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下列各组数中:①・扌和(-5) 2;②(-3)彳和.宁;③.(-0.3) 5和0.35;④和0"°; ⑤(-1)彳和一 (-1) 2 .相等的共有( )4组 D 、5组2•计算-4x2的结果是(3.2015的倒数是() 6.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7. - 5的相反数是()A.5B.15C. - 15 8•已知 a>b 且 a+b=0,贝ij ()9•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A. - 3B. - 1C.OD.210.如果向北走3m,记作+3m,那么・10m 表示()A 、向东走10mB 、向南走10mC 、向西走10mD 、向北走10m二、填空题(共8题;共39分)|a|=1, |b|=2, |c|=3,月.a>b>c,那么 a+b - c= _____________12. 在数・5, 1,・3, 5,・2中任选两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A.aVOB.b>0C.b<0D.a>0 A 、-6 B 、-2C 、D 、-8 A. -20152015 c 2015 D. 20154.计•算(1 - -孑-^)• ・§) • B 、5•计算( -25)三手的结果等于( B 、-5 C 、-15D 、A •所冇的冇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 •冇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C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13. 若 a<0, b<0, |a|<|b|,则 a ・b ____________ 0.14. ・2倒数是 ______ ,・2绝对值是 _________15. 计算:1 ■ ( ■ 3) = _______16. 如果水库的水位高于正常水位Im 时,记作+lm,那么低于正常水位2m 时,应记作 ____________ . 17. 若 |a - 1|=4,则 a= ________ .18. 计算:-(+ j , - ( - 5.6) = ___________ ,・ | ・ 2|= ______ , 0+ (・ 7) = _________ ・ (・ 1)- I -3|= 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31分)29.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227 , 0,・(+0.18) , 34 }:};};}.20. 若|a|=5, |b|=3,① 求a+b 的值;② 若a+b<0,求a-b 的值.21. 若|a| =4, |b|=2,且 aVb,求 a - b 的值.-5.13, 5,・ | ・ 2|, +41,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22.小明在初三复习归纳吋发现初中阶段学习了三个非负数,分别是:①X;②a;③|a| (a是任意实数).于是他结合所学习的三个非负数的知识,自己编了一道题:已知(x+2) 2+|x+y・1|二0,求/的值•请你利用三个非负数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23•为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方向的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15, -4, +13, - 10, - 12, +3,- 13, - 17.(1)出车地记为0,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2)若汽车耗油量为0.1升/千米,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24.如图是一个三阶幻方,由9个数构成并且横行,竖行和对角线上的和都相等,试填出空格屮的数.-3795答案解析一、单选题I、【答案】C【考点】有理数的乘方【解析】f分莎丿首先计算出各组数的值,然后作出判断.【解答】@-52=-25, (-5)2=25;②(-3)3=-27 ^-33=-27;③.(-0.3)乙0.00729 , 0.35=0.00729;④O ioo=o2oo=o;⑤(-1)3=-1,・(-1)2=-1.故②③④⑤组相等.故选C.(点讦口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帚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幕是正数.2、【答案】D【考点】有理数的乘法【解析】【解答】解:原式二・(4x2)=-8,故选:D.【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可得答案.3、【答案】C【考点】倒数【解析】【解答】解:2015的倒数是诰故选:C.【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可得2015的倒数是祐 .4、【答案】C【解析】【解答】解:设44+4=a,原式二(.1 - a) (a+£ ) - (1 _ a - ) a=a+-^ - a2 - a _ a+a2+-^ a=-^ ,■ ■■故选c【分析】设4+j+^=a,原式变形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5、【答案】C【考点】有理数的除法【解析】【解答】解:V (- 25) 号 (-25) x|=- 15, ・•・(・25)十扌的结果等于・15.故选:C.【分析】根据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求出算式(-25) 的结果等于多少即可.6、【答案】A【考点】有理数的加法【解析】【解答】解: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A正确;有理数分为正数、0和负数,B错误;・3和+2不是相反数,C错误;正数与负数相加,和小于正数,D错误;故选A.【分析】利用排除法求解.7、【答案】A【考点】相反数【解析】【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故选A.【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直接求得结果.8、【答案】D【考点】有理数的加法【解析】【解答】解:Va>b a+b=O, Aa>0, b<0,故选:D.【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得到a与b互为相反数,即可做出判断.9、【答案】A【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解析】【解答】解: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知- 3<-2. 故选:A.【分析】先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可排除C、D,再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比・2小的数是・3・10、【答案】B【考点】正数和负数【解析】【解答】解:如果向北走3m,记作+3m,南、北是两种相反意义的方向,那么-10m表示向南走10m;故选B.【分析】正数和负数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向北走3m,记作+3m,即可得出-10m的意义.二、填空题11>【答案】2或0【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解:V|a|=l, |b|=2, |c|=3,・:a=±l, b=±2, c=±3,Va>b>c,a= - 1, b= - 2, c= - 3 xiK a=l, b= - 2, c= - 3,则a+b - c=2 或0.故答案为:2或0【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 b及c的值,再根据a>b>c,判断得到各自的值,代入所求式子中计算即可得到结果.12、【答案】15【考点】有理数的乘法【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 x (・3) "5,故答案为:15【分析】根据题意确定出积最大的即可.13、【答案】>【解析】【解答】解:Va<0, b<0, |a|<|b|A a ・ b>0.【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结合绝对值的性质确定运算符号,再比较大小.14、【答案】2【考点】绝对值,倒数【解析】【解答】解:- 2的倒数为-*, - 2的绝对值为2. 故答案为■ * ; 2.【分析】分别根据倒数的定义以及绝刈值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15、【答案】4【考点】有理数的减法【解析】【解答】解:(・3)=1+3=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求出(・3)的值是多少即可.16、【答案】-2m【考点】正数和负数【解析】【解答】解:高于正常水位记作正,那么低于正常水位记作负.低于正常水位2米记作:-2m. 故答案为:-2m【分析】弄清楚规定,根据规定记数低于正常水位2m.17、【答案】5或・3【考点】绝对值【解析】【解答】解:・・・|a-l|=4, .\a - 1=4或解得:a=5或3.故答案为:5或・3.【分析】依据绝对值的定义得到a・1=±4,故此可求得a的值.18、【答案】-5.6; -2; - 7; -4【考点】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析】【解答】解:原式=・扌;原式=5.6:原式=-2;原式二・7;原式=-1 - 3= - 4, 故答案为:・亍;5.6; - 2; - 7; - 4【分析】原式利用减法法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三、解答题19、【答案】【解答】解:正数集合{5, +41, 34}; 负数集合{-5.13, -|-2|,・ 227,・(+0.18) }; 整数集合{5, -|-2|, +41, 0};分数集合{- 5.13, - 227, - (+0.18) , 34}【考点】有理数【解析】【分析】按照有理数的分类填写:'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 V ■20、 【答案】解:(1) V|a|=5, |b|=3,a=±5, b=±3,.\a+b=8或2或・2或-8;(2) Va=±5, b 二±3,且 a+b<0,a= - 5, b=±3,A a - b= - 8 nJc - 2.【考点】有理数的加法【解析】【分析】(1)由于|a|=5, |b|=3,那么a=±5, b=±3,再分4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可;(2)由于a=±5, b=±3,且a+b<0,易求a= - 5, b=±3,进而分2种情况计算即可.21、 【答案】解:V|a|=4, |b|=2,a=±4, b=±2,Va<b,•Ia= - 4, b=±2,a - b= - 4 - 2= - 6,或 a-b=-4- ( - 2 ) = - 4+2= - 2,所以,a - b 的值为-2或-6.【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出a 、b,再判断出a 、b 的对应情况,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法则有理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2、【答案】解:I (x+2) »x+y - 1冋,/• x+2=0x+y-l=0,解得x=-2y=3,x y= ( - 2)3= - 8,即x,的值是■&【考点】有理数的乘方【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x+2)2+|x+y-l|=O,然后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 可得x+2=0, x+y・20,据此求出x、y的值各是多少,再把它们代入/ ,求出的值是多少即可.23、【答案】解:(1) 0+15 - 4+13 - 10 ・ 12+3 - 13 - 17= - 25.答: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在出车地点的西面25千米处.(2) |+151 + | - 4| + |+131 + | - 10| + | - 121 + |+31 + | - 13| + | - 171 =87 (千米),87x0.1=8.7 (升).答:这天上午汽车共耗油8.7升【考点】正数和负数【解析】【分析】(1)由已知,岀车地位0,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则把表示的行程距离相加所得的值, 如果是正数,那么是距出车地东面多远,如果是负数,那么是距出车地东面多远.(2)不论是向西(负数)还是向东(正数)都是出租车的行程.因此把它们行程的绝对值相加就是出租车的全部行程.既而求得耗油量.24、【答案】解:J・3+7+5=・3+12=9,・・・三个数的和为9,第三行中间的数是9 -(9+5) =-5,最中间的数是9 -(- 3+9) =3,第二列最上边的数是9- ( - 5+3) =9+2=11,第一行的第一个数是9・(・3+21) =9・8二1,第一列的第二个数是9・(1+9)=・3111■379-5【考点】冇理数的加法【解析】【分析】先根据最后一列求出三个数的和,然后求出第三行中间的数,根据对角线的数求出最中间的数再求出第二列最上边的数,再根据第一行的三个数的和求出左上角的数,然后求出第一列的第二个数,从而得解.。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衰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2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7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人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__;(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所示:(2)5;﹣5或3(3)﹣1+x(4)解: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CA=(4+4t)﹣(﹣1+t)=5+3t,AB=(﹣1+t)﹣(﹣3﹣2t)=2+3t,∴CA﹣AB=(5+3t)﹣(2+3t)=3,∴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解析】【解答】(2)CA=4﹣(﹣1)=4+1=5(cm);设D表示的数为a,∵AD=4,∴|﹣1﹣a|=4,解得:a=﹣5或3,∴点D表示的数为﹣5或3;故答案为5,﹣5或3;( 3 )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故答案为﹣1+x;【分析】(1)根据题意容易画出图形;(2)由题意容易得出CA的长度;设D表示的数为a,由绝对值的意义容易得出结果;(3)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1+x;(4)表示出CA和AB,再相减即可得出结论.2.如图,数轴上一动点从原点出发,在数轴上进行往返运动,运动情况如下表(注:表格中的表示2到4之间的数).运动次数运动方向运动路程数轴上对应的数第1次____①_____3-3第2次左____②_____第3次____③_________④_____(1)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已知第4次运动的路程为 .①此时数轴上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若第4次运动后点恰好回到原点,则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________【答案】(1)左;;右; .(2)或;解:当时,或-0.5,不符合题意;当时,,,所以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32.【解析】【解答】解:(1)动点从原点运动到点-3,所以是向左运动;再从点-3向左运动,故终点数字是;∵,∴,∴第三次点是向右运动,运动路程是,故答案为:左,,右, .( 2 )①向右运动时,;向左运动时,,故答案为或;【分析】(1)根据始点与终点的数字符号确定第一次运动方向;第一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运动路程的差即第二次终点数字;根据第三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终点数字的差的符号确定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程.(2)①分向左或向右两种可能,根据确定第四次移动后最终在数轴上的对应数字;②根据第四次运动后的对应数字确定的值,再计算总路程.3.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1cm到达B 点,然后向右移动6cm到达C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点C到点A的距离CA=________cm;若数轴上有一点D,且AD=4,则点D表示数________;(3)若将点A向右移动xcm,则移动后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4)若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5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与t的值有关?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点A表示-3,点B表示-4,点C表示2,如图所示,(2)5;1或-7(3)-3+x(4)解:CA-AB的值与t的值无关.理由如下:由题意得,点A所表示的数为-3+t,点B表示的数是-4-3t,点C表示的数是2+5t,∵点C的速度比点A的速度快,∴点C在点A的右侧,∴CA=(2+5t)-(-3+t)=5+4t,∵点B向左移动,点A向右移动,∴点A在点B的右侧,∴AB=(-3+t)-(-4-3t)=1+4t,∴CA-AB=(5+4t)-(1+4t)=4.【解析】【解答】(2)CA=2-(-3)=2+3=5;当点D在点A右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4+(-3)=1;当点D在点A左侧时,点D表示的数是:-3-4=-7;故答案为5;1或-7.( 3 )点A表示的数为-3,则向右移动xcm,移动到(-3+x)处.【分析】(1)在数轴上进行演示可分别得出点A,点B,点C所表示的数;(2)由题中材料可知CA的距离可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即CA=2-(-3);由AD=4,且点A,点D的位置不明确,则需分类讨论:当点D在点A右侧时,和当点D 在点A左侧时,两种情况;(3)向右移动x,在原数的基础上加“x”;(4)由字母t分别表示出点A,点B,点C的数,由它们的移动方向不难得出点C在点A 的右侧,点A在点B的右侧,依此计算出CA,AB的长度,计算CA-AB的值即可.4.观察下面的式子:, , ,(1)你发现规律了吗?下一个式子应该是________;(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答案】(1)(2)解:==== .【解析】【解答】(1)根据规律,下一个式子是:【分析】(1)规律: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乘积的倒数等于这两个自然数倒数的差,据此写出结论即可;(2)利用规律将原式转化为加减运算,然后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5.甲、乙、丙三个教师承担本学期期末考试的第17题的网上阅卷任务,若由这三人中的某一人独立完成阅卷任务,则甲需要15小时,乙需要10小时,丙需要8小时。

江苏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含答案)

江苏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含答案)

1.若b<0,刚a ,a+b ,a-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a <+b -b a B .<a<a-b a+b C .a<<a-b a+b D .<a<a+b a-b D解析:D 【分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两两做差即可求解. 【详解】 ∵b<0∴()0a a b b -+=->,()0a b a b --=-> ∴()a a b >+,()a b a -> ∴()()a b a a b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运算,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2)(3)236-⨯-=⨯= B .()144282⎛⎫÷-=⨯-=- ⎪⎝⎭C .363(6)3--=-++=D .()()2399--=--= C解析:C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2)(3)236-⨯-=⨯=,故A 选项正确;()144282⎛⎫÷-=⨯-=- ⎪⎝⎭,故B 选项正确; 363(6)9--=-+-=-,故C 选项错误;()()2399--=--=,故D 选项正确;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重点是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3.已知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 、b 、-a 、-b 从小到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a <bB .-b <-a <a <bC.-b<a<b<-a D.a<-b<b<-a 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a<0<b,且|a|>b,则-a>b,-b>a,然后把a,b,-a,-b从大到小排列.【详解】∵a<0<b,且|a|>b,∴a<-b<b<-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4.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ac|=ac C.b<d D.c+d>0B解析:B【分析】先弄清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可以解得.【详解】从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b<0,d>c>1;A、|a|>|b|,故选项正确;B、a、c异号,则|ac|=-ac,故选项错误;C、b<d,故选项正确;D、d>c>1,则c+d>0,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题关键点:记住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计算11212312341254 2334445555555555⎛⎫⎛⎫⎛⎫⎛⎫⎛⎫-+++---+++++⋯++⋯+⎪ ⎪ ⎪ ⎪ ⎪⎝⎭⎝⎭⎝⎭⎝⎭⎝⎭的值()A.54 B.27 C.272D.0C解析: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算括号内的,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12+1﹣32+2﹣52+3﹣72+…+27 =27×12=272.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寻找规律.6.在快速计算法中,法国的“小九九”从“一一得一”到“五五二十五”和我国的“小九九”算法是完全一样的,而后面“六到九”的运算就改用手势了.如计算8×9时,左手伸出3根手指,右手伸出4根手指,两只手伸出手指数的和为7,未伸出手指数的积为2,则8×9=10×7+2=72.那么在计算6×7时,左、右手伸出的手指数应该分别为( ) A .1,2 B .1,3 C .4,2 D .4,3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猜想得出数据,再代入看看是否符合即可.解:一只手伸出1,未伸出4,另一只手伸出2,未伸出3,伸出的和为3×10=30, 30+4×3=42,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定义新运算题型.通过阅读规则,得出一般结论.解题关键是对号入座不要找错对应关系. 7.计算2136⎛⎫--- ⎪⎝⎭的结果为( ) A .-12 B .12C .56D .56A 解析:A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2136⎛⎫--- ⎪⎝⎭=2136-+ =12-.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2-21÷=B .311-2-8327⎛⎫= ⎪⎝⎭C .1352535-÷⨯=- D .133( 3.25)6 3.2532.544⨯--⨯=- D解析:D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判断A 、B ,根据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可判断C ,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判断D . 【详解】A 、()22-2-2441÷=-÷=-,该选项错误;B 、33343191217-2-332727⎛⎫⎛⎫==-=- ⎪ ⎪⎝⎭⎝⎭,该选项错误; C 、1335539355-÷⨯=-⨯⨯=-,该选项错误; D 、13132713273( 3.25)6 3.25 3.25 3.25 3.25()32.5444444⨯--⨯=-⨯-⨯=-⨯+=,该选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9.绝对值大于1且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A .6 B .–6C .0D .4C解析:C 【解析】绝对值大于1且小于4的整数有:±2;±3,–2+2+3+(–3)=0.故选C .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下面四个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a+b=0 B .a+b=1C .|a|+|b|=0D .|a|+b=0A解析:A 【解析】a ,b 互为相反数0a b ⇔+= ,易选B.11.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若|a|=|b|,则a=b B.若|a|=b,则a=bC.若|a|=﹣b,则a=b D.若a=﹣b,则|a|=|b|D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详解】选项A、B、C中,a与b的关系还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故选项A、B、C不一定成立,D.若a=﹣b,则|a|=|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2.计算-3-1的结果是()A.2 B.-2 C.4 D.-4D解析:D【解析】试题-3-1=-3+(-1)=-(3+1)=-4.故选D.13.下列四个式子,正确的是()①33.834⎛⎫->-+⎪⎝⎭;②3345⎛⎫⎛⎫-->--⎪ ⎪⎝⎭⎝⎭;③ 2.5 2.5->-;④125523⎛⎫-->+⎪⎝⎭.A.③④B.①C.①②D.②③D解析:D【分析】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根据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大的数反而小,可得答案.【详解】①∵33 3.754⎛⎫-+=-⎪⎝⎭,33.83 3.754>=,∴33.834⎛⎫-<-+⎪⎝⎭,故①错误;②∵33154420⎛⎫--==⎪⎝⎭,21335502⎛⎫--==⎪⎝⎭,1512 2020>,∴3345⎛⎫⎛⎫-->-- ⎪ ⎪⎝⎭⎝⎭,故②正确; ③∵ 2.5 2.5-=,2.5 2.5>-,∴ 2.5 2.5->-,故③正确; ④∵111523623⎛⎫--== ⎪⎝⎭,217533346+==,333466<, ∴125523⎛⎫-->+ ⎪⎝⎭,故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有:②③.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以及有理数大小比较,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 B .a -表示的数一定是正数 C .a -表示的数一定是正数或负数 D .a -可以表示任何有理数D解析:D 【分析】直接根据有理数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 a -表示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当a 为负数时,-a 就是正数,故该选项错误; B. a -表示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当a 为正数时,-a 就是负数,故该选项错误; C. a -表示的数不一定是正数或负数,当a 为0时,-a 也为0,故该选项错误; D. a -可以表示任何有理数,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826(82)6--⨯=--⨯ B .434322()3434÷⨯=÷⨯ C .20012002(1)(1)11-+-=-+ D .-(-22)=-4C解析:C 【分析】原式各项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A 、82681220--⨯=--=-,错误,不符合题意;B 、433392234448÷⨯=⨯⨯=,错误,不符合题意; C 、20012002(1)(1)110-+-=-+=,正确,符合题意; D 、-(-22)=4,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__.76【分析】根据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6776故答案是:6776【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解析:76. 【分析】根据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详解】解: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67.76. 故答案是:67.76.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2.3-的平方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___.【分析】根据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可知【详解】−3的平方是99的相反数是-9-9的倒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及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解析:19-【分析】根据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可知. 【详解】−3的平方是9,9的相反数是-9,-9的倒数是19- 故答案为19-. 【点睛】此题考查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及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3.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满足abcd=77,则a+b+c+d=___________.【解析】77=7×11=1×1×7×11=-1×1×(-7)×11=-1×1×7×(-11)由题意知abcd 的取值为-11-711或-117-11从而a+b+c+d=±4故答案为±4 解析:4±【解析】77=7×11=1×1×7×11= -1×1×(-7)×11= -1×1×7×(-11),由题意知,a、b、c、d的取值为-1,1,-7,11或-1,1,7,-11,从而a+b+c+d=±4,故答案为±4.4.计算:(1)(-0.8)+1.2+(-0.7)+(-2.1)=[________]+1.2=________+1.2=____;(2)32.5+46+(-22.5)=[____]+46=_____+46=____.(-08)+(-07)+(-21)(-36)-24325+(-225)1056【分析】(1)先根据加法的运算律把同号的数相加再根据加法法则计算;(2)先根据加法的运算律把相加得整数的数相加再根据加法解析:(-0.8)+(-0.7)+(-2.1) (-3.6) -2.4 32.5+(-22.5) 10 56【分析】(1)先根据加法的运算律把同号的数相加,再根据加法法则计算;(2)先根据加法的运算律把相加得整数的数相加,再根据加法法则计算.【详解】解:(1)(-0.8)+1.2+(-0.7)+(-2.1)=[(-0.8)+(-0.7)+(-2.1)]+1.2=(-3.6)+1.2=-2.4;(2)32.5+46+(-22.5)=[32.5+(-22.5)]+46=10+46=56.故答案为:(-0.8)+(-0.7)+(-2.1),(-3.6),-2.4;32.5+(-22.5),10,5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律和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计算:5213(15.5)65772⎛⎫⎛⎫⎛⎫-+++-+-=⎪ ⎪ ⎪⎝⎭⎝⎭⎝⎭__________.0【分析】将同分母的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即可【详解】原式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0【分析】将同分母的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即可. 【详解】原式5213615.5510100772⎡⎤⎡⎤⎛⎫⎛⎫⎛⎫=-+-++-=-+= ⎪ ⎪ ⎪⎢⎥⎢⎥⎝⎭⎝⎭⎝⎭⎣⎦⎣⎦. 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解题的关键.6.我们知道,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肥城市区海拔大约100米,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为16℃,泰山的海拔大约为153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______.℃【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详解】解: 解析:7.42【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 【详解】解:()1615301001000.6--÷⨯1614301000.6=-÷⨯ 168.58=- 7.42=(℃);答: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7.42℃. 故答案为:7.4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各组式子:①a ﹣b 与﹣a ﹣b ,②a +b 与﹣a ﹣b ,③a +1与1﹣a ,④﹣a +b 与a ﹣b ,互为相反数的有__.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 不是相反数④-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解析:②④ 【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 ③a+1与1-a ,不是相反数, ④-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A ,B ,C 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50-米,70-米,20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米则(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解析:90 【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 【详解】因为205070>->-,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70-米, 则20(70)207090--=+=(米), 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 故答案为:90.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依据题意,正确列出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9.在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2或-6【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在-2右边时-2+4=2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故答案为-6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解析:2或-6 【分析】分在-2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在-2的左边时,-2-4=-6, 在-2右边时,-2+4=2, 所以,点对应的数是-6或2. 故答案为-6或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0a ≠,则200720082009()()()a a b cd b++-=___________.2【分析】利用相反数倒数的性质确定出a+bcd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则原式=0+1-(-1)=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解析:2【分析】利用相反数,倒数的性质确定出a+b ,cd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d=1,1a b =- 则原式=0+1-(-1)=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某工厂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效益如下:一月份获利润150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少获利润70万元,三月份亏损5万元.则:(1)一月份比三月份多获利润____万元;(2)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____万元.22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把三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150(5)=155(万元);故答案为:155;(2)二月份获利为:15070= 解析:22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把三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150-(-5)=155(万元);故答案为:155;(2)二月份获利为:150-70=80(万元),∴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150+80+(5-)=225(万元);故答案为:22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1.计算:(1)-8+14-9+20(2)-72-5×(-2) 3+10÷(1-2) 10解析:(1)17;(2)1.【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814920--++()()=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下n 次方”.理解:(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32=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21a =(0)a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应用:(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241111222222()2222=÷÷÷=⨯⨯⨯=(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65=_______;91()2-=________; (4)计算:3341()(2)2(8)24-÷--+-⨯-.解析:(1)12;(2)①②④;(3)41()5,7(2)-;(4)26-. 【分析】 (1)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计算判断即可;(3)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表示出56,91()2-=7(2)-,进而得出答案; (4)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3=2÷2÷2=2×12×12=12, 故答案为:12; (2)当a≠0时,a 2=a÷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1n =1÷1÷1÷…÷1=1,因此②正确;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可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3)56=5÷5÷5÷5÷5÷5=5×15×15×15×15×15=(15)4, 同理可得,91()2-==(−2)7, 故答案为:(15)4,(−2)7; (4)3341()(2)2(8)24-÷--+-⨯- =16×(-18)-8+(-8)×2 =-2-8-16=−26.【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3.某市质量监督局从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随意抽取了20袋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质量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抽查的结果如下表:(2)若每袋奶粉的标准质量为480克,则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是多少克?解析:(1)多1.75克;(2)9635克【分析】(1)先计算出平均质量,若正则比标准质量多,若负则比标准质量少;(2)抽样总质量等于标准总质量加上超出的质量,或等于平均每袋质量乘以抽取的袋数.【详解】解:(1)()()15505551035110203520 1.571-÷=÷=⎡⨯+-⨯+⎤⎣⨯++⨯++⎦⨯⨯(克).所以这批样品每袋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1.75克.(2)()5428001.56793+⨯=(克)所以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为9635克.【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正负数的意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4.计算(1)28()5(0.4)5+----;(2)1571361236⎛⎫⎛⎫-+-÷- ⎪ ⎪⎝⎭⎝⎭; (3)2336()(2)()(6)575⨯---⨯-+-⨯; (4)42019213(20.2)(2)(1)5⎡⎤---+-÷⨯---⎢⎥⎣⎦; (5)24512.5()(0.1)(2)(2)10⎡⎤÷-⨯---+-⎣⎦. 解析:(1)3;(2)3;(3)667-;(4)3-;(5)315.4【分析】 (1)先把运算统一为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加,从而可得答案;(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运算化为:()()()1573636363612-⨯-+⨯--⨯-,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3)把原式化为:()233662557-⨯+-⨯-⨯,逆用乘法的分配律,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 (4)先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与乘方运算,再计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5)先计算乘方运算,同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8()5(0.4)5+---- 2850.45=--+ 3.=(2)1571361236⎛⎫⎛⎫-+-÷- ⎪ ⎪⎝⎭⎝⎭ ()157363612⎛⎫=-+-⨯- ⎪⎝⎭()()()1573636363612=-⨯-+⨯--⨯- 123021=-+3.=(3)2336()(2)()(6)575⨯---⨯-+-⨯ ()233662557=-⨯+-⨯-⨯ 2366557⎛⎫=-⨯+- ⎪⎝⎭ 667=-- 667=- (4)42019213(20.2)(2)(1)5⎡⎤---+-÷⨯---⎢⎥⎣⎦()()1132212⎡⎤⎛⎫=---+-⨯--- ⎪⎢⎥⎝⎭⎣⎦ ()313212⎛⎫=---+⨯-+ ⎪⎝⎭ ()31212⎛⎫=---⨯-+ ⎪⎝⎭131=--+3.=-(5)24512.5()(0.1)(2)(2)10⎡⎤÷-⨯---+-⎣⎦()()1=2.5101632100⨯-⨯-- ()1164=--- 1164=-+ 315.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掌握运算法则与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2019—2020年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2019—2020年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docx

第2章《有理数》单元练习(含答案)(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9的相反数是( )A.-9 B.9 C.±9 D.1 92.如果水位升高5 m时水位变化记作+5 m,那么水位下降3 m时水位变化记作( ) A.-3 m B.3 m C.6 m D.-6 m 3.-||-3的值是( )A.-3 B.-13C.13D.34.2016年1月1日零点,北京、上海、宁夏的气温分别是-4 ℃、5 ℃、6 ℃、-8 ℃,当时这四个城市中,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B.上海C.重庆D.宁夏5.据统计,2013年我国用义务教育经费支持了13 940 00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里接受义务教育,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A.1.394×107B.13.94×107C.1.394×106D.13.94×1056.(-5)6表示的意义是( )A.-5乘以6的积;B.6个-5相乘的积;C.5个-6相乘的积;D.6个-5相加的和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2=1B .-1-1=0C .(-1)2=-1D .-12=18.下面说法:①-a 一定是负数;②若|a|=|b|,则a =b ;③一个有理数中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对应有理数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B .|a|>|b|C .-a<bD .a +b<010.在某一段时间里,计算机按如图所示程序工作,如果输入的数是2,那么输出的数是( )A .-54B .54C .-558D .558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2的倒数的绝对值为 . 12.若a <0,b <0,c >0,则a +b c0. 13.|a -11|+(b +12)2=0,则(a +b)2 015= .14.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 毫米,最小不低于 毫米.15.某市2014年元旦这天的最高气温是8 ℃,最低气温是-4 ℃,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16.在227,-(-1),-|8-22|,-3,-32,-(-13)3,0中有理数有m 个,自然数有n 个,分数有k 个,负数有t 个,则m -n -k +t = .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8.5,-312,0.3,0,-3.4,12,-9,413,-1.2,-2. (1)正数集合:{ };(2)整数集合:{ };(3)非正整数集合:{ };(4)负分数集合:{ }.18.(6分)把下列各数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4,0,3,-1.5,-⎝ ⎛⎭⎪⎫-32,-|-2|.19.(16分)计算:(1)-12-(-9)-(+7)+|-3.62|; (2)-116-223+445-513+116-3.8;(3)(712-23+54-78)×(-24); (4)-24÷(223)2+512×(-16)-(-0.5)2.20.(6分)若|a|=2,b =-3,c 是最大的负整数,求a +b -c 的值.21.(8分)阅读材料: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a c b d 的意义是⎪⎪⎪⎪⎪⎪⎪⎪a c b d =ad -bc. 例如:⎪⎪⎪⎪⎪⎪⎪⎪1 23 4=1×4-2×3=-2,⎪⎪⎪⎪⎪⎪⎪⎪-2 43 5=(-2)×5-4×3=-22. (1)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5 -4-3 -2的值; (2)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 -2|=0时,⎪⎪⎪⎪⎪⎪⎪⎪3 7x 2 2x -6的值.22.(10分)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线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5,-3,+10,-8,-6,+12,-10.(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多少米?(3)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多少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2.A 3.A 4.D 5.A 6.B 7.A 8.A 9.C 10.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23. 12. < . 13. -1. 14. 30.05 , 29.95 . 15. 12 . 16. 6. 三、解答题(共52分)17. (1)正数集合:{+8.5,0.3,12,413,…}; (2)整数集合:{0,12,-9,-2,…};(3)非正整数集合:{0,-9,-2,…};(4)负分数集合:{-312,-3.4,-1.2,…}. 18. 数轴表示略.3>-⎝ ⎛⎭⎪⎫-32>0>-1.5>-|-2|>-4. 19.(1)原式=-12+9-7+3.62 =-6.38.(2)原式=(-116+116)+(-223-513)+(445-3.8)=-8+1 =-7. (3)原式=-14+16-30+21 =-7.(4)原式=-16÷649-1112-14=-4112.20.由题意得,a =±2,c =-1.当a =2时,原式=0;当a =-2时,原式=-4.即a +b -c 的值为0或-4.21.(1)⎪⎪⎪⎪⎪⎪⎪⎪5 -4-3 -2=5×(-2)-(-3)×(-4)=-22. (2)因为|x -2|=0,所以x -2=0,即x =2.所以⎪⎪⎪⎪⎪⎪⎪⎪3 7x 2 2x -6=⎪⎪⎪⎪⎪⎪⎪⎪3 142 -2=3×(-2)-2×14=-34. 22.(1)(+5)+(-3)+(+10)+(-8)+(-6)+(+12)+(-10)=0. 答: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的位置.(2)由观察可知:5-3+10=12.答:在练习过程中,守门员离开球门线最远距离是12米.(3)|+5|+|-3|+|+10|+|-8|+|-6|+|+12|+|-10|=54(米). 答:守门员全部练习结束后,他共跑了54米.。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1)点 A 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 B 表示的数为________,线段 AB 的长为________。 (2)若点 A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AC,点 B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BC,请在数轴上 找一点 C,使 AC=2BC,则点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__。 (3)现有动点 P、Q 都从 B 点出发,点 P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A 移动;当点 P 移动到 O 点时,点 Q 才从 B 点出发,并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 P 到达 A 点时,点 Q 就停止移动,设点 P 移动的时间为 t 秒,问:当 t 为多少时,P、Q 两点 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答案】 (1)30;﹣6;36 (2)6 或﹣42 (3)解:①当点 Q 未出发,P、Q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 此时 t×1=4,所以 t=4; ②点 P 用了 6 秒移动到 O 点时,点 Q 才从 B 点出发。当点 Q 在点 P 后面,P、Q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此时 3(t﹣6)= t﹣4,所以 t=7; ③点 P 用了 6 秒移动到 O 点时,点 Q 才从 B 点出发。当点 Q 在点 P 前面,P、Q 两点相距 4 个单位长度,此时 3(t﹣6)= t+4,所以 t=11; 所以 t=4 或 t=7 或 t=11。 【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 a、b 表示的数,然后将点 A 和点 B 表示在 数轴上,容易求出线段 AB 的长; (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点 C 在线段 AB 上,则点 C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此时


∴ ∵ 对应的数为

①当


②当

,不符合实际情况,


答:点 对应的数为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的值是()A.2020B.﹣2020C.﹣D.2.在3.14159,4,1.1010010001…,4.,π,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近年来,华为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截至2019年12月底,华为5G手机全球总发货量突破690万台.将69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69×107B.69×105C.6.9×105D.6.9×1064.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4,则点A表示的数为()A.4B.﹣4C.4或﹣4D.2或﹣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是最小的整数B.最大的负整数是﹣1C.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D.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总是正数6.2020年3月抗击“新冠肺炎”居家学习期间,小华计划每天背诵6个汉语成语.将超过的个数记为正数,不足的个数记为负数,某一周连续5天的背诵记录如下:+4,0,+5,﹣3,+2,则这5天他共背诵汉语成语()A.38个B.36个C.34个D.30个7.计算(﹣5)÷的结果等于()A.﹣25B.﹣1C.1D.258.|x﹣1|+|y+3|=0,则y﹣x﹣的值是()A.﹣4B.﹣2C.﹣1D.19.若计算机按如图所示程序工作,若输入的数是1,则输出的数是()A.﹣63B.63C.﹣639D.63910.将九个数分别填在3×3 (3行3列)的方格中,如果满足每个横行,每个竖列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m,则将这样的图称为“和m幻方”.如图①为“和15幻方”,图②为“和0幻方”,图③为“和39幻方”,若图④为“和m幻方”,则m的值等于()A.6B.3C.﹣6D.﹣9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1.计算:0﹣(﹣6)=.12.﹣3的相反数是,的倒数是.13.如果盈利100元记作+100元,那么亏损50元记作元.14.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15.定义新运算:a⊕b=ab+b,例如:3⊕2=3×2+2=8,则(﹣3)⊕4=.16.计算:(﹣1)1+(﹣1)2+(﹣1)3+…+(﹣1)2030=.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7.(12分)计算(1)10﹣(﹣5)+(﹣8);(2)÷(﹣1)×(﹣2);(3)(+﹣)×12;(4)(﹣1)10×2+(﹣2)3÷4.18.(6分)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点分别表示、、;(2)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点B所表示的数是;(3)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点A所表示的数是.19.(6分)若(a﹣1)2与(b+2)2互为相反数,求(a+b)2013+a2011.20.(8分)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b﹣c0,a+b0,c﹣a0.(2)化简:|b﹣c|+|a+b|﹣|c﹣a|.21.(8分)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送货,向东行驶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行驶1.5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行驶8.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返回百货大楼.(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标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小明家用点A表示,小红家用点B表示,小刚家用点C表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22.(8分)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规定a⊕b=ab2+2ab+a.如:1⊕3=1×32+2×1×3+1=16.(1)求(﹣2)⊕3的值;(2)若(⊕3)⊕(﹣)=8,求a的值.23.(9分)学校阅览室有故事书、科学书、漫画书等.已知故事书240本,科学书比故事书多.(1)求学校阅览室的科学书有多少本?(2)学校阅览室的漫画书比科学书少,求漫画书有多少本?(3)在(2)的条件下,漫画书占学校阅览室书的,求学校阅览室的书一共有多少本?24.(9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医用口罩销量大幅增加,某口罩加工厂为满足市场需求计划每天生产5000个,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二月份某一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单位:个).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100 ﹣200 +400 ﹣100 ﹣100 +350 +150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多少个口罩;(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个;(3)该口罩加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口罩0.2元,本周口罩加工厂应支付工人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故选:D.2.解:在3.14159,4,1.1010010001…,4.,π,中,无理数有1.1010010001…,π共2个.故选:B.3.解:690万=6900000=6.9×106.故选:D.4.解:在数轴上,4和﹣4到原点的距离为4.∴点A所表示的数是4和﹣4.故选:C.5.解:A、没有最小的整数,错误;B、最大的负整数是﹣1,正确;C、有理数包括0、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错误;D、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非负数,错误;故选:B.6.解:(+4+0+5﹣3+2)+5×6=38个,∴这5天他共背诵汉语成语38个,故选:A.7.解:(﹣5)÷=(﹣5)×5=﹣25.故选:A.8.解:∵|x﹣1|+|3+y|=0,∴x﹣1=0,3+y=0,解得y=﹣3,x=1,∴y﹣x﹣=﹣3﹣1﹣=﹣4.故选:A.9.解:把x=1代入计算程序中得:(1﹣8)×9=﹣63,把x=﹣63代入计算程序中得:(﹣63﹣8)×9=﹣639.则输出的数是﹣639.故选:C.10.解:图④中,由第1行与第1列三数和相等,便可求得第3行第1个数为﹣2,∵﹣2﹣4=﹣6,∴中间数是﹣6÷2=﹣3,∴m=﹣6﹣3=﹣9.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1.解:原式=0+6=6.故答案为:6.12.解:﹣3的相反数是:3,的倒数是:3.故答案为:3,3.13.解:∵盈利100元记作+100元,∴亏损50元记作﹣50元,故答案为:﹣50.14.解: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1.6,故答案为:±1.6.15.解:∵a⊕b=ab+b,∴(﹣3)⊕4=(﹣3)×4+4=﹣12+4=﹣8.故答案为:﹣8.16.解:原式=﹣1+1﹣1+1﹣……﹣1+1=0×1015=0,故答案为:0.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7.解:(1)10﹣(﹣5)+(﹣8)=10+5﹣8=7;(2)÷(﹣1)×(﹣2)=×(﹣)×(﹣)=;(3)(+﹣)×12=×12+×12﹣×12=3+2﹣6=﹣1;(4)(﹣1)10×2+(﹣2)3÷4=1×2+(﹣8)÷4=2﹣2=0.18.解:(1)从数轴看,点A、B、C三点分别为:﹣4,﹣2,3,故答案为:﹣4,﹣2,3;(2)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点B所表示的数是﹣5,故答案为﹣5;(3)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点A所表示的数为0,故答案为:0.19.解:∵(a﹣1)2与(b+2)2互为相反数,∴(a﹣1)2+(b+2)2=0,∴a﹣1=0,a=1,b+2=0,b=﹣2,∴(a+b)2013+a2011=(1﹣2)2013+12011=﹣1+1=0.20.解:(1)由图可知,a<0,b>0,c>0且|b|<|a|<|c|,所以,b﹣c<0,a+b<0,c﹣a>0;故答案为:<,<,>;(2)|b﹣c|+|a+b|﹣|c﹣a|=(c﹣b)+(﹣a﹣b)﹣(c﹣a)=c﹣b﹣a﹣b﹣c+a=﹣2b.21.解:(1)如图所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4﹣(﹣3)=7(千米).答: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7千米远.22.解:(1)根据题中新定义得:(﹣2)⊕3=﹣2×32+2×(﹣2)×3+(﹣2)=﹣18﹣12﹣2=﹣32;(2)根据题中新定义得:⊕3=×32+2××3+=8(a+1),8(a+1)⊕(﹣)=8(a+1)×(﹣)2+2×8(a+1)×(﹣)+8(a+1)=2(a+1),已知等式整理得:2(a+1)=8,解得:a=3.23.解:(1)240×(1+)=300,所以学校阅览室的科学书有300本;(2)300×(1﹣)=225,所以学校阅览室的漫画书有225本;(3)225÷=1200,所以学校阅览室的书一共有1200本.24.解:(1)(+100﹣200+400)+3×5000=15300(个).故前三天共生产15300个口罩;(2)+400﹣(﹣200)=600(个).故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600个;(3)5000×7+(100﹣200+400﹣100﹣100+350+150)=35600(个),0.2×35600=7120(元).故本周口罩加工厂应支付工人的工资总额是7120元.。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综合测试卷(苏教版)七上数学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苏教版)1.判定题(24%)(1)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负整数.()(2)任何有理数的平方差不多上正数.()(3)平方等于16的数是4.()(4)假如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5)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任何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商为-1.()(7)任何小于1的数,它的倒数一定大于1.()(8)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0560有四个有效数字.()2.填空题(18%)(1)在-11,0,-2,3.14,12中最小的数是____.(2)比-小的数是_____.(3)绝对值小于4.2的正整数有_______.(4)-的倒数与-的相反数的和等于______.(5)比较大小:43____34,-(+)_____,|-|-0.33____-0.32.(6)数5.6784精确到千分位约等于_____.3.选择题(24%)(1)数零是()(A)整数(B)正整数(C)负整数(D)分数(2)大于-2.7而小于3.6的整数有()(A)7个(B)6个(C)5个(D)4个(3)假如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那个数为()(A)正数(B)负数(C)整数(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4)在有理数中,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A)1个(B)2个(C)3个(D)许多个(5)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A)(-2)3和-2×3(B)54和45(C)(-2)3和-23(D)3×24和(3×2)4(6)一个有理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那么那个有理数()(A)是正数(B)是负数(C)为正数或负数(D)任何有理数4.解下列各题(14%)(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1,4.7,-17,0,5,39,,5,-6①正整数集合:{,…}②整数集合:{,…}③分数集合:{,…}④有理数集合:{,…}(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5,-3,0,1,-45.运算(20%)(1)-23×(-3)2×(-1)11;(2)-1×[5÷(-)2-1]÷(-);(3)9×17;(4)(-+)×30;(5)-1-{+[-(-)]}.参考答案1.(1)√(2)×(3)×(4)×(5)√(6)×(7)×(8)×2.(1)-11(2)-(3)4,3,2,1(4)0(5)<,<,>(6)5. 6784(1)A(2)B(3)B(4)B(5)C(6)C4.(1)正整数集合:{+1,39,5,…}整数集合:{+1,-17,0,39,5,-6,…}分数集合{-,4,7,5,,…}有理数集合:{-,+1,4.7,-17,0,5,39,,5,-6,…}“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AB=12cm,点C在线段AB上,AC=3BC,动点P从点A出发,以4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4cm/s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1cm/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第二次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1)AC=________cm,BC=________cm;(2)当t=__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__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3)当t为何值时,AP=PQ?【答案】(1)9;3(2)3;(3)解: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当AP=PQ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之前,可得:2×4t=9+t,解得t= ;②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后,P、Q由点B向点A运动过程中,可得:2×[12-(4t-12)]=12-(t-3),解得t= ;③当点P运动到点A,继续由点A向点B运动,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之前,可得:2×(4t-24)=12-(t-3),解得t=7.故当t为秒、秒或7秒时,AP=PQ.【解析】【解答】(1)∵AB=12cm,AC=3BC∴AC= AB=9,BC=12-9=3.故答案为:9;3.(2)设运动时间为t,则AP=4t,CQ=t,由题意,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于点B,则有4t-t=9,解得t=3;当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时有:4t+t=12+3+24,解得t= .故当t=3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 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故答案为:3;.【分析】(1)由题目中AB=12cm,点C在线段AB上,AB=3BC,可直接求得;(2)根据运动过程,两点重合时他们走过距离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即可求得;(3)满足AP=PQ,则2AP=A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正确的位置存在三处,依次分析列出方程即可求得.2.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2,b=6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②当a=﹣2,且AM=3BM时,小安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老师点评:你的演算发现还不完整!请通过演算解释:为什么“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答案】(1)2(2)解:①当m=2,b>2时,点M在点A,B之间,∵AM=2BM,∴m﹣a=2(b﹣m),∴2﹣a=2(b﹣2),∴a+2b=6,∴a+2b+20=6+20=26;②小安只考虑了一种情况,故老师点评“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当点M在点A,B之间时,a=﹣2,∵AM=3BM,∴m+2=3(b﹣m),∴m+2=3b﹣3m,∴3b﹣4m=2,∴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当点M在点B右侧时,∵AM=3BM,∴m+2=3(m﹣b),∴m+2=3m﹣3b,∴2m﹣3b=2,∴代数式2m﹣3b也是一个定值.【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出,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分析】(1)首先根据数轴的性质,即可得出中点对应的数值;(2)①首先判定点M 在点A,B之间,然后根据等式列出关系式,即可得解;②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点M在点A,B之间和点M在点B右侧时,通过列出等式,即可判定.3.【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 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1)若AC=3,则AB=________;(2)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则AC________BD;(填“=”或“≠”)(3)【解决问题】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答案】(1)3+3(2)=(3)解:∵d=1,∴c=d=,∴C点表示的数为:+1,∵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离O点近,且OM=x,则CM=x,∵OC=OM+ MC,∴+1=x+x,解得:x=1,∴OM=CN=1,∴MN=OC-OM-CN=+1-1-1=-1.(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①若CD=OD,如图1,∵OC=OD+CD,∴+1=x+x,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②若OD=CD,如图2,∵OC=OD+CD,∴+1=x+,解得:x=,∴点D表示的数为;③若OC=CD,如图3,∵CD=OD-OC=x--1,∴+1=(x--1),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④若CD=OC,如图4,∵CD=OD-OC=x--1,∴x--1=(+1),解得:x=2+2+1,∴点D表示的数为2+2+1;综上所述:点D表示的数为:1、、++1、2+2+1.【解析】【解答】解:(1)∵AC=3,BC=AC,∴BC=3∴AB=AC+CB=3+3.故答案为:3+3.(2)∵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BC=AC,AD=BD,设AC=x,BD=y,则BC=x,AD=y,∵AB=AC+CB=AD+DB,∴x+x=y+y,∴x=y,∴AC=BD.故答案为:=.【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得BC长,再由AB=AC+CB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BC=AC,AD=BD,由此设AC=x,BD=y,则BC=x,AD=y,由AB=AC+CB=AD+DB即可得AC=BD.(3)根据题意可得C点表示的数为+1,根据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 离O点近,且OM=x,则CM=x,由OC=OM+ MC列出方程+1=x+x,解之可得OM=CN=1,由MN=OC-OM-CN即可求得.(4)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若CD=OD,②若OD=CD,③若OC=CD,④若CD=OC,根据题中定义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 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4;2(2)解:存在,如图: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 所表示的数为2或10(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 =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解析】【解答】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2)存在,如图:分类讨论: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在A,D右侧时,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②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最新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用A、B表示出1和3的两点(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3)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1、3、x,那么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4)若将数轴折叠,使得表示1和3的两点重合,则原点与表示数________的点重合【答案】(1)解:如图所示,(2)2(3)(4)4【解析】【解答】解:(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2;(3)由题意得,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故答案为:;(4)在数轴上,1和3中点的数为:,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由题意得:, ∴x-2=±2,解得x=0或4,∴则原点与表示数4的点重合,故答案为:4.【分析】(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1、3点,分别用A、B表示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3)根据题意,把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表示出来即可;(4)首先求出1和3中点表示的数,再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根据题意列式求出x 即可.2.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和4.(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 PB,求点P表示的数.(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答案】(1)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12)=16(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 PB,∴x+12=(4﹣x),解得x=﹣8;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P= PB,∴﹣12﹣x=(4﹣x),解得x=﹣20.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8或﹣20(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4﹣2t,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4﹣2t),解得t=,符合题意;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3(t﹣2),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3(t﹣2),∴12﹣5t=12t﹣24,或5t﹣12=12t﹣24,解得t=,符合题意;或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为或秒【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根据AP= PB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点Q的运动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根据OP=4OQ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观察下面的式子:, , ,(1)你发现规律了吗?下一个式子应该是________;(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答案】(1)(2)解:==== .【解析】【解答】(1)根据规律,下一个式子是:【分析】(1)规律: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乘积的倒数等于这两个自然数倒数的差,据此写出结论即可;(2)利用规律将原式转化为加减运算,然后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4.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表示数a的点,数b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点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3)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4)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答案】(1);(2)解: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25;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75.答:若点P、Q同时出发,2.25或2.75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解: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则5x-3x=20-2,解得:x=9;②点P、Q相遇之后,则5x-3x=20+2解得:x=11.答:若点P、Q同时出发,9或11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2(4)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 AP+ BP= (AP+BP)= AB= ×20=10,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 BP= (AP-BP) AB=10,则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解析】【解答】(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点B表示的数是8-20=-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12,8-5t;【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 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10.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________秒时,P、Q两点相遇,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________;(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P对应的数.【答案】(1)5;0(2)解:若P、Q两点相遇前距离为3,则有t+2t+3=10-(-5),解得:t=4,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4=-1;若P、Q两点相遇后距离为3,则有t+2t-3=10-(-5),解得:t=6,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6=1;综上可知,当t为4或6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分别为-1或1.【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两点相遇,则有-5+t=10-2t,解得:t=5,-5+t=-5+5=0,即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故答案为5;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相遇,则P、Q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分相遇前相距3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3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3.阅读填空,并完成问题:“绝对值”一节学习后,数学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了拓展.数学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那么,如果用P(a)表示数轴上的点P表示有理数a,Q(b)表示数轴上的点Q表示有理数b,那么点P与点Q的距离是多少?”(1)聪明的小明经过思考回答说:这个问题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两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是a和b的绝对值的和,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3∣+∣-5∣=________;另一种是点P和点Q在原点的同侧,此时点P与点Q的距离的a和b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a∣-∣b∣或∣b∣-∣a∣.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为∣-5∣-∣-3∣=________;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与N()之间和点C(-2)与D(-7)之间的距离. ________(2)小颖在听了小明的方法后,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小颖说:我们可以不考虑点P和点Q 所在的位置,无论点P与点Q的位置如何,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数a与b的差的绝对值,即∣a-b∣.例如: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________;点A(-3)与点B(-5)的距离就是∣(-3)-(-5)∣= ________;你认为小颖的说法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请你指出错误之处;如果有道理,请你模仿求出数轴上点M()与N()之间和点C(-1.5)与D(-3.5)之间的距离.________【答案】(1)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2)解:8;2;有道理;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为点C与点的之间的距离为【解析】【分析】(1)数轴上的点,原点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点到原点绝对值的相加之和。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单选题 (每小题 4 分,共 6 题,共 24 分 )1、 2017 的倒数是()1B.﹣ 2017 C. 2017 D. 2017A.20172、实数 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 0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a <b<0B. 0<﹣ a <b C. b< 0<﹣a D. 0< b<﹣a3、已知 a=﹣ 2,则代数式 a+1 的值为()A.﹣3B.﹣2C.﹣1D. 14、下列说法:①有理数是指整数和分数;②有理数是指正数和负数;③没有最大的有理数,最小的有理数是 0;④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⑤几个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⑥倒数等于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其中正确的有()A.2 个B.3个C.4个D.多于 4 个5、下列各数:﹣5,, 4.11212121212 , 0,22, 3.14 ,其中无理数有()3 7A.1 个B.2个C.3 个D.4 个6、已知 ab≠ 0,则a b+ 的值不可能的是()a bA.0 B. 1 C.2D.﹣2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10 题,共 30 分 )7、如图是一个程序运算,若输入的x 为﹣ 5,则输出 y 的结果为 ______.8、试举一例,说明“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是错误的:.9、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 正负术” 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如图,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①,可推算图②中所得的数值为________.----210、如果 |y ﹣ 3|+ ( 2x ﹣ 4)=0,那么 3x﹣y的值为.1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4, 0.62 ,22, 18, 0,﹣ 8.91 , +100 7正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 {_________________}整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 a、b 互为相反数, c、d 互为倒数, |m|=2 ,则 a b 2+m﹣3cd=______.4m13、有理数 a、 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 ﹣ |a ﹣ c|+|b ﹣ c| 的结果是___________.14、在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以后,小明和小亮一起玩“ 24 点”游戏,规则如下: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 4 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 或﹣ 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代表正数,J, Q, K 分别代表 11, 1, 13.现在小亮抽到的扑克牌代表的数分别是:3,﹣ 4,﹣ 6, 10.请你帮助他写出一个算式,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 或﹣ 24:.15、若有理数a、b,满足 a b , a b 0 和 ab 0 ,试用“ <”号连接 a 、b、a b:____16、 1 加上它的1得到一个数,再加上所得数的 1 又得到一个数,再加上这个数的1 又得2 3 4到一个数,以此类推,一直加到上一个数的1,那么最后得到的数为 ____ 2011三、解答题 (共 5 题,共46分)17、 (6 分 )已知快递公司坐落在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上,某快递员从快递公司取件后在这条街道上送快递,他先向东骑行1km 到达 A 店,继续向东骑行2km 到达 B 店,然后向西骑行5km到达 C店,最后回到快递公司.(1)以快递公司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 1km,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 A、B、 C 三个店的位置;(2) C 店离 A 店有多远?(3)快递员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2----18、 (6 分 )已知 a 的 2 倍比 b 的相反数少4.(1)求 4+4a+2b 的值;5 (2a+b)﹣3(2a+b)+2a﹣b表示整数吗?若是,是奇数还(2)若 b 为负整数,代数式2是偶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9、 (10 分 )小红爸爸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 股,每股 27 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1)通过上表你认为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2)本周内每股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元?(3)已知小红爸爸买进股票时付了 1.5 ‰的手续费,卖出时还需付 1.5 ‰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税,如果小红爸爸在星期五收盘时将全部股票卖出,请你对他的收益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20、 (10 分 )( 1)请用“>” 、“<” 、“ =”填空:2①3+2 2×3×2;②(3)2+( 2)2 2× 3× 2;2 22 ×5×5;③5+5④(﹣2)2+(﹣2)2 2 ×(﹣2)×(﹣2)(2)观察以上各式,请猜想a2+b2与 2ab 的大小;(3)请你借助完全平方公式证明你的猜想.----21、 (14 分 )数学问题:计算数列8, 5, 2,前 n 项的和.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从最简单的问题进行探究.探究一: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等差数列.数学上,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为数列,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第一项,用a1表示;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第二项,用a2表示;: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第n 项,用 a n表示,并称 a n为数列的通项,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 d 表示.(1)根据以上表述:可得: a2 =a1+d, a3=a1+2d, a4 =a1+3d,;则通项 a n=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数列 8,5, 2,为等差数列,请判断﹣ 100 是否是此等差数列的某一项,若是,请求出是第几项;若不是,说明理由;探究二: 200 多年前,数学王子高斯用他独特的方法快速计算出1+2+3+ +100 的值.我们从这个算法中受到启发,用先方法计算数列1,2, 3,, n0的前 n 项和;1 2 +n - 1+nn+n- 1+ +2+1n+1 n ()( +1)( 1)(+1)( 1)n+ 可知 1+2+3+ +n=2.由 n n+ + n(3)请你仿照上面的探究方式,解决下面的问题:若 a1, a2, a3, a n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前 n 项和 S n=a1+a2+a3+ +a n.n()n-1证明: S n=na1+2d.解决问题:( 4)计算:数列8, 5, 2,前n项的和S n(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一、单选题 (每小题 4 分,共 6 题,共 24 分 )1【答案】A【解析】 2017 得到数是1 20172【答案】 A【解析】∵ b< 0< a, |a| > |b| ,---- 4----∴﹣ a< b< 0.故选: A.3【答案】 C【解析】当 a=﹣2时,原式 =﹣2+1=﹣1,4【答案】 A【解析】①正确,符合有理数定义;②错误,还有 0;③错误,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④正确,符合绝对值的性质;⑤错误,存在 0 时错误;5【答案】 A【解析】无理数有,共 1个,3故选 A.6【答案】 B【解析】①当 a、 b 同号时,原式 =1+1=2;或原式 =﹣1﹣1=﹣2;②当 a、 b 异号时,原式 =﹣1+1=0.故a+b的值不可能的是 1. a b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10 题,共 30 分 )7【答案】 -10【解析】根据题意可得,y=[x+4 ﹣(﹣ 3)] ×(﹣ 5),当 x=﹣5时,y=[ ﹣5+4﹣(﹣ 3) ] ×(﹣ 5)=(﹣ 5+4+3)×(﹣ 5)=2×(﹣ 5)=﹣10.8【答案】220 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无理数之和)答案不唯一【解析】如果两个无理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无理数的和就不是无理数如2 2 0 ,答案不唯一.∴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 2 0 ,0 是有理数,9 【答案】﹣3【解析】图②中表示( +2) +(﹣ 5)=﹣3.10 【答案】 3.【解析】∵ |y ﹣3|+ (2x ﹣4) 2=0, ∴ y =3, x=2.∴ 3x ﹣y=3×2﹣3=6﹣3=3.【答案】11 0.62 ,22, 18, +100;﹣ 4,﹣ 8.91 ;﹣ 4, 18, 0,+100; 0.62 ,22,﹣ 8.91 77【解析】正数: {0.62 ,22, 18,+100} ;7负数: { ﹣4,﹣ 8.91} ;整数: { ﹣4, 18, 0, +100} ;22分数: {0.62 ,,﹣ 8.91} ;12 【答案】1【解析】由题意得: a+b=0, cd=1, m=2或﹣ 2,则原式 =0+4﹣3=113 【答案】﹣ 2a【解析】先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c 的正负情况以及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判断出( a+b ),( a ﹣c ),( b ﹣c )的正负情况,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解:根据图形, c < b < 0< a ,且 |a| < |b| <|c| ,∴ a +b < 0,a ﹣c > 0,b ﹣c > 0,∴原式 =(﹣ a ﹣b )﹣( a ﹣c ) +(b ﹣c ),=﹣a ﹣b ﹣a+c+b ﹣c , =﹣2a 14【答案】 3× {10 ﹣ [ ﹣ 4﹣(﹣ 6)]}=24 (答案不唯一) 【解析】 3×{10 ﹣[ ﹣4﹣(﹣ 6) ]}=24 .----6 ----15【答案】 ba a 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比大小.∵ a b , ab 0 ,∴ a 0 , b 0∴ a 0 , a b 0∵a b 0 ,∴ a b ,∴ a b故 ba a b .16【答案】 1006【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实数运算.根据题意得: 1 1 1 1 1 1 1 1 12 3 4 20111 3 5 20122 4 2011=120122=1006 .三、解答题 (共 5 题,共 46 分 )【答案】( 1)如图所示:17(2)3km;(3)10km【解析】 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A、B、 C 三点即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结论;(3)把各数的绝对值相加即可.解:( 1)如图所示:(2)C 店离 A 店: 1﹣(﹣ 2) =3km;(3)快递员一共行了: |1+|+|2|+| ﹣5|+|2|=10km18【答案】( 1)b( 2)﹣ 2b﹣2为偶数.【解析】( 1)∵a的 2 倍比 b 的相反数少 4,----∴2a=﹣b﹣4,∴4+4a+2b=4+(﹣ b﹣4) +2b =b;(2)5( 2a+b)﹣ 3( 2a+b)+2a﹣b 2=5(﹣ b﹣4+b)﹣ 3(﹣ b﹣4+b) +(﹣ b﹣4﹣b) 2=﹣10+12﹣2b﹣4=﹣2b﹣2.∵b为负整数,∴﹣ 2b﹣2也为整数,又﹣ 2b﹣2=2(﹣ b﹣2),∴﹣ 2b﹣2为偶数.19【答案】( 1)34.5 ( 2)周二最高, 35.5 元;周五最低, 26 元( 3)小红的爸爸赔了【解析】( 1)27+4+4.5﹣1=35.5 ﹣1=34.5 ;(2)由表可知,周二最高, 27+4+4.5=35.5 元,周五最低, 35.5 ﹣1﹣2.5 ﹣6=26元;(3)∵ 26< 27,∴小红的爸爸赔了.【答案】( 1)①>;②>;③ =;④ =;20( 2)a2 +b2≥2ab;( 3)见解析【解析】( 1)①∵32+22=13,2×3×2=12 ,2 2> 2×3×2,∴3+2故答案为:>;②∵(3)2+(2)2=5,2×3×2=2 6= 24,∴(3)2+( 2 )2>2×3× 2 ,故答案为:>;---- 8----③∵52+52 =50, 2×5×5=50 ,22∴5+5 =2×5×5,故答案为: =;④∵(﹣ 2) 2+(﹣ 2) 2=8, 2× (﹣ 2) × (﹣ 2) =8,∴(﹣ 2) 2+(﹣ 2) 2=2× (﹣ 2) × (﹣ 2),故答案为: =;( 2)a 2 +b 2≥2ab ;( 3)证明:∵( a+b ) 2≥0,22∴a﹣2ab+b ≥0,22∴a +b ≥2ab .21【答案】见解析【解析】( 1)答案为: a n =a 1 +(n ﹣1) d ( 2)﹣ 100 是此数列的某一项.理由如下:∵在通项公式a n =a 1 +(n ﹣1) d 中, a n =﹣100, a 1=8,d=5﹣8=﹣3,∴ 8﹣3(n ﹣1)=﹣100,解之得: n=37即:﹣ 100 是此数列的第 37 项( 3)证明:∵S n =a 1+a 2 +a 3+ +a n ﹣1+a n ①∴S n =a n +a n ﹣1+a n ﹣2++a 2+a 1 ②则:① +②得: 2S n =n ( a 1+a n ),又∵a n =a 1 +(n ﹣1) d , ∴ 2S n =n[a 1+a 1+(n ﹣1) d] ,n ()n-1∴S =na +2d .n1( 4)∵a 1=8,d=﹣3,n ()n-1∴由前 n 项和的公式 S n =na 1+2d 得:3n ()n-1S n =8n ﹣219n 3n 2∴S n =219n 3n 2 即:此数列前 n 项的和 S n =2.-------- 10----。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姓名 得分 1、52-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2-的倒数是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4、已知|a -3|+24)(+b =0,则2003)(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1-2003+()2004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10、若|a |+|b |=0,则a = ,b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1( )A 0B -1C 1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 8B 7C 6D 5 3、计算:(-2)100+(-2)101的是( )A 2100B -1C -2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B 非正数C 非负数D 正数 5、已知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 ,B ,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A 99B 100C 102D 103 6、31-的相反数是( )A -3B 3 C31 D31-7、若x >0,y <0,且|x|<|y |,则x +y 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0 D 无法确定符号8、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可以是( )A 3B 3-C 3或3-D 31 9、()34--等于( )A 12-B 12C 64-D 64 10、,162=a 则a 是( )A 4或4-B 4-C 4D 8或8-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6++()14-+()16-+()8+2、()3.5-+()2.3-()5.2--()8.4+-3、()8-)02.0()25(-⨯-⨯4、⎪⎭⎫⎝⎛-+-127659521()36-⨯5、 ()1-⎪⎭⎫ ⎝⎛-÷⎪⎭⎫ ⎝⎛-÷3114310 6、8+()23-()2-⨯7、81)4(2033--÷- 8、100()()222---÷⎪⎭⎫ ⎝⎛-÷32 四、(5分)m =2,n =3,求m+n 的值 五、(5分)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即1cd =-),x 是最小的正整数。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A.|3|-B.﹣3C.(3)--D.1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B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有理数C .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统称有理数:D .0不是有理数3.下列四个数中,在-3到0之间的数是( )A .-1B .1C .-4D .34.以下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12-和0.2B .23和32C .-1.75和314D .2和()2--6.﹣5的相反数是( )A .﹣5B .5C .﹣15D .157.下列各组数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6﹤-5﹤3B .3﹤-6﹤-5C .-5﹤-6 ﹤3D .-6﹤3﹤-58.若|ab |=ab ,则必有( )A .a >0,b <0B .a <0,b <0C .ab >0D .ab ≥0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个数有( )(1)(-5)+5=0, (2)-10+(+7)=-3, (3)0+(-4)=-4,(4)(-27)-(+57)=-37,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如果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 .1B .﹣1C .±1D .011.2019年春运前四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约为275000000人次,275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727.510⨯B.90.27510⨯C.82.7510⨯D.92.7510⨯12.已知 、 、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13.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共有 个.14.计算22133⎛⎫-⨯- ⎪⎝⎭的结果为_________.15.(1—2)×(3—4)×(5—6)×…×(2017—2018)=_________.16.有理数3.6449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为_____.三、解答题17.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数:(1)2367890(精确到十万位); (2)29524(精确到千位);(3)4.2046(精确到千分位); (4)3.102(精确到百分位).18.计算:(1)(14)5(12)(34)--+--- (2)313(8.5)424⎛⎫⎛⎫⎛⎫---++++ ⎪ ⎪ ⎪⎝⎭⎝⎭⎝⎭19.计算:(1)()222420.545⎛⎫-⨯--÷- ⎪⎝⎭(2)2125233⎛⎫⎛⎫⨯-÷- ⎪ ⎪⎝⎭⎝⎭20.一个动点从点A 开始上下来回运动5次,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含答案)
Nhomakorabea.
64
3. 用“>”或“<”填空: − − 3
− (−3.1) ; − 7 − 6 .
8
7
4.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1 2 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
3
5. 设是 a 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 a-b+c=
.
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1200000=
.
7. 计算: − 22 +(− 2)2 − −1 3 (4)2 =
属于非负整数的共有 (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2. 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一个( )
A. 负数
B. 非正数
C. 正数或负数
D. 原数的相反数
13.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 与 1 2
B. (−1)2 与 1 C. −1与 (−1)2
的有理数之和为 19,求 A + H + M + Q + X 的值.
2/5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48 分)
1. 3 的相反数为 − 3 ; − 2 1 的倒数为 − 3
3
7
; −( − 2)3 = 8
.
2. 绝对值等于 2 的数为 2
.
7. 计算: − 22 +(− 2)2 − −1 3 (4)2 = 3
− 16 . 9
8. 若 a、b 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则 a+b+cd+1= 2 .
9. 在 − 24 中,底数为 2 ,指数为 4 ,乘方的结果为 −16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有理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负数的引入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使数的家族得到了扩张,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负数最早记载于下列哪部著作中( )A .B .C .D .2.数轴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数轴体现了( )的数学思想,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有理数的重要工具. A .整体B .方程C .转化D .数形结合3.某种芯片每个探针单元的面积为20.00000164cm ,0.00000164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51.6410-⨯B .61.6410-⨯C .716.410-⨯D .50.16410-⨯4.如图,关于A 、B 、C 这三部分数集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部分有无数个,B 部分只有一个0 B .A 、B 、C 三部分有无数个 C .A 、B 、C 三部分都只有一个D .A 部分只有一个,B 、C 两部分有无数个5.下列说法:① 平方等于64的数是8;② 若a ,b 互为相反数,ab ≠0,则1ab=-;③ 若a a -=,则3()a -的值为负数;④ 若ab ≠0,则a ba b+的取值在0,1,2,-2这四个数中,不可取的值是0.正确的个数为(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6.(2019·江西省大吉山中学初一期末)当使用计算器的键,将1156的结果切换成小数格式19.16666667,则对应这个结果19.1666666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不是准确值B .它是一个估算结果C .它是四舍五入得到的D .它是一个近似数7.设n 是自然数,则()()2112nn +-+-的值为( )A .1B .-1C .0D .1或-18.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倒数,则关于原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在点A 的左侧B .一定与线段AB 的中点重合C .可能在点B 的右侧D .一定与点A 或点B 重合9.)“!”是一种运算符号,并且1!=1,2!=1×2,3!=1×2×3,4!=1×2×3×4, 则20182017!!的值是( ) A .1 B .2016 C .2017 D .201810.数32019・72020・132021的个位数是 ( ) A .1B .3C .7D .911.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片,对折1次后的厚度是20.1⨯毫米,继续对折,2次,3次,4次……假设这张纸对折了20次,那么此时的厚度相当于每层高3米的楼房层数约是( )(参考数据:1021024=, 2021048576=) A .3层B .20层C .35层D .350层12.若a ,b 为有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1)12a ++总是正数;(2)()224a ab +-总是正数;(3)()255ab +-的最大值为5;(4)()223ab -+的最大值是3.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3.若()2320m n -++=,则m+2n 的值是______。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之杨若古兰创作姓名得分1、52-的绝对值是,52-的相反数是,52-的倒数是.2、某水库的水位降低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暗示.3、数轴上暗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4、已知|a -3|+24)(+b =0,则2003)(b a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挪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暗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1-2003+()20041-=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y| 9、若|a|+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b|=0,则a =,b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鄙人表中.)1( )A 0B -1C 1D 0或1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 8B 7C 6D 53、计算:(-2)100+(-2)101的是( )A 2100B -1C -2D -21004、两个负数的和必定是( )A 负B 非负数C 非负数D 负数5、已知数轴上暗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 ,B ,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A 99B 100C 102D 103 6、31-的相反数是( )A -3B 3C 31 D31-7、若x >0,y <0,且|x|<|y|,则x +y 必定是( )A 负数B 负数C 0D 没法确定符号8、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可所以( )A 3B 3-C 3或3- D31 9、()34--等于( ) A12-B 12C 64- D6410、,162=a 则a 是( ) A 4或4- B4-C 4D 8或8-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6++()14-+()16-+()8+2、()3.5-+()2.3-()5.2--()8.4+-3、()8-)02.0()25(-⨯-⨯4、⎪⎭⎫⎝⎛-+-127659521()36-⨯ 5、 ()1-⎪⎭⎫ ⎝⎛-÷⎪⎭⎫ ⎝⎛-÷3114310 6、8+()23-()2-⨯7、81)4(2033--÷- 8、100()()222---÷⎪⎭⎫ ⎝⎛-÷32四、(5分)m =2,n =3,求m+n 的值五、(5分)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即1cd =-),x 是最小的正整数.试求220082008()()()x a b cd x a b cd -+++++-的值六、(6分)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战书运营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此日下战书他的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5,-2,+5,-1,+10,-3,-2,+12,+4,-5,+6(1)将最初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战书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3升/千米,此日下战书小李共耗油多少升?七、(7分)毕节倒天河水库的警戒水位是4.73米,下表记录的是今年某一周内的水位变更情况,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而且上周末(礼拜六)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正号暗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暗示水位比前一天降低.(本题10分)⑴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⑵ 与上周末比拟,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降低了?⑵以警戒水位作为零点,用折线统计图暗示本周的水位情况.水位变更(米)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八、(6分)观察以下各式:33332211123410016254544+++==⨯⨯=⨯⨯………1、计算 :33333123410++++⋅⋅⋅+的值2、试猜测333331234n ++++⋅⋅⋅+的值《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卷参考答案一、耐心填一填:1、25、25、52-2、该水库的水位上升1.2米3、8 4、–1 5、–6 6、0 7、0 8、> 9、a ≤ 010、a = 0 b = 0二、填空题三、计算题1、解:原式= (26)(8)(14)(16)++++-+-2、解:原式= 5.3 3.2 2.5 4.8--+-= 34(30)+-= 5.3 2.5 3.2 4.8-+--= 4 = 2.88--= 10.8-3、解:原式= 200(0.02)⨯-4、解:原式=1557(36)(36)(36)(36)29612⨯--⨯-+⨯--⨯-= 4-= 18203021-+-+= 4841-+= 7-5、解:原式= 43(1)()()434-⨯-⨯-6、解:原式= 89(2)+⨯-= 43()⨯-=434-818= 3-43 = 10-7、解:原式= 11-⨯--8、解:原式08()648=10043÷-= 11-88 = 253-= 0 = 22四、解:∵2m=∴2m=±∵3n=∴3n=±当2,3==时m n+=+= 5m n23当2,3==-时m n+=+-= 1-m n2(3)当2,3=-=时m nm n+=-+= 1(2)3当2,3=-=-时m n+=-+-= 5-m n(2)(3)五、解:∵a、b互为相反数∴0+=a b∵c、d互为负倒数∴1cd=-∵x是最小的正整数∴1x=∴220082008-+++++-x a b cd x a b cd()()()=220082008-+-⨯++--1[0(1)]10[(1)]= 2六、解:(1)将最初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战书出车时的出发点的地位:15+(-2)+5+(-1)+10+(-3)+(-2)+12+4+(-5)+6 =(15+5+10+12+4+6)+[(-2)+(-1)+(-3)+(-2)+(-5)] = 52+(-13)= 39即将最初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战书出车时的出发点的东面39千米处(2)此日下战书小李共走了:= 15+2+5+1+10+3+2+12+4+5+6= 65若汽车耗油量为3升/千米,此日下战书小李共耗油65×3 = 195答:若汽车耗油量为3升/千米,此日下战书小李共耗油195礼拜二的实际水位是:74.41 +(- 礼拜五的实际水位是:74.37 +(- 礼拜六的实际水位是:74.01 +(-由上述计算可知:本周礼拜一河流的水位最高;礼拜日河流的水位最低;它们都位于警戒水位之上.(2)由(1)的计算可知本周末(礼拜六)河流的水位是74.00,而上周末(礼拜六)河流的水位是73.40.所以本周末(礼拜六)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3) 本周的水位绝对于警戒水位的水位见下表以警戒水位作为零点,用折线统计图暗示本周的水位情况为: 八、解:1、33333123410++++⋅⋅⋅+=22110(101)4⨯⨯+=11001214⨯⨯=3025 2、333331234n ++++⋅⋅⋅+=221(1)4n n +。

【精选】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精选】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为原点,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且满足关于的整式与之和是是单项式,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1)求的值.(2)当时,求点的运动时间的值.(3)当点开始运动时,点也同时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若,求的长.【答案】(1)解:因为m、n满足关于x、y的整式-x41+m y n+60与2xy3n之和是单项式所以所以m=-40,n=30.(2)解:因为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40和30,所以AB=70,AO=40,BO=30,当点P在O的左侧时:则PA+PO=AO=40,因为PB-(PA+PO)=10, PB=AB-AP=70-4t所以70-4t-40=10所以t=5.当点P在O的右侧时:因为PB<PA所以PB-(PA+PO)<0,不合题意,舍去(3)解:①如图1,当点P在点Q左侧时,因为AP=4t,BQ=2t,AB=70所以PQ=AB-(AP+BQ)=70-6t又因为PQ= AB=35所以70-6t=35所以t= ,AP= = ,②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因为AP=4t,BQ=2t,AB=70,所以PQ=(AP+BQ)-AB=6t-70,又因为PQ= AB=35所以6t-70=35所以t=所以AP= =70.【解析】【分析】(1)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相同,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O的左侧时:当点P在O的右侧时.即可得到答案.(3)结合题意分别计算:①如图1,当点P在点Q左侧时,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2.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36,﹣12,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到A点的距离是到点B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数;(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当P在A、B之间,PA+PB=AB,因为点P到A点的距离是到点B距离的2倍,所以PA=2PB,故2PB+PB=AB,代数可得PB=8,故P点对应数为﹣12﹣8=﹣20;当P在B、C之间,PA﹣PB=AB,所以2PB﹣PB=AB,故PB=AB=24,故P点对应数为﹣12+24=12,与点C重合.(2)解:分四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Q未追上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PA﹣QA=4,设时间为t1, AB+t1×1﹣3t1=4,故24+t1×1﹣3t1=4,则t1=10;第二种情况:当Q超过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QA﹣PA=4,设时间为t2,3t2﹣(t2+AB)=4,故3t2﹣(t2+24)=4,则t2=14;第三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未和P相遇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设时间为t3,3t3+t3+4+AB=2AC,故3t3+t3+4+24=2×48,则t3=17;第四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和P相遇后,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设时间为t4,3t4+t4+AB=2AC+4,故3t4+t4+24=2×48+4,则t4=19.【解析】【分析】(1)P从A运动到C,存在两种情况:1.P在A、B之间2.P在B、C之间,后计算发现此点与C重合;(2)分四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当Q未追上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第二种情况:当Q超过P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第三种情况:当Q 从C点返回未和P相遇时,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第四种情况:当Q从C点返回和P相遇后,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3.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1)在数轴上标示出-4、-3、-2、4、(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即那么a=________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3和2之间,则的值是________;③当a取________时,|a+4|+|a-1-|+|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解:如图所示:(2)6;2;1或-5;5;1;8.【解析】【解答】解:(2)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6,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a−(−2)|=3,∴a−(−2)=±3,解得a=−5或1;②因为|a+3|+|a−2|表示数轴上数a和−3,2之间距离的和,又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所以|a+3|+|a−2|=5;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所以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此时|a+4|+|a−1|+|a−4|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6,2,−5或1;5;1,8.【分析】(1)数轴上原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表示正数,然后在数轴上找出表示各个数的点,用实心的小原点标记,并在实心小圆点上方写出该点所表示的数;(2)①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解含绝对值的方程,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即可;②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故a+3>0,a−2<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他即可;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从而将a=1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若m 是有理数,则||m m +的值( )
A 、可能是正数
B 、一定是正数
C 、不可能是负数
D 、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2、若m m m <-0,则||的值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非正数
3、如果0m n -=,m n 则与的关系是 ( )
A 、互为相反数
B 、 m =±n ,且n ≥0
C 、相等且都不小于0
D 、m 是n 的绝对值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0=-+a a
B 、a a --=0
C 、0=--a a
D 、a --a =0
5、若230a b -++=,则a b +的值是( )
A 、5
B 、1
C 、-1
D 、-5
6、在数轴上,a 表示的点在b 表示的点的右边,且6,3a b ==,则a b -的值为( ) A.-3 B.-9 C.-3或-9 D.3或9
7、两个数的差为负数,这两个数 ( )
A 、都是负数
B 、两个数一正一负
C 、减数大于被减数
D 、减数小于被减数
8、负数a 与它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
A 、 0
B 、a 的2倍
C 、-a 的2倍
D 、不能确定
9、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
C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
D 、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10、对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加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
A 、1
B 、2
C 、3
D 、4
1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a +b =0
B 、a +b >0
C 、a -b <
0 D 、a -b >0 12、用式子 表示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正确的是( ) -a b
A 、a +b -c =a +b +c
B 、a -b +c =a +b +c
C 、a +b -c =a +(-b )+(-c )
D 、a +b -c =a +b +(-c )
13、若0a b c d <<<<,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一定是正数
B 、c d a b +--可能是负数
C 、d c a b ---一定是正数
D 、c d a b ---一定是正数
14、若a 、b 为有理数,a 与b 的差为正数,且a 与b 两数均不为0,那么( )
A 、被减数a 为正数,减数b 为负数
B 、a 与b 均为正数,且被减数a 大于减数b
C 、a 与b 两数均为负数,且减数 b 的绝对值大
D 、以上答案都可能
15、若a 、b 表示有理数,且a >0,b <0,a +b <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a <b <a
B 、-a <b <a <-b
C 、b <-a <-b <a
D 、b <-a <a <-b
二、填空题
1、小明与小刚规定了一种新运算*:若a 、b 是有理数,则a*b = b a 23-。

小明计算出2*5=-4,请你帮小刚计算2*(-5)= 。

2、大于-2而小于3的整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3.2)3中底数是______,乘方的结果符号为______。

4、甲乙两数的和为-23.4,乙数为-8.1,甲比乙大
5、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大。

(用“左边”“右边”填空)
6、仔细观察、思考下面一列数有哪些规律:-2 ,4 ,-8 ,16 ,-32 ,64 ,…………然后填出下面两空:(1)第7个数是 ;(2)第n 个数是 。

7、若│-a │=5,则a=________.
8、写出三个有理数数,使它们满足:①是负数;②是整数;③能被2、3、5 整除。

答:____________。

9、数轴上原点右边4.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那么,数轴左边1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

10、已知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的相反数小3,则这两个数和的绝对值为 .
三、计算题
1.计算:22+(﹣4)+(﹣2)+4.
2.计算:(﹣﹣+)×(﹣60)+(﹣5)
3.(﹣81)

4.计算:(12﹣1﹣0.4)÷(﹣)+23.
四、解答题
1.定义:若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数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AB|=|a ﹣b|,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B|= ;
(2)若数轴上点P对应数x,则:
①当|PA|=2时,x= ;
②当|PB|+|PC|取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3)求A、B、O、C、D这5个点中所有两点间的距离之和.
2.某出租车从停车场出发,沿着东西向的大街行驶,到晚上6时,一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向东行驶记为正,向西行驶记为负,单位:千米)﹣4、+7、﹣9、+8、+6、﹣4、﹣3、+12(1)到晚上6时,出租车在什么位置?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0.2升,则从停车场出发到晚上6时,出租车共耗油多少升?
3.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可以沿着数轴左右移动,请回答:
(1)将点B向右移动三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D,点D表示的数是;
(2)移动点A到达点E,使B、C、E三点的其中任意一点为连接另外两点之间线段的中点,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点A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3)若A、B、C三个点移动后得到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它们既可以表示为1,a,a+b 的形式,又可以表示为0,b,的形式,试求a,b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BCCC 6-10 DCCDB 11-15 CDCDD
二、填空题
(
1. 16,
2. -1、0、1、2,
3. -3.2,
4.-7.2,
5.右、左,
6.2)2
7.±5 8.-30,-60,-90 9.-120, 10. 3
三、计算题
1. 解:22+(﹣4)+(﹣2)+4.
=(22+4)+【(﹣4)+(﹣2)】
=26+(﹣6)
=20.
2.
解:原式=﹣×(﹣60)﹣×(﹣60)+×(﹣60)+(﹣5)
=30+20﹣45﹣5
=50﹣50
=0.
3.
解:(﹣81)÷×÷(﹣16),
=(﹣81)×××(﹣),
=1.
4.
解:原式=(12﹣﹣)×(﹣)+8=﹣9+1+0.3+8=0.3.
四、解答题
1.解:(1)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3﹣(﹣2)|=1.
(2)①当|PA|=2时,即|x﹣(﹣3)|=2,解得:x=﹣1或﹣5;
②当|PB|+|PC|取最小值时,即可得|x﹣(﹣2)|+|x﹣1|取最小值时,|x﹣1|+|x+2|的最
小值为3,此时x的取值是﹣2≤x≤1;
(3)A、B、O、C、D这5个点中所有两点间的距离之和
=|AB|+|AO|+|AC|+|AD|+|BO|+|BC|+|BD|+|OC|+|OD|+|CD|=1+3+4+6+2+3+5+1+3+2=30 故答案为:(1)1;(2)①=﹣1或﹣5;②﹣2≤x≤1;(3)30
2. 解:(1)﹣4+7﹣9+8+6﹣4﹣3+12,
=7+8+6+12﹣4﹣9﹣4﹣3,
=33﹣16,
=17千米,
答:到晚上6时,出租车在停车场东17千米处;
(2)4+7+9+8+6+4+3+12=49千米,
49×0.2=9.8升.
答:从停车场出发到晚上6时,出租车共耗油9.8升.
3.解:(1)1;
(2)当点A向左移动时,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线段BC=3﹣(﹣2)=5,
∴点A距离点B有5个单位,
∴点A要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
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落在BC之间,则A点为BC的中点,
∴A点在B点右侧,距离B点2.5个单位,
∴点A要向右移动4.5 单位长度;
当点A向右移动并且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C点为BA的中点,
∴点A要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
(3)∵三个不相等的有理数可表示为1,a,a+b的形式,又可以表示为0,b,,∴a≠0,a≠b,显然有b=1,
∴a+b=0,a=,
∴a=﹣1,b=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