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的 ?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什 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 chún sì马车),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强
结合材料,分析王国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淮南王(刘)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 擅为法令,与人谋反,欲以危宗庙社稷。 ——《史记·孝文本纪》 吴王„楚王„赵王„胶西王„济南王„淄 川王„胶东王„反,发兵西乡。 ——《史记·孝景本纪》
叛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拓展延伸
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谈 谈对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启示? 1、统一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统 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国家强盛更能促进国家的统一 3、 要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西汉建立(刘邦、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
物 质 基 础
(政治、思想、
经济、军事、)
汉朝的大一统
巩固统一
汉武帝
西汉鼎盛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刘秀、洛阳)
1、辨识图: 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请说明理由? 西 东 汉 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课堂总结
基础
政治:颁推恩令 加强集权
七年级历史上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物质基础: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
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 主观条件: 于用人
四.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
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用一分为二的、 全面的观点评价,同时还要 分析那是主要的那是次要的
“热身运动”
秦朝开始于哪一年?是哪一年结束
的?算一算秦王朝共存在了多少年? 项羽和刘邦争权夺利的战争史称 为什么? 西汉是哪年建立的?由谁建立的?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
了解文景之治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
史实 评价汉武帝
自主学习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文景之治 措施: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
材料二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 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 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 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阅读材料回答: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一.“文景之治”
1.汉初社会经济情况:
牛车
4.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 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 得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方面
采纳主父偃的建 议 推恩令
建议内容:下令
主 父 偃
允许诸侯王将自 己的封地分给子 弟,建立较小的 侯国。(削弱诸侯 的势力)
王国问题
中 央 统 辖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主父偃 “推恩令”
“推恩令”妙在哪儿?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 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 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 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 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又称两汉,分指西汉和东汉)
西汉初年 经济形势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 子不能具醇驷,而将或乘牛车。”
(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汉朝初年,经济萧条。
“光武中兴”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一节 础
政治 “推恩令”,削
弱王国势力。
思想 “罢黜百家,
汉武帝的大一统
独尊儒术”
经济
西汉 进入 鼎盛 时期
军事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C (
)
A.汉文帝 C.汉武帝
B.汉景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开始于 ( D )
我用哪种思想来 治理国家最好呢?
道家
儒家
法家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历史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造纸术
汉朝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质量更好、更便宜,逐渐取代了简牍和缣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汉朝的科技发展
文学
01
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汉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后世研究汉朝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音乐与舞蹈
02
汉朝时期,音乐和舞蹈艺术取得了很大发展。如汉乐府的设立,搜集和整理了大量民间音乐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
社会结构
汉朝时期,中国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的二元结构,对中国社会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加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贸易
科技文化
宗教思想
汉朝的科技文化成果如造纸术、火药等传播至西方,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朝重视法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规范社会秩序和政府行为。
历史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续)
01
02
03
04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
02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汉朝的经济繁荣
农业发展
汉朝时期,农业经济繁荣,铁犁牛耕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手工业进步
汉朝手工业技术不断创新,丝绸、陶瓷、冶炼等产业取得显著成就。丝绸之路的开通更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道家思想
汉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道教也在民间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汉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
04
汉朝的影响与历史地位
政治制度
汉朝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官僚制度等,为后世历代王朝提供了借鉴。
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侯国实力 经济上:统一五铢钱;盐铁官营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民族: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军事上:反击匈奴
1、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接受主父偃 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 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 3、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 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4、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 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功劳:
秦始皇
秦朝的主要历史事件:
1.秦灭六国: 前230年— 前221年
2.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 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3.秦的暴政(表现) 4.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5.楚汉战争(刘邦、项羽)
秦汉时期 1.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2.西汉:前202年 — 9年 3.东汉:25年——220年
过错:
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பைடு நூலகம்黜百家,独尊儒 术”,钳制人民思想
比较辩别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 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 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 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 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大一统的汉朝
打下 基础
轻徭薄赋 汉初恢 复经济 的措施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政治上彻底削弱王国权利
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 面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文化上:设立太学 经济上…… 军事上……
儒家
道家
法家
韩非子
董仲舒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废除 诸子百家的主张, 惟独尊重儒家的学 术,把儒家思想作 为封建统治的正统 思想.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事件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 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 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 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 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 《 汉 书 食 货 志 》
牛驷 自 食 饥民 车, 天 , 馑失 。而 子 死 。作 将不者 业 相能过 , 或 具 半 人而 乘 钧 。 相大 ……
历 史 资 料
·
西汉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萧条的局面
秦的暴政严重阻碍经
济的发展 秦末连年争战对经济 造成的破坏
汉高祖刘邦
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历 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1.政治措施: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 着严重的考验:
政治上:诸侯势力仍相当 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解决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
2.思想措施: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 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 央政策的实行。 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汉景帝刘启西汉初年恢复经济的措施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02
03
豪门贵族的崛起
汉朝时期,豪门贵族逐渐 崛起,掌握了大量土地和 财富。
农民阶级的地位
农民阶级是汉朝社会的主 体,承担着主要的生产任 务,但生活较为贫困。
商人阶级的地位
汉朝时期的商人阶级逐渐 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 材,培养官吏和学者。
征辟制度
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召有名望的人 士担任官职的制度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
80%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 率。
100%
水利工程的修建
汉朝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 灌溉渠道的修建和维护,保障了 农业生产的稳定。
80%
农作物的多样化
汉朝时期,农作物种类增多,如 稻、麦、粟等,丰富了人们的饮 食来源。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手工业技术不断进 步,如冶铁、纺织、制陶等, 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商业都市的出现
汉朝出现了以长安、洛阳等城 市为中心的商业都市,促进了 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货币与度量衡的统一
汉朝政府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和规范。
社会阶层与阶级关系
太尉
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三公九卿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 级官员的行为。此外,汉朝还通过派遣使者巡行、设立监郡 官等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这些监察制度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01
02
03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 作方式逐渐普及,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农民起义和豪门贵族之间的争斗时有发生, 对汉朝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造成了威胁。
农民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内部出 现了分化,一部分农民通过努力逐渐富 裕起来,而另一部分农民则陷入贫困。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
意识形态。
汉朝的儒学在继承先秦儒学的 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形成了独特的汉儒学派。
汉儒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 和道德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汉朝, 还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制度。
文学艺术的繁荣
汉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战争与反击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时 期开始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 略,通过多次战争,成功削弱了 匈奴的势力。
对西域的经营与丝绸之路
开拓西域
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 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加强了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深,丝绸之 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贸易通道。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盛的局面。
练习: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 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 “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 期,要进入全国的学府接 受教育,必须到:
• A.长安 C.咸阳
B.洛阳 D.开封
•
•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 指: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D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
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B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C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经常指责 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实行。
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想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 仲 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 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 思想.
为了使大一统思想深入 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 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 还采取什么措施?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想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设太学,学五经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西 汉进入鼎盛时期。
东汉的统治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 阳 建立者:刘秀(汉
光武帝)
刘秀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有效 的措施,使得社会又出现了安宁和 经济较好的局面,史称“光武中 兴”.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同时掌握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知道汉朝的历史背景。
2. 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理解其对汉朝的影响。
3. 了解汉朝的繁荣与灭亡,分析其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朝的建立过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难点: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历史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灭亡,引发学生对汉朝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包括刘邦建立汉朝、汉朝的统治范围等内容。
(2)讲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题目,让学生理解汉朝的统治特点,如:“汉朝与秦朝在统治方式上有哪些不同?”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如:“汉朝的建立者是谁?”“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汉朝的繁荣与灭亡的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6. 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汉朝时期的文物、古迹等图片,让学生感受汉朝的文化底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朝的繁荣与灭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汉朝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大一统?(3)汉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答案:(1)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建立汉朝,统治范围包括中原地区,实行郡县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开通丝绸之路,促进经济发展。
(3)汉朝灭亡的原因:内忧外患,内部腐败,外部受到匈奴等民族侵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汉朝
不利于中央集权
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主父偃)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 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3、经济:
4、军事:
历史小常识
•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历史鉴证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人相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chún sì), 而将相或乘车。
——《汉书》
译文: 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人们
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皇帝出行都不 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 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4、军事: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13课 4、军事: 14课
时空隧道
王莽
建权
公
元 前
9 25
余秋雨大师曾经说过:“我是 汉族,我讲汉话,我写汉字,这是 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 ---汉朝!
诊断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 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政治方面:诸侯国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诊断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 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 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 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要求: 1、时间10分钟 2、组内统一 【合作探究】 讨论 疑难,组长统计组内解决不了的 疑难问题,各小组展示时,注意 及时订正。全员参与、各抒己见、 全力以赴 3、红笔纠错,标明重点和疑惑, 并等待展示与点评
我参与,我快乐
任务分工
你了解我建立西 汉初期所面临的困难 吗? 导学案四、1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文 景 之 治
汉 武 帝 大 一 统
:
政治
思想
西汉进入 鼎盛时期, 也是中国 封建时代 第一个鼎 盛局面
1、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B、汉景帝 D、汉武帝
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你知道我和 景帝又采取了怎 样的政策巩固国 家吗?
导学案四、2,四、 3
汉文帝刘恒
文帝、景帝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措 施:
1、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关心农桑 2、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3、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都城和边境粮食满仓,京城 的钱,积累达数百亿,府库里 的钱,由于多年不用,穿钱的 绳子都腐烂了,钱撒了一地, 多的无法数的清,朝廷仓库的 粮食一年一年的堆积起来,逐 年增加。
3.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 汉文帝 A.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5、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是( B ) A.贾谊 C.东方朔 B.董仲舒 D.主父偃
讨论归纳: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 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 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关心农桑 •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 4、以德化民 •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灭亡
原因:朝政腐朽,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时间:公元9年
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东 汉 的 统 治 光武中兴 目的:为了缓和危机
措 1、减轻农Leabharlann 负担 施 2、惩处贪官污吏,作用清廉官吏
表现 : 社会安定,经济好转 衰落: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十分黑暗 瓦解:东汉末期农民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时间: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 文 景 之 治 原因 1、长期战争导致经济萧条 2、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措施
1、重视农业 2、轻徭薄赋 3、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表现:社会比较稳定,百姓富裕
西 汉 的 强 盛 和 衰 亡
汉 背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武 政 1、鼓励推荐人才,破格录用有才能人 帝 治 2、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的 措施 大 思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 文化 2、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 统 结果:出现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 的,采取了那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
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好不好?(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安帝
10岁
1岁 13岁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 的年纪很小,这样权力往往落在 母亲或妻子的亲戚(外戚)手中。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权力旁落, 又依靠身边最亲近的人宦官(太 监)夺回权力。这就造成了东汉 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 治特点。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 的五经为教材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军事 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南
统一东南、岭南。修灵 渠
西汉
东汉
前202-9年
25-220年
西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都由刘氏所统治。 但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权力一度落入外戚王莽手 里。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东汉 的都城在洛阳,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
汉初经济萧 条,国家贫困的 荒凉景象是怎样 造成的?
的赋 一 战税 、 乱、 秦 刑的 法暴 )政 二( 、徭 长役 期、
经济萧条贫困 休养生息 吸取秦亡教训
汉 高 祖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想一想:文帝、景帝时又采 取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
七年级历史第12课
课堂小结
文景之治
前
提
削弱诸侯国
汉武帝 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
独尊儒术
建立时间、地点 外戚宦官专权
西 汉 公元前202年
东 汉 公元9年 公元25年
轻松闯二关
析一析
你能做对吗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
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
加 强
越分越小
中
央
集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权
3、意 义: 实现了大一统,
开创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阅读材料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荒凉、凋敝 贫困
汉初荒凉、凋敝、贫困的景象 又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秦朝的暴政 秦末的战争
献帝 9岁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史上都是有功又有过的)
➢功劳: 秦始皇
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 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 2.统一货币
文化上:统一文字 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2.派兵攻打越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过错:
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汉武帝
功劳: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 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 教育系统 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
历史七上第12课知识点
二. 汉 武 善于用人(主观) 帝 2.措施(表现 ) 的 ①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诸侯 大 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推恩令) ②思想、教育: 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 统 作为封建文化正统思想,举办太学,
以儒家的五经作为主要教材
1.原因: ①“文景之治”奠定基础(客观 ②汉武帝雄才大略,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1.背景: 汉初出现的原因): 景 ①吸取秦亡教训 之 ②减轻人民负担 治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④提倡节俭 ⑤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影响: 奠定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 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 局面的出现创造条件。 启示: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加强农业政策的扶持 ③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二. 2.措施(表现 ) 汉 ①政治上 武 ②思想、教育: 帝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 的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大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 一 反击匈奴。 统 3.影响(意义):
1.原因:
二. 2.措施(表现 ) 汉 ①政治上 武 ②思想、教育: 帝 ③经济上 的 ④军事上 大 3.影响(意义):...... 一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 统 鼎盛时期)
1.原因:
1、西汉灭亡的原因: 三. 西汉存在 210 年 东 汉 的 25 刘秀 年, 建立 统 2、公元 治 东汉,定都:洛阳 。
如何评价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措施? 答:确立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社 会的正统思想,同时压制了其他 学派思想的发展。
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 焚书坑儒 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两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 巩固封建统治 结果不同:“焚书坑儒”没能巩固 秦朝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汉武 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B、B、D
(1)秦始皇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北筑长城、 (2)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 实行“推恩令”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统治者要关心百姓,要以民为本 等。
荒凉、萧条 、贫困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初政策
吸取秦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 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 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 元气.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吸取秦亡教训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刑罚残酷 奢侈享乐
比较秦始皇和汉 文帝对自己陵墓 的要求,你能得 到什么启示?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仿效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为何会 采纳“罢黜百 家,独尊儒 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人教版第三制, 巩固中央集权。 采用法家思想, 对思想文化进行 粗暴的破坏。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中央集权。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 方式 正统,促进大一统局 面的形成和巩固。
董 仲 舒
汉武帝
卫 青
汉武帝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武帝之困
主 父 偃
西汉初年诸侯国所占的地方十分广大,诸侯 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殿的规模,百官 诸 诸 侯 侯 的设置和中央相差无几;九个封国“辖地共达三 国 国 十九郡,而中央直辖的土地只有十五郡”。这样, 中 中 央 央 便无形之中形成了“强枝弱干”之势。后来实力 较大的淮南王、吴王、梁王甚至觊觎(jìyú)皇位, 对中央构成了严重威胁。
方式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汉武帝大一统的条件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客观: “文景之治”使经济繁荣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东汉建立
• • • • 公元9年,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光武中兴 宦官外戚专权
厉害的仆人(猜一少数 民族): 黑孩儿(打一春秋 战国时期的历史人 物)
潍坊锦程中学 杨俊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大 一统等基本史实
玉帛奔走来梯航,储胥红朽余太仓。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阅读材料,对比文帝、景帝对诸侯国 问题的措施与“推恩令”相比哪种办 法更高明?高明在哪里?发表你的观 点。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主 父 偃
现在用法度来削除诸侯子弟的封赏,叛乱就会逐渐兴起,以往的晁 (chao)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恳请陛下让各个诸侯王实行 “推恩令”,将封地分给各个子弟,以封地进行封侯,形成直属于中央政 权的侯国。那时,人人都因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而高兴,陛下用德治国, 实际上减少了诸侯的封地,一段时间之后,诸侯王的势力范围必定自己就 削弱了. ——《汉书·主父偃传》
人教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吸取秦亡教训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刑罚残酷 奢侈享乐
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 提倡节俭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 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 ——《汉书•食货志》
主 父 偃
张 骞
司 马 相 如 司 马 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