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并在略读过程中思考:本文
报道了袁隆平的什么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
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
科学精神。
整体感知
2.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件?
第一件事(第四~十三自然段):袁隆平看了向福财 翻山越岭,心里非常沉重,激发了对水稻的研究。 第二件事(第十四~二十二自然段):写袁隆平确定 研究课题“杂交水稻”和初步展开研究,提出“三 系配套”理论。 第三件事(第二十三~二十七自然段):写“文革” 期间袁隆平的不寻常遭遇。 第四件事(第二十九、三十自然段):写袁隆平的三 系配套研究成功并且投入新的“战争”。
本文脉络清晰,按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 贡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三自然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历及贡 献。 第二部分(第四~三十自然段):选择典型事例,介绍袁 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历程。 第三部分(第三十一~四十二自然段):袁隆平研究成 果的优越性以及世界影响与地位。
精读感悟
1.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 动人的魅力。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精彩的细节描写是什 么?有什么作用? 示例:课文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自然段。文中写 “文革”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 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 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 时,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 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 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作用:使袁隆平的形象更加饱满,给读者留下更生动的形象。
秧苗( yāng ) 矢志不移( shǐ ) 兵不解甲( jiě )
预习检查 (2)掌握词语
灵光:
鉴于: 父本:
指神异的光辉。 考虑到。 文中指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
收效甚微: 收到的效果非常微小。 披挂上阵: 文中指亲自参加具体的实验工作。 经久不息: (声音)经过很长时间不停止。
预习检查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精读感悟
3.在人物通讯中,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文中在 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 了数据。请大家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这些数字 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对中国的贡献: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 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根据农 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 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 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 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 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作用:使事件更感人,更具说服力,更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 献。
整体感知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 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 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爱好广泛)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
成果当尽头。”(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
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语]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预习检查 1.积累字词,掌握词语 (1)积累字词 籼稻( xiān ) 雄蕊( ruǐ ) 丰硕( shuò ) 搅拌( jiǎo ) 衣钵( bō ) 祖籍( jí ) 繁殖(fán zhí) 劫后余生( jié ) 笼罩(zhào ) 田埂( gěng ) 大相径庭( jìng ) 授粉(shòu )
拓展延伸
面对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神 秘,也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天才,那么他的青年时代是怎样度 过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请搜索袁隆平的有关资料,
摘下其中你感受最深的文字,并谈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示例:“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坚强的毅力, 执着的精神)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 践。”(不迷信权威) “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更新, 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精读感悟 2.概括一下,课文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 人物形象的? 作者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 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 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 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 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随后,他提出了当时世 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经过严 谨的思索,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 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 交优势。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
庭,堂外的院地。
立下志愿决不改变。矢,发誓。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劫后余生:
夜不能寐:
深夜了还不能睡觉。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功成名就:
激趣导入 袁隆平,闻名全球的“杂交水
稻之父”,中国国家最高科技
奖获得者。他是怎样从湖南
一个小地方农校的教师走到
今天的?他的成功有何“秘
诀”?
文题解说 文题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杂交水稻之父” 是对袁隆平的赞誉,概括了他的重要成就及贡献。 后一部分指出人名,中间用破折号连接,破折号既
是解释,也是强调。文章标题简洁明了,让读者一
下子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人物和写作的内容。
了解人物通讯 1.概念: 人物通讯是新闻文体之一,是运用叙述、描写、
精读感悟
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严谨的态度、创造 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尤其是写他在“文革”这特定的环 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
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当奋斗九年,解
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领人马投入 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 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息的奋斗 精神。
整体感知
3.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
怎样解决的?
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解决异花授粉的
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隆平经过反复学习
和思考,提出了通过“三系”(不育系、保持系、
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付诸实
施。
整体感知
4.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
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了解人物通讯
2.通讯的特点及其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用事实说话, 它是一种以写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 它和消息的不同点是: ①它在报道的时间上可以比消息稍从容,允许作者有较 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但也仍要求及时、迅速,可以在 真实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选择和组织,使其更典型、更 系统、更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②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 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不仅要写事,还往往要写人;不仅 要用叙述的方式,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方式。
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和通讯的特点。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贡献经历——世界奇迹, 研究起点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研究历程——困难重重, 献身科学 研究成功——意义深远, 影响巨大 失志 不移 严谨 认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