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通信方式和同步共18页文档
异步串行通信的点对点型
异步串行通信的点对点型点对点型通信方式是DNC系统中最早采用的通信方式,它是基于RS232C/RS422串口来实现的,拓扑构造为星形,通信速率一般在IlO〜960Obit/s之间。
这种接口的通信协议通常分为三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相当于实际的物理联接,它实现通信介质上的比特流的传输。
链路层采用异步通信协议,它将数据开展帧格式的转换,提交物理层开展服务,或对物理层送到的帧开展检错处理,交给上层。
异步协议的特征是字符间的异步定时。
它将8位的字符看作一个独立信息,字符在传送的数据流中出现的相对时间是任意的。
但每一字符中的各位却以预定的时钟频率传送,即字符内部是同步的,字符间是异步的。
异步协议的检错主要利用字符中的奇偶校验位。
应用层就是具体的报文应答信号,往往由控制器厂家自行制定。
点对点的连接简单,成本低。
由于大部分计算机和数控机床都具有串行通信接口,所以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但这种连接也有以下缺点:(1)传输距离短。
如RS232C的传输距离不超过50m,20mA 电流环和RS422/RS423的传输距离为IOOOnI左右。
(2)传输不够可靠。
这些接口和连接电缆的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其传输过程的检错功能较弱。
(3)传输速率低,实时性差,响应速度慢。
(4)由于一台计算机不可能提供很多串行接口,所连设备数量有限,因此整个系统的规模就不可能很大。
(5)每台设备都需一条来自DNC主机的通信电缆,因此整个系统的电缆费用很大,而且导致系统环境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
(6)系统扩展不容易。
当系统需扩大时,不但要修改系统软件,而且也要更改硬件。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们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满足DNC技术的发展需求。
早期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种是DNC主机通过多路串口转换器实现与多台CNC机床的通信(图1(a)),但存在构造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等不利因素。
第二种是DNC主机通过智能多串口卡分别连结多台CNC机床(图1(b)),其构造连结虽然简单,但需开发智能通信软件,提高了成本。
《点对点通信系统》课件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概述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概述
定义和特点
定义:点对点通信系统是 一种允许两个或多个节点 直接通信的网络系统。
特点:无中心节点,每个 节点都可以作为发送者和 接收者。
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点对点通信系统的需求增长 边缘计算为点对点通信系统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点对点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技术演进和创新方向
5G/6G通信技术:提升点对点通信速度和稳定性 卫星通信:扩大点对点通信的覆盖范围 量子通信:为点对点通信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优化点对点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规模和商业化前景
市场规模: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化前景: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商业化潜 力巨大。
技术创新:随着5G、6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为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市场竞争将逐渐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 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THANK YOU
汇报人:
全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智能家居: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智能交通: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 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智能医疗: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点对点通信方式与同步
异步传输
1.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又称为起止式同步,是以字符为单 位的数据传输。所谓异步,是指每个字符之间是 异步的,但字符内的每一位还是同步的。 每个字符由四个部分组成: 起始位,占1比特,以逻辑“0”电平表示,用以 标 记一个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占5~8比特,具体取决于数据所采用的 字符集。如电报码字符为5位,ASCII码字符为7位
同步传输 (续)
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
在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中,数据都被看作字符序列, 所有的控制信息也都是字符形式,在数据串(字符序列) 的前、后分别设有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其一般格式如 图(a)所示
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 控制字符 数据字符 结束控制字符
( a) 面 向 字 符 的 帧
数据块(二进制比特流) ( b) 面 向 比 特 的 帧
2.4
点-点通信方式与同步
按信号的传输方向,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固定地从一端(发送端)传输
到另一端。计算机和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或显示 器)之间的通信就采用单工通信方式进行操作。
点-点通信方式 (续)
半双工通信:信息可以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传
输,但不能同时进行。每一端都有发送器和 接收器,但传输信道只有一条
行传输。串行传输可进一步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
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
同步传输
异步传输
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
8 比特一位接 一位传输
仅需一条链路
并行 / 串行转换
串行 / 并行转换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数据通信中同步问题十分关键。发送端一 位一位地把信息通过介质发往接收端,接收端 必须识别信息的开始和结束,而且必须知道每 一位的持续时间。只有这样,接收端才能从传 输线路上正确地取出被传送的数据。通常使用 两种同步方式进行传输,一种是异步传输,另 一种是同步传输。
《点对点通信》课件
点对点通信的发展与前景
点对点通信技术的发 展历程
从最早的P2P文件共享到现在的 P2P语音、视频通话和游戏。
点对点通信市场的前 景与趋势
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技术的发 展,点对点通信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 用领域
点对点通信将在物联网、区块链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总结了P2P通信的特点、应用、实现原理、安全性问 题等内容,并展望了P2P通信的未来发展及其影响。
3
NAT穿透
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数据从私有网络中 转发到公网。
DHT算法
通过分布式哈希表实现节点的查找和通信。
点对点通信的安全性问题
1 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请求使网络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不可用。
2 DOS攻击
攻击者通过占用网络带宽或消耗服务器资源,使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访问。
3 节点攻击
攻击者通过控制节点破坏点对点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
《点对点通信》PPT课件
点对点通信是指直接在两个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本课件将介绍点 对点通信的定义、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什么是点对点通信?
• 点对点通信是一种直接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 它不需要经过中间节点进行转发。 • 点对点通信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点对点通信的应用
P2P文件共享
通过点对点通信技术实现文件的快速共享和下载。
P2P语音、视频通话
利用点对点通信技术进行实时语音和视频通信。
P2P游戏
使用点对点通信技术实现多玩家游戏的联机功能。
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原理
1
STUN、TURN、ICE技术网络地
址转换和穿透问题。
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原理
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原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通信方式,例如电话、传真、邮件等,已经渐渐被新的通信方式所替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通信。
在网络通信中,点对点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中。
那么,点对点通信究竟是什么,它的实现原理又是什么呢?一、点对点通信的定义和特点点对点通信简单来说就是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一条连接,通过这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与此相对应的是广播通信,广播通信指的是从一个终端向多个终端发送信息,这种通信方式常常用于控制信号的传输。
相对于广播通信,点对点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通信双方直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对其他终端是不可见的,保障了通信的安全性。
二、点对点通信的实现方案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TCP协议实现。
TCP协议是一种基于传输层的协议,负责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通过TCP协议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过程如下:1. 建立连接TCP协议中,首先需要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即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次同步信号(SYN),接收方收到后回复一个确认信号(ACK),然后发送方再次回复一个确认信号(ACK),建立连接完成。
2. 数据传输连接建立之后,数据传输就可以开始了。
在点对点通信中,数据是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的。
发送方将数据按照数据包的格式进行封装,然后通过连接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数据之后,将数据包进行解封,然后进行处理。
3. 断开连接连接的断开也需要双方协作,需要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断开连接的请求(FIN),接收方收到后回复一个确认信号(ACK),然后再向发送方发送一个断开连接的请求(FIN),发送方收到之后回复一个确认信号(ACK),连接断开完成。
除了TCP协议,UDP协议也被广泛用于点对点通信中。
UDP 协议是一种基于传输层的协议,与TCP协议相比,UDP协议的优势在于传输效率高。
因为UDP协议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以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会更快。
点对点通信
点对点通信简介在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点对点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模式。
它是指在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直接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讯的方式,而不需要经过中间节点或交换机进行转发。
点对点通信在各种网络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
特点1.直连性:点对点通信直接连接了两个节点,不需要经过其他中间设备,因此具有较低的通信延迟。
2.点对点通道:每个点对点连接构成一个独立的通道,保证了通信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3.效率高:点对点通信直接传输数据,省去了中间转发的时间,提高了通信效率。
4.独占带宽:每个点对点通道独占一定的带宽资源,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领域1.文件传输:通过点对点通信可以快速、安全地传输文件,适用于企业内部数据共享和云存储服务。
2.实时通信:如视频会议、语音通话等,通过点对点连接可以保证实时通信的稳定性和质量。
3.物联网:在物联网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数据交换和控制。
4.分布式系统: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通过点对点通信协作完成任务,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优缺点优点•安全性高:点对点通信直接连接,通道独立,不易被第三方窃听或干扰。
•通信效率高:直连传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通信效率。
缺点•连接繁琐:每个节点都需要与其他节点建立连接,管理和维护较为复杂。
•可扩展性差:节点之间的通信模式固定,不易扩展到更多节点。
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点对点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点对点通信将更加普遍,更加高效、安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结语点对点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模式,在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优势在于直连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应用广泛且前景广阔。
我们期待点对点通信在未来发展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信息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点对点通信已成为各种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TCP(传输控制协议)作为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为实现点对点通信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一、TCP协议简介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TCP协议中,数据以流的形式传输,通信双方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
二、点对点通信的概念点对点通信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不需要经过第三方节点。
在TCP协议上实现点对点通信,可以有效降低通信延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三、实现点对点通信的方法1.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编程Socket编程是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基础。
在Socket编程中,通信双方通过创建Socket对象,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
(1)创建Socket对象在Java、C++等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Socket类创建Socket对象。
例如,在Java中:```java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对方IP地址", 对方端口号);```(2)建立连接创建Socket对象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会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3)数据传输连接建立后,双方可以通过Socket对象的输入输出流进行数据传输。
2.使用NIO(非阻塞IO)传统的Socket编程基于BIO(阻塞IO),在处理大量连接时,效率较低。
NIO(非阻塞IO)是一种更高效的IO模型,可以实现对大量连接的高效处理。
在Java中,可以使用Selector对象实现NIO。
Selector可以监控多个Socket连接,当某个Socket连接有数据可读或可写时,Selector会通知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3.使用第三方库为了简化点对点通信的实现,可以使用第三方库,如Netty、MINA等。
这些库封装了底层的Socket通信细节,提供了更易用的API。
点对点对接实施方案
点对点对接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网络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需要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点对点对接技术以其快速、高效、安全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点对点对接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案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实现点对点对接的目标。
点对点对接的基本概念点对点对接是指在两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链接的技术。
不同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点对点对接直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不需要通过中间节点或服务器,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少的网络延迟。
点对点对接可以用于各种不同场合,如视频会议、文件传输、实时数据交换等。
点对点对接的实现依赖于不同的协议和技术。
一些常见的点对点对接协议包括 TCP、UDP、SCTP 和 WebRTC 等。
其中,TCP 是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管理;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适合用于一些实时应用中,如实时视频和音频交换;SCTP 则是一种流控制协议,支持多个流量并发处理;WebRTC 是一种浏览器原生支持的点对点对接技术,可以在 Web 页面上直接实现点对点对接。
点对点对接的实施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点对点对接的应用场景和目的。
点对点对接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如视频会议、文件传输、实时数据交换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协议和技术,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不同的参数,如带宽、延迟和包丢失率等。
2.选择合适的点对点对接协议和技术。
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点对点对接协议和技术。
TCP 是一种可靠的的点对点对接协议,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UDP 是一种极速的点对点对接协议,适合用于一些实时应用中;SCTP 则是一种流控制协议,支持多个流量并发处理;WebRTC 则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点对点对接技术,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实现点对点对接。
3.配置和管理点对点对接连接。
在建立点对点对接连接之前,需要配置和管理连接的参数和属性,并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点对点传输
P2P系统和应用已经吸引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量,一些卓越的研究计划包括Chord计划, ARPANET, the PAST storage utility, P-Grid(一个自发组织的新兴覆盖性络),和CoopNet内容分发系统。
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P2P技术在中国法律方面处于空白状态,原则不受中国政府的官方限制。但由于P2P技术会大量占用络带宽, 并且由于中国的络设施的现状和中国对络管理的态度,都不同程度的对P2P通讯方式有所限制。
争议
01
法律方面
02
重要案例:
03
安全方面
04
计算技术展 望
05
限制
06
பைடு நூலகம்日本
法律方面
在美国法律中,“Betamax判决”的判例坚持复制“技术”不是本质非法的,如果它们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 这个因特广泛使用之前的决定被应用于大部分的数据络,包括P2P络,因为已得到认可的文件的传播也是可以的。 这些非侵犯的使用包括发放开放源代码软件,公共领域文件和不在版权范围之内的作品。其他司法部门也可用类 似的方式看待这个情况。
计算技术展望
技术上,一个纯P2P应用必须贯彻只有对等协议,没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但这样的纯P2P应用和络是 很少的,大部分称为P2P的络和应用实际上包含了或者依赖一些非对等单元,如DNS。同时,真正的应用也使用了 多个协议,使节点可以同时或分时做客户端,服务器,和对等节点。完全分散的对等络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象 Usenet(1979年)和FidoNet(1984年)这两个例子。
点对点通信系统ppt课件
系统简介
本程序使用VB语言编程,使用WinSock控件 完成的点对点(P2P)聊天和文件传输程序。 可以实现两台机器间互发消息,并且有聊天 和文件传输记录,安全可靠。
p2p的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 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 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 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 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系统功能
1、服务器端服务 2、客户机服务 3、上网服务 4、点对点实时信息传输
模块结构图登录 主界面服客上
退
务
户
网
出
器
机
端
程
程
序
序
客户机模块IPO图
I
连接服务 器
P
提供相 应的界 面供操 作人员 录入
O 通信
服务器模块IPO图
I
测试网 络
P
提供相 应的界 面供操 作人员 录入
O 通信
②确定模块结构,划分功能模块,将软件功能需求分配给所 划分的最小单元模块。确定模块间的联系,确定数据结构、 文件结构、数据库模式,确定测试方法与策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实验9点对点串行通信
Keil μVision5集成环境、c51 C语言编译器。
实验工具
虚拟示波器、示波器探头、手机App等。
实验电路图设计
电路图
单片机与串行通信电路、LED等外设的连接示意图。
面包板图
实际硬件连接呈现。
操作流程图
将电路图抽象为具有流程性的操作步骤。
单片机程序设计
程序框架
位移寄存器、数据缓存、波特率设定等模块的初始 化及配置。 循环结构及条件语句的实现。
点对点串行通信应用举例
红外线遥控器
利用红外线的点对点传输方式实现遥控器功能,如电视、空调、音响、洗衣机等。
伺服电机控制
点对点控制伺服电机,实现位置和速度的精确控制,并适用于注塑机、膜伸展机、食品包装 机、自动编织机等。
无线打印机
点对点串行通信协议实现无线打印任务和数据的传输,便捷快速。
串行通信的发展历程
2 实物配套商品管理
从规则定制、金融支付等方面实现物联网的数据传输。
3 工业生产及维护领域
通过大型企业、设备间便捷的数据交换维护制造优势。
串行通信技术在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中的 应用
传感器技术
基于串行通信方式的拓展,可以很容易的构建海量 传感器测量点与控制中心间的 (远程) 数据传输通路。
遥测技术
点对点串行通信技术的突破,实现多类传感器数据 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应用,如农业养殖行业等。
传输速率的检测和优化
速率检测
通过压缩测试、速率检测等方式测量数据传输的速 率。
数据缓存优化
使用FIFO缓存、循环存储等方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基于串行通信的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1
主从通信模式
通信的双方划分为主设备和从设备,实现多方互通的目的。
局域网的点对点通信
整理旧文档,发现了这篇很陈旧的论文,这是我十年前写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我第一篇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同时也是我大学的毕业设计论文。
十年前,我写毕业设计论文的时候,为了写这篇论文也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整天都泡在图书馆里。
今天再看这篇文章,竟然感觉如同隔世的感觉,那时候什么是网络呢?Windows95刚刚发布,WindowsNT和Windows2000都没有普及,网络在那时还是一个神秘而高深的技术,那时我们建立局域网用的一律都是Novell系统,没有图形环境,设置非常繁琐复杂。
而现在,这些东西完全都过时了,那时候先进的TCP/IP现在面临其协议不安全、有漏洞的指责,NETBIOS和IPX就早已失传了,十年时间,竟然整个网络技术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慨叹,自己都已经快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这篇文章还是重新发布一下,以做纪念。
局域网上的点对点通信摘要:本文讨论了在局域网络环境下,实现工作站之间的实时通信的三种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NetBIOS 及TCP/IP协议实现工作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Peer to Peer), 并给出了设计的应用程序实例.关键词:局域网点对点通信 NetBIOS TCP/IP IPX/SPX一引言在信息化社会里,人们都希望以快速简的方法获取信息,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这个想法得以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通讯和共享资源: 计算机网络使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加工的设备和工具空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提高人类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中,往往需要互连来自不同厂家的机器,要具备异种机的互联能力.由于各厂家的机器有其各自的总线结构,文件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和采用的字符集等,因而使这种互联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另外,从局域网的运行情况来看,以Novell Netware网络为例,文件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其上运行Netware操作系统软件,为网上工作站提供共享资源与服务.因此,文件服务器的好坏对网络的性能极其重要.随着网络的扩大,连接的工作站增多,服务请求也迅速增加,服务器的负载也相应加重,服务器有可能成为网络工作的"瓶茎".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利用网络上的点点通信思想,在不使用服务器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工作站之间的文件传输和共享打印.二局域网概述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成熟,微型计算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因此人们有条件的将十几台微机,外设依网络通信协议连接起来,形成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采用基带传输,传输速度较高.2) 网络覆盖地域较小,可不用调制解调器.3) 传输误码率低.局域网的功能概括起来可归为以下几点:1) 资源共享.包括大容量硬盘,高速打印机,数据及软件.2) 电子邮件系统.3) 使用分布处理实现负载均衡.机算机网络中对于各种约定做了如下定义:将机算机网络同等层间的通信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将不同层的通信约定称为接口.到目前为止最有代表性的网络分层模型有两种.其一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七层协议参考模型,其二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委员会所提出的参考模型.(一) ISO/OSI七层协议及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的七层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该模型是按逻辑组合功能来分层的,上一层是建立在下一层的基础上,较高层向较低层提供服务请求,而较低层为较高层提供服务.所谓开放系统是指按照这种模型所构成的网络是可以互连的,是彼此开放的,从而便于世界各地的网络互连.OSI模型各层定义如下:应用层网中的网络应用软件在此层运行.表示层辅助用户执行诸如文间传送,程序运行等任务.会话层管理低层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是用户到网络的接口.传输层检查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必要时将数据分组调整到正确的位置.设置分组题头,以便将数据组发送到目的地.网络层以分组形式,选择路径发送数据.各分组要穿过两个低层到达目的地.数据链路层管理网络接口处的输入/输出.对原始数据进行组织和检察.物理层定义在网络电缆连接及接线中用的规则与协议.包括例行联络处理及传输规范,还定义了使用的电缆类型及连接器.(二) IEEE 802标准局域网络参考模型IEEE 802标准遵循ISO/OSI参考模型的原则,解决了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网际互连有关的高层功能,IEEE 802 LAN 参考模型与ISO/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1 IEEE 802 的五个标准文件IEEE ( Institute of Elect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cers ),即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它是一个专业性质的学会.它对OSI模型的低两层即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IEEE 802标准制定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厂商所制造的设备间具有兼容性,从而为使用该网络的用户和设备制造者在付出较小的代价后就能顺利地在这些设备间进行通信.该学会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订,于1984年正式提出了局域网标准的五个标准文件.IEEE 802.1 它阐述了802方案与ISO互连参考模型间的关系.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标准.IEEE 802.3 采用CSMA/CD访问的总线结构标准.IEEE 802.4 采用令牌访问方法的总线结构标准.IEEE 802 各标准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2 IEEE 802 LAN 标准局域络参考模型。
EDI通信【实用资料】
EDI的通信服务EDI的通信环境(EDIME)由一个EDI通信系统(EDIMS)和多个EDI用户(EDIMG)组成,见图2.6。
EDI的开发、应用就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现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点对点(PTP)方式点对点方式即EDI按照约定的栺式,通过通信网络迚行信息的传递和终端处理,完成相互的业务交往。
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采用此方式,但它有许多缺点,如当EDI用户的贸易伙伴不再是几个而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时,这种方式很费时间,需要许多重复发送。
同时这种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适于跨国家、跨行业之间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迚步,这种点对点的方式在某些领域中仍旧有用,但会有所改迚。
新方法采用的是进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对等结构,利用基于终端开放型网络系统的进程信息业务终端,用特定的应用程序将数据转换成EDI报文,实现国际间的EDI报文互通。
增值网(VAN)方式它是那些增值数据业务(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计算机与通信网络设备,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仸务外,增加EDI的服务功能。
VADS公司提供给EDI用户的服务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协议转换,后者对用户是透明的。
信箱的引入,实现了EDI通信的异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费用。
另外,EDI报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统(即VAN中)中传递也是异步的,即存储转发的。
VAN方式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因为各增值网的EDI服务功能不尽相同,VAN系统幵不能互通,从而限制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全球性应用。
同时,此方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VAN只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下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
而EDI通信往往发生在各种计算机的应用迚程之间,这就决定了EDI应用迚程与VAN的联系相当松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信息处理系统MHS是ISO和ITU-T联合提出的有关国际间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
它是建立OSI开放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适应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幵通过网络连接,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
《点对点通信系统》课件
循环码
一种具有循环特性的线性码,具有较 低的编码复杂度和良好的纠错性能。
交织编码
通过打乱码元序列的排列顺序,降低 连续错误的发生概率,提高纠错能力 。
扩频通信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DSSS)
通过将信号频谱扩展至较宽的频带,降低信 号干扰和截获概率。
跳频扩频(FHSS)
通过不断改变信号的载波频率,躲避干扰和 抗多径干扰。
数字信号编码
采用数字编码技术对信号进行 编码,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和传输可靠性。
数字同步技术
通过数字算法实现信号的同步 处理,确保信号的正确接收和
处理。
03
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协议与标准
点对点通信协议
01
点对点通信协议是一种简单的通信协议,它允许两 个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
02
该协议主要应用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 )中,以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稳定性
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系统更加稳定,不易 出现故障或延迟。
灵活性
点对点通信系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数据格 式,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挑战与问题
网络拓扑
点对点通信系统需要建立和维护大量 的连接,对网络拓扑结构要求较高。
资源限制
由于每个节点都需要存储和转发数据 ,节点资源限制可能成为瓶颈。
同步问题
03
点对点通信协议具有低延迟、高带宽利用率和高可 靠性等优点。
数据链路层协议
1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协议,它 负责控制数据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
2
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点对点协议(PPP)、串行 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以太网协议等。
3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封装、帧定 界、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计算机网络课件第三章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后退N帧协议(GBN)原理及实现
• GBN协议原理:后退N帧协议是一种滑动窗口协议,它允许发送方在收到确认之前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当接 收方检测到一个错误帧时,它会发送一个否定确认(NAK),要求发送方从出错帧开始的所有未确认的帧全部 重发。
• 滑动窗口:GBN协议使用滑动窗口来限制未确认的帧数,窗口的大小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 • 累计确认:接收方只发送累积确认,表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正确接收的所有帧。 • 超时与重传:当发送方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没有收到确认时,它会重发所有未确认的帧。
THANKS
感谢观看
• 差错控制功能:当数据在链路层传输时,由于存在噪声干扰,可能会使数据在 传输过程中发生差错。为了在差错发生时能使发送方重发差错的数据,接收方 需要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差错检验,若发现差错,则通过某种方式通知发送方 重发该帧。
• 流量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并不是数据链路层所特有的功能,许多高层协议中也 提供流量控制的功能,只不过控制的对象不同而已。比如,对于传输层来说, 控制的是源端到目的端的流量,而数据链路层控制的是相邻两节点之间数据链 路上的流量。
停-等协议原理及实现
帧的编号
为了保证数据的顺序和正确性, 需要对每个发送的数据帧进行编 号。
确认与重发
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帧后需要发送 确认帧(ACK)给发送方,如果 接收方没有收到数据帧或者收到 的数据帧有误,它会发送一个否 定确认(NAK),要求发送方重 发数据帧。
超时与重传
发送方在发送一个数据帧后会启 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 时之前没有收到确认帧,它会重 发数据帧。
接收方对每个正确接收的 帧都发送一个确认。
当发送方在定时器超时之 前没有收到某个帧的确认 时,它会只重发那一帧。
点对点传输方案
1方案图形
2方案说明
1)plc与rtu的通讯方式
在此方案中plc与rtu的通讯因为设备距离远,在串口通讯的基础上采用GPRS网络将串口通讯进行连接。
四信dtu透明传输数据,对数据通讯方式没有影响
2)dtu通讯方式选择
四信dtu支持点对点的通讯方式,点对点的通讯方式不需要数据中心,单纯的将两个设备通过GPRS相连,类似延长通讯距离。
在此方案中,plc与rtu的通讯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3)方案要求
因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在连接时作为中心的dtu应具有固定IP。
目的是作为客服端的dtu每次能够自动连接到中心的IP。
备用方案:
1、中心用GPRS路由器拨号上网方式,但需要有PC机,此方案不需要固定IP也可以,
可应用域名解析服务方式,稳定性较好。
2、PLC和RTU都作为客户端方式连接到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应用在有宽带网络的
地方,目的是解决两端没有宽带IP造成传输不稳定问题,此方案是数据中心运行一个
中转软件,把两台终端DTU连接到同一个中心,由数据中心的转发软件来转发数据,如收到DTU A的数据转发给DTU B,收到DTU B的数据转发给DTU A。
这样也可以实现点对点传输,只是中心通过宽带环境来中转,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