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答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3×10−19C B.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C.物体所带电量可能很小,可以小于元电荷D.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正电是因为产生了额外的正电荷2.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C D.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23C3.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D.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4.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5Q和−Q,将两小球接触之后再分开,则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A.+2Q,+2Q B.+3Q,+3Q C.+5Q,−Q D.+3Q,+Q5.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10−19C B.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是点电荷6.A和B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A和B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BC.A在摩擦后一定得到了1×109个电子D.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1.6×10−19C电子7.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6cm,两板接上6×103v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质量为4.8×10−10g,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g=10m/s2,g=1.6×10−19C)( )A.30B.3×10C.3×104D.3×106二、多选题8.在电场线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A点的电势高于B点C.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D.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时,电场力作正功9.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D.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10.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同种电荷C.带不等量异种电荷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一个电子,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视为点电荷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12.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C.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三、解答题13.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3×10﹣3C的正电荷,小球B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将小球C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与小球C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14.如图所示,通过调节控制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使其每秒有104个电子到达收集电子的金属瓶,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瓶上带有-8×10-12C的电荷量,求:(1)金属瓶上收集到多少个电子?(2)实验的时间为多长?15.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60∘,高度为h,空间充满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mg/q,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速度下滑时刚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且下滑过程中其电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问:(1)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檫因数。
电荷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电荷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1. 问题: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荷总量为多少?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闭合电路中的电荷总量为零。
2. 问题: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到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后会发生什么?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到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后,电荷会通过接触部分的传导进行平衡,使得两个物体的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3. 问题:在一个电路中,如果一根导线上的电荷增加了,那么其他导线上的电荷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一根导线上的电荷增加了,其他导线上的电荷会相应减少,以保持整个电路中的总电荷量不变。
4. 问题: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荷总量增加了,那么该电路的电势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荷总量增加了,该电路的电势能会增加,因为电势能与电荷量成正比。
5. 问题: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如果电荷通过一个电阻器,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通过一个电阻器时,其总电荷量保持不变,但电荷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电阻器两端的电势差增加,从而产生电流。
6. 问题:如果在一个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那么电路中的电荷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在一个电路中增加一个电,电荷会从其他部分流入电,使得整个电路中的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7. 问题: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如果一个电荷被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电路中的电荷总量会发生变化吗?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电荷被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电路中的电荷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电荷守恒。
8. 问题:在一个电路中,如果一个电的电荷增加了,其他部分的电荷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电的电荷增加了,其他部分的电荷会减少,以保持整个电路中的总电荷量不变。
9. 问题:如果在一个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感器,电路中的电荷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在一个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感器,电荷会在电感器中产生电流,但整个电路中的总电荷量不会发生变化。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以下对物体带电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负电,那么该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额外的电子B.某物体带电荷量有可能为3.3×10–19 CC.物体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电荷相互中和是电荷完全消失的现象2.〔2018·XX市宝坻区高一联考〕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人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 相碰。
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3.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以下值中的A.3.2×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9 C4.〔2018·XX省XX市高考预测卷〕某同学在研究电容式充放电实验时。
充满电荷量的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同时将一个包裹有铝箔纸的乒乓球放入其中,发现乒乓小球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你觉得小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A.被吸到一侧的极板上不动B.处于中间位置不动C.一直在两极板间来回撞击D.沿绳子方向弹回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6.〔2018·XX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考适应性试卷〕如下图,是某验电器的构造图。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箔X开过程,电势能一定减少B.金属箔X开过程,电场力一定做负功C.两金属箔X开,说明金属盘带正电D.两片金属箔X开时,可能带异种电荷7.如下图,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然后移开A、B,三者均有绝缘支架。
那么A、B的带电情况为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都带正电D.A、B都带负电8.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外表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金属球b。
电荷守恒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习题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一.电荷基本概念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正 电荷和 负 电荷.2.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正 电,获得电子的带 负 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反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 的电荷.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创生 ,也不会 消灭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4.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91060.1-⨯C .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 整数倍 .所以,电荷量e 称为 元电荷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测得的。
二.起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
实质:电荷的转移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2. 接触带电( 实质:电荷的转移)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1)电中和现象(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接触时,彼此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叫电中和)(2)电荷均分原理(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均匀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 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 的电量。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2×10-8C )3. 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的实质和规律(实质:电荷的转移。
(完整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电子的比荷为.m qkg C m e e/1076.111⨯=[同步导学]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 错误.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图1—1—1“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抵消(或部分抵消),最后都达到中性(或单一的正、负电性)状态的一个过程.[同步检测]1、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于物体上的 引起的,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会带上电,梳头时会带上电,脱外衣时也会带上电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由 引起的.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3.如图1—1—2所示,在带电+Q 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电,B 电.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斥力作用下,同种电荷有尽量 的趋势,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且在引力作用下有尽量 的趋势.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1—1—3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7.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8.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 ,和一个能拆分的导体B ,没有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 带上正电?9.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 2.4×10-19CB.-6.4×10-19CC.-1.6×10-18CD.4.0×10-17C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 ,q B =图1—1—2 图1—1—3,q C =.[综合评价]1.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如图1—1—4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 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图1—1—4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4.如图1—1—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 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 ,B 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 ,这时B 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 图1—1—5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底座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1—1—6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在一起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图1—1—66.5个元电荷的电荷量是 C ,16C 电荷量等于 个元电荷的电荷量.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6.4×C,Q =–A 910-B 3.2×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多少库仑?此后,910-小球A 、B 各带电多少库仑?8.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3×10-3C 的正电荷,小球B 带有-2×10-3C 的负电荷,小球C 不带电.先将小球C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答案:1. 正负 2.(1)正负(2)异同(3)一部分电荷 3. 创造消失保持不变[同步检测]答案:1.带电摩擦 2.AD 3.不带不带负正 4 .远离靠近 5.AC 6.C 7.D 8.电荷A靠近导体B时,把B先拆分开后把电荷A移走,导体B靠近电荷A的一端带正电9.A 10. 5×10-6C 7.5×10-6C 7.5×10-6C[综合评价]答案:1.BC 2.B 3.B 4.正负 5.D 6. 8×10-19C 10207.(1) 4. 8×10-9C (2) 1.6×10-9C1.6×10-9C 8. 1.5×10-3C –2.5×10-4C –2.5×10-4C。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可以记为:“毛玻璃带正电”。
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
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平均分配。
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
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
如图所示,将带电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B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人教版选修3-1静电场1.1深入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习题+解析)完美版
QA QC
8Q 2
4Q ,再与 B 接触, QB
QC ( 2Q ) 2
Q ,这时由 F
k
QA QB r2
得出 A 与 B 之间的库仑力是原来的 1 倍;( 2)若将 C 球与 A 、 B 球反复接触足够多次, 4
C 可能。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电荷平分,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存在排斥力,故
D 可能。两
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均不带电,不存在排斥力,故
A 不可能。
6. A 解析: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作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 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 因此该带电量为电子电荷量 e=1.6 ×10-19C 的整数倍, 将四个选项中的
C. +Q
D. -Q
5.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A 和 B 接触一下, 再分开一段距离, 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
则 A 、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 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6. 保护知识产权, 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
电荷量除以电子电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故
BCD 错误, A 正确。
7. AB 解析: 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原因是带上了同种电荷, 当验电器张角减小时说明金属箔带电量减小,由静电感应可知小球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结果, A 不带电或带负电荷,
AB 正确,故选 AB 。
8.
1
( 1)
物理人教选修3-1学案: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答案:(1)正电荷(2)负电荷(3)排斥(4)吸引(5)摩擦起电(6)接触起电(7)感应起电(8)电子的转移(9)创生(10)消灭(11)总量(12)代数和(13)库仑(14)库(15)电荷量(16)元电荷(17)1.60×10-19 C1.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自由电子和离子①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②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称为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负电的离子,称为负离子。
(3)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带了电荷.①物质由中性的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由中性原子组成的物体,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状态,物体呈电中性;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②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更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而离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的电子。
析规律(1)当物体不带电时,物体内部也存在电荷,只不过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等。
(2)当物体相互吸引时,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当两带电物体相互排斥时,二者必定带同种电荷。
【例1】下列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解析: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
精题精讲(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精题精讲
例题A是带正电的金属球,B是不带电的导体,把B放在A的附近,用手触摸导体B,试判断放开手以后,导体B带什么性质的电荷.
答案:用手触摸导体B,就把导体B、人体和地球连成了一个导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受到A的正电荷的吸引,都向A侧移动,这样就在离A近的一端的B导体上聚集了大量的自由电子,远端地球失去了大量的自由电子,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中的“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放开手后,就切断了电荷转移的退路,因此导体B得到电子带负电.。
高二物理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习题及答案解析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一、选择题: 1.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带的电荷量如果不变,不能使两导体球带电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 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3.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电荷量相等的电荷(可视做点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 .现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吸引力,18F B .吸引力,14FC .排斥力,38F D .排斥力,34F4. (2017•镇江学业考试)真空中,相距为r 的两点电荷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若要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4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保持两个电荷间距离不变,将它们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B.保持两个电荷间距离不变,将它们的电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 2C.保持两个电荷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 4D.保持两个电荷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4倍5.如图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知( )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B.B球的质量较大C.B球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球接触后,再处于静止状态时,悬线的偏角α′、β′仍满足α′<β′6.(2016 长春外国语学校质检)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OA=OB,A、B都用长L的丝线悬挂在O点。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1、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1)【典型例题】【例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 、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 、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D 、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正电。
即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致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
即电荷在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不可能被创造。
【答案】B 、C【例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 ,开始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 带电,则:( )A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解析】当a 带上电荷后,由于带电体要吸引轻小物体,故a 将吸引b 。
这种吸引是相互的,故可以观察到a 被b 吸引过来。
当它们相互接触后,电荷从a 转移到b ,它们就带上了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们又将互相排斥。
【答案】D【例3】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为1∶3,相距为r 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的大小为F ,今使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到相距为2r 处,则此时库仑力的大小为:A 、F 121B 、F 61C 、F 41D 、F 31 【解析】设两个小球相互接触之前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3q ,由库仑定律得:F =3kq 2/r 2由于两个导体小球完全相同,故接触后它们的带电情况完全相同。
第1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解析:选BD.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一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为205.5 倍的元电荷C.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D.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解析:选CD.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不是带电粒子,没有电性之说,故C、D正确.3.(2011年武汉调研)如图1-1-7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验电器B,则()图1-1-7A.验电器金箔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解析:选D.A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时,发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片带正电而张开.X k b 1 . c o m4.(2011年西安高二检测)如图1-1-8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图1-1-8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解析:选B.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被C 球所带的正电荷吸引而向A 端移动,而导体中的正电荷不能定向移动,故B 正确.5.半径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 、B 带有相同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接触后移开.(1)若A 、B 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2)若A 、B 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解析:(1)A 、B 带同种电荷,设电荷量为Q ,C 与A 接触后,由于形状相同,二者平分电荷量,A 、C 所带的电荷量均为12Q .C 与B 接触后平分二者电荷量,则B 、C 的电荷量均为12(12Q +Q )=34Q ,A 、B 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12Q )∶(34Q )=2∶3. (2)A 、B 带异种电荷,设电荷量分别为Q 、-Q ,A 、C 接触后,平分电荷量Q ,A 、C 的电荷量均变为12Q ;C 再与B 接触,平分二者的总电荷量,C 、B 的电荷量均为12(12Q -Q )=-14Q ,则A 、B 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12Q )∶|-14Q |=2∶1. 答案:(1)2∶3 (2)2∶1一、选择题1.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 =1.60×10-19 C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选BCD.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单位,不是指具体的带电体,所以A 错B 对;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电子的电量,故C 、D 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C .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D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解析:选 D.自然界中的电荷量不是任意无限可分的,其最小单位为元电荷所带电荷量1.60×10-19 C ,故A 项错.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其内部正、负电荷的量值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B 项错.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摩擦起电同样不能创造电荷,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过程,故C 项错.自由电子是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两端带等量异种电荷,选项D 正确.3.(2011年北京东城区高二检测)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解析:选AD.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1.6×10-15 C而带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4.如图1-1-9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图1-1-9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答案:C5.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解析:选A.任何带电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由此知选项A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6.(2011年青岛高二检测)图1-1-10如图1-1-10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b斥c,c斥a,d吸b,则()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c、d小球带同种电荷D.c、d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选BD.由a吸d,d吸b可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c斥a,b斥c 可知c与a、b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故选B、D.7.(2011年广东实验中学模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定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 .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析:选A.当两个小球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时,两球接触后,都不带电,不可能相互排斥,故A 项是不可能的.8.如图1-1-11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有金属验电箔片,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 )图1-1-11A .只有M 端验电箔片张开,且M 端带正电B .只有N 端验电箔片张开,且N 端带负电C .两端的验电箔片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D .两端的验电箔片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解析:选C.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球A 上的负电荷将排斥金属导体MN 上的自由电子,使其向N 端移动,N 端带负电,而M 端带正电,故两端的金箔片均张开,C 正确.A 、B 、D 均错误.9.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荷量为23e ,d 夸克带电荷量为-13e ,e 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解析:选B.对质子11H :带电荷量为2×23e +(-13e )=e ,故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对中子10n :带电荷量为1×23e +2×(-13e )=0,故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故选B. 二、计算题10.如图1-1-12所示,大球A 原来的电荷量为Q ,小球B 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 ;现给A 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为Q ,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 ,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为多少?图1-1-12解析:由于两个球的形状和大小不等,所以在接触过程中,两球的电荷量分配比例不是1∶1,但应该是一个确定的值.根据第一次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两者的电荷关系可知,此比例为(Q-q)∶q.经过多次接触后,从大球上迁移到小球上的电荷量越来越少,最终将为零,设最终B球带电荷量为q′,则有Q-qq=Qq′,解得q′=QqQ-q.答案:QqQ-qX k b 1 . c o m11.(2011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如图1-1-13所示,A为带负电的金属板,沿金属板的垂直平分线,在距板r处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受向右的作用力偏转θ角而静止,小球由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试求金属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为多大?图1-1-13解析:作出小球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求得金属板对小球的作用力F,设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 T,则F T sinθ=F,F T cosθ=mg.由以上两式解得F=mg tanθ.答案:mg tanθ。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后训练题含详解)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则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答案】D【解析】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A正确;B、摩擦起电时,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B 正确;C,摩擦和感应起电的原因均为电荷的转移,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C正确;D、接触起电时,两物体只能带上同种电荷,并且只有两物体完全相同时才能带等量电荷,故D错误;2.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A.小球上原有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答案】CA.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只会发生转移,故A错误;B.此过程中电荷仍然守恒,电荷没有消失,只是被潮湿的空气导走而已,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B错误;C.金属小球上的负电荷减少是由于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故C正确;D.该现象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是电子的转移引起,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故D错误。
3.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C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答案】B【解析】金属导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是电子,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因此自由电子向A端移动;故选项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讲解
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 过程中,(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 电子带负电,(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物体 失去电子带正电。
毛皮
毛皮
橡胶棒
橡胶棒
实质: 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失电子----带正电;得电子----带负电
三、三种起电方式
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内部有大量能 自由移动的电子
二、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 C 2、最小电荷量: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
量的大小 3、元电荷:最小电荷量,用e表示
e=1.60×10-19C
4、比荷(荷质比):带电体的电荷量与 质量之比q/m
二、元电荷
注意:
1、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只有正值
2、元电荷不是电子和质子(元电荷是电 荷量单位,不是物质,而电子和质子是 实实在在的粒子
b、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负电荷.
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带电电荷的及头发其相相互互排作斥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4(静、电验计电)器:➢➢结原构理::同金种属电球荷、互金相属排杆斥、金属箔等
➢作用: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②粗略判断物体带电的多少。
三、三种起电方式 2、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三、三种起电方式
不接触验电器,能使验电器带电吗?
解释:带正电荷的物体 靠近金属球时,导体中 的自由电子就被吸引过 来,球上出现负电荷, 验电器金属箔上则带有 正电荷,使金属箔张开。
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原先带负电的验电器, 金属箔张角如何变化?若验电器带正电呢?
高二物理电荷及电荷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电荷及电荷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将两小球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一共为()A. +3Q B. +2Q C. +Q D. -Q【答案】B【解析】由电荷守恒定律知,两小球接触后总带电量为中和后剩余量,即为ΔQ=+3Q-Q=+2Q,故选项B正确。
【考点】电荷守恒定律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B.点电荷是存在的,电场线也是存在的C.元电荷就是电子D.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答案】D【解析】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当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及电荷分布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以至于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作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所以A错误;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电场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而进入的假想的线,并不真实存在,所以B错误;元电荷指的自然界中有存在的最小的电荷量,并不是带电粒子,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等,所以C错误、D正确;【考点】点电荷、元电荷3.两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将两小球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一共为 ( )A.+3Q B.+2Q C.+Q D.-Q【答案】B【解析】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小球接触后将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然后再进行正负电荷的重新分配。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一共为+2Q,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荷守恒定律。
4.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1.60×C B.-2.50×CC.8.00×C D.-1.00×C【答案】B【解析】由于任何物体所带的电量都是电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而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0×C,故A是一个电子的电量,C是5个电子的电量,D也是电子所带电量的整数倍,只有B不是整数倍,故它是不可能的,选B。
【考点】电子所带的电量。
5.“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10cm,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9×10-4N,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带电量为3×10-8C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量各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根据电荷守恒定律:q1+q2=3×10—8C=①根据库仑定律:q1 q2=以q2=b/q1代人①式得:解得:根号中的数值小于0,经检查,运算无误,试指出求解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2019-2020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义+习题(含解析)-1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
3.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的实质,从而认识和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
1.原子结构及电荷(1)原子是由带错误!正电的原子核和带错误!负电的电子构成,通常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电子的负电荷数相等,物体表现为电中性,即不带电。
(2)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错误!自由电子.(3)自然界的两种电荷错误!玻璃棒所带的电荷.②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错误!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错误!排斥,异号电荷互相吸引。
2.三种起电方式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错误!摩擦起电;(2)错误!感应起电;(3)错误!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中,错误!负电,失去电子的带错误!正电。
感应起电的结果是:对靠近带电体的导体而言近端是错误!异号电荷,远端是错误!同号电荷,即“近异远同”。
两个相同的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平分,必然带错误!等量同号电荷.3.电荷守恒定律(1)表述一: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错误!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错误!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错误!保持不变。
(2)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4.元电荷(1)电荷量错误!电荷量,用符号Q(或q)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错误!库仑,简称库,符号C。
错误!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错误!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如q1=+3。
0×10-15 C,q2=-1。
2×10-15 C.(2)元电荷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错误!1。
60×10-19_C.质子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就是错误!元电荷。
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错误!元电荷的整数倍。
高二物理电荷及电荷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电荷及电荷守恒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球A所带电荷量为+4Q,球B不带电.现将球B与球A接触后,移到与球A相距为d处(d远远大于小球半径).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时两球A、B 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是()A. B. C. D..【答案】C【解析】电荷守恒定律知两球接触后电荷中和后再平分,则电荷量均为+2Q,由库仑定律可得库仑力的大小为,C选项正确。
【考点】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2.关于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D.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答案】AB【解析】点电荷是为了研究带电体的方便在条件满足时把带电体看成一个带有一定电荷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A选项正确;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故B选项正确;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由点电荷所代替的带电体电荷量决定,故C选项错误;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元电荷和试探电荷是实际存在的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点电荷的理解。
3.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电荷量B.电场强度C.电流D.电势【答案】B【解析】电荷量、电流、电势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ACD错误;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4.对点电荷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体积很大的带电体都不能看成点电荷B.只要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能看成点电荷C.只要是均匀的球形带电体,不管球的大小,都能被看成点电荷D.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答案】D【解析】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情况,在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训练题(含解析)
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对元电荷的理解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实验测得的C.1 C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其数值为1.60×10-19 C,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但电子是微观粒子,不是元电荷,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故选项A,B,C错误;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D正确.对三种带电方式的理解2.(多选)如图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CD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解析:两物体摩擦时是否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 错误;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但数量相等,B错误,C正确;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正确.3.以下关于物体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接触另一不带电金属球时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过程是电荷通过其间作用力,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两个过程都没有产生电荷,故选项A,B错误;金属球间通过接触起电时,只存在电子的转移,选项C错误;不论何种起电,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选项D正确.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4.(2017·唐山高二质检)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C )A.-QB.QC.2QD.4Q解析:两导体上的电荷先完全中和后再平分,所以每个导体上带电荷量的大小为=2Q.选项C正确.5.下列各图中,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其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正确的是( B )解析:把带电金属球移近不带电的验电器,若金属球带正电荷,则箔片上的自由电子将被吸引到上端,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负电荷,箔片带正电荷,选项A,C错误;同理,选项B正确,D错误.6.(2017·大连质检)(多选)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BCD )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A和B原来带有同种电荷C.A和B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A和B原来只有一个带电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时,接触后电荷完全中和,两球不存在排斥力,选项A错误;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带同种电荷,或者原来其中一个带电,把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其间存在排斥力,选项B,C,D正确.7.(2017·福州质检)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B )A.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解析:金属导体内能够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正电荷不能移动,当带正电的球C靠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自由电子被吸引而向A端移动,而正电荷不移动,选项B正确.8.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由于题图中两小球均相互吸引,说明两小球带异种电荷,或者一小球带电,一小球不带电.但三球不可能同时带电,由此可知,三球中有一球带正电,一球带负电,一球不带电,选项D正确.。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经典习题
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 .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 .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 .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2.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 .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 .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 .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3.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 =1.60×10-19C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4.如图所示,导体A 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 靠近A 时,A 带的( )A .正电荷增加B .负电荷增加C .正、负电荷均增加D .电荷数不变5.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 .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间互相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 .A 和B 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A 和B 原来带有同种电荷C .A 和B 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 .A 和B 原来只有一个带电7.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8.如图所示,在+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1.如图所示,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 吸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A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针对性练习 巩固练习C.c、d小球带同种电荷D.c、d小球带异种电荷2.把一个带电棒接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A.负电荷B.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C.正电荷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4.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4题第5题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B>Q A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并Q B=Q A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B>Q A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 A、Q 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5.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电键,当带正电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6.如图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_______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_____电.7.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为?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6.4×10-9C,Q 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B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知只有B项正确.2、CD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对.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3、BCD4、D解析: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导体A时,两导体之间无接触,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 带的电荷数不变,只是电荷重新在导体端面上发生了分布(电荷重新分布是由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5、BC解析: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必定带同种电荷;若两物体相互吸引,二者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荷,另一个不带电荷.当只有一个物体带电时,不带电物体由于受到带电物体电荷的作用,原子内部的异种电荷趋向于靠近带电物体,同种电荷趋于远离带电物体,这一过程类似于静电感应,因此两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宏观上显示的是吸引力.综合上述,B、C选项正确.6、BCD7、AC解析:验电器上的金属箔片和金属球B都带有正电荷,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由于箔片上的正电荷互相推斥造成的.当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时,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由于金属球A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发生接触,要考虑感应起电的影响.当金属球A靠近时,验电器的金属球B、金属杆包括金属箔片整体相当于一个导体,金属球A离金属球B较近,而离金属箔片较远.如果金属球A带正电,验电器上的正电一定向远处移动,则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不会减少,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如果金属球A带负电,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会由于引力作用向近端移动,造成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减少,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如果金属球A不带电,由于受到金属球B上正电荷的影响,金属球A上靠近B的部分也会由于静电力的作用出现负电荷,而这些负电荷反过来会使得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向金属球B移动,效果与金属球A带负电荷一样.所以选项A也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8、不带;不带;带负;带正9、9.58×107C/kg解析:==9.58×107C/kg1、BD解析: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d吸a,d吸b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由c斥a,c斥d可知c与a、b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故选项A、C错,选项B、D对.2、A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对质子H:带电荷量为2×e+(-e)=e故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对中子n:带电荷量为1×e+2×(-e)=0故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故B选项正确.4、D解析:静电感应使得A带正电,B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移动,使B部分带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因而带正电,A部分移去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多余电子的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但由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关,自由电子在不同位置所受C的作用力的强弱是不同的,这样导致电子在导体上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右端负电荷密度越大,越靠近左端正电荷密度越大,所以从不同位置切开时,Q A、Q B的值是不同的,故只有D正确.5、C解析:K1、K2闭合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守恒定律,a、b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闭合任何一个电键以后,整个导体与大地连接都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过来,故C正确.6、(1)B(2)B解析:由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而水分子又是极性分子,故当玻璃棒靠近水流时,先使水分子显负电的一端靠近玻璃棒(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带正电的一端远离玻璃棒.而水分子两极的电荷量相等,这就使带正电的玻璃棒对水分子显负电的一端的引力大于对水分子显正电的一端的斥力,因此水分子所受的合力指向玻璃棒,故水流向靠近玻璃棒方向偏转.由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理可知水流仍向靠近橡胶棒的方向偏转.7、正;负解析:当A棒靠近验电器B时,由于静电感应,正电荷被排斥到金属箔上而使金属箔张开;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小球后,将金属箔上被感应出来的正电荷与大地来的电子中和,这时验电器带负电,移走A后,金属箔带负电,从而张开一定角度.8、①2:3;②2:1解析:设A、B带电量为Q,①若A、B带同种电荷,第三个小球分别与其接触后,A、B球分别带电量Q A=Q,Q B=Q,则Q A:Q B=2:3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小球分别与其接触后,A、B分别带电量是:Q A=Q:Q B=Q则Q A:Q B=2:19、电子由B转移到A,转移了3.0×1010个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Q′:A=Q′:B=(Q A+Q B)/2=C=1.6×10-9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的净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Q′B 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Q B|+Q′B=3.2×10-9C+1.6×10-9C=4.8×10-9C.转移的电子数n===3.0×1010(个).。
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备战高考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3.一个验电器原来带少量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A. 先变小后变大B. 变大C. 变小 D. 先变大后变小4.现有用绝缘柱支撑的完全相同的导体球A、B、C,A带正电,电荷量为q,B带负电,电荷量为﹣q,C不带电,下列有关相互接触后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把B和C同时与A接触后分开,A,B,C带的电量都是qB. 把A和C先接触后分开,再把B和C接触后分开,A带,B带q,C带qC. 把B和C先接触后分开,再把B和A接触后分开,A带,B带q,C带qD. 把A和C先接触后分开,再把B和C接触后分开,A带q,B带﹣q,C带﹣q5.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 物体所的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C. 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D. 电子或质子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电感应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引起的B. 感应起电是创造了电荷C. 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D. 以上说法都不对7.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a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 a带正电,b带负电 B. a带负电,b带正电 C. a、b均带正电 D. a、b均不带电8.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和其中垂线上有a、b、c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B. 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b点场强比a点场强小C. b点电势比c点电势高,场强方向相同D. 一个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不可能沿如图曲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c点9.对于电荷、点电荷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只有一种电荷B. 电子的电荷量为e=-1CC. 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D. 点电荷是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10.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如图),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 a带正电,b带负电. B. a、b均带负电 C. a、b均带正电 D. a带负电,b带正电二、多选题11.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B. 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C. 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 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12.(多选)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甲带正电荷,乙带等量负电荷B. 甲带负电荷,乙带等量正电荷C. 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荷D. 甲和乙都带等量负电荷13.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金属小球上的净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A. 金属小球上原来的负电荷消失了B. 此过程中电荷不守恒C. 金属小球上的负电荷减少是由于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 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遵守电荷守恒定律14.如图所示,A、B为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球,将两根不带电的金属棒C、D放在两球之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棒的电势一定高于D棒的电势B. 若用导线将C棒的x端与D棒的y端连接起来的瞬间,将有从y流向x的电子流C. 若将B球接地,B所带的负电荷全部流入大地D. 若将B球接地,B所带的负电荷还将保留一部分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了另一个部分B. 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能使电子发生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后者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 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平分带电体上的电荷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是自由电子的转移现象B.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产生的正电荷和电子C. 感应起电是自由电子的转移现象D. 金属导电是由于导体内有可以移动的正电荷三、填空题17.大量事实说明:电荷既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只能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或者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18.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原来带电Q,B带电﹣Q,C不带电.则A 与C接触后,再与B接触,最后A的带电量为________.19.把带正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B的A端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向________端移动,因此导体A端和B端带上了________种电荷.20.一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 , 3.2×10﹣8C电量有________个基元电荷.21.使物体带电一共有三种方式,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
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
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
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
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
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
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
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
后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
性的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
不变,故D 错误.
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
“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
图1—1—1
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
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接触时,
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抵消(或部分抵消),最后都达到中性(或
单一的正、负电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同步检测]
1、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于物体上的 引起的,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会带上电,梳
头时会带上电,脱外衣时也会带上电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由 引起的.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
3.如图1—1—2所示,在带电+Q 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
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 、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电,B 电.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斥力作用下,同种电荷有尽量 的趋势,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而且在引力作用下有尽量 的趋势.
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1—1—3所示, 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 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
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
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 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
判断( )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
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
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
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
7.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8.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 ,和一个能拆分的导体B ,没有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
能使导体B 带上正电?
9.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0×10-17C
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
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 ,
q B = ,q C = .
图1—1—2
图1—1—3
[综合评价]
1.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
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D.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
2.如图1—1—4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 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图1—1—4
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4.如图1—1—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 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 ,
B 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
下验电
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 ,这时B 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 图1—1—5
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
a 的近旁有一底座绝缘金属球
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1—1—6
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在一起不放开
C. b 立即把a 排斥开
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图1—1—6
6.5个元电荷的电荷量是 C ,16C 电荷量等于 个元电荷的电荷量.
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910-C,Q B =–3.2×910-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多少库仑?此后,小球A 、B 各带电多少库仑?
8.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3×10-3C 的正电荷,小球B 带有-2×10-3C 的负电荷,小球C 不带电.先将小球C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 C A
B
+ + A B
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答案:1. 正负 2.(1)正负(2)异同(3)一部分电荷 3. 创造消失保持不变
[同步检测]答案:1.带电摩擦 2.AD 3.不带不带负正 4 .远离靠近 5.AC 6.C 7.D 8.电荷A靠近导体B时,把B先拆分开后把电荷A移走,导体B靠近电荷A的一端带正电
9.A 10. 5×10-6C 7.5×10-6C 7.5×10-6C
[综合评价]答案:1.BC 2.B 3.B 4.正负 5.D 6. 8×10-19C 10207.(1) 4. 8×10-9C (2) 1.6×10-9C
1.6×10-9C 8. 1.5×10-3C –
2.5×10-4C –2.5×10-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