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张小强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课文与综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

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21分,古诗文阅读12分,课内外阅读25分,综合性学习12分,写作3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二、考情分析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下设计8个小题,总分为21分。

第二部分的文言文阅读选段是出自课内《世说新语》,下设有4个小题。

第三部分的阅读理解的选了2篇课外阅读,其中有一篇是课内阅读,该题总分10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得8分者不超过40人,均分在7分左右。

最高得分11分,最低得分1分。

此题共设4个小题,第14题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由于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练习较少,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在做题中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得不准,只是概括表面意思没有体会到本文的重点能够回答完全正确的极少。

第四部分就是作文,本次作文是以“我真棒”为题目的,要求在横线出补充完整题目,文体不限,500字左右。

但本次作文整体情况不好,能得到优分的学生比较少。

从写作实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没有写自己理想的生活或环境。

大部分学生书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

平均得分在21-23分。

四、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1. 试卷整体表现
本次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表现一般。

试卷难度适中,涵盖了各个研究目标,但在细节处理和写作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 分项分析
2.1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整体表现尚可。

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和提取关键信息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推理和细节理解等方面还需加强。

2.2 词语理解
词语理解题表现一般。

部分学生在词语辨析和句子理解方面出现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练和讲解。

2.3 短文填空
短文填空题整体表现较好。

学生在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还需提高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理解。

2.4 作文
作文表现一般。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逻辑性不强、观点表达不够明确等问题。

建议加强写作技巧的培养和练,同时多读一些优秀范文,提高写作水平。

3. 提升策略
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提升策略:
- 阅读理解:加强对文本中推理和细节的理解,提高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 词语理解:扩大词汇量,增加对词义辨析的训练,提升句子理解能力。

- 短文填空:加强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研究,提高对上下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作文:加强写作技巧的培养,注重逻辑性和观点表达的清晰性,多读一些优秀范文。

4. 总结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各个题型中都有一定的掌握程度,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提高的方面。

通过针对性的提升策略,相信学生们在语文研究中会有明显的进步。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吴元珍一、根本情况1、出题教师:陆帅英2、考试班级:七年级1—18班,共843人3、考试时间:202X年9月27日晚7:30——9:30,共2个小时4、卷子分值:总分值100分二、卷子分析1、真题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课外古诗词前三首、名著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2、真题难易程度:中等偏易,具体分值如下:根底知识考查:31%;现代文阅读考查:16%;文言文阅读考查:23%;写作能力考查:30%。

字词句、现代文、文言文、写作考查题均为课内教学内容。

3、题型有选择题、改写题、古诗文默写填空题、名著阅读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理解问答题、重点语句品析题、文言文相关文学常识题、重点文言字词理解题、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推断题、重点句子翻译题、理解、拓展延伸题等,都属常规题型,无怪题难题。

写作为命题作文,考查学生的记叙文的写作能力、生活感想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题目为“进入初中以后〞。

三、质量分析七年级843名学生参考,平均分79.56,及格人数828人,及格率98.22%,优分451人,优分率53.50%,90分以上88人,80—90分363人,60—80分377人,60分以下15人。

前三甲总均分分别为86.64〔七<5>班〕、86.35(七<9>班)、85.14〔七<10>班〕,均分最低为73.24〔七<13>班〕,学科最高分96〔七<10>〕班,最低分42〔七<17>班〕。

总均分最高与最低的班级差距较大,分别为-13.4分〔七 <13>班〕、-12.43分、-12.23分、-11.15分,有9个班均分低于年级总均分。

优分率、及格率均在正常范围,但总均分差距拉得太大,与八、九年级比,显得很异常。

四、归因分析1、根底知识掌握不牢,名著阅读题只是简单的识记性填空题,要求背诵默写的诗词名句不少学生因写错字丢分,能得到总分值的学生只有20%左右。

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七年级语文组

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七年级语文组

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七年级语文组陈燕一、试题分析1、本次语文月考试卷共分三个大题: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共26个题。

总体来看,紧扣考试要求命题,试题力求体现七年级学业考试的命题要求。

即难度、题型、内容等方面主要是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来命题。

2、试题形式多样,容量适合。

知识覆盖全面,每个章节内容都涉及到,但又侧重期中考试以后所讲内容,符合出题原则。

3、试题难易适中,难易搭配合理。

无偏题、怪题、超标准的题,分值分配合理。

题目表述规范,检验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答题情况分析总体上来看,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我所任教的一个班优秀率5.1%,及格率达84.7%,平均分80.7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优秀率和及格率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高分100分以上的学生竟然一个都没有。

具体题型存在的问题及答题情况分析:(一)基础知识:1题:考察学生对读音的掌握,题目比较简单,都是非常常见的,但越是简单的越容易出错。

2题:考查的是字形,这道题大部分学生判断出错,原因是没有掌握花团锦簇的锦的写法。

3题:成语使用得分很低,因为许多同学对词语没有掌握。

讲评试卷时需教给学生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1)先看成语的意思。

(2)再看成语的感情色彩。

(3)结合语境。

4题:病句题,因学生未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加之缺乏语感,所以导致丢分。

讲评试卷时需教给学生明确常见的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前后矛盾5题:仿写句子多数学生未注意语境和句式,严格来说是不得分的。

6题:名著导读很简单,但书写出错,把猪八戒的戒写成戎,猪悟能的悟写成无,故事情节名字上加了书名号。

7题:语言的综合运用失分率也较高,原因是学生答题时口吻不对。

8题:古诗词默写,失分率严重,失分原因一是判断不对,二是虽能判断对也能背过但书写出错,易错的字是罔,殆等,错一字整个题都没分了。

七年级语文月考考试质量分析1

七年级语文月考考试质量分析1

七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本次月考试卷满分为120分,共三大题。

第一题为阅读理解分别是现代文阅读、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60分),第二题为综合运用(10分),第三题为习作(50分)。

本班61人参评,平均分80.48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78.68%,优秀人数7人,优秀率11.47%,低分1人,17分.一分四率67.75。

现就这次考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试卷命题本试卷以新课标为依据,体现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方向,本次试题贴近学生实际,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识记积累、语言运用、诗歌鉴赏、专题、阅读、写作等内容全面涉及。

本次测试是积极开发综合性新型试题,加强了语文学习与生活自然的联系,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题型小而活,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卷题型有三个大的板块:阅读理解(两篇课外阅读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包括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名著阅读)综合运用考查课内的字词句及综合性学习,写作。

二、学生答题情况1.书本的基础知识有古诗、文言文、综合性学习及名著阅读,古诗及文言文阅读都安排的是课内和课外的对比阅读,对刚进初一的学生要求较高,学生们只是掌握了课内的古诗及文言文,在对比阅读中,对课外古诗及文言文答题失分较高。

有些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基本上是留空白,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本班的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学生的背诵默写情况不容乐观,审题较粗心,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

以此可以看出学生没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或语段信息去认真、严谨审题;全面、严密答题的思维习惯极为欠缺。

许多学生对答题角度与答题的要点把握不住,导致许多学生卷面失分的主要原因。

这在主观性较强,文字表达较多的题目中问题尤为严重,学生大多缺少明晰的思维。

2.对于现代文阅读理解部分这块有两部分共有11个小题,第一部分是朱自清的散文《绿》,第二部分《拔掉心底的篱笆》,学生们在做第一个阅读题《绿》时失分的学生要少些,而第二个阅读短文失分的较多,第二个阅读题中,一个考核的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另一个是结合文段谈体会,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分析
一、成绩分析
七年级两个班语文月考成绩很不理想。

七(七)班总人数57人,及格率人数20人,七(八)班总人数55人,及格人数18人,可以看出七(七)班比七(八)班成绩略好,两个班优秀率低,低分率高,极不平衡。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1、积累、课本巩固;
2、探究、阅读鉴赏;
3、创造、表达分享。

1、积累、课本巩固部分
此题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课本。

如:注音、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及翻译、阅读课文选段并回答问题等。

上课时,我都强调熟读或理解掌握,但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特别是古诗文的背诵,有些诗句还强调要默写并理解释文,大多数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完成。

失分题最多的是第5、6小题。

第5小题是仿例句写前后语意关联的句子。

第6小题是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此两小题有点难度,几乎没有学生答全对的。

1、探究、阅读鉴赏
有两道阅读短文,据学生反映此短文在小学学过,所以有部分学生答对。

短文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审题不透、回答不完整,有些答非所问。

3、创造、表达分享
大多数学生写半命题作文,都是写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只是在写作时,叙述平谈,没有突出主题,有的写简短、字数没达标,还有的错别字较多。

三、自我分析
上课时,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课堂纪律上,本想讲的内容又生生地咽到肚子里去,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我得一步一步去抓,如写字、朗诵、背诵、阅读、写作等等,我不能揠苗助长,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我只要看到学生有了丁点的进步,都会欣喜若狂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题质量分析七年级本次测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积累有机融合。

将课标理念贯穿其中,难易程度适当。

现将试卷具体分析如下:一. 试卷基本情况:本套试题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知识的积累运用;第二部分考查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第三部分考查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第四部分考查作文写作与表达。

从题量及分值的分配比例具体分析,本套试题具有如下特点:(一).注重语言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本套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分值占五分之一,虽说分值不大。

但考查内容涉及多方面:有对学生写字的考查,如第1题;对字音,字形的考查,如第2题;有对成语运用的考查,如第3题;有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仿写),如第4题;有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如第5题;有对名著的考查,如第6题;有对诗文积累的考查,如第7题,这些考查内容多样,有利于学生重视全面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二)注重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本套试题未将综合性学习定格在某一局限内,如第8题,考查买东西时的基本用语,第9题,设计活动程序,切合实际生活,都是对生活能力的考查。

(三).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1.此次阅读的考查,涉及课内及课外,但考查形式有所变化,对课内文章的考查,以选文的形式出现。

本套试题对课内文章的理解感悟,化为揣摩妙句妙词及问题形式出现。

2.注重课外阅读的考查,在考查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课内选段阅读的基础上,还选择了一篇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3.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试题分析:就卷面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具体分析如下:(一)积累与运用内容复习落实到位,学生答题情况较为理想:这部分得分不错,但也让人忧心,虽高分人数很多,但也有少数学生得分较低,说明平时落实不到位。

1.写字考查题目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工整干净的改正并抄写,但部分对于错别字还不能准确找出并改正,这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菜坝中学封晓燕第七周,我校七年级举行了第一次语文月考。

通过这次月考充分暴露出相当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背诵部分默写不过关,书写差等弱点。

一、月考成绩相关数据七年级三个班参考总人数:87人。

语文试卷总分:100分。

平均分:68分。

总体看成绩不理想,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成绩原因:(1)、试卷分析此次语文月考试卷分为三个部分,总分共100分。

其中积累与运用34分,阅读与鉴赏26分,写作与表达40分。

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作答情况分析.通过仔细阅读学生作答,发现达到优秀率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极少出现丢分的现象。

丢分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上,主要原因是因为平时对综合题的练习不够,思路无法展开,导致做不出或者是思路出现错误。

总体感觉基础知识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该拿的分数基本到手。

就这一点而言,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做题也比较认真细致,令人感到欣慰。

通过对低分学生的试卷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基础知识上,尤其是背诵默写不过关,文言文理解不到位导致失分严重。

大部分不合格的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也存在着重大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答题失分。

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言平淡,书写不工整也是一个失分的理由。

二、下一阶段教学设想1、强化基础训练,狠抓背诵默写。

2、强化知识点的应用。

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此次月考中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原本基础还好,成绩也不错,但因其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学习抓得不紧,上课和自习精力不集中,造成很多知识点是一知半解,从而在作答的过程中错误百出。

4、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

此次月考还反映出相当部分学生课堂上并没有完全将知识点理解透彻,课后又没有及时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同学生请求帮助,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七()1.2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1.2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本次考试为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以来的第一次大型考试。

因此整套试题的命制比较注重中小学的衔接。

试卷以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为依据,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难度适中,题型灵活,注重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开放性命题比较贴切学生实际。

因此,总体上来看,本次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成绩分析本次试卷分值为120分,基础知识共70分,作文共50分。

年级段平均分为71.11,合格率75%。

7(1)班平均分为68.76,合格率51%,是全年级第6。

7(2)班平均分70.98,7(2)班合格率53%,为年级第4。

综合各班来看,平均分差距不大,但合格率差距不小。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答题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例如:第一题的积累与运用,共考察了文言诗句的默写、字的书写,注音等,学生正确率很高。

但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课文不熟,表现存第17小题,对课文的理解性,人物性格把握不够。

2、综合性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第4小题综合性学习失分较普遍,主要表现在对主观性题不敢动手。

3、文言文阅读部分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

4、阅读部分涉及到语言赏析,内容分析关键句子分析时得分率几乎都不及格。

5、写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部分学生没注意另拟题目,部分学生没注意选材的新颖,叙写老一套素材,造成失分严重现象。

另个多数学生作文仍然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套用的,瞎编空洞的痕迹较严重,造成了本次作文普遍较低的情况。

三、教学改进措施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需重视:1、培养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意味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课下加大课外阅读量,注重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的道路。

2、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从本次考试情况看,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做好差生的工作势在必行。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第一次月考语文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考卷总体来说偏难,既有对基础知识考核的环节,也有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更侧重于阅读与理解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少,阅读理解题太多且偏难,分值多。

无课外文言文阅读。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偏低,期中失分最严重的是阅读题方面,这说明平时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不够。

其次,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差,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卷面不够清晰,书写能力不高。

三、下一阶段努力方向1、抓好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要灵活运用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把知识转变为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新课改理念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及修养,避免教学中知识性的错误。

3、加强和改进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用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地辅导。

4、用好单元把关试卷,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认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在正确书写的基础上把字写好。

通过这次考试,不仅看到了学生的不足,更看出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争取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逐步改正不足,争取更好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卷面分:120,参考人数:127,最高分:104,最低分:56,均分:84.17,高分数:38。

二、失分点及原因:阅读理解主要的问题出在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全面。

一是课文内容理解不到位,二是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另外考查深度太深也是一方面。

如:第20题秋天的怀念“秋天”二字去掉好不好?学生们大多只能答出一两条,能准确全面答出的很少。

这说明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做笔记也没有好好复习,教师应该拿出更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第21题我为什么不把回家拿梨这件事放在心上?有的同学答不到点上,抓不住要点,回答的很多但不准确也不全面,说明学生们没有认真阅读材料。

七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考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考试人数42人,平均成绩82分,优秀率,及格率差控率0二.试题分析本试卷共四道大题。

由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实践,阅读,作文构成。

题型全面,由浅入深,有一定的难度。

三.卷面分析就学生做题来看,我班学生态度认真,卷面书写工整,答题态度端正,但在解决问题时,我发现仍然存在不少困难。

下面我做简单分析:(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答题不够灵活第一大题中,共有道小题,前面4道小题都是选择,考核的角度是字音,字形,成语正确运用,病句。

班里全做对的人只有段馨怡同学一人。

其余同学不是错这个就是错那个。

平日里全都练过,还是基础掌握不够扎实,答题时不会分析。

课文内容填空补充填空做得较好,只有几个同学失分,该背的没有真正掌握。

名著推荐题第二问全班没有人做对,此题是我没有强调到位造成。

2分失得可惜。

(二)综合性运用出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相关题,大部分同学做得相当不错,只有个别同学不认真看题目要求做错了。

很多同学语言表述挺正确。

(三)阅读本次试卷共四道阅读题。

两个课外的现代文阅读,一篇文言文是课内学过的《幼时记趣》,最后一道考的是课外古诗。

两道现代课外阅读题做得不是很好,第一道是关于月亮的一篇文字,与我们第三单元学的内容息息相关,题目并不难,我们同学却做得不好,标点符号加正确的没有几人,赏析修辞手法有的甚至不做直接失分,文中想到的三件事概述时语言不够准确,更有甚者竟然看成四件事。

分析月亮的其他说法时例如“银盘”“嫦娥”时找不准角度。

第二道选择题《水边的文字屋》与我们初中第一单元“走近文学”密切相关,有些深奥,分析回答题也较多,所以此题失分更多些。

第三道题是课内的文言文《幼时记趣》,大部分同学做得相当好。

只有个别同学不背不记,解释带点字意思三个都做错的。

还有记不清作者的,把沈复写成沈从文的。

第四道阅读题是古诗,只有两道小题5分,可是基本都失掉了3分。

同学们对诗的主题把握不好,看见写景的诗不加分析回答诗人热爱大自然。

七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语文月考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为
教师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研究指导。

分析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月考的质量,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1. 总体平均分:通过计算所有学生的成绩平均值来评估整体表现。

2. 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上的得分情况,以确定哪些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

3. 题型分析:对不同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的得分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在不同题型上的表现情况。

结果及建议
根据对月考质量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总体平均分较低,说明有部分学生的研究水平还需要提高。

建议教师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提供更多的练机会。

2. 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说,学生在课堂讲解的基础知识上表现较好,而在应用和拓展性问题上表现较差。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 在题型分析中,选择题得分相对较高,而阅读理解题得分较低。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相关训练。

总结
通过对七年级语文月考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

教师应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一、试卷结构本次考试内容主要为七年级上册一单元及第十课,考试模式采用中考形式:且因为本次考试是学生们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为了培养他们的信心,题目出得较简单。

1、150分,时间150分钟;2、试题分为四大块:积累与运用(32分),阅读(48分),综合性学习(10分)写作(60分);二、成绩统计本次考试419人参考,未交卷1人。

基本情况是:各班成绩较平均,班级平均分最高为114.05,最低为106.90。

差距较小。

三、知识点的考查1、字词,包括多音多义,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以及对文言实词特殊语言现象的掌握,如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等。

2、对文言名句、重点语句的理解。

3、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认识并把握描写对象,分析写作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课外知识的积累等都有所涉及,覆盖面不大,一般考查学生综合阅读力。

5、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感悟的能力。

三、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能结合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2、不理解诗句的意思,胡乱书写;究其原因不理解诗句的含义。

3、不能根据上,下文找出答题的捷径,4、课外知识积累缺乏;5、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错别字较多。

6、写作存在的问题:①书写不认真;②达不到规定的字数;③叙事不完整;④多个中心;⑤不知道如何安排详略,甚至没有详略;⑥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等;⑦样板作文很多,大概是小学时养成的习惯。

四、改进的措施1、课后词语的过关力度,一课一听写,力争人人过关。

2、加强重点文段的背诵力度,最终落实在默写、运用上;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尽量避免错别字。

3、加强答题技巧的训练力度,最终落实在扣准字眼与固定格式上。

4、严抓书写认真的良好习惯,最终落实在平时作业上。

5、强化“读功”,以读促思,思而有所悟。

6、加强作文的片段训练,多遍训练及审题练习。

总之,一切注重实效,一切为了发展。

军赛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军赛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军赛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军赛中学罗贵兰一、试卷分析:本次月考,是我们七年级新生进初中的第一次规范化考试,本次试卷以本土卷的第一单元测试卷为主,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基本吻合,由于我们只是测试第一单元,就把第一单元没有涉及到的文言文删去。

总分120分,分为四个板块:语文基础积累20分;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运用8分;阅读42分和写作50分。

本次试卷难度适中,91和92班两个班共及格51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63分。

二、学生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91班和92班,91班有68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27人;92班一共62人,两个班都属于基础班,基础水平不理想,92班相对更好一点,有几个同学上课积极配合,下课后知道认真完成作业,比如杨雨孟、相允、相嫩、何建美等;而91班整体水平更差,班里没有“领头羊”,基础相对好一点的没有几人,如黄运禹、李玉太、熊圆妹,上课时课堂效果感觉就不好,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不在乎自己学得多少,从小学升入初中,连最基本的拼音知识都搞不清楚,甚至有一几名学生不会写字,如91班的许国庆、李应伟、铁玉忠、陈想、马建强等,92班马国昌、字忠强等。

从教学过程看,只有把学生基础抓牢,才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跟得上去,从拼音到汉字笔画的书写各方面去辅导。

三、质量分析:全年级共163人,其中我任教的91班和92班一共130人,实考126人,及格51人,及格率是40%,平均分是63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其中91班及格19人,平均分59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6分;92班及格32人,平均分69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

两个班100分以上的没有,90-89分有5人,80-89分有22人,70-79分有28人,60-69分有28人,59分以下有43人。

期中考试要在这一次基础上总结,争取及格率不低于50%,减少低分段,尽量避免出现个位分,突破100分。

四、存在问题:1.学生课堂上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够,抓好个别捣乱的学生,如91班胡国军、李太爽、陈想、柳齐胜、杨院生等,92班鲁世杰、杨康辉、岩少孟丽美等。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本次月考中,七年级(1)班共有49名同学参加考试,全班均分61.2分,及格率40.8%,优秀率2.2%,最高分为80分。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字词选择、默写、诗歌等基础题得分率较高,而文学常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阅读题则是主要失分的题目。

作文切入分在30分,但得分率在74%左右,偏低。

通过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阅读惯不佳,阅读理解不到位,审题不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以及课内文言阅读掌握不牢固。

总体而言,这份试卷紧扣《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中两个特点最为突出:一是注重基础,难度较上学期期末检测有所降低,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题型稳中有变,但最后一个阅读题偏难。

结合本张试卷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设计好教学过程,让学生能乐于参与教学讨论,激发成就感;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夯实基础,加强检查与反馈;三是强化语文研究惯的养成,培养主动预、自觉复、勤于阅读的过程研究惯;四是要强化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快速捕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掌握答题规范;五是优化作业,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

同时,每堂课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实效,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悲天悯.人(miǎn)B.卸.却(xiè)契.约(qiè)案牍.(dú)香气四溢.(yì)C.德馨.(xīng)冗.长(rǒng)亵玩(xiè)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循.环(xún)鞠躬尽瘁. ( chuì)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嘹亮抖擞人迹罕致B.茏罩澄清化妆花枝招展C.烘托粗犷莅临翻来覆去D.澄青憔悴分歧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叶笃正、吴孟超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进入初中不久,我们俩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B.曾记得,我与他相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天真无邪,充满幻想。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这次月考,七年级(1)班共有49名同学参加考试,全班均分61.2,及格率40.8%,优异率2.2%,最高分80分。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是字词选择、默写、诗歌等基础题。

主要失分的题目还是文学常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阅读题。

作文,切入分在30分,但得分率在74%左右,偏低。

从试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1、阅读习惯不佳,不能耐烦读文章,一目十行,浮光掠影。

2、阅读理解不到位,理解通俗,不能多角度理解文本。

3、审题不细,不能根据题意答题,答非所问。

4、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概括提炼。

5、课内文言阅读掌握不牢靠。

我认为,这份试卷总体上是出得胜利的。

它紧扣《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中两个特点最为突出:一是注重基础,难度较上学期期末检测有所降低,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是题型稳中有变,但最后一个阅读题偏难。

结合本张试卷和学生实际,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下几方面要特别关注:
一是要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认真钻研教材,能挖掘出教材的激趣点;设计好教学过程,让学生能乐于参与教学讨论,激发成就感;给学生展示和表现的舞台,激发对语文的心爱。

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夯实基础,包括汉字书写、字词积累和运用、文体知识、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等方面的内容,加强检查与反馈。

三是强化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注重培养主动预习、自觉复习、勤于阅读的过程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倾听、敢于交流、学会质疑、乐于合作、独立思考的课堂学习习惯。

四是要强化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快速捕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学会在阅读中加工信息,指导学生掌握答题规范。

要培养学生严格的治学态度,创新思维、开放性思维并不等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仍需要严格审题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确凿简短的语言来表述。

五是优化作业,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

个别班级尝试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有用提高作文水平。

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课堂教学实效,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

六是继续确立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难点。

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进而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书本向生活延伸,尝试读写结合训练,教学中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并重,强调过程与方法,重视对话过程,多点拨,多激励。

写作上,要让学生明白,优异作文并不仅仅以华丽的语言取胜,更严重的还是仰仗其深厚、英明的思想,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思索生活,有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推陈出新,以立意取胜。

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合适拓展延伸。

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