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材料
红外光学材料大全
1,进口CVD硒化锌(ZnSe)红外光学材料CVD硒化锌(ZnSe)是一种化学惰性材料,具有纯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加工等特点。
它的光传输损耗小,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能。
是高功率CO2激光光学元件的首选材料。
由于该红外材料的折射率均匀和一致性很好,因此也是前视红外(FLIR)热成像系统中保护窗口和光学元件的理想材料。
同时,该材料还广泛用于医学和工业热辐射测量仪和红外光谱仪中的窗口和透镜。
CVD ZINC SELENIDE TransmissionWavelength in Micrometers (t=8mm)光学性质:透过波长范围μm---22μm折射率不均匀性(Δn/n)吸收系数(1/cm)×10-3@1300nm×10-4@2700nm×10-4@3800nm×10-4@5250nm×10-4@10600nm热光系数dn/dT(1/k,298—×10-5@1150nm折射率n随波长的变化(20℃)理化性质:激光损伤阈值:(10600nm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μs)2,进口CVD硫化锌(ZnS)红外光学材料CVD硫化锌是一种化学惰性材料,具有纯度高,不溶于水,密度适中,易于加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红外窗口,整流罩和红外光学元件的制作。
和硒化锌(ZnSe)一样,硫化锌(ZnS)也是一种折射率均匀性和一致性好的材料,在8000nm—12000nm波段具有很好的图像传输性能,该材料在中红外波段也有较高的透过率,但随着波长变短,吸收和散射增强。
与硒化锌(ZNSE)相比,硫化锌的价格低,硬度高,断裂强度是硒化锌的两倍,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强,非常适合用于制造导弹整流罩和军用飞行器的红外窗口。
透过率曲线:CVD ZINC SULFIDE Transmission(CVD硫化锌)Wavelength in Micrometer (t =6mm)CLEARTRAN Transmission(多光谱CVD硫化锌)Wavelength in Micrometers (t=理化性质:CVD硫化锌多光谱CVD硫化锌密度 (g . cm-3 @ 298k)电阻率 (Ω. Cm)~1012~熔点 (℃)1827化学纯度 (%)热膨胀系数(1/k)* 10-6@273k* 10-6@273k* 10-6@373k* 10-6@373k光学性质: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CVD硫化锌(ZNS)(20摄氏度)多光谱CVD硫化锌(CLEARTRAN ZnS)(20摄氏度)3,进口氟化钙(CaF2)和氟化镁(MgF2)晶体氟化钙(CaF2)和氟化镁(MgF2)晶体,硬度高,抗机械冲击和热冲击能力强,在紫外,可见和红外波段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广泛用于激光,红外光学,紫外光学和高能探测器等科技领域,特别是它们在紫外波段的光学性能很好,是目前已知的紫外截止波段的光学晶体,透过率高,荧光辐射很小,是紫外光电探测器,紫外激光器和紫外光学系统的理想材料。
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
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材料。
它可以有效地把能量转换成远红外辐射能,进而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的特点是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发出远红外辐射,其辐射波长范围在8~15μm之间,这种波长的远红外辐射具有渗透力强、吸收率高、传导、对流效应小等特点,可以把发射的能量直接传递到物体表面,而无需经过中间媒介进行转换。
这就使得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非常适合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能源利用。
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有很多种类,如陶瓷材料、金属铭牌、高温纤维和高温涂料等。
其中,陶瓷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主要包括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强、耐腐蚀、耐剪切等多种优秀的性能,能够很好地抗高温、高压、酸碱腐蚀等。
此外,陶瓷材料的远红外辐射强度高,能够有效地把能量转化为远红外辐射能,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高温烤漆、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加热、干燥、预热、烘烤等领域。
它不仅在传统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将会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材料,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从长远来看,高温远红外节能辐射材料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常见材料的红外发射率
常见材料的红外发射率红外发射率是指材料对红外辐射的发射能力,是红外辐射传热的重要参数之一。
不同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不同,对于红外传感器、热像仪等红外设备的性能影响很大。
本文将介绍常见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红外技术。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很低,通常在0.1以下。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对红外辐射能量的吸收较少。
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铝、铜、铁等,它们的红外发射率都很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外测温中,金属表面的温度无法直接测量的原因之一。
二、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通常在0.8以上,这是因为绝缘材料对红外辐射能量的吸收较多。
常见的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它们的红外发射率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外测温中,绝缘材料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来测量的原因之一。
三、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介于金属和绝缘材料之间,通常在0.2-0.8之间。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砷化镓等,它们的红外发射率相对较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外技术应用中,半导体材料常被用于红外光电器件的制造的原因之一。
四、玻璃材料玻璃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通常在0.85以上,这是因为玻璃材料对红外辐射能量的吸收较多。
常见的玻璃材料如普通玻璃、石英玻璃等,它们的红外发射率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玻璃器皿在红外实验中常被用作红外辐射的传递介质的原因之一。
五、涂层材料涂层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与其材料成分和厚度有关,通常在0.1-0.9之间。
涂层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来实现红外辐射的控制。
常见的涂层材料如红外反射涂料、红外吸收涂料等,它们的红外发射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常见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各不相同,金属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较低,绝缘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较高,半导体材料和玻璃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介于两者之间。
涂层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可以通过设计和选择来实现控制。
了解不同材料的红外发射率对于红外技术的应用和设备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石头发射的远红外波长
各种石头发射的远红外波长远红外波长是指光谱中波长较长的一段,一般被定义为红外光谱中的8至15微米范围。
很多材料在这个波长范围内显示出独特的发射特性,其中包括一些石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石头及其发射的远红外波长。
碳化硅碳化硅是一种常见的石头,其化学式为SiC。
在高温下,碳化硅可以发射远红外波长。
碳化硅的发射特性使其在热工业和红外辐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碳化硅陶瓷通常用作高温加热元件或热敏元件,因为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热电特性。
硅氨石硅氨石是一种含有硅和氨的矿物石头,化学式为SiNH。
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硅氨石能够发射远红外波长。
由于硅氨石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热稳定性,它常被用于红外吸收材料、热像仪窗口等应用中。
石英石英是一种常见的二氧化硅石头,化学式为SiO₂。
尽管石英在可见光范围内是透明的,但在远红外波长下,石英表现出较低的透过率。
石英可以吸收和发射远红外波长的热辐射,使其在红外光学和热辐射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石英红外窗口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和红外光谱学。
焦炉石焦炉石是一种主要由铝、硅和氧组成的矿物石头,化学式为Al₂SiO₅。
焦炉石是一种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较低热导率的材料,因此它在红外光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焦炉石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可以发射远红外波长,并且其热性能使其成为热电元件和红外辐射测量中的理想材料。
黄铁矿黄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和硫的矿石,化学式为FeS₂。
黄铁矿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发射远红外波长。
由于其较高的热传导率和热稳定性,黄铁矿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热成像、红外辐射测量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总结石头是一种多样化的材料,许多石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射远红外波长。
碳化硅、硅氨石、石英、焦炉石和黄铁矿都是常见的石头,它们在热学领域和红外辐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石头的远红外发射特性,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材料,在红外技术和热工业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
常见红外材料及参数
常见红外材料及参数常见的红外材料主要包括硫化锌(SZn)、硒化锌(SeZn)、氧化铟锡(ITO)、铁掺锌单晶(Fe:ZnSe)、掺钙硫化铟(CaIn2S4)等。
硫化锌(SZn)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热导率。
硫化锌具有宽波长范围的透明性,从0.39微米到13微米都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硫化锌的热导率较高,可以有效地散热。
硫化锌的折射率在2.29至2.35之间波动。
硒化锌(SeZn)是另一种常见的红外材料,也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热导率。
硒化锌的透明范围为0.6微米至14微米,具有比硫化锌更高的折射率,约为2.6至2.7、硒化锌的热导率也较高。
氧化铟锡(ITO)是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可见光和红外光学器件中。
ITO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的电极。
ITO薄膜的电导率一般在1到10^4 Ω/cm之间。
铁掺锌单晶(Fe:ZnSe)是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系数的红外材料,适用于制作红外激光器和红外探测器。
铁掺锌单晶的吸收峰主要在3至5微米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吸收率。
铁掺锌单晶的折射率约为2.4至2.6之间。
掺钙硫化铟(CaIn2S4)是一种对红外辐射具有较好响应的材料,适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
掺钙硫化铟的带隙能够调节至各种红外波长范围,具有很高的响应度和较低的暗电流。
掺钙硫化铟的折射率约为2.4至2.6之间。
这些材料的参数主要包括折射率、透明范围、热导率和吸收率等。
折射率是指材料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折射率越高,光线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透明范围是指材料对其中一波长范围的光线的透明性,决定了材料适用的红外波长范围。
热导率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热导率越高,材料散热越快。
吸收率是指材料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吸收率越高,材料对光源产生的辐射能力越强。
总之,常见的红外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这些红外材料在红外光学、红外探测和红外激光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外辐射源
红外辐射源
红外辐射源是指能够向周围发射红外辐射的物体、设备或器件。
红外辐射指的是波长在760纳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属于可见光下方的光谱范围。
红外辐射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制造、安全监测等。
常见的红外辐射源包括:
1. 红外激光:利用半导体或固体材料产生红外激光,具有高功率、高亮度和狭窄的光束特性,适用于激光照明、遥感、光纤通信等领域。
2. 红外灯泡:利用特殊材料和电加热技术产生红外辐射,广泛应用于室外照明、夜视设备、红外摄像等领域。
3. 红外辐射加热器: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红外辐射能量,实现对物体的局部或整体加热,常用于工业加热、食品加热、烘干等应用。
4. 红外辐射传感器:利用物体所发射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温度、运动、人体识别等信息的检测和测量,被广泛用于温度测量仪器、红外图像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总之,红外辐射源在现代科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各种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光学能源。
红外辐射陶瓷的制备材料选择
红外辐射陶瓷的制备材料选择红外辐射陶瓷是一种能够通过吸收、反射或透过红外辐射来实现对热能的控制和传导的材料。
它在众多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红外传感器、红外激光、热红外医疗设备等。
在红外辐射陶瓷的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红外辐射陶瓷制备材料,并分析它们的特性和适用领域。
1. 氧化物陶瓷材料氧化物陶瓷材料是制备红外辐射陶瓷的常见选择之一。
其中,氧化铝(Al2O3)是一种具有良好红外辐射特性的材料,它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能,在红外传感器、高温窗口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氧化锆(ZrO2)和氧化二氧化硅(SiO2)等也是常用的氧化物陶瓷材料,它们在红外辐射吸收和透射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2. 氮化物陶瓷材料氮化物陶瓷材料是制备红外辐射陶瓷的另一种优秀选择。
氮化硅(Si3N4)和氮化硼(BN)是其中常见的两种材料。
氮化硅具有较高的硬度、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它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红外辐射特性。
氮化硼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高热导率,适用于高温和高密度电子器件中。
这些氮化物陶瓷材料在红外窗口和光学透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碳化物陶瓷材料碳化物陶瓷材料也是用于制备红外辐射陶瓷的重要选项之一。
碳化硅(SiC)是其中最常见的材料,它具有高热导率、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
碳化硅在光学透明窗口和隔热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碳化硼(B4C)和碳化硝(TiC)等碳化物陶瓷材料也具有优良的红外辐射特性。
4. 稀土陶瓷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在红外辐射陶瓷制备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氧化钇(Y2O3)和氧化镧(La2O3)等稀土氧化物具有较好的红外辐射性能,可用于制备光学滤波器和光学镜片等器件。
此外,稀土发光材料也能发挥独特的红外辐射特性,在照明、显示和激光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5. 其他材料选择除了上述常见的材料选择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其他适合的材料。
例如,纳米陶瓷材料、气凝胶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在红外辐射控制和传导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特性和优势。
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
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1.有机材料(1)有机染料:有机染料是一类具有很强吸收红外线能力的物质,常见的有机染料有苯胺染料、噻吩染料、多聚苯胺染料等。
有机染料的吸收红外线能力强,色谱特性明显,同时也可以调整吸收波长。
(2)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空心细管,具有很高的纵横比、热导率以及电导率。
碳纳米管对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管壁的厚度和直径来控制它们的吸收波长。
2.无机材料(1)镉汞砷化物(HgCdTe):镉汞砷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能够吸收非常广泛的红外线波段,适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和红外光电器件。
(2)银镉锌碲化物(AgCd1-xZnxTe):银镉锌碲化物是一种新型的红外探测材料,其吸收谱范围覆盖整个中远红外波段,具有极高的光学吸收系数和热导率,因此在红外成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3)硅:硅对于可见光和远红外线吸收的能力较弱,但在近红外波段(800-2500nm)可以吸收一部分红外线。
硅的成本较低,制备工艺成熟,因此在低成本的红外光学器件中广泛应用。
3.特殊材料(1)氮化镓:氮化镓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光学品质和良好的热导率。
氮化镓对红外波段的吸收较弱,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可用于制作红外光电器件。
(2)锗:锗是一种常见的红外吸收材料,对于在中红外波段(3-5μm)具有较高的吸收比,因此常用于热成像仪等红外光学器件的制备。
(3)铁氧体:铁氧体是一类由铁氧化物构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红外线能力,广泛应用于热成像以及红外遥感等领域。
综上所述,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一些特殊材料。
这些材料在红外光学器件制备,红外探测,红外成像以及其他与红外技术相关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吸收红外线的材料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会有更多新型材料被发现和应用。
红外低发射二维材料
红外低发射二维材料
红外低发射二维材料是一种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二维材料,这种材料在红外波段具有较低的辐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红外辐射的发射,因此在红外探测、红外隐身、热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红外低发射二维材料主要有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
其中,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并且具有接近零的红外发射率,因此在红外探测和热成像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二维材料,其红外发射率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的组分和结构来调控,因此在红外隐身和热成像等领域也备受关注。
总的来说,红外低发射二维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研究和应用还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中。
红外辐射材料及其应用
综述与评述Summary &Review1前言红外辐射材料指的是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的一类材料,最早对远红外技术的应用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由于红外线具有能耗低、较强的热效应等特点,其应用深入到各行业当中[1-3],尤其在医疗保健、远红外织物以及燃油活化等方面应用得特别广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人体发射的波长处于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之内,所以远红外线能够对人体的细胞产生较强的共振作用,有利于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红外材料作为一种能够提供保健功能的材料自然而然的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致力于制备具有较高红外发射率的材料。
2红外辐射的机理微观动力学指出,在绝对零度以上,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而分子的振动、转动以及晶格的振动会使得偶极矩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红外辐射,材料内部结构的对称性越低,偶极矩的变化也就越大,红外辐射能力也就越强。
而研究表明[1],远红外线的发射跟晶体的晶格振动密切相关,不同的晶体结构对应着不同的振动频率。
陶瓷材料是一类多原子组成的晶体材料,所以陶瓷材料一般具有较大的远红外发射率。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照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且辐射物质的红外频率跟受体物体的热振动频率相同时,红外辐射会被物质所吸收从而增强受体的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热效应。
维恩定律[4]指出:绝对黑体对应的最大光谱辐出量波长λm 与热力学温度T 成反比,他们之间满足λm ·T=b 这一关系式,其中b 为维恩位移常数,b=0.002897m ·K。
基于人体而言,当红外辐射材料发射的波长在8~15μm 范围内时,人体能够吴洋(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佛山528138)以及相关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后面进一步列举了红外辐射材料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并展望开发更多体系的具有较高发射率的红外辐射材料,让其更好的服务于各行各业当中。
堇青石;过渡金属氧化物佛山市科技创新专项(2014GQ100065),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2015B090927002)更好的吸收,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因而有较多的研究致力于提高红外材料常温下在8~15μm 的发射率,以实现较好的保健效果。
红外线能穿透哪些材料
红外线能穿透哪些材料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遥控器等。
人们常常会好奇,红外线究竟能够穿透哪些材料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红外线的特性。
红外线波长范围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这种波长的电磁波可以被物体吸收、反射和透射。
而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厚度。
一般来说,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透明的材料,比如玻璃、水、塑料等。
但是对于一些不透明的材料,比如金属、木头、石头等,红外线就很难穿透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红外线遥控器。
这些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空调等家电设备。
这是因为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透明的材料,比如玻璃门、塑料外壳等,从而实现遥控器的控制功能。
而对于一些不透明的材料,比如金属外壳,红外线就无法穿透,所以我们在使用遥控器时需要确保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端之间没有障碍物。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红外线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工业检测中,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非金属材料,用于检测管道、容器内部的情况,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医疗领域,红外线也被应用于红外线热像仪,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用于诊断疾病和监测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透明的材料,比如玻璃、水、塑料等,但对于一些不透明的材料,比如金属、木头、石头等,红外线就很难穿透。
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厚度,这也是红外线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外线的特性和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帮助。
红外级别氟化钙
红外级别氟化钙
以下对红外级别氟化钙的简要概述,仅供参考:
红外级别的氟化钙是一种特殊的晶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学领域。
以下是关于红外级别氟化钙的详细介绍,仅供参考:
1. 透光性能:氟化钙是一种无色的晶体材料,对红外辐射具有很高的透过率。
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氟化钙的透过率超过80%,能够有效地传递红外光信号。
这使得氟化钙成为红外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中的重要部件。
2. 热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氟化钙能够保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这一特性使得氟化钙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红外测量和监测,例如在高温炉内等环境下使用。
3. 光学特性:氟化钙在0.125\~9μm之间具有良好透光性,是制作各类光学窗口、棱镜及透镜等光学元件的理想材料。
此外,氟化钙晶体具有应力双折射低、折射率均匀高等优点。
4. 其他特性:氟化钙不潮解,抗辐照损伤能力强,机械性能稳定。
红外光学材料大全
红外光学材料1,进口CVD硒化锌(ZnSe)红外光学材料CVD硒化锌(ZnSe)是一种化学惰性材料,具有纯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加工等特点.它的光传输损耗小,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能.是高功率CO2激光光学元件的首选材料。
由于该红外材料的折射率均匀和一致性很好,因此也是前视红外(FLIR)热成像系统中保护窗口和光学元件的理想材料。
同时,该材料还广泛用于医学和工业热辐射测量仪和红外光谱仪中的窗口和透镜。
CVD ZINC SELENIDE TransmissionWavelength in Micrometers (t=8mm)光学性质:透过波长范围0.5μm—--22μm折射率不均匀性(Δn/n) 〈3×10-6@632。
8nm吸收系数(1/cm)5。
0×10—3@1300nm7。
0×10—4@2700nm4.0×10—4@3800nm4。
0×10-4@5250nm5。
0×10-4@10600nm热光系数dn/dT(1/k,298—358k)1。
07×10—4@632。
8nm折射率n随波长的变化(20℃)理化性质:激光损伤阈值:(10600nm脉冲激光,脉冲宽度=15μs)2,进口CVD硫化锌(ZnS)红外光学材料CVD硫化锌是一种化学惰性材料,具有纯度高,不溶于水,密度适中,易于加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红外窗口,整流罩和红外光学元件的制作。
和硒化锌(ZnSe)一样,硫化锌(ZnS)也是一种折射率均匀性和一致性好的材料,在8000nm—12000nm波段具有很好的图像传输性能,该材料在中红外波段也有较高的透过率,但随着波长变短,吸收和散射增强。
与硒化锌(ZNSE)相比,硫化锌的价格低,硬度高,断裂强度是硒化锌的两倍,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强,非常适合用于制造导弹整流罩和军用飞行器的红外窗口。
透过率曲线:CVD ZINC SULFIDE Transmission(CVD硫化锌)Wavelength in Micrometer (t =6mm)CLEARTRAN Transmission(多光谱CVD硫化锌)Wavelength in Micrometers (t=9。
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
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以吸收红外线的常见材料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在红外线吸收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
1.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吸收红外线的能力。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管壁的结构和直径来实现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
2. 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如金属纳米颗粒,具有一种称为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现象,可以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收红外线。
这些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合成方法来控制其粒径和形状,从而实现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
3. 氧化物:氧化物材料,如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铁,具有优异的红外线吸收性能。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晶体结构和材料组成来优化其吸收红外线的能力。
4. 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如多孔硅和多孔氮化硅,由于其具有大量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红外线。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控制孔隙大小和分布来进一步优化其吸收性能。
5. 红外线吸收涂层:红外线吸收涂层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可以在各种物体表面涂覆,以增强其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
这些涂层通常由纳米颗粒或吸收剂组成,可以通过改变涂层的组成和厚度来调整其吸收性能。
6. 有机材料:一些有机材料,如有机染料和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红外线吸收性能。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制备,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调整。
7.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热性和吸收红外线的能力。
它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在广泛的红外波段内吸收红外线。
在红外线应用领域,吸收红外线的材料起到关键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优化其结构和性能,可以实现对红外线的高效吸收。
这些吸收材料在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热成像和光谱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对红外线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新型的吸收材料涌现出来,为红外线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红外线能穿透哪些材料
红外线能穿透哪些材料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它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遥控器等领域。
关于红外线的穿透性,人们常常会产生疑问,红外线究竟能穿透哪些材料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外线的特点。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大约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因此它的穿透能力相对可见光来说更强。
在一定范围内,红外线可以穿透许多常见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塑料、纸张、布料等。
然而,红外线并非可以穿透所有材料,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材料对红外线的穿透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玻璃。
一般来说,普通玻璃对红外线的穿透性较好,可以让红外线比较容易地穿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玻璃窗看到外面的景象,因为红外线可以穿透玻璃,而可见光也能穿透玻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的红外线玻璃是专门用来阻挡或者选择性透过红外线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特性来进行选择。
其次,塑料是另外一个常见的材料。
大部分的塑料对红外线也有一定的穿透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线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空调等家电设备。
然而,一些特殊的塑料材料可能会对红外线产生屏蔽作用,因此在使用红外线设备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再者,纸张和布料也是常见的材料。
红外线可以相对容易地穿透纸张和布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使用红外线热像仪时观察到人体的热量分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的纸张和布料也可能会对红外线产生屏蔽作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进行具体的测试。
除了上述提到的材料,一些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通常对红外线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因此红外线很难穿透这些材料。
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特性来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红外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穿透许多常见的材料,包括玻璃、塑料、纸张、布料等。
然而,一些特殊的材料可能会对红外线产生屏蔽作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外线的穿透性,谢谢阅读!。
远红外线产生 材料 知乎
远红外线产生材料知乎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一般为3-50微米。
远红外线具有很多应用领域,如医疗、通信、红外摄像等。
那么,要产生远红外线,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
远红外线的产生涉及到热辐射现象。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有关。
在高温下,物体会辐射出远红外线。
因此,产生远红外线的关键就是要使用高温材料。
常用于产生远红外线的材料主要有红外光源和红外反射材料。
红外光源是一种能够产生远红外线的发光体,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使材料发光。
常见的红外光源有红外灯管、红外线电热器等。
这些光源通常由钨丝或钛丝制成,其工作温度可达到几百到一千摄氏度,从而产生远红外线。
除了红外光源,还有一类材料被称为红外反射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反射或传导远红外线,使其能够聚焦或集中。
常见的红外反射材料有聚苯乙烯、铝膜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反射和传导远红外线。
还有一些特殊材料在产生远红外线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
例如,红外探测器中常用的硒化铟材料,可以将远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实现红外线的探测和测量。
要产生远红外线,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如红外光源、红外反射材料、红外探测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高温下能够产生远红外线并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这些材料,可以实现远红外线的产生和应用。
远红外线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疗、通信、红外摄像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远红外线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红外透硅原理
红外透硅原理
红外透硅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特性,允许红外辐射(红外光)在硅材料中传播和传输。
这种特性在红外光学和红外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红外透硅原理的简要解释:
1.硅的特性: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允许红外光穿过并传播。
虽然硅在可见光范围内是不透明的,但在红外波长范围内,硅的透明性得到改善。
2.能量能隙:硅的电子能带结构使得在可见光范围内它是不透明的。
然而,当红外光的波长超过硅的能隙(即光子能量低于硅的带隙能量),光子能够穿透硅晶体而不被吸收。
3.红外透射:当红外光线进入硅材料时,它的能量不足以激发硅内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因此不会被吸收。
相反,红外光会以几乎不受阻碍的方式通过硅晶体,从而表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
4.应用:红外透硅材料在红外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例如红外传感器、红外激光器、红外通信系统等。
其透明性允许红外光通过硅晶体,从而使得硅基器件在红外范围内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感和通信。
总的来说,红外透硅原理是基于硅材料在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特殊透明性,使得红外光可以穿透硅晶体而不被吸收。
这种特性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辐射材料精细产业技术2007-06-16 14:01:03 阅读51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1 一种建筑玻璃用隔离红外辐射薄膜材料一种建筑玻璃用隔离红外辐射薄膜材料,由基层和功能层构成,基层为透明的介质薄膜衬底材料,用于改善膜的力学性质。
所述功能层的厚度在3纳米到2000纳米之间,由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介质膜构成,介质膜包含至少一层金属介质膜或者至少一层介电介质膜,也可以由多层的金属膜和介电介质膜构成。
选择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锆等对紫外强烈吸收的介质用于所述功能层中的介电介质膜或者基层中介质材料,在隔离红外的同时具备紫外防护能力。
通过调节该材料的纳米颗粒尺寸可以覆盖部分或者整个紫外区域,在保证可见光区域透明的同时可完全隔离红外辐射并且有较强的防紫外的功能,从而达到节能、保健的功能。
2 一种碳材料的高温远红外辐射电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材料的高温远红外辐射电热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温远红外辐射电热体的发热元件为碳毡、碳布、石墨毡、石墨布、碳/碳复合材料板片、碳/石墨复合材料板片之一组成。
其发热元件的碳含量大于95%,氧含量低于0.005%,电阻率在(0.001~100)Ω.cm之间。
电热体的绝缘体的外部涂覆具有远红外辐射特性的陶瓷薄膜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远红外辐射电热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高温远红外辐射电热体可应用于民用、保健和工业等领域,具有使用寿命长,高热高效等特点。
3 黑色陶瓷红外辐射材料通常红外辐射陶瓷价格昂贵,以提钒尾渣为原料之一制造的黑色陶瓷具有0.83-0.9的红外辐射率而价格低廉.本发明所述的黑色陶瓷红外辐射材料是在原料中除提钒尾渣外再加入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锆、铌元素及其化合物一种或一种以上,使所述的陶瓷具有0.9-0.95的红外辐射率.4 具有特殊医疗效果的红外辐射材料及芯片本发明的红外辐射复合材料,以单质和化合物形式的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为主要成分。
用此复合材料制成的芯片作为辐射元件,在工作温度下加热,可以发射出能产生特殊医疗效果的红外辐射,发射谱线的波长在2~25微米范围内,比辐射率为0.85~0.95。
5多晶矿化黑陶瓷红外辐射材料及应用一种多晶矿化黑陶瓷远红外辐射材料,属于红外辐射材料领域。
本发明提供新的远红外辐射材料,是由铬铁矿、钛铁矿、锆英砂等矿物原料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或由90%(重量)这三种矿物原料中二种或二种以上辅以10%(重量)化工原料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远红外辐射材料,可用作远红外加热基础材料外,还可加入适量陶土后烧成灯型、板型、管状等各种远红外加热器件。
6高效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高效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
$材料组成为Fe2O350-70%,ZnO25-15%,SnO21-3%Ni2O320-25%Co2O34-7%于硝酸盐水溶液中加热,pH=5-6,搅拌成粥状经110℃烘干,500-600℃焙烧1.5-2小时,1150-1200℃焙烧10-15小时,研成200目即可。
$该辐射材料结构稳定,寿命长,在30-800℃内,从2.5-25μm范围内,辐射率均达95%以上,能量分布半宽度为5μm。
7 一种红外辐射材料的烧结方法一种红外辐射材料的烧结方法,以原料成分为特征。
粉状原料中至少含有锆英砂26—70%、三氧化二铁3—7%、氧化铬4—7%、苏州陶土23—33%、刚玉粉27—41%、氧化钴1—5%,再和入10—13%的清水后成型,最后经1150—1350℃烧结而成。
$这种材料其发射率在0.88以上,从650℃急冷至20±5℃反复二次不碎裂,寿命较长。
8 发出辐射的陶瓷材料、含有这种陶瓷的设备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新型的陶瓷混合物及用于该陶瓷混合物的稳定剂混合物。
陶瓷混合物含有稀土氧化铬。
它其中混合有稳定剂组分;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陶瓷混合物的用途,该陶瓷混合物可用于对各种物品进行快速和有效地消毒或干燥的设备;本发明另外还涉及用红外辐射对材料进行处理的方法,以保持该材料的至少一种特性,该红外辐射是由上述陶瓷混合物产生的。
9 双波峰红外辐射涂层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加热状态下产生红外辐射的涂层材料,特别涉及产生具有两个波长峰值的红外辐射涂层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层材料,该材料在加热后被激发,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该红外线可用于对人体进行理疗,起到提高人体细胞活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病理条件,此外还可以用于红外加热或烘干,该材料将发射的频谱集中于一个窄的对人体有最佳疗效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双波峰红外辐射涂层材料是由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锆及氧化铬混合并经物理处理后获得的。
10 金属远红外辐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化学制剂处理金属表面,制备远红外辐射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金属表面除锈、除镀层,然后施一层发蓝剂,烘干。
该方法工艺简单,制成的材料,辐射率高、使用寿命长。
任何品种、任何形状的金属材料都可以通过该法制成远红外辐射材料。
根据需要,利用不同形状的辐射材料,可以制作各种加热设备,例:烤箱、烘箱、烘干炉、烘干窑等。
11一种高效远红外功能粉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远红外功能粉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配方(重量百分数):天然无机矿物70~100%,碱金属、过渡金属或碱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化合物0~30%,稀土氧化物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常温下远红外辐射率高、原材料来源广、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12 多用途远红外辐射材料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远红外辐射材料组合物,包括:0.2-38重量份至少一种从SiO2和P2O5中选出的非金属化合物;0.01-70重量份至少一种从TiO2、Al2O3、Fe2O3、FeO、MnO、MgO、CaO、Na2O、K2O、Cr2O3、NiO、BaO和SrO中选取的金属化合物;0.01-2重量份至少一种从Nd、Y、Ce、Sm、La和Yb中选取的稀土元素;0.02-18重量份至少一种从C、Cr、Ni、Ba、Sr、Co、Cu、Li、Nb、Zr、Zn和Ge中选取的元素,该材料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发射非热远红外射线,增强生命体力量,净化空气,吸收或中和有害电磁波,控制水脉,提高水和土壤质量等等,还可用于与以下相关的任一工业领域:环境,水质和土质的提高,水净化,保健产品和最新医疗应用,农场-家禽-渔业产品,花卉栽培,建筑,楼房,食品储藏和加工,航空航天,磁悬浮学,特种合金钢,机动车辆,运动,电气和电子产品等等。
13 具有远红外辐射作用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红外辐射作用的复合材料。
它主要是由含有粉末状远红外辐射材料的基层组成,其特点为基层上复合有泡沫层和纺织布。
本发明结构合理,构思巧妙,泡沫层具有的较好的弹性和保温性能,能达到高吸收、高辐射和稳定发射人体保健所需的特定波段的远红外线,成倍提高远红外辐射的热效应和生理生物效应。
故本发明具有医疗、保健、保温、节能、吸湿、除湿、除异味、保鲜、熟成功能和轻、软和弹性好的特点,具推广价值。
14高效红外辐射陶瓷高效红外辐射陶瓷是一种高全比辐射率和耐热性红外辐射材料。
它使辐射加热,干燥和取暖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更节能。
它的特征在于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红外辐射器辐射加热效果欠佳(主要是比辐射率不高),设计了在现有陶瓷基上烧结一层高比辐射率陶瓷层。
使原有陶瓷辐射体辐射效果提高10%左右,针对涂料型红外辐射器涂层易脱落和易污染被辐射物的缺欠,设计了耐热冲击性好无脱落问题的高比辐射率陶瓷红外辐射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进行工业加热,干燥及民用暖房和辐射医疗。
15 远红外辐射发射材料为提供新颖远红外辐射发射材料,其可有效地发射用于包含在动物和植物体、包括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的激发所需的热能,可以在低成本下生产并非常适用于通用应用。
本发明的远红外辐射发射材料包括60-90wt%选自二氧化钛和碳化钛的至少一种类型,10-40wt%选自二氧化硅和碳化硅的至少一种类型和0.01-0.5wt%稀土金属的氧化物。
此外,将包含此远红外辐射发射材料和合成树脂的组合物形成具有板、圆筒体、或纤维的形状的远红外辐射发射材料由并使用。
16纳米复合高温节能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高温节能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碳化硅、纳米氮·碳化硅、纳米氧化铝、高温红外辐射材料(锆系、钛系)、高温脱硫剂(铁系、锌系、铜系)、膨润土、高温粘结剂和水溶剂复合成不同质、不同相的高温节能环保涂料,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材料(除高温粘结剂)按重量配比投入砂磨机内混合一小时后,转入到高速分散机,再加入比例量的高温粘结剂,搅拌均匀、过滤、质检、装桶即为产成品,它涂刷在工业炉或锅炉内壁耐火材料表面经烧结形成特种功能陶瓷膜,它对炉体封闭好,耐高温、抗老化、无污染、具有红外辐射、脱硫作用,使用方便,节能10%-20%。
17 纳米远红外超导材料本发明是将重量为100的远红外辐射材料,加入8%焦木梢及0.3%的油酸,用热石腊注浆法,排腊后烧成,制成多孔陶瓷体,再研磨到1μm以下;再以前述三种材料为100加入纳米铊T1.5%、纳米银A g2%、纳米富勒烯族C60-C901.5%,混合后研磨到100nm以下,制成纳米远红外超导材料;远红外辐射材料由硅酸锆、二硫化钼、粘土、滑石、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钛、四氧化三铁、硫化锌、三氧化二铬组成,用本发明制成多种制品,可以保健、净化空气、消毒、杀菌、节能和环保以及增加电池寿命。
18具有复合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溶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碱性二氧化硅胶体水溶液;通过将含有铝的负电极和含有银的正电极设置在碱性二氧化硅胶体水溶液中,提供电解装置;通过对电解装置中的各个电极施加电压,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分散有纳米复合材料的溶液的制备方法,尤其提供了具有优良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含有具有抗菌功能、远红外辐射功能、除臭功能的银的纳米复合材料溶液的制备方法。
19 超级亲水易洁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亲水易洁功能陶瓷材料,用于制作生产易洁抗菌高档陶瓷产品,由下列百分摩尔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稀土材料2~10%、远红外辐射材料25~40 %、表面能调节材料10~30%、电荷调控材料2~10%、助熔材料6~15%、无机抗菌材料2~15%,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制备工艺。
使用时首先制成釉浆,然后在陶瓷坯体上施釉,再烧成即可。
制得的本发明易洁陶瓷产品比普通的陶瓷产品具有易洁、抗菌等健康功能,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陶瓷新产品,可有效预防公共场合中各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