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最新完整版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 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14.氧化性 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非金属单质、金属
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
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
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说来,价态降低,还原性 越强。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H2S>S>SO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 PH3>P4>PO33−;铁及其 盐的还原性:Fe>Fe2+等。
16.挥发性 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具有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以下将对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1.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2.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1.3. 元素的特点和常见元素:金属、非金属、类金属1.4. 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性化合物1.5. 混合物的特点和分类:均匀混合物(溶液)、非均匀混合物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云、元素的原子序数2.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2.3. 周期表的主要分组:主族元素、过渡元素2.4.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其关系3. 化学键与化合价3.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3.2. 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3.3. 化合价的概念与计算方法4.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4.1. 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4.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条件4.3. 摩尔与量的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比5. 溶液的勾配和溶解度5.1. 溶液的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5.2.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6.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和反应向左向右的判断条件7. 酸碱与盐7.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7.2. 酸碱反应中的滴定方法和计算7.3. 盐的命名和性质8. 电化学8.1. 电解与电解质8.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8.3. 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8.4. 电极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的定义和测定9. 有机化学基础9.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分类9.2. 烃类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9.3. 功能性基团和官能团的概念和常见有机化合物以上就是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总结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2.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3.晶体结构•晶体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三、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分类与性质•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的分类(均相溶液、非均相溶液)•溶液的性质(稳定性、均一性、透明度等)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浓度单位(mol/L、mol·L⁻¹)•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物质的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自发的与非自发的)2.电子转移与电极电势•电子转移的概念与类型•电极电势的定义与计算•标准电极电势表•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配平过程中的电子守恒•配平实例分析五、物质性质与变化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氢、氧、氮、卤族、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3.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酚、醚、酮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六、实验操作与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与洗涤•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滴定、光谱、色谱等分析方法2.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3.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化学实验废物的处理与环保通过上面所述六个方面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化学高考必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考必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的质量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3. 周期表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性质而排列的一张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周期性定律排列的,包含了元素的周期和族信息。
4. 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分子。
分子的结构影响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5. 晶体结构固体中的分子或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的不同影响了物质的性质和使用。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能放热和能吸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放热和吸热两种反应。
放热反应释放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4.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反映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
5.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最终结果。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2. 共价键的性质共价键是元素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而结合形成的强化学键。
共价键的性质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 离子键的性质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性质包括硬度大、熔点高等。
4. 金属键的性质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形成的强化学键。
金属键的性质包括导电性好、延展性强等。
四、化学变化1. 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语】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共18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合价实质之歌化合价实质要记准,金正非负单质零;氢一氧二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注:“金正”指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正价:“非负”指非金属的化合价通常显负价。
2、化合价之歌氢氯钾钠一价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磷五价,二四六硫都齐啦。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
氟氯溴碘本负一,特殊情况为正七。
3、书写化学式之歌先念后写再标价,约分之后相交叉。
4、书写化学方程式之歌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写对化学式,式子要配平;气体和沉淀,箭号标分明。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6、物质溶解性之歌钾钠硝酸铵盐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铅、钡沉水中,碳酸、硫酸镁微溶;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7、关于元素周期表可以每五种元素为一句去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8、化学、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9、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10、化学式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约简价数作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11、化学方程式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篇2: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有一个很好的合理的学习计划。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只有在设计好的学习下,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单元学习计划,学期学习计划等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化学是高中学习的一门重要科学。
在高考中,化学是理科考试的一部分,占据一定的分值,因此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一些高考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物质分类有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一种纯物质,例如氧气和金属铝。
2.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和氯化钠。
3. 混合物:由不同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空气和盐水。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合反应: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例如燃烧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例如电解水反应。
3. 置换反应:两种物质发生互换位置的反应,例如单质与化合物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和还原的反应,例如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的力。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间的吸引力形成的键,其中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形成正负电离的离子。
2.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电子壳层的稳定。
3. 金属键:金属中金属原子通过电子云形成的互相吸引力。
四、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例如颜色、密度和熔点等。
2.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等。
五、溶液与溶解溶液是指溶质溶于溶剂所形成的均匀体系。
溶解是指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达到均匀的过程。
1. 饱和溶液:当溶质溶解到一定量时,溶液呈现出稳定的浓度,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
2. 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含有超过饱和度的溶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使其结晶。
最全的化学高考知识点
最全的化学高考知识点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科学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方面。
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化学高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组成1.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核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电子则在核外运动。
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核质量数的原子组成,每种元素都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质量数。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可以是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组成的。
4. 化合价:表示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结合其他元素时与其他元素的结合能力。
5. 价层:原子外层电子的统称,决定化学反应的进行。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和毒性等。
3. 酸碱性:酸性物质呈酸性溶液,而碱性物质呈碱性溶液。
酸和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4. 氧化还原:指物质间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三、化学方程式1. 反应物:参与反应并在反应中消耗掉的物质。
2. 生成物:在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3. 反应条件:影响化学反应潜力的因素,如温度、压力和浓度等。
4. 平衡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度相等。
5. 摩尔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四、化学反应1.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为一种新的物质,如A+B→AB。
2. 分解反应:单一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如AB→A+B。
3. 双替反应:两种不同的物质互相交换成分,如AB+CD→AD+CB。
4.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实质上是电子的转移和氧化状态的变化。
五、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针对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由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 极性键:共价键中,两个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产生一定的电荷分布不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全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全部高考化学作为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一部分,是对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考察。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生们必须熟练掌握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和解析。
一、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高考化学必考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考生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原子结构。
此外,还要了解各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组成式推导。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核心。
考生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此外,还需要熟悉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三、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构成也是高考化学必考的重点部分。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考生们需要了解纯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此外,还需要熟悉各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以及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四、溶液与溶解溶液与溶解是高考化学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们需要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作用。
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必考的难点之一。
考生们需要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掌握平衡浓度的计算和平衡常数的应用。
六、化学能量化学能量是高考化学必考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考生们需要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此外,还需要熟悉燃烧反应、燃烧热和生成热的计算方法。
七、化学电和电化学化学电和电化学是高考化学必考的重点之一。
考生们需要了解电解质的电离和电极反应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
八、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必考的另一个难点。
考生们需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命名规则和结构式推导。
此外,还需要了解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有机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以上就是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和解析。
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完整版高考化学作为理科考试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科目。
而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熟悉并理解化学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汇总,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和把握高考化学知识。
一、基础概念1. 原子和元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责形成原子的外层电子壳,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分类元素的表格,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以提供元素的基本信息。
4. 元素化合价和配位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时,原子的价电数目。
配位数表示配位化合物中中心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量。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产物在右侧,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用箭头隔开。
2. 摩尔和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关系。
3. 摩尔质量和化学计量法: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4.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配制溶液是指将溶质加入溶剂中,使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物质混合均匀。
稀释溶液是指向溶液中加入溶剂,使得溶液浓度降低。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变化。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的氢离子和碱的羟基离子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
三、物质的性质1. 酸碱性:酸和碱是物质的两种基本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可以互相中和。
2. 溶解度:溶解度指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最多的量。
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和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3. 氧化性:物质的氧化性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新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高考对于化学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新高考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物质与能量转化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分子、离子、原子的概念和区别2. 化学反应及其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摩尔与质量之间的转换- 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反应的影响二、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结构- 布居尔理论和量子数- 原子的结构模型和电子的排布-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影响因素2. 化学键-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概念- 共价键的极性和离子键的稳定性- 化合物的键能与键长的关系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1. 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其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和其他常见反应- 方程式平衡的方法和应用2.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和摩尔守恒定律- 摩尔比和质量比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应用问题解答四、离子反应和溶液的电离1. 离子反应-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 沉淀反应和酸碱反应的特点和应用2. 溶液的电离和酸碱性- 电离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 酸碱度的判断和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滴定和中和反应的计算五、酸碱与氧化还原1. 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的关系- 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的区别与应用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计算方法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速率1. 化学能及其转化- 化学能的概念和分类- 化学能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 燃烧反应和其他常见反应的能量计算2. 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因素-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阻滞剂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七、化学平衡和溶液的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 平衡态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位置-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和条件2. 溶液的化学平衡- 酸碱离子的水解和离子的平衡- 酸碱离子浓度与酸碱度的关系- 溶液稀释和中和反应的计算以上是新高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超全整理版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化学根本理论归纳一、物质构造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拟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详细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复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展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构造理论⑴晶体的空间构造:对代表物质的晶体构造要仔细分析^p 、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构造就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察与这些晶体构造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构造。
⑵晶体构造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上下规律比拟。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根本理论,也是化工消费技术的重要理论根底,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察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响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挪动原理判断平衡挪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挪动主要包括:可逆反响到达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挪动知识以及挪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电解质理论重点考察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响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拟,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拟,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浸透等。
化学新高考必备知识点归纳
化学新高考必备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其核心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化学新高考必备知识点的归纳:基本概念与原理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电子排布规律等。
2.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3. 化学计量:摩尔概念、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4.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元素的排列规律。
2. 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操作: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仪器使用:滴定管、天平、烧杯等的使用技巧。
3. 安全知识:实验室安全规则、事故处理方法。
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IUPAC命名法。
2.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3. 有机合成:逆合成分析、合成路径设计。
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德-洛里理论。
2. 配位化学: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剂、还原剂。
物理化学1. 热力学基础:能量守恒、熵、自由能。
2. 电化学:电导率、电池原理、电解过程。
3. 光谱学: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摩尔平衡、质量守恒。
2. 溶液的浓度计算: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浓度。
3. pH计算:酸度、碱度、缓冲溶液。
环境化学与材料化学1. 环境污染与治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及其处理方法。
2. 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等。
结束语:化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有趣的学科,掌握上述知识点将为学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 +4阴离子:Cl–、O2–、OH–、SO 2–4(2)存在离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①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5.同位素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原子团有几下几2-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 OH )和羧酸的羧基(— C O O H )。
(2)甲烷( CH 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 3 )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
基(羟基)根(氢氧根)电子式 电性 电中性带负电 不能独立存在, 必须和其 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能独立存在于溶液 或离子化合物中 存在于9.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化学性质概念 (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 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 构没有发生改变时呈 现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 性、导热性等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 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 性质 一般指跟氢气、氧气、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等实质 (微观)性质包 括内容9.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 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w.w.w.k.s.5.u.c.o.m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单质碘 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 70℃时,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43℃, 70℃时苯酚为液态) 。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 剂分离开。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
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
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1.液化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 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
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 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
常用的几种气体液化后用途见下表。
气体名称 液化后名称 主要用途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冷冻剂空气 液体空气 氮气液氮自来水消毒剂,制氯化铁、氯化烷等氯气液氯氨气二氧化硫石油气液氨液体二氧化硫液化石油气制冷剂,用于氨制冷机中漂白剂燃料12.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
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硼、硅、砷、碲等。
13.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Cl2O7)的水化物—高氯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一种酸。
金属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的易难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非金属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与H2 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H2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14.氧化性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规律有:①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如Na+<A g+;②变价金属中,高价态的氧化性强于低价态的氧化性,如>MnO 2;③同种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MnO - >MnO 2-44 HNO3>HNO2,浓度越大,氧化性也越强,如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
然而,也有例外,如氯元素的含氧酸,它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HClO2>HClO3>HClO4。
15.还原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
金属单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金属单质还原性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说来,价态降低,还原性3-越强。
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其盐的还原性:Fe>Fe2+等。
16.挥发性H2S>S>SO2;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PH3>P4>PO3 ;铁及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
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
另外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这些物质贮存时,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7.升华在加热的条件下,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
升华硫、红磷、灰砷等。
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I2、干冰(固态C O2)、18.稳定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
它反映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例如: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用苯作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
很多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和水作溶剂,都是利用了水的化学稳定性。
1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1)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 与D2O 混合为纯净物。
2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6 18O2、Cl2、N2、Ar、金刚石、铁(Fe)等。
HD、O、O 也属于单质,2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22.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HCIO4 、H2SO4、HCl、HNO3常见弱酸:H2SO3、H3PO4、H F、HCl O、H2C O3、H2SO3、CH3COOH23.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 Hˉ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NaOH、KO H、Ba(OH)2、Ca(OH)2常见弱碱:NH3·H2O、Al(OH)3、Fe(OH)324.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