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14-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发展史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唐朝发展、宋朝继续完善直到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
一、开始于隋唐1.背景(1)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是始于220年魏王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
该制度实行之初,中正选人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通过该制度统治者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史料阅读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西晋段灼在上晋武帝表中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2)南北朝以来,统治阶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门阀士族地主日益腐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寒门庶族地主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形成和完善(1)形成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内容①分科: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②内容: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4)影响①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史料阅读进士科始于隋大业(隋文帝年号)中,盛于贞观(唐太宗)、永徽(唐高宗)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历朝科举制度常识
历朝科举制度常识科举制由隋朝开创,因分科举人而得名,为选拔官吏的制度。
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考试,按成绩授予相当的官职。
一、隋1.时间:隋开皇七年(公元587)2.人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定制,为科举制度之始;大业三年(公元607),炀帝创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逐渐形成;3.内容: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
二、唐(一)完善: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
1.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应举科目广泛,应试者身份不限,中第者可获出身或官职;2.常举每年举行,科目主要集中在明经、进士两科,中第者可获得出身,通过吏部铨选,才能正式做官。
(二)创新1.殿试:武则天时期,发展了科举制度,实行“殿试”,亲自考试取官。
2.武举:充实科举内容,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开创了制科。
3.自荐:仪凤元年(676年)令两广、贵州等地选拔人才,时称“南选”。
此外,又有“自举”“试官”“员外官”等名目。
三、宋创新:创立“糊名”“誊录”之制。
糊名就是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
誊录就是抄写试卷,誉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誉录的卷子称草卷,送给考官评阅。
四、元内容:元朝划分民族为四等的统治政策(1蒙古人2色目人3汉人4南人),对各个等级也作出不同规定。
在考试科目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考三场,考题难易也有差别。
五、明1.创新:明代科举分乡试、会试两级。
子午卯酉之年在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为举人;辰戌丑末年各地举子在京城举行会试“亦称春闱”,合格者为贡士;贡士再经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后,即分三甲张榜公布,统称进士。
2.考试:考试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答卷的解释限定于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据,不得随意发挥。
八股文定型于明朝中叶,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文字要讲究对偶工整,不仅形式僵化,而且要“代圣贤立言”。
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
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制度和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展开论述。
一、科举制度的概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旨在选拔优秀人才为官,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后勤支持。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透明,不再局限于出身和财富。
二、科举制度的演变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完善。
起初,科举考试的范围相对狭窄,主要是针对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
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扩展,包括经义、经史、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使得参加考试的人才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减少了以名门望族的背景为准的官员选拔。
人们有更大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官职,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科举制度也为社会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秩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治理。
四、进士文化的兴盛科举制度的实施催生了进士文化的兴盛。
进士们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进入官场,他们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
进士们热衷于文学、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进士文化的兴盛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五、科举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考试注重记忆和应试技巧,对于实际能力的评估存在一定偏差。
其次,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相对狭窄,忽视了民生、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这些问题也成为后来科举制度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
总结起来,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进士文化对当时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为社会带来稳定秩序和发展机会。
进士文化的兴盛则促进了文学和艺术的繁荣。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对实际能力的评估存在偏差,选拔范围相对狭窄。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演变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演变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推动历史进程、民族精神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对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具有远古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子。
但是真正具体的制度是从汉朝开始,首创文学选举。
随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制度被普遍采用,出现了九品中正制。
但是、因为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这种选举制度逐步走向衰败。
而唐代则是开创中国科举制度的伟大时期。
科举制度以唐代为主要演化阶段,到了唐朝的高峰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成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制度。
唐代的科举考试涵盖了语文、数学、书法、乐曲及其他技校和文科考试,其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的进士皆能才德兼备。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演变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很多的演变,这些演变都是针对社会发展、制度优化而进行的重大调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中,科举制度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在隋唐时期,考试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唐朝初年,大约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进行科举考试的地方也增加到了全国范围,人才选拔的范围也更广。
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复杂,考试的科目包括文章和实际技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加强政治考验隋唐时期,考试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而是要求考生具备统治国家、管理民众的政治意识和能力。
这种综合的考核方式,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具备高才学的官员和文化艺术人才,也为社会上升提供了广泛的舞台。
3、改变选拔人才方向在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官吏。
而在唐朝时期,除了选拔官吏,还开始不断改变选拔文人的方向。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心向更广阔的领域,从各个领域吸纳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士人文化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士人文化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科举制度和士人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对于隋唐时期的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可以追溯到汉代,一直延续至清末。
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则是此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完善和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三个等级:乡试、省试和制举。
首先是乡试,也就是在乡里举行的考试,本地居民可以前来应试。
考试主要是测试文化素养、识字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乡试的人可以参加下一层级的考试——省试。
省试是在全省范围内举行的考试,通过省试的人可以参加最后一层级的考试——制举。
制举是最高层级的考试,也是最难的一层。
通过这一层级的考试,可以获得进入官场的资格。
科举制度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人才,使人才得以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竞争来激励人们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二、隋唐时期的士人文化士人文化是隋唐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基于科举制度和士人阶层的存在而形成的。
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运作使大量的文学才子进入官场,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士人阶层。
这个阶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政治野心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也基本上相同。
士人文化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儒家学说的影响。
在士人文化中,儒家学说被普遍认为是最高的文化标准,人们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来遵循礼仪、修身养性。
其次是对诗词歌赋的钟爱。
在隋唐时期,文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人们对于诗词歌赋的欣赏和创作达到了极致,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最后是对于自由的追求。
在士人文化中,人们往往有着反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对于时政也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三、科举制度和士人文化的重要性科举制度和士人文化是隋唐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们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使大批门 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获得参与政权的机会,“大者登台阁, 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 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世家大族的手里转移到朝廷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这 一制度为历朝沿用,直至清末才被废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
I
兴起,魏晋以来的九
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到了北朝后期,选官已经重视 才干,而不完全凭门第高低,一些出身比较卑微但有才 能的人才,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 方式选拔官员。
唐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武则天即位后,让州县每年向兵部选送学习武艺的考生, 进行骑射、马枪等项考试,称为“武举”。 唐玄宗的时候,科举考试的地位得到提高。
这一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促进了唐 诗的发展繁荣。然而,科举制把士人的精力吸引到应付
诗赋文学考试上,对实用性的学问又有所忽视。
隋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介绍
隋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而隋朝科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一个开端。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隋朝科举制度的简介,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隋朝科举制度的简介科举制度,中国古代一种独创的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主要用来选拔有才学的人,是由政府主办的考试。
科举制度最开始是在隋朝创立的,隋朝科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一个开端。
对于隋朝科举制度是有争议的,一部分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在唐朝建立的,跟隋朝关系不大。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在隋朝开始,唐朝才成形的。
严格来说,隋朝科举制度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因为它缺少科举制度最核心的东西——科举考试。
但是一般来说,人们都将隋朝科举制度当成科举制度的开端。
隋朝科举制度与其他朝代的科举制度差别很大,首先,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管理,也没有设立科举制度的核心科目——“进士科”。
可以说,隋朝科举制度不是一种制度,因为它是十分随性的,科举制度重要的东西隋朝科举制度都不具备。
其次,隋朝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与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很有出入,隋朝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类似于“察举制”,它主要是举荐人才。
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是根据考试的成绩来判定的,考生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是否会被录取,他人对考生的印象并不会影响考生的成绩。
最后,隋朝科举制度没有规定考察的具体内容,它的考察内容是依照当权者的品行和需求而定。
综上所述,隋朝科举制度应当算是科举制度的萌芽,它虽然类似于“察举制”,但是它与“察举制”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在某些方面它与科举制度有类似之处,因此隋朝科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萌芽。
科举制度的等级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政治选拔制度,其中人们知道最多的也会是为后世留下最深刻影响的还要说是科举制度了,要问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想要考取功名的人怎样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
因为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速度以及进程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的,所以想要非常准确的说出来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这是非常困难的。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科举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地位及其在后世的传承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重要地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但具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
隋朝在公元581年至618年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在隋朝,科举制度逐渐开始兴起。
虽然在隋朝早期,并没有明确规定科举制度,但随着隋文帝贞观年间的官僚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逐渐被正式确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开创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黄金时期。
唐太宗在位期间设立了科举考试,以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政府管理水平。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士科。
进士科是选拔最优秀人才的渠道,对于唐代官员的选拔和提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地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平选拔人才的途径。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和家世对于一个人能否成为官员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科举制度打破了这种传统,它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得社会上能够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更加多样化。
科举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人才的向上流动。
通过科举制度,无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才华就有可能成为官员,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动力。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和学者。
在经历了数次改革和完善后,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和选拔官员、学者的主要途径,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和学者,对于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地位,不仅仅是在当时,更是在后世长期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
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
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
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重要
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
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
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隋Hale Waihona Puke 时期的科举制项目概况
概念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
特点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具有公开、公平等特点
过
程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
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重才能,不利
于巩固统治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形成
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初步建立
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文史常识14-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
文史常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这种“开科取士”的办法,从隋朝开始,逐渐形成制度,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实行了1300多年,可以写成专著。
这里只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隋:春还秋往科举制在隋代,仅是萌芽状态。
隋文帝设秀才科,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沈既济描绘当时情况:“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鸟聚云合。
”(《选举论》)隋文帝“罢外选”的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用科举制代替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
所谓“秋往”,指州县贡士,秋季到朝廷应试;“春还”,指考试完毕,春季返回原地。
隋朝虽创立了科举制,并不经常考试,效果尚不显著。
唐:春闱秋卷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几十种,其中主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
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科目约有百种,较重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科。
常科考生的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和州县学馆的学生;二是乡贡,即在家读书,经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州县设宴招待赴京应试的举人,称为“鹿鸣宴”。
生徒、乡贡都到尚书省受试(称为“省试”)。
考官初由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担任,开元中改由礼部侍郎担任,所以省试亦称“礼部试”。
如临时由其他官员主持考试,称为“权知贡举”。
礼部试毕,须送中书门下详覆。
录取,谓之及第、摧第、登第、登科。
常科考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故称“春闱”。
(闱,是考场的意思)朝廷张榜公布录取名单,谓之“春榜”。
唐人诗歌中吟咏科举考试者很多,如:姚合《别胡逸》:“记得春闱同席试。
”齐己《送刘蜕秀才赴举》:“都人看春榜。
”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后,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遂成为登进士科的代称。
考试的内容,明经科主要考帖经,进士科主要考诗赋,难易悬殊,朝野都重进士,轻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 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 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 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 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 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 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 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 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 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 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 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于隋代。隋朝统一 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 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 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 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 王制》篇,其本义 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 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 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 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 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 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 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 秋住,乌聚云合。"
唐承隋制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 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 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 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隋朝始兴科举,秀才、明经、进士等科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大大地发展起来,成为一项比较完善的选举人才的制度。
(1)取士科目《新唐书?选举制上》概括唐代取士之法,分岁举、制举两种情况。
岁举,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天子自诏,以待非常之才,叫做制举。
岁举是常选,每年都要举行一次。
少数年份因天灾歉收、兵变动乱等原因暂停。
岁举各科中,以进士、明经两科规模最大。
进士科自高宗以后,越来越受应试者的垂青。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②应试人多,考中极少,因而当时将进士登科比作登龙门。
明经科以熟读经书为主,考试较进士科为易,录取也不似进士科严格,因而在当时也有很多报考者。
进士、明经两科之外,其余10科多不受人重视,往往无人报考,以至时开时停。
本来,秀才科等最高,隋炀帝时尤其如此。
可到唐太宗时,有举而不第者,于是停举。
玄宗时,一度恢复,应者多落,因而废绝。
其他科目,多为中唐以后所开科目,既不为人们重视,录取又颇滥,不时停其科。
孝廉举,本是沿袭下来的一个科目,也在岁举之列。
唐太宗曾亲试孝廉,却不合格,以后也未能发展起来。
①《唐律疏议》卷30《断狱》。
①《旧唐书》卷50《刑法志》。
岁举中,另有武举一科,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每年准明经、进士例举送。
制举是制诏举人,不有常科,随皇帝临时所需列定科目。
如太宗贞观十一年四月,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才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并志行修立,为乡闾所推者,给传诣洛阳宫①。
又如玄宗开元九年以边境未清,统边须将,下诏有可以运筹决胜、斩将搴旗,或足拟万人之敌、堪为一堡之雄者,各听自举,玄宗亲试。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1. 引言1.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背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源于隋朝大业年间创设的选举制度。
自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选拔人才与管理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确立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并让士人阶层成为社会上层的主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的实行旨在通过选拔有才干、忠诚的官员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科举制度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让更多人有机会脱离贫困,走上仕途。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背景下,士人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官员选拔更趋公正,社会也因此得以稳定和繁荣。
【内容结束】1.2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的举行让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和学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提升了政府的管治水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科举制度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使得人们的晋升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而非出身和背景。
这种机制有助于打破封建社会的特权和垄断,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活力。
科举制度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选拔出具有优秀才能和德行的人才,科举制度为社会引入了新血液,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科举制度的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士人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又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正文2.1 科举制度的传承与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后世科举制度的基础,随着历代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选拔制度的核心。
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得社会上优秀的士子有机会进入官场,增加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为社会稳定和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简述隋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意义考研
第一部分:介绍隋朝科举制度1. 隋朝科举制度的出现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该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成就。
其中,隋朝的科举制度无疑是其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隋朝推行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人才,而非因为其他目的。
2. 科举制度的内容(1)考试的科目:隋朝科举制度以经义为主要内容,其科目以《春秋》《诗经》《礼记》《易经》为主。
(2)考试的形式:考试分为县、乡和州三个层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题目和经义解释。
(3)考试的评价标准:考生的文章着重考察其文章的文辞、词藻、修辞手法等。
3. 科举制度的意义(1)选贤任能: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政府能够选拔到人才,为政府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2)提高社会地位: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考取功名的考生,能够得到官职,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隋朝科举制度的深层意义1. 隋朝科举制度的辉煌在整个隋朝历史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和实施。
不少优秀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为隋朝的政治和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2. 科举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能够为隋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3. 当代科举制度的反思看待隋朝科举制度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其利弊和影响。
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可能造成考生应试教育的过度等问题。
第三部分:总结与个人观点1. 总结隋朝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施对于隋朝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也需要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当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2. 个人观点对于隋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我个人认为其对于古代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其实施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们借鉴和反思。
当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也需要在借鉴古代科举制度的成功经验的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对隋朝科举制度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为当代政治和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隋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描述
隋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描述隋朝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隋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制度。
一、科举制的背景在深入探讨隋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科举制的背景。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隋朝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这一制度基于儒家思想,以文化程度和学问水平为选拔标准,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二、科举考试的流程隋朝科举制的考试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试、复试和会试。
1. 初试:初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也叫做乡试或举人试。
该阶段的考试主要是选拔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进入下一阶段。
考生通过初试的合格者称为举人。
2. 复试:复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也叫做会试。
复试的地点在省城,所以又称省试。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文章作文和策问两个部分。
考生们在复试中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水平,通过复试的合格者称为进士。
3.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阶段。
会试的地点在京城,所以又称殿试。
会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题由皇帝提供。
考生需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回答考题,展示自己的能力。
通过会试的合格者可以进入朝廷担任官职。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要求隋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科举考试的一些具体内容和要求:1. 文章作文: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作一篇文章,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修养。
文章题目通常与政治、经济、教育、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有关,要求考生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并能够贴切地论述观点。
2. 策问:策问是考验考生政治智慧和才干的一个环节。
考官会问一些与政务、军事、典章制度等方面有关的问题,考生需要立即回答,并且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出恰当的答案。
3. 古文阅读:考生需要阅读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典籍,包括《论语》、《孟子》等,然后根据考官提问回答问题。
隋朝科举制
隋朝科举制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
它不仅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据《旧唐书·杨绾传》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
《旧唐书·薛登传》也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
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
因陋就寡,赴速邀时。
辑辍小文,名之策学。
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由此可见,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之时,科举制草创伊始,只是试策小文,还很不成熟。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曰: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
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能,收采幽滞。
……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
或节仪可称,或操屡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
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
才堪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
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必举,与时无弃。
……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
有一于此,不必求备。
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屡清洁、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
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介绍一下明、清的乡试、会试、殿试情况。乡试在首都和各省省会举行,每三年(子、卯、午、酉年)一次,称为正科。国家有庆典时,于正科之外,加试一次,称为恩科。如恩、正两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按两种名额录取。生员(经过“科考”、“录科”或“录遗”录取者)、贡生、监生(经过“录科”录取者)均可应考。考中的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前五名称为“五魁”,第一名称为“解元”。《儒林外史》第3回范进中举的“报贴”上写:“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这是“报录人”奉承的说法。第七名不应称为“亚元”,“连登黄甲”更是未来的事,报录人恭维范进中举后再中进士。乡试的时间是八月,故称秋试、秋闱、秋榜、桂榜。明朝“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漫兴十首》第二首:“秋榜才名标第一”,自夸他曾中乡试第一。乡试俗称“大比”。比,是考核的意思。《红楼梦》第116回贾政对贾琏等说:“今年是大比的年头。……务必叫宝玉同着侄儿考去,能够中一个举人。”
综观宋代科举,考试的手续简化(取消选试),录取的标准放宽(文章合格,不论门第),录取的名额增加(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近一万人),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元:设。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女真人与汉人分别考试,前者录取人数较多,入仕较易。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把当时四个等级的人,分为两组考试。蒙古人、色目人(包括哈喇鲁、钦察、唐兀、阿速、秃八、康里、畏吾儿、回回、乃蛮、阿儿浑、撒耳柯思、斡罗思、汪古、甘木里、怯失迷儿等)为一组,汉人(北方的乣汉,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南人(南宋的江南人民)为另一组。前一组考试内容较易,录取标准较宽,授予官职较高;后一组相反。前一组为右榜,后一组为左榜(蒙古以右为上)。如蒙古人、色目人自愿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录取后官加一等。
宋代制科考试,称为“大科”,科目不多,废置无常。宋高宗以后设博学鸿词科。
常科、制科都算是正科。宋太祖时,对于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用“特恩”办法,赐予出身。此后,屡试不中者,别立名册,经特许附试,谓之“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皆能录取,故称恩科、恩榜。
为了防止舞弊,宋朝采用弥封、誊录的办法。弥封法是:试卷写姓名处,由弥封官反转折叠,用纸钉固,糊名弥封,录取后始拆封检视姓名。誊录法是:试卷由誊录所用朱笔誊写,以誊本送考官评阅。由于宋朝采用弥封、誊录,行卷、纳省卷已无必要,真宗时明令停止。
隋朝虽创立了科举制,并不经常考试,效果尚不显著。
唐:春闱秋卷
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几十种,其中主要的是明经、进士两科。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科目约有百种,较重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
纳省卷,是在考试之前,按规定向礼部交纳秋卷,叫做“观素学”,俾知其所长。元结《文编序》:“天宝十二年,漫史以进士获荐,名在礼部,会有司考校旧文,作《文编》纳于有司。”皮日休《文数序》:“咸通丙戌中,日休射策不上第,退归州东别墅,编次其文,将贡于有司,发筐丛萃,繁如薮泽,因名其书曰《文薮》焉。”可见,《文编》、《文薮》原是元结、皮日休向礼部交纳的秋卷。
文史常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
科举,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开科取士”的办法,从隋朝开始,逐渐形成制度,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实行了1300多年,可以写成专著。这里只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隋:春还秋往
科举制在隋代,仅是萌芽状态。
隋文帝设秀才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沈既济描绘当时情况:“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鸟聚云合。”(《选举论》)隋文帝“罢外选”的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用科举制代替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所谓“秋往”,指州县贡士,秋季到朝廷应试;“春还”,指考试完毕,春季返回原地。
明、清两朝是科举制度由极盛走向衰亡的时期。
先说一说童生试。凡“入学”以前,无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亦称儒童、文童。童生为了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叫做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亦称库生、簧门秀士、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相公。县试、府试、院试第一名,称为案首。
识兼茂明于体用等科。
常科考生的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和州县学馆的学生;二是乡贡,即在家读书,经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州县设宴招待赴京应试的举人,称为“鹿鸣宴”。
生徒、乡贡都到尚书省受试(称为“省试”)。考官初由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担任,开元中改由礼部侍郎担任,所以省试亦称“礼部试”。如临时由其他官员主持考试,称为“权知贡举”。礼部试毕,须送中书门下详覆。录取,谓之及第、摧第、登第、登科。
常科(明经、进士等科)考试及第的人,尊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考官自称“门生”,同科及第者互称“同年”。常科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考试(称为“选试”),合格者才授官。选试的内容是“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言辞辨正”。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至于皇亲、公卿子弟,可以不经过常科考试,直接参加吏部考试而得官。唐人称新进士为“白衣公卿”,有人认为,这个称呼的意思是:新进士可以与公卿子弟并试于吏部。(有人认为,指新进士将来可以位至公卿。)
常科考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故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朝廷张榜公布录取名单,谓之“春榜”。唐人诗歌中吟咏科举考试者很多,如:姚合《别胡逸》:“记得春闱同席试。”齐己《送刘蜕秀才赴举》:“都人看春榜。”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后,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遂成为登进士科的代称。
清代生员还要参加两种考试:(一)岁考(岁试)—各省学官巡回所属各州县,举行考试,考查生员平时的学业。(二)科考(科试)—乡试之前,各省学官巡回所属各州县,举行考试,意在选送优等的生员参加乡试,称为科举生员。
生员中有三种名目:
由官方供给膳食的生员,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岁试、科试成绩优秀的生员,补充为廪生,称为补廪。
考试的内容,明经科主要考帖经,进士科主要考诗赋,难易悬殊,朝野都重进士,轻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参加进士科考试者,称“举进士”。及第后,称“前进士”。新进士很荣耀,当时视为“登龙门”,誉为“一品白衫”。第一名称“状元”、“状头”。新进士有许多活动,如探花宴(设宴于杏花园,以少年俊秀者二人为探花使,折花助兴)、曲江会(设宴于曲江亭子,亦称闻喜宴),题名会(题名于慈恩寺塔)等。
唐代进士科,主要以文词优劣来决定录取与否。行卷和纳省卷者,主要是应进士科考试的人。这种社会风气,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春秋两试
宋代比隋、唐更加重视科举,进行改革。
宋朝科举虽仍分常科、制科两类,但情况与唐朝有所不同。常科的科目,比唐减少,进士科最受重视,进士科以外的科目,统称诸科。宋神宗时,罢诸科。哲宗时,将进士科分为经义、诗赋两科。所谓经义,指经书义理,改革了唐代明经科偏重记忆的考试方法。
制科是用来网罗非常人才的。白衣(白身、布衣)、公卿子弟、常科及第、已有官职,都可应试,合格者即授官。《云溪友议·琅琊忤》说:“贵族竞应制科,用为男子荣进,莫若兹乎。”
伴随着科举制度,出现了行卷和纳省卷的风气。
卷,就是应试的士人,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诗、赋、传奇等),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唐国史补·叙进士科举》:“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而出,谓之‘夏课’。”(《唐遮言.述进士下篇》注:“亦谓之秋卷。”)《南部新书》乙卷:“长安举子,自六月已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作新文章,谓之‘夏课’。亦有十人五人醵率酒馔,请题目于知己朝达,谓之私试。七月后,投献新课,···…”李肇、钱易所说的“夏课”、“新课”,就是行卷和纳省卷的卷。由于是七月后“投献”,故称“秋卷”。如张籍《赠贾岛》有“秋卷装成寄与谁”的句子。
科”录取,才能参加乡试。
(二)监生,指在国子监肄业者。因来源不同,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名目。后来,仅存虚名,不被重视。一般所称监生,多指通过捐纳而取得的,称为例监,也称民生。未“入学”者,欲参加乡试,必先报捐监生,作为出身,并不一定在国子监学习。《红楼梦》第118回,贾政函嘱贾宝玉、贾兰应乡试,李婶娘问:“他们爷儿两个又没进过学,怎么能下场呢?”王夫人答:“他爷爷做粮道的起身时,给他们爷儿两个援了例监了。”
宋代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相当于唐代的解试)、礼部试(相当于唐代的省试)、殿试三级。宋太祖为了直接控制科举,实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样,录取的人便成了“天子门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自称门生,以防止形成宗派。)殿试后,皇帝赐钱在琼林苑设宴,称为“琼林宴”。
宋太宗时,殿试分五等三甲放榜:一甲(一、二等)称“及第”,二甲(三等)称“出身”,三甲(四、五等)称“同出身”。按照等第,立即授官,取消了唐代吏部“选试”一关。
在定额生员之外,增加录取的生员,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地位次于廪生。
于增生之外,再增加名额录取的生员,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后来,凡初人学的生员,都称附生,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递补为增生、廪生。
此外,还有贡生、监生名目:
(一)贡生,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贡生有四种名目,清代贡生有六种名目,立表对照如下。
明、清每年从府、州、县挑选“食廪年深”(十年以上)的廪生充贡,称岁贡。岁贡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之称。
明代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的生员充贡,称选贡。清代的拔贡、优贡由此而来:每三年在生员中选拔一次,叫优贡;每六年(后改十二年)在生员中选拔一次,叫拔贡。
明、清遇皇室庆典,根据府、州、县的岁贡常额,特许加贡一次,称恩贡。
辽、金科举考试分乡试、府试、省试、殿试四级。元朝分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考试的内容,重经义,轻诗赋。元仁宗规定,经义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出题,答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从此,朱熹的唯心主义哲学与科举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