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难点练习试卷附答案学生版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55e8f57cd184254a353538.png)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B .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 .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 2.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在一定条件有如下图反应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该反应前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 .该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2D .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个数不变B .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化合物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4.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93221反应后质量/g x3417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6.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8.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1∶5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2∶5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9.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34b0d9192e45361166f50a.png)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3.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7.在反应A+2B=2C+D中,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
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A.2.3g B.3.6g C.4.2g D.6.5g8.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A.x=93.6B.a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a、c变化的质量比为1:110.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二、填空题11.为了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国家在燃油中添加酒精(C2H5OH)。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afa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d.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燃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基础训练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C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12g 碳加32g 氧气等于44g 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24g 碳能与32g 氧气反应生成56g 二氧化碳3.加热24.5g KClO 3和8.2gMnO 2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得到14.9g KCl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A.6.7gB.39.4gC.9.6gD.17.8g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S+O 2SO 2B.H 2+CuOCu+H 2O C.2KClO 3+MnO 22KCl+MnO 2+3O 2↑ D.Fe+H 2SO 4F e S O 4+H 2↑5.取某一含有一定杂质的铁样品5.6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生成0.19g 的氢气,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A.ZnB.MgC.AlD.Cu6.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它们产生氢气过程的是(a-Zn 生成的氢气,b-Fe 生成的氢气)( )7.某纯净物A 稍加热就分解为NH 3、H 2O 、CO 2,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 由4种元素组成B.A 是化合物C.A 中含水D.A 不稳定8.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其根本原因是(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相对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以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 22CO 2+4H 2O ,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A.CH 4B.C 2H 4C.CH 3OHD.C 2H 5OH10.R 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R+3H 2SO 4=R 2(SO 4)3+3H 2↑B.4R+3O 22R 2O 3C.R+2HCl=RCl 2+H 2↑D.2R+6HCl=2RCl 3+3H 2↑11.下列叙述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B.要得到18g 水,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18gC.1g 硫与1g 氧气化合生成2g 二氧化硫D.在置换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的单质质量12.有一反应,可经下列步骤进行:AB+2C=AC+CB,AC+D=AD+C,CB+E=EB+C。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9587c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2.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题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有关2CuO+C 高温22Cu+CO 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2、如图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两种生成物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3、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装置中,你认为设计最不科学的是A.B.C.D.4、科学家成功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B.甲和丁均为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中各元素质量比为3:8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5、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B.无水硫酸铜检验水:CuSO4+5H2O=CuSO4·5H2OC.甲烷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D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322MnO 2KCl Δ2KClO +3O6、当前,世界已经迈向了“低碳”时代,选择“低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责任。
西宁市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
下图为公交车燃料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质量比为1∶4B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C .物质丙的化学式是H 2OD .该图示反应属于化合反应7、在距地面10—50km 的高空有一层臭氧,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卷附答案
![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4f22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f.png)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1.实验室里一般不能制得氧气的物质是A .高锰酸钾B .氯酸钾C .氯化钠D .过氧化氢2.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C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3.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224HNO +C=2H O+4X +CO ↑↑。
则X 是A .NO 2B .COC .NOD .N 2O 54.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3价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1:1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中2P+5O 2点燃P 2O 5指出其中错误是A .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B .氧气应改为“↑”C .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D .五氧化二磷应改为“↓”6.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42H +SiCl Si+4X 高温,其中X 的化学式是A .Cl 2B .H 2OC .HC lD .SiH 47.将25gA 物质与5gB 物质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有10gA ,还有一种新物质C 。
若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80,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A +B=2CB .2A +B=C C .A +2B=CD .A +2B=2C8.“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O 和H 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A .甲醛(CH 2O )B .甲醇(CH 4O )C .乙醇(C 2H 6O )D .乙酸(C 2H 4O 2)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0563c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4e.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3:7 D.d一定是催化剂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3、硝酸铅(Pb(NO 3)2)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2222Pb NO 2PbO+xNO +O ↑加热(),则x 为A .2B .3C .4D .5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23Fe+2O 点燃 34Fe OB .44Al+CuSO =AlSO +CuC .322Fe+6HCl=2FeCl +3H ↑D .322443Ba(NO )+H SO =BaSO +HNO ↓5、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火种燃料为丙烷。
丙烷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为单质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C.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D.丙烷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个数②元素种类③分子个数④物质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②D.②③⑤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B.27 C.44 D.548、枯茗醛(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f12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a.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停电时,在烛光下看书学习是常有的事,长时间在烛光下看书,你的鼻孔会聚积一些黑色物质—炭黑。
此事实说明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碳元素B .氢元素C .氧元素D .铁元素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后质量增加了 B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 C .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质量增加了D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了 3.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MgOB .氯化氢—HClC .氧气—OD .氧化铜—CuO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KClO 32MnO 加热KCl+O 2↑ B .2KClO 3加热2KCl+3O 2↑C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 D .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5.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B .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 .守恒观:1g 红磷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五氧化二磷D .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故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同6.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2524P+5O O P 点燃B .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Hg+O ↑C .硫在氧气中燃烧:22S+O SO ↑点燃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343Fe+2O Fe O 点燃7.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分子的数目D .物质总质量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镁原子( )A .该反应生成了3种物质B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C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9.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各相关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Cu+4HNO =Cu NO +2H O (+2X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6387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5.png)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B.32g硫和32g的氧气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5.明理同学从化学方程式2Cu+O2加热2CuO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反应物是铜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铜;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每两个铜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氧化铜分子;④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⑤反应前后元素的总质量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7.碳可以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O2D.H2S8.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3b7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3.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叙述合理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30g过氧化氢溶于70g水中,所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00gC. 3.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6.4g二氧化碳D. 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6.4g二氧化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3.某物质W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C,H,O三种元素B. 只含C,H元素C. 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0元素D. 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2+O2H2OB. 2Mg+O2点燃2MgOC. 2KClO3MnO2KCl+3O2 D. 4Fe+3O2点燃2Fe2O32△5.下列关于2CO+O2点燃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C.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B. 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方程式为KOHC. 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D. 高铁酸钾可用于游泳池水的再生使用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 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C. 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D. 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 反应中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2:3C. 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D. 若反应生成了agY和bgZ,则消耗X的质量一定大于(a+b)g9.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
(压轴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
![(压轴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有答案解析)(3)](https://img.taocdn.com/s3/m/834842c4b90d6c85ed3ac64b.png)
一、选择题1.(0分)[ID:13245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气体,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水分子构成B.该反应中产生了两种新分子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2.(0分)[ID:132448]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 3.(0分)[ID:132421]在一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12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化合物,丁一定是化合物D.反应中生成甲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3 4.(0分)[ID:132417]在反应A+2B=2C+D中,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
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A.2.3g B.3.6g C.4.2g D.6.5g5.(0分)[ID:13240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0分)[ID:13240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是反应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甲、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9:8:17.(0分)[ID:13240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MnO2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给自来水消毒加入活性炭A.A B.B C.C D.D8.(0分)[ID:13239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059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f.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A.1B.2C.3D.4答案: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钙原子的数目为2,所以反应后钙原子的数目为2,硫酸钙前的计量系数为2,即m=2,再次验证反应前后氧原子、硫原子的个数可知当m=2时,数目相等,所以m=2。
故选B。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H2↑+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C.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答案:D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O2↑+2H2O,选项错误;B、生成物错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选项错误;C、生成物错误;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选项错误;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正确。
故选D。
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
应选用的药品是A.铁粉和稀盐酸液体中B.硝酸钾晶体和水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答案:D分析:由题意,如图所示用敞口容器探究质量守恒,应选择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无气体的化学反应。
A、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烧杯敞口,气体逸出反应体系,A选项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晶体和水不会发生反应,B选项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C、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烧杯敞口,气体逸出反应体系,C选项药品不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不符合题意;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无气体生成,D选项药品能用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3be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e.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3H6O3+3O2=3CO2+3H2OB. C3H6O3+O2=CO2+H2OC. C3H6O3+3O2=3CO2↑+3H2OD. 2C3H6O3+5O2=6CO2+6H2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A. 10gB. 9gC. 8.5g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工业上用100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A. 56tB. 58.3tC. 70tD. 72.9t4.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少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9.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 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C. 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4P + 5O2↑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2+O2H2OD. Mg + 2HCl MgCl2+ H2↑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根据乙炔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反应:2C2H2+5O24CO2+2H2O,可以写出如下的符号式:(C2H2):(O2):(CO2):(H2O)=2:5:4:2。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考试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考试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653d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2.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考试试题(有答案) 化学方程式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化合物B .在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不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 彻底反应生成bgZ ,则并且消耗(b-a )gY.2.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讲法中别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单质B .丙分子中A ,B 原子个数比为3:1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 .依照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 23.铜片与浓硝酸能够发生如下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X ↑+2H 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X 的化学式为H 2B .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 元素化合价别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 .反应物Cu 与生成物H 2O 的质量比为32:94.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讲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别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生成物基本上氧化物D .该反应中,原子和分子都发生了改变5.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验证铜比银爽朗:2AgNO 3+Cu=Cu(NO 3)2+2Ag 置换反应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 3+2HCl=2NaCl+H 2O+CO 2↑ 复分解反应C .乙醇作燃料:C 2H 5OH+3O 2=2CO 2+3H 2O 氧化反应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 2CO 3=CaCO 3↓+2Na OH 复分解反应6.化学变化中别能实现的变化是()A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D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7.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甲物质由一具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8.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有毒气体是Cl 2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别变D .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9.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别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A .Mg →MgO →MgCl 2B .Fe 2O 3→Fe →FeCl 2C .CaCO 3→Ca(OH)2→CaSO 4D .S →SO 2→SO 3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H 2O B .Mg +O 2点燃MgO 2C .H 2O 2=H 2O +O 2↑D .Cu +H 2SO 4=CuSO 4+H 2↑1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版有答案解析)-word
![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度偏大尖子生题(word版有答案解析)-word](https://img.taocdn.com/s3/m/1cfce0004b35eefdc8d33357.png)
2019-2018 学年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度偏大尖子生题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2 B.2C+O2 2COC.Mg+O2MgO2 D.S+O2 SO2↑2.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4P+5O 22P2O5 B.4Fe+3O 22Fe2O3C.Cu+2AgCl→C uCl2+2Ag D.2Fe+6HCl→2FeCl3+3H2↑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C+O2=CO2 B.N aOH+CuSO4=Cu(OH)2↓+N a2SO4C.2H2O 2 H2↑+O2↑ D.A l+O2=A l2O3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CO3 CO2↑+H2O B.2C+O2 2C O↑C.P+O2 P2O5 D.4Fe+3O2 2F e2O3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 的原因:SO2+H2O=H2SO3B.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发生的化学反应:Cu+2AgCl=CuCl2+2AgC.天然气完全燃烧:CH4+2O22H2O+CO2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B.铁片溶于稀硫酸:2Fe+3H2SO4═Fe2(SO4 )3+3H2↑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CaO+CO2↑D.氢氧化钠吸收NO2、NO 生成NaNO2 和水:2NaOH+NO2+NO═2NaNO2+H2O第 1 页7.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景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g+O2 MgO2 B.S+O2 SO2C.C+CuO Cu+C O↑D.2H2O2 2H2O+O2↑8.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但不符合实际的是()A.洗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膜:CaCO3+2HCl=CaCl2+H2O+CO2↑ B.用适量稀盐酸除铁锈:F e2O3+6HCl=2F e Cl3+3H2O C.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对应的方程式F e+CuSO4=Cu+F e SO49.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COB.镁带燃烧Mg+O 2MgO2C.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2F e+3CuSO43Cu+F e2(SO4)3D.红磷燃烧4P+5O2 2P2O5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g+2HCl═MgCl2+H2↑B.4Fe+3O2 2F e2O3C.Cu+AgNO3═CuNO3+Ag D.4P+5O2↑2P2O511.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 PO2 B.4Fe+3O 2 2 F e2O3C.CH4+2O2 CO2+2H2O D.C+2CuO2Cu+CO21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 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2A1(OH)3+3H2SO4═A l2(SO)4)3+6H2O B.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C.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2N aOH=N a2SO3+H2O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CaCO3+2HCl═CaCl2+H2O+CO2↑第 2 页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2═CO2 B.H2CO3═H2O+CO2↑C.S+O2═SO2↑ D.2Fe+6HCl═2FeCl3+3H2↑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 H2O B.2Mg+O 22MgOC.2KClO3 2KCl+3O2 D.4 F e+3O 22F e2O3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煅烧黄铁矿4FeS2+11O2 2F e2O+8SO2B.甲烷燃烧CH4+O2 CO↑+H2O C.通电分解水2H2O 2H2↑+O2↑ D.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煅烧碳酸钙:CaCO3CaO+CO2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 e2O3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D.分解高猛酸钟制取氧气:2KM nO4K2M nO4+M nO2+O2↑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 H2↑+O2↑B.3Fe+2O2 F e3O4C.Mg+O2 MgO2D.S+O2 SO2↑1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3B.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 C.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 e2O3+2H2SO4=2F e SO4+2H2O 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第 3 页A.4Fe+3O2 2F e2O3B.2KClO 22KCl+3O3↑C.Mg+O2 MgOD.C2H5OH+3O2 2CO2+3H2O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S+O2 SO2 B.S+O2═SO2C.S+O2═SO2↑ D.S+O 2SO2↑二.解答题(共10 小题)21.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d9393c58f5f61fb636662a.png)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36 2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0 3 20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待测值为0C .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3.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 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 2和B 2的分子,A 2和B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 ,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过程中,A 2和B 2分子保持不变B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C .参加反应的A 2与B 2分子数之比为3:1D .物质X 含4种元素5.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的微观模拟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水质量比28:2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MnO2能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 的分解速率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6.4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2.8g一氧化碳、4.4g二氧化碳和7.2g水,关于该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8;⑥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⑥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583c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f.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mgKClO3与2gMnO2混合物共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留物n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m﹣n)g B.(m﹣n﹣2)g C.(m﹣n+2)g D.(n﹣2)g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A、B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与C、D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 g A和x 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 g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Zn+HCl═ZnCl2+H2B.4Fe+3O22Fe2O3C.2KMnO4K2MnO4+MnO2+O2↑D.S+O2SO2↑4.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x的值应为0 B.二氧化碳是生成物C.23gW中氢元素质量为6g D.W由C、H、O三种元素组成6.在化学反应中,4NH3+5O2=4R+6H2O中,R的化学式为()A.N2B.NO C.N02D.N203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纯净物B.都含有氧气C.都是含氧的混合物D.都是含氧的纯净物8.在化学反应中,A+B=C+D,已知12克A和18克B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则生成了D的质量是()A.13克B.24克C.18克D.26克9.某物质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可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B.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11.下列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氧化汞是由氧气和汞组成的B.氧化汞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汞原子可以再分C.氧化汞分子中含有氧分子和汞原子D.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2.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A.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氧化镁B.二个镁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二个氧化镁C.镁加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D.镁和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13.在S+O2SO2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本题有关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S﹣32、O﹣16)A.1:1:1 B.2:1:2 C.1:1:2 D.1:2:214.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H2O.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15.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8 g35 g 5 g8 g反应后质量 2 g x 5 g42 g A.x=7 g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l二、填空题16.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X的组成元素为,其质量比为.17.有人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理由是:.如你认为,不严密,你的改进意见是:.18.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方程式.(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2)高锰酸钾受热:(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19.配平下列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O2Al2O3(3)H2O2H2O+ O2(4)P+ O2P2O5.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2)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3)氢氧化钡和稀硝酸.2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2H2+O22H2O的读法:(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每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3)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反应生成个.22.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2)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过氧化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备:BaO2+x+H2O=BaCO3+H2O2,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消耗CO2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金属钠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盐和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3.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体,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1)图①说1明了分子有什么特点;(2)写出图②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反应.(基本类型)(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4)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在引起化学反应前后表现出化合价降低,按照这个规律图③中的反应,氧化剂是(填化学式);反应后生成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价.三、实验探究题24.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甲、乙、丙三组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甲同学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放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天平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乙同学烧杯中有大量产生,天平不平衡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丙同学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2Mg+O22MgO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25.小明用如图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老师给他提供了石灰石、无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各一瓶.(1)小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选用下列的来检验.A.硝酸银溶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2)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3)小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进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最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根据图象可知,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是克,质量分数是.化学方程式专题整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C.2.D.3.C.4.B.5.C.6.B.7.D.8.B.9. A.10.D.11.D.12.A.13.C. 14.A.15.A.二、填空题16. 答案:5.6;C、O;3:4.17.答案:不严密;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使结果不准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层植物油与空气隔开.18.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氯酸钾氯化钾+氧气.19.答案:(1)2、1、1、1;(2)4、3、2;(3)2、2、1;(4)4、5、2.20.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2)K2CO3+2HCl═2KCl+H2O+CO2↑;(3)Ba(OH)2+2HNO3═Ba(NO3)2+2H2O.21.答案:(2)4;32;36.(3)2;1;分子;2;水分子.22.答案:(1)2H2O22H2O+O2↑;CO2;(2)2Na2O2+2CO2=2Na2CO3+O2;(3)3CO2+4Na=2Na2CO3+C;置换反应.23.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2)2H2O2H2↑+O2↑,分解反应;(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4)氧气;﹣2.三、实验探究题24.答案:(1)4P+5O22P2O5气泡;(2)反应前未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部分外溢,无法称量;四、计算题25【解答】解:(1)小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选用下列的pH试纸来检验,这是因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故填:C.(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3)设氯化氢质量为x,反应生成了4.4g二氧化碳,石灰石有剩余,说明稀盐酸完全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73 44x 4.4g=,x=7.3g,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因此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是100g,质量分数是7.3%.故填:4.4;100;7.3%.。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8)
![(必考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8)](https://img.taocdn.com/s3/m/89ac02009e314332386893d6.png)
一、选择题1.(0分)[ID :132448]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 A .COB .CO 2C .CO 2和 O 2D .CO 和CO 22.(0分)[ID :132446]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 2H 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B .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C .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3.(0分)[ID :13244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4.(0分)[ID :132424]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5.(0分)[ID :132416]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 .乙可能是催化剂,x 的值等于0B .甲一定是化合物,丙丁可能是单质C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变6.(0分)[ID:132413]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
将9.3g Co(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时,能得到H2O和8.3g钴的氧化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钴的氧化物中钴元素质量为5.9g B.产物H2O中氢元素质量为0.2gC.钴元素质量分数:氧化物>Co(OH)2D.该钴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o3O47.(0分)[ID:132389]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易错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5e3b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6.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D.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2:1答案:D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催化剂 CO2+H2OA. 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6:1:8,选项正确;B.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保持其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选项正确;C.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选项正确;D.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选项错误。
故选D。
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点燃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2H4B.CH3OHC.C2H5OHD.C2H6答案:C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所以一个M的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 2H 5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 3、MnO 2和Sb 2S 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 )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 3在MnO 2催化下放出O 2,使红磷燃烧.同时Sb 2S 3也可与O 2反应生成Sb 2O 3和一种气体.Sb 2S 3燃烧生成Sb 2O 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A .Sb 2S 3+8O 2点燃Sb 2S 3+3SO 2B .Sb 2O 32点燃Sb 2O 3+3SO 2C .2Sb 2S 3+8O 2点燃2Sb 2O 3+6SO 2D .2Sb 2S 32点燃2Sb 2O 3+6SO 2答案:D 依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Sb 2S 3和O 2,生成物为Sb 2O 3和一种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重点难点练习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可能是催化剂B. X的值等于15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2.2019年5月,华为宣布做好了启动备用芯片的准备,硅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成制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高温__Si+4X,其中X的化学式为()A. Cl2B. HClC. H2OD. SiH4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 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混合物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不变C. 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点燃__CO2+2H2O。
则X的化学式是()A. C2H2B. CH2OC. CH4D. C2H5OH6.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 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D. ④7.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H2SO3+2H2=S↓+3H2O的理解,错误的是()A. 生成物有沉淀B. 反应物是H2SO3和H2,生成物是S和H2OC. 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 每1份质量的H2SO3和2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S和3份质量的H2O8.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9.小希对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如下的看法,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汽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4:4:1C. 若示意图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则甲图可代表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D. 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几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10.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B. x+y=75C.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的取值范围:0≤x≤301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_X+Cl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MnCl2B. ClO2C. MnCl4D. HClO1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点燃_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C.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D. 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13.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A. B. C. D.14.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错误的是()A. 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 R一定为化合物C. R中一定含有水D. 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1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KClO3MnO2__加热KCl+O2↑ B. 2KClO3加热__2KCl+3O2↑C. 2KClO3加热__MnO22KCl+3O2↑ D. 2KClO3MnO2__加热2KCl+3O2↑16.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P + 5O22P2O5B. 3Fe + 2O2Fe2O3C. 2H2 + O22H2O2D. 2Mg + O22MgO17.下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原理符合实验目的,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制取少量的硫酸铜:Cu(NO3)2 + Na2SO4═══ CuSO4 + 2NaNO3B.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 + 3H2SO4═══ Fe2(SO4)3 + 3 H2OC. 验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Cu +2 AgCl═══ CuCl2 + 2 AgD.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K2SO4 + BaCl2═══ 2KCl+ BaSO4↓18.下列指定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点燃__2Fe2O3B. 小苏打受热分解:NaHCO3△__NaOH + CO2↑C. 用氢氧化钠中和过多胃酸:NaOH+HCl = NaCl+H2OD. 用食盐生产氯气和烧碱:2NaCl+ 2H2O 通电__Cl2↑+2NaOH + H2↑二、填空题(共9题;共71分)19.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20.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可得到很多信息.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4HNO3(浓)4NO2↑+O2↑+2H2O,写出你得到的三点信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 .21.配平下列方程式:(系数为1的不用填写)① ________ C2H6+________O2点燃__________CO2+________H2O②________ Fe3O4+________ Al 高温__________ Fe+________ Al2O3③________Al+________H2SO4=________ Al2(SO4)3+________H2④________NaOH+________H2SO4=________ Na2SO4+________ H2O.2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在横线上)。
(1)________P+________O2点燃__________P2O5。
(2)________Fe2O3+________CO 高温__________Fe+________CO2。
(3)________S+________O2点燃__________SO2。
(4)________CH4+________O2点燃__________CO2+________H2O。
2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①铁和硫酸铜:________.②锌和稀硫酸:________.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④碳酸的分解:________.⑤氧化钙和水:________.⑥光合作用:________.⑦甲烷燃烧:________.24.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
(4)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
2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_______ H2+________ O2=________ H2O(2)________ C2H4+________ O2=________ CO2+________ H2O(3)________ CuO+________ C=________ Cu+________ CO2(4)________ Fe2O3+________ CO=________ Fe+________ CO2(5)________ Cu+________ HNO3=________ Cu(NO3)2+________ H2O+________ NO.2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 NH3+________NO2=________N2+________H2O;②________ P+________H2O=________PH3+________P2O5;③________C2H6O+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④________ CH4+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27.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将此样品1g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g.三、计算题(共15题;共95分)28.计算题: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Cl、NaHCO3、Na2CO3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
某兴趣小组取出100g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
然后又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2生成沉淀50g(己知:NaHCO3与CaCl2不反应).(1)该固体样品成分是________。
(2)求该固体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29.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现有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高温加热该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4.4g二氧化碳.计算:(1)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30.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
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g;(2)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富铁矿石。
(3)计算试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1.海南石碌铁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请计算:某铁矿石,其中含Fe2O3的质量为16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多少?32.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