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XXX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1.教学队伍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观测点:水平、经验、能力、工程背景(工程性课程)建设标准:课程负责人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排序位于本单位所有教师的前30%之内。
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
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观测点: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适的经验与背景、中青年教师培养建设标准: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适的经验与背景,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
整个教学队伍的水平能够支撑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每个教师个人水平、经验、能力能够胜任其承担的实际教学任务。
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团队成员整体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排序位于本单位所有教师的前40%之内。
1.3 教学改革与研究观测点: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建设标准: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
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部级以上成果或受过教学表彰。
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
1.4 教学质量提升、不断改进观测点:教师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责任、实际投入情况建设标准:教师在教学质量提升中承担的责任和实际投入情况有明确的要求与评价。
2.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的制定观测点: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及制定的课程目标建设标准: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的。
由细化的毕业要求和课程特点共同决定的可实施、可测量的课程教学目标。
2.2 课程内容观测点: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建设标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
课程设置的量和内容能够支持本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承担的毕业要求在课程大纲中有足够的体现。
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理论课教学大纲)观测点:2、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建设标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建设工作要求
课程建设工作要求课程建设工作要求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核心要点:1.明确课程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这涉及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2.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它规定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需要确保内容的质量和适应性,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选择符合课程标准、质量高、适应性强的教材。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适合的教材。
4.完善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需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
5.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7.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及定性和定量的平衡。
8.持续改进: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需要定期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适应性。
9.加强沟通与合作:课程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教师、学生等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工作。
10.关注技术应用: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课程建设中应关注技术的运用,例如在线教育、虚拟仿真等,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工作要求注重明确目标、完善标准、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等方面,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2023 年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指南
2023 年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指南第一部分:引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对于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特制定本指南,以期为建设一流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背景分析1.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当前职业教育在国内的发展中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和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1.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核心课程建设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
2.提高就业率:核心课程建设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部分:核心课程建设思路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定核心课程时,要结合当前产业发展情况,充分了解各个行业的需求,根据行业需求设定相关核心课程。
2.结合实际案例:核心课程建设要与实际案例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注重英语和信息技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英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应在核心课程中加大相关内容的覆盖。
第五部分:核心课程建设内容1.通用技能类课程:诸如英语、信息技术、管理学等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通用技能。
2.行业技能类课程: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设定相关核心课程。
3.实习实训类课程: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教学,核心课程中应该安排一定比例的实习实训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部分:核心课程建设管理1.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核心课程体系,对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等课程进行统筹安排。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2)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为了切实推行我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保证核心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
特制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课程建设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建设目标建设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这些课程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组织机构数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由核心课程建设小组组织实施,在我校骨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核心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实施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方案与核心课程的评估与检查工作等。
四、建设要求1、教师队伍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应具有合理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任课教师治学严谨,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课程负责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原则上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建设是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要和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
3、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启动并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的课程,是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必修课程。
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符合社会和产业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应该紧密结合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并适时更新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的丰富。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设备、材料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提高,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师培训的加强。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
总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推动学
科和专业的发展。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引言课程建设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介绍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导方向。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备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明确性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明了,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确具体要求;可操作性要求教学目标可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可评价性要求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科学性要求教学内容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系统性要求教学内容具备系统性,能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前瞻性要求教学内容具备前瞻性,能够引领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具备多样性、灵活性和互动性。
多样性要求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互动性要求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应具备客观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客观性要求教学评价客观公正,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性要求教学评价全面综合,能够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及时性要求教学评价及时反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结语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标准
核心课程建设容要求及规(讨论稿)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中,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项目,影响围较广,对学院的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作用。
核心课程建设容的要求与规如下:一、资源入库前的总体属性要求:1、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2、Creator(创建者):资源的创建者、作者;3、Subject(主题):资源的主题容;4、Description:(描述):资源的容、介绍信息;5、Date(日期):资源制作及上传时间;6、Type(类型):资源所属的类别,系统也可自动识别;7、适用专业8、关键字:时间、主题、涉及系部;9、扩充属性包含:适用课程(可以多个),资源来源等等。
二、教学文件类(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定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2、容要求:含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根据学院骨干建设目标与要求,由学院教务处提供模板,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聘请专家论证,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后调用。
(二)课程标准1、定义: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容的具体规定。
2、容要求:含有课程标准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本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三)课程设计1、定义: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优质的核心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核心课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将对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优质核心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课程设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课程设置应当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优质核心课程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应当明确具体,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优质核心课程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另外,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为核心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需要注重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核心课程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确保核心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不断提高核心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核心课程建设思路核心课程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在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1.明确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战略相契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社交能力等。
2.设计合理结构:核心课程的结构应该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之间的衔接,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整合。
可以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3.注重问题导向教学:核心课程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灵活组织实施:核心课程可以采取模块化、项目化或跨学段的组织方式,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融通。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
5.加强评价体系:核心课程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的、多元化的,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实践项目、小组合作、个人表现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反思能力。
6.持续改进和创新:核心课程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
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7.注重学生发展:核心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和环境。
通过以上的思路,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有效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核心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基本要求是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情境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教学条件等内容,是校企专家对课程教学进行研究而制定的基本规范,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编制课程基本要求应基于学生就业岗位,认真分析工作任务,详细分解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再根据教学规律、学生认知特点而进行。
根据骨干院校建设需要,对核心课程基本要求编制说明如下:一、课程概述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工作岗位需要阐述);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二、设计思路描述基于工学结合开发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开发的意义等。
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工作)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应具备的能力,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总括性描述,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撰写。
(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指指该门课程所需理解的一些基本理论、需要掌握的一些主要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具备了课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分别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方面撰写。
1.专业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能力。
2.社会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
如:沟通和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诚信品格、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
3.方法能力:描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学习、工作能力。
四、教学项目教学项目应结合课程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限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面面俱到,而是在基本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力图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职业岗位的需要相结合。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标准
核心课程建设容要求及规(讨论稿)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中,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项目,影响围较广,对学院的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作用。
核心课程建设容的要求与规如下:一、资源入库前的总体属性要求:1、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2、Creator(创建者):资源的创建者、作者;3、Subject(主题):资源的主题容;4、Description:(描述):资源的容、介绍信息;5、Date(日期):资源制作及上传时间;6、Type(类型):资源所属的类别,系统也可自动识别;7、适用专业8、关键字:时间、主题、涉及系部;9、扩充属性包含:适用课程(可以多个),资源来源等等。
二、教学文件类(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定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2、容要求:含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根据学院骨干建设目标与要求,由学院教务处提供模板,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聘请专家论证,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后调用。
(二)课程标准1、定义: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容的具体规定。
2、容要求:含有课程标准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本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三)课程设计1、定义: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核心课程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核心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套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旨在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本方案的目标如下:- 优化核心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配备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提升竞争力;- 推动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核心课程设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将对核心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
具体的核心课程设置如下:1. 专业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也是其他高级课程的基石。
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术前沿,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可以设置《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
2. 综合素质课程综合素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人文社科方面,可以开设《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社会》、《创新与创业》等课程。
3. 创新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项目实践和实验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设置《创新实践工程》、《工程设计与实践》等课程。
三、教材和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学资源是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评估和更新教材。
教师应定期评估教材的内容和适用性,更新教材,保持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加强图书馆建设,购买相关书籍和期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还应建设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料。
3.加强实验室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议论稿)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中,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项目,影响范围较广,对学院的课程建设拥有特别重要的示范作用。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的要求与规范以下:一、资源入库前的整体属性要求:1、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2、Creator (创立者):资源的创立者、作者;3、Subject (主题):资源的主题内容;4、Description:(描绘):资源的内容、介绍信息;5、Date(日期):资源制作及上传时间;6、Type(种类):资源所属的类型,系统也可自动辨别;7、合用专业8、要点字:时间、主题、波及系部;9、扩大属性包含:合用课程(能够多个),资源根源等等。
二、教课文件类(一)专业人材培育方案1、定义:专业人材培育方案是指在必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特定的培育目标和人材规格,以相对稳固的教课内容和课程系统,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行人材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2、内容要求:含有专业人材培育方案各因素的完好文档。
(学院供应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 word 或 pdf 。
4、获得门路:依据学院骨干建设目标与要求,由学院教务处供应模板,各要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邀请专家论证,由学院教课委员会审议后调用。
(二)课程标准1、定义: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行建议的教课指导性文件。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当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应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希望。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以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课内容的详细规定。
2、内容要求:含有课程标准各因素的完好文档。
(学院供应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 word 或 pdf 。
4、获得门路: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依据课程目标,参照学院供应的模板,自制本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经系要点专业负责人审查,报教务处审查通事后实行。
(三)课程设计1、定义: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思、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学生的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
核心素养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因此,制定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发展。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强调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
三、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1. 品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2. 创新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艺术与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体育素养。
5. 跨学科整合课程:组织跨学科整合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实施路径1. 教师培训:加强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设置能力。
2. 学校管理支持:学校领导要给予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充分的支持和重视,为课程实施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和资源保障。
3. 学生参与管理:鼓励学生参与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管理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社会资源整合:整合社会资源,与社会各界合作,丰富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
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JZRK001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项目组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择并序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按照核心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三、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1)性质与作用a、课程体系符合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b、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2)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教学内容(1)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3)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教学需要。
3、教学资源完备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标准、电子教案、习题集、试题库、教学课件、实践教学指导书、助学资料。
4、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引言核心课程是高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方案旨在指导衡阳大学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适应性。
一、核心课程的定义与目标1.1 核心课程定义核心课程是指在学位课程体系中所设置的具有广泛培养作用、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的课程。
它们既能够提供学科基础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2 核心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课程的设置原则2.1 与学科专业紧密结合核心课程的设置应与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
2.2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核心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科需求。
2.3 强调学科交叉核心课程的设置应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2.4 以问题为导向核心课程的教学应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核心课程建设的步骤与流程核心课程建设的步骤与流程如下:3.1 制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
计划应包括核心课程的设置范围、学分要求、教学目标等。
3.2 确定核心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根据核心课程的设置范围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各个核心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
内容应具有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法应注重问题导向和实践性。
3.3 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在确定核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大纲应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
3.4 开展核心课程教师培训与评估开展核心课程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核心课程的评估机制,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与改进。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核心课程建设内容要求及规范(讨论稿)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中,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项目,影响范围较广,对学院的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核心课程建设内容的要求与规范如下:一、资源入库前的总体属性要求:1、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2、Creator(创建者):资源的创建者、作者;3、Subject(主题):资源的主题内容;4、Description:(描述):资源的内容、介绍信息;5、Date(日期):资源制作及上传时间;6、Type(类型):资源所属的类别,系统也可自动识别;7、适用专业8、关键字:时间、主题、涉及系部;9、扩充属性包含:适用课程(可以多个),资源来源等等。
二、教学文件类(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定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2、内容要求:含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根据学院骨干建设目标与要求,由学院教务处提供模板,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聘请专家论证,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后调用。
(二)课程标准1、定义: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内容要求:含有课程标准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本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三)课程设计1、定义: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课程建设容要求及规(讨论稿)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中,核心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项目,影响围较广,对学院的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作用。
核心课程建设容的要求与规如下:一、资源入库前的总体属性要求:1、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2、Creator(创建者):资源的创建者、作者;3、Subject(主题):资源的主题容;4、Description:(描述):资源的容、介绍信息;5、Date(日期):资源制作及上传时间;6、Type(类型):资源所属的类别,系统也可自动识别;7、适用专业8、关键字:时间、主题、涉及系部;9、扩充属性包含:适用课程(可以多个),资源来源等等。
二、教学文件类(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定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2、容要求:含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根据学院骨干建设目标与要求,由学院教务处提供模板,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聘请专家论证,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后调用。
(二)课程标准1、定义: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容的具体规定。
2、容要求:含有课程标准各要素的完整文档。
(学院提供模板)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本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三)课程设计1、定义: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
狭义指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及进度的规划。
2、容要求:(1)含有课程设计的各要素。
(学院提供模板)(2)课程设计以2课时为教学组织单元。
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标准,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课程设计方案,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四)教学设计1、定义: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过程。
2、容要求:(1)含有课程设计的各要素。
(学院提供模板)(2)课程设计以2课时为教学组织单元。
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标准,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自制课程设计方案,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五)讲义1、定义:讲义是教师经过对教学容充分研究和理解后,结合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而撰写的教学资料的总体概要含义,讲义的水平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水平和教学工作的态度。
2、容要求:(1)含有讲义的各要素。
(学院提供模板)(2)讲义的知识与技能容以2课时为教学组织单元。
(3)要体现出知识的更新,包括本课程前沿知识的补充、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更新,要将教师个人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反映在讲义中。
3、技术标准: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教学设计,参考学院提供的模板,根据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料,收集网络信息等,自制讲义,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六)演示文稿1、定义:演示文稿是电子黑板,体现电子板书功能。
演示文稿能将教师对教学容的深刻理解用精要的书面语言展示给学生,能将教师的教学思路以直观、清晰的形式交代给学生;能用较快的速度吸引并“粘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顺利引入教学的情景;能为学生提供词语概括与归纳的最好示,以实例反映教师的功夫;能明晰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智力。
2、容要求:(1)要遵循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原则。
A、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到演之有用。
B、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演之有据。
C、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做到演之有度。
D、要有清晰的条理性,做到演之有序。
E、要有周密的计划性,做到演之有时。
F、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做到演之有择。
(2)演示文稿的容以2课时为教学组织单元。
(3)演示文稿要适量地添加教学图示或案例。
(4)每个单元的演示文稿不少于20page。
3、技术标准:文件格式为ppt或pps,每个演示文稿的大小不超过50 M。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设计与讲义,以及教学的需要,自制演示文稿,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实施。
(七)实训条件1、定义:实训条件是指职业技能训练的资源总称。
根据资源的时空类型,可以分为校实训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两类。
2、容要求:(1)校实训工作室需有实训工作室的相关情况介绍。
主要容涵盖工作室名称、工作室负责人、主要实训仪器设备、实训案例及管理规定等容;(2)校外实训基地需含有企业名称、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主要业务围、合作实训项目等容;(3)每门核心课程最少提供1个校实训工作室,1个校外实习基地。
(纯理论课除外);(4)工作室(基地)情况简介需提供与文字相配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
3、技术标准:文件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1)校实训基地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收集校实训工作室的相关情况,制作实训条件相关文档。
(2)校外实训基地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通过走访合作企业结合网络收集整理信息,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相关文档。
三、教学师资类(一)教师基本信息1、师资分类:(1)课程负责人(2)主讲教师(3)特聘教师2、容要求:(1)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学历、专技职务、学位、联系方式、简单工作经历等信息;(2)教学情况,包括近三年承担主要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表彰等;(3)技术服务,包括近三年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申报专利等;3、技术标准:文件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由各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授课教师填写,经系重点专业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审核。
(二)导学视频1、定义:导学视频是教师运用简短的视频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方式、课堂组织、学习要求等课程信息,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与创造性的课前准备。
2、容要求:(1)视频片头,简单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教师等;(2)课程设计,简单介绍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教学进度安排;(3)教学环节,对主要的几个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进行简单介绍;(4)学习目标,简要直观地介绍课程学习的结果;(5)课前准备,简要介绍学习该课程需进行的课前准备,包括知识、技能、工具及材料等。
(6)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
(7)导学视频总时间5-10分钟。
3、技术标准:(1)视频文件建议使用rmvb、rm、wmv、asf、flv或avi格式,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2)视频格式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30fps,画面比例4:3或16:9,画面分辨率为720*576或1440*1080。
4、获取途径:(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做好脚本设计与拍摄时间安排,由学院组织团队进行拍摄与编辑。
(2)由课程负责人按照容要求与技术标准组织团队自行拍摄与编辑。
四、教学资源类(一)电子图书1、定义:电子图书是指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电子版的教材、参考书籍等,是学生获取学习系统知识点的主要来源之一。
2、容要求:(1)推荐1-2本主要学习书籍作为教材,并全文扫描制作成电子版教材,并避免产生纠纷(标注明“只用于部资料,不做商业用途”)。
(2)推荐至少10本参考书籍书目、目录及参考意见。
3、技术标准:文件格式为pdf或者图片格式,大小不超过300M。
4、获取途径:(1)自制。
购买纸质图书后扫描制作。
(2)直接在网络上购买。
(二)优秀作业1、定义:优秀作业是指往届学生在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的具有示作用的作业作品,能较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阶段性教学目标与要求。
2、容要求:(1)需标明作品的基础信息,包括作者、班级等;(2)对作品需进行简单的点评,主要是指出优缺点;(3)至少分列3个教学环节(单元),每个环节(单元)至少提供10幅作品;(4)点评文字与作品图片的命名规则应保持一致。
3、技术标准:(1)文字说明部分文件格式为word或者pdf;(2)作品图片格式为bmp、jpg、jpeg、gif、tiff等,大小不超过500k。
4、获取途径:(1)由以往收集的教学资料中整理;(2)组织往届的学生收集整理筛选汇总;(3)从以往的学业报告书、毕业设计资源总成中整理。
(三)参考课件1、定义:参考课件是指能提供给学生用以指导自主学习,拓展教学容的教学辅助课件,是让学生了解其他院校、教师、课程教学现状的主要途径之一。
2、容要求:(1)需有基本信息,如:学校、课程名称、作者等;(2)提供的课件容需有设计,有一定的针对性;(3)课件的容、知识结构需相对完整、系统;(4)需提供至少3个参考课件,每个课件不少于50Page。
(5)如果是网络课件,需提供准确的网址,并附相关课件说明。
3、技术标准:文件格式为ppt、pps、flash等,每个课件的大小不超过50M。
4、获取途径:(1)自制的相关同类、相似课程的课件;(2)校本专业其他教师的授课课件;(3)网络上收集整理的国家级、省级精品同类课程的教学课件。
(四)讲学视频1、定义:讲学视频是指国教学名师、设计大师、专家教授讲学的视频片段,能提供给学生设计与设计教学最前沿的信息,拓展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2、容要求:(1)需有主讲人的基本信息与经历;(2)讲学视频的容需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核心课程的教学有关联性;(3)视频的容需相对完整;(4)需提供至少5段视频,每段视频不少于40分钟。
(5)如果是提供网络,在提供前需确认网址的正确性,保障视频可视。
(6)讲学视频的视觉效果较好,不影响正常观看学习。
3、技术标准:(1)视频文件建议使用rmvb、rm、wmv、asf、flv或avi格式;(2)文字或网址需编辑成文本文档,格式为word或pdf。
4、获取途径:(1)自制,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拍摄的视频;(2)购买的各类视频光盘;(3)网络上收集整理的各类讲学视频。
(五)图片资料1、定义:图片资料是指授课教师用于教学示或者教学引导的各类图片资料(不含优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