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熟练掌握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 2. 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古诗《静夜思》;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2.掌握古诗《静夜思》的韵律和语调;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静夜思》的课文;2.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夜晚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静心聆听,感受夜晚的宁静和祥和氛围。
2. 引入(10分钟)老师用幻灯片展示《静夜思》的标题,并问学生们有没有听过或读过这首诗。
根据学生的回答,带着问题导入《静夜思》的内容和作者李白。
3. 展示(15分钟)老师朗读一遍《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语调。
然后,将课文分段展示,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诗歌的美。
在讲解的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4. 模仿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者自己编写一首诗歌。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进行模仿朗读。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通过模仿朗读的活动,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5. 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学生以《静夜思》为题材,进行创作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小故事、画一幅插画、编一段配乐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静夜思》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5分钟)老师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并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同时,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感。
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在家中继续朗读和欣赏《静夜思》,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亲身体会到《静夜思》的美。
通过模仿朗读和创作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感。
同时,课堂作业的设计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体上,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作为老师,我会继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并应用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则寓言故事,如《北风和太阳》,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育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呢?”2.新课讲解(15分钟)(1)学生讲述上学期学过的内容,如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识字笔记等,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
(2)引入新课,以课文《自己给自己拍照》为例,解读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3.学习任务(30分钟)(1)学生个人阅读课文,并做好阅读笔记。
(2)小组合作完成阅读理解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课堂讨论(20分钟)(1)分组讨论学习笔记和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并选择代表进行汇报。
5.概括、归纳(10分钟)(2)通过学生的概括和归纳,引导学生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情感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审美教育。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在小组合作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态度、互动情况、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观察评价。
2.学生的个人阅读笔记和小组合作完成的阅读理解题作为评价的依据。
评价标准包括正确率、完整性和合理性。
五、教学延伸1.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诗歌、故事或讨论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篇一: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观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三课)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
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五、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1.学生自读3、4自然段。
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前准备
二、(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描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当得知生命大限己至,便再次佩上象鞍,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已掩埋的故事。
2.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够较快速阅读课文,并能概括课文的大致内容,以及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来体会主人公情感。
3.教学目标。
(1)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词去体会嘎羧的内心和情感状态;(2)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通过抓主要事件的阅读方法,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中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的品读,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单
主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因惑与建议三大板块。
以《最后一头战象》课前自主学习单为例。
【学习指南】
(一)课题名称:《最后一头战象》
(二)达成目标:
1.对课文进行快速阅读,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2.学习课文512自然段“披挂象鞍”部分,掌握作者运用“轻吼”、“泪光闪闪”等描写嘎羧神情或动作的语句。
3.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分析文章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起伏变化的语句。
(三)学习方法建议:观看教学视频时学习老师对“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分析,并在文章中对关键词句进行圈画。
(四)课堂预告:
1.快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学检查,小组交流;
3.品读课文,合作探讨。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 学习目的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欢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仁慈美妙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1..课件及生字卡片2.学生搜集小猫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得意的小狗、小猫等图片〕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活泼得意、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并标出自然段。
2.老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2〕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阅读课文扫清文字的障碍。
〕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
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根底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分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语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1、自由读。
2、谈谈读后明白了些什么?(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
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四、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
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
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五、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五篇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临写。
课外: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谈话,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 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 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 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 出示字词:(略)(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1) 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 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指导写字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听课文录音。
(1) 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 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3) 指导朗读。
你觉得北风怎样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3) 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3、学习第三自然段。
(1) 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2) 怎样读(坚定、勇敢)(3) 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4、学习第四自然段。
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5、学习第五自然段。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5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设计理念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重、难点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节选)1.激情导入,出示课题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根据学生讨论,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2.通过课前的阅读,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请大家听听,哪几则写得比较好,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附录音内容:)(1)丁侃: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同学俞康康(2)叶凯航: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3)王政达: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材简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__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不仅增长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
【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实践,探究,经历。
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目标并非在于教教材让学生去弄清一个科学假想故事,接受书本知识,而是以教材作为一种凭借,引领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发现化石特点大胆实践,创编故事--文我比较,产生新的感受--发展改造原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亲历,去发现,去探究,去完善他们自己的知识建构。
【教学目标】⒈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观察大象化石,了解发掘经过,在现实基础上大胆推测,合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与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编故事与课文故事对比赏评中,领悟科学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严密,描写生动形象,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㈠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许多同学对现已灭绝的古生物挺感兴趣,特别是恐龙,因而对一年前去过的中华恐龙园是念念不忘,说说那次游园最令你难忘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需要之一,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又紧接下面环节古生物化石及相关知识介绍,激发学生内需。
)㈡化石资料交流,丰富感性认识课前搜集了不少有关化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获所得。
(设计意图:资料搜集交流是开放式教育下对信息处理的一种学习,亦通过感性材料的积淀,丰富对化石这一科学知识的感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双新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名称与年级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四年级课题:《小动物的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洞、舍、巢”等生字,会写“洞、舍、巢”等生字。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家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洞、舍、巢”等生字,会写“洞、舍、巢”等生字。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小动物的家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小动物的生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2. 认识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教师检查并讲解生字词。
- 利用卡片游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 阅读理解-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小动物的家?它们的家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并点评。
4. 语言表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动物的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学生分组表演,将课文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
5. 总结拓展-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动物的家?-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小动物,爱护环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生字书写、课文背诵、课后练习等。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选多篇)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案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册度第一学期汉语拼音(ao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9月6日(星期一上午第三节)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
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e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卡片(带声调,不带声调)教学时间: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
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二)教学单韵母a。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aa。
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
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
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a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
看看a的形状像什么?(a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头上还扎着一根小辫子。
)抽拉投影片,使a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
(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
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
(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
小学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方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会关爱动物,懂得分享与合作。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描绘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准确认读与运用。
2.描述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回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牛肚子里的旅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并能口头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跟随课文描述,想象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理解课文大意。
4.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5.情景表演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情景表演,展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绘制一幅牛肚子里的旅行画面,并写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方案文档开始,我们身临其境,一起感受那奇妙的牛肚子里的旅行。
我们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一是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会关爱动物,懂得分享与合作。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教案是教师教学中必备的工具,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教案优秀模板。
敬请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
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3.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分组: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要分组,以便进行一些合作探究。
然后将全班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划分,强弱男女搭配。
各组都为自己的组起个名字。
(二)引入:我们作个小组竞赛: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三)问: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问:记得有一篇外国作家的小说,写一名逃犯,在逃亡途中,看落日,“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独眼”,为什么?——逃犯心情紧张,害怕被发现,这种心情影响到他对落日的感受。
(四)好,等一会儿要考验大家一下,你会体悟多少作者的心情。
我们今天将学习徐志摩的《泰山日出》。
我先介绍一下。
解题、作者和背景(见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略)(要交待徐是浪漫主义诗人。
)(五)现在大家仔细阅读《泰山日出》。
(六)阅读之后,梳理字词。
解释下列词语,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方案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一套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设计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篇的理解和运用,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的选择: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选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和诗词,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合作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
2. 终结性评价: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家长评价:加强家校合作,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辅助材料: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辅助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 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社会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引言本文旨在设计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中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等。
3.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学内容与方法4.1 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练和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4.2 阅读理解能力-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语文水平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 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3 文化意识- 通过文学作品、诗歌和传统文化等教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4.4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5. 教学评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和小组项目评估等。
- 评估重点不仅在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
6. 结束语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我们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教学方案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研究环境,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把握。
2.教学难点•复杂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情感体验。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新词等。
•实物、图片等教具: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练习册和作业纸: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提问等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节奏。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深层含义。
3.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复述课文、发表观点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提问学生:你们有哪些疑问或困惑?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题,如抄写生字新词、背诵课文等,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时间,并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一-(一)解题,看图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
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
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
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
(先一、二行,再三、四行)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
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
返回查字典首页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五-教学要求1.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参观一处泉水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看图)“小池”即一个面积不大的池子,在诗中指小小的池塘。
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夏季荷塘小池的迷人景色。
杨万里(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小学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新阶段,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方面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言技能、文学素养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词汇知识:包括词义、词形、词类、词组、成语等。
•语法知识:包括句型、语法规则等。
•文化常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2. 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指用语文进行沟通、表达、交流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阅读技能:包括阅读理解、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
•写作技能:包括作文、写字等方面的技能。
•口语交际技能:包括口头表达、听力、口语交际等。
3. 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
•语言表达:包括词汇、句子、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运用。
•文学鉴赏:包括文本分析、文学评价、文学欣赏等。
四、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新课程方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 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适用于讲解语文知识和文化常识等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互动来教学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问题正确率
98%
纪律问题
0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
20分钟
50%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知识
①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通过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②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③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
√
√
情感
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时间
媒体在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知识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
15'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浏览观察
理解
多媒体
示范朗读
5'
提供资源
查看、摹仿
能力
理解
网络
圆明园的历史、现状
10'
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
查看、制作
情感
应用理解分析综合
网络
多媒体
英法联军的可恶。(学后感)
一、教材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课文。文章以其
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
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由于
文章所述的内容已不复存在,所以表达的思想具有凝重的历史感,今天的学生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的责任。
15'
提供资源
情感感染
查看朗读
写作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精华、瑰宝
历史文物——艺术馆、博物馆(喜爱)
园林毁灭——掠、抢、夺(痛恨)
六、课堂定量分析:
定量评价结果:
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
人数百分比
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
30分钟
75%
学生参与的广度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四年级“四结合”实验班的学生。
2、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很好,每位同学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
4、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艺术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了解不够。
浏览、制作、讨论
能力
理解
利用网络增强理解、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浏览、写作
情感
理解
“毋忘国耻振新中华”
朗读、浏览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解决措施:讨论、朗读、网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览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解决措施:自主协作学习、网络浏览、讨论交流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
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15分钟
37.5%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8次
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80人次
200%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
开放性问题
6个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
40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
0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3个
学生得出结论
20人次
教师提供结论
1
学生回答有创意
10人次
学生主动提问
12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上网考察、分组讨论、朗读、阅读、回答问题、写作训练
√
√
能力
①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词语
行为动词
知识
理解
圆明园的过去、现在的状况,火烧圆明园是怎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