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部编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第一课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要点梳理

部编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第一课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要点梳理
4、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
5、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 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 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7、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 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 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9、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贫穷 10、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 11、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意义: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利的促进 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 础。
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 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 促进人权5、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 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6、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 、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 文化方面的权利。
7、教育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教育法 、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的法律体系
8、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 到严格、规范、公证、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查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查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P2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P4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汇总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汇总

11、★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怎样正确行使权力?)(P15-P16)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要承担法 律责任。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6、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6-P7)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7、★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律明确了公民 享有的具体权利,并规定了侵权责任。(立法方面)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行政、 简政放权。(执法方面)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监 察方面) ④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10、★为 什么要规范权力 运行?( 为什么把权 力关进制 度的笼子? ) (P14)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9、★我国国家机构是如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 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13)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 力 方 国 家 机 构 的 关 系 方 面 ,在 中 央 的 统 一 领 导 下 ,充 分 发 挥 地 方 的 主 动 性 、积 极 性 ;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精编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精编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一目: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8)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是: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第二目:尊重和保障人权(1-5)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③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2018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2018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2018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二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二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二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公民权益的保障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

在道德与法治领域中,我们了解到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作为一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重点讨论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二框中关于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种法律文件,它旨在规范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和自由。

这样的保障书通常被写入国家的宪法或其他相关法律中。

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建立在公民权利的保障之上。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包括发表言论、写作、举办集会等。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信仰选择宗教,并享受不受歧视和迫害的权利。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不受非法逮捕、非法拘押等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

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公民权利的保障也包括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私人财产权是指公民有权利合法拥有和使用个人财产,并享受不受侵犯和非法侵占的权利。

这个权利的保障是为了鼓励公民投资和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除了以上所述的权利保障外,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还涵盖了公民平等和人权保护的相关内容。

公民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不论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地位。

人权保护是指国家要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教育权等。

在落实公民权利的保障方面,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并加强执法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法治体系是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础,它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性,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执法的监督和执行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此外,公民自身也有责任了解并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自己的权利可以帮助公民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履行义务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柳一中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2课知识点梳理

柳一中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1.2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宪法怎样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0、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11、尊重和保障人权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证、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成为国家的主子。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气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阔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气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同等地生存和发展。

(2)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爱护的对象:不仅爱护个人,也爱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同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化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允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见教材P9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记。

7、在我国,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敬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总结WORD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总结WORD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
高频考点知识梳理总结
第一节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
(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人教版《道法》八下第1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道法》八下第1单元知识点

初2020届《道德与法治》中考知识点班级:姓名: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公民权利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注意:权利→公权力→人民。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力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策力量属于人民。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自由。

我国人权的特点:平等性、广泛性、真实性。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着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P9阅读)(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着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的宪法原那么有哪些?〔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那么〕;〔2〕尊重和保障____的原那么;〔3〕民主集中制原那么。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表现?P3-5〔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

〔3〕宪法规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根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根本权利,并规定了实现公民根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P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什么?P4消费资料的社会公有制5、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社会经济制度6、宪法怎样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那么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P4-5广阔人民通过……管理社会事物7.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P5稳固国防,抵抗侵略,……努力为人民效劳。

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根本权利包括哪几类?P5相关连接9.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要求我们怎么做?P5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任应尽的责任。

10.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归根到底〔本质〕是什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1.____的本质内容和目的是什么?P6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开展。

12.尊重和保障____的宪法原那么对国家机关的要求?尊重和保障____成为我国的宪法原那么,它要求……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3.我国____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P7主体:在我国,____的主体非常广泛……也保护群体内容:宪法保护的____内容也很广泛,……文化方面的权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任何组织或个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019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人群的内容也很广泛。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行政机关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组织国家机构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宪法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
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教育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的法律体系
10、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1、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过程中和体现: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和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12、尊重和保障人权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证、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13、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的要求:审判机关、检查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14、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贫穷
15、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
16、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意义: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利的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