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十四 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植物分类
石竹亚纲植物介绍

藜科(Chenopodiaceae) 藜(灰条菜)
Chenopodium album L.
叶菱状卵形、背面有 泡状毛、广布杂草, 嫩叶可食用,全草可 入药,属于检疫性杂 草。
藜科(Chenopodiaceae)
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一年生草本,有特殊臭 味,叶下面有黄色腺点, 原产于美洲,现广布于 热带和温带地区.全草提 土荆芥油作健胃驱虫药.
(一)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草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全缘、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 对称,排成腋生或顶生的总状或聚伞花序。4-5基数、雌蕊由1-多个上部 分离或合生的心皮组成,上位子房(稀下位),浆果、蒴果或翅果。。 12属,100余种,我国1属4种。 代表植物如:美洲商陆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多年生草 本,根有毒,含皂素、商陆毒素、氧化肉豆蔻 酸等。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石竹 D.chinensis.L. 叶条形或宽披针形,花瓣外缘齿状浅裂, 原产我国,世界各地栽培作观赏用,全草 有利尿、通经、催产等功效.
植物名称: 须苞石竹 别 名:美国石竹、 五彩石竹、十样锦
Sweet William 拉 丁 名: Dianthus barbatus
(四)苋科 : 草本, 。单叶互生,花小、单被、两性, 花被与苞 片膜质、常具色彩。萼片5—3分离,雄蕊1轮,与花萼 同数对生. 上位子房1室、基底胎座。蒴果、环裂。
苋科与藜科: 苋科与藜科在形态上区别很小,与藜科相比较,苋科 萼片干膜质,有颜色,花丝基部连合,蒴果环裂,胚 弯曲, 包围外胚乳。
苋科(Amaranthaceae)
植物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1 藻类植物1.1 蓝藻门)蓝藻纲●色球藻目●管胞藻目●颤藻目1.2 裸藻门裸藻纲●裸藻目●柄裸藻目1.3 金藻门金藻纲●金胞藻目●根金藻目●金囊藻目●金球藻目●金枝藻目1.4 甲藻门纵裂甲藻纲●原甲藻目横裂甲藻纲●多甲藻目●变形甲藻目●胶甲藻目●球甲藻目●丝甲藻目1.5 黄藻门黄藻纲●根黄藻目●异囊藻目●柄球藻目●异丝藻目●气球藻目1.6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根管藻目●盒形藻目羽纹硅藻纲●无壳藻目●单壳藻目●短壳藻目●双壳藻目●管壳藻目1.7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四胞藻目●色球藻目●丝藻目●胶毛藻目●石莼目●溪菜目●鞘藻目●刚毛藻目●管藻目●管枝藻目●双星藻目1.8 轮藻门轮藻纲●轮藻目1.9 褐藻门等世代纲不等世代纲无孢子纲1.10 红藻门红藻纲●紫菜亚纲●真红藻亚纲2 地衣植物门●子囊衣纲●担子衣纲●半知衣纲3 苔藓植物门3.1 苔纲●藻苔目●地钱目●美苔目●囊果苔目●叶苔目3.2 藓纲●泥炭藓亚纲●黑藓亚纲●真藓亚纲3.3 角苔纲4 蕨类植物门4.1 石松亚门石松纲4.2 水韭亚门∙水韭纲o水韭目▪水韭科▪水韭属4.3 楔叶蕨亚门∙楔叶蕨纲o木贼目▪木贼科▪木贼属4.4 裸蕨亚门∙裸蕨纲o松叶蕨目▪松叶蕨科4.5 真蕨亚门●厚囊蕨纲●原始薄囊蕨纲●薄囊蕨纲5 种子植物门5.1 裸子植物亚门5.1.1 银杏纲∙银杏目o银杏科银杏属▪银杏5.1.2 松柏纲●科达目(已绝种)●伏脂杉目(已绝种)●松柏目5.1.3 苏铁纲●种子蕨目(已绝种)●开通目(已绝种)●本内苏铁目(已绝种)●苏铁目5.1.4 买麻藤纲●买麻藤目●麻黄目●百岁兰目5.1.5 红豆杉纲●红豆杉目5.2 被子植物亚门(木兰门5.2.1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5.2.1.1 百合亚纲百合目●百合科蒜属:蒜,洋葱,韭菜●风信子科风信子属:风信子●田葱科●龙舌兰科●鸢尾科●百部科●菝葜科●薯蓣科●蒟蒻薯科兰目●兰科●水玉簪科5.2.1.2 泽泻亚纲泽泻目水鳖目茨藻目霉草目5.2.1.3 槟榔亚纲槟榔目环花草目露兜树目天南星目●天南星科●浮萍科5.2.1.4 鸭跖草亚纲鸭跖草目谷精草目帚灯草目灯心草目莎草目●禾本科,竹●莎草科香蒲目5.2.1.5 姜亚纲姜目●美人蕉科●闭鞘姜科●赫蕉科,蠍尾蕉科。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木兰纲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Rosidae6. 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4. 姜亚纲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
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
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果园植物分类

天冬门属
(芦笋)
石刁柏
葱科
葱属
火葱
棕榈亚纲
(初生目)
棕榈目
棕榈科
棕榈属
棕榈
油棕
棕竹属
棕竹
禾本目
禾本科
玉蜀黍属
玉米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亚纲
木兰目
木兰科
拟单性木兰属
拟单性木兰
鹅掌楸属
鹅掌楸
毛茛目
小檗科
南天竹属
南天竹
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目
金缕梅科
檵属
红花檵木
胡桃目
胡桃科
胡桃属
核桃
杨梅目
杨梅科
杨梅属
杨梅
木麻黄目
木麻黄科
木麻黄属
木麻黄
荨麻目
桑科
榕属
无花果
小叶榕
桑属
桑树
榆科
朴属
滇朴
石竹亚纲
(中央种子目)
石竹目
苋科
苋属
(小米菜)
苋
紫茉莉科
叶子花属
叶子花
藜科
甜菜属
(牛皮菜)
厚皮菜
藜属
(灰条菜)
灰绿藜
蓼科
何首乌属
何首乌
蔷薇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苹果亚科
枇杷属
枇杷
石楠属
红叶石楠
蔷薇亚科
草莓属
草莓
悬钩子属
树莓
李亚科
樱桃属
樱桃
豆目
豆科
长角豆属
四季豆
决明属
黄槐决明
含羞草科
合欢属
合欢
伞形目
五加科
鹅掌柴属
鹅掌柴
八角金盘属
八角金盘
五桠果亚纲

五桠果亚纲:芍药科山茶科猕猴桃科椴树科梧桐科锦葵科大风子科堇菜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柿树科野茉莉科山矾科紫金牛科报春花科金丝桃科芍药科Paeoniaceae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全国各省区普遍栽培,以河南洛阳为盛。
芍药学名:Paeonia1actifloraPall.(P.albiflora Pall.)英文名:Peony科名:毛莨科Ranunculaceae与牡丹区别在于本种为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无毛。
茎下部叶为2回3出复叶,向上渐变单叶;小叶片狭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3厘米,宽2—5.5厘米,边缘粗糙,表面有光泽。
花顶生兼腋生,直径6—10厘米;等片通常4;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心皮3—5,无毛,柱头紫红色。
蓇葖果卵形或椭圆形,无毛。
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东北、华北以及甘肃、陕西、四川、浙江等省;本省栽培较普遍的是重瓣品种。
根药用,有镇痛、镇痉、按波、消肿、通经、利尿作用;为庭园观赏植物。
牡丹学名:PagoniasuffruticosaAndr.英文名:SubshrubbyPeony科名:芍药科Paeoniaceae落叶小灌木,高1—2米;分枝多,短粗。
叶为2回3出复叶至2回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有叶柄,长4—9厘米,宽3—5厘米, 3裂或浅或深,顶端裂片又作3—5浅裂或不裂;两侧小叶较小,近无柄,斜卵形,不裂或不等2—4浅裂,边缘光滑,表面无光泽,背面仅沿主脉疏生短柔毛。
花单朵顶生,大,直径10—20厘米;尊片5,绿色;花瓣5或为重瓣,白色、淡红色至深红色,倒卵形,顶端常2浅裂或缺刻状;花盘革质,杯状,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
蓇葖果卵形或卵圆形,密生黄褐色毛。
花期4月,果期6月。
原产陕西,现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根药用,有镇痉、镇痛、活血、散瘀等作用。
山茶科Theaceae乔木或灌木。
本科有40属,6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产东亚。
我国有15属,400余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的常绿林中。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木兰纲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Rosidae6. 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4. 姜亚纲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
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
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实验十七被子植物(2)石竹亚纲和五桠果亚纲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七被子植物(2)石竹亚纲和五桠果亚纲植物的观察石竹亚纲最大的特点是植物体常具甜莱拉因,以中轴胎座或特立中央胎座为主,种子常具外胚乳,相当于有些系统中的中央种子类;五桠果亚纲与石竹亚纲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植物体中不含甜莱拉因,许多种类具侧膜胎座,种子不具外胚乳。
一、实验目的1.掌握石竹科的主要特征,理解特立中央胎座的结构;2.了解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和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
二、器材和试剂1.实验材料石竹、陆地棉、黄瓜、毛白杨、垂柳、白菜的花;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以及十字花科常见种类的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三、操作步骤1.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本亚纲包括3目,14科,约11000种,只观察石竹科。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①代表植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花的解剖观察:取一朵花进行剥离观察,注意5个结合成筒状的萼片以及花萼基部的总苞;5个分离的花瓣,基部具爪,顶端具齿;观察雄蕊的数目和花柱的数目(由此可判断心皮的数目);横剖子房,观察室的数目和胎座的类型。
另取一朵花纵剖,确定子房的位置,观察纵剖后的胎座。
理解这类胎座为什么叫特立中央胎座。
绘图:石竹花的子房的横剖和纵剖图标本观察:叶的排列及茎叶特点、花序的类型、果实类型。
②其他种类的观察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叶卵形,花萼离生;花瓣2深裂;花柱3。
女娄菜(Silene aprica Turcz.)花萼合生,花瓣2浅裂,花柱3。
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k(L.)Moench.]注意观察它们与石竹的异同点。
花萼分离,花瓣2深裂,花柱5。
2.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本亚纲包括13目,78科,约25000种,重点观察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和十字花科。
(1)锦葵科(Malvaceae)①代表植物木槿花的解剖观察:取一朵花在外形上观察,注意区别副萼、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各部分的组成及数目,注意观察花瓣的排列方式;纵剖其花,观察雄蕊管,注意花药的特点,子房的位置,雌蕊的花柱和柱头;横剖子房,观察胎座类型、室的数目和胚珠的数目。
园林植物学 五桠果亚纲的分类及其在园林中...

• ②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分布于中国陕西、山 西和河北北部,内蒙古和黑龙江,以及俄罗斯西 伯利亚一带,是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二回三 出复叶的小叶呈披针形,边缘有骨 质小齿,花顶 生和腋生,直径10厘米。
• 花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花盘环状,仅包围心皮 群的基部。芍药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征 4、子房下位,侧膜胎座,胎座发达,瓠果。
•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卷须分枝。 雄蕊完全结合成柱状。 种子多数,扁平,无胚 乳。
• 黄瓜(Cucumis sativus)卷须不分枝
※ ♂K(5)C(5) A1(2)(2) ※ ♀ K(5)C(5) G(3:1)
•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多年生宿根草 质藤本植物,果实又名汉果、拉汉果、青 皮果、罗晃子、假苦瓜等。罗汉果可鲜吃, 但常烘干保存,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干果。 广西特产 。
杜鹃花科Ericaceae
• 木本植物,大多常绿,少数落叶,陆生或 附生 。叶互生或轮生,不具托叶。花两性, 辐射对称或略微两侧对称,单生或通常组 成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 花萼 通常 5 裂,宿存;花冠通常鲜艳合瓣(稀 离瓣),5裂或4~6~8裂;雄蕊为花冠裂 片数的 2倍,稀同数或更多,内向顶孔开裂, 稀纵长缝裂,子房上位或下位,4~5室, 稀6~20室。蒴果、浆果或核果 。
食虫植物——猪笼草目
• 瓶子草科、猪笼草科、茅膏菜科
匙叶茅膏菜
观果植物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主 1、草质草本,有卷须;茎5棱,双韧维管束;
要 2、单叶互生,常掌状深裂;
特
生物分类——植物界大全

生物分类——植物界大全1藻类植物(Algae)1.1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l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l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l颤藻目(Osillatoriales)1.2裸藻门(Euglenophyta)裸藻纲(Euglenophyceae)藻类植物l裸藻目(Euglenales)l柄裸藻目(Colaciales)1.3金藻门(Chrysophyta)金藻纲(Chrysophyceae)l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l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l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l金球藻目(Chrysosphaerales)l金枝藻目(Phaeothamniales)1.4甲藻门(Pyrrophyta)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l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l多甲藻目(Peridi-niales)l变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l胶甲藻目(Gloeodiniales)l球甲藻目(Dinococcales)l丝甲藻目(Dinotrichales)1.5黄藻门(Xanthophyta)(Chromophyta)黄藻纲(Xanthophyceae)l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l根黄藻目(Rhizochloridales)l异囊藻目(Heteroglocales)l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l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l气球藻目(Botrydiales)1.6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中心硅藻纲l圆筛藻目l根管藻目l盒形藻目羽纹硅藻纲l无壳藻目l单壳藻目l短壳藻目l双壳藻目l管壳藻目1.7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l团藻目(Volvocales)l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l色球藻目(Chlorococcales)l丝藻目(Ulotrichales)l胶毛藻目(Chaetophorales)l石莼目(Ulvales)l溪菜目(Prasiolales)l鞘藻目(Oedogoniales)l刚毛藻目(Cladophrales)l管藻目(Siphonales)l管枝藻目(Siphonocladales)l绒枝藻目(Dasycladales)l双星藻目(Zygnematales)1.8轮藻门(Charophyta)轮藻纲(Charophyceae)l轮藻目1.9褐藻门(phaeophyta)等世代纲不等世代纲无孢子纲1.10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纲l紫菜亚纲l真红藻亚纲2地衣植物门(Lichenes)l子囊衣纲(Ascolichens)l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l半知衣纲(Deuterolichens)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3.1苔纲(Hepaticae)l藻苔目l地钱目l美苔目l囊果苔目l叶苔目3.2藓纲(Musci)l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l黑藓亚纲(Asdreaeidae)l真藓亚纲(Bryidae)3.3角苔纲(Anthocerotae)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4.1石松亚门(Lycophytina)石松纲Lycopsida4.2水韭亚门(Isoephytina)蕨类植物水韭纲Isoetinae水韭目Isoetales水韭科Isoetaceae水韭属Isoetes spp.4.3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楔叶蕨纲(Sphenopsida)木贼目(Equisetales)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4.4裸蕨亚门(Psilophytina)裸蕨纲Psilopsida松叶蕨目Psilotales松叶蕨科Psilotaceae4.5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l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l原始薄囊蕨纲(Protolyptosporangiopsida)l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5种子植物门(Spemaiophyla)5.1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5.1.1银杏纲(Ginkgopsida)银杏目Ginkgoales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属Ginkgo银杏Ginkgo biloba5.1.2松柏纲(Coniferopsida)l科达目(已绝种)l伏脂杉目(已绝种)l松柏目(Coniferales)5.1.3苏铁纲(Gycadopsida)l种子蕨目(Pteridospermae)(已绝种)l开通目(Caytoniales)(已绝种)l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已绝种)l苏铁目(Cycabales)5.1.4买麻藤纲(Gnetopsida)l买麻藤目(Gnetales)l麻黄目(Ephedrales)l百岁兰目(Welwitschiales)5.1.5红豆杉纲(Taxopsida)l红豆杉目Taxales5.2被子植物亚门(木兰门)Angiospermae或Magnoliophyta或flowering plants5.2.1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Liliopsida5.2.1.1百合亚纲Liliidae百合目Lilialesl百合科Liliaceae蒜属:蒜,洋葱,韭菜l风信子科Hyacinthaceae风信子属Hyacinthus:风信子Hyacinthl田葱科Philydraceael龙舌兰科Agavaceael鸢尾科Iridaceael百部科Stemonaceael菝葜科Smilacaceael薯蓣科Dioscoreaceael蒟蒻薯科Taccaceae兰目Orchidalesl兰科Orchidaceael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5.2.1.2泽泻亚纲Alismatidae泽泻目Alismatales水鳖目Hydrocharitales茨藻目Najadales霉草目Triuridales 5.2.1.3槟榔亚纲Arecidae槟榔目Arecales环花草目Cyclanthales露兜树目Pandanales天南星目Aralesl天南星科Araceael浮萍科Lemnaceae 5.2.1.4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鸭跖草目Commelinales谷精草目Eriocaulales帚灯草目Restionales灯心草目Juncales莎草目Cyperalesl禾本科Poaceae竹Bambool莎草科Cyperaceae香蒲目Typhales5.2.1.5姜亚纲Zingiberidae姜目Zingiberalesl美人蕉科Cannaceael闭鞘姜科Costaceael赫蕉科Heliconiaceae,蝎尾蕉科。
4被子植物-五桠果亚纲-part1

木槿属 Hibiscus
朱槿(扶桑)(H. rosa-sinensis)
花下垂,花瓣5,红 色,原产我国。
为什么日本又叫“扶桑国”?
20
锦葵科(Malvaceae)
木槿属 Hibiscus
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 ”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21
锦葵科(Malvaceae)
副萼广三角形
15
木棉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 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 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 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
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 纤维,是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 的纤维材质。具有防霉、轻柔、不透水、不 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各 种家纺类产品中。 一般长约8 ~32mm
2
五桠果亚纲(Dileniidae)
• 常木本 • 常单叶 • 花常离瓣 • 雌蕊全为合生心皮,子房上位,常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式
3
锦葵科(Malvaceae)
5
锦葵科(Malvaceae)
木本或草本 茎皮富纤维,具粘液 单叶互生,常为掌状脉 花两性,多面对称;萼片5~3,常基部合生,镊合状排列, 其下常有副萼;花瓣5,旋转状排列,近基部与雄蕊管联生
花芽 蒴果
当天开的花
叶掌状3~5裂
9
锦葵科(Malvaceae)
棉属(Gossypium)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种子表皮细胞 延伸成棉纤维
10
锦葵科(Malvaceae)
棉属(Gossypium)
蒴果,室背开裂
陆地棉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椴树科 Tiliaceae
花序柄和膜质的苞片合生 植物体具星状毛,茎皮含纤维 花两性,整齐,完整,5基数
椴树属 Tilia
锦葵科 Malvales
草本或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萼片5-3, 外有副萼(小萼片) 纤维发达;花两性,5基数 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蒴果或分果
青菜 B. chinensis
撆蓝 B. caulorapa
大白菜 B. pekinensis
萝卜 Raphanus sativus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紫罗兰 Matthiola incana
13 报春花目
卷须与叶同侧
乌敛莓 (葡萄科)
卷须与叶对生
杨柳科 Salicaceae
落叶乔木,单叶互生 花单性异株,葇荑花序 花无被,有花丝或蕊腺 侧膜胎座,蒴果,种子小,基部具 有多数丝状长毛。
杨属( Populus )与柳属( Salix ) 越冬芽具鳞片数枚 枝有顶芽 叶柄长,叶宽阔 柔荑花序,下垂 花被退化成花盘 雄蕊4——多数 苞片细裂 1枚 顶芽退化 叶披针形,短柄 直立 退化成蜜腺 雄蕊2枚 苞片全缘
锦葵(Malva sinensis)
花粉
棉属 Gossypium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木槿属 Hibiscus
木槿 H. syriacus
木芙蓉 H. mutabilis
青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植物学实验十四 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植物分类

4、堇菜科: K 5 C 5 A 5 G(3:1)
堇菜科重点特征
? 草本。 ? 单叶互生,有托叶。 ? 花两性,两侧对称,5基数,有距; ? 子房上位,侧膜胎座。 ? 蒴果。
五、报春花科:仙客来
报春花科重点特征
* K(5) C(5) A(5) G(5:1)
? 草本,常有腺点和白粉。 ? 花两性,辐射对称; ? 花冠合瓣; ?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对生; ? 心皮常5,特立中央胎座。 ? 蒴果,常具多枚种子。
? 叶卵圆形, 背面光滑。 花无柄,萼 片脱落 ,花 红色,直径 7—10厘米, 子房光滑。 各地常栽培 供观赏。
山茶科重点特征
? 常绿木本。 ? 单叶互生。 ? 花两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成数
轮,屡集为数束,着生于花瓣上;子房 上位,中轴胎座。 ? 常为蒴果。
锦葵科重点特征
? 纤维发达。 ? 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 ? 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 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
实验十四 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植物 分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 石竹亚纲(石竹科)代表科的主要特征。 2.掌握 五桠果亚纲(山茶科、锦葵科、十字花科、 堇菜科、报春花科 )代表科的主要特征 3. 理解它们在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
二.材料物品
康乃馨、山茶、木槿、三色堇、仙客来。
三.内容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石竹科: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 L.)
石竹科主要特征
*K (5) C 5 A 10 G (5:1)
? 草本,节膨大。 ? 单叶对生。 ? 花两性,整齐, 5基数; ? 花瓣常有爪; ? 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 ? 蒴果,顶端齿裂或瓣裂,很少为浆果。
植物学 石竹科亚纲

多数为草本,常为肉质或盐生植物,叶常为单 叶。花常两性,整齐;雄蕊常定数,离心发育; 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种子常具外胚乳, 贮藏物质常为淀粉;胚常弯生,植物体含有甜 菜色素。
本亚纲共有3目,14科,约11000种。 (石竹目、蓼 目、蓝雪目)
拳蓼(刀剪药) (P. bistorta L.)
红蓼(P.orientale L.)
水蓼(辣蓼) (P.hydropiper L.)
杠板归(P. perfoliatum L.)
蓼蓝(P.tinctorium Ait.)
叶可加工成靛青,作蓝 色染料。
大黄属(Rheum)
多年生粗壮草 本。叶根生, 阔而大。花小, 两性,花被6裂, 广展,结果时 不很扩大;雄 蕊9(6) ;花柱3。 坚果有强翅。
卷耳属 Cerastium
球序卷耳
Cerastium glomeratum
狗筋蔓Cucubalus baccifer
Ⅱ藜科 Chenopodiaceae
主要特征Characteristics 草本或灌木;多为盐碱土植物或旱生植物,往往附着有粉状
或皮屑状物 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 花小,单被,常无彩色或草绿色,两性或单性;花萼5—3裂,
(3)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原产伊朗,世界各地均 栽培,供蔬食,富含维生素及磷、铁。
(4)藜(Chenopodium album L.)叶菱状卵形,背面有泡 状毛,广布的杂草。
(5)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叶披针形, 缘有不整齐的牙齿,广布于东部至西南部,全草提土荆芥油 作健胃驱虫药。
本科约75属,2000种,广布全世界,尤以温 带和寒带为多,
被子植物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

花常为辐射对称,离瓣,稀合瓣;雄蕊少数,
离心发育;雌蕊多由合生心皮组成,中轴或侧 膜胎座。
5 猪笼草目 4 玉蕊目
7 杨柳目 6 堇菜目
8 白花菜目 9 Betales 10 杜鹃花目
3 锦葵目
2 山茶目
11 岩梅目
1 五桠果目
12 柿树目
13 报春花目
22
14. 山茶科 Theaceae
*K4 - ∞ C 5,(5) A ∞ G (2 – 5:2-5) 常绿木本,单叶互生,花两性,整齐,五基数, 雄蕊多数,成数轮,屡集成数束,生于花瓣上,子
10.3.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idae)
多为草本,植物体常具甜菜拉因,花被 分离或无花瓣,雄蕊离心发育,中轴胎 座或特立中央胎座,种子常具外胚乳
1 石竹目 2 蓼目
3 白花丹目
1
11.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K4-5,(4-5) C 4-5 A 5-10 G (5-2:1)
*K 5 C5 A (∞) G (3 - ∞: 3 - ∞)
纤维发达;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单 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有刺;蒴果或分 果.
本科约 75 属,1000-1500种;我国有 16 属,约 117余 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 具纤维、观赏、药用等应用价值, 常见的有: 棉花,木槿,蜀葵,苘麻,木芙蓉等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20. 杜鹃花科 Apiaceae
*↑K(5-4) C5-4,(5-4) A10-8,5-4G, (2-5:2-5)
植物学实验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死细胞 隔离盘
藻殖段
蓝藻门(原核):颤藻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异形胞
*藻丝外有胶质鞘
*无公共胶质鞘
蓝藻门(原核):念珠藻属
蓝藻门(原核):鱼腥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蓝藻门(原核):螺旋藻属
蓝藻门(原核):色球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舟形藻属
根管藻属
羽文藻属
硅藻门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细胞生出横 隔,形成三 个细胞,上 部双核,下 部及喙突单 核
喙突核 流入下 部细胞, 形成双 核细胞
真菌门 担子菌亚门 锁状联合过程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银耳
木耳
灵芝
真菌门(担子菌亚门)
马勃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地衣门三形态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子实层
桑花解剖
花萼 桑葚果(聚花果) 雌花 雄花 雌蕊纵切 (顶生胎座)
肉质花萼 (桑葚食 用部分)
桑葚解剖
桑科—桑属—桑花及果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托叶环
有托叶环
有白色乳汁
隐头花序
桑科—榕属—无花果(三大特征)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金缕梅亚纲—壳斗目—壳斗科
花程式: *K(5)C5A∞G(5:5:2) 茎:木本。 叶:单叶互生,边缘有尖锐锯齿 花:花序为伞形花序 果:梨果。
实验一:植物检索表的应用和编制
雄蕊 二体雄蕊
旗瓣
翼瓣 龙骨瓣
花萼
中文名 学名 科 亚科
蚕豆
植物学 五桠果亚纲

柃属(Eurya)
❖ 常绿木本。叶互生,有 细锯齿。雌雄异株,花 单生或簇生叶腋。浆果。
❖ 柃属植物是江南常绿林 中灌木层的优势种。
格药柃(E.muricata Dunn)
❖ 嫩枝圆 柱形, 无毛。
木荷(何树)(Shima superba Gardn.etChamp.)
联合成管,为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具刺; ❖ 雌蕊由3~多数心皮组成,上位子房,中轴胎座。 ❖ 蒴果或分果。
❖ 本科约75属,1000—1500种,分布于温带及 热带,
❖ 我国有16属,81种,36变种或变型。
棉属(Gossypium)
❖ 一年生灌木状 草本。叶掌状 分裂。副萼3或 5,萼成杯状。 蒴果3—5瓣, 室背开裂。种 子倒卵形或有 棱角,种子表 皮细胞延伸成 纤维。
中国普洱茶
普洱茶属黑茶种类, 它属后发酵茶,是我国特 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黑 茶的年产量很大,仅次于红茶、绿茶产量,成 为我国的第三大茶类。黑茶以边销为主,部分 内销,少量外销,因此,习惯上又把黑茶制成
的紧压茶称为边销茶。
中国乌龙茶
❖ 乌龙茶,属于青茶类,为半发酵茶。 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 青、揉捻、干燥。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是, 即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 醇厚的滋味。
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 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茶道的日益普及,茶道已走出日 本狭窄的天地。其精神含义则更深更广,茶道的追求目 标上升为——争取世界和平。
山茶(C.japonica L.)
❖ 叶卵圆形, 背面光滑。 花无柄,萼 片脱落,花 红色,直径 7—10厘米, 子房光滑。 各地常栽培 供观赏。
(整理)被子植物的分类、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K4~8C0A、4~∞♀﹡K、4~8C0G(3~6:3~6:1~2)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
科的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具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单被花,无花瓣;雄花成柔荑花序,萼片4~8片;雌花单生或2~5朵簇生于总苞内,花萼4~8裂,子房下位,3~6室,每室具有2个胚珠,常仅有1个发育。坚果外包壳斗,或称为总苞。
形态特征:常木本,有时具刺,叶具透明油点,互生,多为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稀单叶,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萼片、花冠常4-5片。雄蕊常8~10;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果常为柑果、浆果、核果、蒴果或蓇葖果。
识别要点:多木本,叶为复叶或单身复叶,互生,叶上常具透明腺点;花萼、花冠常4-5;子房上位,花盘明显;多为柑果和浆果。
科的特征:木本;常具乳汁;单叶互生,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常形成葇荑、穗状、头状或隐头花序;单被花,萼片4片,雄花的雄蕊与萼片同数且对生;雌蕊由2心皮合生组成1室,1胚珠,子房上位。果多为聚花果(复果)。
识别要点: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单被,4基数;子房上位;聚花果。
三胡桃科(Juglandaceae)
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冠
下降覆瓦状排列
二体雄蕊
三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目)
♂﹡K0~5C0~5A、1~∞,(∞)♀﹡K、0~5C0~5G(3:3:1~∞)
科的特征:草本、灌木或乔木,有时成肉质植物,常含有乳汁;单叶互生或对生,托叶早落,叶基部常有腺体。花多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类型复杂,常为杯状聚伞花序;花单被、双被或无被,具花盘或腺体;雄蕊1至多枚,花丝分离或联合;雌蕊通常由3心皮合生而成,子房上痊,3室,中轴胎座,每室1~2枚胚珠;蒴果,少数为浆果或核果,种子有胚乳。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学实验”教案实验一裸子植物和木兰亚纲(I)、裸子植物一、目的1.通过观察,验证裸子植物代表类群的主要分类特征。
2.观察和分类鉴定代表类群,学习和训练描述植物特征的方法和技能。
3.再次讲授检索表的基本结构、编制原理,强调编制和使用检索表的内在关系。
二、材料与内容1.铁树纲观察铁树叶形态、大孢子叶、胚珠、小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特征。
2.银杏纲观察银杏的叶形;用切片,观察珠领与胚珠。
3.松柏纲(1)松科观察云南松、雪松的老枝、新枝、小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球、球果;鉴定该2种材料。
(2)柏科观察侧柏属、圆柏属、刺柏属小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球、球果;鉴定该3种材料。
介绍材料和内容过程中提问:1.松科与柏科的关键区别特征;2.侧柏属与圆柏属叶子形态上的区别;三、实验报告1.绘制银杏叶、云南松球果、侧柏球果外部形态特征图。
2.文字描述侧柏属、圆柏属、刺柏属植物叶子的形态特征。
3. 对所鉴定的5种材料,设计编制分属、分种检索表。
(II)、木兰亚纲一、目的1.通过观察标本,验证掌握木兰亚纲代表类群的主要分类特征2.学习和训练描述植物特征的方法和技能3.训练编制和运用检索表的技能。
二、材料与内容1.木兰科(1)解剖木兰属或含笑属植物的花。
注意伸长的花托、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和排列方式。
(2)观察木兰科植物的果实,注意离生心皮及其数目。
2.樟科观察樟科植物樟树、阴香、云南樟、滇润楠、三股筋香、香面叶等植物,注意叶脉的特征。
3.毛茛科(1)解剖毛茛属植物的花,注意观察花被的变化、对称状况。
(2)观察毛茛属、铁线莲属植物的果实,注意花柱的特征。
(3)观察铁线莲属植物,注意叶序、花柱、总苞、地下器官特征。
4.罂粟科观察罂粟的腊叶标本,观察植物体其他部分的特征。
介绍材料和内容过程中提问:1.木兰科的原始特征;2.总结樟科植物的物征;3.罂粟属植物的花萼在哪里?三、实验报告1.绘制木兰属植物、毛茛、罂粟花的解剖图。
2. 编制检索木兰属、毛茛属、铁线莲属、罂粟属的检索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要求
1.掌握 石竹亚纲(石竹科)代表科的主要特征。 2.掌握 五桠果亚纲(山茶科、锦葵科、十字花科、 堇菜科、报春花科 )代表科的主要特征 3. 理解它们在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
二.材料物品
康乃馨、山茶、木槿、三色堇、仙客来。
三.内容方法
1、石竹科: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 L.)
• 叶卵圆形, 背面光滑。 花无柄,萼 片脱落,花 红色,直径 7—10厘米, 子房光滑。 各地常栽培 供观赏。
山茶科重点特征
• 常绿木本。 • 单叶互生。 • 花两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成数
轮,屡集为数束,着生于花瓣上;子房 上位,中轴胎座。 • 常为蒴果。
锦葵科重点特征
• 纤维发达。 • 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 • 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 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
4、堇菜科: K 5 C 5 A 5 G(3:1)
堇菜科重点特征
• 草本。 • 单叶互生,有托叶。 • 花两性,两侧对称,5基数,有距; • 子房上位,侧膜胎座。 • 蒴果。
五、报春花科:仙A(5) G(5:1)
• 草本,常有腺点和白粉。 • 花两性,辐射对称; • 花冠合瓣; •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对生; • 心皮常5,特立中央胎座。 • 蒴果,常具多枚种子。
四、作业
1、绘木槿(或三色堇或仙客来)花的纵剖 图,注明各部结构名称。
2、编制上述五种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石竹科主要特征
*K (5) C 5 A 10 G(5:1)
• 草本,节膨大。 • 单叶对生。 • 花两性,整齐,5基数; • 花瓣常有爪; • 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 • 蒴果,顶端齿裂或瓣裂,很少为浆果。
2、山茶科:茶梅(Camellia sasanqua)
山茶(C.japonic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