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5章生物制药工艺学
优先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的设备,同时要考虑设备的 可扩展性和升级潜力。
车间布局规划原则和实例展示
车间布局规划原则
遵循工艺流程顺畅、物料搬运便捷、空间利用高效、安全卫 生等原则进行车间布局规划。
实例展示
以某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为例,展示如何根据生产工艺 流程、设备尺寸和产能等因素,合理规划车间布局,包括设 备摆放、物料存放、人员流动等方面的设计。
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医药需求的增长,生物制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未来 ,生物制药将在疾病治疗、预防保健、农业、环保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02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原料来源及选择原则
动物源原料
选择健康、无疾病、品种明确的动物,确保 原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方法论述
过程监控
建立过程监控机制,对关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过程稳定和 受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持续改进
采用PDCA循环等方法,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过程效率和 质量。
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建立
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设备是生物制药生产的核心,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制度能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停机 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建立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明确维护周期、保养内容和责任人;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护历史和 故障处理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生物制药工艺学 2工艺基础
僧袍芋螺
海鞘来源的抗癌肽 Didemnin B
Didemnin B是一种由7个氨基酸和2个羧 酸组成的带有分枝的环缩肽,既能抑制蛋 白质的合成,也能抑制DNA、RNA的合 成,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周期作用的研究 表明,它可杀伤各期细胞,尤以G1至S期细 胞敏感 ,它可快速完全介导HL-60细胞 凋亡。目前Didemin B已能够人工全合 成,该药完成了临床Ⅱ期实验,最有希望 开发成治疗癌症的新药。此外第二代 didemnins-脱氢didemnins B(aplidine)现 也已进入临床实验。
流体 CO2 SO2 N2O 水 氨 苯 甲苯 甲醇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临界温度(℃) 31.06 157.6 36.5 374.3 132.4 288.9 318.5 240.5 —88.7 —42.1 10.0 36.7 9.9
临界压力(105Pa) 73.9 79.8 72.7 224.0 114.3 49.5 41.6 81.0 49.4 43.2 38.5 34.2 51.9
第二章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Basis of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第一节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天然生化药物:
以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为原料, 应用生物化学的原理、方法与生物分离工程技术加 工制造的一大类天然生物药物。
生物制药的主要流程: 生物材料的获得——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 后处理及制剂
反胶束相
混合器1 分离器1
进料 前萃取
混合器2
出料
分离器2
后萃取
应用
(一)蛋白质类药物 如蛋白酶、脂肪酶等
(二)、氨基酸 亲水性不同,疏水氨基酸主要在反胶束界面;亲 水性氨基酸在反胶束内部极性水中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整理1.生化药物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类似物。
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生化药物、生物制品。
2.生物制品:用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工程方法)和生化方法制成的,具有免疫学反应或平衡生理作用的药物制剂。
(举例:乙肝疫苗)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配体:指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性物质包括内源激素外源活性物质等。
5.半合成抗生素:将天然代谢产物用生物、化学或者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6.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指某物质在正辛醇(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比值的对数值。
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越小,则越亲水,即水溶性越好。
7.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技能的化学物质。
(举例:青霉素)8.多肽类生化药物:是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活性成分,如催产素。
9.干扰素:系指由干扰素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
10.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11.药物的ADMEA: absorption吸收D: distribution分布M: metabolism代谢E: excretion排泄12.医疗用抗生素的特点:难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较大的差异毒力,最小抑菌浓度(MIC)要低,抗菌谱要广。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一、离心技术1. 制备超离心三种转子P3182. 制备超离心三种离心方法P3203. 沉降速度和沉降系数 P328 ①沉降速度:即在离心力作用下,物质粒子于单位时间内沿离心力方向移动的距离。
②沉降系数:即物质粒子在单位离心场中的沉降速度,量纲为秒。
一般所说沉降系数为S 20,w 。
4. 分析超离心的两种方法 P331 Svedberg 方程式:测分子量实质是用不同方法测其沉降速度。
原理测量量沉降速度法根据沉降速度测出沉降系数以推出分子量。
界面位移量与离心时间。
沉降平衡法特定平衡下,离心力与扩散力平衡,液面浓度为0,池底浓度为2c 。
任意两位移处的浓度。
5. 超离心的其他两种应用P334①对生物大分子的均一性估计;②生物分子形状、大小及水合度的判断。
二、膜分离技术1. 各向同性膜与各项异性膜P341①各向同性膜:厚度大,孔隙为圆柱体。
流速低,易堵塞。
②各向异性膜:1)正反两面结构不同:功能层是孔径一定、薄的“皮肤层”,支持层为孔隙大得多、更厚的海绵层;2)喇叭口滤膜,孔隙为圆台形。
2. 截留分子量P343分子量截留值是指阻留率达90%以上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
3. 浓差极化现象P346超滤是在外压作用下进行的。
外源压力迫使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通过薄膜,大分子被截留在膜表面,并逐渐形成浓度梯度,产生浓差极化现象。
✘害处:引起流速下降、影响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决方法:振动、搅拌、错流、切流等技术。
4. 五种微孔滤膜P3555. 三种测微孔滤膜孔径的方法P3566. 微孔滤膜的应用P361①mRNA的测定以及纯化:使用硝酸纤维膜吸附与mRNA配对的DNA单链,然后将放射性mRNA样品溶液过膜使目的mRNA与DNA单链配对结合。
最后洗涤游离RNA,并用胰核糖核酸酶处理除去残留RNA。
②环状DNA的纯化环状DNA链打开后,变为一条环状链和一条单链。
用硝酸纤维膜结合单链,而环状链过膜,即可纯化得到环状单链DNA。
生物制药工艺学(王徐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菌群体,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采用简便、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菌株。
3、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析出,达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4、吸附法:指利用吸附作用,将样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或杂质吸附于适当的吸附剂上,利用吸附剂对活性物质和杂质间吸附能力的差异,使目的物和其它物质分离,达到浓缩和提纯目的的方法。
5、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6、双水相萃取: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统,利用物质在互不相容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7、生物分离技术:从动植物或者微生物的有机体或者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也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8、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9、相对离心力: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者离心管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而受变化,相对离心力就是实际离心场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10、亲和吸附剂:由载体及配基偶联构成,在亲和层析中起可逆结合的特异性物质称为配基,与配基结合的层析介质称为载体。
11、细胞破碎: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产品)的基础。
12、亲和层析:在生物分子中有些分子的特定结构部位能够同其他分子相互识别并结合,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改变条件可以使这种结合解除。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生物药物四大类型:?基因重组多肽、蛋白类治疗剂?基因药物?天然生物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生物技术制药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尤其是重组DNA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多肽、蛋白质、激素和酶类药物以及疫苗、单抗和细胞因子类药物等。
4、生物技术药物理化性质:?生物材料中的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种类多且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生物材料易染菌,腐败?生物药物制剂有特殊要求 1、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方法:?酸碱盐水溶液提取法?表面活性剂提取法与反胶束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技术。
2、生物活性物质浓缩与干燥方法:?盐析浓缩?有机溶剂沉淀浓缩?用葡聚糖凝胶浓缩?用聚乙二醇浓缩?超滤浓缩?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3干燥常用的方法有膜式干燥、气流干燥、减压干燥4、菌种保存法:?斜面低温保存法、?液体石蜡封藏法、?冷冻干躁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甘油冷冻保藏法、?其他干燥保藏法。
5、固化酶是指借助与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酶束缚在一定空间内并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制剂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共价键结合法1、细胞培养液的预处理:?细胞及蛋白质的处理,包括加入凝聚剂、加入絮凝剂、变性沉淀、吸附、等电点沉淀以及加入各种沉淀剂;?多糖的去除;?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包括离子交换法和沉淀法。
2、细胞破碎方法:机械法(匀浆法、珠磨法、超声法);物理法(干燥法、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化学法(化学试剂处理、制成丙酮粉、酶解法)生物法(酶解法组织自溶法)3、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原理,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差速离心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差异分离如电泳法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分离如溶剂提取法盐析法,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不同如吸附层析法5根据配体特异性如亲和层析法1、料液与萃取剂接触后,料液中的溶质向萃取剂转移的过程称为萃取,达到萃取平衡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这种含有溶质的萃取剂溶液叫做萃取液,而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称为萃余液 2、影响萃取的因素:?乳化和破乳化?PH ?温度和萃取时间?盐析作用的影响?溶剂的种类、用量及萃取方式的选择3、双水相萃取法是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统,利用物质在互不相容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4、影响双水相萃取因素:?成相高聚物的分子量?成相聚合物的浓度(界面张力)?电化学分配(盐类的影响)?疏水效应?温度及其他因素6超临界萃取操作方法:恒温萃取,恒压萃取,吸附法。
生物制药工艺学19章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药物的合成途径
生物药物的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生物技 术手段,通过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 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生产生物药物的 过程。了解生物药物的合成途径有助 于更好地掌握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生物制药工艺学19章
目
CONTENCT
录
• 生物制药工艺学概述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主要技术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生产实践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未来展望
01
生物制药工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制备药物的方法和过程 的学科。
特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涉及生物 学、化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生物制药工艺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生物制药工艺学与化学工程的交叉融合
在生物制药工艺中,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需要应用化学工程的理论和技术 。例如,在抗体药物的制备中,需要用到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这些技术就涉及到物理 化学和传递过程的理论。
生物制药工艺学与数学的交叉融合
在生物制药工艺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如反应动力学模型、过程控制 模型等。这些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物制药工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疾病治疗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在开发治疗癌 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 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疫苗研发
通过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方法, 可以研发针对传染病病原体的 疫苗,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生物制药学——第二章 生物制药工艺学基础
一、生物材料与生化活性物质
(一)生物制药的生物材料来源
生物资源:主要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组织、器 官、细胞与代谢产物。
开发新途径: 动植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一、生物材料与生化活性物质
红霉素 杀念珠菌素 Bialaphos FK506
(约8700种)
放线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
Hygromycin B
Kanamycin B
Rifamycin SV
Cephamycin C
Erythromycin streptomycin
Spinosyn A
Abamectin
Validamycin A
人源性生化药物 动物生化药物 植物生化药物 微生物源生化药物 海洋生物生化药物
生化制药的六个阶段:
1.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2.原料的粉碎 3.提取:
从原料中经溶剂分离有效成分,制成粗品的工艺过程。 4.纯化:
粗制品经盐析、有机溶剂沉淀、吸附、层析、 透析、超 离心 、膜分离、结晶等步骤进行精制的工艺过程。 5.浓缩、干燥及保存 6.制剂:
生化成分:氨基酸、蛋白质、酶、激素、糖类、 脂类、维生素等。
新的有效生物药物逐年增加:天花粉蛋白、木瓜 蛋白酶、天麻多糖等。
5、微生物—细菌
常用细菌发酵法生产乳酸、醋酸、丙酮、丁醇。主 要发展领域有: (1)氨基酸:
利用微生物酶可转化对应的α酮酸或羟基酸产生 氨基酸。 (2)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
生物材料来源
1、动物脏器 2、血液、分泌物和其他代谢产物 3、海洋生物 4、植物 5、微生物
小木虫 生物制药工艺学
小木虫生物制药工艺学
小木虫是一个学术交流社区,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生物制药工艺学的讨论和资源。
如果你需要关于生物制药工艺学的信息,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基本的介绍。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涉及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和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来生产药物的过程和技术。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目标是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的生物制药生产方法。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细胞培养和发酵技术:这是生物制药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细胞培养、发酵过程优化、培养基设计等。
2. 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制备: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表达、蛋白质纯化、多肽合成等技术。
3. 疫苗和抗体的制备:涉及疫苗的生产、抗体的制备和纯化等方面。
4. 生物制药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5. 生物制药工艺的放大和优化:将实验室规模的生产工艺放大到工业规模,并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物制药工艺学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工艺学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生物制药工艺学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教材或参与相关的学术讨论。
小木虫社区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你可以在那里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1.提取方法选择答:1.采用缓冲系统;2.添加保护剂;3.抑制水解酶作用;4.其他保护措施P44 2.灭菌方法答:1.加热灭菌;2.辐射灭菌;3.介质过滤除菌;4.化学灭菌P613.固定化酶优点答:稳定性提高;2.反复使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使反应连续化,自动化,适应现代化规模工业生产;4.易和产物分离,简化产品纯化工艺P1024.细胞培养液预处理-细胞及蛋白质处理答:1.加入凝聚剂;2.加入假如絮凝剂;3.变性沉淀;4.吸附;5.等电点沉淀;6.加各种沉淀剂沉淀P1175.常用细胞破碎方法答:1.机械法;2.物理法;3.化学法;4.生物法P1206.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答:1.规模及成本;2.目的物的稳定性;3.破碎效果和产物释放率P1257.固相析出分离法答:在提取纯化过程中,目的物常作溶质存在于溶液中,改变溶液条件,使它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
P1668.盐析法答: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形式析出,以达到纯化目的。
P1669.盐析方法答:1.在一定的pH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进行盐析—Ks盐析法2.在一定离子强度下仅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β盐析法。
P16710.盐析剂答:(NH4)2SO4是最常用的盐析剂,原因:价廉,在水中溶解度大,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低温下仍有较大溶解度。
P16811.防止局部过浓答:1.对于固体盐投入法—先将盐粒磨细,缓加入溶液中,边溶边加。
2.一般多在室温(10 -20℃)进行盐析,对少数不稳定易失活物质在0-10℃盐析P17312.结晶过程答:1.形成过饱和溶液;2.晶核形成;3.晶体生长P18013.怎样得到颗粒较大又整齐的晶体答:通常需加入晶种溶液浓度控制在亚稳区,让晶体缓慢长大P18014.晶体质量答:指1.晶体大小;2.形状;3.纯度P18315.凝胶层析答:将样品混合物通过一定孔径的凝胶固定相,由于各组分流经体积的差异,使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得以分离的层析方法P19816.类分离与分级分离答:将分子量极为悬殊的两类物质分开,如蛋白质和盐类P212将分子量相差不是很大的大分子物质加以分离,如分离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
生物制药工艺学整理
1.生物制药:以生物材料为原料或用生物技术、方法制造的药物。
2.杂交育种: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过吻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过程。
3.葡萄糖效应:培养基中的葡糖糖的浓度过高,会加快菌体的代谢,使培养基中的溶解的氧不能满足有氧呼吸的需要,使葡萄糖的代谢进入不完全氧化途径,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使pH降低,遏止某些产物的生物合成酶,这种现象叫做葡萄糖效应。
4.浓差极化: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时,它使得膜面上的溶质浓度增大高于主体中溶质浓度,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5.亲和色谱:利用生物大分子于某些对应的专一分子特意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色谱方法。
6.次级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关的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色素、生物碱等。
7初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维生素脂肪酸等特点:(1)他们是生物生长繁殖的必须物质(2)是各微生物所共有的产物(3)菌体对初级代谢活动有严格的调控系统一般不能累积多余的初级代谢产物。
8次级代产物的特点:1特定菌种产生的代谢产物2菌体特定生长阶段的产物3多组分的混合物。
9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1)初级代谢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的前体或起始物。
(2初级代谢产物的调控影响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10菌种选育的目的:提高发酵的产量。
改进菌种的性能。
产生新的发酵物。
去除多余的组分。
1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体,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采用简便高效的方法,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菌株。
12诱变剂分类物理诱变剂(紫外线UV),化学诱变剂(NTG),生物诱变剂。
13自然选育的一般过程:生产菌种斜面,制备单孢子悬浮液,涂布分离平板,单菌落接种,斜面种子培养,摇瓶发酵,高产菌珠初选,菌种保藏,接种,斜面种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摇瓶发酵,高产菌珠复选,高产菌种珠验证,放大实验,进一步选育或保障。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一章课件
3
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
通过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技术和方法,对药物的生 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质 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05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未来 发展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发展趋势
基因和细胞疗法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基因和细胞疗法将成为未来生物制药工 艺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大数,有助于加速药物研发和优化生产过程。
工程学基础
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 这些学科为生物制药工艺 学提供了工程学理论基础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技术基础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制药工艺 学的重要技术基础,用于生产 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药物。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制药工艺 学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生产 各种细胞和组织。
蛋白质工程技术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特点
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实践性,涉及多学 科交叉,强调工艺过程优化、质量控 制和安全生产。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重要性
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过程,确保生物 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 动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模拟研究法
总结词
利用模型或模拟系统来研究生物制药工艺的方法。
详细描述
模拟研究法在生物制药工艺学中应用广泛。这种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或使用模拟系统来模拟生物制药工艺的过程, 以便更好地理解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条件和提高产品质量。模拟研究法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 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现场研究法
通过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机制,深 入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和作用途径。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
#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PPT 了解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为未来生物制药行 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课程简介
• 生物制药的定义 •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概念 • 生物制药工艺学与传统制药工艺学的不同
二、制药前期准备
细胞培养
了解细胞培养技术的基 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为 生物制药的生产奠定基 础。
质量控制
探索生物制药中的质量 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 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检测方法
介绍常用的生物制药检 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 谱、质谱等。
三、下游制备
1 分离纯化方法
2 蛋白纯化方法
探索生物制药中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过 滤、离心、层析等。
介绍生物制药中用于蛋白质纯化的常见 技术,如亲和纯化、离子交换层析等。
3 活性检测
4 鉴定
了解如何评估生物制药产品的活性,确 保产品的治疗效果。
介绍鉴定生物制药产品的方法,如质谱 分析、生物活性测试等。
四、生产工艺流程
1
初期培养
探索生物制药产品的初期培养条件和步骤,如种子培养、发酵过程等。
2
中期培养
了解中期培养阶段的控制参数和工艺优化,以提高产量的处理方法,如终末激发、分离蛋白质等。
4
产品收获
了解生产工艺中的产品收获步骤和后续处理方法。
五、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
国外技术发展状况
探讨国外生物制药技术的 最新进展与研究方向。
国内技术发展状况
了解国内生物制药技术的 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
生物制药的应用 前景
展望生物制药在医药和生 命科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 景。
六、总结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意义
总结生物制药工艺学在生物 医药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生物制药工艺学总结(大致按要求整理)
生物制药工艺学名词: 10个20分;选择10个10分;填空10个20分;简答5个30分;论述2个20分。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1.药.、生物药物、生物制品药物: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 有4大类: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康复保健药。
生物药物.................................., .综合应用生物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成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广义: 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为原料等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还包括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生产的新生物技术药物。
医学生物制品:一般指: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主要指菌苗、疫苗、毒素、应变原与血液制品等。
《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生物制品定义: 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 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基因重组药物(基因工程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基因重组药物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是应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重组活性多肽、蛋白质及其修饰物。
而基因药物不是基因工程药物, 这类药物是以基因物质(RNA或DNA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 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DNA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1.生化制药制备工艺的六个环节(1)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2)原料的粉碎(3)提取: 从原料中经溶剂分离有效成分, 制成粗品的工艺过程。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1. 概述生物制药工艺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研究生物制药产品的生产和工艺流程。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制药领域的核心学科,对于生物制药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生物制药工艺的分类生物制药工艺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细胞培养工艺细胞培养工艺是指利用细胞对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合成所需的生物制药产品。
细胞培养工艺主要用于生产蛋白质类的生物制药产品,如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2.2.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的底物进行代谢反应,合成所需的生物制药产品。
发酵工艺主要用于生产抗生素、酶类和其他天然产物类的生物制药产品。
2.3.基因工程工艺基因工程工艺是指通过对基因的重组和调控,利用细胞进行代谢反应,合成所需的生物制药产品。
基因工程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基因治疗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和其他基因工程产品。
3. 生物制药工艺流程生物制药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料进行处理,以满足后续生产过程的需要。
预处理的主要工作包括原料清洗、消毒和初步处理等。
3.2. 发酵或细胞培养发酵或细胞培养是生物制药工艺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利用合适的培养基、适宜的培养条件和适宜的微生物或细胞系,使其合成所需的生物制药产品。
3.3. 分离与纯化分离与纯化是将发酵或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目标产品从复杂的培养基或发酵液中分离出来,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纯化。
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包括离心、过滤、薄层层析、柱层析等。
3.4. 后处理后处理是对分离与纯化的产品进行处理,以得到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最终产品。
后处理的主要包括冷冻干燥、溶解、再溶解等工艺步骤。
3.5. 包装与贮存包装与贮存是将最终产品进行合适的包装,并储存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生物制药工艺的挑战与发展趋势4.1. 应对规模化生产的挑战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规模化生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生物制药工艺学重点
应用最广泛的是活性炭及大孔树脂吸附剂。
(二)活性炭的选择 活性炭是非极性吸附剂,在水溶液中吸附力 最强,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较弱。
极性基团多>极性基团少; 芳香族>脂肪族; 分子量大>分子量小; 碱性→中性吸附,酸性解吸;酸性→中性吸
附,碱性解吸;
未达平衡前,吸附量随温度提高而增加。
(五)温度 一般在室温进行。
三、基本操作
(一)中性盐的选择
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钠、氯化钠、磷酸
钠 (二) pH的选择
选择蛋白质等电点
(三)温度、时间的控制
尽可能在低温下操作 盐析后需要静臵一段时间,保证完全沉淀
(四)饱和度及其计算
饱和溶液的体积占混合溶液总体积的百分 数
有机溶剂沉淀法与盐析法比较: 有机溶剂易挥发,无残留; 沉淀物与母液间密度差较大,易分离; 容易使蛋白质变性;
成本高,溶剂易燃易爆。
第三节 其他沉淀法
一、等电点沉淀法
在等电点时水化膜被破坏,分子间引力增 加,溶解度降低。
二、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 可使蛋白质水合作用减弱而发生沉淀
三、表面活性剂沉淀法
形成络合物 四、聚电解质沉淀法 絮凝剂 盐析和降低水化
五、不可逆的沉淀去除法
(一)金属离子沉淀法 (二)有机酸沉淀法 (三)其他
适用于少量乳浊液或乳化不严重的乳浊液。
吸附法破乳 利用吸附介质对油水吸附能力差异进行破乳。 碳酸钙或无水碳酸钠作为吸附剂。
高压电破乳
机理较复杂,破坏扩散双电层
加热
布朗运动加速,絮凝速度加快,降低黏度,聚 结速度加快,利于膜的破裂。 产物对热稳定。 稀释法
加入连续相,使乳化剂浓度降低而减轻乳化。
第二节 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4章 萃取法
(四)、分离因素
料液中的溶质并非是单一的组分,除了所需 产物(A)外,还存在有杂质(B)。分离因 素(separation factor),常用表示,其定义为: 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件下分 配系数的比值
CA1 / CB1 KA β CA 2 / CB 2 K B
二、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1
n2,理论收率
21 8.75 8.75 1 100% 98.84% 21 8.75 1
若改为二级错流萃取,第一级用1/4体积的醋 酸丁酯,第二级用1/10体积的醋酸丁酯,则
1/ 4 E1 35 8.75 1
1 / 10 E 2 35 3.5 1
(二)、分配定律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一定压 力下,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 间分配时,达到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活 度之比为一常数。如果是稀溶液,可以 用浓度代替活度,即: CL 萃取相浓度 K CR 萃余相浓度 K 称为分配系数
应用分配定律时,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 液的萃取体系; 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 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子形式, 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三、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
高温不稳定 高温时溶剂间互溶度增大
四、盐析作用的影响
①由于盐析剂与水分子结合,降低了药物 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易转入有机相; ②盐析剂降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盐析剂增大萃余相比重,有助于分相。
五、溶剂种类、用量及萃取方式
①分配系数愈大愈好,若分配系数未知, 则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选择与药 物结构相近的溶剂; ②选择分离因素大于1的溶剂; ③料液与萃取溶剂的互溶度愈小愈好; ④尽量选择毒性低的溶剂。 ⑤溶剂的化学稳定性高,腐蚀性低,沸 点不宜太高,挥发性要小,价格便宜,来 源方便,便于回收。
生物制药工艺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1、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代谢产物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
2、现代生物药物分四大类:(1)重组DNA药物(又称基因工程药物)(2)基因药物:以遗传物质DNA、RNA为物质基础制造的药物一般把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制造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在我国又统称为生物制品。
(3)天然生物药物(4)合成或半合成生物药物3、生化药物分离纯化原理:总的原则:A根据分配率不同将其分配到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再用机械法分离。
B在某一相中,外加一定力(电泳、离心、超滤)使混合组分分离。
具体:(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如差速离心与超离心、膜分离(透析,电渗析)与超滤,凝胶过滤法。
(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分离。
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
(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如溶剂提取法,逆流分配法,分配层析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及有机溶剂分级沉淀法。
(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
如选择性吸附法与吸附层析法。
(5)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亲和层析法。
4、分离纯化早期和精制阶段使用方法的选择原则分离纯化早期使用方法的选择:大处理量,相对低分辨率;精制阶段分离方法:高分辨率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5.细胞培养液的预处理方法。
1)细胞及蛋白质的处理:(1)加入凝聚剂(2)加入絮凝剂(3)变性作用(4)吸附(5)等电沉淀(6)加各种沉淀剂沉淀2)多糖的去除可用酶解转化为单糖、黏多糖可与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生成季铵盐络合物沉淀去除。
3)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A离子交换法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
B沉淀法6、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1)机械法:匀浆法、珠磨法、超声波2)物理法:干燥、冻融、渗透压冲击3)化学法:化学试剂处理、制成丙酮粉4)生物法:酶解法、自溶7、固液分离方法有哪些?1)、细胞及蛋白质的处理:(1)加入凝聚剂:Al2(SO4)3218H2O、AlCl326H2O、FeCl3、ZnSO4、MgCO3;(2)加入絮凝剂絮凝剂:有机高分子,易溶,链长,活性功能基团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药工艺学:对生物药物进行研究、生产和制剂的一门综合学科。
生物制药是把生物体内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基本物质,保持原来的结构和功能,又能在含多种物质的液相或固相中较高纯度的分离出来,它是一项严格,细致,复杂的工艺过程,涉及物化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术。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菌种选育的理论基础。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结合,从只能分离和筛选出具有新性状菌株的过程。
原生质体融合:是指把两个亲株的原生质体混合在一起,在融合剂PEG和Ga离子的作用下,发生原生质体的融合,促使两亲本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
分批灭菌: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内,经过间接蒸汽预热,然后直接通入饱和蒸汽加热,使培养基和设备仪器灭菌,达到要求的温度和压力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至发酵要求的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
连续灭菌:培养基在发酵罐外经过一套灭菌设备连续加热灭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的发酵罐内,这种工艺称为。
萃取:液料与萃取剂接触后,液料中的溶质向萃取剂转移的过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一些溶剂流体所具有特意增加物质溶解能力来进行分离纯化技术(温度31.06C,压力73.9,密度0.448)双水相萃取法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它是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产生两相或多项系统,利用物质在互不相容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吸附法:是利用适当的吸附剂,在一定Ph条件下,吸附生物样品中的生物药物,然后再以适当的洗脱剂将吸附的药物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某些水溶性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等能使蛋白质水合作用减弱而发生沉淀。
过饱和溶液:溶液浓度等于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有可能析出。
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为原料(包括组织、器官、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将生物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的基因分离或人工合成,利用重组DNA技术加以改造,使其在细菌、酵母、动物细胞、转基因动物中间大量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药物。
固体培养基:是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的培养基,适用于菌种的培养、分离、无菌试验、和菌种保藏工作。
液体培养基是未加任何凝固剂的培养基现代生物技术体系:主要的生物技术包括重组DNA技术、原生质体制备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突变生物合成、组合生物合成、选择性生物催化合成、代谢途径工程、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组织培养技术、基因治疗等。
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核酸、酶类、糖类、脂类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色素,生物碱、酶的抑制剂、植物生长素等初级代谢:指的是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密切关系的代谢活动,初级代谢产物指的是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密切关系的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指的是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关的代谢活动,次级代谢产物指的是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关的代谢产物。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前体:在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些化合物能直接被微生物利用构成产物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而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些物质称为前体。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代谢必不可少,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生物合成的一类特殊的营养物质。
促进剂: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微量的化学物质,可促进目的代谢产物的合成,这些物质被称为促进剂。
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会使另一代谢途径活跃,从而获得人们所需的某种代谢产物,或使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积累起来,这种物质被称为抑制剂。
诱导物:一般是指一些特殊的小分子物质,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添加这些小分子物质后,能够诱导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而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
生理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作用后,能产生酸性物质的营养成分称为生理酸性物质。
生理碱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作用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营养成分称为生理碱性物质。
速效碳源、迟效碳源: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速度的快慢可将碳源分为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
葡萄糖和蔗糖等被微生物利用的速度较快,它们是速效碳源,而乳糖、淀粉等被利用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它们是迟效碳源。
葡萄糖效应:在发酵过程中,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加快菌体的代谢,以致培养基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菌体进行有氧呼吸的需要,葡萄糖分解代谢就会进入不完全氧化途径,一些酸性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乳酸、乙酸等积累在菌体或培养基中导致Ph降低,影响某些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产生葡萄糖效应。
生产种子的制备:指的是由保藏的菌种开始,经过不断的扩大培养,使菌体数量达到能满足发酵罐接种量的需要所涉及的生产过程。
种子的制备:是将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好的孢子或菌体转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成大量菌丝或菌体的过程。
诱变育种的基本过程:选择合适的出发菌株→制备待处理的菌悬液→诱变处理→筛选→保藏和扩大试验常用的诱变剂:1紫外线2亚硝基胍3硫酸二乙酯4亚硝酸杂交育种是将孢子(或摇瓶菌丝)接入的体积较小的种子罐中,经培养后形成大量的菌丝,该种子称为一级种子,把一级种子转入到发酵罐内发酵称为二级发酵,如果将一级种子接入到体积较大的种子罐内,经过培养形成更多的菌丝体,这样制备的种子称为二级种子,将二级种子转入到发酵罐内发酵,称为三级发酵,同样道理,使用三级种子的发酵称为四级发酵。
代谢曲线:根据发酵过程中代谢参数变化绘制出的曲线,作用:可清楚的说明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并反映出碳源,氮源的利用和Ph、菌体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什么要绘制代谢曲线?分析研究代谢曲线,有利于掌握发酵代谢变化的规律和发现工艺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改进工艺,提高产物的产量。
膜分离法:又称为超滤法,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是利用可截留一定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溶质分离或浓缩。
渗透压冲击法:将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例如一定浓度的蔗糖或甘油溶液中),由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内的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转入缓冲溶液中,由于渗透压发生变化,胞外的水分迅速渗入胞内,是细胞快速膨胀而破裂,使产物释放到溶液中。
离子交换法: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着剂,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伦力吸着在树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着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含有活性基因而能与溶液中其他物质进行交换或吸着的聚合物。
交换容量:是表征树脂活性基数量——交换能力的重要参数,其表示方法有重量交换容量交换容量体积法。
沉淀法:是利用某种沉淀剂或改变条件,使所需提取的目的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从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方法。
等电点沉淀法:利用大分子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而建立的分离法称为~凝胶层析(色谱):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技术。
亲和层析(色谱法):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与某些对应的专一特意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色谱方法。
重结晶:即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再次结晶,能使纯度提高,因为杂质和结晶物质不在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结晶:是制备纯物质的有效方法,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
晶核:最先析出的微小颗粒是以后结晶的中心,称为。
自然选育: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排除衰退型菌株,从中选出维持或高于原有生产水平菌株的过程。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体,促使其突变率大幅提高,然后采用简便,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菌体。
孢子制备:一般采用琼脂斜面或其他固体培养基,使菌种经过培养得以活化,并产生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孢子。
英汉互译:抗生素anti bioti cs 氨基酸amino acid 维生素vitamin 多肽polype ptide 蛋白质pr otein 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胸腺肽althymosin a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生物转化biotra nsformati on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药物genetically engineered drug简答:生物制药的工艺过程?菌种→斜面培养→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生物制药产品的类别包括哪些?举例说明:(一)微生物发酵产物1.微生物菌体药物:如,酵母菌体,单细胞蛋白,灵芝,冬虫夏草,茯苓菌等2.微生物酶抑制:如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青霉素酰化酶3.酶活性调节剂:包括酶激活剂和酶的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4.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等(二)生物转化药物,如激素,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三)基因工程药物:如人胰岛素,人生长因子,白介素,干扰素(四)动植物细胞培养药物。
生物制药与中医药的关系:①中药鉴定、识别假冒伪劣药材(DNA芯片技术)②发现新中药品种③发酵液中提取中药(高效、结构改善)④利用基因工程产生之植物此生代谢产物(黄酮素,糖苷,生物碱等)⑤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动物类药材(基因芯片植入动物→表达→从分泌物(麝香)或组织中(鹿茸)提取活性物质。
培养基的组成、分类方法、设计注意问题: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硫源、无机离子(包括微量元素)、生长因子、前体、促进剂、抑制剂和水分。
分类方法: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及半固体培养基;按工业发酵中的用途可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
注意问题:①确定培养基的基本组成②确定培养基成分的基本配比和浓度(a碳源和氮源的配比和浓度b生理酸性物质和生理碱性物质的比例c无机盐浓度d其他培养基成分的浓度)③具有经济性。
培养基筛选方法:①单因子实验法②正交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等数学方法。
影响培养基的因素:原材料质量、水质、培养基的灭菌(一般在121度下灭菌20到30分钟,含糖培养基112度灭菌15到30分钟)和黏度菌种保藏的目的、原理及方法:菌种保藏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菌种的存活率和优良性能,保证菌种经过较长时间的保藏后仍保持存活和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