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弓长岭铁矿
辽宁省辽阳县大南沟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辽宁省辽阳县大南沟铁矿成矿地质条件辽阳县大南沟铁矿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太子河一浑江拗陷与营口一宽甸隆起的复合部位,哑巴岭一八盘岭近东西向背斜构造的北侧。
大南沟铁矿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铁硅建造铁矿。
矿体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地层中,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属鞍山式铁矿。
关键词:磁性铁矿石鞍山群茨沟组鞍山式铁矿1、区域地质背景辽阳县大南沟铁矿属于弓长岭铁矿床八盘岭矿段中的一个矿区。
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太子河一浑江拗陷与营口一宽甸隆起的复合部位,哑巴岭-八盘岭近东西向背斜构造的北侧。
本区内出露的岩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含铁变质岩系,区域主要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和大峪沟组。
下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组、里尔峪组、高家峪组。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
上元古界震旦系出露地层为康家组。
古生界则主要为寒武系和奥陶系。
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为上侏罗统地层、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域内的构造发育。
根据本区构造旋回不同,分为太古宙鞍山群基底构造层和元古宙-古生宙盖层构造层。
基底构造以紧闭褶皱构造为主要特征,例如老爷岭一高家复背斜、弓长岭背斜、哑叭岭一八盘岭复式褶皱构造和弓长岭一本区复式褶皱构造。
盖层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要特征,是北东东向断裂,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
其次是宽缓的褶皱构造。
本区内的岩浆活动不发育,仅有基一酸性岩枝和岩脉。
偶尔可见一些石英岩脉。
区内出露的岩浆岩皆系花岗岩类,主要为太古代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混合岩较为发育,出露的面积较大。
有弓长岭混合花岗岩及麻峪混合花岗岩、老爷岭-泉眼背混合花岗岩体、三道岭-下马塘混合花岗岩体。
而以麻峪混合花岗岩为活动强烈,它对鞍山群的同化贯入作用,使原地层被其分隔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残留体。
2、矿床地质特征本区的茨沟组二段是铁矿的赋存层位,是铁矿最主要的岩石地层单位,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夹黑云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等。
角闪片岩为灰绿色,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份为石英、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及斜长石。
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构造演化分析
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构造演化分析作者:刘殿军韩连升张德辉周尚鲁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24期摘要:弓长岭铁矿包括一、二、三矿区和老岭-独木矿区,其中一矿区是目前弓矿公司最大的露天采区,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因此,开展弓长岭铁矿一矿区的构造演化研究,厘清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分析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研究表明:随着寒岭断裂的走滑运动,在弓长岭铁矿南盘左部出现了一个相对伸展区,右侧出现了一个相对压缩区。
然后使得弓长岭矿带整体以软弱点为中心的逆时针旋转。
在旋转的同时,弓长岭矿带被略微的拉长。
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矿带尾端的转折端形成了第二软弱点。
随着寒岭走滑运动的消减,弓长岭矿带开始沿着前期形成的断裂发生走滑,最终把弓长岭矿段改造成一大两小三个反“S”型,最终将弓长岭切割为三个矿区:弓长岭一号矿区、二号矿区、三号矿区。
关键词:弓长岭铁矿;地质;构造;演化分析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000-00太古宙鞍山群是赋存条带状铁矿的地层,这是世界铁矿中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一种类型,称之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矿床受到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
典型矿床分布在辽宁-鞍山-本溪地区的弓长岭、齐大山、歪头山等矿床。
在过去50余年里,有众多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来矿进行科学研究。
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院士和董申葆院士等对该区进行了多次地质研究,建立了条带状铁矿床火山沉积-变质成矿模式,推动了鞍山地区铁矿的勘查工作[1-2]。
弓长岭地区铁矿开采历史悠久,包括一、二、三矿区和老岭-独木矿区,其中一矿区是目前弓矿公司最大的露天采区,由于长期开采,目前该采区已进入深凹开采,进入危机矿山行列,因此,开展弓长岭铁矿一矿区的构造演化研究,厘清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弓长岭铁矿一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分析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弓长岭BIF型铁矿含铁岩系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摘要我国铁矿资源多,品位较低,富铁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急缺矿产之一。
位于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的弓长岭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床,它以矿石储量大,品位高,易选冶为闻名。
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弓长岭铁矿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实地踏勘,室内分析,总结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重点研究弓长岭富铁矿区地质特征、BIF型富铁矿床含铁岩系、矿体分布和矿石类型进行分析,明确了富矿形成机制,并得出以下认识:In our country, iron ore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but ore content are lean. Iron ore with rich grade becomes one of the urgent shortagesof miner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ongchangling rich iron ore located in Liaoning Province Anshan-Benxi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e rich iron ore mining, which is famous for abundant reserves, high grade and easy for beneficiation and metallurgy. Based on collecting and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geological data of Gongchangling, the field reconnaissance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also have been carried out. Summing up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Gongchangling iron rich geological features, BIF iron rich deposits containing iron rock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and ore types are armed at analyzing rich-grade iron ore formation mechanism.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1)一、三矿区含铁岩系为同一套含铁岩系,其大致与二矿区K层到上含铁带相当,一、三矿区Fe1、Fe2两矿层相对于二矿区Fe4、Fe6,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得出三个铁矿床原始沉积环境一致。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5)宁芜—庐枞地区 分布于江苏南京、江宁、六合和安徽马鞍山、繁昌、当涂、庐江、和县以 及铜陵等市、县(图 3.2.8)。铁矿主要为“玢岩式”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床,其次为接触交代-热液 型铁(铜)矿床。有大、中、小型矿床 81 处,其中大型 8 处。合计保有储量(A+B+C+D 级)21.4 亿 t。 已开采的重点矿山有江苏梅山和安徽凹山、姑山、桃冲等,1996 年末铁矿开采能力 1080 万 t。正在 建设的大型铁矿 2 处(马鞍山高村和庐江龙桥)。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铁矿有 3 处:即庐江罗河铁矿, 储量 3.4 亿 t,TFe 品位 35.8%;马鞍山和尚桥铁矿,储量 1.76 亿 t,TFe 品位 23%;当涂白象山铁 矿,储量 1.46 亿 t,TFe 品位 39.4%。
弓长岭露天矿顺倾断层物探勘测与分析
域, 采 用竖分 条带 陡帮开 采工艺 , 仅上部 较少 水平靠 界, 北 帮 中部 边坡 出现沿顺 倾断层 开裂 下移 、 切 断公 路 的破 坏 现象 , 并 出现大 范 围整 体下 滑迹 象。 。4 _ , 该 断层 在矿产 资源 勘查和二 期扩建 边坡 勘测 中均未被 发现 , 初始 滑动使该 断层 在地表 显现 明显 , 但 延展深 度、 倾 向和倾 角 的变化情 况不详 , 而这 些参数 对稳定 性评 价却 至关重 要 , 为此 结 合 地表 槽 探 对 断层 深 部 的情 况进 行 了电法 物探 勘 测 , 根 据勘 测 数 据完 成 了
a s c u t t i n g s l o pe a n d r e du c i ng l o a d s ho ul d be u s e d on t he l a n ds l i d e . The e n gi ne e r i ng qu a nt i t y of c ut t i ng s l op e d e s i gn
程专业 , 主要 从 事 矿 山 岩 体 稳 定 、 采 矿 技 术 等 方 面 的 教 学 和科 研 工
作。
第 6期
常来 山等 : 弓长 岭 露 天 矿 顺 倾 断 层 物 探 勘 测 与 分 析
5 1
边坡 稳定 性评 价 和整治设 计 ] 。
产 状变 化是 可行 的L 6 ] 。 2 ) 三极 电测 深物 探基本 原理
第6 5 卷 第6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4 1 7 2 . 2 0 1 3 . 0 6 . 0 1 3
弓长岭铁矿开采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为弓长岭铁矿的初步开采设计,但由于资料和条件有限,本次设计主要针对老岭下盘的残余矿体的开采设计。
共分为13章:1.总论;2.矿山地质;3.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4.矿床开拓;5.矿山井巷工程;6.采矿方法;7.矿井运输与提升;8.矿井通风;9.供风、供水、供电;10.矿井排水;11.劳动安全;12.技术经济;13.总图运输。
本次设计目标老岭下盘残存矿体,矿体自I~VI勘探线发育,矿体走向SW,倾向SE,倾角30°~60°,沿走向长217m,厚度8~42m,平均厚度25m。
本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山年产量120万t,设计矿山服务年限38年,开拓方式采用上盘平硐开拓,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箕斗提升用于128中段之下的余留矿体,通风方式采用对角式抽出式通风,井下运输为有轨电机车运输,论文对矿井防排水系统和各工种人员和设备配置作了阐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下开采方案。
并根据矿区的交通和地理情况大体布置了所需的工业场地和生活区,并在总图中大致的标出了其所在的位置。
关键词:地下开采;上盘平硐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对角式抽出式通风;ABSTRACT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iron ore mining design Gongchangling, but because of limited information and conditions of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residual ore mining old Heights disc design. . Divided into 13 chapters: Subjects; mine geology; mine annual production and service life; deposit to open up; mine shaft engineering; mining method; transportation and upgrading mine ; mine ventilation; for wind, water, electricity; mine drainage; labor safe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general layout and transportation.The design goal of remaining old disk Heights ore, ore prospecting line since I ~ VI development, ore body SW, tendency SE, dip 30 ° ~ 60 °, along the strike length of 217m, a thickness of 8 ~ 42m,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25m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ore body, mining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nnual output of 1.2 million mines t, design mine life of 38 years, pioneering the use of the way the disc adit exploration, mining method for the non-pillar sublevel caving, Kei bucket elevator for the remaining 128 under the middle of the ore body, using diagonal ventilation type exhaust ventilation, underground transport to rail transport motor vehicle, anti-thesis of mine drainage system and various types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elaborated, initially formed a complete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And depending on the traffic and geography mines generally arranged in the required industrial sites and living areas, and the total figure at roughly marked its position.Keywords: underground mining; open up the disc adit; pillarless sublevel caving; diagonal type exhaust ventilation;目录目录 (1)1 总论 (1)1.1 矿山概况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任务 (2)1.4 设计指导思想 (2)1.5 矿山建设主要方案 (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7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2 矿山地质 (4)2.1 矿区地理与气候条件 (4)2.2 矿区地质构造 (4)2.3 矿体分布、产状及规模 (4)2.4 矿区水文地质 (5)2.5 矿区工程地质 (8)2.6 矿区环境地质 (12)3 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5)3.1 矿山年产量 (15)3.2 矿山服务年限 (15)3.3 矿山工作制度 (16)4 矿床开拓 (17)4.1 井田划分 (17)4.2 岩体移动范围 (18)4.3 阶段高度的确定 (19)4.4 矿床开拓方法选择 (19)4.5 阶段及矿块开采顺序 (21)4.6 三级矿量 (21)5 矿山井巷工程 (23)5.1 矿山基本巷道工程 (23)5.2 竖井断面设计 (23)5.3 平巷断面设计 (26)5.4 井下硐室 (30)5.5 井筒及阶段运输平巷施工要求 (30)6 采矿方法(专题部分) (32)6.1 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32)6.2 采矿方法选择 (32)6.3 采矿方法叙述 (36)7 矿井运输与提升 (39)7.1 运输任务、方式及线路 (39)7.2 运输设备选型 (40)7.3 轨道结构与选型 (40)7.4 列车编组计算 (41)7.5 矿井提升 (44)8 矿井通风 (47)8.1 矿井通风概述 (47)8.2 矿井通风条件 (47)8.3 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确定 (47)8.4 风量计算 (48)8.5 矿井风量分配原则和方法 (52)8.6 通风阻力计算 (54)8.7 通风设备选型 (55)8.8 局部通风 (58)8.9 通风制度 (59)8.10 通风设施 (59)8.11 井下防火、防尘措施 (59)9 供风、供水、供电 (61)9.1 矿井供风 (61)9.2 矿井供水 (61)9.3 矿井供配电 (61)10 矿井排水 (63)10.1 矿井涌水量及其确定依据 (63)10.2 排水系统及工程设施 (63)10.3 排水设备选型 (63)10.4 排水设备及人员编制 (66)10.5 防水措施 (66)11 矿山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67)11.1 矿山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7)11.2 采矿车间环境及保护 (67)11.3 其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 (68)11.4 劳动安全 (68)11.5 工业卫生 (74)12 技术经济 (76)12.1 投资概算 (76)12.2 成本分析 (77)12.3 矿山能耗 (77)12.4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78)13 总图运输 (80)13.1 矿山总图布置原则 (80)13.2 矿山地理位置及总图布置 (80)13.3 矿区运输 (81)附录 (82)参考文献 (83)致谢 (84)1总论1.1矿山概况弓长岭矿业公司露天铁矿独木平硐开采工程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西南距鞍山市69公里,西北距辽阳市39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41°08′07″,东经123°27′25″。
宽孔距、小抵抗线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宽孔距、小抵抗线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应用摘要:本文简述了露天矿爆破时影响爆破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爆破质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其中采用合理的爆破参数,爆破方法等对于提高爆破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其他采掘设备,运输设备的效率。
关键词:宽孔距;爆破质量引言弓长岭露天铁矿是目前弓长岭地区最大的露天矿,弓长岭露天铁矿是国内著名的大型露天铁矿,隶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矿区占地面积1446.78万平方米,包括独木、大砬子、何家3个采区,主要产品为铁矿石。
矿区西南距鞍山市69公里,西北距辽市39公里,矿区毗邻本辽辽高速公路,有专用宽轨铁路与辽溪线相接。
宽孔距、小抵抗线爆破是在保持炮孔负担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孔距、减少抵抗线,即增大密集系数的一种爆破技术。
该项技术无论在改善爆破质量,还是降低单耗、增大延米爆破量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该技术在弓长岭露天铁矿爆破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块度均匀,根底率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一、宽孔距爆破机理(1)增大爆破漏斗角,形成弧形自由面,为岩石受拉伸破坏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炮孔负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最小抵抗线,则爆破漏斗角随之增大。
由于每个爆破漏斗增大,就为了后排孔爆破创造了一个弧形且含有微裂隙的自由面。
实验表明:弧形自由面比平面自由面的反射拉伸应力作用范围大,有利于促进爆破漏斗边缘径向裂隙的扩展,破碎效果好。
(2)防止爆炸气体过早泄出,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
由于孔距增大,爆炸气体不至由于相邻炮孔之间的裂隙过早地贯通而逸散,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
(3)炮孔间应力叠加作用减弱,使单孔的径向裂隙、环装裂隙得到充分发育,有利于改善岩石的破碎质量。
[1](4)增强辅助破碎作用。
由于抵抗线减小,弧形自由面的存在,既可使拉伸碎片获得较大的抛掷作用,又可延缓爆炸气体过早逸散的时间,使其有较大的能量推移破碎的岩体,有利于岩块的相互碰撞,增强了辅助的破碎作用。
弓长岭铁矿床物质来源及沉积古地理环境研究
Ap r i l ,2 0 1 3
矿
床
地
质
第 3 2卷
第 2期
MI NERAL DE P OS I TS
3 2( 2 ) : 3 8 0 3 9 6
文章编号 : 0 2 5 8 — 7 1 0 6( 2 0 1 3 ) 0 2 — 0 3 8 0 — 1 7
弓长 岭铁 矿 床 物质 来 源及 沉 积 古地 理 环境 研 究
王 恩德 , 夏建明 , 赵 纯福 , 付建飞 , 侯 根 群
( 东北大学资源 与土木工程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8 1 9 ) 摘 要 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中 国鞍 山式 铁矿床 的典 型代表。研究表 明 , 该铁 矿床赋存 于反 s型褶皱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 e i r o n d e p o s i t h a v e b e e n v e r y i n s u f i c i e n t .S t u d i 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 r o n d e os p i t l i e s i n a r e v e r s e S - s h a p e d f o l d s t r a t a c o mp o s e d o f p l a g i o c l a s e a mp h i b o l i t e ,b i o t i t e l e p t y n i t e ,ma g —
关键词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海洋沉积 ; 洋 中脊玄武岩 ; 杂砂岩 ; 沉积环境 ; 弓长岭
弓长岭简介
弓长岭选矿厂一、基本情况弓长岭选矿厂现有三个选矿车间,共计23个磨矿系列,设计处理能力为1100万吨原矿。
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都为东方测控设计和施工。
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主要为磨矿分级、磁选、浮选生产工艺。
特别2007年进行了老选改造工程,先后投产了五个大球磨选矿系列。
相配套的自动化工程也由东方测控同期投产完工。
弓长岭选矿厂的工艺流程为三段一闭路的破碎筛分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铁矿选别工艺。
破碎筛分工艺流程为:粗碎——中碎——预先筛分——细碎——控制筛分——粉矿仓。
磨选工艺流程为:一段球磨分级——粗磁选——二段球磨分级——磁选——三段球磨分级——磁选——精矿过滤+尾矿输送。
二、主要检测点和控制回路1、主要控制回路(1)自动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矿仓料位情况(细碎矿仓、预先筛分矿仓、检查筛分矿仓、粉矿仓)。
矿仓自动布料小车可以实现自动布料。
(2)筛子给矿皮带为变频控制,依据人工经验,自控室岗位工通过计算机设定频率,远程调节频率,满足给矿要求。
(3)细碎机给矿皮带为变频控制,与破碎机破碎腔内料仓料位值(超声料位计)、功率构成闭环控制。
(4)采用核子秤检测磨机给矿量的流量,通过变频器控制给矿机的输出转速,形成给矿量回路控制。
(5)采用电磁流量计检测给矿水的流量,通过电动阀控制给矿水的流量,形成给矿水回路控制。
(6)采用电磁流量计检测排矿水的流量,通过电动阀控制排矿水的流量,形成排矿水回路控制。
(7)采用压力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压力,采用液位计检测泵池液位,采用矿浆流量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流量,采用浓度计检测旋流器的给矿浓度,通过变频器、电动阀调节渣浆泵的转速与补加水的流量,形成旋流器的控制回路。
(8)弓长岭对环水、尾矿大井都进行了自动控制,数据全部集中到中央控制室,便于掌握整个生产情况。
(9)弓长岭选矿厂配备了在线粒度检测装置,共安装东方测控粒度仪6台,其中一选5台,均为三个流道,分别检测一段、二段和再磨分级溢流产品。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鞍钢集团矿业弓长岭有限公司井采分公司铁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鞍钢集团矿业弓长岭有限公司井采分公司铁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12.14•【字号】辽环函〔2022〕126号•【施行日期】2022.12.14•【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鞍钢集团矿业弓长岭有限公司井采分公司铁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鞍钢集团矿业弓长岭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鞍钢集团矿业弓长岭有限公司井采分公司铁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211-210000-04-05-640454)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苏家街境内,为改扩建项目。
开采矿种为铁矿,布置中央、西北、东南3套地下开采系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由265万吨/年提高至660万吨/年,其中西北、中央、东南各系统生产能力分别为30万吨/年、200万吨/年、430万吨/年,矿山总服务年限为44.3年(不含基建期)。
矿区范围由16个拐点圈成,矿区面积3.7548平方千米,开采标高450米至-460米保持不变。
本项目西北、中央、东南三个采区分别采用平硐-盲竖井、竖井胶带斜井、竖井斜坡道开拓方式,采矿方法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改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胶结充填),矿内湿式凿岩;西北采区利用中央采区工业场地设置的地面充填站进行井下充填,其他主要工程均利用现有设施。
中央采区新建1个副井、1个斜坡道、1个风井、1个斜井及1座地面充填站等;东南采区新建1处工业场地,建设2个主井、1个副井、3个竖井、2个斜坡道、1个危废暂存间及1座地面充填站等,新设置1座全封闭北桥矿石暂存仓;西北、中央采区分别利用现有工业场地和新桥、3#桥矿仓(均需改造封闭)。
西北、东南采区分别采取电锅炉供热,中央采区依托动力公司集中供热。
矿山不设炸药库,矿山场地不储存汽柴油。
弓长岭露天矿顺倾断层影响边坡可靠性分析
的 随机 分布 参 数 , 运 用 Mo n t e - C a r l o法 、 R o s e n b l u e t h法 对 剖 面 1 ~3 边 坡 的 破 坏 概 率进 行 计 算 , Mo n t e C a r l o 法 的 破
坏 概率 计 算 结 果 为 0 . 1 5 3 tO . 9 6 9 , R o s e n b l u e t h法 的 破 坏概 率计 算 结 果 为 0 . 1 4 7  ̄0 . 9 1 9 , 结 果表 明均 已远 远 大 于 可
接 受破 坏 概 率 0 . 0 0 5 , 说明破坏风险极大, 西部长约 1 5 0 m 滑 体 必 须 立 即采 取 治 理 措 施 以 确 保 矿 山 的 生产 安 全 。 关键词 : 顺倾断层 ; 破坏概率 ; Mo n t e C a r l o法 ; R o s e n b l u e t h法 ; 边坡 可靠 性 分 析
摘 要: 弓 长岭 露 天 铁 矿 北 帮 边 坡 出 现 了沿 顺 倾 断 层 大 范 围整 体 下 滑 的迹 象 , 为避免灾难性 事故的发生 , 进 行
了 断层 、 节 理 的 工 程 地质 调 查 。考 虑 到 边 坡 工程 中客 观存 在 的诸 多 不 确 定 性 因 素 , 实 验 研 究 了岩 石 与 断 层 泥 强 度
Go ng c h an gl i ng O pe n Pi t Mi ne .To a vo i d a ny d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s t r o us a c c i d e nt ,t h e e ngi n e e r i n g ge o l og i c a l i nv e s t i ga t i on wa s c a r r i e d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12.1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我国东北地区鞍山、本溪、海城、辽了和抚顺等地,广泛分布含铁石英岩矿床。
弓长岭铁矿是其中著名的矿田之一,分几个矿段(图12-1)。
图12-1 鞍山—本溪地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中生界3.二叠系4.石炭—二叠系5.奥陶系6.寒武系7.震旦系8.前震旦系结晶片岩、千枚岩9.花岗片麻岩10.花岗岩11.闪绿岩12.铁矿床一、区域地质概况二、矿床地址特征(一)矿区地层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Ⅲ. 上混合岩层:岩性与下混合岩层基本相同,厚约100m,同位素年龄1600Ma。
~~~~~侵入接触~~~~~Ⅱ5·石英岩厚30-100mⅡ4·上含铁带⑤第六层铁矿(Fe6),即主要富铁矿层(50-60m)④上斜长角闪岩层6-22m③第五层铁矿(Fe5)10-15m②下斜长角闲岩层10-40m①第四层铁矿(Fe4)Ⅱ3·中部黑云母钠长石变粒岩层夹第三层铁矿(Fe3)70-190m图12-2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图1.第四系2.麻峪花岗岩3.上浅粒岩4.硅质层5.上角闪岩6.黑云变粒岩7.铁1片岩组8.铁2片岩组9.下角闪岩10.下浅粒岩11.弓长岭花岗岩12.磁铁矿声能13.赤铁矿层14.矿体15.断层16.地质界线及产状Ⅱ2·下含铁带④第二层铁矿(Fe2) 2-27m③中部片岩层2-12m②第一层铁矿(Fe1) 2-18m①下部片岩层3-36mⅡ1·角闪岩层~~~~~侵入交代接触~~~~~Ⅰ.下混合岩层:主要为条带状混合岩,厚度大约1500m,同位素年龄20亿年。
(二)矿区构造弓长岭型富铁矿床产于本区的中、上鞍山群中 , 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 , 在本区以外的下鞍山群中尚未发现这种类型的富铁矿床。
富铁矿的产出与构造的关系非常明显。
富铁矿常产于断裂构造中或其附近 , 或产于褶皱间隙之中。
由于许多矿床中条带状铁矿层两盘常有走向断裂存在 , 故而常可见铁矿层两侧有富铁矿产出。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12年 12月 December2012岩 矿 测 试 ROCKANDMINERALANALYSIS文章编号:0254 5357(2012)06 1058 09Vol.31,No.6 1058~1066辽宁弓长岭铁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杨秀清1,2,李厚民1 ,李立兴1,刘明军1,2,陈 靖1,白 云3(1.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3.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401队,辽宁 鞍山 114005)摘要: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二矿区的磁铁富矿达大型规模,属国内之最。
为探讨弓长岭铁矿床铁矿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和富矿成因,本文以二矿区六个铁矿体的贫铁矿石和富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了系统的稀土元素测试。
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REEs)和 Y具有非常一致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Y/Ho比值较高;经太古界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分馏模式,大部分呈现 La正异常,所有样品都有明显的 Eu和 Y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研究区的磁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和海水;虽然磁铁矿的 Ce/Ce为 0.69~0.97,但大多数样品缺乏真正意义的 Ce负异常,这暗示其沉积于还原的海水环境;富铁矿石磁铁矿的稀土元素总量和 Eu含量明显高于贫铁矿石的磁铁矿,而且含富矿的上含铁带 Eu异常明显较高,表明富铁矿石磁铁矿具有更明显的热液特征,是在贫铁矿石的基础上受热液活动形成的。
关键词:磁铁矿;稀土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沉积变质型铁矿;弓长岭中图分类号:P578.12;O614.33;O657.63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ofRareEarthElementsandtheGeologicalSignificanceof Magnetitefrom GongchanglingIronDepositinLiaoningProvinceYANGXiuqing1,2,LIHoumin1 ,LILixing1,LIUMingjun1,2,CHENJing1,BAIYun3(1.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Instituteof 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2.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FacultyofEarthScienceand Resource,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3.LiaoningMetallurgicalGeologicalExplorationBureau401Branch,Anshan 114005,China)Abstract:TheGongchanglingirondepositisafamousdiageneticmetamorphicirondepositinLiaoningProvince. TheNo.2miningareacontainsthelargestamountsofhighgrademagnetiteironoreinChina.Inordertostudythe orematerialsource,metallogenicenvironmentandoriginofmineralization,rareearthelements(REEs)andYof magnetitesfrom thelow gradeironoreandthehighgradeironorehostedinsixorebodieswereanalyzedby 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ICPMS).Theresultsshow verysimilarcharacteristicsoftotal contentsofREEsandYforbothlowgradeandhighgradeironores.ThetotalcontentsofREEswereverylow,and Y/Horatioswerehigh.AfterbeingnormalizedbyPostArcheanAustralianShale(PAAS),REEsandYpatterns收稿日期:2012-02-21;接受日期:2012-09-20 基金项目: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项目(20091107);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120988);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1111002) 作者简介:杨秀清,硕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
温 度 主 要 集 中于 3 4 0 3 9 8 C, 盐 度 主 要 集 中于 0 . 8 8 % ~6 . 3 %和 3 3 , 5 % -4 0 . 6 %两 个 区 间 , 成 矿 流 体 以富 o3 2 的
o3 2 一 C I - I 4 — 1 4 2 O 的 中低 盐 度 、 中高温热液流体为主 , 并 混 有 含 石 盐 子 矿 物 的高 盐 度 、 中 高温 热 液 流 体 , 有 大 量 磁 铁 矿 富
d e p o s i t i n Li a o ni n g Pr o v i nc e
L I U Mi n g J u n , L I H o u Mi n 2 , L I L i X i n a, g Y AN G X i u Q i n g 2 , Y A o L i a n g D e , H O N G X u e K u a n . c H E N J i n a. g Y A O T o n g a a n d B A I Y u n 3
国 土 资源 部 成 矿 作 用 与 资 源 评 价 重 点实 验 室 ,北 京
辽宁 鞍 山 1 1 4 0 0 5 ) 区 富铁 矿 体 在 空 间 上 与 由石 榴 子 石 、 角 闪石 、 绿 泥 石 等 矿 物 组 成 的 交 代 岩 关 系 密
切, 显 示 与 热 液 活 动 相 关 。 根 据 交 代 岩 中矿 物 共 生 组 合 、 交代岩 与矿体 的穿插 交代关系 等特征 , 将 弓 长 岭 铁 矿 床 二
(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 Li a o n i n g Bu r e a u o f Me t a l l u r g i c G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An s h a n 1 1 4 0 3 8,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12.1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一、区域地质概况我国东北地区鞍山、本溪、海城、辽了和抚顺等地,广泛分布含铁石英岩矿床.弓长岭铁矿是其中著名的矿田之一,分几个矿段(图12-1)。
图12—1 鞍山—本溪地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中生界3.二叠系4.石炭—二叠系5.奥陶系6.寒武系7.震旦系8.前震旦系结晶片岩、千枚岩9.花岗片麻岩10.花岗岩11.闪绿岩12.铁矿床二、矿床地址特征(一)矿区地层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Ⅲ. 上混合岩层:岩性与下混合岩层基本相同,厚约100m,同位素年龄1600Ma.~~~~~侵入接触~~~~~Ⅱ5·石英岩厚30-100mⅡ4·上含铁带⑤第六层铁矿(Fe6),即主要富铁矿层(50-60m)④上斜长角闪岩层6—22m③第五层铁矿(Fe5)10—15m②下斜长角闲岩层10-40m①第四层铁矿(Fe4)Ⅱ3·中部黑云母钠长石变粒岩层夹第三层铁矿(Fe3)70-190m图12-2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地质图1.第四系2.麻峪花岗岩3。
上浅粒岩4。
硅质层 5.上角闪岩6。
黑云变粒岩7.铁1片岩组8。
铁2片岩组9。
下角闪岩10。
下浅粒岩11.弓长岭花岗岩12。
磁铁矿声能13。
赤铁矿层14。
矿体15.断层16。
地质界线及产状Ⅱ2·下含铁带④第二层铁矿(Fe2) 2-27m③中部片岩层2-12m②第一层铁矿(Fe1)2—18m①下部片岩层3-36mⅡ1·角闪岩层~~~~~侵入交代接触~~~~~Ⅰ。
下混合岩层:主要为条带状混合岩,厚度大约1500m,同位素年龄20亿年。
(二)矿区构造弓长岭型富铁矿床产于本区的中、上鞍山群中 , 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 , 在本区以外的下鞍山群中尚未发现这种类型的富铁矿床。
富铁矿的产出与构造的关系非常明显。
富铁矿常产于断裂构造中或其附近 , 或产于褶皱间隙之中。
由于许多矿床中条带状铁矿层两盘常有走向断裂存在 , 故而常可见铁矿层两侧有富铁矿产出。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围岩及矿石描述一.围岩及蚀变GCL-1 黑云母钾长片麻岩灰白色—灰绿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及少量由暗色矿物蚀变而来绿泥石。
GCL-2 肉红色混合岩肉红色,斑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脉体主要成分为钾长石(主体,呈斑状)、石英、角闪石等,占95%以上。
基体成分不明。
整体偏向岩浆岩,属混合花岗岩。
GCL-3 绿泥石片岩墨绿色,变余泥质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绿泥石、泥质。
其中还存在少量黑色磁铁矿,呈分散状颗粒状,品位低。
GCL-4 角闪石片岩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角闪石。
具有一定程度的绿泥石化。
二.矿石描述GCL-5 含铁石英岩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薄层状构造。
脉石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铁矿物。
其应由沉积变质形成。
GCL-7 假象赤铁矿矿石灰白、黑色条带相间,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磁铁矿。
磁铁矿由原始沉积的赤铁矿经变质作用形成,并保留了赤铁矿的晶形。
脉石矿物主要为Si质,与铁矿层成条带状交替出现。
GCL-8 条带状磁铁矿矿石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
密度较低,说明含Fe量不高。
GCL-9 块状磁铁矿矿石黑色,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磁铁矿,含量90%以上,密度非常大。
辽宁弓长岭铁矿磁铁富矿的成因研究
英 岩 ,通过 去硅 作 用 形 成 的 。 关 键 词 :磁 铁 富矿 ;成 因 ;成 矿 模 式 ; 弓长 岭 中 图分 类 号 :P 1. 1 6 83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2 ( 0 0 0 0 8 0 0— 5 7 2 1 )1— 0 0—0 9
,
ti s d n l e h h rc rt so ao l ns t c lm nsa dR E i an teq at t ad hs t ya a zdte caati i f jree t, r ee e t n E n m g ei u r i n u y e sc m me a e t ze m g et-c r , n s dte o p si f xgni t e.T ersl hw ta:( )h o t t o an ter hoe a dt t ic m oio o y e o p s h eut so t 1 tecne s f i i ee hr tn o so s h n
摘 要 :在 总 结 辽 宁 弓长 岭 铁 矿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的基 础 上 ,对 矿 区 内 磁 铁 石 英 岩 和 磁 铁 富 矿 两 种 矿 石 的 主 量 元 素 、微 量 元
素 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 ,测试 了其 氧 同位 素组成 。结果 表明 :( ) 1 磁铁 富矿和磁 铁石英 岩除 了主要 成分 F 、S , 。 i O 的含量有很大差别外 ,其他元素的含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 ) 2 磁铁 富矿和磁 铁石英 岩微量元 素特征非常地 相似 ,并且
弓长岭何家采区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科技资讯2016 NO.31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17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弓长岭铁矿是鞍本地区大型铁矿床之一,其二矿区因富铁矿储量丰富,地质特征典型等原因一直成为地质专家研究的热点,而一矿区相对研究较少。
因此,该研究通过对弓长岭何家采区的斜长角闪岩的镜下观察,地球化学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进行分析,判别弓长岭何家采区的成矿环境,为弓长岭何家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矿区地质概况弓长岭露天铁矿床何家采区位于弓长岭背斜的南西翼,矿区西起高家沟,东到何家堡子,南为八栋房之前山,北至高山之顶,矿区总面积4.3591km 2。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鞍山群变质岩系,其次为震旦系钓鱼台组石英岩、南芬组泥灰岩、灰岩及第四系山坡堆积物和冲积层。
该区茨沟组上部为斜长角闪岩、硅质粒岩层,中部为磁铁石英岩与斜长角闪岩互层组成的含铁带,下部为柘榴云母片岩、黑云斜长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
铁矿层与斜长角闪岩或角闪质岩石呈多层互层出现,主要见有4个规模较大的铁矿层,分别为Fe1、Fe2、Fe3、Fe4。
其中Fe2矿体规模最大,也是该区的主矿体。
弓长岭铁矿床露天铁矿位于区域二级构造单元的弓长岭复背斜南西翼,矿区内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20°~30°,主要由两个上、下近于平行的铁矿层与其围岩构成一个缓倾斜的复式向斜,由5个向斜和6个背斜形成一个波浪式的舒缓复式褶皱构造。
复式向斜轴向为北西30°~50°,向南东倾伏,向斜轴倾伏角20°~30°。
区内褶皱构造按褶皱轴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可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性,按其空间展布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分为走向断层、斜交断层与横断层。
受断层影响而使部分铁矿体产生了位移、重叠和切割,但其断距一般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弓长岭铁矿矿床浅析——020131 林少伟一、区域地质简介鞍本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的西部(周世泰,1994),该地区主要可以划分为向斜、向斜、歪头山凸起、凸起、南芬凸起、连山关凸起等四级构造单元(图1-1)(周世泰,1994)。
而弓长岭铁矿在构造上就位于凸起中。
凸起是一个近东西向,向南呈弧形凸出的四级构造单元,包括区和弓长岭区。
这个凸起大部分是由太古宙群变质岩及混合岩构成的,凸起的西部被 NE 向的郯庐断裂所切割,断裂以西为下辽河凹陷(周世泰,1994;弓长岭铁矿富铁矿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2008)。
图1-1 辽东台背斜构造图(据周世泰,1994,有修改)二、矿区地质概况弓长岭矿区按照矿体出露位置共分四个矿区:即一矿区、二矿区、三矿区、老岭~八盘岭矿区(包括老弓长岭、独木、哑叭岭和八盘岭)。
其中弓长岭二矿区位于弓长岭铁矿带西北端,其西北端被寒岭断裂所切,东南端以老岭断裂与老岭~八盘岭矿区相接。
弓长岭二矿区矿体呈北西走向的狭长条带,长约4.5km,分为西北区、中央区和东南区三部分(斌和统锦,1978)。
2.1区域地层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群、下元古界辽河群、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见表2-1)。
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表2-1 鞍本地区地层表区群出露主要为茨沟组,是式铁矿主要的赋存层位。
茨沟组呈残留体形式出露于大片片麻状花岗岩中,岩性组成为角闪石、含铁石英岩、钠长石片岩(变粒岩)、石英岩。
辽河群在本区出露三个组,分别为高家峪组、里尔峪组、浪子山组。
起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建造,岩性组成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辽河群与群呈不整合接触,青白口系呈不整合接触覆盖在辽河群和群之上,出露三个组分别为:桥头组、南芬组、钓鱼台组。
主要岩性组成为页岩、石英岩、泥灰岩、砂岩。
震旦系出露康家组,岩性以泥灰岩为主,期间夹杂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等。
寒武系出露上中下三统,主要岩性有页岩、石英砂岩、灰岩、泥灰岩,平行不整合于震旦系之上。
奥系出露中下两统,岩性主要有竹叶状灰岩、薄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不整合于寒武系之上,与震旦系平行不整合接触。
2.2构造本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褶皱构造比较发育。
矿区动力地质作用强烈,地质构造强烈发育,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十分常见。
群和辽河群构造层中的褶皱构造经过多期活动,总体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波浪形的复背斜,复背斜的北部受到寒岭大断裂的切割。
区主要的褶皱有弓长岭背斜和三道岭~下马塘背斜;主要断裂为寒岭断裂、偏岭断裂、三道岭~家岭子断裂、汤河沿~南芬断裂等,其中寒岭断裂和偏岭断裂控制了弓长岭二矿区的地层。
(见图2)图2-1 弓长岭-三道岭一带区域地质图(据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2007)2.3岩浆岩区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岩和混合岩,其中侵入岩主要包括辉绿岩和花岗岩。
混合岩体主要包括:麻峪混合岩体、三道岭—下马塘混合岩体、老爷岭—泉眼背混合岩体。
区岩浆岩体特征见(表 2-2)。
表 2-2 区域岩浆岩特征表三、矿床地质特征1.矿体特征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有贫铁矿石和富铁矿石两种,贫富铁矿的矿体规模和产状各异(见图 3-1),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1)贫铁矿体规模与产状本矿区贫铁矿体主要赋存在上、下两个含铁带之中。
上含铁带包括 Fe4、Fe5和Fe6;下含铁带包括 Fe1和 Fe2,以及含铁带之间的黑云斜长变粒岩带中夹有Fe3;其中规模最大的矿层为Fe6,其次顺次为Fe2、Fe4、Fe1、Fe5、FeS、Fe3(军,2008)。
(2)富铁矿体规模与产状全区总共有 138 个富铁矿体,其中较大的有三个。
主要分布在Fe6中,其次是在硅质层中。
图3-1 弓长岭二矿区 25 号线地质剖面图I2.矿石特征矿区矿石组成主要有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赤铁富矿、磁铁富矿。
先分别阐述如下:3.1石英岩GCL-6:含Fe石英岩(光面):褐黑色,主要由磁铁矿、石英以及少量云母组成;细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呈条带状,可见褶皱构造、软沉积构造。
3.2上含铁带①第六层铁矿(Fe6),即主要富铁矿层GCL-8:块状磁铁矿矿石:黑色,主要矿物是磁铁矿、石英;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属于富铁矿。
GCL-6:假象赤铁矿矿石:黑红色,条纹状或块状结构,条痕呈樱红色,弱磁性;金属矿物主要为镜铁矿和假像赤铁矿,有少量的磁铁矿和褐铁矿分布其中。
②斜长角闪岩层GCL-1:黑云母钾长片麻岩:矿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是黑云母、钾长石;细粒结构,片麻状构造。
GCL-4:肉红色混合岩:矿体主体呈肉红色,主要矿物是白云母、钾长石、石英和角闪石;钾长石呈肉红色占60%;石英无色透明,断口呈油脂光泽;白云母呈灰白色,硬度小于指甲。
3.3下含铁带①第二层铁矿(Fe2),即主要贫铁矿层GCL-7:条带状磁铁矿矿石:黑色,主要矿物是磁铁矿、石英;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为贫铁矿。
②片岩层GCL-3:绿泥石片岩:灰绿色,主要矿物是绿泥石,泥质变晶结构,片状、条纹状构造,手摸有滑感。
GCL-5:磁铁矿石英片岩:灰黑色,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次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阳起石、绿泥石等,呈条带状结构。
3.4角闪岩层GCL-4:角闪石片岩:黑绿色,主要矿物是角闪石,还有少部分矿物为金云母;还可见褐铁矿,片状构造。
4、矿物组合与成矿期、成矿阶段4.1矿物组合矿区矿石组成主要有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赤铁富矿、磁铁富矿。
磁铁贫矿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此外还有少量的赤铁矿、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角闪石、黄铁矿及碳酸盐矿物等,磁铁贫矿平均品位从TFe31%~TFe35%不等。
磁铁富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少量的赤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有角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石英以及少量的石墨,磁铁富矿的平均品位可达TFe70%。
4.2成矿阶段关于弓长岭二矿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的年龄的研究众多,其中伍家善等采用锆石测年法对不整合于群及其硅铁建造之下的东花岗岩进行了锆石 U-Pb 年龄测定,结果为(2994±8)Ma。
乔广生等采用全岩测年分析法分别对该区歪头山-北台硅铁建造和齐大山-胡家庙硅铁建造中的斜闪角长岩进行了全岩 Sm-Nd 年龄测定,获得了(2724±102)Ma和(2729±245)Ma 的 Sm-Nd 等时线年龄。
据万渝生的说法,弓长岭二矿区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很可能不整合于年龄为29.9亿年的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之上。
通过不同方法对岭东矿区及二矿区的黑云变粒碎屑锆石进行测定,得出 25 亿年至 27 亿年的较为集中的年龄数据,根据黑云变粒岩的锆石年龄已经受到变质作用的改造而是部分年龄偏低的事实,且本去其他类型岩石中的碎屑锆石仍出现 30 亿年以上的年龄,得出黑云变粒岩的锆石年龄反应了源区岩石的形成年龄。
四、成矿浅析1、成矿条件铁的最初来源是辽东南幔枝构造在太古宇初次活动时通过海底火山喷发带至地表,后经历里漫长的侵蚀作用,铁质呈层状沉积下来,再次接受沉降作用,直到燕山期地幔热柱再次活动,将深部形成于太古宙的沉积变质铁矿抬升至地表,期间伴随着复杂的构造运动以及岩浆热液的侵入,对先前的沉积变质铁矿床进行了改造、叠加、富集,最终形成了如今铁矿床多层分布,贫铁矿与富铁矿互层分布的特征。
2、成矿作用及控矿要素辽东南地区弓长岭铁矿为相对地幔隆起区,伴随着辽东南幔枝构造在古元古宙的初次活动,岩石圈下富含铁质的成矿流体组分通过壳-幔相互作用输送至地表,导致海底火山喷发溢流,形成沉积型铁矿,随着中生代幔枝构造再次活跃,新的成矿流体和热液再次上涌,并伴随着整体区域整体抬升作用,对先期形成的矿床进行了二次改造和迁移,使得矿床得到进一步富集并接近地表利于开采。
整个时空演化过程就是构造-岩浆-流体的相互作用和幔源流体侵位过程,也就是幔枝构造发展过程。
辽东南幔枝构造在古元古宙开始活动时,伴随着大量的火山活动,随着岩浆的上涌带来了大量的铁质,随着幔枝构造活动的减弱铁质在浅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沉积型铁矿。
控矿构造不仅是提供矿液运移的通道或者矿石聚集的场所,同时应当把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统一在一个过程来研究。
对沉积变质型铁矿来说,矿层形态由于受到沉积作用的影响主要为层状,似层状。
其不均一性可能是受到地形影响以及区域应力造成的局部呈鞍状或膨大和缩小现象,然而对总体矿层产状的影响有限。
构造对沉积作用形成的层状矿体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矿体形态和空间位置的控制。
3、矿床成因类型以幔枝构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诸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弓长岭二矿区铁矿为沉积变质型铁矿。
其成因模式如下:1.早在太古宙时期,辽东南幔枝构造就开始发育,随着地幔物质的上涌,大量的铁质被带至地表,经过漫长的侵蚀作用,在广阔的海洋中形成了中群的海底火山岩一沉积岩系,同时在其中也沉积形成了厚大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层,随后经历了漫长的沉降作用。
2.直到中生代辽东南幔枝构造再次活跃,伴随着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以及受到区域应力挤压而形成的一系列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
对先期形成的层状沉积性铁矿中群地层在 2.65~2.5Ga 期间经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的改造。
3.先期形成的沉积型铁矿在复杂的构造运动及区域变质作用下物质活化,发生有益组分的带入和无用组分的带出,经过改造铁质再度富集。
4.随着幔枝构造的演化,地幔热柱的抬升,经过改造的富铁矿床被再次抬升,后其上的拆离滑脱带被风化剥蚀,富矿体出露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