的集合的元素个数是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知代数式xy x yx y xy++的值与,x y 的符号有关,按其符号的不同分3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 当,x y 全部为负数时,xy 为正数,则1111xyx y x y xy++=−−+=−; 当,x y 全部为正数时,xy 为正数,则1113xy x y x y xy++=++=; 当,x y 一正一负时,xy 为负数,则1111xy x y x y xy++=−−=−; 综上可知,xy x yx y xy++的值为1−或3,即代数式的值所组成的集合的元素个数是2 故答案为:2题型二 集合的基本关系【例2-1】若集合1|(21),9A x x k k Z ⎧⎫==+∈⎨⎬⎩⎭,41|,99B x x k k Z ⎧⎫==±∈⎨⎬⎩⎭,则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B .B A C .A B = D .A B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子集的定义证得A B ⊆和B A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任意1x A ∈,则1111(21),9x k k Z =+∈,当12,k n n Z =∈时1141(41)999x n n =+=+, 所以1x B ∈;当121,k n n Z =−∈时,1141(41)999x n n =−=−,所以1x B ∈.所以A B ⊆又设任意2x B ∈,则2222414(41),999x k k k Z =±=±∈ 因为22412(2)1k k +=+,22412(21)1k k −=−+, 且22k 表示所有的偶数,221k −表示所有的奇数.所以2241k k Z ±∈()与21()n n Z +∈都表示所有的奇数.所以2x A ∈. 所以B A ⊆故A B =. 故选:C.【例2-2】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0B x ax =−=,且B 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2a =−或23a =或0 【解析】 【分析】先求得集合A ,分情况讨论,0,a B ==∅满足题意;当0a ≠时,{}220B x ax a ⎧⎫=−==⎨⎬⎩⎭,因为B A ⊆,故得到21a =−或23a =,解出即可.【详解】解:已知集合{}{}22301,3A x x x =−−==−,{}20B x ax =−=,当0,a B ==∅,满足B A ⊆;当0a ≠时,{}220B x ax a ⎧⎫=−==⎨⎬⎩⎭,因为B A ⊆,故得到21a =−或23a=,解得2a =−或23a =;故答案为:2a =−或23a =或0.【例2-3】已知{}(){}22240,2110A xx x B x x a x a =+==+++−=∣∣. (1)若A 是B 的子集,求实数a 的值; (2)若B 是A 的子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a =; (2)1a −或1a =. 【解析】 【分析】(1)由题得{}4,0B A ==−,解2Δ0402(1)401a a >⎧⎪−+=−+⎨⎪−⨯=−⎩即得解;(2)由题得B A ⊆,再对集合B 分三种情况讨论得解. (1)解:由题得{}4,0A =−.若A 是B 的子集,则{}4,0B A ==−,所以2Δ0402(1),1401a a a >⎧⎪−+=−+∴=⎨⎪−⨯=−⎩.(2)解:若B 是A 的子集,则B A ⊆.①若B 为空集,则()22Δ4(1)41880a a a =+−−=+<,解得1a <−; ②若B 为单元素集合,则()22Δ4(1)41880a a a =+−−=+=,解得1a =−. 将1a =−代入方程()222110x a x a +++−=,得20x =,即{}0,0x B ==,符合要求; ③若B 为双元素集合,{}4,0B A ==−,则1a =. 综上所述,1a −或1a =.【练习2-1】设集合18045,Z 2k M x x k ⎧⎫==⋅︒+︒∈⎨⎬⎩⎭,18045,Z 4kN x x k ⎧⎫==⋅︒+︒∈⎨⎬⎩⎭,则两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NB .M NC .N MD .M N ⋂=∅【答案】B 【解析】 【分析】变形(){}2145,Z M x x k k ==+⨯︒∈,(){}145,Z N x x k k =+⨯︒∈,分析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可(){}18045,Z 2145,Z 2kM x x k x x k k ⎧⎫==⋅︒+︒∈==+⨯︒∈⎨⎬⎩⎭即M 为45︒的奇数倍构成的集合,又(){}18045,Z 145,Z 4kN x x k x x k k ⎧⎫==⋅︒+︒∈==+⨯︒∈⎨⎬⎩⎭,即N 为45︒的整数倍构成的集合,M N ∴⊆,即M N 故选:B【练习2-2】已知集合{|4A x x =≥或}5x <−,{}|13B x a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答案】{|8a a <−或}3a ≥ 【解析】 【分析】根据B A ⊆,利用数轴,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用数轴表示两集合的位置关系,如上图所示,或要使B A ⊆,只需35a +<−或14a +≥,解得8a <−或3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8a a <−或}3a ≥. 故答案为:{|8a a <−或}3a ≥【练习2-3】满足{}1A ⊆ {1,2,3}的所有集合A 是___________. 【答案】{1}或{1,2}或{1,3}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1,且为集合{1,2,3}的真子集,从而可求出集合A 【详解】因为{}1A ⊆ {1,2,3},所以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1,且为集合{1,2,3}的真子集, 所以集合A 是{1}或{1,2}或{1,3}, 故答案为:{1}或{1,2}或{1,3}题型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1】已知集合{}21A x x =−≤≤,集合{}2log 1B x x =<,则A B =( ) A .∅ B .(0,1] C .[2,1]− D .(0,2)【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求解集合B ,再利用交集运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得集合{|02}B x x =<<,所以{|01}A B x x =<≤. 故选:B .【例3-2】已知U=R 是实数集,21M x x ⎧⎫=>⎨⎬⎩⎭,{N x y ==,则()N M =R ( )A .(),0∞−B .(),1−∞C .(]0,1D .()0,1【答案】D【解析】【分析】 先求得集合M 、N ,再运用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求得答案.【详解】解:∵{}221002x M x x x x x x ⎧⎫⎧⎫−=>=<=<<⎨⎬⎨⎬⎩⎭⎩⎭,{{}1N x y x x ===≥, ∴(){}{}{}10201R N M x x x x x x ⋂=<⋂<<=<<,故选:D.【例3-3】已知集合{2}A xa x a =<<∣,{4B x x =≤−或}3x ≥. (1)当2a =时,求()R A B ⋃;(2)若R A B ⊆,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44}xx −<<∣ (2)3,2⎛⎤−∞ ⎥⎝⎦ 【解析】【分析】(1)由补集和并集的定义可运算求得结果;(2)分别在A =∅和A ≠∅两种情况下,根据交集为空集可构造不等式求得结果.(1) 由题意得{}24A x x =<<,{4B x x =≤−或}3x ≥, {}R 43B x x ∴=−<<,故(){}R 44A B x x ⋃=−<<.(2)当0a ≤时,A =∅,符合题意,当0a >时,由23a ≤,得302<≤a , 故a 的取值范围为3,2⎛⎤−∞ ⎥⎝⎦.【练习3-1】已知集合{}1,0,1,2A =−,集合{}lg 0B x x =>,则() AB =R ( ) A .{}1,0,1−B .{}1,0−C .{}0,1D .(],1−∞ 【答案】A【解析】【分析】解不等式后由补集与交集的概念运算【详解】 因为集合{}{}lg 01B x x x x =>=>,所以{}1R B x x =≤,又集合{}1,0,1,2A =−,所以(){} 1,0,1A B =−R ,故选:A 【练习3-2】设全集为R ,{|1A x x =<−或}4x >,{}123B x a x a =−≤≤+.(1)若1a =,求A B ,()R A B .(2)已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45A B xx ⋂=<≤∣,(){}R 15A B x x ⋃=−≤≤∣; (2)12a ≤. 【解析】【分析】(1)当1a =时求出集合B ,再进行交集,补集,并集运算即可求解;(2)讨论B =∅和B ≠∅两种情况,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1)因为1a =,所以{}05B x x =≤≤∣,{}R |14A x x =−≤≤,所以{}45A B xx ⋂=<≤∣,(){}R 15A B x x ⋃=−≤≤∣. (2)因为A B =∅,当B =∅时,满足A B =∅,所以123a a −>+,得23a <−;当B ≠∅时,因为A B =∅,所以23111234a a a a +≥−⎧⎪−≥−⎨⎪+≤⎩,解得2132a −≤≤,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a ≤. 题型四 Venn 图及其应用【例4-1】如图,三个圆的内部区域分别代表集合A ,B ,C ,全集为I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区域表示( )A .ABC ⋂⋂B .()I AC B ⋂⋂ C .()I A B C ⋂⋂D .()I B C A ⋂⋂【答案】B【解析】【分析】找到每一个选项对应的区域即得解.【详解】解:如图所示,A. A B C ⋂⋂对应的是区域1;B. ()I A C B ⋂⋂对应的是区域2;C. ()I A B C ⋂⋂对应的是区域3;D. ()I B C A ⋂⋂对应的是区域4.故选:B【例4-2】已知全集R U =,集合{}|2,1x A y y x ==>,{}|24B x x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2,2]−B .(2,2)−C .(2,2]−D .[2,2)−【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集合A ,阴影部分表示为:()U B A ⋂,再分析求解即可.【详解】因为{}|2,1x A y y x ==>,所以()2,A =+∞,又{}|24B x x =−<<,全集R U =,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2,2]U B A =−.故选:C.【练习4-1】已知M ,N 为R 的两个不相等的非空子集,若M N M ⋂=,则( )A .M N =RB .M N ⋃=R RC .N M ⋃=R RD .M N ⋃=R R R【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意可得M N ,结合韦恩图即可判断;【详解】解:依题意M N M ⋂=,所以M N ,则集合M ,N 与R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所以N M ⋃=R R ;故选:C【练习4-2】已知全集U =R ,集合{}290A x x =−>,122x B x ⎧⎫⎪⎪⎛⎫=≥⎨⎬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3x x <B .{}13x x −<<C .{}1x x >−D .{}11x x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法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得集合,A B ,结合题意和集合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由不等式290−>x ,解得33x −<<,即集合{}33A x x =−<<, 又由122x ⎛⎫≥ ⎪⎝⎭,解得1x ≤−,即集合{}1B x x =≤−,则{}|1U B x x =>−, 又因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 A B ∩,所以(){}|13U AB x x =−<<.故选:B.题型五 集合中的创新型问题【例5-1】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2{|,,}A B x x a b a A b B ⊗==−∈∈,若{}1,0A =−,{}1,2B =,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集合的新定义确定集合中的元素.【详解】因为2{|,,}A B x x a b a A b B ⊗==−∈∈,{}1,0A =−,{}1,2B =,所以{0,1,2}A B ⊗=−−,故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3,故选:C.【例5-2】(多选题)设P 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有两个元素.若对任意的a b P ∈,,都有a ab a b ab P b+−∈,,,(除数0b ≠),则称P 是一个数域.则关于数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有理数集Q 是一个数域B .整数集是数域C .若有理数集Q M ⊆,则数集M 必为数域D .数域必为无限集【答案】AD【解析】【分析】根据数域的定义逐项进行分析即可求解.【详解】对于A ,若Q a b ∈,,则()Q Q Q Q 0aa b a b ab b b+∈−∈∈∈≠,,,,所以有理数集Q 是一个数域,故A 正确;对于B ,因为1Z Z,∈∈,2所以1Z 2∉,所以整数集不是数域,故B 不正确;对于C,令数集}{Q 2M =,则1,M M ∈但1M ,故C 不正确;对于D ,根据定义,如果()0a b b ≠,在数域中,那么,2,,a b a b a kb +++(k 为整数),都在数域中,故数域必为无限集,故D 正确.故选:AD.【例5-3】已知有限集合{}123,,,,n A a a a a =⋅⋅⋅,定义集合{}1,,i j B a a i j n i j *=+≤<≤∈N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集合A 的“容量”,记为()L A .若集合{}13A x x *=∈≤≤N ,则()L A =______;若集合{}1A x x n *=∈≤≤N ,且()4041L A =,则正整数n 的值是______. 【答案】 3 2022【解析】【分析】化简A ,可得()L A ;根据“容量”定义可得{}1A x x n *=∈≤≤N 的()4041L A =,解方程即可.【详解】{}{}131,2,3A x x *=∈≤≤=N ,则集合{}3,4,5B =,所以()3L A =.若集合{}1A x x n *=∈≤≤N , 则集合(){}{}3,4,,13,4,,21B n n n =⋅⋅⋅−+=⋅⋅⋅−,故()212234041L A n n =−−=−=,解得2022n =.故答案为:3;2022【练习5-1】设集合{}3,4,5P =,{}6,7Q =,定义(){},|,P Q a b a P b Q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答案】D【解析】【分析】用列举法表示出集合,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因为集合{}3,4,5P =,{}6,7Q =,定义(){},|,P Q a b a P b Q ⊗=∈∈,所以(){}()()()()()(){},|,3,6,3,7,4,6,4,7,5,6,5,7P Q a b a P b Q ⊗=∈∈=.一共6个元素.故选:D【练习5-2】若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鲸吞”;若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且互不为对方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蚕食”,对于集合1,2A ,{}22,0B x ax a ==≥,若这两个集合构成“鲸吞”或“蚕食”,则a 的取值集合为_____. 【答案】10,,22⎧⎫⎨⎬⎩⎭ 【解析】【分析】分“鲸吞”或“蚕食”两种情况分类讨论求出a 值,即可求解【详解】当0a =时,B =∅,此时满足B A ⊆,当0a >时,B ⎧⎪=⎨⎪⎩,此时,A B 集合只能是“蚕食”关系,所以当,A B 集合有公共元素1=−时,解得2a =,当,A B 2=时,解得12a =, 故a 的取值集合为10,,22⎧⎫⎨⎬⎩⎭. 故答案为:10,,22⎧⎫⎨⎬⎩⎭。

高考数学——集合考点复习

高考数学——集合考点复习
{ } 2.已知集合 A = {−1, 0, a} , B = 0, a .若 B ⊆ A ,则实数 a 的值为__________.
考向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
有关集合间运算的试题,在高考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且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难 度一般不大,常见的类型有: (1)有限集(数集)间集合的运算 求解时,可以用定义法和 Venn 图法,在应用 Venn 图时,注意全集内的元素要不重不漏. (2)无限集间集合的运算 常结合不等式等内容考查,一般先化简集合,再将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最后进行集合运算求范围. (3)用德·摩根公式法求解集合间的运算
,集合 M= {y | y= 1 , 0 < x < 1} , x
,则下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A. C. 7.已知集合 A.2 个
B.
D.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的个数有
B.3 个
C.4 个
D.5 个
8.设集合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痧R A ⊆ R B
D. ðR B ⊆ A
9.已知集合 P = {4,5, 6} , Q = {1, 2,3} ,定义 P ⊕ Q ={x x = p − q, } p ∈ P, q ∈Q ,则集合 P ⊕ Q 的所
A. A= B {x | x < 0}
B. A B = R
C. A= B {x | x > 1}
D. A B = ∅
{ } 6.(2017 新课标全国Ⅱ理科)设集合 A = {1, 2, 4} , B= x x2 − 4x + m= 0 .若 A 1 B = {1} ,则 B =
A.{1, −3}
{ } 2.已知单元素集合=A x | x2 − (a + 2) x= +1 0 ,则 a =

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一1.1集合课件

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一1.1集合课件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
考点一 集合及其关系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元素与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 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图). 4)常用数集及其符号表示: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 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用符号“∈”表示)和不属于(用符号 “∉”表示).
答案 C
创新 集合的新定义问题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常见类型有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运算和新法 则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下:第一读懂新定义,准确把握新信息, 弄清新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将新的信息迁移到待解问题中,并将其转 化为熟悉的知识,进而将问题加以解答.
例 (202X浙江绍兴期末,7)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定义A*B=
⌀⊆B ⌀⫋B(B≠⌀)
【知识拓展】 若A为有限集,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n,则集合A 的所有子集个数为2n,所有非空子集个数为2n-1,所有真子集个数为2n-1,所 有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
已知全集U,集合A,B.
集合的并集 符号表示 A∪B 图形表示
考点二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交集 A∩B
例1 (1)(202X全国乙理,2,5分)已知集合S={s|s=2n+1,n∈Z},T={t|t=4n+1,n ∈Z},则S∩T= ( ) A.⌀ B.S C.T D.Z (2)(202X广州三模,2)已知集合A={x|ax=1,a∈R},B={-1,1},若A⊆B,则a的 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 A.{-1} B.{-1,1} C.{0,1} D.{-1,0,1}

高中数学《集合》专题复习

高中数学《集合》专题复习

第1节集合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1.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或,用符号和表示.(3)集合的表示方法: 、、Venn图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或(1)A⊆B包含两层含义:A B或A=B.3.集合的基本运算4.集合的重要性质(1)A∩A=A,A∩∅=∅,A∩B=B∩A.(2)A∪A=A,A∪∅=A,A∪B=B∪A.(3)A∩(∁U A)=∅,A∪(∁U A)=U,∁U(∁U A)=A.1.对于有限集合A,其元素个数为n,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2.A⊆B,A∩B=A,A∪B=B,∁U B⊆∁U A以及A∩(∁U B)=∅两两等价.3.∁U(A∩B)=(∁U A)∪(∁U B),∁U(A∪B)=(∁U A)∩(∁U B).1.(2021·新高考Ⅰ卷)设集合A={x|-2<x<4},B={2,3,4,5},则A∩B 等于( )A.{2}B.{2,3}C.{3,4}D.{2,3,4}2.(必修第一册P9习题1、2T1改编)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3,5},Q={1,2,4},则(∁U P)∪Q等于( )A.{1}B.{3,5}C.{1,2,4,6}D.{1,2,3,4,5}3.已知集合A={1,2,5,6},B={5,X},若B⊆A,则X可以取的值为( )A.1,2B.1,6C.2,6D.1,2,64.(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已知集合A={(x,y)|x-y=0},B= {(x,y)|-2x+y=3},则A∩B等于( )A.(-3,-3)B.(3,3)C.{(-3,-3)}D.{(3,3)}∈Z},则列举法表示集合A= ,集合5.已知集合A={x∈N|y=12x+3A的真子集有个.集合的概念与表示1.(多选题)下列各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三(1)班所有高个子的同学可以构成一个集合B.若m∈N,n∈N且m≠n,则m+n的最小值为2C.四个集合{x|x=1},{y|(y-1)2=0},{x=1},{1}所表示的含义不完全相同D.若{x|x2+ax+b=x}={1},则a=-1,b=12.(2021·四省名校高三联考)已知集合A={(x,y)|y≤√3-x2,x,y∈N},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为( )A.3B.4C.5D.6},B={0,1-b,1},a,b 3.(2021·河北石家庄模拟)已知集合A={0,a+b,ab∈R,若A=B,则a+2b等于( )A.-2B.2C.-1D.14.已知集合A={1,2,3,4},B={(x,y)|x∈A,y∈A,y-x∈A},则集合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4B.5C.6D.75.已知集合A={a+2,(a+1)2,a2+3a+3},若1∈A,则 2 023a的值为.义如下表:2.利用集合元素的限制条件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3.求解集合相等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以及集合中元素性质的应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2021·山东潍坊高三联考)已知集合A={-1,0,1},B={(x,y)|x∈A,y∈A,xy∈N},则集合B的子集个数为( )A.4B.8C.13D.162.(2021·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已知集合A={x|x2-5x-6<0},若B⊆A,则B可以是( )A.{x|-2<x<0}B.{x|x<6}C.{x|x>-1}D.{x|0<x<2}3.设集合M={x|x=k3+16,k∈Z},N={x|x=k6+23,k∈Z},则( )A.M=NB.M⊆NC.N⊆MD.无法确定4.已知集合A={x|-1≤x≤3},集合B={x|1-m≤x≤1+m}.若B⊆A,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2]B.[-1,3]C.[-3,1]D.[0,2]1.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的常用方法:对于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只需要观察其元素即结合定义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要从所含元素的特征来分析,若集合之间可以统一形式,则需要统一形式后判断.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个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合理利用数轴、Venn图帮助分析及对参数进行讨论.确定参数所满足的条件时,一定要把端点值代入进行验证,否则易增解或漏解.集合的基本运算角度一给定具体集合的基本运算(1)(2021·广东深圳高三二模)已知A={x∈N|x<7},B={5,6,7, 8},则集合A∪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7B.8C.9D.10(2)(2021·安徽合肥高三三模)已知全集U=R,集合A={1,2,3,4,5}, B={-2,0,1,2}之间关系的Venn图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2,0}B.{-2}C.{-2,0,1}D.{-2,0,2,1}1.进行集合运算时,首先看集合能否化简,能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2.涉及与集合的补集有关的集合运算问题,要求出补集后再求解.3.由Venn图给出的集合运算问题,首先将Venn图转化为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后再求解.4.若由集合的元素性质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的两曲线构成的集合交集问题,可以利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解,涉及点集时,也可以利用列举法求解.角度二 含参数的集合运算(1)(2021·广东江门高三调研)已知集合A={1,2a },B={a,b},若A ∩B={12},则A ∪B 等于( )A.{1,12} B.{-1,12}C.{-1,1,12} D.{b,1,12}(2)(2021·宁夏高三联考)已知集合A={1,a 2(a ∈R)},B={-1,0,1},若A ∪B=B,则A 中元素的和为( ) A.0 B.1 C.2 D.-1(3)(2021·安徽示范高中高考模拟)若集合A={x|x<a},B={x|lg x ≥0},且满足A ∪B=R,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0,+∞) D.[0,+∞)求解含参数的集合运算问题,主要有以下方法(1)涉及离散的集合运算求参数,要注意所求参数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性质.(2)与集合的运算性质有关的集合运算,要注意将运算性质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3)涉及与连续的数集有关的集合运算,要注意借助数轴转化为与参数有关的不等式(组),此时要注意集合端点的取值. 角度三 抽象集合的运算(1)(2021·江苏、福建等八省高三联合模拟)已知M,N均为R 的子集,且∁R M⊆N,则M∪(∁R N)等于( )A.∅B.MC.ND.R(2)(2021·百校联盟高三联考)已知全集为U且P,Q为U的子集,P∩(∁U Q)=P,则Q∩(∁U P)等于( )A.∅B.PC.QD.U涉及抽象集合的运算问题,可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或者画出Venn图,结合Venn图求解.[针对训练]1.(2021·河南新乡高三一模)已知集合A={a,a2-2,0},B={2a,a+b},若A∩B={-1},则b等于( )A.-1B.-2C.0D.12.(2021·山东滨州高三二模)设全集U={-3,-2,0,2,3},A={-3,3}, B={x|(x-3)(x-2)=0},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3,2,3}B.{-3,-2,0,2}C.{3}D.{-2,0}3.若集合M={(x,y)∣3x-y=0},N={(x,y)|x2+y2=0},则( )A.M∩N=MB.M∪N=MC.M∪N=ND.M∩N=∅4.(2021·江苏连云港高三联考)若非空且互不相等的集合M,N,P满足:M∩N=M,N∪P=P,则M∪P等于( )A. B.M C.N D.P请完成“课时作业”第195页的内容。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复习《集合》含试题与详细解答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复习《集合》含试题与详细解答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复习《集合》含试题与详细解答1.已知∈b a ,R ,则“b a =”是“ab b a =+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命题b a p >若:,则b a 11<,那么“p ⌝”是( ) A 、若b a >,则b a 11≥ B 、若b a >,则不一定有ba 11< C 、若b a ≤,则b a 11< D 、若b a ≤,则ba 11≥ 3.如果22{|0,},{|0,}A x x x x R B x x x x R =-=∈=+=∈,那么AB =( ) A. 0 B. ∅ C. {0} D. {1,0,1}-4.对于集合N M ,,定义:M x x N M ∈=-|{且}N x ∉,)()(M N N M N M --=⊕ ,设A =),3|{2R x x x y y ∈-=,{})(log 2x y x B -==,则B A ⊕=( )A .0]B .0)C ..5.非零向量,a b 使得||||||a b a b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A . //a b B. a b = C. ||||a b a b = D. 20a b += 6.已知集合{}0=A y y A B B =∣≥,,则集合B 可能是( )(A ){}=0y y x ∣≥ (B ){}1=2x y y x ⎛⎫∈ ⎪⎝⎭R ∣, (C ){}=ln 0y y x x ∣,> (D )R7.命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形式是 ( )A.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面B.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三角形的面C.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四边形的面D.任意多面体没有一个是五边形的面8.已知集合2{|1}M x x ==,{|1,}N a ax x M ==∈,则下列关于集合M 、N 之间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N M Ø B.M N =∅ C. M N = D. M N =∅9.已知集合A={x ︱x>-2}且AB A = ,则集合B 可以是( )A. {x ︱x 2>4 }B. {x ︱y =C. {y ︱22,y x x R =-∈ }D.(-1,0,1,2,3)10.下列选项中,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a c +>b+d , q:a >b 且c >dB.p:a >1,b>1, q:()(01)x f x a b a a =->≠,且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C.p: x=1, q:2x x =D.p:a >1, q: ()log (01)a f x x a a =>≠,且在(0,)+∞上为增函数11.已知集合{}1|2==x x P ,集合{}1|==ax x Q ,若P Q ⊆,那么a 的值是( )A .1B .-1C .1或-1D .0,1或-112.若集合{}0A x x =≥,且A B B =,则集合B 可能是( )A .{}1,2B .{}1x x ≤C .{}1,0,1-D .R13.定义}|{B x A x x B A ∉∈=-且,已知}4,3,1{},3,2{==B A 。

2024年高考数学二轮专项复习——集合

2024年高考数学二轮专项复习——集合

1.集合【命题分析】(1)高考对集合的考查主要是集合的含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以集合的运算为主,通常与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方程的解集、平面上的点集等相互交汇;(2)解题时常用到数轴法、韦恩(Venn)图法与数形结合法,考查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3)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低档难度.【研真题题组】1.(2022·全国甲卷)设全集U={-2,-1,0,1,2,3},集合A={-1,2},B={x|x2-4x+3=0},则U(A∪B)=()A.{1,3}B.{0,3}C.{-2,1}D.{-2,0}【解析】选D.因为B={x|x2-4x+3=0}={1,3},A={-1,2},所以A∪B={-1,1,2,3},又U={-2,-1,0,1,2,3},U(A∪B)={-2,0}.2.(2022·全国乙卷)设全集U={1,2,3,4,5},集合M满足U M={1,3},则()A.2∈MB.3∈MC.4∉MD.5∉M【解析】选A.由题知M={2,4,5},对比选项知,A正确,B,C,D错误.3.(2023·全国乙卷)设集合U=R,集合M={x|x<1},N={x|-1<x<2},则{x|x≥2}= ()A.U(M∪N)B.N∪U MC.U(M∩N)D.M∪U N【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M∪N={x|x<2},则U(M∪N)={x|x≥2},选项A正确;U M={x|x≥1},则N∪UM={x|x>-1},选项B错误;M∩N={x|-1<x<1},则U(M∩N)={x|x≤-1或x≥1},选项C错误;U N={x|x≤-1或x≥2},则M∪UN={x|x<1或x≥2},选项D错误.4.(2023·全国甲卷)设集合A={x|x=3k+1,k∈Z},B={x|x=3k+2,k∈Z},U为整数集,U(A∪B)=()A.{x|x=3k,k∈Z}B.{x|x=3k-1,k∈Z}C.{x|x=3k-2,k∈Z}D.⌀【解析】选A.因为整数集Z={x|x=3k,k∈Z}∪{x|x=3k+1,k∈Z}∪{x|x=3k+2,k∈Z},U=Z,所以(A∪B)={x|x=3k,k∈Z}.U5.(2023·全国Ⅱ卷)设集合A={0,-a},B={1,a-2,2a-2},若A⊆B,则a= ()A.2B.1C.2D.-13【解析】选B.若a-2=0,则a=2,此时A={0,-2},B={1,0,2},不满足题意;若2a-2=0,则a=1,此时A={0,-1},B={1,-1,0},满足题意.【练预测题组】1.集合A={x|x2-x-2≤0},B={x|x-1<0},则A∪B= ()A.{x|x<1}B.{x|-1≤x<1}C.{x|x≤2}D.{x|-2≤x<1}【解析】选C.A={x|-1≤x≤2},B={x|x<1},所以A∪B={x|x≤2}.2.设集合A={x|x-1>0},B={x|-1≤x≤3},则(R A)∩B= ()x-5A.{x|3≤x<5}B.{x|1≤x<5}C.{x|-1≤x<5}D.{x|1≤x≤3}【解析】选D.因为集合A={x|x-1>0}={x|x>5或x<1},B={x|-1≤x≤3},所以R A={x|1≤x≤5},x-5A)∩B={x|1≤x≤3}.所以(R3.已知集合A,B,若A={-1,1},A∪B={-1,0,1},则一定有 ()A.A⊆BB. B只有1个真子集C.A∩B=∅D.0∈B【解析】选D.因为A={-1,1},A∪B={-1,0,1},所以B={0}或{-1,0}或{0,1}或{-1,0,1},则0∈B.4.已知集合P={x|x=2n+1,n∈Z},Q={t|t=3n+1,n∈Z},则P∩Q= ()A.{r|r=6n+1,n∈Z}B.{r|r=3n+2,n∈Z}C.{r|r=2n,n∈Z}D.{r|r=4n,n∈Z}【解析】选A.因为集合P={x|x=2n+1,n∈Z},Q={t|t=3n+1,n∈Z},所以P∩Q={r|r=2n+1且r=3n+1,n∈Z}={r|r=6n+1,n∈Z}.【加固训练】1.已知集合A={1,3,5,6,7,8,9},B={x|x2-14x+48≤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1,3,5,7,9}B.{1,3,5,9}C.{1,3,5}D.{1,3,9}【解析】选B.集合A={1,3,5,6,7,8,9},B={x|x2-14x+48≤0}={x|6≤x≤8},所以R B={x|x<6或x>8},故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RB)={1,3,5,9}.2.已知A={x|x2-5x+6>0},B={x|2x<4},记A-B={x|x∈A,且x∉B},则A-B= ()A.(3,+∞)B.(-∞,2]∪(3,+∞)C.(-∞,2)∪(3,+∞)D.[3,+∞)【解析】选A.因为A={x|x2-5x+6>0}={x|x<2或x>3},B={x|2x<4}={x|x<2},且A-B={x|x∈A,且x∉B},所以A-B={x|x>3}=(3,+∞).【通解题技法】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1)数轴法: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法求解.(2)图象法: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图象法求解.(3)Venn图法: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法求解.(4)间接法:根据选项的差异性,选取特殊元素进行验证.【微提醒】谨防“两个误区”1.化简集合时注意元素的特定范围.2.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第二讲(解析版)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第二讲(解析版)

高考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解析版)➱第一讲集合◎基础巩固1.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属于,记为∈;②不属于,记为∉.(3)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 +Z Q R(4)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 图子集集合A 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 中(即若x ∈A ,则x ∈B )A ⊆B(或B⊇A )真子集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 中A B 或B A集合相等集合A ,B 中的元素相同或集合A ,B 互为子集A =B3.集合的基本运算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符号表示A ∪BA ∩B若全集为U ,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图形表示数学语言{x |x ∈A ,或x ∈B }{x |x ∈A,且x ∈B }{x |x ∈U ,且x ∉A }运算性质A ∪∅=A ;A ∪A =A;A ∪B =B ∪A .A ∩∅=∅;A ∩A =A;A ∩B =B ∩A .A ∪(∁U A )=U ;A ∩(∁U A )=∅;∁U (∁U A )=A.1.A∪B=A⇔B⊆A,A∩B=A⇔A⊆B.2.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思考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0}.()(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两元素集合是三元素集合的子集.()(3)a在集合A中,可用符号表示为a⊆A.()(4)N⊆N+⊆Z.()(5)若A={x|y=x2},B={(x,y)|y=x2},则A∩B={x|x∈R}.()答案:(1)×(2)×(3)×(4)×(5)×[小题查验]1.若集合A={x∈N|x≤10},a=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A B.a⊆AC.{a}∈A D.a∉A解析:D[由题意知A={0,1,2,3},由a=22,知a∉A.]2.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B[由题意可得:A∩B={2,4},故选B.]3.已知全集U={1,2,3,4,5},A={1,2,4},B={2,5},则(∁U A)∪B=()A.{3,4,5}B.{2,3,5}C.{5}D.{3}解析:B[因为U={1,2,3,4,5},A={1,2,4},所以∁U A={3,5},又B={2,5},所以(∁U A)∪B={2,3,5}.] 4.已知集合A={x|x2-2x+a>0},且1∉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1∉{x|x2-2x+a>0},∴1∈{x|x2-2x+a≤0},即1-2+a≤0,∴a≤1.答案:(-∞,1]5.(教材改编)已知全集U={1,2,3,4,5,6,7},A={2,4,5},B={1,3,5,7},则A∩(∁U B)=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4}◎考点探究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自主练透)[题组集训]1.已知集合A ={(x ,y )|x 2+y 2≤3,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8C .5D .4解析:A[∵x 2+y 2≤3,∴x 2≤3,∵x ∈Z ,∴x =-1,0,1,当x =-1时,y =-1,0,1;当x =0时,y =-1,0,1;当x =1时,y =-1,0,1;所以共有9个,选A.]2.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A.92B.98C .0D .0或98解析:D[若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 2-3x +2=0只有一个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当a =0时,x =23,符合题意;当a ≠0时,由Δ=(-3)2-8a =0,得a =98,所以a 的取值为0或98.]3.已知集合A ={m +2,2m 2+m },若3∈A ,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3∈A ,所以m +2=3或2m 2+m =3.当m +2=3,即m =1时,2m 2+m =3,此时集合A 中有重复元素3,所以m =1不符合题意,舍去.当2m 2+m =3时,解得m =-32或m =1(舍去),此时当m =-32时,m +2=12≠3符合题意.所以m =-32.答案:-324.已知集合M ={1,m },N ={n ,log 2n },若M =N ,则(m -n )2019=________.解析:由M =N =1,2n =m =m ,2n =1,=0,=12,=2.∴(m -n )2019=-1或0.答案:-1或0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2.对于集合相等首先要分析已知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哪一个元素相等,分几种情况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要注意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考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师生共研)[典例](1)已知集合A ={x |ax =1},B ={x |x 2-1=0},若A ⊆B ,则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是()A .{-1}B .{1}C .{-1,1}D .{-1,0,1}(2)已知集合A ={x |-2≤x ≤7},B ={x |m +1<x <2m -1},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1)由题意,得B ={-1,1},因为A ⊆B ,所以当A =∅时,a =0;当A ={-1}时,a =-1;当A ={1}时,a =1.又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所以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是{-1,0,1}.故选D.(2)当B =∅时,有m +1≥2m -1,则m ≤2.当B ≠∅时,若B ⊆A ,如图.+1≥-2m -1≤7+1<2m -1,解得2<m ≤4.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m ≤4.[答案](1)D (2){m |m ≤4}[互动探究]本例(1)中若A ={x |ax >1(a ≠0)},B ={x |x 2-1>0},其它条件不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B ={x |x >1,或x <-1},对于集合A ,①当a >0时,A |x >1a因为A ⊆B ,所以1a ≥1.又a >0,所以0<a ≤1.②当a <0时,A |x <1a因为A ⊆B ,所以1a ≤-1,又a <0,所以-1≤a <0,综上所述,0<a ≤1,或-1≤a <0.答案:[-1,0)∪(0,1]由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关键点由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而且常要对参数进行讨论,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提醒:解决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时,要注意空集的情况.[跟踪训练](1)若集合A ={x |ax 2+ax +1=0}的子集只有两个,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集合A 的子集只有两个,∴A 中只有一个元素,即方程ax 2+ax +1=0只有一个根.当a =0时方程无解.当a ≠0时,Δ=a 2-4a =0,∴a =4.故a =4.答案:4(2)已知集合A ={x |log 2x ≤2},B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________.解析:由log 2x ≤2,得0<x ≤4,即A ={x |0<x ≤4},而B =(-∞,a ).由于A ⊆B ,如图所示,则a >4,即c =4.答案:4考点三集合的基本运算(多维探究)[命题角度1]求交集、并集1.(文科)已知集合A ={0,2},B ={-2,-1,0,1,2},则A ∩B =()A .{0,2}B .{1,2}C .{0}D .{-2,-1,0,1,2}解析:A[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A ∩B ={0,2},故选A.]2.(文科)已知集合A ={x |x <2},B ={x |3-2x >0},则()A .A ∩B |x B .A ∩B =∅C .A ∪B |xD .A ∪B =R解析:A[由3-2x >0得x <32,所以A ∩B ={x |x <2}|x |x ,故选A.][命题角度2]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3.(文科)设集合A ={1,2,3,4,5,6},B ={x |2<x <5},则A ∩(∁R B )等于()A .{2,3,4,5}B .{1,2,5,6}C .{3,4}D .{1,6}解析:B[因为∁R B ={x |x ≤2,或x ≥5},A ={1,2,3,4,5,6};所以A ∩(∁R B )={1,2,5,6}.][命题角度3]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求参数的取值(范围)4.设集合A ={1,2,4},B ={x |x 2-4x +m =0}.若A ∩B ={1},则B =()A .{1,-3}B .{1,0}C .{1,3}D .{1,5}解析:C[由题意知x =1是方程x 2-4x +m =0的解,代入解得m =3,所以x 2-4x +3=0,解得x =1或x =3,从而B ={1,3}.]5.已知集合A ={x |x ≤a },B ={x |1≤x ≤2},且A ∪∁R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R B ={x |x <1,或x >2},要使A ∪(∁R B )=R ,则a ≥2.答案:[2,+∞)解集合运算问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关键.(2)对集合化简.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3)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常用的数形结合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韦恩(Venn)图.提醒:Venn图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算的常用方法,其中运用数轴图示法要特别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考点四集合的新定义问题(师生共研)数学抽象——集合新定义中的核心素养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这类试题只是以集合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典例]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2∉A,且k∉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给定S={x∈N|y=lg(36-x2)},设M⊆S,集合M中有两个元素,且这两个元素都是M的“酷元”,那么这样的集合M有()A.3个B.4个C.5个D.6个[解析]C[由36-x2>0可解得-6<x<6,又x∈N,故x可取0,1,2,3,4,5,故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且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2)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跟踪训练]定义一种新的集合运算△:A△B={x|x∈A,且x∉B}.若集合A={x|x2-4x+3<0},B={x|2≤x≤4},则按运算△,B△A等于()A.{x|3<x≤4}B.{x|3≤x≤4}C.{x|3<x<4}D.{x|2≤x≤4}解析:B[A={x|1<x<3},B={x|2≤x≤4},由题意知,B△A={x|x∈B,且x∉A}={x|3≤x≤4}.]◎课时作业[基础训练组]1.已知集合A ={1,3,5,7},B ={2,3,4,5},则A ∩B =()A .{3}B .{5}C .{3,5}D .{1,2,3,4,5,7}解析:C[A ={1,3,5,7},B ={2,3,4,5},∴A ∩B ={3,5},故选C.]2.集合P ={x |0≤x <3},M ={x ||x |≤3},则P ∩M =()A .{1,2}B .{0,1,2}C .{x |0≤x <3}D .{x |0≤x ≤3}解析:C[集合P ={x |0≤x <3},M ={x ||x |≤3}={x |-3≤x ≤3},则P ∩M ={x |0≤x <3}.]3.如图,I 为全集,M 、P 、S 是I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M ∩P )∩SB .(M ∩P )∪SC .(M ∩P )∩∁I SD .(M ∩P )∪∁I S解析:C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M ∩P 的子集,不属于集合S ,属于集合S 的补集的子集,即是∁I S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 ∩P )∩∁I S .故选C.]4.满足{2018}⊆A {2018,2019,2020}的集合A 的个数为()A .1B .2C .3D .4解析:C[满足{2018}⊆A{2018,2019,2020}的集合A 可得:A ={2018},{2018,2019},{2018,2020}.因此满足的集合A 的个数为3.]5.已知集合P ={x |x 2≤1},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1,+∞)C .[-1,1]D .(-∞,-1]∪[1,+∞)解析:C[因为P ∪M =P ,所以M ⊆P ,即a ∈P ,得a 2≤1,解得-1≤a ≤1,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6.已知集合A ={y |y =x 2-1},B ={x |y =lg(x -2x 2)},则∁R (A ∩B )=()A.0B .(-∞,0)∪12,+∞D .(-∞,0]∪12,+∞解析:D[A ={y |y =x 2-1}=[0,+∞),B ={x |y =lg(x -2x 2)}A ∩B所以∁R (A ∩B )=(-∞,0]∪12,+7.已知A =[1,+∞),B ∈R |12a ≤x ≤2a -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 B.12,1 C.23,+∞D .(1,+∞)解析:A[因为A ∩B ≠∅a -1≥1,a -1≥12a ,解得a ≥1,故选A.]8.函数y =x -2与y =ln(1-x )的定义域分别为M ,N ,则M ∪N =()A .(1,2]B .[1,2]C .(-∞,1]∪[2,+∞)D .(-∞,1)∪[2,+∞)解析:D[使x -2有意义的实数x 应满足x -2≥0,∴x ≥2,∴M =[2,+∞),y =ln(1-x )中x 应满足1-x>0,∴x <1,∴N =(-∞,1),所以M ∪N =(-∞,1)∪[2,+∞),故选D.]9.已知集合A ={(x ,y )|x ,y ∈R ,x 2+y 2=1},B ={(x ,y )|x ,y ∈R ,y =4x 2-1},则A ∩B 的元素个数是________.解析:集合A 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1的圆周上的点的集合,集合B 是抛物线y =4x 2-1上的点的集合,观察图像可知,抛物线与圆有3个交点,因此A ∩B 中含有3个元素.答案:310.已知集合A ={x |4≤2x ≤16},B =[a ,b ],若A ⊆B ,则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集合A ={x |4≤2x ≤16}={x |22≤2x ≤24}={x |2≤x ≤4}=[2,4],因为A ⊆B ,所以a ≤2,b ≥4,所以a -b ≤2-4=-2,即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2].答案:(-∞,-2]11.对于集合M 、N ,定义M -N ={x |x ∈M ,且x ∉N },M ⊕N =(M -N )∪(N -M ).设A ={y |y =3x ,x ∈R },B ={y |y =-(x -1)2+2,x ∈R },则A ⊕B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y |y =3x ,x ∈R }={y |y >0},B ={y |y =-(x -1)2+2,x ∈R }={y |y ≤2},故A -B ={y |y >2},B -A ={y |y ≤0},所以A ⊕B ={y |y ≤0,或y >2}.答案:(-∞,0]∪(2,+∞)12.若A ={x |ax 2-ax +1≤0,x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A ={x |ax 2-ax +1≤0,x ∈R }=∅,∴a =0>0=(-a )2-4a <0,解得0≤a <4.∴a 的取值范围是[0,4).[能力提升组]13.集合U =R ,A ={x |x 2-x -2<0},B ={x |y =ln(1-x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x |x ≥1}B .{x |1≤x <2}C .{x |0<x ≤1}D .{x |x ≤1}解析:B [易知A =(-1,2),B =(-∞,1),∴∁U B =[1,+∞),A ∩(∁U B )=[1,2).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U B )={x |1≤x <2}.]14.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z |z =a ÷b ,a ∈P ,b ∈Q },若P ={-1,0,1},Q ={-2,2},则集合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A .2B .3C .4D .5解析:B[当a =0时,无论b 取何值,z =a ÷b =0;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当a =1,b =2时,z =1÷2=12.故P *Q ,12,-3个元素.]15.若集合A={x|(a-1)x2+3x-2=0,x∈R}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方程(a-1)x2+3x-2=0,x∈R,有一个根,∴当a=1时满足题意,当a≠1时,Δ=0,即9+8(a-1)=0,解得a=-18.答案:1或-1816.某班共有学生40名,在乒乓球、篮球、排球三项运动中每人至少会其中的一项,有些人会其中的两项,没有人三项均会.若该班18人不会打乒乓球,24人不会打篮球,16人不会打排球,则该班会其中两项运动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解析:设同时会打乒乓球和篮球的学生有x人,同时会打乒乓球和排球的学生有y人,同时会打排球和篮球的学生有z人,∵该班18人不会打乒乓球,24人不会打篮球,16人不会打排球,∴该班会打乒乓球或篮球的学生有24人,会打乒乓球或排球的学生有16人,会打篮球或打排球有22人,∴x+y+z=24+16+22-40=22.∴该班会其中两项运动的学生人数是22.答案:22➱第二讲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巩固1.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1.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互逆的或互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没有关系.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必要)条件,即“p⇒q且q⇒r”⇒“p⇒r”(“p⇐q且q⇐r”⇒“p⇐r”).[思考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2)若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则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3)若p是q成立的充要条件,则可记为p⇔q.()(4)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q”.()答案:(1)√(2)√(3)√(4)×[小题查验]1.“x=1”是“x2-2x+1=0”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x=1,所以“x=1”是“x2-2x+1=0”的充要条件.] 2.给出命题:“若实数x,y满足x2+y2=0,则x=y=0”,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D[原命题显然正确,其逆命题为:若x=y=0,则x2+y2=0,显然也是真命题,由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知,其否命题、逆否命题也都是真命题.故选D.]3.“a=1”是“直线ax+y+1=0与直线(a+2)x-3y-2=0垂直”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B[直线ax+y+1=0与直线(a+2)x-3y-2=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a+2)+1×(-3)=0,解得a=14.(教材改编)已知命题: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数根.则其逆否命题为_________.答案:若方程x2+x-m=0无实根,则m≤05.下列命题:①若ac2>bc2,则a>b;②若sinα=sinβ,则α=β;③“实数a=0”是“直线x-2ay=1和直线2x-2ay=1平行”的充要条件;④若f(x)=log2x,则f(|x|)是偶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对于①,∵ac2>bc2,∴c2>0,∴a>b正确;对于②,sin30°=sin150°⇒/30°=150°,所以②错误;对于③,l1∥l2⇔A1B2=A2B1,即-2a=-4a⇒a=0且A1C2≠A2C1,所以③正确;④显然正确.答案:①③④◎考点探究考点一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自主练透)[题组集训]1.命题p:若a>b,则a-1>b-1,则命题p的否命题为()A.若a>b,则a-1≤b-1B.若a≥b,则a-1<b-1C.若a≤b,则a-1≤b-1D.若a<b,则a-1<b-1解析:C[根据否命题的定义:若原命题为:若p,则q,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原命题为:若a>b,则a-1>b-1,∴否命题为:若a≤b,则a-1≤b-1,故选C.]2.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D.“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解析:C[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以排除A,D,因为x2+3x-4=0,所以x=4或-1,故选C.]3.以下关于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若log2a>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是真命题;②命题“若a=0,则ab=0”的否命题是“若a≠0,则ab≠0”;③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④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等价.解析:对于①,若log2a>0=log21,则a>1,所以函数f(x)=log a 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故①不正确;对于②,依据一个命题的否命题的定义可知,该说法正确;对于③,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x+y是偶数,则x、y都是偶数”,是假命题,如1+3=4是偶数,但3和1均为奇数,故③不正确;对于④,不难看出,命题“若a∈M,则b∉M”与命题“若b∈M,则a∉M”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二者等价,所以④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说法有②④.1.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提醒: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2.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1)联系已有的数学公式、定理、结论进行正面直接判断.(2)利用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判断.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与应用(多维探究)[命题角度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1.设p∶0<x<1,q∶2x≥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q∶2x≥1,解得x≥0.又p∶0<x<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A.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B.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C.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解析:C[函数在x=x0处有导数且导数为0,x=x0未必是函数的极值点,还要看函数在这一点左右两边的导数的符号,若符号一致,则不是极值点;反之,若x=x0为函数的极值点,则函数在x=x0处的导数一定为0,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已知向量a=(-2,m),b m∈R,则“a⊥(a+2b)”是“m=2”的()A.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B[∵a=(-2,m),b m∈R,∴a+2b=(4,2m)若a⊥(2a+2b),则-8+2m2=0,解得m=±2,故“a⊥(a+2b)”是“m=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利用A⇒B与非B⇒非A,B⇒A与非A⇒非B,A⇔B与非B⇔非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命题角度2]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逻辑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中的核心素养充分、必要条件问题中常涉及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充分体现“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4.已知p:-2≤x≤10,q:(x-a)(x-a-1)>0,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破题关键点]若p是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x|-2≤x≤10} {x|x>a+1,或x<a},即转化为相对应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由(x-a)(x-a-1)>0,得x>a+1或x<a,由题意,得{x|-2≤x≤10} {x|x>a+1,或x<a},所以a+1<-2或a>10,即a<-3或a>10.答案:(-∞,-3)∪(10,+∞)[互动探究]本例中,若p:-2<x<10,q:(x-a)(x-a-1)≥0,其他条件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解析:由(x-a)(x-a-1)≥0,得x≥a+1或x≤a,由题意得{x|-2<x<10} {x|x≥a+1,或x≤a}.所以a+1≤-2,或a≥10,即a≤-3,或a≥10.答案:(-∞,-3]∪[10,+∞)(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2)注意利用转化的方法理解充分必要条件:若非p是非q的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条件,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要)条件.◎课时作业[基础训练组]1.命题“若a 2+b 2=0,a ,b ∈R ,则a =b =0”的逆否命题是()A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B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C .若a ≠0且b ≠0,a ,b ∈R ,则a 2+b 2≠0D .若a ≠0或b ≠0,a ,b ∈R ,则a 2+b 2≠0解析:D[写逆否命题只要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并分别否定条件与结论即可.]2.设a ∈R ,则“a >3”是“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1,+∞)上为增函数,所以a >1,因此“a >3”是“函数y =log a (x -1)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m =1”是“圆C 1:x 2+y 2+3x +4y +m =0与圆C 2“x 2+y 2=4的相交弦长为23”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由题意知圆C 1与圆C 2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是3x +4y +m +4=0,故(0,0)到3x +4y +m +4=0的距离d=|m +4|5=4-3=1,即|m +4|=5,解得m =1或m =-9.故m =1是m =1或m =-9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4.已知条件p :|x -4|≤6,条件q :x ≤1+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1]B .(-∞,9]C .[1,9]D .[9,+∞)解析:D[由|x -4|≤6,解得-2≤x ≤10,即p :-2≤x ≤10;又q :x ≤1+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1+m ≥10,解得m ≥9.故选D.]5.若x >m 是x 2-3x +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1,+∞)B .(-∞,2]C .(-∞,1]D .[2,+∞)解析:C[由x 2-3x +2<0得1<x <2,若x >m 是x 2-3x +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1,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6.a 2+b 2=1是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a sin θ+b cos θ=a 2+b 2sin (θ+φ)≤a 2+b 2,所以由a 2+b 2=1可推得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反之,取a =2,b =0,θ=30°,满足a sin θ+b cos θ≤1,但不满足a 2+b 2=1,即由a sin θ+b cos θ≤1推不出a 2+b 2=1,故a 2+b 2=1是a sin θ+b cos θ≤1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m >1”是“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无零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因为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且无零点,所以f (1)=31+m -33>0,即m +1>32,解得m >12,故“m >1”是“函数f (x )=3x +m -33在区间[1,+∞)无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8.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S n .给出命题s :若|q |=2,则S 6=7S 2,则在命题s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A .3B .2C .1D .0解析:B[若|q |=2,则q 2=2,S 6=a 1(1-q 6)1-q =a 1(1-q 2)(1+q 2+q 4)1-q =7·a 1(1-q 2)1-q=7S 2,所以原命题为真,从而逆否命题为真;而当S 6=7S 2时,显然q ≠1,这时a 1(1-q 6)1-q =7·a 1(1-q 2)1-q ,解得q =-1或|q |=2,因此,逆命题为假,否命题为假,故错误命题的个数为2.]9.《左传·僖公十四年》有记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有毛”是“有皮”的_______条件(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由题意知“无皮”⇒“无毛”,所以“有毛”⇒“有皮”即“有毛”是“有皮”的充分条件.答案:①10.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 ≤b ”是“sin A ≤sin B ”的__________条件.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sin B,故a ≤b ⇔sin A ≤sin B.答案:充要11.若“x >a ”是“x 2-5x +6≥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解析:由x 2-5x +6≥0得x ≥3或x ≤2,若“x >a ”是“x 2-5x +6≥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3,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答案:[3,+∞)12.已知条件p :2x 2-3x +1≤0,条件q :x 2-(2a +1)x +a (a +1)≤0.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2x 2-3x +1≤0,得12≤x ≤1,∴命题p |12≤x ≤由x 2-(2a +1)x +a (a +1)≤0,得a ≤x ≤a +1,∴命题q 为{x |a ≤x ≤a +1}.非p 对应的集合A |x >1或x q 对应的集合B ={x |x >a +1或x <a }.∵非p 是非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1≥1且a ≤12,∴0≤a ≤12,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2.答案:0,12[能力提升组]13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它是中国古代一个涉及几何体体积的问题,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果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那么体积相等.设A ,B 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p :A ,B 的体积不相等,q :A ,B 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A[设命题a :“若p ,则q ”,可知命题a 是祖暅原理的逆否命题,则a 是真命题.故p 是q 的充分条件.设命题b :“若q ,则p ”,若A 比B 在某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小一些,在另一些等高处的截面积大一些,且大的总量与小的总量相抵,则它们的体积还是一样的.所以命题b 是假命题,即p 不是q 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14.已知条件p :4x -1≤-1,条件q :x 2+x <a 2-a ,且非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非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2,-12B.12,2C .[-1,2],12∪[2,+∞)解析:C [由4x -1≤-1,移项得4x -1+1≤0,通分得x +3x -1≤0,解得-3≤x <1;由x 2+x <a 2-a ,得x 2+x -a 2+a <0.由非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非p ,可知非p 是非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条件q 对应的x 取值集合是条件p 对应的x 取值集合的真子集.设f (x )=x 2+x -a 2+a -3)=-a 2+a +6≥0,1)=-a 2+a +2≥0,2<a <31≤a ≤2∴-1≤a ≤2,故选C.]15.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a =2”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③“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直线mx -6y +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则“A =30°”是“B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对于①,当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时,易知数列{a n a n +1}是等比数列,但当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时,数列{a n }未必是等比数列,如数列1,3,2,6,4,12,8显然不是等比数列,而相应的数列3,6,12,24,48,96是等比数列,因此①正确;对于②,当a ≤2时,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当m =3时,相应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反之,这两条直线垂直时,不一定有m =3,也可能m =0.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题意得b a =sin B sin A =3,若B =60°,则sin A =12,注意到b >a ,故A =30°,反之,当A =30°时,有sin B =32,由于b >a ,所以B =60°或B =120°,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答案:①④16.设命题p :2x -1x -1<0,命题q ∶x 2-(2a +1)x +a (a +1)≤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2x -1x -1<0⇒(2x -1)(x -1)<0⇒12<x <1,x 2-(2a +1)x +a (a +1)≤0⇒a ≤x ≤a +1.[a ,a +1].≤12,+1≥1,解得0≤a ≤12.答案:0,12。

知识要点:高三数学总复习—集合

知识要点:高三数学总复习—集合

I. 基础知识要点1. 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2. 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如果C A C B B A ⊆⊆⊆,那么,.[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例: ⎩⎨⎧=-=+1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②且21≠≠y x 3≠+y x .解:逆否:x + y =3x = 1或y = 2.2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例:若255 x x x 或,⇒. 6. 集合的运算. De Morgan 公式 C u A ∩ C u B = C u (A ∪ B ) C u A ∪ C u B = C u (A ∩ B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AB A A A B A A ==)(,)(1.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2. 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是整个定义域,也可以是定义域的一部分. 对于具体的函数来说可能有单调区间,也可能没有单调区间,如果函数在区间(0,1)上为减函数,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就不能说函数在),(),(2110⋃上一定为减函数.5. 指数函数:xa y =(1,0≠a a ),定义域R ,值域为(+∞,0).⑴①当1 a ,指数函数:x a y =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②当10 a ,指数函数:x a y =在定义域上为减函数. ⑵当1 a 时,x a y =的a 值越大,越靠近y 轴;当10 a 时,则相反.6. 对数函数:如果a (1,0≠a ab ,就是N a b =,数b 就叫做以a 为底的N 的对数,记作bN a =log (1,0≠a a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其中a 叫底数,N 叫真数.⑴对数运算:()n a n a a a c b a b b aN a na a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cb a N N Na M n M M n M N M NM N M N M n a 1121log log ...log 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32log )12)1(=⋅⋅⋅⇒=⋅⋅===±=-=+=⋅-推论:换底公式: (以上10且...a a ,a 1,c 0,c 1,b 0,b 1,a 0,a 0,N 0,M n 21≠≠≠≠ ) 注⑴:当0, b a 时,)log()log()log(b a b a -+-=⋅.⑵:当0 M 时,取“+”,当n 是偶数时且0 M 时,0 n M ,而0 M ,故取“—”.例如:x x x a a a log 2(log 2log 2 ≠中x >0而2log x a 中x ∈R ).⑵xa y =(1,0≠a a )与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 当1 a 时,x y a log =的a 值越大,越靠近x 轴;当10 a 时,则相反.7. 奇函数,偶函数:⑴偶函数:)()(x f x f =-设(b a ,)为偶函数上一点,则(b a ,-)也是图象上一点. 偶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y 轴对称,例如:12+=x y 在)1,1[-上不是偶函数.②满足)()(x f x f =-,或0)()(=--x f x f ,若0)(≠x f 时,1)()(=-x f x f . ⑵奇函数:)()(x f x f -=-设(b a ,)为奇函数上一点,则(b a --,)也是图象上一点.奇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例如:3x y =在)1,1[-上不是奇函数.②满足)()(x f x f -=-,或0)()(=+-x f x f ,若0)(≠x f 时,1)()(-=-x f x f . 8. 对称变换:①y = f (x ))(轴对称x f y y -=−−−→−②y =f (x ))(轴对称x f y x -=−−−→−③y =f (x ))(原点对称x f y --=−−−→−9. 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在进行讨论.10. 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层函数的值域.22122212122222121)()()(b x b x x x x x b x b x x f x f x ++++-=+-+=-)(例如:已知函数f (x )= 1+x x -1的定义域为A ,函数f [f (x )]的定义域是B ,则集合A 与集合B 之间的关系是 .解:)(x f 的值域是))((x f f 的定义域B ,)(x f 的值域R ∈,故R B ∈,而A {}1|≠=x x ,故A B ⊃.11. 常用变换: ①)()()()()()(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 f =-⇔=+. 证:)()(])[()()()()(y f y x f y y x f x f x f y f y x f -=+-=⇔=- ②)()()()()()(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 f +=⋅⇔-= 证:)()()()(y f y x f y y x f x f +=⋅=12. ⑴熟悉常用函数图象:例:||2x y =→||x 关于y 轴对称. |2|21+⎪⎭⎫ ⎝⎛=x y →||21x y ⎪⎭⎫ ⎝⎛=→|2|21+⎪⎭⎫ ⎝⎛=x yA B ⊃|122|2-+=x x y →||y 关于x 轴对称.⑵熟悉分式图象: 例:372312-+=-+=x x x y ⇒定义域},3|{R x x x ∈≠, 值域},2|{R y y y ∈≠导 数 知识要点1.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的定义:设0x 是函数)(x f y =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x 在0x 处有增量x ∆,则函数值y 也引起相应的增量)()(00x f x x f y -∆+=∆;比值xx f x x f x y ∆-∆+=∆∆)()(00称为函数)(x f y =在点0x 到x x ∆+0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0000存在,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0|'x x y =,即)(0'x f =x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注:①x ∆是增量,我们也称为“改变量”,因为x ∆可正,可负,但不为零.②以知函数)(x f y =定义域为A ,)('x f y =的定义域为B ,则A 与B 关系为B A ⊇.2.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与点0x 处可导的关系:⑴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是)(x f y =在点0x 处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⑵如果)(x f y =点0x 处连续,那么)(x f y =在点0x 处可导,是不成立的.例:||)(x x f =在点00=x处连续,但在点00=x 处不可导,因为x x x y ∆∆=∆∆||,当x ∆>0时,1=∆∆x y ;当x ∆<0时,1-=∆∆xy ,故x y x ∆∆→∆0lim 不存在.注:①可导的奇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偶函数. ②可导的偶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奇函数.3.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x f y =在点))(,(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也就是说,曲线)(x f y =在点P ))(,(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0'x f ,切线方程为).)((0'0x x x f y y -=- 4.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v u v u ±=±)(...)()()(...)()(''2'1'21x f x f x f y x f x f x f y n n +++=⇒+++=⇒''''''')()(cv cv v c cv u v vu uv =+=⇒+=(c 为常数))0(2'''≠-=⎪⎭⎫ ⎝⎛v v u v vu v u 注:①v u ,必须是可导函数.②若两个函数可导,则它们和、差、积、商必可导;若两个函数均不可导,则它们的和、差、积、商不一定不可导. 例如:设x x x f 2sin 2)(+=,xx x g 2cos )(-=,则)(),(x g x f 在0=x 处均不可导,但它们和=+)()(x g x fx x cos sin +在0=x 处均可导.5.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x u f x f xϕϕ=或x u x u y y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可推广到多个中间变量的情形.6. 函数单调性:⑴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x f >0,则)(x f y =为增函数;如果)('x f <0,则)(x f y =为减函数.⑵常数的判定方法;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I 内恒有)('x f =0,则)(x f y =为常数.注:①0)( x f 是f (x )递增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32x y =在),(+∞-∞上并不是都有0)( x f ,有一个点例外即x =0时f (x ) = 0,同样0)( x f 是f (x )递减的充分非必要条件.②一般地,如果f (x )在某区间内有限个点处为零,在其余各点均为正(或负),那么f (x )在该区间上仍旧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7. 极值的判别方法:(极值是在0x 附近所有的点,都有)(x f <)(0x f ,则)(0x f 是函数)(x f 的极大值,极小值同理) 当函数)(x f 在点0x 处连续时,①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x f >0,右侧)('x f<0,那么)(0x f 是极大值; ②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x f <0,右侧)('x f >0,那么)(0x f 是极小值.也就是说0x 是极值点的充分条件是0x 点两侧导数异号,而不是)('x f =0①. 此外,函数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②. 当然,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极值点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即有可能极大值比极小值小(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点不同).注①: 若点0x 是可导函数)(x f 的极值点,则)('x f =0. 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对于可导函数,其一点0x 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是若函数在该点可导,则导数值为零.例如:函数3)(x x f y ==,0=x 使)('x f =0,但0=x 不是极值点.②例如:函数||)(x x f y ==,在点0=x 处不可导,但点0=x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8. 极值与最值的区别:极值是在局部对函数值进行比较,最值是在整体区间上对函数值进行比较. 注: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有意义.9. 几种常见的函数导数:I.0'=C (C 为常数) x x cos )(sin '= 1')(-=n n nx x (R n ∈) x x sin )(cos '-= II. x x 1)(ln '= e x x a a log 1)(log '= x x ee =')(a a a x x l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 专题集合内容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命题以考察概念和运算为主和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容易题居多。

常考考点与核心内容(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要求掌握集合与集合,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注意图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借助维恩图和数轴等工具来解决集合的运算问题。

同时注意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以集合为载体融合其他内容考查,尤其是集合与解不等式和方程的综合出题。

(3)借助集合相关概念给出新定义基础篇课标(1)已知集合{}R x x x A ∈≤=,2},{}Z x x x B ∈≤=,4,则=B AA .(0,2)B .[0,2]C .{}2,0D .{}2,1,0 考点:解不等式,集合的基本运算解析:{}22≤≤-=x x A ,{}Z x x x B ∈≤≤=,160,注意B 中的定义域0x ≥,{}2,1,0=∴B A答案:D北京1.集合{}30<≤∈=x Z x P ,{}92≤∈=x R x M ,则=M PA .{}2,1B .{}2,1,0C .{}30<≤x xD .{}30≤≤x x考点:解不等式,集合的基本运算解析:{}2,1,0=P ,[]3,3-=M ,因此{}2,1,0=M P答案:B 湖南1.已知集合{}3,2,1=M ,{}2,3,4N =,则( ) A .N M ⊆ B .M N ⊆ C .{}3,2=N M D .{}4,1=N M 考点:集合的交集与子集的运算解析:M ∩N ={}3,2,1∩{}4,3,2={}3,2 江西2.若集合{}R x x x A ∈≤=,1,{}R x x y y B ∈==,2,则=B A ( )A .{}11≤≤-x xB .{}0≥x xC .{}10≤≤x xD .∅考点:集合的性质与交集以及绝对值不等式运算.解析:常见的解法为计算出集合A 、B ;=A {}11≤≤-x x ,{}0≥=y y B (注意在求解集合B 时,元素为y )解得{}10≤≤=x x B A .答案:C(安徽 2)若集合⎪⎭⎪⎬⎫⎪⎩⎪⎨⎧≥=21log 21x x A ,则R A = A .(]⎪⎪⎭⎫ ⎝⎛+∞∞-,220,B .⎪⎪⎭⎫ ⎝⎛+∞,22C .(]⎪⎪⎭⎫⎢⎣⎡+∞∞-,220,D .⎪⎪⎭⎫⎢⎣⎡+∞,22 考点:解对数函数不等式,集合运算 解析:22021log 21≤<⇒≥x x ,所以R A =(]⎪⎪⎭⎫ ⎝⎛+∞∞-,220, 答案:A提高篇湖北 2.设集合A =()⎭⎬⎫⎩⎨⎧=+1164,22y x y x ,B =(){}x y y x 3,=,则A ∩B 的子集的个数是A .4B .3C .2D .1考点:集合的性质与交集以及椭圆与指数函数的图像解析:集合A 是椭圆的点集,集合B 是指数曲线的点集合,画出椭圆116422=+y x 和指数函数x y 3=图象,可知其有两个不同交点,记为A 1、A 2,则A ∩B 的子集应为∅,{}1A ,{}2A ,{}21,A A 共四种,故选A.答案:A四川 (16)设S 为复数集C 的非空子集.若对任意x ,S y ∈,都有y x +,y x -,S xy ∈,则称S 为封闭集.下列命题:①集合{}为虚数单位为整数i b a bi a S ,,+=为封闭集;②若S 为封闭集,则一定有S ∈0;③封闭集一定是无限集;④若S 为封闭集,则满足C T S ⊆⊆的任意集合T 也是封闭集.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考点:复数运算集合的性质解析:设,x a bi y c di =+=+,经过验证可知①正确.当S 为封闭集时,因为x -y ∈S ,取x =y ,得0∈S ,②正确 对于集合S ={0},显然满足素有条件,但S 是有限集,③错误取S ={0},T ={0,1},满足C T S ⊆⊆,但由于0-1=-1∉T ,故T 不是封闭集,④错误或取1=S ,{}i T =,1=T S ,.但T i ⊆+1,故T 不是封闭集,④错误答案:①②注意:这种题目是集合的新概念,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审题,例如这道题目中,没有要求x 不等于y ,要讨论这种情况。

北京 20.已知集合(){}{}()2,,2,1,1,0,,,,21≥=∈==n n i x x x x x X S i n n .对于()n a a a A ,,,21 =,()n n S b b b B ∈=,,,21定义A 与B 的差为:()n n b a b a b a B A ---=-,,,2211 ;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n i i i b a B A d 1,.(Ⅰ)证明:A ∀,B ,n S C ∈,有n S B A ∈-,且()()B A d C B C A d ,,=--; (Ⅱ)证明:A ∀,B ,n S C ∈,()B A d ,,()C A d ,,()C B d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Ⅲ)设n S P ⊆,P 中有()2≥m m 个元素,记P 中所有两元素间距离的平均值为()P d .证明:()()12-≤m mn P d 考点:结合集合相关概念给出新定义,考查能力规律方法:这道题目的难点主要出现在读题上,这里简要分析一下. 题目所给的条件其实包含两个定义,第一个是关于n S 的,其实n S 中的元素就是一个n 维的坐标,其中每个坐标值都是0或者1,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一个n 位数字的数组,每个数字都只能是0和1,第二个定义叫距离,距离定义在两者之间,如果直观理解就是看两个数组有多少位不同,因为只有0和1才能产生一个单位的距离,因此这个大题最核心的就是处理数组上的每一位数,然后将处理的结果综合起来,就能看到整体的性质了.由于每个坐标值不是0就是1,我们记⎩⎨⎧===0,11,0x x x 这时,我们发现,若S 中元素A 和B 的第i 位数分别是x 和1,那么A -B 的第i 位数就是x .并且有,若S 中元素A 和B 的第i 位数分别是x 和y ,那么A -B 的第i 位数就是y x y x -=-.第一问,因为每个数位上都是0或者1,取差的绝对值仍然是0或者1,符合n S 的要求.然后是减去C 的数位,不管减去的是0还是1,每一个a 和每一个b 都是同时减去的,因此不影响他们原先的差.这个大题最核心的是处理数组上的每一位数,所以我们研究第i 位数.只要我们得到i i i i i i b a c b c a -=---就可以得到()()B A d C B C A d ,,=--.由于i c 仅可能取0或1我们就可以分类讨论.当0=i c 时,结论显然;当1=i c 时i i i i i i i i b a b a c b c a -=-=---.就正得了结论.当然,如果同学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题目会变得简单:对于S 中元素A ,设它的第i 位数是i a 那么10<<i a 从而i i i a a a -=-=-111.第二问,依旧从第i 位数下手.题目要证()B A d ,,()C A d ,,()C B d ,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反证法,若()B A d ,,()C A d ,,()C B d ,全是奇数则()()()C B d C A d B A d ,,,++是奇数.这时,我们就可以研究()()()C B d C A d B A d ,,,++.对S 中元素A ,B ,C ,设它们的第i 位数分别是i a ,i b ,i c .则()()()C B d C A d B A d ,,,++就是所有i i i i i i c a c b b a -+-+-的和.由于i i i i i i c a c b b a -+-+-中i a ,i b ,i c 对称,我们不妨设.那么i a ,i b ,i c 的取值有四种可能,它们分别取1,1,1或1,1,0或1,0,0或0,0,0.对这四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我们发现i i i i i i c a c b b a -+-+-不是取0就是取2,都是偶数.所以()()()C B d C A d B A d ,,,++只能是偶数,从而()B A d ,,()C A d ,,()C B d ,不可能全是奇数.当然,也可以这样证:先比较A 和B 有几个不同(因为距离就是不同的有几个),然后比较A 和C 有几个不同,这两者重复的(就是某一位上A 和B 不同,A 和C 不同,那么这一位上B 和C 就相同)去掉两次(因为在前两次比较中各计算了一次),剩下的就是B 和C 的不同数目,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关系式:i k h 21-+=,从而三者不可能同为奇数.第三问,首先理解P 中会出现2m C 个距离,所以平均距离就是距离总和再除以2m C ,而距离的总和仍然可以分解到每个数位上,第一位一共产生了多少个不同,第二位一共产生了多少个不同,如此下去,直到第n 位.然后思考,第一位一共m 个数,只有0和1会产生一个单位距离,因此由m 个第一位数产生的距离数就是这m 个数中0的个数乘以1的个数(PS :要产生一个单位距离,必须找到一个第一位是0的,在找到一个第一位是1的.这样的找法一共有”这m 个第一位数中0的个数乘以1的个数”这么多种,从而m 个数组第一位数产生的距离就是”这m 个第一位数中0的个数乘以1的个数”)其它位与此类似.那么我们设这m 个数组中第i 位一共有i t 个1,那么就有(m -t i )个0.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所产生的距离总和为()i i t m t -.这时我们再回到题目要证的不等式.要证()()12-≤m mn P d , 只需证()()122-≤m mn C P d m 总 即()()()1221-≤-m mn m m P d 总 化简得()42m n P d ⋅≤总 对第i 位来说,总距离为()i i t m t -,这里m 为定值,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我们知道()42m t m t i i ≤- 这样,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数学语言的书写规范.解析:(1)设()n a a a A ,,21=,()n b b b B ,,21=,()n n S c c c C ∈= ,,21 因i a ,{}1,0∈i b ,故{}1,0∈-i i b a ,()n i ,,2,1 =即()n n n S b a b a b a B A ∈---=-,,,2211又i a ,i b ,()1,0∈i c ,n i ,,2,1 =当0=i c 时,有i i i i i i b a c b c a -=---;当1=i c 时,有()()i i i i i i i i b a b a c b c a -=---=---11故()()B A d b a C B C A d ni i i ,,1=-=--∑=(2)法一:对S 中元素A ,B ,C ,设它们的第i 位数分别是i a ,i b ,{}1,0∈i c i i i i i i c a c b b a -+-+-中,i a ,i b ,i c 对称,我们不妨设i a ≥i b ≥i c .那么i a ,i b ,i c 的取值有四种可能,它们分别取1,1,1或1,1,0或1,0,0或0,0,0.这时,i i i i i i c a c b b a -+-+-的值分别为0或2或2或0.所以i i i i i i c a c b b a -+-+-必是偶数.从而()()()∑∑∑===-+-+-=++n i ni i i i i n i i i c a c a b a C B d C A d B A d 111,,,()∑=-+-+-=ni i i i i i i c b c a b a 1所以()()()C B d C A d B A d ,,,++是偶数.若()B A d ,,()C A d ,,()C B d ,,都是奇数,则()()()C B d C A d B A d ,,,++也是奇数,由上面结论,()()()C B d C A d B A d ,,,++是偶数推出矛盾,故()()()C B d C A d B A d ,,,++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法二:设()n a a a A ,,21=,()n b b b B ,,21=,()n n S c c c C ∈= ,,21 记()k B A d =,,()l C A d =,,()h C B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