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知识点汇总
学前游戏论(00399适用浙江河南广西)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生物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福禄贝尔、经典游戏理论等。
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物性特点。
但未能客观全面地展示儿童游戏作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考点2:简述社会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观点。
在理论上划清了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界限;肯定了成人与教育影响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作用;肯定了游戏作为儿童掌握社会文化生活经验手段的有效性。
但他强调有目的的开展活动,否认了游戏是一种自发、自由主义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考点3:简述主体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评述。
答: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强调儿童在游戏活动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强调儿童在游戏中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揭示了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肯定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人指导儿童游戏,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考点4:简述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三个方面的不同。
答: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在成人的生活中,工作是最主要的活动,游戏只是一种陪衬和调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一)
重庆市万州区成才自考助学中心助学资料课程名称:学前游戏论(一)课程代码:00399一、选择题:(共12分,每空1分)1.福绿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________活动的表现。
()A.自我 B.合作 C.单独 D.团体2.一个孩子在原有的认识图式中已有了“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3.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B、认知发展价值C、行动发展价值D、情感发展价值4.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5.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下列三种游戏水平按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练习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 B.练习游戏、规游戏则、象征游戏C.象征游戏、练习游戏、规则游戏 D.规则游戏、练习游戏、象征游戏6.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
这种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7.学前教育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有主动性原理、个别化原理和 ( )A.发展性原理 B.社会化原理 C.目的性原理 D.趣味性原理8.搭积木、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筑碉堡是属于()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9.几个幼儿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游戏主题,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这种游戏属于(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10.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属于教学游戏的是()A.幼儿按自己意思用积木进行构造活动B.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C.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自发地结伴下跳棋D.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玩的开商店的角色游戏11.儿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地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的游戏,称为( )。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游戏?学前游戏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学前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发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2) 活动性和体验性:游戏通过身体和感官的活动来进行,让儿童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3) 综合性和整体性:游戏能够综合地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
(4) 轻松和愉快:学前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让儿童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
3. 学前游戏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前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发展语言能力:游戏中的交流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游戏能够让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塑造情感态度:游戏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5) 促进身体发展:学前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综合题1. 描述一个你参与的学前游戏活动,并谈谈你觉得它的教育意义。
我参与过一个名为“探险乐园”的学前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自然的乐趣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导师引导和指导他们。
我们先是到了一片小树林,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树木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木上的昆虫和蚂蚁,用收集袋收集了一些落叶和小动物的样本,还有一些儿童专用的工具,如小铲子、放大镜等。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考试要点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考试要点学前游戏论一、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二、游戏的生物本质观的学说有:剩余精力说、游戏复演说、游戏成熟说三、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学首先提出)四、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强调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五、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新探索: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其实质在于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从而也点明出了游戏的主体性本质六、游戏是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理论意义:1、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2、充分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加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深刻提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3、提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4、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5、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七、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序是评判教师指导游戏指导水平高或低的关键指标八、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九、游戏是愉快的活动,是属于游戏的外界刺激十、游戏的特性:1、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2、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3、区别于探究行为4、区别于工具性行为5、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十一、三内说:控制、真实性、动机十二、四因素论:灵活性、内部动机、虚构性、肯定的情感十三、五特征:1、令人愉快、有趣的活动2、没有外在的目标3、自发自愿的4、包括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5、与非游戏之间有着某种系统性的联系十四、六特点:自由、松散、易变、非生产性、由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虚构十五、游戏行为特征:内部动机、对手段的注意、我能拿它做什么、想象或虚构、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游戏者积极参与十六、游戏情景的特征:游戏者熟悉的环境、儿童能够自由选择、成人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舒适安全友好的心理气氛、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十七、游戏的外显因素:表情、动作、活动对象、言语等十八、游戏动作的类型:探索、象征、嬉戏十九、儿童所扮演的角色的类型: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虚幻性角色二十、儿童游戏语言,按功能分类: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二十一、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1、游戏动机: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内部控制2、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能/成就感、幽默感、驱力愉快二十二、外部条件因素的特征: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二十三、学前儿童的认知游戏分类: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二十四、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袖手旁观的行为、单独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二十五、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机能游戏、想象游戏、接受游戏、制作游戏、二十六、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及特征分类:动作性游戏、探索性游戏、表现性游戏、建构性游戏、角色扮演性游戏二十七、按游戏的教育作用(或目的)分类: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二十八、按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分类:创造性游戏(角色、结构、表演)、有规则游戏(智力、体育、音乐)二十九、游戏的开展与教育教学任务的结合分类: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三十、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1、学前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3、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三十一、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三十二、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1、内容的发展2、游戏形式的发展:动作的渐次连贯、游戏语言的发展、持续时间的推延、规则的明朗化、游戏活动的社会化三十三、游戏的价值:1、游戏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所需要2、游戏实现着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作用3、如果前者是儿童主观上的需要的话,后者则是客观上的结果,两者统一于儿童发展的同一过程,并同时实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二)
重庆市万州区成才自考助学中心助学资料课程名称:学前游戏论(二)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A 6—11岁B 7—12岁C 8—13岁D 9—14岁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A 非能性活动B 本能性活动C 非社会性活动D 社会性活动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A内部控制B 内部虚拟C 内部真实D 内部动机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A 结构游戏B 感觉运动游戏C 练习游戏D 象征性游戏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9.用雪堆雪人属于()A 感觉运动游戏B 象征性游戏C 结构游戏D 规则游戏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A 第一层次的需要B 第二层次的需要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B两岁左右C三岁左右D四岁左右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B 足够的游戏空间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A 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蒙台梭利D 福禄贝尔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B 40平方米C 50平方米D 60平方米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 )A 动态、用水——手工区B 静态、用水——玩沙区C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D 动态、用水——积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399学前游戏论
00399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第二章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游戏的分类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第一节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第二节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第四章影响学前游戏的因素第一节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第二节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第三节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第二编教育实施第五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第二节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第六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第一节学前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第二节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第三节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第四节学前游戏的评价第七章学前游戏的分类指导第一节婴儿游戏的指导及实例第二节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及评价第三节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及评价第四节幼儿表演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指导第八章学前家庭教养中的亲子游戏第一节亲子游戏的发展与特点第二节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第三编发展与借鉴第九章学前游戏研究的历史沿革第一节国外学前游戏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我国学前游戏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发展第十章国外学前游戏理论的流派第节经典的游戏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对于什么是游戏这~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人们对于游戏概念的不同解释。
一方面,游戏这种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
游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它包括的行为具有极广的范围。
各种游戏在主动控制的分量、复杂的程度,动静的性质和运用材料的种类多少等方面,差距很大,而且又灵括多变。
(一)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然而游戏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在游戏被置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的状态持续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相当漫长的时期之后,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人类逐渐关注起自身早已有之的行为之——游戏。
00399 学前游戏论 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本质与特征)(参考教材: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第二章一、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1。
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 “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
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
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2。
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
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
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
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
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学前游戏论(00399适用全国)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儿童游戏研究发展的阶段。
答:把儿童游戏作为真正科学工作者研究(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对象,始于19世纪下半叶。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儿童游戏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这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2)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而言缓慢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游戏研究领域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儿童游戏研究呈飞跃发展的态势。
考点2:简述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1)从理论的发展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从游戏的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
考点3:简述教育家对学前游戏的论述及其运用。
答:(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先把儿童游戏作为一项单独行动类别,提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
(2)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幼儿应有的活动,游戏可以作作业的准备。
(3)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认为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有为的资质——这种资质足以作为他将来活动的基础,所以应该加以奖励。
0399学前游戏论的复习资料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1·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2·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3·游戏内容: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4·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5·娃娃游戏: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
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
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
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6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
如嵌插圆柱(大小高矮不同),比较各种木条(宽窄、厚薄、长短不同)和立方体(大小不同),各种几何图形嵌板(三角板、圆板、五边形板、梯形板等),粗滑、重量不同的材料,发声盒、铃和音乐教具,写字及计数材料,等等。
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学前游戏论参考知识点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本章核心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本质观1、游戏的生物生本质观的基本观点: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2、社会性本质观:(1)此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坚持社会性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的特征。
(2)我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社会性本质观。
(3)对社会性本质观的评价:这种游戏本质观容易导致:“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4)教育家杜威的游戏本质观。
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1、了解我国的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简答):一、游戏室儿童主动的资源的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理解纽曼的游戏特征学说。
如控制:内控与外控?;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填空)动机可疑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填空)第三节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1、学前游戏的结构:(1)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
(填空)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名词解释)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名词解释)儿童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这说明游戏是受哪种动机控制:内部动机的控制)(选择题)角色扮演。
浙江省2020年04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将游戏作为他在母育学校体系中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并提出成年人领导和参加游戏的重要性,主要依据的思想是(A)A、“适应自然”B、“物竞天择”C、“顺其自然”D、“游戏教学原则”2、在教师指导下,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效果”的幼儿活动是(C)A、游戏B、体验C、教学D、学习3、在游戏中自信心强,并易于成功,能够进行反复尝试的儿童是(B)A、自我效能低B、自我效能高C、自我感觉好D、自我感觉不好4、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_____左右。
(A)A、2岁以内B、3~4岁C、5~6岁D、6~7岁5、在儿童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C)A、领导者B、控制者C、支持者D、旁观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6、直接方式的言语指导主要在下列等几种情境下使用。
(ABCE)A、非独立游戏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危险因素或违反常规的现象B、游戏需要教师教授儿童才会玩且又是初次玩C、游戏开始D、儿童正常的自由游戏进行中E、游戏结束7、以下适合2岁幼儿开展的游戏有(ABC)A、活动性游戏B、发展语言的游戏C、感官游戏D、棋类游戏E、建构游戏8、亲子游戏的特点(CD)A、刺激性B、功能性C、情感性D、发展性E、目的性9、以下属经典游戏理论的有(ABCDE)A、剩余精力说B、松弛说C、生活预备说D、生长说E、复演说1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_____三部分组成。
(BCD)A、真我B、伊特C、自我D、超我E、精神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德国的_____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_____。
学前游戏论试卷及答案重点
学前游戏论真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将游戏看作是9A.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B.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连续和再现C.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打算D.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2.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法,充分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10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3.角色游戏指导的首要任务是194A.分配游戏角色B.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打算C.教会儿童扮演游戏角色D.确定游戏规则4.关于儿童在游戏时的表情,正确的说法是A.茫然发愣B.总是专注认真的C.总是在笑D.有多种表情5.“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34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言语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言语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言语6.学前儿童的游戏划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四种,其划分依据是43A.按学前儿童的认知开展分类B.按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行为表现C.按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D.按游戏的主题7.游戏中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
彼此间和谐相处,但他们仍在单独游戏,活动中没有合作行为,这种游戏是45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8.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法,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这一概念被称为68A.游戏内容B.游戏形式C.游戏规则D.游戏主题9.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的研究,儿童第一层次的需要是76A.维持生命、平安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B.认知水平的需要C.社会性需要D.自我开展的需要10.2岁以内的婴儿,应为他们提供44A.智力玩具B.形象玩具C.开展感觉运动的玩具D.结构玩具11.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儿童游戏施加影响,这种游戏指导方法称为164A.平行游戏指导B.共同游戏指导C.旁观者指导D.非言语指导12.婴儿游戏的组织实施方法要注重184A.以集体指导为主B.以小组指导为主C.以个别指导为主D.以集体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13.有规则游戏的几个根本因素中,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评价有规则游戏是否有效的依据是220A.游戏的任务B.游戏的玩法C.游戏的规则D.游戏的结果14.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224A.婴儿时期B.学前时期C.幼儿时期D.儿童时期15.相关研究说明,低结构课程〔如英国的放开教育方案〕班级中的儿童比高结构课程〔如蒙台梭利学校方案〕班级中的儿童进行更多的119A.练习性游戏B.建构性游戏C.操作性游戏D.想象游戏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完成的决定性条件是151A.游戏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B.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C.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D.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17.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以下哪一个阶段?247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18.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根底的教育家是9A.夸美纽斯B.皮亚杰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19.依据室内游戏区创设要求,不适宜与积木区邻近设置的活动区是142A.娃娃家B.美术区C.图书区D.音乐区20.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的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实质的理论是305A.认知开展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游戏的元交际理论D.维果茨基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学前游戏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本质与特征)6一、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
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
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
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
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
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
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
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2020年10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全国)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学前游戏论(课程代码0039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的学者是()A.斯宾塞B.霍尔C.格鲁斯D.拜敦代克2.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时“不增加任何生产的物质或任何新因素,除去物品在游戏者之间的转移和变化”是指游戏活动哪方面的特点()A.自由B.松散C.非生产性D.虚构的3.游戏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指()A.动机与体验B.游戏与快乐C.选择与自由D.探索与象征4.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在学前游戏的分类中属于()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练习性游戏D.经验性游戏5.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A.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B.情景转变、以物代人、以人代人C.情景转变、以物代人、以人代物D.创设场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6.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竞赛性游戏中,幼儿经历着紧张,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这些体现了游戏哪方面的作用()A.情感发展B.社会性发展C.智力发展D.动作发展7.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这类玩具属于()A.形象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娱乐玩具8.备有各种积木、插板、木钉板、智力玩具、结构材料、手工材料、建造材料、电动玩具等,培养幼儿操作兴趣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发展注意力广度、记忆力和语言技能及合作精神,是()A.科学区B.积木区C.美术区D.益智操作区9.下列不属于...维列鲁学派代表人物的是()A.维果茨基B.列昂节夫C.鲁宾斯坦D.格鲁斯10.以下不属于...塑料制结构材料的是()A.圆轮B.胶粒C.雪花片D.积塑片11.幼儿游戏的社会化水平发展的最高表现是()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合作游戏D.联合游戏12.以下积木建构技能中,由简单到复杂排列正确的是()A.平铺——堆高——架空——围合B.平铺——堆高——围合——架空C.围合——架空——平铺——堆高D.架空——平铺——堆高——围合13.角色游戏的中心是()A.角色B.材料C.情节D.经验14.前儿童游戏按人际交往的对象划分,最早出现的是()A.亲子游戏B.同伴游戏C.师生游戏D.师幼游戏15.认为“儿童应进行体操与游戏,不仅对身体健康重要,而且也让儿童试验自己的能力,知道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教育家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欧文D.洛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学前游戏论复习大纲
学前游戏论(考核知识点)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一、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识记:(1)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心理学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2)恩物和蒙台梭利教具的概念恩物: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恩物是由特定的材料组成的,其本身形状不变。
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是用某些材料如纸、沙、泥、竹、木等制作某种物件。
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
后这14种教具被称为蒙台梭利教具。
2、领会:(1)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2)19世纪70年代后,儿童游戏理论研究飞跃发展的历史背景3、简单应用:述评教育家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在幼儿教育中的游戏运用。
二、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与现状1、识记:(1)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阶段(2)陈鹤琴关于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观点(3)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3、领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学派一、经典的游戏理论1、识记:(1)剩余精力说(2)生活预备说(3)复演说(4)成熟说2、领会:经典游戏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1、识记:(1)精神分析的人格学说的基本观点(2)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观点(3)佩勒的角色动机说的基本观点(4)蒙尼格的宣泄说的基本观点(5)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6)精神分析的各种游戏治疗方法2、领会:(1)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的认识(2)精神分析学派对游戏理论发展的影响3、简单应用:(1)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发展的奠基作用(2)埃里克森对传统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1、识记:(1)同化与顺应(2)游戏与模仿(3)游戏发展的不同认知阶段(4)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2、领会:(1)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对游戏发展的制约(2)皮亚杰关于游戏的价值或功能的观点3、简单应用:(1)皮亚杰游戏理论的局限性(2)皮亚杰游戏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四、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1、识记:(1)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2)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3)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4)维果茨基关于游戏发展价值的观点2、领会:(1)维果茨基的游戏学说(2)列昂节夫的游戏学说3、简单应用: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对游戏理论的发展及教育实践的影响4、综合应用:精神分析学派、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联系与差异五、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1、识记:(1)游戏的觉醒理论的基本观点(2)游戏的元交际特征2、领会:(1)游戏的觉醒理论的理论背景(2)游戏元交际理论的研究意义3、简单应用:游戏觉醒理论教育应用的价值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一、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观1、识记:(1)游戏作为一种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2)游戏的本质观的演变历程2、领会:(1)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2)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3)确立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意义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1、识记:(1)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表述(2)纽曼“三内说”(3)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克拉思诺对游戏特征的分析(6)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2、领会:游戏特征的辩证统一关系三、学前儿童游戏的结构要素1、识记:(1)游戏动作的类型(2)游戏扮演的角色类型(3)游戏动机特征(4)游戏体验及其成分(5)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6)游戏的概念2、领会:(1)游戏的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2)游戏的内部主管心理因素在游戏活动中的重要性3、简单应用:从游戏的表情动作等特征的变化,理解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的渐变关系4、综合运用:结合所学原理,辨别某一活动是否是游戏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与发展一、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1、识记:(1)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2)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3)学前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4)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5)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分类(6)学前儿童游戏的活动对象分类2、领会:(1)学前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从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分类3、简单应用:从游戏的多样化分类法中,理解游戏的复杂多边性一、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1、识记:(1)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水平(2)情景转变(3)以物代物(4)角色扮演(5)角色认知(6)角色行为(7)角色意识(8)(8)游戏规则2、领会:(1)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基本规律(2)象征性游戏发展的一般过程3、简单应用:从认知发张的角度,理解游戏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1、识记: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四个阶段四、学前儿童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00399 学前游戏论重点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1游戏的生物生本质观的基本观点: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2社会性本质观:(1)此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坚持社会性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的特征。
(2)我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社会性本质观。
(3)对社会性本质观的评价:这种游戏本质观容易导致:“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4)教育家杜威的游戏本质观。
了解我国的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简答)一、游戏室儿童主动的资源的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理解纽曼的游戏特征学说。
如控制:内控与外控?;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填空)动机可疑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填空)学前游戏的结构:(1)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
(填空)1 / 16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名词解释)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名词解释)儿童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这说明游戏是受哪种动机控制:内部动机的控制)(选择题)角色扮演。
(A、识记角色扮演概念;B、识记机能性角色: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二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2)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和体验。
游戏性体验: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名词解释)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
(名词解释)第二章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游戏的分类一、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简答)1、感觉运动游戏:也成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感知运动发展将诶段出现的2、象征性游戏: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选择题3、结构性游戏:这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构建物体的游戏4、规则游戏:这是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与游戏,如下棋、拔河、打牌等。
平行的游戏:选择题,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
(选择)2 / 16想象游戏: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再现模仿成人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
这种游戏又叫角色游戏或象征性游戏。
(选择)美国心理学家比勒的儿童在游戏分类二、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主要行为表现及特征对游戏的分类识记以下概念:(选择)动作性游戏:身体的动作及感官的活动而构成,往往具有重复性。
探索性游戏:由好奇心试图发现什么或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游戏。
表现性游戏:这种游戏目的是为了展示或演示。
角色扮演性游戏:是以角色扮演为主要途径的社会性游戏。
三、根据游戏的关键特性对学前游戏的分类识记以下概念:创造性游戏:这类游戏较多地体现儿童主动的、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出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创造的活动。
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具有明确的规则要求儿童区遵循,以确保游戏目的达成。
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1、学前儿童学习的最初发展—感觉动作性水平:是婴儿阶段游戏的基本特征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儿童从出生后第二年进入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由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特体假装另一特体和扮演角色主为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
(选择题)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
(选择题)学前儿童默契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游戏中角色数量不断增加,规则产生成为可能,象征性游戏就开始转变成规则游戏。
(选择、填空)二、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发展水平3 / 16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简答)1、独自游戏阶2、平行游戏阶3、联合游戏阶4、合作游戏阶段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或游戏而彼此没有交流(属于什么游戏:平行游戏)(选择题)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更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相互交谈。
但没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属于什么游戏:联合游戏)(选择题)相互商讨,确定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游戏材料的选择,甚至确定共同游戏的规则,有了集体共同的活动目标。
(属于什么阶段游戏:合作游戏阶段)(选择题)三、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识记:游戏内容: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名词解释)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名词解释)识记:推动儿童去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需要。
(填空题)最早提出类似这一观点的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并认为这种需要是生物性的,是人生来就有的原始欲望。
(选择、填空)一、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简答):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健康。
例如,在户外场地进行的玩沙玩水的游戏、“踩影子”游戏等都是利用了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4 / 16游戏与创造性:心理学家科琳·亨特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好奇心和探究的研究,发现儿童好游戏与创造性能力存在正相关。
(选择、填空)二、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1)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可获得两类知识,即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
(2)在游戏中儿童可习得与人交往的规则、技能运用等,这种知识皮亚杰称之为社会性知识或经验。
(3)游戏可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三、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识记: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游戏中蕴含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
(说明游戏可以促进哪方面的发展:社会性发展)(选择题)四、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玩具、游戏场地、游戏时间等因素。
(选择题)形象玩具主要包括: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碗、杯子、衣服)等。
(选择题)智力玩具:主要有拼图、拼版、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
(选择题)5 / 16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雪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
(选择题)玩具之间的搭配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就玩具数量对游戏的影响而言,一般认为年幼的婴幼儿对较多的玩具缺乏独立选择自己需要的玩具的能力,而当玩具数量较少且外部特征鲜明时,更能引起其注意且不易分散。
理解玩具过多或过少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玩具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利影响,过多会降低儿童的感知反应水平,也更易出现不珍惜玩具的倾向,过少则不利于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
玩具在搭配上注重系列化、联系性对儿童游戏及其智力的发展更有效。
二、场地麦格鲁研究发现的场地与儿童游戏之间的关系?:当游戏场所缩小,二游戏人数保持不变时,则儿童奔跑、蹦跳等运动型游戏的次数减少,二身体接触次数则增加了。
他还发现,游戏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导致想象性游戏和旁观行为次数的增加,或许人们密度的增加。
从结构特征上看,户外游戏场地可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和创造性游戏场地。
(选择题)父亲和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更倾向于和孩子游戏,而且更多的是与孩子玩运动性的、力量型的游戏,而母亲则更多的是与孩子玩安静的游戏。
伙伴越多,社会性游戏发生的频率越高。
混合班幼儿的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币非混合班幼儿显著增多,且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
(选择)一、游戏——现代儿童的权利,教育关注的焦点。
识记: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红》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休息和闲暇,从事与……”;____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幼儿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
二、游戏与教学简述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6 / 16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而教师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大纲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如知识、技能等通过一定教学手段,有效地传授给幼儿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外部,是外部知识内化到幼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过程。
游戏是幼儿主体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是一个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享受已知的过程,是一个将已知外化的过程。
学前游戏教育实话的基本原则有哪两大原则?一、教育性原则:如,教师根据儿童身心特点选择游戏;在游戏评价时,要以鼓励、肻定、表扬为主,多从正面评价等都体现了教育性原则。
在幼儿进行自选游戏之前,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清楚让幼儿玩哪几种游戏,通过玩这些游戏,幼儿会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这句话体现游戏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什么原则:教育性原则。
)(选择题)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
(选择题)二、主体性原则:理解什么是主体性原则。
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
(属于主体性原则)(选择题)组织幼儿园游戏时贯彻主体性原则,还应考虑到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选择题)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幼儿游戏不是为了获得别人赞赏、表扬,更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报酬,而是乐在其中,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本身就是目的,是行为的动机和强化因素。
(说明游戏应坚持主体性原则)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知觉或判断。
(名词解释)7 / 16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2岁以内的婴儿正处于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主要是通过看、听、摸、抓等感觉运动来认识事物,应为他们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