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c7baa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2.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实例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一个细胞完成。
实例2.多细胞生物个体最初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
实例3.反射等神经活动是多个细胞协调配合完成的(任何复杂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细胞)。
实例4.细胞受损将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1、原因(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1)结构:蛋白质外壳+核酸(无细胞结构)(2)按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RNA 病毒:SARS、HIV、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3)据宿主的不同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4)生活方式: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培养)(5)病毒有生命,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补:(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2)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病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
(3)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4)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5)生命系统:能独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分子、原子是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判断依据:是否独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6)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2、细胞中的元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详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dbbeea0912a21615792996.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详细总结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bae1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7.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与遗传、生物分类与进化、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们根据化石记录和生化分析,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约38亿年前的古代海洋中。
生命物质是由无机物经过大量的时间和化学反应,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淀粉样物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复杂有机分子,逐步演化为最基本的细胞结构。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础和构成元素。
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核糖体等。
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分解、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转化、信息的传递等。
三、基因与遗传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每个基因指导着一种蛋白质或RNA的合成。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序相对固定,这种遗传信息称为基因组。
基因组通过遗传因子的传递,使物种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和进化。
四、生物分类与进化生物分类是指对生物进行归类的学科。
现代生物学主要分为五个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古细菌界。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从低到高、简单到复杂、原始到派生的演化过程。
进化理论揭示了生物间的共同祖先和物种间的适应性较高程度的关系。
五、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物质的循环是指生物体内外有机和无机物质之间不断地相互转化和循环。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改变和危害,如水污染、土地退化、大气污染等。
能量的转化是指生物在生命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生态金字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的重要过程。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我们要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与遗传、生物分类与进化、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2317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d.png)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
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运动、细胞的分裂。
3.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
4.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的原因与意义。
5.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过程与应用。
6. 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种群结构、种群数量的动态、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
8.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消化与吸收、呼吸与供氧、生理解剖。
9.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花的结构与繁殖、植物的发育过程。
10.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器官和生殖方式、胚胎的发育过程。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中常考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和考试都非常重要。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b2f7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膜起着细胞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外环境的调节作用。
它由磷脂双层构成,其中包括许多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组成的通道和受体。
3.细胞质是细胞的主体部分,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细胞内起着不同的功能。
4.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传递等重要过程。
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1.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它携带着生物个体遗传信息的蓝图。
2.DNA的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在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进行的,它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3.RNA是DNA的复制产物,它在细胞内起着蛋白质合成的重要角色。
4.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决定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生态学1.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个体与环境的互作用、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2.生态学涉及到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适应性,以及种群大小、密度和分布等。
3.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集合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环境和物质循环等。
四、进化生物学1.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是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进化的机制和模式。
2.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指的是环境选择有利于适应环境的特征的个体留下更多的后代。
3.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变异的基础。
4.进化可以通过单细胞生物的分裂、多细胞生物的生殖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方式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内容。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bcd8c22e3f5727a4e9621c.png)
第一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章走进细胞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柳树: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菌:细胞(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病毒是生物,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创造病毒并不是创造生命。
二、高倍镜的使用1.步骤:移至视野中央(在哪往哪移)→换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2.计算:“一”字排列,直接除以放大倍数;“布满”排列,除以放大倍数的平方。
注:①目镜越短,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能动粗,不能调节镜筒。
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本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3.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注:①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属于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统一性: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DNA。
③病毒结构简单,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含有磷脂)。
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⑤支原体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⑥细胞壁成分:原核生物---主要是肽聚糖;真菌---主要是几丁质;植物---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学说(P10)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5.①罗伯特.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②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③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④魏尔肖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体现在:含量不同。
2.依据生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最基本元素:C ④基本元素:C、H、O、N3.课本P17(不论是沙漠中仙人掌,还是其它生物都一样,只考虑鲜重与干重)鲜重:O>C>H>N 最多的化合物:水干重:C>O>N>H 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4.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和麦芽糖)→砖红色沉淀条件:现配现用、等量混合、50-65℃水浴加热(2)苏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IV染液+脂肪→红色步骤:取材(浸泡:易于做切片)--切片制片(染色--洗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观察检测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但要观察到脂肪滴或脂肪颗粒必须用显微镜。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8148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b.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相关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病毒的相关知识: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4372af83c4bb4cf6ecd18f.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08cd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4.png)
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具有细胞膜,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指导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4.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5.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6.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种、属、科、目、纲、门、界等。
3. 生物的命名通常遵循二名法,即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
4. 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实现的。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主要通过DNA实现。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结构为双螺旋,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氨酸)组成。
3.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分子。
4.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物种多样性和演变过程的科学理论,查尔斯·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
5.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它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繁衍后代。
四、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的状态。
4.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栖息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
五、生物技术的应用1.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技术。
2. 基因工程是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以获得期望的性状。
3.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复制生物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28ed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3.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起源、生命活动过程与规律以及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科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包括:细胞和遗传基础、分子与遗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胞和遗传基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有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外部被细胞膜包裹,细胞内部包含着许多的细胞器。
其中比较重要的细胞器有:核、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殖、自我修复等过程。
细胞的能量来源是ATP,这是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获得的。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产生特定的蛋白质,最终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都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人类的染色体由46条染色体组成,其中XX为女性,XY为男性。
二、分子与遗传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分子是DNA和RNA。
DNA分子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分子内部是由四种碱基A、T、C、G(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进行配对的。
RNA分子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结构,其中U(尿嘧啶)替代了DNA中的T。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携带作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完成的。
DNA复制能够在细胞分裂前完成基因信息的传递;转录过程是将DNA信息转写成RNA信息;翻译过程则将RNA信息翻译成蛋白质信息。
这三个过程相互协作,完成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三、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运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繁殖、培育、检测、改造和利用等活动的综合性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克隆技术等。
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生物体进行基因修复、改造等处理,达到人为干预生物体基因组的目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90bb8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1、元素组成:由C、H、O3种元素组成。
2、分类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1半乳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糖原→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51da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500字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器官的功能:线粒体(供能)、内质网(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修饰和分泌蛋白质)、溶酶体(分解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
3. 分子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吞噬作用。
4.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5. 中心体的作用。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子代与父代的关系: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规律、佐尔基法则。
2. 遗传因素: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
3. 遗传方式: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多基因遗传。
4.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5.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
三、进化论与生物分类1.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态分布、同源结构、胚胎发育。
2. 生物的分类:种、属、目、纲、门、界、域。
3. 四大类: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4.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四、生物生态系统1. 环境与生态:生态因子、生态位、群落、生态系统。
2.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能量金字塔。
3. 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4. 人类与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环境保护。
五、人体健康与生殖1. 生命周期:生殖、生长、发育、老化。
2. 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抗体、疫苗。
3. 避孕与生殖: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避孕方法。
4. 常见人体疾病:感冒、流感、癌症、心脏病、糖尿病。
六、植物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
2.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3. 植物的激素:植物生长素、植物赤霉素、植物生长调节素。
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植物。
2. 微生物的功利价值:食品工业、农业、生物治疗。
八、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RNA、蛋白质。
2. 基因突变: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
3. 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61db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f.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大型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骨架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双层磷脂膜、蛋白质通道、选择性渗透、细胞识别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核膜、核孔、染色质、基因表达和遗传转录与翻译二、遗传与进化1.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分类体系、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2.国际命名法和分类法:属、种、变种、变种、亚种3.生物进化: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适应性放大、进化速度和影响因素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性状决定、基因相互作用、性状的遗传规律5.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突变、基因表达调控6.遗传的分子技术应用:基因工程、拷贝DNA技术、PCR技术等三、生物种群与环境1.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生态因子、生态位、生态系统、生态圈等2.群落和生态系统:群落的组成和分类、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生物种群:个体增长、数量动态、密度和分布、种群与环境关系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环境污染与治理四、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基本概念:DNA重组技术、重组DNA的构建、基因复制和表达技术2.基因克隆:细菌载体、重组DNA的构建和主要步骤、基因克隆的应用3.转基因技术:基因转移和表达、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风险、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4.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克隆体健康指数的产生、细胞工程的应用五、人体健康与生活1.四大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2.食物与消化: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胃肠道的生理活动3.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应答、免疫记忆、疫苗和免疫治疗4.常见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生殖与发育: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构、生育控制、受精和胚胎发育六、生物技术实践与探究1.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假设、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和报告2.生物技术实践:细胞培养、基因克隆、DNA提取等实验操作3.一些常见的生物实验:观察细胞骨架变化、观察细胞分裂、观察DNA特征等实验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涉及一定的内容和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bcd3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1.png)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生物是从基础到高级的学科,高中生物是中学阶段对生物学主要基本知识及其他有关科学的一种学科的总称。
生物高中必修一是高中一年级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
以下为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学说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是以细胞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细胞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
生物体中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生命、物质与能量生命是指地球上所有有机和无机的行为和运动的总和,也就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生命需要物质与能量的支持,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是生命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
三、生物遗传与变异生物内部存储着自身遗传信息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
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可以通过基因或染色体的分离、互换和重组等方式发生变异,产生新的生物个体。
四、生物进化与生物分类生物进化是指物种个体和种群在不断适应环境、竞争和选择中发生的可遗传的逐渐变化过程。
生物分类则是对生物进行分类、归纳、介绍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五、生物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命体系、细胞、分子和基因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掌握生物体内微生物和生物转化过程,从而发挥生命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六、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是指通过发掘和利用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中的物质、能量价值,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资源。
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与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
生命体系对环境的适应是基于其内在的遗传变异和生存优劣的基础上发生的,无论是物种适应、生态平衡还是物种灭绝都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表现。
以上就是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的总结,细致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点,也应具备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和其他学科知识的交融与深化,最终实现知识结构升华。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1925c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b.png)
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生物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常识。
在必修一生物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细胞胞质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是包括细胞核在内的细胞内的全部结构和物质,是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转运的场所。
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组成,其中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二、细胞的生物学现象1.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基本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2.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
3.代谢:代谢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总和。
代谢包括有机物的合成、降解和能量的释放等过程。
三、生物基本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有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四类。
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质是能量的来源,蛋白质是生物体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构成。
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的生物合成过程。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
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光合作用的膜系中,其中包含的叶绿体色素体能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是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
五、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细胞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换为ATP的代谢过程。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这三个步骤共同完成了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产生ATP的作用。
六、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是从父母到子女的基因传递。
基因具有控制生物发育和功能的遗传信息。
而变异是指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遗传变化。
七、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一般的干细胞为一个多功能细胞,经过不同的刺激表达不同的基因、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并最终成为不同功能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以上都是必修一生物的常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所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cbf20d10a6f524ccbf8532.png)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肽键。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 。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18.5.核酸种类:和;基本组成元素:。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1分子、1分子。
8.DNA主要存在于中,含有的碱基为;9.RNA主要存在于中,含有的碱基为。
10.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直接能源物质是。
11.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糖。
12.脂质包括:、、和。
13.大量元素:(9种);基本元素:(6种);微量元素:(4种);最基本元素:(1种);主要元素:(6种);14.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
15.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
16.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
17.细胞膜模型叫:模型。
18.细胞膜的成分:、和少量。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19.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功能特点是。
20.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
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
21.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和。
22.细胞核的功能:是的场所;是的控制中心。
2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
24.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和;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和;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
25.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少数是。
26.ATP的名称是,结构式是。
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能源,被称为能量“”。
27.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28.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作用;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耳朵能量来自于作用和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5f91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a.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细胞结构与功能、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等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5. 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6. 细胞的生物膜和细胞的运动方式二、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分类学的概念和分类的原则2. 生物的三大域:细菌域、真菌域和核生物域3. 真核生物的进一步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动物界4. 分类系统的演化历史和现代分类的方法5.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三、稳态与环境1. 稳态的概念和维持稳态的机制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4. 气体交换和排泄的机制5. 光周期的调节和生物节律的现象四、生物基因组与遗传性状的表现1. DNA的结构和功能2. RNA的结构和功能3.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4. 遗传物质的复制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 遗传性状的表现形式和遗传规律7. 外部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五、生物的进化与发展1.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证据2. 进化的方式和进化速度3. 生物进化的驱动力和机制4. 物种的形成和物种的灭绝5. 生物的概念和生物发展的过程6. 胚胎发育与进化关系的证据六、体内稳态的动态平衡1.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2. 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原理3. 高级动物的运动调节和神经系统4. 呼吸、循环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和调节七、生物的形态与结构1. 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的关系2. 组织学基本概念和细胞与组织的关系3. 多细胞生物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4.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八、鸟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1. 鸟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2. 鸟类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3. 鸟类的飞行和觅食方式4. 鸟类的繁殖和发育5. 鸟类的分类和生态分布九、哺乳类的形态特征和进化1. 哺乳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2. 哺乳类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3. 哺乳类的分类和生态分布4. 哺乳类的繁殖和发育过程5. 哺乳类的行为和适应性反应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这些知识点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对于理解后续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4a11b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4.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点汇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一、核酸的分类RNA(核糖核酸)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二、核酸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化学元素组成:C、H、O、N、P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fff5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b.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一或多个细胞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其中真核细胞又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和细胞器的总称,它包含了水、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无机盐以及各种小分子等。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屏障,同时也是细胞对外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它控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存储和传递。
细胞器则是完成特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代谢、生长、分化、运动、感应和自我复制等。
代谢是指细胞内的物质交换过程,包括合成新物质和分解旧物质等。
生长是指细胞的体积和质量增加,是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分化则是指一个多能细胞通过不同基因的表达形成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是多细胞生物发育的基础。
运动是细胞能够自主变形和移动,以便适应不同环境需求。
感应则是指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和相应性,能够感知并响应环境变化。
自我复制则是指细胞能够通过分裂的方式自我复制,并使生物体不断增长和发育。
在现代生物学中,研究细胞已成为一个重要分支,细胞学的发展不仅解释了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也推动了生物医学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细胞学研究会有更加深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应用价值。
第二篇: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是包围细胞质的一层薄膜,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基本部件之一。
它由不同种类的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分子由亲水头和疏水尾组成,形成一个胶体系统,使得磷脂分子能够自组装成为膜状结构。
在细胞膜的双层结构中,磷脂双分子层起到了重要的隔离、筛选和通道传递等作用。
细胞膜的双层结构中还包含了多种膜蛋白,它们能够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和跨膜蛋白质,实现物质和信息的穿越。
生物膜的功能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屏障、传递、酶促和感应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e859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2.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与动物细胞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具有其他类似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
动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是半透性的,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起到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三、生物的组织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体由许多细胞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和器官系统。
常见的生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四、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和适应环境四个方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生长是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生殖是生物体繁衍后代的过程,有两种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适应环境是生物体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对应调整,包括行为适应和结构适应。
五、细胞的分裂与遗传细胞的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后的进一步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的是减数分裂只有一次DNA复制,产生四个未成熟的细胞。
六、基因与遗传基因是调控生物遗传性状的分子,位于染色体上,由DNA构成。
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生物信息。
遗传规律有孟德尔遗传定律、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七、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中遗传结构和频率的随时间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进化的推动力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隔离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一、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有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之分。
病毒还可分为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和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三点表现: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或: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四、原核细胞和原核生物根据核膜的有无,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细胞有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细菌和蓝藻(也叫蓝细菌)属原核生物。
细菌有球形、杆(梭)形、螺旋形三种,少数呈弧形,可依次统称为∽球菌、∽杆(梭)菌、∽螺旋菌、∽弧菌。
细菌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核糖体、环状DNA,但无染色体。
有的细菌有鞭毛,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在不良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加数目。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消费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蓝藻是一个生物类群,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五、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
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的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建立过程:(重要事件)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3、1665年,英国的虎克发现细胞。
4、18世纪,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六、细胞中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占人体细胞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元素:O、C、H、N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元素:C、O、N、H七、细胞中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按鲜重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序:水、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和核酸)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八、蛋白质组成元素:C、H、O、N、(S、Fe少)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结构共同点:1、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中心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注:氨基:—NH2羧基:—COOH侧链基团:—R肽键:—NH—CO—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自己动手写!!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
具体过程如下:你能准确无误的写出来吗?动手吧!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含一个肽键)。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
肽链:即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特点:1、不呈直线,2、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肽链盘曲、折叠可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注意:蛋白质分子可以只含有一条肽链,也可以含有几条肽链。
如果含有几条肽链,则肽链之间不是通过肽键相连接!而是通过其它化学键(如二硫键)相连接。
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四个原因:(由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1、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可以不同。
(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为20种)2、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
3、氨基酸形成肽链时,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4、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蛋白质的功能:(也是由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的)1、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
2、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少数酶的成分是RNA)。
3、运输作用: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O2)。
4、调节作用:某些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抗体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与合成蛋白质分子有关的计算问题若某个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组成,含n条多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中有(m —n)个肽键,合成该蛋白质分子需脱水分子(m—n)个;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个氨基和n个羧基。
若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A —18(m—n)注意:1、形成环状多肽的过程中,脱水的数目和产生肽键的数目是一样多的。
2、二硫键(—S—S—)由两个—SH脱氢形成,多数蛋白质分子中都有二硫键。
九、核酸组成元素:C、H、O、N、P基本单位:核苷酸(DNA:脱氧核苷酸RNA:核糖核苷酸)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分布:真核细胞中的DNA: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中的DNA::拟核真核细胞中的RNA:细胞质(主要)核苷酸的组成: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含氮碱基的种类:DNA中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RNA中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胞嘧啶(C)五碳糖种类: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的种类:8种(DNA:脱氧核苷酸4种RNA:核糖核苷酸4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链的条数: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构成。
遗传信息的贮存:绝大多数生物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贮存在RNA分子中(如HIV、SARS病毒等)十、糖类组成元素:C、H、O功能: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种类:1、单糖:葡萄糖(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生命的燃料,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分布)、果糖(植物细胞)、半乳糖(动物细胞)、核糖(动植物细胞)、脱氧核糖(动植物细胞)2、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有: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植物细胞)、乳糖(动物细胞)3、多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糖原(动物细胞;肝糖原、肌糖原;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十一:脂质组成元素:C、H、O、(N、P)分子特点: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种类:1、脂肪:动植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很好的绝热体;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包括(1)、胆固醇: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水的种类:自由水;结合水1、自由水: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的水,可以自由流动。
功能: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③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2、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它物质相结合的水。
功能: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两者关系: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细胞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减小。
十三、无机盐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功能: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例如:①PO43-、、、、H2PO4- 是核苷酸、ATP、磷脂等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Ca2+是动物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对血液凝固和肌肉收缩具有调节作用,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③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④Mg是叶绿素的成分。
十四:简单小结: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是:C、H、O、N等化学元素。
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是: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糖类和脂肪。
十五、细胞膜成分:脂质(50%)、蛋白质(40%)、糖类(2%∽10%)(注意: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注意: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是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其特点是:A、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B、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C、细胞不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如: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邻两个细胞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精子与卵细胞间的识别与结合;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
)结构:可用流动镶嵌模型来描述:其要点是: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②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③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动,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如:水、O2、CO2、N2、苯、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动,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动,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如:各种离子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十六:细胞壁成分: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细菌——肽聚糖功能:支持和保护十七:细胞器种类:1、线粒体:双层膜,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内膜和基质中。
2、叶绿体:双层膜,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反应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3、高尔基体: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还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内质网:单层膜,粗面内质网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滑面内质网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有关。
5、液泡:单层膜,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多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