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概括段落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全文共1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巨人的花园很可爱,孩子们在花园里很快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巨人回来了,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同时也赶走了春天。
第三部分(第1015自然段):写巨人醒悟后,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充满快乐。
2、四年级下册26课巨人的花园上课笔记①文中句子的意思及作用1.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
这是一个中心句,领起下文对大花园美好情景的描述。
2.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从这段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巨人是一个凶恶、冷漠、自私、霸道的人。
3.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赋予桃树小鸟花儿以人的情态,写出了花园里景物的美丽、可爱。
4.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巨人把孩子们比作最美丽的花,说明孩子们像花一样娇嫩可爱,正是孩子们把春天带进花园的,也正是孩子们让巨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人不能自私,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②课文分段及大意脉络梳理:全文共1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巨人的花园很可爱,孩子们在花园里很快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巨人回来了,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同时也赶走了春天。
第三部分(第1015自然段):写巨人醒悟后,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充满快乐。
③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并砌起了围墙以及醒悟后拆除围墙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之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2):讲述了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人类遭遇灾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讲述了女娲修补天地的过程,她寻找彩石、炼石补天、杀龟撑天、杀死黑龙、堵塞洪水,这是故事的经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天窗概括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天窗概括
《天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孩子们通过天窗观察到外面世界的种种景象,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课文以天窗为线索,先介绍了天窗的位置和作用,然后描述了孩子们通过天窗观察到的外面世界的各种景象,如雨天、晚上、闪电等。
这些景象让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也让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他们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想象着自己能够飞翔、探险、创造奇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无限乐趣和想象空间,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课文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留意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美好和乐趣,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文章,通过学习它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第六讲 分清段落,概括大意
很少有人知道 墨守成规 不为人知
(2)“按通常的切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另一种 切法”指的是___________。
从顶部切到底部窝凹处 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5.本文可分为两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试 着写出每一段的大意。
第六讲 分清段落,概括大意
导语
本专题学习段落的划分与段落大意的概括。通过 这一题,初步了解分段的依据,掌握概括段落大意 的方法,学会正确地对段落进行划分与概括。
指导篇
阅读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
①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 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 的新本领。一天,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 ,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 看里面藏着什么。”
7.从书店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作者是怎么 做的?读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他马上脱下外衣,把书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
8.读了选文,你觉得小作者想要通过买书这件事告诉我 们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本文通过记叙“我”买书回家遭遇大雨的 经历,说明“我”热爱读书,同时也表达了 书籍是人类真正的朋友这一观点。
2.“深”在字典中有这样三种解释:①从上到下 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深奥;③很,十分。 “深有感触”一词中的“深”应是第( )种解释; “深藏其中”一词中的“深”应是第( )种解释。
③①
3.根据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清晰( ) 通常( ) 反义词:生疏( ) 秘密( )
清楚 平常 熟悉 公开
4.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循规蹈矩”的意思是_________,“鲜为人知”的 意思是__________,和这两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词语有 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
1小学语文概括大意方法一、关键句摘录法这是一种常见而又简单易行的概括方法。
有的文章中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揭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这些概括性强的关键语句,就可以概括段意或全文大意,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直接“抄”或者稍加改动即可。
如:《郑成功》一文,最后一节在全文中就起到一个总结作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根据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事,既方便又准确。
再如:在学习第13课《秦兵马俑》时,我发现第三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一句是过渡句,将秦兵马俑的特点高度概括出来了。
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不少学生知道,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前半句承上,也就是说第二节是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后半部分启下,也就是说后面几节是写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就是这样一句话,使我们对课文条理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孩子们也能够很自然地概括出第二节和第四到第十节的意思,同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一目了然。
就像中心句一样,过渡句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句型,利用它,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分段,概括段意。
相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概括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二、主干提取法在众多的方法当中,我经常会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
就像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一样,要有主语和谓语。
每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必定有作者描写的对象,并且对这个对象所描写的内容。
所以,删去旁枝末节,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干什么或什么东西怎么样”,用这样的句式就可以很容易地概括课文的内容,而且比较多地适用于各类文章。
如:《船长》一文,写谁?写船长,干什么?沉着镇定地指挥全船的人进行脱险。
《西湖》一文,写什么?西湖,怎么样?景色美。
这种方法就像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根,重点部分就突出出来了,虽然寥寥几个字,但却简单明了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进行适当补当、丰富,不就可以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内容吗?三、要素罗列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
四年级上册琥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
四年级上册琥珀课堂笔记之分段段落大意脉络梳理:全文共18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测琥珀形成的时间。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1.抓住重点。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通过梳理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以及分析作者推测的依据,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
2.注重培养想象力。
在理解了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之后,再来自己推测小苍蝇和蜘蛛被包住的过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测能力。
3.注重语言训练。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品读,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通过练习说话来积累语言,培养表达能力。
无论是读还是说,都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主要内容: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不明真相还自以为是。
段落大纲:全文共7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故事的背景,引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2、3段):小鸟告诉青蛙他来自很远的地方。
第三部分(第4、5段):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第四部分(第6、7段):青蛙不相信天很大,小鸟让青蛙跳出井看一看。
《金色的草地》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
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段落大纲: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当蒲公英盛开时,窗前的草地上变成了金色。
第二自然段: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三自然段: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第四自然段:写我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搭船的鸟》是第一篇精读课。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不断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探月工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2、四下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说课稿一、教材解析二、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2.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三、学生自读、思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PPT出示自读要求(1)快速默读课文,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可在课文旁批注:课文写了什么梦?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圆的?(2)小组讨论交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汇编
阅读指导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段意的好习惯,对自己写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都是有帮助的。
要求概括段意做到言简意明,不能罗里罗嗦,说个没完,什么是准确呢?就是抓住段的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例1小城里每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中。
例2童第周二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童第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二)用文章重点句概括段意有的文章段落中,作者在叙述事实以后,用抒情议论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这些感想,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主旨,点明了段的中心。
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段的段意。
例3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语句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步骤:1. 段落中共有几句话。
2.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 可以分为几层意思4. 每层讲的是什么内容。
5. 归纳每层的意思,进而概括出段的主要意思。
例4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四年级第12课盘古开天地分段段落及大意
四年级第12课盘古开天地分段段落及大意《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故事极具想象力,课文通过盘古开天辟地,体现了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自己的无限想象力。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沉睡在混沌一片的天地里。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盘古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观潮》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我们”登上海塘大堤,观看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爬天都峰》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假日,地点是天都峰,人物有“我”和“不相识的老爷爷”,事件是: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意思分别是∶(1)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
(2)猎狗想要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
(3)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了。
根据各部分意思可以归纳为: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并想要伤害它,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保护小麻雀,我唤回猎狗,小麻雀得救。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陀螺》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5.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女娲补天》写了天塌了、女娲补天、五彩云霞。
从文章看,“天塌了”和“五彩云霞”写得简略,是次要的;"补天"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6.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考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考点总结一、概括能力。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段意合并法:先概括出每个段落的大意,再把段意合并起来。
如写植物生长过程的文章,可以分别概括每个生长阶段段落的内容,然后组合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2. 概括段落大意。
- 摘句法:直接摘取段落中的中心句作为段落大意。
中心句可能在段首(总起句),如描写景物的段落,开头可能就点明了这段景物的主要特点;也可能在段中或段尾(总结句)。
- 归纳法:如果段落中没有中心句,就需要归纳段落中的主要内容。
可以通过找出关键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行为、事件等进行归纳。
二、理解能力。
1. 理解词语意思。
- 联系上下文理解:把词语放在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例如“静谧”这个词,在描写夜晚森林的段落中,根据文中描写的安静氛围,可以理解为安静、宁静的意思。
- 近义词、反义词法:通过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来理解。
如“敏捷”的近义词是“灵敏”,可以帮助理解其表示动作迅速、灵活的意思;“粗糙”的反义词是“光滑”,能辅助理解其表面不光滑的意思。
- 拆字法:对于一些合成词,可以把字拆开分别理解,再组合起来。
如“弥漫”,“弥”有满、遍的意思,“漫”也有到处都是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充满、布满的意思。
2. 理解句子含义。
- 抓住关键词理解: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后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
例如“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
”这里的“幸福”“阳光般灿烂”就是关键词,通过对这些词的理解可以知道这个人非常开心。
-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往往与文章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如在描写人物克服困难的文章中,“他终于跨过了那道坎儿”,这个“坎儿”可能不仅仅是实际的障碍,联系上下文可能是指人物面临的心理或生活上的困难。
- 从修辞手法角度理解:如果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要先明确修辞手法,再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如“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研究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以下是几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题目扩展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已经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稍加扩展就能得到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它们并合理组织,就是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XXX连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摘录句段法。
有些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即可抓住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总之,无论用哪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都需要认真阅读和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跳跃,难以把握文章内容,导致理解不完整。
特别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就连成人也会感到吃力。
但是,每种知识都有一定的研究方法。
对于文章概括,首先要了解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些事情,结果如何。
同时,语言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细的事情要具体表达,略写的部分可以用简短的话来概括。
掌握了这种方法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巩固,不断完善学生的研究能力。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这种方法到自己的研究中,有效提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除此之外,概括段意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概括的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空洞的词语代替内容,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如何。
其次,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不能漏掉重要的要点。
最后,概括要简明扼要,避免过多的细节,只需要突出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段意层意知识点概括段落层意1 .要求:明确、简练、完整、连贯2.方法:1) 分析关系,找中心句2) 分清主次,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事件,围绕题目和内容描述这段写了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下一段写了谁,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
3) 体会内容,归纳段意:看每一段围绕全文的主要内容说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意思之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为段意。
找中心句1、找中心句中心句概念: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主旨的句子,一般都是文中原句。
2、位置及作用(1)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又称总起句(作用:总括全文、掲示中心);(2)文章或自然段的结尾,又称总结句(作用:点明主旨,总结全文或全段);(3)文章或自然段的中间(作用:承上启下)(4)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起着强调和増强印象的作用。
3、如何寻找中心句(1)从开头找中心句。
这是一种较常用的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文章的开头即先概括总说,再举例说明这个概括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2)从结尾找中心句。
有的文章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或抒发一定的情感或揭示一定的道理或赞美可贵的品质,或说明获得的启示.....这样的中心句通常要到结尾部分去找。
(3)学会找段落的中心句。
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与找整篇文章的中心句方法可以通用。
段落的中心句有的在开头引出下文;有的在结尾总结上文,还有的中心句在中间前部分承接上文,后部分引出下文,起着过渡的作用。
概括主旨内容概括内容主旨1.步骤:1)初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2)分段、归纳段意3)再读文本,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2方法:1)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
2)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
3)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顺序所写。
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笔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笔记- 生字词。
- 易错读音:“薄雾”的“薄”在这里读bó,不读báo。
“横贯”的“贯”不要读成guàn。
- 重点字词解释。
- 横贯: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
形容水势很大。
- 段落大意。
-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 第二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江面很平静,人们在等待大潮的到来。
先写观潮的时间、地点,再写江面平静和人们的心情。
- 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三自然段从声音方面写潮水来时的气势,“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第四自然段从样子方面写潮水的雄伟壮观,“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语句生动地描绘出潮水汹涌澎湃的样子。
- 第五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江面景象。
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过了好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生字词。
- 生字:“穆”“玛”等字,注意笔画顺序。
- 词语:“咫尺”表示距离近,“堪称”是可以称作的意思。
- 课文内容。
-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 首先介绍了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 接着从大峡谷的长度(长504千米)、深度(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和宽度(谷底宽74 - 200米)等数据说明它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 还描写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观,如“峡谷里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展示了大峡谷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水形态。
- 生字词。
- 多音字:“应”(yīng应该、yìng答应),“数”(shǔ数数、shù数学、shuò数见不鲜)。
- 重点词语:“不可计数”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 文章结构。
-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傍晚):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看到了一株大榕树,这部分重点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四下语文第五课概括内容
四下语文第五课概括内容
四下语文第五课《草原的早晨》概括内容
在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第五课《草原的早晨》带领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草原,感受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下面,我们就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早晨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一、文章主题
文章主要通过描绘草原早晨的景色、动物和人物活动,表现了草原的美丽、宁静和生机勃勃,同时展现了草原民族勤劳、善良、热情的性格特点。
二、文章结构
1.引子:描述了草原的辽阔和美丽,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2.主体部分:分别描绘了草原早晨的天空、大地、动物和人物活动。
a.天空:朝霞映照,阳光洒满草原。
b.大地:绿草如茵,野花盛开。
c.动物:牛羊悠闲吃草,鸟儿欢快歌唱。
d.人物活动:牧民们赶着牲畜,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3.结尾:再次强调草原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文章亮点
1.语言优美: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2.情感真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人感受到草原的神奇魅力。
3.情节生动: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草原的早晨,亲身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
总之,《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宁静、生机勃勃的草原画卷,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的热情与勤劳。
【阅读专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1运用摘句法概括文段主要内容(试题)学生版
专题01 运用摘句法概括文段主要内容【典型例题】秋天的香山公园走进香山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
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
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
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
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
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
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
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
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
一串红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
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曲卷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
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想一想:上面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思路导引作者以香山公园的“秋景”为题,按照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香山公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每段都围绕一个中心句来介绍,结构清晰明了。
我们在归纳这样的文章段落大意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摘句法。
如第③段,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摘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作为段意。
答题模板摘句法1.摘句法就是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出来,作为段落大意的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3.辨别方法(1)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的句子;(2)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的形式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中间或结尾的句子。
4.注意(1)要看所摘的句子能不能准确、精练地概括段意;(2)如果所摘的句子较长,可以适当地进行删减,但不能改变原意。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段落意思,不要喋喋不休。
什么是准确的?就是抓住段落的精髓,不偏离段落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例1这个小镇的每个院子里都种了许多树。
有桉树、椰子、橄榄、梧桐等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的香味飘散在大街小巷和院子里。
梧桐盛开,好不热闹,小镇仿佛笼罩在从天而降的红云中。
例2童第周二十八岁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资助,去了比利时,师从欧洲一位著名的生物学教授。
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
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
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
(2)在文章中一些用文章关键句概括意思的段落,在叙述事实后,以抒情讨论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些感受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指出了段落的中心。
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段落意思作为段落。
例3今天清晨,雪停了,天放晴了。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灿烂地照耀着雪后的大地。
辽阔的田野白雪皑皑,巍峨的群山银装素裹。
多么壮丽的北国风光,多么喜人的雪景丰收景象。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如果一个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达中心的句子,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步骤:1.这一段有几个句子。
2.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3.可以分为几层。
4.每一层的内容是什么?5.总结每一层的意思,然后总结段落的主要意思。
例4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四下语文第五课概括全文
四下语文第五课概括全文标题:《四下语文第五课:草原的呼唤——全文概括》在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中,第五课《草原的呼唤》以其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情感带领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本文将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详细概括,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课文主题《草原的呼唤》以描绘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壮丽景色为主线,通过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呼唤,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二、课文结构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1.描述草原的美丽景色:课文首先描绘了草原的辽阔、碧绿、一望无际,以及草原上的牛羊成群、牧人放歌的美好画面。
2.叙述作者在草原的经历: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曾在草原上度过的美好时光,包括骑马、放牧、观赏日落等,展现了草原生活的丰富多彩。
3.呼唤人们保护草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担忧,呼吁人们珍惜草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课文内容详细概括1.草原美景:课文用大量生动的词语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如“碧绿如玉”、“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
2.草原生活: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草原上的经历,展示了草原生活的悠闲、自由和快乐。
如骑马在草原上奔跑、与牧民一起放牧、观赏壮丽的日落景象等。
3.呼唤保护草原:课文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担忧,指出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呼吁人们珍惜草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四、总结《草原的呼唤》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叙述作者的草原经历,以及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担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让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注:本文仅作学习交流使用,禁止用于其他用途。
概括主要内容【范本模板】
小学语文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借助题目。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比如《蝙蝠和雷达》这一课,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发现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抓住关键词“启示”,学生可以将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并把它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夜空中航行.再比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中,课题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课上可以随机梳理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如何?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的援军争速度,抢先赶到卢沟桥,并于敌人激烈搏斗,夺取了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2、要素归纳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四年级的课文《中彩那天》,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而父亲还车是故事的结果.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概括为: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奔驰轿车,他不知道该不该还车,在面临了一个道德难题的考验后,他最终把车换给了库伯。
3、摘录主要句子。
有的文章结构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
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文章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4、合并段意。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之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来说,概括段意要从如下几点入手:第一,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第二,再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抓住这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分析和比较,考虑它们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关系的内容;第三,最后将次要内容舍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段的中心,这就是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通常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1)摘引法
在概括段意时,常常直接摘抄或引用段落里的词句。
采取这种摘引法,一定要注意准确地判断出段的中心句,找出起关键作用的词句。
(2)综合法
有时候一个段落较长,内容较多。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层次,先归纳出层次的意思,再把层意加以综合,归纳出段意。
(3)提取法
有时候,一个段落包含若干层次的意思。
在归纳段意的时候,可以取其主要的、重点的层次的意思,舍弃那些次要的或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的层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