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讲 科技史概要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史第二讲

科学技术史第二讲

博物学:与近代博物学方法相当, 博物学:与近代博物学方法相当,最有价值的 科学工作
希腊化时期
在长达3个世纪期间,大批希腊文涌向埃及、中东, 在长达3个世纪期间,大批希腊文涌向埃及、中东, 一大批城市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一大批城市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阿富汗的亚历山大 城等被希腊化了 居住殖民地的希腊人世界主义倾向甚为明显, 居住殖民地的希腊人世界主义倾向甚为明显,因而也 导致希腊化文明有别于其前身的古典文明 希腊化文明未能渗透到农村和城市中的下层社会, 希腊化文明未能渗透到农村和城市中的下层社会,亚 非地区的岛屿似希腊化文明最终不敌伊斯兰文明。 非地区的岛屿似希腊化文明最终不敌伊斯兰文明。
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运动观
世界是由终极实在组成的,终极实在是不变的。终极 世界是由终极实在组成的,终极实在是不变的。 实在怎样运动变化才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实在怎样运动变化才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世界 怎样才既是不变的又是变化的呢? 怎样才既是不变的又是变化的呢? 最早表述这个问题的是赫拉克利特, 最早表述这个问题的是赫拉克利特,他宣称无人能两 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与赫拉克利特不同, 与赫拉克利特不同,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认为
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 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
出生于爱奥尼亚的萨莫斯, 出生于爱奥尼亚的萨莫斯,据说曾跟随泰勒斯学 去过埃及留学,后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敦, 习,去过埃及留学,后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敦, 在那里讲学。他和他的学生们的组织, 在那里讲学。他和他的学生们的组织,后来发展 成一个兼有科学、宗教和政治于一身的秘密学派。 成一个兼有科学、宗教和政治于一身的秘密学派。 学派的主要贡献在数学方面 把数的抽象概念提高到突出地位 提出了地球——天球的两球宇宙模式 提出了地球——天球的两球宇宙模式

科技史2

科技史2
概述
科学的社会功能:
认识自然 技术的社会功能: 改造自然 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 物质、能量、信息
古代技术的发端
发端的第一个标志:打造石器; 发端的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 发端的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
古代技术发端的意义
打造工具等:
材料(物质)技术; 人工取火: 能源技术; 创造文字: 信息技术。
原始科学与宗教
原始科学与原始宗教都发端自对
自然的思考:
科学起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宗教起源于对自然神秘感的崇拜
本课小结
科学技术是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逐步产生的,
最早的技术起源主要标志是石器的打造、人工取火和 文字的创造。这三个标志分别代表了物质技术、能源 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开端。古代科学就起源于人类在生 产劳动的同时力求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逐步认识自 然。由于生产直接依赖季节气候的影响,而且原始的 生产表现直截了当的数量关系,所以人类最先产生的 科学知识是天文学和数学。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同时产生了宗教。宗教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对 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神秘感产生的。科学是人类 已经认识的自然知识,宗教则是人类对求知的自然的 一种精神依托。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宗教对人类自 然观的影响将逐步减小。
古代科学的萌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知识的起源:
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积累,使人类逐步认识自然规律而 萌芽成科学知识。
人类最早形成的科学知识:
天文学和数学。
人类对自然的理性思考起源:
公元前七世纪的古希腊哲学思辩,对自然理性的思考, 追求其本原和统一性。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系统化:
十六世纪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科学技术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科学技术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21世纪实用教材主编李吉成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科学技术史 (2)绪论 (2)第一讲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 (3)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3)(一)古代技术的发端 (3)(二)古代科学的萌芽 (4)二、古巴比伦的科学技术 (4)三、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4)四、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5)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6)第二讲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0)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10)(一)古希腊的科学 (10)(二)古希腊的技术 (11)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12)(一)古罗马的科学 (12)(二)古罗马的技术 (12)三、古代中、西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一)古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3)第三讲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14)一、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14)(一)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成长 (14)(二)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15)二、近代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 (15)(一)日心说的创立 (15)(二)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 (16)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17)(一)观察实验方法的确立和实验科学的兴起 (17)(二)牛顿对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 (18)(三)16~18世纪物理学的其他成就 (19)四、近代生物学、化学和数学的形成 (20)(一)血液循环的发现与植物分类体系的建立 (20)(二)科学化学的确立与燃烧的氧化理论 (21)(三)数学的发展 (22)五、第一次技术革命 (23)(一)蒸汽机的发明与技术革命的兴起 (23)(二)工业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24)六、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绩 (24)科学技术史主讲杨莉教授主要参考书目1、王士舫、董自励主编,《科学技术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王鸿生著,《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密生主编,《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杨沛庭著,《科学技术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5、[英]W·C·丹皮尔,《科学是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绪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一、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客观规律2、研究内容:●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其内在规律;●研究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预测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发展历程●古代:专门史●近代:兴起●20世纪初:独立的学科●内史外史三、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1、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3、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科学意识;4、优化知识结构第一讲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古代河流文明的科学技术●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古代巴比伦的科学技术●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一)古代技术的发端1、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一个标志:打造石器旧石器时代:260 万年前开始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1 万年前开始石刀石斧石斧2、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利用天然火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3、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结绳结记事●刻木为契●图画甲骨文中国汉字西亚腓尼基人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西方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4、古代技术发端的意义●植物栽培技术;●动物驯养技术;●制陶技术;●冶金技术;●纺织技术;●建筑技术;●运输技术;❑一切技术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武器❑自然界最基本的东西:物质、能量和信息打造石器材料技术人工取火能源技术文字创造信息技术(二)古代科学的萌芽1、科学知识的起源●原始社会科学知识只能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产技术之中。

科学简史第二讲共65页文档

科学简史第二讲共65页文档

科学简史第二讲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第一、二讲科学技术史通识课

第一、二讲科学技术史通识课

第二节 科学史学科的历史发展简述 一 二 三 四 五 科技史的早期发展 学科史的出现 综合性科学史的出现 科技史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 科技史与中国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史的意义 一 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 进程中的作用 二 有助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科 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三 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理解
第四节 怎样学习这门选修课 一 多读:
北大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 中国科学院张柏春的《技术史研究十二讲》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通汇》 ……
二 多想 三 多讨论:欢迎同学们参加科技史 专业硕士生们的学术沙龙 四 如果有兴趣,建议作一点小课题 或者说是课程作业
第二讲 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开端
科学技术与文明
通识选修课(24课时)
主讲:万辅彬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1)科学技术定义 历史 科学 技术
(2)科学史
(3) 技术史
二 科学技术史的分类 学科史 断代史 国别史 个案研究 人物传记 内史和外史
科技史研究内容的拓展:科技考古、传统工艺、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科技战略、科技思想与 科技文化、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 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
二 制陶玻璃技术
香水瓶
三 青铜与金箔技术
四 建筑技术
五 天文学知识
泥板上的天文观测记录(BC1900-BC1800)
六 古印度数学知识
第三节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科 学技术
一 早期自然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数学理性的萌芽 (四)古代原子论

北大 科学技术史 课件

北大 科学技术史 课件

北大科学技术史课件第一部分:科学技术史概述1. 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和进步过程,揭示科学技术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 了解科学技术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 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为未来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对农业、医药、天文、数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和创新;- 例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科学技术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科学家、工匠在古代社会中受到尊重和重视。

第三部分: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明电力、蒸汽机、电话、电报等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式;- 工业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现代工业化社会。

第四部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 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等新兴科技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各行各业,并对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影响。

2. 科学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伦理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应用科技需重视伦理道德,兼顾社会效益。

结语科学技术史是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规律以及对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脉络,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科技史知识点整理

科技史知识点整理

科技史知识点整理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从古代的简单发明到现代的复杂技术,科技的历程充满了无数的创新和突破。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科技史知识点。

古代科技在古代,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为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保存。

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复制的效率,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火药的发明最初用于烟花和爆竹,但后来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模式。

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促进了海上贸易和地理大发现。

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发现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对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世纪科技在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相对缓慢,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例如,风车和水车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

伊斯兰世界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不少科技成果。

在数学方面,他们发展了代数学,并将印度的数字系统(即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传播到欧洲。

近代科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精神开始复苏。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挑战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的革命。

伽利略通过天文观测和实验,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学说,并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高潮。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使得工厂能够摆脱水力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纺织机的革新、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及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现代科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物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时空和物质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量子力学的发展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性质,为现代电子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史课件PPT课件

科学技术史课件PPT课件
科学复兴与技术进步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开始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焕发生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等。同时,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如达芬奇的机械设计、冶金和水利 工程等。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
总结词
技术革新与工业化进程
详细描述
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蒸汽机、纺织机、铁路 等重大发明引领了工业生产的变革。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也在这一时期取得重要 进展,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现代化。
阿拉伯数学在代数和几 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
了贡献。
美洲文明
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 和印加等文明在农业、 建筑和天文学方面有着
独特的成就。
非洲传统工艺
非洲的传统工艺如纺织、 制陶和金属加工等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
格。
03
中世纪科学技术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阿拉伯数字系统在欧洲中世纪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对欧洲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制定科技政策法规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法规,规范科技 发展,保障科技安全。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和认 知,增强科学素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加强科技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长。
改善生活质量
科技在医疗、交通、通讯等领 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进步
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增强国家竞争力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第一编科学的源头第一章文明古国的科学萌芽一、古埃及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农神俄赛里斯在古埃及,农业已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最早的太阳历——天文学和宇宙观埃及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几何学的开山鼻祖木乃伊千年不腐的奥秘——古埃及的医药学千年不腐的木乃伊正说明了古埃及的医药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金宇塔:未解的历史之谜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它们设计精密,工程浩大,反映了古代埃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才能,是世界著名的古迹。

在古希腊时即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二、古美索不达米亚古“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如分圆周为360度,分—小时为60分,1分为60秒,以7天为一星期,分黄道带为12个星座等。

楔形文字和泥板书约公元前35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用楔形文字刻写在泥板上的书叫泥板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古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又称“悬苑”。

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他的米提亚族王妃阿密斯提而建造的,从“空中花园”等几个著名建筑,人们能看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占星术中的宇宙观三、古印度阿拉伯记数法——古印度人的贡献五大元素的世界——自然观古印度的宇宙形成说,都建立在五种物质元素的基础上。

认为是水、地、火、风、空五大元素构成世界。

古印度的这种元素说产生的年代在希腊四元素说形成之前,是人类朴素自然观的发端。

四、上古中国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过严重文化断层的文明。

有据可考的历史已连绵5000多年。

主要成就在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

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农作物种植和医药学的源头。

天圆地方——上古中国的宇宙猜想中国古代宇宙论最主要的是盖浑两家。

科技史要点

科技史要点

科技史摘要1837年英国惠威尔发表《归纳科学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专著。

1912年萨顿创办科学史刊物。

以古埃及自然女神Isis命名。

1936年李约瑟在英国剑桥大学创立科学史系。

学习科技史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科技意识;有助于我们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古代技术发端的标志:(与材料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联系)打制石器——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

(砍砸器,刮削器,手斧)。

旧石器时代(石斧,石刀)新石器时代(石斧,石铲,石镰,石刀)人工取火——意义:食物的种类和范围扩大了,促进大脑发育;用火围攻猎取野兽;取暖,照明,扩大活动范围;烧陶器,积累化学知识创造文字——古巴比伦:十进制和六十进制并用,编制数学表,解方程,π=3或3.125,圆周分为360°,度分秒,秒分分宇宙是个箱子,大地是它的底板。

根据月亮盈亏制定太阳历。

楔形文字。

公元前13世纪前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批字母文字。

世界文字发展:象形——表意——拼音古埃及:十进制。

几何学,面积,体积。

宇宙是一个长方形的大盒子,稍呈凹形的大地是盒底,天是盒盖。

公元前2781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史密斯医学纸草书,世界上第一部外科学著作,写于公元前1700年,发现于1862年。

古印度:天地的中央是须弥山,天如伞盖,由须弥山支撑着,日月星辰均绕它运行,太阳绕山一周为一昼夜。

《太阳悉檀多》,现存最早古印度天文学著作。

《五大历书》综合性天文著作,公元505年。

用“零”符号。

十进制。

十进制记数法。

《阿柔吠陀》奠定理论基础,《妙闻集》和《遮罗迦集》是医学知识体系成熟标志。

制砖技术古中国:东汉张衡:浑天仪(自动天文仪),地动仪(观测地震方位),候风仪(观测气象)元代郭守敬:改造浑天仪成简仪。

《科技发展历程 1》 讲义

《科技发展历程 1》 讲义

《科技发展历程 1》讲义科技,这个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无处不在。

从远古时代的简单工具到现代的高科技设备,科技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运用简单的科技来改善生活。

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科技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火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温暖和光明,还让人们能够烹饪食物,从而提高了食物的营养价值,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石器的制作和使用,让人类能够更有效地获取食物和抵御外敌。

从粗糙的打制石器到精细的磨制石器,人类的手工艺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

农业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人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这使得食物的供应更加稳定,人类不再完全依赖于狩猎和采集。

灌溉技术的发明,让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耕种。

金属工具的出现,如铜器和铁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在古代文明中,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人瞩目。

古埃及人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展现了他们在建筑工程方面的高超技艺。

古希腊人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火药改变了战争的方式;指南针则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进入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相对缓慢,但在其他地区,科技仍在不断进步。

阿拉伯人在数学、医学和化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保存和传播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科技发展的轨迹。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挑战了长期以来的地心说,开启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力学现象,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建立。

工业革命则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科技发展历程 1》 讲义

《科技发展历程 1》 讲义

《科技发展历程 1》讲义科技,这个词汇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

从古代的简单工具到现代的复杂技术体系,科技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无数的创新、突破和变革。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运用科技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最早的科技成果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学会了打磨石头,制作出简单的工具,如石斧、石刀等,用于狩猎、采集和防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现了火的使用,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突破。

火不仅提供了温暖和光明,还使得人们能够烹饪食物,从而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进化。

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驯化动植物,发明了农业工具,如犁、水车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陶器的制作、金属的冶炼等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个时期,科技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如食物生产、住所建造等。

然而,真正的科技革命始于工业时代。

18 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

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工厂能够摆脱水力和风力的限制,大规模地进行生产。

随后,纺纱机、织布机等机器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

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还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使得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19 世纪中叶,电力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得电力成为了主要的动力源。

电灯的发明,照亮了人们的生活;电话、电报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同时,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20 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更是惊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变得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开展业务。

1 第二讲 科技史概要

1 第二讲  科技史概要

第二讲科技史概要吴国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Ancient Greek):世界的本原/基质/始基问题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万物本原是水;Everything is made of water.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公元前546):无限定/无限/阿派朗apeiron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万物本原是气;air.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40~公元前470)认为火是万物本原;Fire is the primordial element. Perpetual change was he believed in.“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for fresh waters are ever flowing in upon you.”“The sun is new every day.”留基伯(Leucippus, 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40)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最早提出了原子论(Atomism)观点,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

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原子论思想。

A tom端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四元素说(four elements火法),土earth、水water、气air、火fire。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火、气、水、土四元素是自然界原始物质;5 phases求知乃人之本性。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All things are numbers.Some of rules of the Pythagoras order were:Not to eat the heart;Not to pick up what has fallen;To abstain from beans.数的和谐:harmonic mean勾股定理:right-angled triangles: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n the sides adjoining the right angle is equal to the square on the remaining side.电子是什么?怀疑主义:皮罗(Pyrrho,365-275,BC)A . 怀疑论的基本目的:心灵的宁静可以用一个三段式来表达逻辑结构:(1)以“心灵宁静”为目的;(2)以“结束独断”为达到“心灵宁静”的最佳途径;(3)以不可知论为达到“结束独断”的理论基础。

古代科学技术概论.ppt

古代科学技术概论.ppt

2019-7-23
谢谢您的观赏
7
4、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陶器大约出现在8000~9000年前,制陶器的温度达
到了1000度,厚度达1~2mm “蛋壳陶” 手工业的出现,标志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5、冶金技术的出现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冶金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7世纪的黑海岸边、保加利亚:
孔雀石+木炭→铜 冶金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结束。金属时代的
2019-7-23
谢谢您的观赏
11
(2) 古埃及留下来的数学成就较少。 十进制,一元一次方程; 求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方法以及求正方锥体体积的
公式;圆周率为3.1605。
(3) 印度 《准绳经》(讲述祭坛修建的书) 勾股定理;圆周率为3.09 《圣使集》: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
2019-7-23
谢谢您的观赏
25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线、 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 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演这些公 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法”,即我们今天 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 积分计算的鼻祖。
天文学方面:他还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 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 要早一千八百年,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提出这样 的见解,是很了不起的。制造出了星球仪。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古希腊 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力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 他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发现了杠杆定律,系统并 严格的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还 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他在研究浮体 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定律。

科技史

科技史

第二讲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一、科学•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人对自然界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知识体系和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1)科学是理性认识(2)科学是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科学也被看成是一种社会建制二、技术•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理论和经验、技能(技艺)、借助物质手段,实现自然界人工化的社会活动过程。

(1)技术是科学理论、经验、技能或技艺的表现(外化)(2)技术必须依靠物质手段才能实现(3)技术是实现自然界人工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三、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基本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实现发明,从而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并使人类生活得更好.2.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科学致力于回答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注重于处置“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3.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主要关系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分析等方法来再现客体.技术主要采用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4.相关知识和领域不同科学相对技术来说是比较单纯的,是最基础的理论.但技术课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它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5.目标与结果不同科学活动主要是从多样性到一元性,从模糊性到精确性.科学活动要从纷繁的现象去解释本质,从诸多的假说去确认真理.6.衡量标准不同衡量科学的根本标准是真理性标准,即:看看科学认识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而对技术要评价优劣要看它是否对社会有益、是否带来经济效益.7.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相对具有不确定性.而技术工作往往具有较强计划性.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 根本目标的一致性虽然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但对于人类来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为了深刻地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2 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连成一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存在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科技史概要吴国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Ancient Greek):世界的本原/基质/始基问题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万物本原是水;Everything is made of water.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0~公元前546):无限定/无限/阿派朗apeiron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 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万物本原是气;air.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40~公元前470)认为火是万物本原;Fire is the primordial element. Perpetual change was he believed in.“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for fresh waters are ever flowing in upon you.”“The sun is new every day.”留基伯(Leucippus, 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40)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最早提出了原子论(Atomism)观点,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

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时期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原子论思想。

A tom端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四元素说(four elements火法),土earth、水water、气air、火fire。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火、气、水、土四元素是自然界原始物质;5 phases求知乃人之本性。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0~公元前500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All things are numbers.Some of rules of the Pythagoras order were:Not to eat the heart;Not to pick up what has fallen;To abstain from beans.数的和谐:harmonic mean勾股定理:right-angled triangles: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n the sides adjoining the right angle is equal to the square on the remaining side.电子是什么?怀疑主义:皮罗(Pyrrho,365-275,BC)A . 怀疑论的基本目的:心灵的宁静可以用一个三段式来表达逻辑结构:(1)以“心灵宁静”为目的;(2)以“结束独断”为达到“心灵宁静”的最佳途径;(3)以不可知论为达到“结束独断”的理论基础。

皮罗的最终目标是寻求幸福。

B. 基本方法:反对理论悬搁一切判断。

2、古中国“五行说” (5 phases)(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看作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元素,来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有阴阳(yin and yang)两种力量two-force theory“元气说”(把“元气”看作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等。

墨子:端Duan老子:道DaoDaoists studied man’s inner life and his relation to nature.宇宙生成论:3、古印度4大元素说:非正统哲学——顺世论提出:地、水、火、风,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什么创造者。

第二,提出了物质结构问题。

第三,提出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问题。

例如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公元前546)认为生命起源于泥泽,并认为人是由鱼变来的。

此外还提出如天体结构、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其中包含着某些合理成分伯然哲学这一古代科学形态虽然有一定观测事实为依据,但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分析和解剖的地步,对自然联系也没有从细节上加以证明,主要还是靠想象和猜测。

二、古希腊自然科学的贡献古代理论自然科学知识形态。

恩格斯指出:“精确的自然研究只是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希腊人那里才开始的。

”一.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 syllogism, Term logi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All men are mortal (Major premiss).Socrates is a man(Minor premiss).Therefore: Socrates is mortal(Conclusion).“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he truth.”----Aristotle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Amicus VERITAS,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坚持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

The five elementsMain article: Classical element∙Fire, which is hot and dry.∙Earth, which is cold and dry.∙Air, which is hot and wet.∙Water, which is cold and wet.∙Aether, which is the divine substance that makes up the heavenly spheres and heavenly bodies (stars and planets).二.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

欧几里得(Euclid, 前450-前380),Euclidean geometryEuclid's Elements of GeometryThe Elements consists of thirteen books. Book 1outlines th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 of plane geometry.The Elements consists of thirteen books. Book 1 outlines th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 of plane geometry, including the three cases in which triangles are congruent, various theorems involving parallel lines, the theorem regarding the sum of the angles in a triangle, and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Book 2 is commonly said to deal with ``geometric algebra'', since most of the theorems contained within it have simple algebraic interpretations. Book 3 investigates circles and their properties, and includes theorems on tangents and inscribed angles. Book 4 is concerned with regular polygons inscribed in, and circumscribed around, circles. Book 5develops the arithmetic theory of proportion. Book 6 applies the theory of proportion to plane geometry, and contains theorems on similar figures. Book 7deals with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e.g., prime numbers, greatest common denominators, etc.Book 8 is concerned with geometric series. Book 9 contains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results in the previous two books, and includes theorems on the infinitude of prime numbers, as well as the sum of a geometric series. Book 10 attempts to classify incommensurable (i.e., irrational) magnitudes using the so-called ``method of exhaustion'', an ancient precursor to integration. Book 11deals with th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y. Book 12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volumes of cones, pyramids, cylinders, and spheres using the method of exhaustion. Finally, Book 13investigates the five so-called Platonic solids.Definitions(Book 1)1. A point is that of which there is no part.2. And a line is a length without breadth.3. And the extremities of a line are points.4. A straight-line is (any) one which lies evenly withpoints on itself.5. And a surface is that which has length and breadthonly6. And the extremities of a surface are lines.7. A plane surface is (any) one which lies evenly withthe straight-lines on itself.8. And a plane angle is the inclination of the lines toone another, when two lines in a plane meet one another,and are not lying in a straight-line.9. And when the lines containing the angle arestraight then the angle is called rectilinear.10. And when a straight-line stood upon (another)straight-line makes adjacent angles (which are) equal toone another, each of the equal angles is a right-angle, andthe former straight-line is called a perpendicular to thatupon which it stands.Five Postulates1. Let it have been postulated to draw a straight-line from any point to any point.2. And to produce a finite straight-line continuously in a straight-line.3. And to draw a circle with any center and radius.4. And that all right-angles are equal to one another.5. And that if a straight-line falling across two (other) straight-lines makes internal angles on the same side (of itself whose sum is) less than two right-angles, then the two (other) straight-lines, being produced to infinity, meet on that side (of the original straight-line) that the (sum of the internal angles) is less than two right-angles (and do not meet on the other side).Common Notions1. Things equal to the same thing are also equal to one another.2. And if equal things are added to equal things then the wholes are equal.3. And if equal things are subtracted from equal things then the remainders are equal.4. And things coinciding with one another are equal to one another.5. And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part.公理化体系Father of Geometry公理axiom: 不证自明5条公理第五条: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公元前275)《几何原本》,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几何学发展成果,从35个原始定义、5条公设和5条公理出发逻辑地证明几何学中的467个定理,建立了几何学的公理化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