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角色的隐喻----
“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桶论”等。
一、蜡烛论
“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靠点蜡烛看书的人很容易近视;而在有电的时代里,蜡烛只能在停电时发挥一点补救的作用。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烧尽了。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如果教师认识到自
己在服务于别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谋福利,便不会如此“悲天悯人”、“自我怜悯”,便会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
“蜡烛论”在把教师无限拔高的同时,也指出了教师较低的地位,似乎教师只能靠燃烧自己来完成其工作职责。教师这个职业处于一种非常奇特、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它享受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虽然教师中也有等级之分);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拥有者、道德的表率、行为的楷模。而另一方面,教师的经济地位却比其他一些职业如商人、律师、医生(在西方国家)要低。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在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明显。因此,当我们想到“教师是蜡烛”这个隐喻时,不仅想到教师自身生命的销蚀、知识的耗尽,而且想到自己经济地位的低下、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穷酸”态。然而,教师不应该就此自暴自弃,接受蜡烛甘于自焚的命运。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蜡烛会越烧越矮,终有熄灭的一天。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光照到需要光的地方,而且需要自己不断充电。因此,有老师认为,与其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
二、工程师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包含了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一方面,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然而,工
程师论是一个“混合型隐喻”,将一些互不相容的形象生硬地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牵强、不太协调的图象。首先,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而与此同时,“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也许,这个隐喻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将抽象和具象、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人和宇宙合为一体。
这个隐喻在操作方法上与西方的绘画隐喻和雕塑隐喻非常相似,似乎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团泥巴,可以任艺术家画自己想画的图像,塑自己喜欢的模型。与这些隐喻所不同的是,工程师论强调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性,这也许与中国文化注重道德教育有关。随着西方科学主义的兴盛,西方发达国家对教师作用的规范越来越狭窄,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启迪者、能力的培养者,而价值观、道德观以及道德行为的形成主要是家长、社会和学生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在美国这类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里,学校已不开设道德教育课程,只有公民教育。价值多元导致了道德标准的多元,学校教育已经主动拱手让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权利。西方国家不像中国,要求教师事事“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谈举止和衣着装扮也不必完全符合社会规范。对理想教师的要求通常是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反思能力,而不必具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道德水准和规范行为。
正是由于对“灵魂”的重视,与西方的雕塑模式相比,工程师
模式似乎更加注重被塑者的有机性和生成性。灵魂是一个有自己内在生命的有机体,需要工程师采取恰当、灵活的处理方式。而雕塑家面对的是一团没有生命的泥土,可以随雕塑家的意愿和动作而改变形态。雕塑作品一旦成型以后就不再改变,而学生的灵魂离开学校和教师以后仍在变化。一幅好的雕塑作品可以将一种精神以凝固的方式保存下来;而对灵魂的雕塑可以动态地、一代接一代地发展和延续一个文化,教师作为雕塑灵魂的人,可以通过教育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保存下来。然而,与雕塑家一样,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活生生的人采取灵活、多样、个性化的指导。虽然工程师(像雕塑家一样)必须根据材料的特点决定工艺程序和施工方法,但是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学生作为人其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从教育质量观看,工程师论似乎暗示了一种固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教育被作为一个大工厂,教师是工厂里的工程师,学生是被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教师在从事教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张事先设计好的蓝图。
从教师自主权考虑,工程师论也隐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似乎比较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计塑造学生,改变学生。而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上级对产品通常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工程师只能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方案和流程操作,不具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主动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
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上面的分析表明,工程师论隐含了一个致命的矛盾,即活的(有生命的)灵魂和死的(无生命的)工程之间的冲突。中国人之所以热衷于使用这个隐喻,也许与我国解放后崇尚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有关。我国的社会体制、经济和教育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工程,可以事先自上而下地建立规划蓝图,可以被操纵、计划和规范。国家可以像建工厂一样统一建学校,像培养工程师那样按一定规格培养教师,像购买原料那样招收学生,像生产产品那样产出毕业生,也可以像考察产品那样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其实,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往中会生成新型的人格,而不是没有生命的、事先被规定好规格的产品。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
三、园丁论
与上述工业模式相对应,“教师是园丁”这个隐喻反映的是一种农业模式,认为学生像种子,有自己发展的胚胎和自然生长的可能性,但需要教师来浇水、培土。与工程师论相比,园丁论更加重视学生的生长性,既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可生长性),同时又照顾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每一颗种子可能开出不同的花儿)。同时,这个模式也考虑到了教育的过程性,而不仅仅是结果。教育学生就像是培育花朵,需要经常、定时地浇水、施肥、松土。
“园丁论”所反映的教育观点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推崇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