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
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中。
RF(U54)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
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
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
LDRi 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
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上。
DR1(U47)和DR2(U48)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
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
ALU(U31、U35)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
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路。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复习纲要(完整整理版)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葛华才)第一章气体一.重要概念理想气体,分压,分体积,临界参数,压缩因子,对比状态二.重要关系式(1) 理想气体:pV=nRT , n = m/M(2) 分压或分体积:p B=c B RT=p y B(3) 压缩因子:Z = pV/RT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一、重要概念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1. 体积功:δW= -p外dV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3.焓的定义:H=U + pV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 (T)计算∆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T2∆r H m=∆r H mθ(T1)+∫∆r C p,mdTT1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Q p-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p1V1ϒ= p2V2ϒ ,p1V1/T1 = p2V2/T2,ϒ=C p,m/C v,m三、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2,O2,H2等。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64-2试卷

2.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 Δ A A.>Δ G B.<Δ G C.=Δ G D.不能确定
3.理想气体从状态 I 经自由膨胀到状态 II,可用哪个热力学函数来判断过程的自 发性? A.Δ H B.Δ G C.Δ S D.Δ U
4.在标准压力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A.必低于 373.2K C.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B.必高于 373.2K D.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C. △G=△A+△pV=△A+nR△T =△A C. 一般过程只能用熵来判断 A 因水和有机物都有一定的蒸气压, 故系统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0.25 2 =2
1
△G1 = △G2 + △G3 , —z1F E1 = —z2F E2 —z3F E3
E3=2 E1-E2 = 2×0.337V - 0.521V = 0.153V
5.已知温度为 T 时反应 2NH3 = N2 + 3H2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同温下, 反应
1 2
N2 +
3 2
H2 =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B. 1 C. 2 D. 4
A.0.5
6. 298K 时,Cu2+ + 2e— = Cu Cu+ + 则反应 Cu2+ + e— = A.-0.153V e— = Cu
E1 ADVANCE \ll6 E2 ADVANCE \ll6
O ADVANCE \l5
O ADVANCE \l5
ADVANCE \l6
= 0.337V
O ADVANCE \l5
ADVANCE \l6
= 0.521V
实验十五偶极矩的测定-2014年

实验十五 偶极矩的测定:Guggenheim 简化法
一、目的 测量极性液体 B(如乙酸乙酯)在非极性溶剂 A(如环己烷)中的稀溶液的介电常数和折光 率,根据 Guggenheim 简化公式,计算溶质分子的偶极矩。 二、设计任务 设计选用适合溶液法测量分子的偶极矩的溶质和溶剂;拟定溶液的配制 ( 建议浓度 wB:0.001~0.015 )。 三、原理 1912 年,Debye 提出偶极矩 p 的概念来量度分子极性的大小,其定义为: p=qd (2.15.1)
L
L-nL2
/wB
(1) 计算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wB。 (2) 作 nL~wB,L~wB 曲线,由曲线怎样得 nA 和A? A 能否由实验测量,怎样测量? (3) 计算各溶液的△值及△/wB 值。若用 nA、A 的数据怎样来计算△值? (4) 作△/wB ~ wB 曲线,用什么方法得 / wB w 平均值法? (5) 计算极性溶质分子的偶极矩 p(C.m)。 根据你所选 wB 浓度范围及所得结果 p,与其他同学的浓度及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 想法? 八、讨论 试分析本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改进? 实验测定的电容是线路分布与介质的电容之和,试分析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程度, 何时影响可化学实验 15,葛华才 2014 年改写
算值 nA。也可以直接测溶剂的折光率,或查表得到。 四、设计提示 (1) 选用溶剂和溶质时,主要考虑液体的什么性质? (2) 选择溶液浓度时,若某稀溶液(a),wB 在 0.001~0.015 之间;某稀溶液(b),其浓度是 稀溶液(a)的 10 倍左右,wB 在 0.01~0.15 之间。估计选用稀溶液(a)和稀溶液(b)的优缺点,并 选择其一做实验。 (3) nA 可以查表得公认值或直接测量值,也可以 nL 对 wB 作图,外推 wB→0 时,得计算 值 nA。 五、仪器和药品 电容器 1 只,介电常数测试仪 1 台,频率计 1 台,数字阿贝折光仪 1 台,超级恒温槽 1 台,电吹风 1 个,50mL 带塞磨口锥形瓶 4 支,50mL、20mL、l0mL 量筒各 1 个,胶头小吸 管 5 支,10ml 移液管 2 支。 分析纯药品:环己烷、乙酸乙醋、(氯苯、辛烷、丁醇、四氯化碳、氯仿)等。 六、步骤 1.配制溶液 (1) 选用溶剂 A 和溶质 B。 (2) 根据 wB 的范围选择溶液浓度。 (3) 控制溶液体积约 20mL。锥形瓶编号,烘干后称重,用量筒加溶剂 A(18mL 左右), 称重,用吸管加溶质 B(0.05~0.2mL),再称重。每次称重须准确至 0.0001g。配制过程须防止 液体挥发,及时盖好塞子。测量前一定要摇匀。 (4) 配制溶液除(3)以外,还可以准确量取纯液体,以该温度下的密度换算成质量;也可 以使用实验室事先配制的溶液, 测折光率, 从折光率与质量比的工作曲线上找到该溶液的质 量比。 2. 测量折光率 接通电源,调节恒温槽温度,将恒温水接入数字阿贝折光仪的保温套,用吸管分别吸取 溶液在数字折光仪上测量折光率 nL。为测量准确,应怎样加样,怎样读数? 3. 测量介电常数 将恒温水接人电容器夹套中,溶液的介电常数使用 PGM-II 小电容测试仪直接测定,如 图 2.15.1 所示。 (1) 按图 2.15.1a 接线,直接拨出测量池上外电极 C1 插头,打开电源,预热 5min。 (2) 用丙酮或乙醚清洗样品池及电极间隙(图 2.15.1b),用风筒吹干。按图 2.15.1a 接好, 待数值稳定后,按采零开关。将测试线接上“外电极 C1”插座,此时显示器显示稳定值即为 空气介质与系统分布的电容之和。 (3) 泼出 C1 插头,用移液管往样品杯内加入待测样品,重复(2)步骤,测定样品与系统 分布的电容之和。注意,注入第 2 个及以后样品时需先用风筒吹干样品杯及电容池。
环己烷(取代苯)-乙醇-水三组分液系相图

图4-1三角形坐标实验四三元液-液系统相图一、目的:(1)测绘环己烷(或取代苯)-水-乙醇三组分系统的相图。
(2)掌握三角形坐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三组分系统的相律为F =C +2-P =5-P ,最大自由度(单相即P =1时)F =4,相图难以绘制。
恒压时自由度F =4-P ,最大自由度F =3,相图可用三维空间坐标来表示,通常使用正三棱柱,柱高表示温度。
若温度和压力均恒定,F =3-P ,最大自由度F =2,可用平面图来表示组成关系。
若用质量分数w (或摩尔分数x )描述系统的组成时,常用等边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相图(图4-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纯组分A 、B 、C ,三条边AB 、BC 、CA 上的点代表一个二组分的组成,三角形内任意一点表示三组分的组成。
以图4-1中点P 为例,经点P 作平行于三角形三边的直线Pa 、Pb 、Pc ,则点P 对应组分A 、B 、C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w A =C a =Pc ,w B =A b =Pa ,w C =B c =Pb 。
反之,若已知系统的组成,要在三角形内确定系统的组成点时,可在CA 边上取线段C a 长度等于组分A 的组成w A ,在AB 边上取线段A b 长度等于组分B 的组成w B ,通过点a 作平行于BC 的直线,通过点b 作平行于AC 的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p 即为系统的组成坐标点。
在环己烷(或取代苯)-水-乙醇三组分系统中,环己烷和水完全不互溶,而乙醇和环己烷及乙醇和水完全互溶。
在环己烷-水系统中加入乙醇时可促使环己烷和水的互溶。
设有一个环己烷-水的二组分系统,其组成点为K ,于其中加入乙醇,则系统总组成沿K C 变化(环己烷-水比例保持不变),在曲线以下区域内存在互不溶混的两共轭相,将溶液振荡时出现浑浊状态。
继续滴加乙醇直至曲线的点d ,系统将由两相区进入单相区,液体由浑浊转为清澈。
继续滴加乙醇至点e ,液体仍为清澈的单相。
华工物化试题精解

T=J(J+1)h2/82kR02
=1*2*(6.6*10-34)2/{8*3.1422*1.38×10-23*(35*10-3/6.022*1023)*(1.988×10-10)2}
=0.3480K
4.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此过程的焓变_______零;如果这一反应在恒温T1、恒压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则其焓变______零。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试卷(80学时)
专业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分数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葛华才老师解答,有错请留言,谢谢!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20分)
1.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的水溶液,在101.325kPa和270.15K时开始析出冰,已知水的Kf=1.86K.kg.mol-1,Kb=0.52K.kg.mol-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相图和冷却曲线见下图。
(3)可得到MgCu2。根据杠杆规则有
m(MgCu2)(0.25-0.1606)=(1kg-m(MgCu2))(0.33-0.25)
得m(MgCu2)=0.472kg
2.气态正戊烷和异戊烷的fGm(298.15K)分别为–194.4 kJ.mol-1,-200.8 kJ.mol-1;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C)反应级数由二级变为一级(D)反应级数由一级变为二级,k由小变大
[答]C
r=k1k2cA2/(k-1cA+k2)=kcA,k=k1k2cA/(k-1cA+k2)
cA→∞,k=k1k2/k-1;cA→0,k=k1cA
8.下列系统中为非胶体的是(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若字符显示不正常,请装化学字库!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制糖工程)1.苯的正常沸点为353K,摩尔蒸发焓为30.77kJ•mol-1,现将353K,标准压力下的1摩尔液态苯向真空等温蒸发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汽(设为理想气体)。
(1) 计算该过程苯吸收的热量和做的功;(2) 求过程的∆G和∆S;(3) 求环境的熵变;(4) 可以使用何种判据判断过程的性质。
(本题12分)解:设计如下途径计算(1) 因真空蒸发可理解为p amb=0或恒容过程,W=0可忽略压力对凝聚系统的焓的影响,∆H1=0;理想气体恒温时∆H3=0,故∆H=∆H1+∆H2+∆H3=0+∆vap H+0= (1×30.77)kJ=30.77kJQ=∆U=∆H-∆ (pV)=∆vap H-p (V g-V l)= n∆vap H m-p V g=n∆vap H m-nRT= (30770-1×8.315×353)J = 27835J(2) ∆S=∆S1+∆S2+∆S3=0+∆S2+∆S3= (∆H2/T)+ nR ln(p/p )={(30770/353)+1×8.315×ln(101.325kPa/100kPa)}J·K-1= 87.28J ·K -1∆G =∆H -T ∆S = (30770-353×87.28)J= -39.84J (3) ∆S amb = -Q /T amb = -27835J/353K = -78.85 J ·K -1 (4) 可用熵判据判断过程的性质,此过程∆S iso =∆S sys +∆S amb = 87.28J ·K -1+(-78.85J ·K -1)= 8.43J ·K -1 > 0故为不可逆过程。
2.有关金刚石和石墨在298K 时的热力学数据如下表所示:∆c H m /(kJ ·mol -1) -395.3 -393.4 S m /(J ·K -1·mol -1) 2.43 5.69 密度/(kg ·dm -3)3.5132.260求:A. 298K 时,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r G m ;B. 298K时,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最小压力。
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物理化学复习笔记(2)

第七章 电化学一、重要概念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L ,电导率κ,(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Λ,迁移数t ,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E ,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 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1.电解质部分(1) 法拉第定律:对反应 氧化态+ z e -→ 还原态 n M = Q /zF = It / zF (2) 电导 G =1/R = A /l电导率: G (l/A ),(l/A )-称为电导池常数 摩尔电导率:☹m = c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m = ☹m ∞- A c(3) 离子独立定律:无限稀释溶液,电解质 -+-+-++→z z v v v v A C A C☹m ∞= v +☹m ∞,++ v - ☹m∞,-(4) 电导应用:i.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对反应 HA H ++ A - 解离度 α = ☹m /☹m ∞平衡常数 K θ = [ α ☎ α✆] (c θ/c) ii.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难溶盐(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加和性: ☯✩✧☯✩☯ → ☯✩→ 摩尔电导率☹m ≈☹m ∞→ 溶解度c = ☯✩/☹m(5) 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z z v v v v A C A C-+-+±==v v v a a a a ,-+-+±=v v vb b b ,v = v + + v - , a ±=γ±b ±/ b θ (6) 德拜-许克尔公式: I z Az ||lg -+±-=γ,其中 A =0.509(mol -1·kg)1/2 ,I = (1/2) ∑ b B Z B 22. 原电池 (1) 热力学 ∆ G = -zFE∆ S = -(∂G /∂ T )p = zF (∂ E /∂ T)p ∆ H =∆ G + T ∆ S = -zFE +zFT (∂ E /∂ T )p Q ir = T ∆ S =zFT (∂ E /∂ T )p (2) 能斯特方程∆ r G m θ = -zFE θ = -RT ln K θ∏-=B B θB ln va zF RT E E当T =298.15K 时,Vln 05916.0B B θB ⎥⎦⎤⎢⎣⎡∏-=v a z E E (3) 电极电势对于还原反应: 氧化态+ z e -→ 还原态电极电势∏∏-=B B B B θBBln ((氧化态)(还原态)(电极)电极)v va a zF RTE E电池的电动势 E = E + - E - 电池的写法:负极 正极界面表示: ┆┆盐桥 ┆可分液相接触 | 不同相 ,无法区分的界面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1.电解质溶液部分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解离平衡常数以及迁移数相关的题型。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012学分:0.5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实验二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二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一、目 的(1)通过测定弱电解质醋酸溶液的电导率,计算其解离度a 和标准解离常数K 。
(2)通过测定强电解质稀盐酸溶液的电导率,计算其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 Λ∞。
二、原理电解质溶液为第二类导体,它与通过电子运动而导电的第一类导体有所不同,是通过正、负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而导电的。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导 G 来衡量,电导 G 即溶液电阻 R 的倒数:G = 1/R (2.2.1)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简称西,用符号S 表示,1S=1Ω-1。
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个平行电极,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面积为A ,则:G = 1/R = κ A / l 或 κ = G l /A (2.2.2)式中κ为电导率(即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单位为 S·m -1。
当电极的截面积 A =1m 2,距离 l =1m 时,测得的溶液电导即为电导率。
实验时,所用的两个平行电极(通常为金属铂片)用塑料封装在一起,称为电导电极。
电导电极的面积及电极间的距离均为常数,其比值K cell =l /A (2.2.3)称为电导池常数,单位为m -1。
电导池常数K cell 不易直接精确测量,一般是通过测定已知电导率κ的标准溶液的电导G , 再利用式(2.2.4)进行计算。
κ = G K cell (2.2.4)根据式(2.2.4),使用同一个电导电极测量其它溶液的电导,便可确定它们的电导率,这就是电导仪或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
实验时,应根据溶液电导率的测量精度和变化范围选择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导电极,同时选择不同浓度的KCl 标准溶液(见数据表4.21)标定电导池常数。
当两电极间的溶液含有 1mol 电解质、电极间距 1m 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摩尔电导率,记作Λm 。
摩尔电导率Λm 与电导率 κ 之间的关系为:Λm = κ / c (2.2.5)式中 c 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 mol .m -3。
华南理工大学考试教材

华工和物化专业课共分为两批,分别是工科物化二和理科物化一,工科物化二最近已经不要求统计热力学内容参考书工科类(非化学类专业)教材:1. 葛华才,袁高清,彭程编. 立体化《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下半年将由出版。
配套光盘内容含:教材题解,复习题要,2000-2008年历年研究生题解及本科生典型题解,模拟练习题等。
2.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王正列,周亚平修订。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主要教材。
理科类(化学专业)教材:1.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6。
主教材实验教材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物理化学实验。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主教材2. 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下载地址:华南理工物化真题PDF及DOC下载好的话,请回个贴,呵呵~~~~/d/e68c5bc59ec0c0bc8ca006154b2bc2fdfac48a1deecb3600华南理工大学物化学习专貼(也有部分化原资料)前言:华工的化工专业这两年很火,难度高于大工,也不低于天大,所以报考时要小心,我认为华东理工的性价比很好,入学难度比较小。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上华工,而且能拿到全免加补助最好奔向最少350分,甚至不少于380分的目标去,低于340分的有可能只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所以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复试一定要付出更多努力。
个人意见:清华>中科院(大物所,上有机所)>浙大>天大>华工>大工>华理>北化和中石油>南工正题:华工和物化专业课共分为两批,分别是工科物化二和理科物化一,工科物化二最近已经不要求统计热力学内容。
在2005年以前个人认为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物化出题难度较小,而且风格不变,不适合考研这种选拔性的考试,但2006年以后,个人就无法把握规律了。
实验四 三元液-液系统相图

结线的系统点O组成 确定相点G A 物质 水 乙醇 空瓶重/g= 3 3 3 体积/mL 盛水层重/g= 水层mG 质量/g 滴液后重/g= 液量mE w mE : mG = 七、思考题 1. 当系统总组成点在溶解度曲线内与外时,相数有什么变化? 2. 连接线交于溶解度曲线上的两点代表什么? 3. 用相律说明恒温恒压时三组分系统单相区的自由度是多少? 4. 使用的锥瓶为什么要先干燥?
2mL 密度管
环己烷或其它组分(正己烷,庚烷,碳酸二甲酯等低毒性助剂;分析纯) 无水乙醇(分析纯) 四、步骤 1. 液体密度的测定
4-2
蒸馏水(自制)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 2011 年 9 月 28 日, 葛华才编写
水、乙醇及环己烷的密度可直接查本实验数据处理电子表格所附的密度表。其它组分的密度 未知时可采用密度管如下准确测定。 取一支干净的 2mL 密度管,称重记为 m0,盛 2mL 水后再称重并记为 m1;倒掉水后用电热风 筒吹干,冷却,再盛 2mL 的待测液,称重并记为 m2,待测液留第 2 步用,洗净密度管。用下式 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4-3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 2011 年 9 月 28 日, 葛华才编写
割曲线于 F,使 FG/EF=mE/mG。求得点 G 后,与系统原始总组成点 O 连接,延长并与曲线交于 H 点,GH 即为所求连接线。 (3) 三元相图可用 Origin 软件处理(作 Ternary 图),更方便的是采用 Excel 软件处理(可从主页 网址: 的物理化学专题网站中“物化实验”栏下载,乙醇、水及环己烷等的密度 数据亦可从该表格中查到), 割线 EFG 和连接线 GH 可通过放大 Excel 图形的显示比例用手工精确 调整后确定。 六、记录表 室温/℃ 大气压/kPa 查表:密度/(kg· dm-3) A:环己烷 体积 / mL 编 水 乙醇 号 A 每次 每次 合 合计 滴加 滴加 计 1 2 0.1 2 3 4 5 6 7 8 9 10 2 2 2 2 2 2 2 2 2 1 0.2 1 0.6 1.5 1.5 3.5 4.5 7.5 A 实验者 B:水 质量/g 水 乙 醇 m总 /g A wA 时间 C:乙醇 质量分数 水 wB 乙醇 wC 终点 记录 清 浊 清 浊 清 浊 清 浊 清 浊 点E的组成 A 水 乙醇 wA wB wC
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心得与资料准备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考研复习心得与资料准备华南理工大学的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9物理化学(一)和866无机化学。
其中无机化学专业对外招生约5人,物理化学对外招生约10人(除去推免保送),可以说招生人数很少。
另外补充一些数据,每年华工化学与华工学院的考研人数超过1200人,招生约240,其中保研人数约1/3,所以考研成功的概率约15%-20%(报录比),竞争压力是很大的。
尤其是热门专业的竞争更剧烈,录取率更低。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已经犹豫要不要放弃或者转考其他学校了。
其实不必紧张,热门学校必然有值得你去拼搏的地方。
考研决心很重要,尽管很多人考研,但是真正认真备考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之前看过别人写的经验,讲自己考研挺轻松,没花多少时间,那大多数是假的,当然我也不否定有些天才的存在。
如果没有理由和动力去支撑自己的考研之路,是很难坚持走下去的。
我的理由之一就是实现我高考遗落的目标——华南理工大学。
我本科是普通二本学校,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考取初试总分404(政治74/英语69 /物化130无机131),排名第6位(前5名是保研的),处于考前位置。
复试比较顺利,英语口语发挥得不是很好,分数比较低,最后得了二等奖学金,不用交学费,挺爽的。
回想当时考研复习的时光,我经历了很多,其中有苦有乐,也有很多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近来有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于是写下这篇心得,仅供各位参考。
若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我探讨一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是不要骚扰哦,呵呵)。
一、学校指定的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629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52物理化学(二):《无机化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古国榜、李朴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心得:其实这些书都就是自己本科学的专业教材或者相似教材。
很多人都会问,有没有复习重点呀?事实上,看过历年真题就知道,考的多数是很基础的内容,但是考研不是期末考试,想考高分还是得把书本好好复习,争取把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都看一遍。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适用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环境工程1. C6H6在100kPa时的熔点为5℃,摩尔熔化焓为9916J•mol-1,Cp,m(l)=126.8J•K-1•mol-1,Cp,m(s)=122.6J•K-1•mol-1。
求100kPa、–5℃下1 mol过冷C6H6凝固成固态C6H6的Q、△U、△H、△S、△A、△G,假设凝固过程的体积功可以忽略不计。
(12分) 解:涉及过程如下:H2+Cp,m(s)(T-T’) H3= Cp,m(l)(T’-T) + H2+ H1+ H==9916 J•mol-1+(122.6-126.8)×(268-278) J•mol-1= 9958 J•mol-1H= 恒压Q= 9958 J•mol-1H=9958 J•mol-1 pV ≈ H- U=S3= S2+ S1+ S= H2/T’+Cp,m(s)ln(T/T’) Cp,m(l)ln(T’/T) += H2/T’+[Cp,m(s)-Cp,m(s)]ln(T/T’)=9916 J•mol-1/278K+(122.6-126.8)ln(268/278) J•K-1•mol-1= 35.8 J•K-1•mol-1S = 9958 J•mol-1-268K×35.8 J•K-1•mol-1 = 363.6 H- A= G≈ J•mol-12. 卫生部规定汞蒸气在1m3空气中的最高允许含量为0.01mg。
已知汞在20℃的饱和蒸气压为0.160Pa,摩尔蒸气发焓为60.7kJ•mol-1(设为常数)。
若在30℃时汞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问此时空气中汞的含量是最高允许含量的多少倍?汞蒸气看作理想气体,汞的摩尔质量为200.6g•mol-1。
(10分)解:本题主要利用克-克方程进行计算。
历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历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历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9物理化学(一)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工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629物理化学(一)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华工629物理化学(一)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华工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20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20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工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南理工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华工考研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工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南理工历年考研真题与部分答案: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卷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卷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卷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试卷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3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629物理化学(一)考研真题答案解析此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摘自致远华工考研网。
实验十五偶极矩的测定Guggenheim简化法

实验十五 偶极矩的测定:Guggenheim 简化法一、目的测量极性液体B(如乙酸乙酯)在非极性溶剂A(如环己烷)中的稀溶液的介电常数和折光率,根据Guggenheim 简化公式,计算溶质分子的偶极矩。
二、设计任务设计选用适合溶液法测量分子的偶极矩的溶质和溶剂;拟定溶液的配制(建议浓度w B :0.01~0.04 )。
三、原理1912年,Debye 提出偶极矩p 的概念来量度分子极性的大小,其定义为:p =qd (2.15.1) 式中:q 为分子的正或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量;d 为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
因为q 的数量级为10-20 C ,d 的数量级为10-10 m ,所以p 的数量级为10-30 C .m 。
在CGS 制中,偶极距用D(德拜)表示,1 D =3.334⨯l0-30 C .m 。
采用溶液法,在极性溶质B 的非极性溶剂A 的稀溶液中,测定溶质分子偶极矩有很多种方法。
1955年,Guggenheim 把Debye 方程和Lorenz -Lorentz 方程经两步简化为:B A B 2A A 92B )2)(2(3104→⎪⎪⎭⎫ ⎝⎛∆++⨯=w w M n L kT p ρεπ (2.15.2) 式中:∆=(εL -n L 2)-(εA -n A 2); εL 为溶液的介电常数;n L 为溶液的折光率;εA 为溶剂的介电常数;n A 为溶剂的折光率;M B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ρA 为溶剂的密度;w B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T 为溶液的温度;k 为玻耳兹曼常数(1.381⨯l0-23J .K -1);L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1023 mol -1)。
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测量各溶液的介电常数εL 及折光率n L ,计算各溶液的△/w B ,以△/w B 对w B 作图并外推至w B =0,得到()0B B /→∆w w ,将有关数据代Guggenheim 简化式(2.15.2),就可算出极性溶质分子B 的偶极矩p 。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适用专业: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环境工程1. C6H6在100kPa时的熔点为5℃,摩尔熔化焓为9916J·mol-1,C p,m(l)=126.8J·K-1·mol-1,C p,m(s)=122.6J·K-1·mol-1。
求100kPa、–5℃下1 mol过冷C6H6凝固成固态C6H6的Q、△U、△H、△S、△A、△G,假设凝固过程的体积功可以忽略不计。
(12分)解:涉及过程如下:∆H= ∆H1+ ∆H2+ ∆H3= C p,m(l)(T’-T) +∆H2+C p,m(s)(T-T’)=9916 J·mol-1+(122.6-126.8)×(268-278) J·mol-1= 9958 J·mol-1恒压Q= ∆H= 9958 J·mol-1∆U= ∆H- ∆pV ≈∆H=9958 J·mol-1∆S= ∆S1+ ∆S2+ ∆S3= C p,m(l)ln(T’/T) +∆H2/T’+C p,m(s)ln(T/T’)= ∆H2/T’+[C p,m(s)-C p,m(s)]ln(T/T’)=9916 J·mol-1/278K+(122.6-126.8)ln(268/278) J·K-1·mol-1= 35.8 J·K-1·mol-1∆G≈∆A= ∆H- T∆S = 9958 J·mol-1-268K×35.8 J·K-1·mol-1 = 363.6 J·mol-12. 卫生部规定汞蒸气在1m3空气中的最高允许含量为0.01mg。
已知汞在20℃的饱和蒸气压为0.160Pa,摩尔蒸气发焓为60.7kJ·mol-1(设为常数)。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48学时)主要公式

工程力学(48学时)主要公式1.外力偶矩计算公式(P功率,n转速)2.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3.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杆件横截面轴力F 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4.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5.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标距l1;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泊松比6.胡克定律7.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8.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9.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公式10.许用应力,脆性材料,塑性材料11.延伸率12.截面收缩率13.剪切胡克定律(切变模量G,切应变γ)14.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和切变模量G之间关系式15.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a)实心圆(b)空心圆16.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扭矩T,所求点到圆心距离r)17.圆截面周边各点处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18.扭转截面系数,(a)实心圆(b)空心圆19.薄壁圆管(壁厚δ≤ R0 /10 ,R0为圆管的平均半径)扭转切应力计算公式20.圆轴扭转角与扭矩T、杆长l、扭转刚度GI p的关系式21.同一材料制成的圆轴各段内的扭矩不同或各段的直径不同(如阶梯轴)时22.等直圆轴强度条件扭转圆轴的刚度条件或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计算公式23.任意截面图形对一点的极惯性矩与以该点为原点的任意两正交坐标轴的惯性矩之和的关系式24.截面图形对轴z和轴y的惯性半径25.平行移轴公式(形心轴z c与平行轴z1的距离为a,图形面积为A)26.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27.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计算公式28.矩形、圆形、空心圆形的弯曲截面系数29.几种常见截面的最大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为中性轴一侧的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静矩,b为横截面在中性轴处的宽度)30.矩形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31.工字形截面梁腹板上的弯曲切应力近似公式32.轧制工字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计算公式33.圆形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34.圆环形薄壁截面梁最大弯曲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35.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36.几种常见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37.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38.梁的转角方程39.梁的挠曲线方程40.剪切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41.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实验Ⅰ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012学分:0.5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
d. 电学测量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子电位差计(自动平衡记录仪),电极,电导仪的作用。
e. 光学测量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实验前充分预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制定好实验方案,写好预习报告。
学生要忠实地作好原始记录,养成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善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要求能够选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列表法,作图法,解析法等)和进行误差分析。
也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自编程序来处理实验数据。
为了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利用原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或综合性实验是有益的。
在这种实验中选定实验课题后,从查阅文献资料入手,核定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验时的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评分标准为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分别占成绩的20%,40%、40%。
实验缺做1个或1个以上者不予通过。
二、教学资源(一)实验指导书与参考书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课件等资料)1.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38.193.234/wlhx/index.asp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注:根据实验室安排在上述实验中完成16学时的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Ⅱ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Ⅱ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055学分:1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轻化工程、资源工程、食品科学、食品质量、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
d. 电学测量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子电位差计(自动平衡记录仪),电极,电导仪的作用。
e. 光学测量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实验前充分预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制定好实验方案,写好预习报告。
学生要忠实地作好原始记录,养成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善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良好习惯。
要求能够选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列表法,作图法,解析法等)和进行误差分析。
也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自编程序来处理实验数据。
为了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利用原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或综合性实验是有益的。
在这种实验中选定实验课题后,从查阅文献资料入手,核定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验时的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
评分标准为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分别占成绩的20%,40%、40%。
实验缺做2个或2个以上者不予通过。
二、教学资源(一)实验指导书与参考书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二)多媒体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课件等资料)1.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38.193.234/wlhx/index.asp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注:根据实验室安排在上述实验中,完成32学时的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Ⅲ(一)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Ⅲ(一)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代码:147111学分:1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36 (其中,上机学时:0)课程性质:☑必修□选修是否独立设课:☑是□否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面向专业:应用化学、化学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一、教学信息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化学、化工等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
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2)电化学部分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位差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解质溶液电导或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部分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是这部分实验的基本内容。
可选用测试技术较简单的反应,也可以选用催化反应或快速反应实验。
(4)界面现象与胶体部分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是该部分的基本内容。
还可以选择电泳,沉降分析和固体比表面测定等实验。
(5)结构化学部分根据学校设备条件选择偶极矩测定实验。
通过各个部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讲座对以下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应加以掌握或有所了解。
a.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贝克曼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恒温浴的配装和使用。
b. 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
U型汞压计的使用与校正。
c. 流量的测量与控制实验室常用气体流量计及气体流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