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
无线调频发射器FM调频发射器课程设计
![无线调频发射器FM调频发射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5111e8a6c30c2258019e33.png)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信息工程系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无线调频发射器的设计1 设计目的1. 熟悉仿真软件的操作步骤,电路图的分析方法及调频发射器的工作流程。
2. 掌握无线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
3. 了解各器件参数的计算及高频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
2 设计思路1. 首先设计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2. 然后设计高频振荡电路,接受来自放大级的信号;3. 将放大级和振荡级进行合理的组合,设计出无线调频发射器的整体电路;4. 粗略计算有关参数。
3 设计过程3.1方案论证根据资料得知,调频可以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选择直接调频方式。
直接调频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是用三极管直接调频。
原理是三极管组成共基极超高频振荡器,基极与集电极的电压随基极输入的音频信号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高频振荡的频率,最终实现频率的调制。
我们将电路设计为信号输入部分、音频放大部分和高频振荡调制部分,声音信号经过microphone转换成电信号,并经过放大级放大后再送至高频振荡级,经过振荡级的处理,形成所学要的FM调频信号,并经过天线发送出去。
结构框图如图1:图13.2电路设计音频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图2信号源由microphone担任,它拾取周围环境声波信号后即输出相应电信号,经C1输入到晶体管Q1,Q1担任音频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高频振荡电路如图3所示图3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经C2送至Q2的基极进行频率调制。
Q2 组成共基极高频振荡器,基极与集电极的电压随基级输入的音频信号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高频振荡的频率,最终实现频率的调制。
无线调频电路的整体电路图如图4所示图4音频放大器由射极晶体管Q1担任,增益约20至50,将放大的讯号送往振荡级的基极,振荡级Q2工作于约88MHz的频率,此频率由振荡线圈(共5圈)和47pF电容器C4调整的,该频率也决定于晶体管Q2、18pF可调电容器C5及少数偏压元件,例如470Ω射极电阻R5和22K基极电阻R5。
FM调频发射器一
![FM调频发射器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970648eff9aef8941e06eb.png)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FM调频发射器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商检#班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设计时间: 2010-11-30机电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选题的意义 (3)2、FM调频发射器的设计 (4)2.1、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2.2、参数的选择 (4)3、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分析 (5)3.1、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 (5)3.2、元器件的选用 (6)3.3、FM调频发射器的制作 (6)4、信号发射器的发展 (11)5、总结与体会 (13)参考文献 (13)课程设计综合成绩评定表 (14)1、选题的意义FM调频发射器是一种在短距离使用FM广播进行调频发射,让所有在有效距离内的FM接收设备能够在指定频段内,接受到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该发射器做为短距离的音频信号共享设备。
FM调频发射器外形时尚,多颜色可选,体积小巧,四频段可调,具有超强调频信号发射以及超强抗干扰能力,确保原声发射。
FM调频发射器具有微调功能,频段设定一致后,也可对发射效果进行微调,确保音质完美,FM调频发射器可以超远距离发射接收,保守12米距离,便捷移动使用,超长时间电量使用,FM调频发射器使用2节七号电池,连续使用20小时另外,FM调频发射器还有一个3.5毫米标准耳机插头,可与多种音频设备连接(MP3/PDA/CD/DV/移动DVD/笔记本电脑等)与任何FM调频接收系统,无线连接-车载FM广播系统/家庭音响FM广播系统/个人、学校、行业等FM调频接收设备。
FM调频发射器将音源所播放的音频文件信号,在这些FM调频设备上进行完美接收播放。
无线广播,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只要用台小小接收机就能耳听八方、纵横全球。
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车里的汽车收音机,校园里的语音无线耳机等都是无线广播的接收机,大家天天在用。
图1所示为我们常用的收音机。
图1 常用收音机2、FM调频发射器设计2.1、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目的:(1)了解FM调频发射器的发射过程(2)了解FM调频发射器的应用(3)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4)通过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线电波在现实生活中、生产中的作用2.任务:(1)分析无线电波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相应的电路图(2)设计要求及参数的选择(3)设计要求(4)画出电路原理图(或电路仿真图)(5)元器件及参数选择(6)电路仿真及测试2.2参数的选择:(1)电源电压VCC 2.7V-3.6V(2)最大工作电流IC 32mA(3)FM发射频率Fr FM 88.0-108.0MHZ(4)最大射频功率Pmax 115dBuV(5)立体声分离度Ss 35dB(6)负载频抑制SCR 50dB(7)滤波器-3dB低端Af1 25HZ(8)滤波器-3dB高端AFH 16KHZ(9)调制频偏FM 68.25KHZ(10)音频相应平坦度RF(30HZ-15KHZ)±1.5Db(11)输入阻抗Ri 56kOhm(12)音频输入幅值Vain 350mVp-p3、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分析3.1、FM调频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图3-1 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如图3-1中,Q1是共发射极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负载是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集电极输出信号经T耦合后,由次级C1送给基极,构成正反馈,起振。
(完整word版)BH1417F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
![(完整word版)BH1417F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5ed665ed964bcf84b8d57b95.png)
BH1417F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一款容易DIY的FM调频发射器,采用FM 调频发射技术对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发射,使用普通的具有FM调频收音功能的接收器(如无线耳机或收音机)就可以接收。
而且使用了控制频率稳定电路,使频率不再漂移.如果在DIY过程中选件和加工稍微用心一点,此FM立体声发射器发射出的立体声信号分离度可以达到50dB,失真小于0。
3%,而且电路的稳定性大大加强. 就收发效果而言,已基本接近正规的FM电台。
一、立体声调频发射电路图解析为了降低DIY的难度,我们可以选择专用的调频发射集成电路来完成此发射器,笔者重点推荐东洋公司(ROHM)的调频立体声发射专用芯片BH1417F。
BH1417F是一款集立体声调制、FM 调制、频率合成和RF放人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仅仅需要很少的外围元器件就能够获得优异的立体声调频信号,其内部功能框图和引脚功能如图1所示。
应用BH1417F打造立体声调频发射器的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该电路大致分为互个部分:由BH1417F 的22、21、20、19、1、2、3、4管脚配合与其连接的分立元件组成立体声信号输入和立体声调制部分;15、16、17、18管脚设定载波频率;BH1417F的5、7、9、10、12管脚配合于其连接的分立元件,构成调频载波的频率振荡和射频调制部分;13、14管脚外接晶体振荡器形成系统时钟;6、8为电源部分;11脚与外部连接的元件构成调频信号发射部分.立体声信号通过1、22脚输入,配合2、3、20、21这几个管脚外部的阻容组合,完成立体声信号的低通、预加重和调制,调制后的复合信号通过5脚输出.15、16、17、18脚输入的频率代码经过解码和鉴相后,由7脚输出PLL振荡器的控制信号VCO。
此VCO控制外部的分立元件组成的高频振荡电路产生FM 调频的载波信号,并通过一个达林顿三极管2SD2142对5脚输出的复合立体声信号进行FM 频率调制。
自制FM发射器教程
![自制FM发射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752fdd960590c69ec376bc.png)
自制FM发射器教程
需要材料:
面包板1个可调电感1个
3.5音频接口1个电子电池盒1个
MIC 1个9018三极管1个
天线1个瓷片电容30pf 3个
瓷片电容10pf 1个瓷片电容103 1个
瓷片电容104 2个电阻220 1个
电阻2.2k 1个电阻22K 1个
跳线(短)4个跳线(长)2个
(经测有效范围15米,加上前面广播站的天线可达到60多米)
虽然大家都知道,但还是要给小白科普一下:
FM发射器就是一个个人微型广播电台,能将Discman、MD、MP3(包括苹果iPod)等各种便携式音、音频信号转换成高保真的无线FM调频立体声信号发射出去,汽车或者家里的收音机作为接收,就能享受立体声音乐。
扩展了您手里的这些播放器的应用功能和应用环境。
电路图
首先按照面包板排一下跳线
安装话筒
放上9018三极管
放上瓷片电容。
5WFM调频发射机的制作
![5WFM调频发射机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363a9518a8114431b90dd83d.png)
声明:本文电路仅供爱好者参考,如果需要动手制作实验,请先与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联系批准。
本站要求大家进行无线电实验必须遵守法律,如有任何违法行为本站概不负责!Veronica FM发射机容易制作,性能稳定,信号纯净, 不使用专业零件和IC, 并有辅助测试功能使您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轻易地进行调试。
它有两个版本, 1瓦和5瓦。
1瓦版本适用于3公里发射距离,所需的电源是12-16V 200mA;5瓦版本适用于8公里发射距离,所需的电源是12-16V 900mA。
本文档主要介绍5瓦版本。
图1: 5W Veronica 线路图该发射器自带一个混音器,使您同时发射来自CD和话筒的音频信号。
晶体管T 1是话筒放大器,可变电阻R1和R2调节音量大小(参见调试部分)。
在R8和C 21之间是振荡器,是产生无线电射频信号的部件。
二极管D1是一个所谓的“变容管”,相当于一个可调电容,它由音频信号控制,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起到变频的作用。
C12,C13,和L1决定振荡器的频率。
这个振荡器实际上是由两个反相振荡器组成,每个运行在50MHz附近,当两个信号结合时,便成了一个100MHz的信号。
这种电路比单个100MHz振荡器稳定很多。
振荡器的信号由T 4、T6放大到5W。
在T4右边的电路包括天线阻抗匹配和低通滤波功能。
D2、D3、T5组成的电路是辅助调试用的,它将射频输出的信号取样,控制发光二极管D5,输出高时,D5也明亮一些。
此电路本身不带立体声调制器,你若需要播放立体声节目,请参照这里制作立体声调制器。
元件清单电阻:R1+2 10k 可调R3 820k R4 4.7k R5-7 220 R8 1.5k R9 15k R10+11 1k R12 33k R13+14 56 R15+16 68k R17 47 R18 270 R19 10 R20 22 R21 1.5k R2 2 270电容:除特殊指定外,用瓷介或云母电容。
fm调频发射器原理
![fm调频发射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1b55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fm调频发射器原理一、引言FM调频发射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发射设备,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FM调频发射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二、FM调频发射器的组成1. 音源:音源是指需要传输的音频信号源,可以是麦克风、CD播放器等。
2. 调制电路:调制电路将音源产生的音频信号转换为与载波频率有关的变化,实现对载波进行调制。
3. 振荡器:振荡器产生高稳定度的载波信号,它是整个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
4. 放大器:放大器用于放大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使其能够达到足够强度进行传输。
5. 天线:天线将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辐射出去,完成无线电通讯。
三、FM调频发射器原理1. 调制原理在FM调制中,音频信号被转换为与载波频率有关联的变化。
当音量变大时,载波会上升;当声音变小时,载波会下降。
这种方式被称为频率调制,它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好。
2. 振荡器原理振荡器是整个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产生高稳定度的载波信号。
振荡器通常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组成,当电容和电感之间形成共振时,就会产生高频信号。
在FM调频发射器中,振荡器通常采用晶体振荡器或LC谐振器。
3. 放大器原理放大器是将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放大到足够强度进行传输的关键部分。
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元件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在放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增益和失真等问题。
4. 天线原理天线将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辐射出去,完成无线电通讯。
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产生的辐射场效应来实现信号传输。
四、FM调频发射器工作过程1. 音源产生音频信号,并通过调制电路将其转换为与载波频率有关联的变化。
2. 振荡器产生高稳定度的载波信号,并通过调制电路与音频信号进行混合。
3. 放大器将经过调制的信号放大到足够强度进行传输。
4. 天线将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辐射出去,完成无线电通讯。
五、总结FM调频发射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发射设备,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FM发射机设计参考(重要资料)
![FM发射机设计参考(重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84ca63caaedd3383c4d301.png)
这里向各位介绍的一部袖珍发射机,十分适合初学者,电路简单易制,造价低廉,输出功率不超过5-8mW,发射范围在房屋区可至300米左右,用一部普通的FM收音机接收,显示其灵敏度和清晰度俱佳,电路设计中最富挑战性的部份就是只需用3V电源和半波天线便有如此的发射能力。
另外,由于电路需要的零件十分之少,故可将之安放在一个火柴盒(比国内-般火柴盒大一些)里,作为-qie-听-器,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不过,并非限于这方面用途上,可将之安置在婴孩房、闸门或走廊通道,监视实际情况,此外亦可当作为夜间保安装置。
电路之电流损耗少于5mA,用两枚干电池可连续工作80至100小时之间。
电路在正常工作下非常稳定,频率漂移极小,测试:工作8小时之后,仍不需再校接收机。
唯一影响输出频率是电池的状况,当电池老化时,频率有轻微改变。
借这个制作,学习有关FM发送,可了解其优越的地方,特别它产生无噪声的极高质讯号,即使利用低功率发送,也很容易取得良好的范围。
电路工作原理从图(1)电路可见分两级,一级音频放大器和一级RF振荡器。
驻极体话筒内实际藏有一枚FET,如您喜欢的话,可视之为一级,FET将话筒前振膜之电容变化放大,这就是驻极休话筒很灵敏的原因。
音频放大级乃由其射极晶休管Q1担任,增益约20至50,将放大的讯号送往振荡级之基极振荡级Q2工作于约88M Hz之频率,这频率由振荡线圈(共5圈)和47pF电容器调整的,该频率也决定于晶体管、18pF回输电容器及还有少数偏压元件,例如470Ω射极电阻和22 K基极电阻。
电源接通时,1nF基极电容器通过22K电阻逐渐充电,而18pF则经振荡线圈的470Ω电阻充电,但更加之快,47pF电容也充电(其两端虽仅得小的电压),线圈产生磁场。
基极电压渐渐上升时,晶体管导通,并有效地将内阻并接在18pF两侧。
当1nF电容充电至该极的工作电压时,就会发生好几个杂乱的周波,故此,我们假定讨论在靠近工作电压之时。
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
![FM调频发射器制作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75364325c52cc58bd6be36.png)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调频无线话筒制作-自制无线话筒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日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L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2 驻极体话筒检测L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0.5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10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3)。
三、焊接电路图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图3 线圈L的绕法图4 印刷电路板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
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
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40-60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
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
然后可接通电源。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V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0·7伏左右。
若将线圈L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明电路已经振荡。
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FM波段,(频率范围为88兆赫至108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
DIY简单的FM调频发射制作实验
![DIY简单的FM调频发射制作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d2311ffc4ffe473368abbf.png)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实用型制作,本文打算从简到繁一步步深入,你若是愿意同步动手实验,不久你将能够制作适合正式场合使用的调频发射机。
当然,实验还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下图是一个最简单的振荡器,它是调频发射的基础。
图中的线圈用1.0mm的漆包线在3.2mm的钻头上绕6-8圈,可覆盖88-108MHz,7圈时在100MHz附近。
按上图连接好,其实就已经是一个简单的发射机了,通电即可发射,不过发射的是未经调制的等幅信号,附近的调频收音机接收到信号只会出现静音。
像下图那样加上调制信号,就可进入实用状态了.这时,假如你将随身听,影碟机等输出的音源信号连接上图发射机的音频输入端,在附近就可以用收音机来收听了。
上图虽能发射,却不实用,其一是发射能量很小,只能在室内使用,在室外开阔地也不过几十米。
其二是频率不稳,由于天线只是一段导线,通过100P电容与振荡回路相连,因此天线周围的环境均会影响发射频率。
若想使其达到能用的程度,应在其后再加两极放大,见下图。
这是应网友的要求搭出的一个功放电路,输出功率令人满意,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将在下文详述。
振荡器与功放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调频发射机,见下图。
图中的发射机很容易制作成功,这里所说的成功是插上天线接通电源即可进入工作状态,若是希望发射机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还需要做一些调试。
其实,爱好者做实验最大的乐趣就是通过自己动手调试使作品更趋完善,获得最佳性能。
首先,这种输出电路工作于非甲类状态,对负载阻抗有更严格的要求,通常发射机多为50Ω输出,爱好者实验不一定容易找50Ω的射频电缆,而75Ω的射频电缆到处都能买到,况且75Ω的天线也容易制作,故此机采用75Ω输出,通电之前应在输出端接一个75Ω的电阻,调试完成以后再接75Ω的天线。
本机最大输出1W以上,不要用那种1/8W的小电阻,接上就烧。
烧个电阻倒没什么,可是电阻一烧放大器便相当于空载,管子就危险了。
通电以后所需要调试的最主要内容是发射管的工作点,工作点不同输出的谐波成分大大不同。
BH1417F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
![BH1417F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058346bede80d4d8d05a4f95.png)
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BH1417F 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制作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一款容易DIY 的FM 调频发射器,采用FM 调频发射技术对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发射,使用普通的具有FM 调频收音功能的接收器(如无线耳机或收音机)就可以接收。
而且使用了控制频率稳定电路,使频率不再漂移。
如果在DIY 过程中选件和加工稍微用心一点,此FM 立体声发射器发射出的立体声信号分离度可以达到50dB ,失真小于0.3%,而且电路的稳定性大大加强。
就收发效果而言,已基本接近正规的FM 电台。
一、立体声调频发射电路图解析为了降低DIY 的难度,我们可以选择专用的调频发射集成电路来完成此发射器,笔者重点推荐东洋公司(ROHM)的调频立体声发射专用芯片BH1417F 。
BH1417F 是一款集立体声调制、FM 调制、频率合成和RF 放人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仅仅需要很少的外围元器件就能够获得优异的立体声调频信号,其内部功能框图和引脚功能如图1所示。
应用BH1417F 打造立体声调频发射器的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大致分为互个部分:由BH1417F 的22、21、20、19、1、2、3、4管脚配合与其连接的分立元件组成立体声信号输入和立体声调制部分;15、16、17、18管脚设定载波频率;BH1417F 的5、7、9、10、12管脚配合于其连接的分立元件,构成调频载波的频率振荡和射频调制部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i n ga re go od fo rs 分;13、14管脚外接晶体振荡器形成系统时钟;6、8为电源部分;11脚与外部连接的元件构成调频信号发射部分。
立体声信号通过1、22脚输入,配合2、3、20、21这几个管脚外部的阻容组合,完成立体声信号的低通、预加重和调制,调制后的复合信号通过5脚输出。
15、16、17、18脚输入的频率代码经过解码和鉴相后,由7脚输出PLL振荡器的控制信号VCO。
小功率高频(FM)发射机的设计
![小功率高频(FM)发射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4144bac5da50e2524d7fbe.png)
Ky Fujian llniversHy ot Technology课题:小功率高频(FM)发射机的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目录1、引言 (3)2、摘要 (4)3、设计课题 (4)4、设计报告正文 (5)4.1 方案比较与选择 (5)4.1.1直接调频 (5)4.1.2间接接调频 (6)4.2 总体方案设计 (7)4.2.1系统框图 (7)4.2.2方案原理分析 (7)5、各单元模块说明 (8)5.1获取音频信号电路 (8)5.2前级音频放大电路 (8)5.3咼频振荡电路 (9)5.4末级功率放大电路 (10)&系统安装于调试 (11)6.1 原理设计图纸 (11)6.2 PCB设计图纸 (12)6.3 系统调试 (12)7、设计总结 (13)8、参考文献 (14)9、附录 (14)1、引言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
发射机就是可以将信号按一定频率发射出去的装置。
广泛应用与电视,广播,雷达等各种民用,军用设备。
主要可分为调频发射机、调幅发射机、光发射机、哈里斯发射机等多种类型。
调频发射机,首先将音频信号和咼频载波调制为调频波,使咼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发生变化,再对所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激励、功放和一系列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输出到天线,并将信号发送出去的装置.咼频信号的产生现在有频率合成、PLL等方式.现在我国商业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校园为76-87MHZ西方国家为70-90MHZ2、摘要本次课程设计围绕人们熟悉的调频发射机进行展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调频发射机也进行着高速的更新与换代,性能明显提升,性价比也有所下降,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次我们主要来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它主要是由前级音频放大、西勒振荡器和一级功率放大器组成,各单元电路共同作用,最终将音频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到空间。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FM)发射机的设计
![高频课程设计---调频(FM)发射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01eed90c22590102029d1e.png)
高频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高频(FM)发射机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摘要: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文研制一种调频发射机,介绍了调频发射机的制作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系统的组成框图及系统各部分功能,设计了PCB电路板,并且对所设计的发射机的功能进行了安装与调试。
本文中的发射机发射的频率可在66-109MHz频段内进行调制,并可用普通的调频收音机接收。
关键词: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音频信号调制波载波目录1设计课题2实践目的3设计要求4基本原理4.1 系统方案选择4.2 整体系统描述4.3 单元电路设计4.3.1 音频放大电路4.3.2 高频振荡电路4.3.3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5系统调试5.1 PCB板的设计5.2 系统调式6结论7参考文献8附录1设计课题调频发射机设计2实践目的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认识射频发射与接收系统;2.掌握调频无线电发射机的设计;3.学习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设计要求1.发射机采用FM的调制方式;2.发射频率覆盖范围为88-108MHz,传输距离大于10m;3.为了加深对调制系统的认识,发射机采用分立元件设计;4.已调信号采用通用的AM/FM多波段收音机进行接收测试。
4 基本原理4.1 系统方案选择方案一:以晶体振荡器做成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调频发射机以晶体振荡器做成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调频电路,这完全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这种方案比较复杂,能过搜索我们有另外一种方案,见方案二。
方案二:以调频方式做成三级发射机这种方案的性能是比较好的,这种发射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第一级是音频放大电路;第二级是高频振荡电路;第三级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4.2 整体系统描述本调频发射机的总体电路如下:声--电转换、音频放大、高频振荡调制和高频功率放大等。
一款FM全频段发射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款FM全频段发射器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bb1c7a1bff00bed5b9f31dcd.png)
一款FM全频段发射器的设计与制作杨建新一、BHl415F简介BHl415F是RoHM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无线传输的Ic,它可将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立体声调制并发射出去。
该Ic内建了预加重电路、限幅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以及稳定发射频率的锁相环电路。
其发射频率可设置于88MHz~108MHz之间的任意频率,因而比BHl417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BHl417只能设置为87.7MHz~88.9MHz以及106.7MHz~107.9MHz之间的14个频点之一(两频点间的步长为0.2MHYz)。
如果这两个频段内的干扰信号比较严重,则整个音乐播放系统(音乐调制一发射一接收)的信噪比会大大降低。
而采用BHl415F总可以在88MHz~108MHz的全频段范围内找到一个干扰信号比较小的频点来调制、发射音频信号,提高了播放系统的信噪比。
二、硬件电路原理硬件电路如图1所示。
外部输入的左、右声道立体声音频信号AL、AR经电阻R1、R2(左声道)及R3与R4(右声道)分压后,分别经c3、c4送入BHl415F的①脚和(22脚,经过其限幅滤波后,送人内部调制器。
u1的(12)脚、(13)脚连接的7.6MHz的晶振产生的7.6MHz的频率经内部1/200分频后产生的38kHz振荡信号也送人调制器中。
调制出来的有(L+R)信号及对38kHz频率调制后的(L-R)信号,它们与7.6MHz的1/400分频产生的19kHz的导频信号一起组成复合立体调制信号,从u1的⑤脚输出,送到由L2、c15、c16、D1及u1内部电路组成的射频振荡电路进行射频调制。
调制后信号由u1⑨脚输入,经放大后,从⑩脚输出载有音频信号的射频载波信号,此信号经Q2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该信号同时被送入u1内a部的锁相环电路,与人工设置的射频频率进行差值比较,所产生的信号从u1的⑦脚输出,经Q1及其周边电路的作用输出一直流电压,此电压控制变容二极管D1的电容量,进而控制射频的振荡频率,使输出的射频频率与人工设置的射频频率保持一致。
用易得普通元件制作FM立体声调频发射器
![用易得普通元件制作FM立体声调频发射器](https://img.taocdn.com/s3/m/80207a4e43323968001c9253.png)
用易得普通元件制作“山寨”FM 立体声调频发射器何新生本人失眠,故半夜常需收听收音机。
但当地午夜后就没有电台节目了。
好在公司有一台全天运行着的电脑,且离我的住处不远,于是,便想利用该电脑播放音乐,通过自己做的发射器发射,以便夜里躺在床上戴着耳机收听。
对发射器的要求:可以发射立体声,功率不要太大,200米左右即可,下面即是发射器的功能框图:以下是经典立体声编码及调制发射功能框图:初看要制作的电路跟经典立体声编码电路似乎区别很大,但结果却是一样的——同样产生立体声编码信号并通过高频发射出去。
有兴趣的朋友可用相关理论知识去验证,这里从略。
工作原理简述:38KHz振荡器产生的极性相反的振荡信号分别控制串联在L、R 输入电路中的一对开关器件,从两开关器件公共端输出的即是立体声编码信号。
该编码信号同19KHz的导频信号相加后送入到FM调制器进行调制发射。
当然,要实现以上功能有很多专业器件可供选择,而且电路相对比较简单。
然而,我的这个立体声调频发射器却是用最常用元器件做成,看似有点“山寨”,但可提高动手能力,并能加深对立体声编码、FM调频发射器以及常用逻辑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
电原理图如下:L、R信号通过阻、容网络R6-R9、C9、C10分别输入到开关器件IC2 CD4066的1脚和4脚,在一对极性相反的38KHz副载波信号的控制下(编码),由IC2的2、3脚引出,叠加后通过R12再与19KHz 的导频信号叠加,由VR1调节幅度后送入由Q3及阻容元件组成的发射缓冲器;从缓冲器输入的立体声编码信号由R2、C3送入FM调制电路。
38KHz副载波信号由IC1 CD4069中的A、B两个反相器及R15、VR2、C13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
振荡信号经过反相器C缓冲隔离后分三路输出:一路送到CD4066的5脚,控制第二组开关,一路经反相器D反相后送到CD4066的13脚,控制第一组开关,该两组开关交替导通,从而实现L、R的立体声编码;另一路则送到由两片CD4011即IC3及IC4组成的1/2分频电路,以得到立体声接收端所必需的19KHz导频信号。
收藏!经典,双管,微型FM发射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
![收藏!经典,双管,微型FM发射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https://img.taocdn.com/s3/m/1ed531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a.png)
收藏!经典,双管,微型FM发射机电路图,简单到可自制这里介绍的微型FM调频发射机电路,是微型无线调频话筒的一种。
它使用双管推挽式发射电路,发射频率设定在88~108MHz民用调频广播频段,使用普通调频收音机就能够接收信号。
1、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是微型FM调频发射机电路图。
微型FM调频发射机电路图电路中,包括音频转换和高频振荡调制两部分。
驻极体话筒BM拾取外界音频,并转换成电信号,经C1耦合到高频振荡电路进行调频调制。
两个三极管VT1和VT2的集电极与基极相互交叉连接,并与L、C2组成的谐振回路,构成高频振荡器。
振荡频率,由三极管的结电容、L、C2共同决定,经过C1耦合到来的音频信号,将改变三极管的结电容,引起谐振回路参数改变,从而将振荡频率调制,让频率的变化跟随音频信号而变化。
调制后的调频信号,经过C3耦合到天线,发射出去。
2、元器件选择与制作谐振电感L需要自制,如下图所示。
谐振电感的制作谐振电感L,用直接0.5mm漆包线在直径5mm钻头柄上,作为骨架绕制5匝,然后抽出,形成空心线圈,并适当拉长即可。
驻极体话筒的焊盘,一般没有安装引脚,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需要,用电线或者电阻的引脚作为安装引出线,如下图所示。
给驻极体话筒安装引脚对于发射天线,可以使用一根30cm~50cm的软导线。
3、电路调试调试第一步,要确定电路是否起振,如下图所示,无示波器时,可以使用万用表简单的检测是否起振。
无示波器时的振荡器起振的检测方法尽量使用指针万用表,放置直流10V档位,测量R2的压降,测量时,用导线短路L,点触即可,可以迫使电路在振荡和停振来回切换,以便判断是否起振。
调试第二步,调制发射频率,如下图所示。
发射频率的调整调整L的每匝间距,可以改变发射频率,用FM调频收音机,设定一个没有电台的频率,然后调节L的间距,直到收音机中收到信号即可。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自己制作FM发射器,PCB
![自己制作FM发射器,PCB](https://img.taocdn.com/s3/m/d0e8f45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8.png)
自己制作FM发射器,PCB自制FM发射器前几天买了几块覆铜板,于是手痒痒,所以发个自己制作的作品,顺便说说自制PCB的过程不多说了,先看看电路原理图这是供选用的零件,(说明一下,如果没有9011可用9014替换)还有调试过程这是PCB图用面包板测试,必不可少的一部。
呵呵,测试成功后就开始准备制作了先把自己这简陋的电源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献丑了。
1.25~30v连续可调,电流300ma,虽然有点丑,但是还是很实用的接下来就是准备做PCB了,先找来覆铜板,先用记号笔画好尺寸然后用尺子比这(最好是钢尺),然后用断了的小钢锯使劲划画了记号的线。
我发现这小钢锯还是很好用的反面再来几下多划几次后,把覆铜板的划痕处对准桌子边缘,然后用力往下按,记住,要干脆利落的用力,然后覆铜板就下来了下来了用细砂纸打磨边缘我磨呀磨然后再磨铜面,磨得越光越亮越好磨好后的样子哎呀!我巨大的移动电源不小心也上相了然后要在铜板上画线勒现在还没有打印机,所以只能先用油笔代替一下了先把PCB图用彩笔绘制到这张黄表纸上绘好后的样子然后把纸固定在覆铜板上,然后用记号笔点上点,然后就印到覆铜板上了揭下纸后,再用记号笔涂好接下来就要准备腐蚀了,这是蓝色环保蚀刻机,大家也可以用盐酸加双氧水加水。
还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某宝上的电子称,24包邮,最大称重1Kg,误差0.1g按比例对好蚀刻剂放在盘子里摇晃以充分融化把覆铜板放进去,要不断地摇晃快好了用了近20分钟,终于好了接下来是打眼,先用钉子在需要打眼的地方冲几次,以防止电钻同心度差打孔打偏了冲好后的样子接下来就要打眼了,就是用的后面的手电钻,具体过程没拍照,用手电钻打孔可是一项体力活啊,好想有台钻然后用酒精洗掉油层把原件放上,遵循先焊小的后焊大的的原则把各元件焊好这是焊好后的后面然后就是调试了,最终频率落在了97.2Mhz到此,PCB 就制作完了。
收音机调频(FM)发射机的小制作
![收音机调频(FM)发射机的小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d7b90c4f852458fb770b566a.png)
收音机调频(FM)发射机的制作摘要: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是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应用,是现代化通信系统、广播与电视系统、无线安全防范系统、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无线电制导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设备。
关键词:调频、发射、接收、中心频率1.题目要求1)查阅调频发射机基本原理的资料;2)选择合理的方案,设计调频发射机电路(载波约100MHz);3)制作PCB电路板(须标注学号),焊接元器件;4)用收音机完成作品调试;5)撰写作品报告。
2.调频(FM)发射机原理首先将音频信号和高频载波调制为调频波,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发生变化,再对所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激励,功放和一系列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输出到天线,发送出去的装置.高频信号的产生现在有频率合成,PLL等方式。
与调幅电路相比,调频系统由于高频振荡器的输出的振幅不变,因而具有较强狂干扰能力与较高的效率,所以在无线通讯,广播电视,控制检测某些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我国的商业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Z,校园为76-87MHZ,西方国家为70-90MHZ。
调频发射的基本组成方框图:3.方案选择1.1.调频方式选择实现调频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调频,另一类是间接调频。
直接调频是用调制信号电压直接去控制自激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容二极管调频便属于此类。
间接调频则是利用频率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将调制信号进行适当处理后,再对高频振荡进行调相,以达到调频的目的。
两种调频法各有优缺点。
直接调频的稳定性较差,但得到的频偏大,线路简单,故应用较广;间接调频稳定性较高,但不易获得较大的频偏。
考虑到电路的复杂度故采用直接调频的方案。
1.2.直接调频方案选择直接调频最常见有变容二极管调频,使用VCO实现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
许多中小功率的调频发射机都采用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技术,即在工作于发射载频的LC振荡回路上直接调频,采用晶体振荡器和锁相环路来稳定中心频率。
FM调频发射器
![FM调频发射器](https://img.taocdn.com/s3/m/7787df1b6bd97f192279e98a.png)
FM调频发射器电阻:1k x 1 ; 3.3k x 1; 47k x 1 4.7k x 1; 4.3k x 1; 51k x 1; 6.8k x 1; 10k x 2;电容:1)、电解型:1uF x 1 ; 10uF x 1;2)、普通型:1000pF x 2 ; 1uF x 1 ; 20pF x 2 ; 10pF x 2 ; 12pF x 1 ; 68pF x 1 ;三极管:9014 x 1 ; 9018 x 2 ;电感线圈:0.47mm&6T x 3;发射天线1根;Microphone 1个;DC 直流电源供电 3.7V直稳制作分析:声音清晰,不跑频,调制在96MHZ附近。
有障碍发射范围大概90米左右,使用一条36CM软线做发射天线。
电路改进:可调频改进,改换振荡单元的振荡参数可以实现频率的调制;《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第3节。
【教学目标】1.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
2.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线电波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4.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教学重点】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含义及调制方式。
2.无线电波接收原理。
【教学难点】1.无线电波调制的含义及调幅和调频的区别。
2.“电谐振”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示波器。
【教学方法】讲解法,学生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古代人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台,鸽子,驿站,邮差等)2.请问现在我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广播,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等)(过渡):现在的传递方式有线和无线之分,无线主要依靠电磁波,在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振荡的知识,知道:在LC振荡电路中,电场主要集中在电容器的极板之间,磁场主要集中在线圈内部,电场能和磁场能主要在不同元件之间相互转化,辐射出去的电磁能或者电磁波很少。
一款利用变容二极管制作的FM调频无线发射器
![一款利用变容二极管制作的FM调频无线发射器](https://img.taocdn.com/s3/m/c00f52c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a.png)
一款利用变容二极管制作的FM调频无线发射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整个发送器由低频放大、变容管偏置、振荡电路组成。
音频信号由BG1放大后,送至变容管,使其容量随信号变化,对振荡电路直接调频,消除了采用三极管结电容调频的寄生调幅现象,谐波成分少。
已调频的射频信号直接由L1向空间辐射。
元器件选择电感L1用∮1mm的漆包线在∮8mm的圆管上绕5匝,脱胎空心。
L2用∮0.1~0.3mm的漆包线在1/4W阻值大于100kΩ的碳膜电阻上绕100匝而成,接头焊于电阻两端,C2、C11、C4、C3、C5应采用优质瓷片电容。
电阻均用1/8W,0.01μF的退耦电容用普通瓷片电容即可。
安装与调试建议采用腐蚀法制作电路板,先焊接阻容元件,再焊接半导体元件,焊接完毕检查无误后,通上+6V电源,测9014发射极对地应有0.47~0.9V的电压,若不对,应调整R1。
再测9018发射极对地应有1~2V的电压,若不对可调整R6,再测变容二极管两极应无电压,或两极电压差小于0.25V。
若两极压差过大,可调整R3或R4。
调整上述项目后,打开收音机FM段,收到发送器发射的信号,拉开至5米以上距离,若找不到发送器发送的信号,可调整L1,拉伸L1,基波频率上升,压缩L1,基波频率下降,使发送器发射频率避开当地电台,又能可靠接收。
再接上单放机等设备的输出信号,仔细调整W1,使音乐在大音量时不失真为好(不可将单放机等设备音量开至最大,而要开在常用的音量位置)。
以上项目调整完后,调试基本结束,将其装入结实的塑料或木盒中(不可用金属盒),加以装饰,用来听音乐或作电视伴音发射器,均与FM电台信号无异,清晰、稳定,可以称得上是一支“业余的专业发送器”。
且无需天线,体积又小,由于在家中使用无须担心发射距离。
本人用它作电视伴音发射器,将音频输入接电视机的音频输出,用6V蓄电池供电,用一鳄鱼夹作开关。
电路板用橡皮筋绑在电池上,连续用几十天,也不必担心电量用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频无线话筒电路图-调频无线话筒制作-自制无线话筒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无线话筒。
可在调频广播波段实行无线发射。
本机可用于监听、信号转发和电化教学。
由于结构简单、装调容易,所以很适合初学者装置。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图1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 无线话筒的电路图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V、线圈L和电容器C1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空间。
在10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8只元件。
C1为10PF瓷片电容器C2为10uF电解电容器R为lk 1/8W碳膜电阻k为拨动开关V为高频三极管9018日BM为小型驻极体话筒L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
它的外形和测试方法见图2,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话筒越灵敏。
图2 驻极体话筒检测L是空心电感线圈。
用?0.5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10圈。
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如图3)。
三、焊接电路图4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图3 线圈L的绕法图4 印刷电路板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
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
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40-60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
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
然后可接通电源。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V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0·7伏左右。
若将线圈L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明电路已经振荡。
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FM波段,(频率范围为88兆赫至108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
4.慢慢转动收音机调谐旋钮,同时,对话筒吹气或讲话。
调到收音机收到信号声为止。
若收音机在调谐范围内收不到信号,可拉伸或压缩线圈L,改变其宽度,再仔细调谐收音机直至收音机收到清晰的信号。
然后逐渐拉开无线话筒和收音机间的距离,直到距离在8~10m时,仍能收到清晰信号为止。
注意在调试中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应避开调频波段内的广播电台的频率,以免产生干扰。
5.将无线话筒印刷板装入机壳。
机壳可以自制,也可采用圆筒形的塑料包装瓶。
开关拨把应露在壳外,便于使用(参考图5)。
业余调频发射电路集萃本电路图所用到的元器件:3DG12 9018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0、2N3866等,工作电流为60~80mA。
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
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
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
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
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
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
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
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
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图2为2km调频发射机电路。
本电路分为振荡、倍频、功率放大三级。
电路中V1、C2~C6、R2、R3及L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主要由C3、C4和L1的参数决定,其振荡频率为44~54MHz,该信号从L1的中心抽头处输出,再经过C7耦合至V2放大,由C8和L2选出44~54MHz的二倍频信号,即88~108MHz,此信号由C9耦合至V3进行功率放大,V3由3只3DG12三极管并联组成,可扩大输出功率。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80~100mA。
组成V3的三只3DG12可加上适当的散热片,以防过热。
制作时L1~L3用∮0.31mm漆包线在∮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图3为一种实用的50m调频型无线耳机发射部分电路。
该电路分为振荡和信号放大部分。
L1、C2~C5、V1等组成与黑白电视机高频头本振电路类似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频率稳定性好,长时间工作不跑频,实践证明,业余情况下,采用该改进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完全能胜任。
笔者用电烙铁直接烙焊V1的集电极数秒钟后,在三极管的温度很高的情况下,用普通收音机接收仍很正常,无跑频现象。
振荡器的频率主要由L1和C2决定,通过微调L1,可以覆盖88~108MHz范围。
音频信号经R6、C11耦合至V1的基极,V1的e、b极间电容随音频电压的变化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实现频率调制。
该电路中L1~L3用∮0.31mm漆包线在∮3.5mm圆棒上单层平绕。
通过调整L1匝间间距微调振荡频率,再微调L2、L3的匝间间距以谐振于振荡频率,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图4为晶振式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J、VD1、L1、C3~C5、V1组成晶体振荡电路。
由于石英晶体J的频率稳定性好,受温度影响也较小,所以广泛用于无绳电话及AV调制器中。
V1是29~36MHz晶体振荡三极管,发射极输出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经V2放大后,在集电极由C7、L2构成谐振于88~108MHz的网络选出3倍频信号(即87~108MHz的信号最强),再经V3放大,L3、C9选频后得到较理想的调频频段信号。
频率调制的过程是这样的,音频电压的变化引起VD1极间电容的变化,由于VD1与晶体J串联,晶体的振荡频率也发生微小的变化,经三倍频后,频偏是29~36MHz晶体频偏的3倍。
实际应用时,为获得合适的调制度,可选择调制频偏较大的石英晶体或陶瓷振子,也可以采用电路稍复杂的6~12倍频电路。
若输入的音频信号较弱,可加上一级电压放大电路。
自制教学用调频无线话筒电路 ( Sun, 21 Dec 2008 14:15:22 +0800 )Description:自制教学用调频无线话筒电路类别:无线发射阅读:1646笔者制作的无线调频话筒是以Q5337为核心,外加一级低频放大和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等组成(可提高话筒的灵敏度和射频发射功率)。
该调频话筒在我单位250m2的大教室内用作课堂教学,已使用了6年,效果很好。
该话筒语音清晰度较高,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MIC输出的信号先送到BG1管进行放大,其中R1和C1是附加的高音预加重电路。
C2和C3是BG1管的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其值用得较小,是为了衰减低音,提升中高音。
BG1管输出端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3、D4与C4、R7的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内阻变小的特性对强信号起限幅作用,而正常强度的信号不受影响,同时对话筒与扬声器之间的正反馈引起的啸叫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话筒信号经BG1放大后,通过L5加到IC内部的变容管上,对高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可得到较大的频偏。
C7、C8和C9、L1组成调频信号调谐电路,其工作频率在88MHz~108MHz之间。
IC的第脚输出的高频信号经L2和C10调谐选频后送C11再耦合到BG2管进行射频放大(BG2可用一般的超高频管)后,向空间辐射调频的话筒信号。
整机装在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壳内。
MIC用一根80cm长的单芯屏蔽软线引出,此话筒引线兼作发射天线。
C13输出的高频信号用电感L4与地隔离,接到屏蔽线的外层。
MIC装在一个合适的乳胶管内,再用一个领带夹与乳胶管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将话筒夹在胸前靠近衣领处,机器挂在裤带上,使话筒线展开,其发射效果最好。
L1、L2、L3用∮0.5mm左右的漆包线在直径为5mm的圆棒上绕5圈,L2上有一抽头。
L4、L5和L6可用普通小型色码电感。
调试时先调L1的松紧度,使收音机在FM段能收到该调频话筒发射的信号,再调C16使信号更强。
最后将收音机天线缩短后调L3,使发射距离最远。
如有简易场强计(《电子报》曾多次介绍过)配合调试,能调到效果最佳。
本机频率稳定,一次调好后使用数月不会漂移。
本人使用4.5V电源时,发射—接收距离25米之内无方向性,用调频收音机收听,感觉就像是一个调频广播电台。
2008年12月21日 ( Sun, 21 Dec 2008 14:08:54 +0800 )自制5W调频广播发射机自己设计制做5瓦FM发射机成功,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只要控制好振荡管电压稳定,发射频率基本不会跑偏,噪声较小(和电源有很大关系),是一台比较不错的小广播电台,目前频率是FM96.6 MHz(可以通过调节振荡线圈改变频率)注意一定不要影响当地电台的正常信号。
配合GP天线发射,用Kaide的KK-9收音机在2KM处可清晰收到信号。
以下是电路图。
5W FM Transmitter.JPG (33.39 KB)2008-11-23 13:27本电路比较简单,元件常用,容易自制。
无需专业调试仪器,制做成功率比较高。
调试时我只用了两个万用表及一个电流表,注意一定要用机械表(本电路射频功率会干扰数字表的正常工作)。
总装好后,先从振荡级开始一级一级向后调,注意电路调试时1971一定要接上负载(本人用的是大功率电阻并联阻值50欧姆)和有效散热,以防管子发热严重烧坏。
调试成功后用手摸假负载很会很烫,说明你以经成功了,接上天线就可以发射2008年12月3日 ( Wed, 3 Dec 2008 10:21:11 +0800 )Description:业余调频发射电路集萃一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
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
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0、2N3866等,工作电流为60~8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