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 补充教材

合集下载

高一国文补充教材-世说新语选

高一国文补充教材-世说新语选

高一國文補充教材-世說新語選有關六朝士人行為所呈現的風貌,劉大杰說:「他們都在追求各種理想,有的講清靜無為,有的講逍遙自適,有的講養生長壽,有的講縱慾享樂,有的講田園隱逸,有的講樂天安命,他們的行為理論雖有不同,根本卻一致,都具有求逸樂、反傳統、排聖哲、非禮法的思想基礎。

」而這種風尚即是所謂「魏晉風度」、「名士風流」。

◎題解一、世說:是中國古代志人軼事小說的先河,也是記敘軼聞雋語筆記小說的先驅,更是後代記人記事小品文的典範,亦是寫實文學的代表。

無論在文字表達、語言呈現、人物的勾畫都極富藝術價值,不少精練含蓄、雋永傳神的語言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辭彙,亦有不少事列成為後來戲曲和小說的題材,甚而仿其體例著作新書,亦所在多有。

二、世說新語簡介◆名稱:世說新語原名世說,唐時稱世說新書。

◆體裁:筆記小說。

◆撰述背景:東漢後,喜品評人物,魏晉又尚清談,助談之書於是興起,世說乃箇中翹楚。

◆內容:所記多為東漢至東晉二百三十年間高士清談、人物評論和機智對應的故事。

共一千一百三十則軼聞瑣事。

◆體例:全書共三十六門,起自德行(上卷: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終於仇隙,以類相從。

依其內容可大致分為四大類。

(1)描寫魏晉名士的道德修養──如德行、方正、自新、賢媛等門。

(2)描寫魏晉士人的才能稟賦──如言語、政事、文學、捷悟、夙慧、術解、巧藝等門。

(3)描寫不同人物的情感特性──如雅量、豪爽、傷逝、任誕、簡傲、棲逸、輕詆、假譎、儉嗇、忿狷、讒險等門。

(4)描寫人物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如寵禮、排調、棲逸、企羨、規箴、容止、仇隙、紕漏、黜免、輕詆等門。

三、筆記小說:文言小說中的一種。

篇幅短小,缺乏完整結構和具體描繪,類似後來的「筆記」,故稱筆記小說。

四、清談:魏晉時士大夫專門研究討論玄理,內容以老莊思想為主,不涉現實實務,時人稱為「清談」。

◎世說新語的文學特色一、善於塑造人物形象世說中所載人物都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所載事跡也是根據相關史籍和舊聞纂輯、提煉而成,並非編撰者的杜撰。

高中语文补充教材备课用书_世说新语选

高中语文补充教材备课用书_世说新语选

世说新语选(一)石崇宴客(二)步兵丧母(三)魏武捉刀刘义庆学习重点世说新语属笔记小说,记载东汉到东晋间名士的轶闻言行,故事机趣横生,文辞简约玄澹(清高淡泊),含蓄隽永。

每一则简短记载,都透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展演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充分反映出当时文人的风范及文化的特色。

本课学习重点如下:1.认识世说新语的特色及其价值。

2.练习以简洁的文字叙事或刻划人物。

3.体悟各则故事蕴含的旨趣和道理,以培养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

题解本课选自世说新语,共三则,题目为编者所加。

第一则石崇宴客选自汰侈(骄纵奢侈)篇,记石崇骄纵奢侈,处斩未能劝客饮酒的美人。

第二则步兵丧母选自任诞(任性放纵)篇,文中反映魏晋士人对世俗礼教的两极看法。

第三则魏武捉刀选自容止(风貌举止)篇,和课本绝妙好辞一文并看,得见魏武帝曹操好强逞能、心狠手辣的枭雄形象。

世说新语全书分三十六门,以类相从。

前四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正好为孔门四科。

在前面篇章,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态度;而任诞、简傲、汰侈、尤悔、惑溺等后面篇章,则对所写的人与事多持否定态度。

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四○三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四四四年),年四十二。

刘义庆为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过继给叔父临川烈武王刘道规。

刘裕称帝后,袭封临川王。

历任荆州、江州刺史等职。

刘义庆生性简素,爱好文学,不热衷政治,喜招聚文士编撰书籍,如世说新语、徐州先贤传、幽明录等书。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时,召集门下客所共撰。

东汉以来,士人喜好品评人物,至魏、晋时代崇尚清谈,于是助谈之书大兴,世说新语乃其中最著者。

全书分三十六门,按类编排,起自德行,终于仇隙,内容大多记载东汉到东晋间名士的轶闻琐事及言行风貌。

世说新语各篇篇幅虽短,然妙语纷陈,意味隽永,全书文字清俊简丽,故事机趣横生,极富文学价值,为六朝笔记小说之杰作。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工夫、方法、步骤、检查和教材的组织等。

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根据。

下方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材分析: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浏览浅易白话文,积累常见的白话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取信,尊重别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积累白话词语。

学情分析:两篇故事虽是白话文,但言语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先生学习起来绝对容易一些。

课前预备:先生:预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材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材料。

教学方式:朗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先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材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普通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教师教读(由于先生白话文知识不够,朗读可能有必然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围绕亲情来展开描写,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例如《秋天的怀念》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愧疚、悔恨之情;《散步》彰显了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散文诗二首》描绘了孩童的天真以及孩童与母亲温馨的场景;《世说新语》体现出古时少年儿童的聪慧以及良好的家风。

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求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对于朗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本单元是关于亲情的文章,在教学时除了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应当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3.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四、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五、教学难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视频等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国家,从古到今,出现过许多令人佩服、令人称赞的少年儿童。

你都知道谁,请说一说。

预设:王冕学画、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补充《世说新语》孔融让梨、小时了了等)(二)作者简介(了解刘义庆的生平)提示:文言文翻译方法——留、补、删、换、调(三)学习活动一:纷纷大雪中感受古人的生活雅趣1.听朗读录音,划分节奏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处理好停连,试着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3.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力求生动有趣预设: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一家围坐火炉旁,讨论屋外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世说新语Word版

世说新语Word版

《世说新语》三则教材教法一、课文分析(一)《世说新语》简介南北朝时期记述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

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

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

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

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作者介绍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

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

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三)主要内容《小时了了》是孔融的故事。

有关孔融的故事,流传下来的很多,像“孔融让梨”等。

这则故事记孔融拜访李元礼之事,他对“亲”的解释及对陈韪的反击,无一不透露出他的聪慧机智和应对的敏捷。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

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

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习,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

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

主人问病,曰:“患疟也。

”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

②乞药:求医问药。

乞:求取。

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

④明德:光明的德行。

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

⑥病:损害,祸害。

2.引入《世说新语》,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整理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整理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整理版)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小说集,收录了自汉末到刘宋时期名士贵族的言谈举止、逸闻趣事。

本课节选了其中的两则故事,一则以王导的言行为主,一则以陈元方的言行为主。

这两则故事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名士们的智慧和风采。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可能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名士的风采可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古代名士的风采,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PPT,包含课文翻译、词汇解释、句式分析等内容。

2.准备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进行拓展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古代名士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然后,教师对课文进行翻译,解释生僻词汇,分析句式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阅读简易文言文,累积常有的文言词语。

2、剖析人物形象,领会文中人物的智慧。

3、学习先人的优异质量。

教课要点:1、理解要点的文言词语与句子。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自学指导(一)(时间: 3 分钟)1、读准字音。

2、读出感情,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性别、老小的差别。

(分男女朗诵)二、当堂测试:(时间: 5 分钟)1、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2、解说要点词语。

内集:家庭聚会子女 : 子侄辈,指年青一代(今义:子女)俄而 : 不久,一会儿欣然:快乐差: 差不多拟:对比三、自学指导(二)( 6 分钟)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同时谈谈还能够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意图?3、概括文章的主题。

1、明确:好的诗句要存心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一致,“柳絮”一喻好在存心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心蕴。

2、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示意,表示他欣赏道韫的才华。

3、明确:咏雪讲的是晋朝有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拓展思想谈谈还能够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累积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五、作业:1、背诵《咏雪》;2、《动向》课内作业部分。

板书设计:咏雪外在之形内在之神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一、导入我国乃礼仪之邦,在生活中,我们讲礼仪,那我们礼仪吗?今日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相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疏导课文自学指导(一)(时间: 8 分钟)1、自读课文,借助词典,初步疏导课文,并圈画出不可以解决的文言字词。

2、提出不懂的字词,并经过沟通解决问题。

明确:显示一些需要要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商定的时间。

2024秋季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2024秋季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小组合作,结合工具书及注释翻,译全文。
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后 (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 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这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 (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听了)生气地说:“真不是 人哪!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的父 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 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走下 车来拉他。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学习任务一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学习任务二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
家庭氛围: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 (1)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可 以感受到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的情景,体现出 温馨、轻松、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 (2)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 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再元 君读 ”方“:无从“信”君“”“无家 礼”“不顾”可以看出 陈元方是一个“懂礼、 直言对错、率真刚直” 之人,他的言谈举止符 合“方正”的标准。
学习任务二
友人:从“过中不至”“便怒曰”“非人哉”可以 看出友人是一个“无信、无礼”之人,他的这些言 谈举止不符合“方正”的标准;从“尊 君”“惭”“下车引”可以看出友人是一个“懂得 礼节、知错能改”之人,他的这些言谈举止符合 “方正”的标准。由此可知友人是“方正”的发展 对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补充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世说新语二则补充习题新人教版

8《世说新语》二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 雪骤.( )太傅.( ) 韫.( ) 无奕.()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咏雪》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陈太丘与友期》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下联:8.星期天,小林到西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流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二、阅读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10.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起来看看吧!《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世说新语》二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解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表达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5.审美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诗意,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与新课标要求保持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词汇,如“割席”、“绝交”、“咏雪”等,并理解其意义;学会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省略句等。
举例:《管宁割席》中的“割”,解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如“割席”表示绝交,而在其他句子中可能表示分割、割舍等。
(3)文化内涵: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礼仪、道德观念等。
举例:《管宁割席》中管宁和华歆的道德观念冲突,探讨古代礼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探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二则,让学生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交往情景。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断句与朗读:学会正确断句,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举例:分析《咏雪》中的句子成分,指导学生正确断句,体会文言文的节奏感。
(2)词语多义性:理解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割”、“咏”等,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021整理)《世说新语两则》补充习题(一)

(2021整理)《世说新语两则》补充习题(一)

《世说新语两那么》补充习题〔一〕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黑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柳絮〔xù〕聪颖〔yĭng〕谢太傅〔fù〕B.何所似〔shì〕哉〔zāi〕期行〔qī〕C.差可拟〔nĭ〕骤〔zhòu〕撒盐〔sā〕D.在不〔bù〕奕〔yì〕凝〔nīng〕2.以下黑体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项〔〕A.俄而〔不久,一会儿〕因风起〔随〕B.已去〔离开〕那么是无信〔就〕C.差可拟〔拟人〕入门不顾〔回头看〕D.未假设〔不如〕期行〔约定〕3.指出以下加粗字古今意义的不同。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3〕太丘舍去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4〕下车引之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4.选出与原文一致的一句〔〕A.既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

D.日中不至,那么是无礼;对子骂父,那么是无信。

5.简答。

〔1〕你认为《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好?〔2〕你如何理解“公大笑乐〞?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一书“〞一门。

2.解释以下句中黑体的字。

俄而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公欣然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3.翻译以下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4.《咏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在,召集人兼主讲人是,听众是。

5.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试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6.“未假设柳絮因风起〞一句把冬雪比作柳絮,你还能写出几句古诗词中咏雪的句子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配套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配套教案

8《世说新语》两则配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阅读简易文言文。

累积常有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聪慧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先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敬他人的美德。

剖析人物形象,获得感情体验。

教课要点:朗读课文,累积文言词语。

教课难点:要点词句的翻译教法学法:朗诵法,议论法,合作研究法,复述法。

教课课时:2 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雪没枝没叶没人栽,一夜寒风银花开。

花儿随风漫天舞,天地河山全变白。

二、介绍作品、编者《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绘从东汉到刘宋期间的一些有名人士的听说、逸闻,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 8 卷,分品德、语言、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 门。

《咏雪》选自“语言”一门,这部书不单保存了很多宝贵的史料,也由于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亮成为古典小说的源泉之一。

编者简介:刘义庆(公元 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天性简素,喜好文史,喜爱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消散。

三、检查预习正确读出以下生字。

ézhòu chànǐyì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四、指导朗诵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 / 大笑 / 乐。

即 / 公大兄 / 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 / 妻也。

—《咏雪》—五、解词,翻译课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

严寒的,下雪的家庭聚会家中的子侄辈在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繁何所似?”片晌,不久,一会儿急快乐地什么突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繁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世说新语辅助教材

世说新语辅助教材
*世說新語選* 補充教材
世說新語的簡介
1形式:筆記小說(不同於章回小說) 2內容大多記載東漢到東晉間文人名士的軼聞 瑣事及言行風貌 3和當時喜歡品評人物的社會風氣有關 4由南朝宋的劉義慶及其門下編寫而成 5原名世說,全書按性質分類編排,共三十六 篇,收錄一千一百多則故事 6起於德行,終於仇隙,內容可分成德行、言 語、政事、文學四科
懷疑他擦粉,便在酷暑炎夏,送給他熱湯餅 吃,他吃後,大汗直冒,用官服自己擦臉, 臉色更變得光潤白淨。
臣子豈有功
原文
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 「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 猥頒厚賚。」中宗笑曰:「此事豈可使 卿有勳邪?」(排調篇)
翻譯 晉元帝皇子降生,普遍賞賜群臣。殷洪喬謝
賞時說:「皇子誕生,普天下共同慶賀。臣 下沒有功勞,卻辱蒙重賞。」元帝笑著說: 「這件事難道能讓你有功勞嗎?」
郝隆晒書
原文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 答曰:「我晒書。」(排調篇)
翻譯 七月七日這天,郝隆在太陽下挺著肚子躺著。
別人問他在幹什麼,他回答說:「我在晒 書。」
面如傅粉
原文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文帝疑其傅 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噉,大汗出, 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容止篇)
翻譯 何晏注重姿容儀表,臉面十分白淨。魏文帝
魏武捉刀
原文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 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 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 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 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 使。(選自容止篇)
小時了了
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 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 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 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 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 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 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 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 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 踖。(言語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席断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 原文 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 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德行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翻土种菜,看见地上 翻译 翻出一小块黄金,管宁依然挥动锄头,把金
子当作是寻常的瓦石一样;华歆却把它捡起 来,然后才丢掉。又有一次,两人同席读书, 有人乘一辆豪华的车子从门前经过,管宁照 样读他的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观看。于 是管宁把座席割成两半,分开座位说:「你 不是我的朋友。」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 原文 「前有大默林,饶子,甘酸,可以解
渴。」士卒闻之,乘此得及前源。(假
谲篇)
翻译 魏武帝行军时迷路了,见士卒们都口渴难耐, 就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默林,结了很多 梅子,又甜又酸,吃了它就可以解渴了。」 士卒们听了,都满口生津,忘了口渴;就乘 着这时候得以到达前面的水源。
郝隆晒书
原文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 答曰:「我晒书。」(排调篇)
翻译 七月七日这天,郝隆在太阳下挺着肚子躺着。 别人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在晒 书。」
面如傅粉
原文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文帝疑其傅 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 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容止篇)
翻译 何晏注重姿容仪表,脸面十分白净。魏文帝 怀疑他擦粉,便在酷暑炎夏,送给他热汤饼 吃,他吃后,大汗直冒,用官服自己擦脸, 脸色更变得光润白净。
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 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 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自新篇)
东床快婿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 原文 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
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 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 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 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 嫁女与焉。(选自雅量篇)
母猿断肠
原文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 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 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 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黜免
篇)
周处除三害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 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 原文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 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 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 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 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魏武捉刀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 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 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 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 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 使。(选自容止篇)
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 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 原文 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七步成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原文 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 色。(文学篇)
翻译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好 一首诗,作不成的话,就要用重刑惩罚。曹 植当时应声便作诗说:「煮熟豆子拿来作羹 汤,滤去豆渣好做成豆汁。豆茎在锅子底下 燃烧,豆子在锅子里面哭泣。本来就是同一 个根上生长的,为什么要煎熬得如此急迫?」 魏文帝听了,露出非常惭愧的神色。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方
正篇)
*世说新语选* 补充教材
世说新语的简介
1形式:笔记小说(不同于章回小说) 2内容大多记載东汉到东晉间文人名士的轶闻 琐事及言行风貌 3和当时喜欢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有关 4由南朝宋的刘义慶及其门下编写而成 5原名世说,全书按性质分类编排,共三十六 篇,收录一千一百多则故事 6起于德行,终于仇隙,内容可分成德行、言 语、政事、文学四科
世说新语的特色
1分则记载,一则一事,各自独立 2言简意赅,人物形象鲜明 3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漫画式的重点式夸张 描绘 4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5情节具有戏剧性,曲折风趣 6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写
世说新语的价值
1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 2人物刻画非常成功 3是笔记小说的先驱 4为后世小品文的典范 5后世诗文常用其典故 6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7提供后代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
绝美绝丑
原文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 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 齐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篇)
翻译 潘岳有美妙的姿容,并且很有神情。少年时 候挟着弹弓在洛阳大街上走,妇女们遇到了, 没有不手拉着手围住他的。左思长得很丑, 也仿效潘岳的样子在大街上漫游,于是成群 的妇女一齐朝他乱吐唾沫,弄得他狼狈地回 家。
刘伶脱衣醉酒
刘伶常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原文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巾军中?」
(任诞篇)
翻译 刘伶常常狂饮放荡不羁,有时脱去衣服,光 着身子在屋中。有人讥笑他,刘伶说:「我 把天地当作房屋,把屋室当作裤子,你们几 位为什么进入我的裤裆里?」 「巾军」 ,音ㄎㄨㄣ,有裆的裤子。
尽兴而返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 原文 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
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 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 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任诞篇)
荀巨伯仗义退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 原文 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
作者介绍
大家好 我是临川王刘义庆 虽然我是皇族 可是我不喜欢争权夺利 还是寄情文学比较愉快
坏脾气引来的杀身之祸
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 原文 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
一时俱教。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 恶性者。(忿狷篇)
翻译 曹操有一个歌女,声音清越高昂,但脾气极 坏。曹操想杀掉她,又可惜她的才华;想宽 免她,却又不能忍受。于是挑选了一百个人 同时训练。不久,发现有一个歌女的声音能 赶上了她,曹操就把那坏脾气的歌女杀了。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 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 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 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 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 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 踖。(言语篇)
陈元方答客问
Hale Waihona Puke 臣子岂有功原文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 「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 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 卿有勋邪?」(排调篇)
翻译 晋元帝皇子降生,普遍赏赐群臣。殷洪乔谢 赏时说:「皇子诞生,普天下共同庆贺。臣 下没有功劳,却辱蒙重赏。」元帝笑着说: 「这件事难道能让你有功劳吗?」
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 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 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 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 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德
行篇)
绝妙好辞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 原文 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
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 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 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 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 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 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 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 及卿,乃觉三十里。」(选自捷悟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