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语文八下】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从此他在偏僻的永州一呆便是十年,后来又被贬去更荒凉的柳州。
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最终病死柳州。
柳宗元作品很多,以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后,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写下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
他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这些游记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典范,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
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小石潭记》。
2、关于文体《小石潭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自读课文多遍,找出不会读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句,做好标记。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参差()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斗()折蛇行悄怆()幽邃()隶()而从者【答案】huáng;liè;chí;kān;cēn cī;yĭ;chù;xī;cī;dǒu;qiăo chuàng suì,lì3、试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停一处)(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 (4)似与游者相乐【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潭中鱼/可百许头(3)皆若空游/无所依(4)似/与游者相乐4、朗读课文下面的注释,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课《小石潭记》学习资料汇编(含精选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课《小石潭记》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代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有《柳河东集》《河东先生集》等。
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后,在永州司马任上创作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即《永州八记》之一)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是传世的经典名篇。
另外,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千古名诗《江雪》。
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内容主题《小石潭记》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隽永、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游览的行踪为序,移步换景,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周围景物的幽清冷峭之美,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关键字词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西,向西。
名词作状语)行百二十步,隔篁(篁huáng,竹)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乐,为……而乐,为……感到愉悦,意动用法)之。
伐竹取道,下(下,向下,名词作状语)见小潭,水尤(尤,特别)清冽。
全石(全石,完整的石块,整块石头)以(以,把)为底,近岸,卷石底以(以,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出,为(为,成为)坻(坻chí,水中高地),为屿(屿,小岛),为嵁(嵁kān,不平的岩石),为岩(岩,悬崖峭壁)。
青树翠蔓,蒙(蒙,覆盖)络(络,缠绕)摇(摇,摇曳,摇动)缀(缀,牵连,缀连),参差(参差cēn cī,参差不齐)披拂(披拂,飘摇,飘拂)。
潭中鱼可(可,大约)百许(许,左右,表示约数)头,皆若空(空,在空中,凭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澈,穿透),影布石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 小石潭记导学案(含答案)
10 小石潭记【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
二、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前预习】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一词多义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⑵……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⑵同游者:吴武陵……(游:_______________)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4.翻译下列句子。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合作探究】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10《小石潭记》原创学案(含答案)
小石潭记柳宗元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摇缀yáo zhuì隶lì篁竹huánɡzhú清冽qīnɡliè为坻wéi dǐ为屿wéi yǔ为嵁wéi kān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作家作品简介。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3、背景介绍。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合作交流1、全班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作业设计(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作业设计(附答案)●作业导航 1.把握课文的顺序; 2.品味写景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B.为坻.(chí)为嵁.(kān) C.参差..(cēn cī) 佁.然(yí) D.俶.尔(shū)翕.忽(xī)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_______ ()_______(坻抵⎩⎨⎧)_______ ()_______(嵁湛 ⎩⎨⎧)_______ ()_______(冽洌⎩⎨⎧)_______ ()_______(怡佁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
6.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8.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哲理。
本节课通过学习《小石潭记》,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大意,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哲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哲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句子结构、词语用法等,边读边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赏析,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精选题含答案
4. 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 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乐、悲(由乐到悲)。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 乙文论道,重在议论,观点鲜明。甲 文记游,侧重描写、抒情,请从表达方式 的角度,谈谈甲文这方面的特点。(4分 )
甲文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写了小石潭的石、水以及周围的景物, 流露了“下见小潭”之“乐”、赏鱼之 乐以及看到小潭“四面竹树环合”的 “凄清”“悄怆”之情,正是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3)悄怆幽邃(
凄凉
)
(4)隶而从者(
跟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技 和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 齐,随风飘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习题解析版)
10《小石潭记》(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dǐ)B.为屿.(yǔ)为嵁.(zhàn)蒙络.(luò)C.佁.然(yǐ)参.差(cān)披拂.(fú)D.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答案】D【解析】A.有误,“为坻”的“坻”应读“chí”;B.有误,“为嵁”的“嵁”应读“kān”;C.有误,“参差”的“参”应读“cēn”;D.全部正确。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乃记之.而去B.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其.境过清C.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D.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答案】D【解析】A.心里十分高兴。
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
/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B.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
其:代词。
/因为环境过于凄清。
其:代词;C.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而:表承接/跟着同去。
而:表承接;D.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不可长久停留。
可:可以。
故选:D。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青/树翠蔓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答案】B【解析】A.有误,应为:青树/翠蔓;B.正确;C.有误,应为:其岸势/犬牙差互;D.有误,应为:以/其境过清。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答案】B【解析】A.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在句末加上“问题”即可;B.没有语病;C.否定词运用不当,在“和平”后面加上“没”即可;D.语序颠倒,将“辉煌”放到“战绩”前即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10《小石潭记》精品学案(含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í)为嵁.(kān)参差..(cēn cī)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2.读准多音字(1)翠蔓.:wàn其他读音:mán组词:蔓菁其他读音:màn组词:蔓延(2)差.互:cī其他读音:chāi组词:出差其他读音:chā组词:差别其他读音:chà组词:差不多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篁竹:竹林。
(2)清洌:清澄而寒冷。
(3)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
(4)蒙络摇缀:遮掩,缠绕,摇动,连接。
(5)佁然:愣住的样子。
(6)俶尔:忽然。
(7)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8)差互:交错的样子。
(9)悄怆:寂静,悲伤。
(10)居:停留。
2.一词多义辨析(1)(2)(3)3.词类活用解释(1)从小丘西.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
(2)日光下.澈解释: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解释: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潭西南..而望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像蛇。
(6)其岸势犬牙..差互解释: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解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伤,使……寒冷。
(8)心乐.之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9)似与游者相乐.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嬉戏,逗乐。
4.古今异义区分(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永州八记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
点拨:本题可以引导同学们先掌握文章线索,再来理解文章内容,进而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游记的线索:发现小潭(闻声、见形)→观赏潭中景物(水、石、树、鱼)→远望小潭源头(溪身、岸势)→感受潭边气氛(幽深冷寂)。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试做具体分析。
点拨: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由此感受作者在文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回答本题一定要在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
参考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
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
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边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
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
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
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情,进而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荒远之地的凄凉心情尽显其中。
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以及由文章而得到的个人感受,可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精品教案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古代写景记游,借景抒情散文。
课文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的优美景观。
从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来看,教材的编写意图意在继续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技巧,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秀美的记游文章,文中之景很秀美,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秀美。
作者在文中写水声,写小潭,写岩石,写树木,写潭水,写游鱼,展现出一幅幅绘形绘色的微型风景画;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被贬滴永州之后寂寞凄凉的心情。
学习这篇文章,先要反复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感受文章顺序,感受文中景物,感受词义句意。
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品析与欣赏。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多篇文言诗文,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文章。
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但对于作者寄寓的情感,学生把握起来有些难度。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教学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相信大家都学过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这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它的魅力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课后解析)
10《小石潭记》(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课文的线索:发现小石深一源中景物一小石裸源流一源中气氛一记录同游者。
解析: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清线索,背诵课文。
二、参考答案文章写最初发现小石潭的时候,说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
读到这里,我们便自然地从游鱼联想到作者此时欢悦的心情。
接下来写坐在深上的感受,说“凄神寒骨,悄枪商邃”。
小石深景物的离清与作者心境的凄清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衬托出作者被贬后孤凄悲凉的心境。
解析:由文中“心乐之”“凄神寒骨”等句子可以看出,这些景物描写染上了人的感情色彩,结合作者的经历,就能够分析出作者感情的变化。
三、参考答案:第一问:幽清。
第二问:(示例)很清静,使我忘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身心放松解析:第一问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四、参考答案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3.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4.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解析:本题的词语都属于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五、参考答案:第一问: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最佳。
这些作品有如下特色:(1)形神毕肖地再现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
如《小石潭记》等一系列游记,非常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腻的工笔描绘,篇篇不雷同,自然景物充满着勃勃生机,画廊式地展现了永州的山水景色。
(2)柳宗元写景,不是客观地模山范水,而是写自己主观感受中的景物。
例如:“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雷福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面静者与心谋。
”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景完全融二为一。
在情景交融之外,他还善于以山水景色自喻。
如《小石城山记》以小石城自喻,用山水景物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下面是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2.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自主预习案】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①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②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③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簧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俶尔( ) 翕忽( ) 怡然( ) 幽邃(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4、翻译下列句子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6、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检查预习效果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走近小石潭1、轻松听一听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2、大胆读一读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3、勇敢试一试哪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二)认识小石潭1、说一说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边读边口译课文,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自主学习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交流4人一小组合作交流2、比一比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解决可以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老师答,也可以老师问学生答,小组之间或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一比(三)感受小石潭1、找一找作者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你从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后来作者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2、悟一悟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一谈(四)品味小石潭1、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刻画小石潭的?你最喜欢这些景物里的哪一处?它的什么特点让你觉得特别美?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2、探索尝试:小石潭如此之美,请你分析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这小石潭写美的?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柳宗元虽“记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游景观,一日,作为导游的你带队到此游览,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呢?请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想象,写一段导游词【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小石潭记》学案(含答案)
26、《小石潭记》学案教师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多角度写景及写作特色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4、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难点:掌握写景角度和写景技巧,理解文中的乐与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摇缀()隶()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作家作品简介。
(请自己收集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3、背景介绍。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二、走入《小石潭记》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知识考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12345怪石嶙峋——全石……为岩树木青葱——青树……披拂群鱼戏水——潭中…….相乐水清见底——潭中…….相乐源头曲折——潭西南……蛇行岸势崎岖——其岸势…….其源总结: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景物特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势参差,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二)精读第一段思考问题1.开篇第一段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何好处?1)小丘——篁竹——水声——小潭移步换景2)用了隔、闻、伐、取、见五个动词,移步换景,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既写出来动态感,又突出了小石潭的幽美,为下文写小石潭的幽静作铺垫。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的?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由近及远近景:石头各具形态,清晰可见,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
远景: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竹树环抱、藤蔓错落缠绕的清幽美景。
(三)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1.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写游鱼的这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游鱼的目的是什么?1)总写与特写相结合(点面结合)总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鱼的数目一目了然,表明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特写“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体现了游鱼的灵动及作者浓厚的赏景情趣。
动静结合的写法。
静态描写“佁然不动”,动态描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给人以愉快的感觉。
2)目的是侧面衬托,突出潭水的清澈,而且增加了情趣。
3.似与游者相乐”这个句子有什么妙处?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6想象的空间。
4.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澈澄净。
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衬托潭水的清澈。
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学案设计附答案
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2)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任司马。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
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
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属于的范畴。
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嵁.()俶.尔()翕.忽()佁.然()幽邃.()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
(用“/”画出停顿)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其岸势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小潭源流——()——交代同游者【课内探究】一、熟读课文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音。
篁坻参差屿嵁缀佁翕怆邃龚2.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2)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3)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4)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二、整体感知3.作者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4.小石潭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语。
5.柳宗元为什么给这个小水潭取名“小石潭”?6.找出描写“石”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落实重点实词7.参照下面的句式,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
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2)小石潭记学案及答案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呼应,又为下文的“”埋下伏笔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和“”两个句子得到印证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二、课外语段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甲文〕《小石潭记》〔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元结《右溪记》)〔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1、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⑵以其境过清清:⑶南流数十步南:⑷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⑵佳木异竹,垂阴相荫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自主预习案】答案1、①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③抒情议论散文2、huáng liè chí kān chù xī yí suì3、全石/ 以为底皆 /若空游 /无所依其岸势/ 犬牙差互潭中鱼 /可百许头4、A、(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B、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犹如在同游人逗乐C、(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5、游览潭中景物潭中气氛【课内探究案】答案二、(三)1、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2、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四)1、围绕小石潭周边,作者描写了篁竹、青树、藤蔓;围绕小石潭本身,作者描写了水声、潭水、游鱼、溪身、气氛第1段描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人迹罕至,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第2段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潭水的特点是清澈见底,游鱼的特点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整段话无一处写水,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就像在空中浮游,写出了水的清;阳光下,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更显出了水的清,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作者先写鱼儿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这是静态描写;忽然,鱼飞快地窜往远处,非常活跃,好像跟游人逗乐,这是动态描写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渗透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感到快乐第3段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写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态;溪水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动态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小溪曲折延伸,望过去,看得见的一段水面映着天光云影,亮光闪闪,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精确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2、(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笔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三、各位尊敬的旅客朋友们,早上好,今天由我带领您参观一个不知名的小石潭大家请看身边的这个小丘,虽然小,但却是景色宜人四周郁郁葱葱,人烟依然很稀少大家跟着我一起往西走大家请闭上眼睛,知大家有没有听见什么?有些像珮与环相互碰撞的清脆声现在请随我顺着这条小路下去,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潭就是大家刚才听到的清脆声的发源地大家可以看到,这小潭的潭底,是以一整块石头做成的,大家现在可以走近些,但小心脚下不要滑倒这小潭的潭底有些地方已经凸出来了,就像海上的岛屿,水中的平地一样这个小潭里大约有一百来条鱼,因为水太清澈,所以看上去好像在空中游动,也没有什么依靠早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就会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有些鱼懒得一动也不动,但有时却突然间的游走,马上又游回来,好像在跟大家开玩笑似的请大家顺着小潭向西南方望去,就会看到一条小溪,这条小溪便是这潭水的来源,这小溪曲曲弯弯,有时能看见有时却不能看见,因为多年水流的冲击它的两岸早已参差不齐,像犬牙一样这个小潭不仅谭美,周围的景色也很美它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层层环绕,如果一个人来到这里,就会感觉到它独有的清静,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呆久了,就会感觉到它独有的魅力——让人抛去心中一切的杂念,感觉就像在仙境中一样,没有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没有让人头疼的事业,倍感轻松,心也静了下来,这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人知道这里是哪位名人笔下的景色?对了这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告别这美丽的景色,到下一个景区去了【拓展检测案】答案一、1、⑴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⑶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2、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3、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4、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5、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⑴大约、大概⑵凄清、冷清⑶向南⑷说出 3、⑴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⑵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 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2020年3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潭记》导学案设计 (部分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一、目标与任务◇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1、文言实、虚词的积累2、学习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点写景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的辩证关系。
◇任务本课3课时完成。
第1、2课时学生自学结合教师讲解,第3课时复习检测,学生练习。
二、预习与自学1.请同学们跟着音频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结合注释,通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
3.阅读课文前“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4.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问?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重点注意弄懂文言字词的意思,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
三、讲解与答疑1.介绍作者及背景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柳宗元年轻的时候,文学与政绩的声名都很高。
他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永贞革新。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2.文学知识链接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
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8篇。
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0小石潭记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í)为嵁.(kān)参差..(cēn cī)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2.读准多音字(1)翠蔓.:wàn其他读音:mán组词:蔓菁其他读音:màn组词:蔓延(2)差.互:cī其他读音:chāi组词:出差其他读音:chā组词:差别其他读音:chà组词:差不多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篁竹:竹林。
(2)清洌:清澄而寒冷。
(3)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
(4)蒙络摇缀:遮掩,缠绕,摇动,连接。
(5)佁然:愣住的样子。
(6)俶尔:忽然。
(7)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8)差互:交错的样子。
(9)悄怆:寂静,悲伤。
(10)居:停留。
2.一词多义辨析(1)(2)(3)3.词类活用解释(1)从小丘西.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
(2)日光下.澈解释: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解释: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潭西南..而望解释: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斗.折蛇.行解释: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像蛇。
(6)其岸势犬牙..差互解释: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解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伤,使……寒冷。
(8)心乐.之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9)似与游者相乐.解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嬉戏,逗乐。
4.古今异义区分(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处。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永州八记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闲暇无事常徜徉于山水之间,借以遣送岁月和抒发胸中的抑郁愤懑之情。
此时,他写了许多优美的山水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著名。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若断若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永州八记”一方面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1.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表现出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点拨:表现出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流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点拨: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文章写景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点拨:文章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尽现其“神”。
如文章写石,无不透露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悦耳,说明“石潭”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映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再如文章写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正面写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小溪的形状。
4.核心图解活学活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ɡ)清洌.(liè)为嵁.(kān)B.为坻.(chí)幽邃.(suì)差.互(cī)C.参.差(cēn)佁.然(yǐ)寂寥.(liáo)D.俶.尔(shū)翕.忽(xī)悄怆.(chuàng)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俶尔..远逝()(2)佁然..不动()(3)往来翕忽..()(4)参差披拂..()3.填空。
《小石潭记》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河东人,世称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4.按照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
(1)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到……去)B.犬牙差互..(交错的样子)C.蒙络..幽邃(寂静,悲伤)..摇缀(覆盖缠绕)D.悄怆8.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B.不可久居.C.凄.神寒骨D.潭西.南.而望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钴潭记柳宗元钴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予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啮.其涯()(2)以予之亟.游也()(3)芟.山而更居()(4)气之迥.()11.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____,“______”通“______”。
A.屈折东流B.荡击益暴C.毕至石乃止D.有泉悬焉1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13.《小石潭记》和本文都出自柳宗元的手笔,都是“永州八记”中的作品,内容也都是写潭的,但两文的写法有所不同:前文着重写________,后文着重写________;前文主要突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后文主要突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前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内心情感,后文透露了当地农民________的生活境况。
【表达交流】1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体验中考】15.(·重庆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
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1)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2)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16.(2010·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诗(词)句,回答问题。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1. 解析:D项中的“俶”应读“chù”。
答案:D2. 参考答案:(1)忽然(2)愣住的样子(3)轻快疾速的样子(4)拂动,飘荡3. 答案:柳宗元子厚柳河东唐朝4. 答案:(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 解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的意思,如“下”“布”“斗”“蛇”等。
参考答案:(1)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溪流曲折得)像北斗星座,像游蛇蜿蜒爬行,忽现忽隐。
6. 参考答案:(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7. 解析:A项中的“去”应解释为“离开”。
答案:A8.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伤;D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答案:B9. 参考答案:(1)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寒冷。
(2)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10. 参考答案:(1)侵蚀(2)多次,屡次(3)割草,这里指开荒(4)辽远,这里指气清11. 答案:A 屈曲12. 参考答案:(1)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势峻急,冲击得更猛烈。
(2)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聚居的地方而忘记故乡呢?不就是这样优美的钴钅母潭吗?13. 答案:潭的本身潭源清幽清秀凄苦困苦14. 解析:为某一景点写简介,一般可以从自然风光、特产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
本题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方面介绍即可。
语言要生动、简洁,富有感染力。
答案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遐迩闻名。
15. 解析:(1)“馆”当然是指重庆馆,“乾坤”代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