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公开课获奖教案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公开课获奖教案】一、前言1. 选题背景本课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春晓》教学教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审美上产生激情,发现文本中的真、善、美的内在价值,而且做到在阅读素材选取上采用典型的古诗词《春晓》。
内容具有新颖性,有待于钻研,为本学系特色教学,将对同类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选题意义《春晓》作为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是初中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古诗鉴赏之一。
通过对《春晓》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好,理解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计1. 语文教育目标(1) 感知春天的美好,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领会《春晓》所表达的情感。
(2) 通过课文的诵读、鉴赏和赏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春晓》的朗读、理解和赏析,感知春天的美好。
(2)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领会诗人内心的感受。
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视瓶等多种方式导入“春天”的意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领会诗歌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诵读与赏析:由教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
通过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领会诗歌意境。
(4) 诗歌鉴赏:教师对诗歌的语言、修辞、意境等方面进行解读,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春天”的美好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6) 小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古诗词作品,拓展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三、实施效果1. 学生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春天的美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孟浩然的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对诗歌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热爱。
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研究并掌握“旷、怡、XXX、冽、逸”等5个生字和“黎、晕、漆”等9个字的写法。
2.通过多媒体展示,理解和感知课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课文。
4.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5.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6.体会作者描绘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写法。
2.研究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描绘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生字:1.复上节课研究的“四季之美”中的生字,让学生读出并造句。
2.回顾课文,让学生说出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
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四季、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展示课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精读感悟一)研究第1-2自然段1.同桌合作研究:让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在朗读时做标注。
2.交流探讨:A。
作者认为四季中最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那个时间,最美的景物是什么?B。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3.回答问题:A。
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是四季中最美的时间,最美的景物是鱼肚色的天空和XXX;夏天的夜晚也很美,最美的景物是明月和萤火虫;秋天的黄昏也很美,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和虫鸣;冬天的早晨最美,最美的景物有雪、霜和火盆。
B。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黎明,通过“泛、染、飘”这三个动词表达了春天黎明时天空中色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体现出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二)研究第3-4自然段1.同桌合作研究:让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并在朗读时做标注。
2.交流探讨:A。
作者认为夏天的夜晚最美的景物有哪些?B。
“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课前交流: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先玩个游戏——四季诗词知多少(板书:四季)。
我们背过很多诗句,关于四季的也不少。
(贴:春夏秋冬)现在说说春天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看来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还真不少。
其实四季的美不仅仅藏于诗句中(板书:美),她还藏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作者眼中四季独特的美(板书:之)。
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好,坐下。
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初步欣赏了作者眼中的四季。
在作者看来春天最美的景致是—黎明;夏天最喜欢欣赏—夜晚;而秋天作者最喜欢看—黄昏;冬天作者最喜欢享受—早晨(闲逸的时光)。
四季之美各有特点,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2、上节课,我们还走进了春天,感受到春天的黎明,天空一点一点变亮(板书:天),天空染上红晕,飘着的红紫的彩云,我们在天空的颜色变化中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动态美(板书:动态美),让我们看着图片,把黎明时天空的变化记在脑海里。
(生看图背第一自然段)二、品读课文,感悟“夏之美”过渡:作者爱着春天的黎明,爱着黎明中变化的色彩……夏天的夜晚在作者眼里又有怎样独特的景致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在夏天的夜晚作者被什么吸引力,在文中画一画。
质疑:你觉得作者被什么吸引了?指名1:(萤火虫)(在众多夏天的景物之中,清少纳言独爱萤火虫,她笔下的萤火虫也很美,你来读读描写萤火虫的语句。
你读得更美。
)质疑:作者为什么对萤火虫情有独钟呢?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指名2:翩翩起舞……闪着微光飞行……(夏夜的深邃宁静,有那么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画面就更具动态美了。
这样的夏夜真美,读……)齐读第二段: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就像一首优美的小诗。
看,改变课文的排版,这就是一首描写夏夜的动人诗歌,谁想来和老师合作着读一读。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说课稿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说课稿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说课稿亲爱的评委老师们,接下来,我将就刚刚试讲的《四季之美》第二课时进行教学阐释,具体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联系文本解教材《四季之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有两个基本要求,一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要素指向阅读;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要素指向习作。
单元围绕主题和要素一共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季》四篇课文,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致,表现了景致的情趣。
同时,这也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打下基础。
《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散文体裁。
作者采用排比构章,四个季节平均用力,并无开篇的铺垫和结尾的总结,是典型的排比模式。
文章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视角独特,感受细腻,善于捕捉景致瞬间的微妙变化,通过别样的表达营造了美的韵味。
二、结合实际明学情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道”,了解学情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从横向上来看,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他们能够想象画面去初步体会动静态描写,所以本课是在前文教学的基础上去学习,为后面的两篇课文打下基础;从纵向上来看,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写景一类文章,能够通过朗读、想象,去悟情悟情,因此抓住动态变化,体会其独特韵味,是本课的价值所在,也是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运用动静态描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为中心定目标基于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
2. 品词析句,想象画面,领略作者笔下四季的动态之美。
3.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其中,“品词析句,想象画面,领略作者笔下四季的动态之美”,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四季的变化及特点。
–掌握描述四季的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欣赏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季的描述和特点。
2.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四季的美。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四季之美》。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和幻灯片。
4.备有四季变化的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观察室内外的天气和气温,并引导他们谈论不同季节的特点。
第二步:复习(15分钟)1.复习前面学过的关于四季的诗句和歌曲,唤起学生对四季的认识。
第三步:新课呈现(20分钟)1.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四季的变化图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丽。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四季之美》课文,让学生理解四季之间的变化。
第四步:课文讲解(15分钟)1.解释课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描述四季的图片或故事,并进行讨论。
第六步:激发学生情感(10分钟)1.让学生围绕四季之美展开自由联想,用诗歌、画画等方式表达对四季的感受。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当天的天气及气温变化,并写下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学生在互动中学到了更多不同的观点和描述方式,激发了他们对四季之美的关注和热爱。
未来可以增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之美的各种表现形式。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区东风路小学**教学内容:《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作品,文中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色。
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咏唱了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四时之美,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感情。
教学目标:1.抓重点句子品读感悟,体会景物动态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1.结合关键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资料、课件学生: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学设疑,温故知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四季之美的呢?(生回答,师板书)是的,四时转换,美的格调自然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去领略四季之美。
二、自学质疑,明确目标1.抓重点句子品读感悟,体会景物动态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展学释疑,品读文本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全文,用“”画出四季都美在哪里。
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随手写下感受。
出示相关语句,师生共同交流:春:“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描写了天空和彩云的色彩美,天空柔和,彩云绚丽,形成鲜明对比,相互映衬。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22、四季之美主备教师:上课教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在春夏秋冬中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四季之美》,去再次感受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二、明确学习目标:1.学生自由读目标2.指明学生解读目标三、预习反馈: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四、师生活动(一)学习一自然段,体会写法。
学习活动(一)(一)学习一自然段,体会写法。
学习活动(一):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最美的时间是,最美的景物有哪些?用“”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景色中的动态美)。
(自学、对学、群学)【活动过程预设】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组内对学,群学,交流分享。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分享①请小组代表交流1自然段写了春天黎明有哪些美丽的景?②交流勾画的句子及体会。
③其它小组代表补充交流。
师随机板书。
④师指导朗读句子。
4.评价点拨: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动态美)(二)、再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学习活动(二)(二)再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学习活动(二)1.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默读课文2、3、4段,思考:课文抓住夏天、秋天、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最美的景物有哪些?用“”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自学——对学——群学)【活动过程预设】1.自主学习:出示活动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读文思考批注。
2.合作探究:组内对学,群学,交流分享。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上册《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10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一、明晰方法,导入新课师:我们都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能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
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将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拍摄下四季最美的景物,感受四季的独特韵味。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景1.小组合作学习:四季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进行描述的?2.全班交流。
(1)生1:第1自然段是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及其动态美,也体现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师:下面我们采用配乐的形式来体现春天黎明的美。
生2:天与海连成一片,波涛滚滚。
这时,天边冒出红色的尖,渐渐地泛白,黎明即将到来,突然红光跳出了海面,云被染红了,海也被染红了,大海活跃起来,荡漾着。
这时,一个火球缓缓升起,海面彻底被染红了,太阳升起来了。
整个天、整个海都红遍了。
(在学生描述的同时,《春之声》音乐响起)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了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了春天的动态美。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黎明的喜爱之情。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板书:春天——黎明(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2)师:大家让我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壮美。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深入理解四季之美的具体表现。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美的能力。
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相关段落。
难点:学会运用动态描写来体会景物的动态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四季美景的图片、视频等)课文朗读音频生字卡片(用于复习巩固)学习任务单(包括小组讨论问题和朗读指导)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述四季之美的大致框架。
3.通过提问或展示四季美景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面带微笑)同学们,早上好!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这篇课文,感受四季独特的韵味。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教师拿出生字卡片,随机抽读,学生们积极响应,声音洪亮且准确。
)教师:非常好,大家掌握得都很牢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谁能简述一下四季之美的大致框架?学生A:课文主要描写了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和冬天早晨的美景。
教师:非常准确,谢谢你。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季节的独特之美。
(二)深入研读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季节的研读。
要求学生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体会该季节的独特之美。
讨论并总结该季节美的具体表现,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动态描写来体现的。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分享对该季节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代表B:我们组负责的是春天黎明部分。
我们觉得春天的黎明特别美,因为天空的颜色在变化,从深蓝到浅蓝,再到粉红,非常迷人。
22《四季之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22《四季之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两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清少纳言选择了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并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
课文结构简单,语言简洁,诗意含蓄,娴静委婉,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初步掌握了写景散文的鉴赏方法,但许多学生运用得还不是很准确。
虽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还不够深入,思维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故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写景散文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写景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具体语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及景物的动态美。
4.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到课堂练笔中,达到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语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及景物的动态美。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到课堂练笔中,达到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课前交流: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四季风光的视频吧(播放视频),看完这个视频是不是脑海中跳出很多关于四季的诗句?一起来背一背。
春天: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可真丰富!这得感谢你们的语文老师,也离不开你们自己的努力研究。
给老师和自己一个的赞(竖起大拇指)!XXX今天来给如此优秀的XXX的学生上课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开心,看!一个个身板挺得笔直,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老师呢!看起来特别有精神!就让我们保持愉快的心情、精神抖擞地走进今天的课堂好不好?上课!起立,师生互相问好,坐下。
一、复导入1.(课前板书好课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第22课《四季之美》(齐读课题),读出你感受到的美,再读。
2.在作者的眼中四季之美各有特点,可以说是各显其美、美美与共,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领略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板书:独特韵味。
二、品读课文,感悟“四季之美”1.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全文,想想你觉得哪一个季节写得最美?(预设学生说夏季最美)那么就请你细致默读第二段,圈出第二段描写的风景,细细体会体会。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画批注,写下感受。
入手下手读吧!2.请生读夏天段,你在哪里圈画批注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指2生回答交流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这一段其实写了三种夜晚,哪三种?逐一出示本段三个夜晚和相关照片、视频,师引读:皓月当空,月光如水笼罩着大地(齐读第一句),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竟有无数像夜之精灵一般的萤火虫在自由自在地飞舞(全体女生读第二句),即使在我们不愿出门的雨夜,也有那一只、两只提着一闪一闪发出朦胧微光的小灯笼似的萤火虫为这雨夜增添了一份神秘(全体男生读第三句)。
你觉得作者被什么迷住了?(指生答)这一静一动把XXX迷住了,她被这宁静月夜的背景下的闪着朦胧微光的萤火虫的动态之美迷住了,被这静中有动的夏天的夜晚迷住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 22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背诵课文。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每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2.作者分别描写了每个季节中的哪些景物?二、课文精讲(一)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问:1.本段写了什么?(写了春天黎明的景色,主要描写黎明的天空和彩云)2.本段的第一句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句是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第一句总写春天最美的时候是黎明,后面抓住了黎明时分的天空和彩云来写点出了黎明时分的美丽。
)认识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
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3.文中写“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为什么这样写?(说明日出时的速度很慢。
)4.“染”字用的好不好?这样写的好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赋予天空以动态美)5.本段描写的景物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动态)(二)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提问: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第一句)2.作者写了夏夜的哪些美景?(作者写出了夏夜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美景。
第一种是明亮的月夜的美景,第二种是漆黑的暗夜的美景,第三种是蒙蒙细雨的夜晚的美景。
)3.本段描写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动态)小结: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夜晚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美景。
(三)师:结合前两段的问题思路,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与同桌交流一下。
1.交流总结(本段的中心句也是第一句。
后面写了夕阳、归鸦、大雁、风声、虫鸣等景物,描写了秋天黄昏时的美丽景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研究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课件出示:2.问题激趣: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也可以发挥想象说说人们的活动和当时的心情。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
)3.大自然真美啊!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板书:22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本文主要讲了四季当中每个季节最美的时间及其美景。
二、读中感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之美》吧!(屏幕展现原文,教师配乐诵读)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观赏。
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爱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现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现,学生朗读)生:我最喜爱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生1: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XXX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生2:我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最后一句。
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意美。
师: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生:我喜爱末了一个自然段的后两句。
因为我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形。
设计企图:朗读是最好的理解文章的方法,在老师的带动下的朗读,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四季那动静结合的美,富有诗意的美,并激发研究的欲望。
三、理中品美。
1.师:我们曾经历过春天的XXX,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
第22课《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旷、怡、凛、冽、逸”5个生字,会写“黎、晕、漆”等 9 个字,会写“黎明、红晕、漆黑”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季之美》,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黎明夜幕愈发心旷神怡凛冽闲逸和谐扫兴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课文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
课文描述了四季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四季的美景,表达了对四季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走近这大美的四季。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B.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2.讨论,回答(1)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①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②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
③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④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黎明;通过“泛、染、飘”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春天黎明的天空中色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体现出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完整版】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叶恩会五年4班教学目标: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2.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判断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说一说,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是什么时间?教师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3.看板书说一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学写的?(时间顺序)二、体会动态描写,感悟春天之美1.学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方法。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生读。
(2)提出问题:这一自然段,作者抓住了什么景物写的?天空发生了那些变化?什么在变?让学生抓住动态描写的句子进行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
三、学法运用,体会夏、秋、冬之美用学习第一自然段方法自学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圈出每个季节作者所写的景致,用横线画出体现每个季节动态美的句子,并简单批注。
2.交流学习收获。
预设一: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全体初读,初步理解,这句描写美在哪里?(2)师指导:生再读,读出荧火虫的动态之美,重读能表现萤火虫动态美的词语。
过渡:像这样的动态描写,文中还有很多,你还发现了哪一句?交流。
预设二: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1)指名说句子。
(2)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归鸦急匆匆朝窠里飞去的运动的样子。
)(3)这句写得美吗?品析美的原因。
(4)读出归鸦着急的心情,指名读。
预设三:成群结对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预设四:那风声、虫鸣听起来叶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预设五:落雪的早晨……熊熊的炭火。
3.教师小结四、迁移运用小练笔二选一1.仿照课文,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你印象最深的那份景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四季之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矿、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2、难点: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写自己喜欢的景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四季的诗句,首先是春天(指名学生回答,师相应给予评价)师:孩子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是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段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指名学生回答“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二、讲解课文
出示课件“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学生齐读。
师:读完后,这四句话之间,你又有什么发现呢?(按季节顺序来写的)
师:按季节顺序来写景物,这是我们在写作中需要向作者学习的一个方法。
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春天看看。
(一)学习第1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黎明时哪种景物给你带来了美的感受?作者是如何来写这种景物的?(天空。
作者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了黎明时分天空动态变化)
师:孩子们,这个色彩的变化是一下就出来的吗?(不是)哪个词可以说明?(一点儿一点儿)这个“一点儿一点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天空颜色慢慢变化的动态过程)
师:所以,在读第一段的时候总体节奏要舒缓,读的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其中,这个“一点儿一点儿”要读的慢一些,表现出东方天空慢慢的变化过程。
老师先来范读一下。
(师范读,范读完指名学生来读)
师:孩子们,“在东方辽阔的天空这个大背景下,彩云一点儿一点儿的变化显得更加迷人,这种静中有动,动中更加显示了黎明天空的静,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在下面的文章中,这篇文章还有好几处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