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登高素材pdf
高中语文教材素材开发积累10登高新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素材开发积累:10登高●素材开发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本诗格调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当时他生活无靠,又身患疾病,病痛不时发作,心情愁苦至极,难以排遣,这年秋天他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眼望秋江万里,满月秋色,引动了杜甫老病孤愁之伤感,遂成此篇。
●抒情描写型——(提示:描写可让人身临其境,抒情可情深意长而感人肺腑!)漂泊的诗魂星垂平野,月涌大江,涛声依旧,人已沧桑。
你是天地间的一只鸟,飞翔在没有归宿的江边。
悄然登舟,站在船艄,你就像站在秋天的尽头,远眺家乡,远眺千里之外那片苍老的浮云。
江风掠过稀疏的白发,江水打湿了你的记忆。
夜未央,长安乱,再回首,梦已殇。
高高的桅杆,是你孤独的守望;漂零的小舟,是你流浪的驿站。
远离梦想已经很久了,你高尚的灵魂已经疲惫,你只是一个瘦小的诗人,你那双浸透笔墨的双手,写得出伟大的诗篇,却挽救不了一个朝代衰败的命运。
风不断卷入你破旧的衣裳,当落叶再一次飘零,你饮一杯浊酒,再一次选择了出发。
飘泊异乡的诗人,你的梦想在哪里?于是,你把乱世丢在一边,开始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远征。
滚滚长江水,落木萧萧下。
●思辨议论型——(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心忧天下然而,杜甫这个一度被我蒙上灰色的诗人,却以他伟大光明的照射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
杜甫生活维艰,“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他甚至还遭受小儿子饿死的凄惨变故。
在杜甫的后半生,生活无论怎样困难,他都勇于严肃正视事实,始终关注着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后期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精神。
安史叛军的残酷屠杀,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总之有关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都在他的诗中得到深刻反映。
当他为命运多舛而倍感凄凉时,国家忧患、人民疾苦随即以更悲凉的色彩横到心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共37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杜
●沉郁:思想内容—感情悲慨,、深广、深厚
诗
风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感情表达的起伏低回。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人生四阶段: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
二、困居长安时期(35岁至44岁)
这一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 ,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 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 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 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 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岁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 ,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 、《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 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 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其作品有《登高》、《登岳 阳楼》《秋兴》等大量名作。
《登高》课件(共4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作者介绍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京城长安。他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 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 处同上)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 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 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舍来维持生计。他满含辛酸地写下了这种生 活的情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在最 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卖药都 市,寄食友朋”。
类型 特点
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 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 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深入探究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登高》(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登高》(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登高杜甫《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整体赏析】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为教材中给出的注释作笺】 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像浓霜一样 的鬓发。 【笺】: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潦倒新停浊酒杯】的链接材料 “时公以肺疾断酒,曰新停”。
(一) ——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朱鹤龄语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以他之生命,来触动我之生命。
王嗣奭 《杜 臆》
浦起龙 《读杜心解》
千
家
杨 伦 《杜诗镜诠》
注
杜
钱谦益 《钱注杜诗》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二)
假如杜甫确因肺病而戒酒,那么选用“久停一词,不就更加贴切吗?当然,做此改动诗句 会出现“犯孤平”的毛病,然而以杜甫的精湛诗技,解决它岂不是轻而易举的?
“潦倒”一词究竟如何解释为妥?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新教材】《登高》课件高中语文统 编版必 修上册P PT
——摘自杨秋荣《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名句默写素材整理
高一新课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名句默写《短歌行》1.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3.4.曹操的《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5.曹操的《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曹操的《短歌行》中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8.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管子·形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9.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易错字:譬、讌《归园田居(其一)》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复得返自然。
7.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8.《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基调。
☆易错字:羁、暧、樊《梦游天姥吟留别》1.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使用与其他名山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大。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使用夸张、拟人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山之夜景千岩万转,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忽然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的诗句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
动静视角:动静结合
首
联
感官角度:视听结合
赏析步骤:
1、写景手法
2、结合诗句
鉴
3、作用分析
赏
1、首联在描写上由仰视到俯视并运用了动
—
首 联
静结合与视听结合的方式; 2、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并以急、高、哀、清、白等词修饰;
3、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奠定了悲凉的感情
基调,为后文抒登高之感、写内心之愁作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时二十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 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 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 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杜甫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写景手法:
鉴
语典
赏
叠词
—
颔
视角
联
时空
意境:
鉴
赏
苍凉宏阔的夔州秋景
—
颔 联
韶光易逝的飘零之感
鉴
赏
对仗:两句成对、句中自对
—
首 联
意象:张弛有度的意象安排
与
颔
联
登高
写景
仰观
首联 俯察
云天秋风 江水洲渚
颔联
仰观 俯察
无边的落木 不尽的江水
诗歌鉴赏—颈联
百万 年里 多悲 病秋 独常 登作 台客 。,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
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的生活,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14篇必背09登高(含原文,译文,理解默写,真题汇编)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新版]8-2《登高》精品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
营造出萧瑟肃杀、雄浑苍凉的意境。风急天高,猿啸凄清似乎 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飞鸟不时地回旋。无边无 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这两联浑然一 体,境界深远,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无尽悲凉之情。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 八层意,即八可悲。
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
百年,暮齿(晚年)也;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台 ,高迥(高远)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此联有八重悲意,曲尽人生之悲怀
一悲:万里,地之远也
诗人为何而悲?
二悲:秋,时之惨也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悲:作客,羁旅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春夜喜雨》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啼、孤零冷清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四悲:常作客,久旅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律诗格律要求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
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
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 照平仄交互的原则处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春夜喜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流寓夔 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 互相争夺地盘。杜甫本人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 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前 往夔州。到达夔州后的第二年写下了这首《登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
杜甫
原文呈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译文赏析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
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理解默写
①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
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②在《登高》中,“,”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窸窣、长江
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③杜甫在《登高》中表达自己在萧条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情绪的诗句是“,
”
④杜甫在《登高》中用“,”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
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真题汇编
①【2019·江苏卷】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2019·浙江卷】,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2016·北京卷】《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
请写出其中一联。
,。
④【2015·江苏卷】风急天高猿啸哀,。
⑤【2015·四川卷】万里悲秋常作客,。
参考答案
理解默写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真题汇编
①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渚清沙白鸟飞回
⑤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