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ef84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6.png)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地形: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人口: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
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中国的地理特征
1,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2,地貌: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3,自然资源: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
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状况:
中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而地质灾害包括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
— 1 —
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 2 —。
自然环境特征答题模板
![自然环境特征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266ae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3.png)
自然环境特征答题模板一、引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
了解自然环境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介绍自然环境的特征。
二、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形的组成,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要素。
不同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山地和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水资源,需要加强保护。
三、气候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湿度等。
不同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热带气候适宜热带植物的生长,但也容易引发热带疾病;寒带气候适宜冰雪运动,但也容易引发冻疮等疾病。
气候变化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问题。
四、水文水文是指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例如,水资源短缺会导致干旱、荒漠化等问题;水污染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五、植被植被是指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例如,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但也容易引发草原退化等问题;沙漠是极端环境,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六、结论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只有加强环保意识,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界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
![世界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9df7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8.png)
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旅游业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经济对 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旅游业对自然地理的影响:旅游 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如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等
旅游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旅游活 动对当地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作用, 以及文化对旅游业的提升作用
城市的建设和发 展需要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需要注 重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实现可 持续发展。
城市的建设需要 适应自然地理特 点,因地制宜地 进行设计和建设。
交通建设
自然地理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交通建设对自然地理的改造 交通建设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发展
地球表面的海洋平 均水深约为3795米, 而陆地平均海拔约 875米。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 含有大量的水,约 占地球上总水量的 97%左右,但可用 于人类饮用的水仅 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 含有大量的盐分, 平均每1000克海水 中含35克盐。
地球的气候
地球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定义: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分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等
土地资源的分布:全球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欧亚大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 措施
矿产资源
种类丰富:世界各地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温带、 寒带等,每个类型的气候特点不 同
添加标题
描述自然环境特征
![描述自然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19b7fe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4.png)
描述自然环境特征
描述自然环境特征可从这些方面入手: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点描述、区域气候特点描述、河流水系水文和特点、植被、土壤特征、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特征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具体详情
⑴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⑵地形特点叙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地表形态、地形分布。
⑶区域气候特点叙述
气候类型;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温差大小、气温分布、温度带);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光照状况;气候分布;气象灾害。
⑷河流水系水文和特点
水系特点——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水文特点——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有没有凌汛;水能。
⑸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类型;水平原产规律;横向自然拎特点。
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⑹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工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水运与水能;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109bd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0.png)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特定地貌、海拔、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
它是
其区域文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而且地理环境是一个区域文化发展的由来和发展
的最基本支撑。
地貌是影响一个地区气候、土地利用、植物分布特性及其生态系统等自然环境特征的
重要组成部分,由其对地面和江海湖泊、气候和植被覆盖的影响,构成了特定的地域类型,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性。
海拔是指一个地区与海平面的高度差。
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空气越稀薄;2、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称为“海拔变温”;3、海拔越高,副热带气
候特征越强。
气候是指不同地理位置整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其中
温度最为重要,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水源是指一个地区涵水资源的形式和比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雨水,受地貌、地形密布、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水源有限,特别是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地方。
综上,自然环境特征是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
资源开发。
因此,有必要分析并洞察地区特有的地貌、海拔、气候和水源特性,以持续保
护和发展生态环境,促进地区文明的发展。
中考地理必考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中考地理必考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473f3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f.png)
中考地理必考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中考地理必考点的内容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环境是环境的一种,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分。
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进展。
2021中考地理必考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一)地势和地势1、我国地势的差不多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P23活动1——4)3、构成各级阶梯的要紧地势:第一阶梯要紧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把握:课本P22图2——2、24页图2——44、我国的要紧山脉: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⑶西北-东南走向,要紧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要紧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7、山区面积宽敞(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专门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ef496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c.png)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性的变异特点。
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的不同而引起热量的差异,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气温平均降低0.5-0.7根据热量不同可分为若干自然地理带,有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每个带的气候状况、水文特征、土壤类型以及生物各类都有明显的不同。
(2)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
地形每升高100米,所温下降0.5-0.6 ℃,或每升高180米,气温下降1℃。
降水最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界线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所以只要有足够高度的山地,就可以自下而上地划分出垂直自然带,各自然带的植被和土壤呈规律性分布,自然生态系统也呈规律性地垂直交替。
(3)经度地带性:这主要由地球内在因素而造成的,如大地构造形成的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变异。
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分异,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原到干旱区的荒漠;我国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水分变异是随经度而变化的,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有规律的排列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等。
中国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环境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e36a0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6.png)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为中国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条件。
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为中国的农业、旅游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
此外,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人类活动也是自然界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其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地缘政治、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c18a1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c.png)
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没有被人类直接改变或受到明显人为干扰的环境,它包括了陆地和水域两部分。
自然环境的特征多种多样,反映了地球各个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景观。
陆地自然环境特征地形地形是陆地的物理表面形态,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球上的地形五花八门,有高山、平原、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
高山通常被认为是地形最为壮丽和困难的地方,常常具有急促的高差、陡峭的山峰和宏伟的冰川。
植被植被是陆地上覆盖的植物生长群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类型繁多,受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各异。
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森林等是常见的植被类型,它们反映了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状态,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之一。
气候有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主要由纬度、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以及高山地形等因素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动物的分布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水域自然环境特征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同时也承载着全球气候系统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特征包括了咸水、潮汐、洋流等,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湖泊与河流除海洋外,地球上还分布着大量的湖泊和河流。
湖泊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河流则是陆地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水文循环和生物迁徙的功能,对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气候水域的气候表现形式和陆地有所不同,主要受到水温、气压和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水域的气候特征体现了当地海洋气候的独特性,对海洋生物生态系和渔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自然环境的特征多样丰富,反映了地球的众多自然条件和地理景观。
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任务。
主题9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高二地理选必性必修1课件(中图中华地图版 沪教)
![主题9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高二地理选必性必修1课件(中图中华地图版 沪教)](https://img.taocdn.com/s3/m/b533af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6.png)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归纳总结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1)相同的自然地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 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地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 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11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冰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圈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北回 归线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11
自然带的形成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决 气候 影 定 类型 响
植被 土壤
形 成
自 然 带
特 点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高温 少雨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 荒漠
热带荒漠带
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 名。格式为:热量带+植被+带
11
学生活动
对照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填入对应的自然带名称
11
任何一个地域的自 然环境具有独特性,是 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 与其他区域的自然环境 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cbeec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0.png)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指地球表面各个地区的自然要素和地理过程,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
这些特征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形态。
地形的高低起伏、山地与平原的分布以及地势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是地形特征的重要方面。
例如,高山地区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大,而平原地区气候温暖且适宜农业发展。
不同地势也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山地的河流丰富多样,提供了较多的水资源,而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开发灌溉系统。
二、气候特征气候特征是指一个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
气候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例如,热带地区温暖潮湿,适宜农业发展,而寒带地区气温低,农业发展相对困难。
气候也会影响能源的利用,例如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而风力较强的地区则适合发展风能。
三、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是指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发展。
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农田灌溉系统,提高农业产能,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四、土壤特征土壤特征是指一个地区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和可耕性。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黑土适宜小麦和玉米的种植,而沙质土壤则适合蔬菜和水果的种植。
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于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
五、生物特征生物特征是指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多样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和服务,例如森林提供木材和氧气,河流提供鱼类资源。
一年级自然界的基本环境特征
![一年级自然界的基本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312d7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8.png)
一年级自然界的基本环境特征自然界是我们生活的大舞台,其中包含着许多奇妙的环境特征。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和自然景观,这些都和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一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自然界的基本环境特征,让他们在早期就能对自然界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自然界的气候。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时期内的天气变化规律。
比如,夏季气候通常比较炎热,而冬季则比较寒冷。
在一些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而在一些地区则相对稳定。
了解气候对于我们选择穿着、活动或者种植作物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气候,地形也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比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
山脉常常给地区带来大幅度的气温差异,而河流和湖泊则为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长的水源。
地形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再来说说植被。
植被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各种植物。
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给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例如,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草原适合牧养畜禽。
认识不同的植被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物。
动物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不同的环境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植被和地形。
有些动物在树上生活,有些动物则生活在水中。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自然界的基本环境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和动物等方面。
这些特征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通过了解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希望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能从早期开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共同努力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a701a4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2.png)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咱中国自然环境的那些事儿。
中国的自然环境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百宝袋,啥都有,而且每一样都有独特的个性呢。
先说说地形吧。
中国的地形那是相当的复杂多样,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拼图。
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那山脉啊,就像是大地挺起的脊梁,喜马拉雅山就像是地球这个大个儿头上的一顶超级高帽子,骄傲地站在那儿,和天空都快称兄道弟了。
还有广阔无垠的平原,那平原就像大地铺开的绿色大毯子,一马平川,好像能直接从这头滚到那头。
再加上那些丘陵啊,就像是大地身上起的小疙瘩,高高低低的,充满了俏皮劲儿。
水资源方面也很有趣。
中国的河流就像大地的血管,长江和黄河那可是超级大动脉。
长江奔腾起来就像一个活力无限的小伙子,一路呼啸着向东跑去,怎么拦都拦不住。
黄河呢,就像一个脾气有点暴躁的大叔,带着泥沙一路猛冲,有时候还会发发脾气闹闹水灾啥的。
湖泊就像大地的眼睛,鄱阳湖、洞庭湖,那眼睛可是水汪汪的,清澈又迷人,里面还藏着无数的小秘密,就像眼睛里藏着小星星一样。
气候更是千变万化。
南方的气候就像一个热情似火的姑娘,总是热辣辣的,夏天的时候就像被放进了蒸笼里,人都快被蒸熟了。
北方的气候呢,有时候像个冷面大侠,冷起来那叫一个彻骨,冬天就像被放进了冰窖,感觉自己都能变成冰雕了。
而且中国的季风气候就像一个准时的闹钟,到了季节就来来回回地吹,带来雨水或者带走炎热。
中国的土壤也是五花八门。
东北的黑土地就像大地的黑皮肤,肥沃得不像话,种啥都能长得又壮又好,就像大地妈妈最宠爱的小宝贝。
而南方的红壤呢,红扑扑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过肥力也不差,能种出很多好吃的水果呢。
生物多样性那就更绝了。
中国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生物乐园。
森林里的动物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大熊猫像个憨态可掬的大团子,整天吃竹子,慢吞吞的样子萌死人了。
还有各种鸟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就像一群会飞的音乐家,叽叽喳喳地演奏着大自然的交响曲。
中国的自然环境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机、活力、多变和神秘,像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其中的人又惊又喜,不断地去探索它的奇妙之处。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征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ed145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0.png)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征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多样。
从北方的广袤平原到南方的崇山峻岭,从西部的高原到东部的沿海地带,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征。
一、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
首先,中国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北方的华北平原。
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其次,中国的高原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这里的地势崎岖,气候寒冷,是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
再次,中国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周围,地势起伏,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此外,中国的山地地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
这些山脉是中国的重要自然屏障,也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最后,中国的盆地地区主要有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这些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和工业发展。
二、气候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和热带气候。
首先,中国的北方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大。
其次,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充沛。
再次,中国的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降水充沛,气温适宜。
此外,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高原气候,气温较低,日照时间长,降水稀少。
最后,中国的西南地区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气候多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三、生态环境特征中国的生态环境特征丰富多样,包括森林、湿地、草原和沙漠等。
首先,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中国的森林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
其次,中国的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湿地类型包括沼泽、湖泊和河流三种。
再次,中国的草原资源广阔,草原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ed0074f336c1eb91a375db4.png)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4人类活动是自然界发生深刻变化陆上相邻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不丹,缅甸,老挝四至点:135°5′E抚远乌苏镇,73°40′E乌恰县西侧,5200千米时差四小时,4°N曾母暗沙,53°31′N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约5500千米我国的三级阶梯:一级阶梯:4000-5000M,青藏高原区,盆地:柴达木,西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二级阶梯:1000-2000M,高原盆地区,盆地:塔里木,准格尔,四川,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东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级阶梯:500M一下,平原与低山丘陵区,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级阶梯的地理意义:加强了我国东西分异,对河流影响显著,大的河流多数向东流山脉众多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地),南岭,北西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北东南西走向: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列长白山,胶辽丘陵,武夷山,外列:台湾山脉地貌空间分布特征:山脉为骨架,与镶嵌分布其间的高原,盆地和平原,构成了网格状镶嵌分布的地貌分布格局,东半壁三列北东南西向山脉,与期间相对低洼的区域,构成了三隆三坳的地貌分布格局,第一坳陷带:呼伦贝尔,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广西盆地,第二: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第三: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巨大山脉的地理意义: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东西分异: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南北分异:秦岭秦岭: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1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作用,冬季冷空气过境时,南北间温差打6-7°C,秦岭对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以北属温暖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2秦岭以北的河流水量较小,流量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反之3北坡为温暖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与山地褐土地带,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地貌类型多样的地理意义:加强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使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多彩三大地台:中朝准地台(早元古代)塔里木地台(早晚元古代)扬子准地台(早晚元古代)六大地槽: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昆仑秦岭褶皱系,华南褶皱系(古生代)滇藏褶皱区(中生代)喜马拉雅褶皱系,台湾褶皱系(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对我国地貌格局的影响:我国山脉大多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多旋回)中生代燕山运动使我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成型,经过燕山运动,除了喜马拉雅山等个别地区外,海水退出了我国大陆,分散的地块互相连结,奠定了我国的地貌格局。
《第5单元主题9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
![《第5单元主题9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2b7f5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7.png)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够:1. 掌握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2. 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课程,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课程,了解自然环境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如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资源等)。
2. 实地考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校园内或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实地考察,记录各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例如,记录校园内不同植物种类与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则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实际案例(如某地区的环境变化),分析其环境特征、变化原因及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4. 报告撰写:根据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的结果,撰写一份关于自然环境基本特征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所选案例的详细分析。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实地考察需认真记录,内容要详实、准确;2. 案例分析需结合地理知识,深入剖析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影响;3. 报告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言通顺,不少于800字;4.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实地考察的照片或相关证据材料;5.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内容的准确性:是否准确记录了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2. 分析的深度:案例分析是否深入,是否结合地理知识进行了深入剖析;3. 报告的条理性:报告结构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4. 语言的通顺性:报告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5. 提交的及时性:是否按时提交了作业。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2. 课堂讲解:挑选优秀作业进行课堂讲解,供大家学习借鉴;3.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4. 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5.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C )。 A.森林 B. 河流 C. 煤炭 D.阳光
【典例 1】(双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阳光 B.煤炭 C.电脑 D.水泥
【名师点拨】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是:第一,是 否来自自然界;第二,是否有利用价值。电脑和水泥有利用价 值,但是都是经过人类的加工而非原自然界就有。
资源利用 的不合理
1998年7月7 日黄河济南 段断流
资源利用 的不合理
土地荒漠化
资源利用 的不合理
抢水喝
问题与对策
你认为未来资源 需求量会如何变 化?
各抒己见
面对这种情 况,我们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 呢?
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了下面 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2.结合课本第64页图文资料,讨论思考:
因此 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 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实现永续利 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 约使用。
总量大,人均少
请找出资源人均不足的原因.
人口的继续增长,人口总量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 求将持续增长 对资源利用不当,破坏和浪费资源等.
D.森林
2、下列有关国家资源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日本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
B.美国大量出口矿产资源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量进口矿产资源
D.巴西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3、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C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A.自然资源贫乏 B.自然资源分布均衡 C.自然资源品种单一 D.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名师点拨】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分布广泛且 相对集中,自然资源数量大,仅矿产资源就发现了 160 多种, 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答案】D
【典例 5 】读漫画《所剩无几》,该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是 ()
【答案】CD
【典例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水资源 C.铁矿 D.森林
【名师点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循环 使用的资源,一般矿产资源不能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属于非 可再生资源。
【答案】C
【典例 3】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
主要依据是( )
教学设计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关 系 密 切
合理利用、节
环
我国自然资源
约和保护自然
保
基本特征:总
资源、反对破
在
量多、人均少
坏和浪费资源行Leabharlann 动人类的生 产与生活
我国自然资源利 用不当、破坏严 重、形势严峻
谢谢指导!
评测练习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D )。
A.钢铁
B. 两极冰川 C.小麦
图 3-1-1 所剩无几
A.人口老龄化
B.环境污染
C.全球变暖
D.资源短缺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漫画表示的是因世
界人口增长,导致与环境、资源的不适应,出现资源短缺的现象。
【答案】D
垃圾也是宝, 废物再利用。
每 制 作 4000 张贺卡,意 味着毁掉一 棵树。
浪费资源,制 造垃圾,污染 环境。
垃圾回收利用
拒绝纸质贺卡 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怎
样保护资源? 废旧电池回收统一处理, 节约用水、用电等;
课后活动:
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 做起”,收集资料,组织小组答辩, 设计板报或环保倡议书。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放
土地
牧
耕 地
水
发电 灌 溉
森林
纸张
木 材
冶
矿产
炼
发 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这些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
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 等,称为自然资源。
以下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闪电、电视机、 石油、汽油、煤气、河水、金矿、太阳光热、 石灰岩、大理石建材
下表为我国部分国情资料,据此回答4—5题。
自然资源
总量居世界的 位次 人均占有量占 世界平均水平 的比例
陆地面积 3 1/3
矿产资源 3 1/2
耕地面积 4 1/3
河流年 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5
4.表中数据说明我国资源特点是 ( A )。
A.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A.矿产种类少 C.矿产分布过于集中
B.矿产总量小 D.人均矿产资源少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 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因 此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答案】D
【典例 4】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两类?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可再生资源 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
用
分类:
矿产资源等,形成 非可再生资源 过程很缓慢,几乎
不可再生,总是用 一点就少一点
1.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 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