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合集下载

传热学知识整理1

传热学知识整理1

绪 论一、概念1.传热学: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热传导(导热):物体的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纯粹的导热只能发生在不透明的固体之中。

)4.热流密度: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W /m 2)。

5.热对流:由于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导热现象。

6.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密度差引起的相对运功c7.强制对流:出于机械作用或其他压差作用引起的相对运动。

8.对流换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由于对流和导热的联合作用,使流体与固体壁面间产生热量传递的过程。

9.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播能量的方式。

10.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变成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

11.辐射换热: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出于各自辐射与吸收的综合结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12.传热过程;热流体通过固体壁而将热量传给另一侧冷流体的过程。

13.传热系数: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数值上等于冷热流体温差1时所产生的热流密度)/(2k m W ⋅。

14.单位面积上的传热热阻:k R k 1=单位面积上的导热热阻:λδλ=R 。

单位面积上的对流换热热阻:h R 1=λ 对比串联热阻大小就可以找到强化传热的主要环节。

15.导热系数λ是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系数,是一种物性参数,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数值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其值还与温度等参数有关。

对于各向异性的材料,还与方向有关。

常温下部分物质导热系数:银:427;纯铜:398;纯铝:236;普通钢:30-50;水:0.599;空气:0.0259;保温材料:<0.14;水垢:1-3;烟垢:0.1-0.3。

16.表面换热系数h不是物性参数,它与流体物性参数、流动状态、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和布置等因素都有关。

17.稳态传热过程(定常过程):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量传递是在物质中传递热能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热量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物体之间传递,从而调节温度和能量分布。

本文将介绍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 传导传导是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传导中,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达到平衡。

这种传递是通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传递实现的。

导热性能是一个物质传导热量的重要性能指标。

导热性能取决于物质的热传导系数、形状和温度梯度等因素。

例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常被用于传导热量的材料。

相比之下,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能够阻碍热量的传递。

2. 对流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介质传递的方式。

在对流中,热量通过流体流动的方式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

流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其流动可以通过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两种方式进行。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流体流动。

当一个区域的温度升高,流体会膨胀变得轻,然后上升;而在另一个区域,流体则会冷却并变得密,然后下沉。

这样的循环运动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周围环境。

强迫对流是通过外部的力或设备施加到流体上,使其流动来传递热量。

例如,在散热器中,通过电风扇引导空气流动,加速热量的传递。

这种对流的传热速度通常比自然对流更快。

3. 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传递热量的方式。

辐射无需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在辐射中,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不需要任何介质来传递能量。

光和红外线是最常见的热辐射形式。

热辐射的传热能力受到物体的表面特性和温度的影响。

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体,它对所有入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并能以相同的速率发射出辐射。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描述了黑体辐射能量与其温度的关系,即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根据这个定律,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能量越多。

总结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热量,对流通过流体介质的流动传递热量,而辐射则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传递热量。

第九章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概述(1)

第九章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概述(1)
热量传递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常见的现象,主要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传递热量,其计算涉及热流量、热流密度以及材料的热导率等参数。热对流则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部分由于宏观运动而传递热量,对流换热的特点和计算公式(如牛顿冷却公式)是理解和应用这一方式的关键。热辐射则是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每种热量传递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方式和计算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填空)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填空)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单位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它的强烈程度用总传热系数来衡量。

4.总传热系数是指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单位是W /(m2·K)。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6.复合传热是指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复合传热系数等于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单位是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m2·K/W;总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K/W。

8.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δ/λ9.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1/h。

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

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A。

12.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3.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4.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100 W/(m2.K)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

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0.035K/W,温压为70℃,则其热流量为2kW。

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的厚度为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5 W/(m.K),导热热阻为0.001(m2.K)/W。

传热学1-热工

传热学1-热工
7
晶格结构振动的传递在文献中常称为弹性 波。
至于液体中的导热机理,还存在着不同的 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定性上类似于气体, 只是情况更复杂,因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 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过程的影响远 比气体为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液体的导热 机理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靠弹性波的作 用。导热微观机理的进一步论述已超出本书 的范围,有兴趣的同学可参阅热物性学专著 文献。本书以后的论述仅限于导热现象的宏 观规律。
(2)计算每米长度管道的总散热量。 解 (1)此管道的散热有辐射换热和自 然对流换热两种方式。
29
(2) 把管道每米长度上的散热量记为q1。当仅 考虑自然对流时.据式(1-6)单位长度上的自 然对流换热量为:
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物体及墙壁之间的辐射换热可 以按式(1-9)计算,并近似地取这些物体的表面温度 等于室内空气温度。于是每米长度管子上的辐射换 热量为:
8
傅立叶定律
考察如图1-1所示的两 个表面均维持均匀温度的 平板的导热。这是个一维 导热问题。 对于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dx的微元层 来说,根据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 该层的导热热量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 板面积A成正比,即
9
=-Adt (1-1)
dx
式中 λ是比例系数,称为热导率,又称 导热系数,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同温 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1-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导热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 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或称热传导)。
例如,固体内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 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以及温度较高的固体 把热量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固 体都是导热现象。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tw1
R
tw2
22.06.2020
.
5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单位:W/m.K。 绝大多数材料的导热系数值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22.06.2020
.
6
物质的导热系数在数值上具有下述特点:
(1) 对于同一种物质, 固态的导热系数值最大,气态的 导热系数值最小; (2)一般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的热导率 ; (3)导电性能好的金属, 其导热性能也好 ; (4)纯金属的导热系数大于它的合金 。
理论上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从零到无穷大,但在日 常生活和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热辐射的波长 主要在0.1m至100m之间,包括部分紫外线、可见 光和部分红外线三个波段 。
22.06.2020
.
15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
(1)所有温度大于0 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 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
特点: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微 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流热体与相互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
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 作用的结果。
牛顿冷却公式:
= Ah(tw – tf)
q = h(tw – tf)
22.06.2020
.
10
h 称为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习惯称为 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2K)。
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 辐射能
(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 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 内热能 ;
(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 播;
(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
双向的。
高温 物体
低温 热 辐 射 是 热 量 传 递 物体 的基本方式之一 。

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量传递的方式热量传递属于物理学科中的热力学范畴,热量传递,简称传热,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差的存在,就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分别是:即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热传导物体或系统内的温度差,是热传导的必要条件。

热导热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传递的方式。

在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中都可以发生,但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

固体以两种方式传递热量:晶格振动和自由电子的迁移。

液体的结构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分子可作幅度不大的位移,热量的传递既依靠分子的振动,又依靠分子间的相互碰撞。

2.热对流热对流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方式。

这种热量传递方式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由于流体中的分子同时进行着不规则的热运动,因此对流必然伴随着导热。

根据流体与壁面传热过程中流体物态是否发生变化,可将对流传热分为无相变的对流传热和有相变的对流传热。

无相变的对流传热指流体在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的变化;而有相变的对流传热指流体在传热过程中发生相的变化,如气体在传热过程中冷凝成液体,或液体在传热过程中沸腾而转变为气体。

3.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辐射有多种类型,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自然界中各个物体都不停地向空间发出热辐射,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

拓展知识:与导热和对流换热相比,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A.辐射能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无需任何中间介质;B.一切物体温度高于0K的物体均能够持续地发射出辐射能,同时也能持续地吸收来自其他物体的辐射能;C.热辐射不仅具有能量的传递,而且具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热工基础-题库

热工基础-题库

1—1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是( )。

A.吸热、防热、蓄热B。

导热、吸热、放热C.导热、对流、辐射D。

吸热、蓄热、导热提示: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辐射。

答案:C1-2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他们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关于热量传递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发生热量传递B。

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之中D。

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导热一种方式提示: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辐射的方式发生热量传递。

答案:B1—3关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叙述,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减小B。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随材料使用地域的改变而改变C.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D。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减小提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然后会增大。

答案:C1-4“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在以下哪种情况时,通过lm2截面积在lh内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A。

材料层厚度为1m,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B.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C.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D.材料层厚度为lm,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提示:“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材料层厚度为1m,材料层两侧表面温度差为注:“建筑物理”模拟题均为一级注册建筑师使用。

1℃时,在1h内通过lm2截面积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答案:D1—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错误的.A。

导热系数[W/(m·K)] B.比热容[KJ/(Kg·K)]C.传热阻[(m·K)/W]D。

传热系数[W/(m2·K)]提示:传热阻的单位应是m2·K/W。

答案:C1—6下列材料导热系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及导热对流和什么

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及导热对流和什么

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及导热对流和什么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通常也称为导热,是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导热依赖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温差,二是必须直接接触(不同物体)或是物体内部传递。

2.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对流只能发生于流体中,且一定伴随着流体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热按流动的起因不同(流动的驱动力不同)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

自然对流是由于温差引起的流体不同部分的密度不同而自然产
生上下运动的对流换热。

因此,有温差不一定能发生自然对流,还应考虑表面的相对位置是否能形成因温度差导致的密度差引起的流体
运动。

当固体表面的温度高于环境的空气温度时,该表面上方的空气受热后密度变小,自由上升,从而发生自然对流换热。

在表面下方,紧挨表面的空气受热后密度变小,由于受到阻挡积聚在表面底下,难以产生空气的自由运动,从而没有自然对流换热的发生。

而表面的下方,空气受冷后自由下沉,则可以发生自然对流换热。

强迫对流则是流体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流动所引起的对流换热。

强迫对流换热程度比自然对流换热剧烈得多,当流体发生相变的时候,对流换热则分别称为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3.热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而远距离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有热能-辐射能-热能的能量形式转换。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为: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对于固体热源,当它同周围媒质温度差不很大时(约50°C以下),热源向周围媒质传递的热量可由牛顿冷却热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为: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对于固体热源,当它同周围媒质温度差不很大时(约50°C以下),热源向周围媒质传递的热量可由牛顿冷却定律来计算。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传导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叫做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其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液体中,除了水银以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更明显.利用对流加热或降温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质可以流动,二是加热方式必须能促使物质流动.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叫做辐射.用辐射方式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地球上得到太阳的热,就是太阳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来的.一般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热工基础传热学

热工基础传热学
λ——导热系数(热导率 ),
w/(m·k),与物体性质、 温度有关,各向同性与各向异 性之别。 热流密度:
q=Φ/A= λΔt /δ
二、热对流
1、特征:(1)物体相互接触; (2)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3)依靠微观离子热运动。 (4)固体—流体、 流体—流体 2、热流量与热流密度 热流量:牛顿冷却公式
第四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的三种不同形式:热传导、热对流、 热辐射。 一、热传导
1、特征:(1)物体相互接触; (2)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3)依靠微观离子热运动。
(4)固体—固体、固体—流体、 流 体—流体
2、热流量与热流密度 热流量: Φ= λ AΔt /δ
φ
y
x
c t
1 r t
r r r
1 r2
t
t
.
z z
球坐标系里导热微分方程:
z
t(r,φ,θ) θ
φ
y
x
c t
1 r2
r 2
r
t r
1
r 2 sin 2
t
r
2
1
sin
sin
t
.
2、求解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1)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的温度
例如:tw=const tw=f1(τ)
一维稳态温度场
τ≠const t=f (x,y,z,τ) 非稳态温度场
等温线和等温面
2、温度梯度
t-Δt t t+Δt
lim t t
gradt n
n
n0 n n
q
n
3、傅立叶定律——导热基本定律

化工原理课件-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

化工原理课件-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

、 滞导•流滞流和动流和对,内湍流沿层流 传壁部 流:之 热面分 体流间 同法热 的体, 时向阻温呈热 起没很度滞传 作有小差流,极传小热。速度极快,
用质,点热的阻移较动小和混合温,度即
• 由上分析可知,
。 变没式化有仅缓对是慢流热传传热导,。传 因热 为方 液
• 在对流传热时,
体导热系数小,因此热
接触面上的温度。
解:由式(2-6)可得
W / m2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t
t1
t2
t3
t4
x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表2-1 各层温度降和热阻
• 可见,在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各层平壁的温度 差与其热阻成正比,哪层热阻大,哪层的温度差一定 大。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2.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 圆筒壁的导热与平壁导热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壁的传热 面积和热通量不再是定值,而是随半径而变化。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保温材料
玻璃棉 导热率 0.03489 0.06978
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保温材料外 层还要有保 护层:
• 镀锌铁皮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聚苯乙烯泡沫板 导热率0.04185W/m.K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离心玻璃棉
• 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用离心喷吹法工艺进行 纤维化喷涂热固性树脂制成的丝状材料,再经过 热固化深加工处理,可制成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 产品。
1 ln 75 1 ln 125
1
1
25 51 75
ln 75 1 ln 125
=1.64
51 25 1 75
• λ较小的材料放内层热损失较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存在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热传导是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物体间由于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其特点包括平壁两表面温度均匀恒定、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方向变化等,基本计算式涉及热流量、材料的热导率及平壁的导热热阻。热对流则是由流体宏观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仅发生在流体中,并伴随导热现象,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采用牛顿冷微观粒子热运动而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所有温度大于0 K的物体都能发射和吸收热辐射,其特点包括不依赖中间媒介、双向传递等,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广泛,但在常见温度范围内主要集中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个波段。

建筑火灾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建筑火灾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建筑火灾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建筑火灾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在建筑火灾的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方式对火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本文将就这三种方式展开深入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和特点。

1. 传导传导是指热量在固体介质内部传递的过程。

在建筑火灾中,建筑结构或物体的表面会受到火焰的热辐射作用,导致其表面温度升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温表面上的热量会向内部传导,使得物体内部的温度也不断上升。

这种过程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加剧火势的蔓延。

传导还包括了传热系数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

2. 对流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介质的传递方式。

在建筑火灾中,空气是最常见的流体介质。

火灾将导致空气的流动,形成对流。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从而形成对流热量传递。

这种方式会导致火势快速蔓延,使得火灾范围不断扩大。

对流还会对人员逃生和消防作业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3. 辐射辐射是指热量在真空或介质间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

在建筑火灾中,火焰释放的热辐射是主要的辐射形式。

辐射可以穿透空气,直接作用于建筑结构或物体的表面,使得其温度升高。

这种方式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辐射可以快速传递热量,导致火势迅速升级。

建筑火灾蔓延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火势的蔓延。

要有效地遏制火灾的蔓延,我们需要全面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特点和机理,并在预防和灭火工作中加以应用。

在个人观点方面,我认为加强对这三种方式的认识和研究,对防火和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火灾蔓延的机理,我们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回顾起来,本文从传导、对流和辐射三个方面对建筑火灾蔓延的热量传递方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火灾蔓延的机理,还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防火和灭火工作,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传热学知识点

传热学知识点

传热学主要知识点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2.导热的特点。

a 必须有温差;b 物体直接接触;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d 在引力场下单纯的导热一般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

3.对流(热对流)(Convection)的概念。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4对流换热的特点。

当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它与单纯的对流不同,具有如下特点:a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b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c 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5.牛顿冷却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W )(∞-=t t hA Φw []2m W )( f w t t h AΦq -==6. 热辐射的特点。

a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 K,就会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变;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均有关;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

7.导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区别。

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是一种物性参数,与材料种类和温度关。

表面传热系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影响h因素:流速、流体物性、壁面形状大小等。

传热系数: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不是物性参数,与过程有关。

常温下部分物质导热系数:银:427;纯铜:398;纯铝:236;普通钢:30-50;水:;空气:;保温材料:<;水垢:1-3;烟垢:。

8.实际热量传递过程:常常表现为三种基本方式的相互串联/并联作用。

9.复杂传热过程Upside surface: adiabaticDownside surface: adiabatic xai LL2L A/A/A/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1傅立叶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及其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方式

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方式

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众多的工业应用中,热量传递是一个极为常见但又至关重要的现象。

无论是冬天里我们依靠暖气取暖,还是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又或者是电子设备运行时的发热与冷却,都涉及到热量的传递。

那么,热量究竟是如何传递的呢?这就要说到热力学基础中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热传导。

热传导是指由于物体内部或者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从而导致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过程。

这就好比是一排排列整齐的多米诺骨牌,当我们推倒一端的骨牌时,力量会依次传递到后面的骨牌,使其依次倒下。

在热传导中,热量就像这个力量,从温度高的区域逐渐向温度低的区域传递。

热传导的发生需要有介质,而且这个介质的热导率会直接影响热传导的效率。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导率,比如金属通常是良好的热导体,而空气、塑料等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用金属锅来做饭,因为金属能够快速地将炉火的热量传导给食物;而在保温杯的设计中,会采用多层真空结构来减少热传导,从而保持饮品的温度。

接下来,是热对流。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想象一下,当我们烧开一锅水时,锅底的水受热后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较冷的水则下沉补充,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热量就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被传递。

热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均匀而自然产生的流动,比如上述烧开水的例子。

而强制对流则是通过外部力量,如风扇、水泵等,迫使流体流动来加强热量传递。

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就是典型的强制对流。

在空调系统中,风扇促使空气流动,实现室内的热量交换,也是利用了热对流的原理。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

与热传导和热对流不同,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就是通过热辐射实现的,因为太空中几乎是真空的,没有介质可以进行热传导和热对流。

传热学考试填空题

传热学考试填空题

一、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6.复合传热是指,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

(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W/(m2·K))7.单位面积热阻rt 的单位是;总面积热阻Rt的单位是。

(m2·K/W,K/W)8.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δ/λ)9.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1/h)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

(rt=1/K)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

(Rt=1/KA)12.稳态传热过程是指。

(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3.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

(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4.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

(100 W/(m2.K))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热辐射)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热对流)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0.035K/W,温压为70℃,则其热流量为。

(2kW)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的厚度为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导热热阻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学是研究温差作用下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导热是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传递;辐射则是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进行传递。传热学在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用于解决热设计和热控制等工程技术问题。与工程热力学相比,传热学更注重热量传递的速率和物体内部温度场的分布。传热学的任务包括确定热量传递的速率以及物体内部各点的温度分布,旨在强化或削弱传热,以满足不同工程实际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