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得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引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风险管理是指确定并评估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而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以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规定,遵守法律法规,并且具有高效性和效力。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可以降低组织面临的潜在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

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风险识别:识别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调研、审核和分析组织的运营活动、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来实现。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潜在影响程度和概率。

这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概率统计等。

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并且,风险应对应该制定相应的责任和时限,确保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4.风险监控:通过实施风险监控,实时跟踪风险的变化和发展,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的可能影响。

监控可以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监控手段,例如报告、指标监控、审计等。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方法和流程,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规定,达到高效和效力。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保护:内部控制应该保护组织的各种资产,包括财务资产、知识产权、员工和客户信息等。

通过建立授权、会计与财务、审计和风险管理等制度,确保资产不受侵害。

2.信息可靠性:内部控制应该确保组织的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和控制制度、审计和验收等手段实现。

3.业务效率:内部控制应该通过合理规划流程和资源,优化组织的运作效率。

这包括制定工作流程、规范流程、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4.合规性:内部控制应该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障企业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一、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旨在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1.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通过对不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明确风险的来源、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并进行风险的优先级排序。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并进行重点管理。

2. 风险处理与控制企业应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与控制策略。

这包括风险避免、减轻、转移和承担等策略。

通过合理的风险处理与控制措施,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和资产安全。

3. 风险监控与反馈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风险问题。

企业还应该建立风险报告和风险反馈机制,及时向决策层和相关部门汇报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运作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行为。

1. 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完善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机制,以及清晰的管理层面对控制的支持和重视程度等。

只有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2.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该建立内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通过风险识别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样可以在风险出现之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3. 控制活动与控制手段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控制活动和控制手段,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建立授权和审批流程,制定制度和政策,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4. 信息与沟通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畅通。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

四 、 结语
在 现代 经济 领 域 中, 险 无处 不在 , 风 既包含 导 致失 败 的根源 , 又 蕴 藏 着 成 功 的种 子 。 而 企 业 内部 控 制 系 统 就是 对广 ,形 成整体 规 模 与形 象 ,提升 顾 客 的品牌 的风 险 进行 管理 ; 但 企 业的 内部 控制 能 否发挥 作 用, . 还必 须考 虑企 忠诚 业 面 临 的 风 险 因素 。 现 代 企 业 内部 审计 除 了 关 注传 统 的 内部 控 制
元素 。
内部财 务 控制 的狭 窄 范 围 中跳 出来 , 进入 到 为企 业创 造 价值 的领 域
中来 。鉴 于此 , 有必 要从 风 险 管理 的 角度 对 内部 控 制 的发展 进 行研 升锦江 酒店 品牌 的 国际 影响 力 ,并体 现 中国文 化和 锦江 特色 的 品牌 究 。
[ 摘 要 ] 随 着社会 经 济 的持 续发 展 , 业 内部控 制 也在 不 断 企
发 展 变化 , 日益 受到 广 泛的 关 注与 重视 。文 中从 风 险管 理 的 角度 并
打进 国 际市 场 。
③ 多品牌 扩张 方式 不够 灵活 ,且 主 要在 国 内市场 上扩 张 ,未 能 对 企业 内部 控 制的发 展进 行 了探 讨 ,立足 于对风 险 管理和 内部 控制 内涵 的理 解 ,在 现 有 内部 控 制理 论基 础之 上 ,以风 险管理 论 为导 向 锦 江 集 团下 属 的 锦 江 国际 酒 店 管 理 公 司 的 品牌 政 策 较 为 多 元 进 行 内部 控制 资 源配置 和 关键控 制 点设 计 等活动 ,为 内部 控 制相 关
国外旅 游发达 城 市 中经济 型酒 店 已 占到 全 部酒 店数 的7 %,但 动 的各种 方式 、方 法 ,也 包括 核算 、审核 、分析 各 种信 息资料 及 报 0 是 在 中国 ,经 济 型 酒 店 的兴 起 较 国 外较 晚 ,市 场 发 展 的 空 间很 大 告 的程序 和步 骤 ,还 包括 为对 企业 经济 活动 进 行综 合计 划 、控制 和 锦江 集 团 目前 大 力推广 旗下 品牌 —— “ 江 之星 ”正 是看 准 了这 评 价 而制 定或 设置 的 各种 规章 制度 。 因此 ,内部 控 制贯 穿于企 业 经 锦 块 市场 , “ 铞江 之星 ” 已成 为一个 消费 者信 赖 和忠诚 的 中 国经济 型 营活 动 的各个 方面 ,只要 存在 企业 经济 活动 和 经营 管理 ,就 需要 有

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一、引言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而建立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及意义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明确、评估、控制和监控风险,以最小化损失,最大化机会的一项管理活动。

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控制,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企业风险管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

企业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而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资源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四、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原则1. 全员参与原则:整个企业应该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视为全员参与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

2. 风险评估和预防原则:企业应该通过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3. 内部控制制度的连续改进原则: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

五、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组成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组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四个方面。

1. 风险识别:企业应该通过对外部环境、内部业务和管理过程的认真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

在风险识别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调研、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获取必要的信息。

2. 风险评估:企业应该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可以通过模型和统计分析等手段进行。

3. 风险控制: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的安排。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一、引言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是指为了保护企业价值和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方面。

内控制度是为确保企业运作顺利、风险可控、财务合规而建立的一系列流程、方法和制度。

二、风险管理框架1.风险识别:企业应通过内外部信息收集和评估,确定可能影响企业实现目标的各类风险,包括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2.风险评估:企业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潜在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3.风险控制: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已识别的风险,包括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

企业还应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和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岗位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

4.风险监测:企业应定期对已切实控制的风险进行监测,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企业还需进行实时监控以应对新出现的风险。

5.风险应对:企业必须预先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

应急预案应包括责任分工、信息发布机制、资源调配和协调等方面。

三、内控制度框架1.控制环境: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包括明确的组织结构、职责制度和分工方式,提供给员工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及建立内部控制文化。

2.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3.控制活动:企业应建立一套全面的控制措施和流程,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操作手册等,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按照既定的规定和流程进行。

4.信息与沟通: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内外部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以便管理层和决策者能够及时获得有关的信息。

5.监督与评价:企业应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包括内外部审计和检查,以及定期对内控制度的评估和改进。

四、风险管理与内控相互关联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以风险为基础,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是一个组织用来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的整体方法和过程。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来保护其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促进运营效率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活动。

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并且相互支持,协同工作。

本文将讨论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并针对其重要性、目标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风险。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点,避免或减少对组织的不利影响。

其次,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组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防范和应对风险。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组织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组织造成的损失。

最后,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组织可以规范业务流程并提高运营效率,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来支持决策制定。

在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首先,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保护。

资产是组织的重要财务资源,必须得到合适的保护,以避免任何形式的损失或滥用。

其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是组织进行决策和报告的基础,必须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来保证其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三,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促进运营效率。

通过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措施,组织可以减少冗余操作、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最后,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

组织必须制定一套内部控制措施来确保其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持合规性。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组织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内外部的重要风险进行系统、全面和定量的评估,以确定其对组织的影响和可能性。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调查、问卷、工作坊等方式收集风险信息,识别潜在的风险点。

注会《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6

注会《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6

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应用二、内部控制活动类指引(★★)(三)资产管理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1.资产管理需关注的主要风险(1)存货积压或短缺,造成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致使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导致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2.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1)存货①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企业内部除存货管理、监督部门及仓储人员外,其他部门和人员接触存货,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特别授权。

②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

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销售(出库)通知单发出货物。

③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等相关内容,核查存货数量,及时发现存货减值迹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开展全面盘点清查,盘点清查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

盘点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需要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落实并追究责任,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后处置。

(2)固定资产①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保政策,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及时办理投保手续。

③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

企业将固定资产用作抵押的,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手续。

④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

(3)无形资产企业购入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 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 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
二、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②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基本规范、应 用指引、评价和审计指引三个类别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 体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基本荽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 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 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 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 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 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验
(五)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第五阶段,提升阶段,即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2004年,COSO发布了新的《企业风睑管理——整合框
架》(ER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认为全面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特点: •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战略目标、企业编 制的所有报告、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概 念) •引入风险组合观 •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扩展了控制环境的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 事会的独立性 •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
《内控规范》对企业的影响
《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发布是中国在
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
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
对企业的价值包括: •优化流程和改善企业的内控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其所面临的风险,有效 规避风险

注册会计师《风险》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5

注册会计师《风险》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5

注册会计师《风险》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5-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应用二、内部控制活动类指引(★★)企业在改进和完善内部环境控制的同时,还应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相应的控制。

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至第14号,内容依次为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9个指引。

重点关注资金活动、工程项目、担保业务和业务外包。

(一)资金活动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循环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资金活动需关注的主要风险(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4)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2.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1)筹资①企业应当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估计。

②企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不得依据未经论证的方案开展筹资活动。

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

③企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筹资的可行性和相应的偿债能力。

重大筹资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

筹资方案需要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

筹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课件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课件

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 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下列目标: (一)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 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 (二)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六、审计委员会监察角色
(1)审计委员会应监察和评估内部审计职能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系 统中的角色和有效性,其关系范围包括:①核查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并批准对内部审计主管的任命和解聘;②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直接与 董事会主席接触,并负有向审计委员会说明的责任;③复核及评估年 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④审计委员会收到关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定 期报告,复核和监察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调查结果的反应;⑤审计委 员会还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已执行;⑥审计委员会有助于 保持内部审计部门对压力或干涉的独立性。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七)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三、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 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 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人员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 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 露。
(1)审计委员会应承担就任命、重新任命或解聘外聘审计师向董事会提出 建议的主要责任; (2)批准外聘审计师的业务条款及审计服务的报酬; (3)审计委员会应规定并复核审计师的审计工作范畴,并确信该审计范畴 是充分的; (4)审计委员会应确保于每次年审开始之时已为审计制订了适当的计划; (5)审计委员会应订立年度程序,以确保外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6)审计委员会执行完工后的复核。

【免费下载】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10

【免费下载】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10

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第四节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一、内部控制评价6.编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即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并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对于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发生的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整。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只要求企业对控制缺陷尤其是重大缺陷作出说明,不涉及企业内部其他保密信息。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专门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在评价报告中至少披露以下内容:(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实质就是董事会全体成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即概要说明;(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一般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评价办法;(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描述内部控制评价所涵盖的被评价单位,以及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事项;(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主要描述适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声明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确定评价期末存在的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对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出具评价期末内部控制有效结论,对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不得作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并需描述该重大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重要程度。

【例题37·多选题】下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描述错误的有()。

A.甲公司未建立定期的现金盘点程序属于设计缺陷B.乙公司要求所有认定的内控缺陷向董事会报告C.丙公司聘请一家会计事务所提供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服务D.丁公司董事会对内控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答案】BC【解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方案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并审定。

注册会计师《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2

注册会计师《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2

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第二节内部控制的要素三、控制活动(★★★)(一)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与原则COSO《内部控制框架》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为:控制活动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控制行为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

它们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根据2013年修订发布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控制活动要素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企业选择并制定有助将目标实现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控制活动。

2.企业为用以支持目标实现的技术选择并制定一般控制政策。

3.企业通过政策和程序来部署控制活动:政策用来确定所期望的目标;程序则将政策付诸于行动。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关于控制活动要素的要求1.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2.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3.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別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

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

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基于“东星航空”破产案例的分析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基于“东星航空”破产案例的分析

国 内部 审计协会及 德勤会计师事 务所就有 关金融 危机对企业 内部审计的影响 、 内部控制审计以及风险管理审计 的一 些热 点 问题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有8 4 % 的受访者认为 , 金融危机 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风险管理和 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
有6 0 %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因金融 危机使得企业 主要领导提高了 对 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 其次 , 随着 2 0 0 8 至2 0 1 0 年间财政部等
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已经常规化 、 机制化 。这 些充 分体 现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东星航空短暂而高速发展 、 继而失 败的历程给予很 多思考 的空间 , 除 却金融危机 、 自然灾害 、 行业 状况等外部环境 因素的 影响外 , 还需 重点进行 内部 分析 , 即 从东星航 空 自身的角度进 行探讨 , 这 对于每个公司 的治理和 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尤其是
1 、 内部环境 薄弱 , 缺乏 良好 的内部控制 基础 。内部环 境在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 目标还是远远不 够的 , 许 多企业在 产事件 为例 , 从企业风 险管 理的角度 出发 , 对我国企 业内部控 制体系的构 建与执行进行分析。

组织的 内部控制中起奠定基调的作用 , 它通 过各种观念 、 文化 、 意识影 响整个组织 的 目标设定 、 风险管理 、 信 息与沟 通系统 等
或重组 的僵局 , 在 中航油等债权 人重组意 愿落空 后 ,最终 于 2 0 0 9年 8月宣告破产 , 成为 国内首家破产的航空公司 。
2 、 “ 东星航 空” 事件相 关背景 。2 0 0 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 给金融领域乃至 实体 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 响 ,根 据 2 0 0 9年中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以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并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1.风险识别与分类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与分类风险。

企业应该对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同时,应将这些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其重要性和潜在影响程度,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2.风险评估与度量识别风险后,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度量,以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损失的大小。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来量化风险,并基于此进行风险管理决策。

3.风险治理与控制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治理与控制策略。

这包括确定风险的承受能力与接受程度,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和流程。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变。

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可靠和透明,防止资产丢失和误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员工责权制度和工作氛围等。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控制环境,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应的授权和审批制度,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2.风险评估与监控企业应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来量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政策、程序和制度,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和活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注会《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4

注会《风险》第七章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04

第七章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应用一、内部环境类指引(二)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想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制定并有效实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1.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2.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1)发展战略的制定①企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拍脑袋,盲目制定发展战略。

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②战略规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③企业应健全组织机构,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

同时,战略委员会的成员素质、工作规范要符合要求。

④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重点关注其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

董事会在审议方案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应当责成战略委员会对方案作出调整。

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2)发展战略的实施①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同时完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②企业应当重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通过内部各层级会议和教育培训等有效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内部控制则是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企业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培训。

一、培训目标内部控制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了解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并学习如何根据框架要求进行内部控制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原则和方法;2.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管理;3.了解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4.掌握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5.了解内部控制的责任和义务;6.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能力;7.培养员工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和习惯。

二、培训内容内部控制培训的内容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内部控制规定》:讲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求,以及员工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

2.《风险管理框架》:介绍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讲解内部控制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等。

4.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讲解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包括预防和检测风险的控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规范要求等。

5.内部控制的实施技巧:介绍内部控制的一些实施技巧,包括数据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监控等方面的技巧。

6.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员工学习如何应对不同风险和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方式内部控制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常见的培训方式包括:1.讲座形式:由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向员工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要求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员工学习如何应对不同风险和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员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