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
免疫复习资料1)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非固有免疫两大类。
3)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
4)骨髓的功能:①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②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免疫调节作用;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B细胞在骨髓发育,T细胞在胸腺发育。
5)抗原: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6)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7)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分子表面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列及其空间结构,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
8)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①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②宿主的特性;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10) 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 淋巴细胞或记忆B 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11) 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 )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 )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Y ”形的单体。
根据H 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μ链、γ链、α链、δ链、ε链,不同的重链与轻链组成完整的抗原分子,分别被称为IgM 、IgG 、IgA 、IgD 和IgE 。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解 简答)
名词解释1、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2、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3、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4、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5、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6、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
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7、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8、PRR:模式识别受体。
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主要包括MR,SR, TLR。
9、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1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12、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13、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或者:免疫系统在某种抗原刺激下,表现出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4、抗体亲和力成熟现象: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
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15、PRR:模式识别受体。
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12页word
第四章抗体抗体概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antibody, Ab):一种免疫球蛋白(Ig),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存在体液中。
以分泌型(sIg)和膜型(mIg)两种形式存在。
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组分,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区。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是抗体第一节抗体的结构(一)重链和轻链重链,450~550个氨基酸残基,五大类IgG —γ(gamma)IgA —α(alpha)IgM —μ(mu)*IgD —δ(delta)IgE —ε(epsilon)轻链,轻链为重链的1/2,约由214个氨基酸κ型:λ型=2:1(二)可变区和恒定区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重链和轻链近N端的约110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
L链3个,H链3个,又称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区高变区之外的部位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三)绞链区位于CH1~CH2之间;对蛋白酶敏感,易伸展弯曲(四)结构域结构域:H链和L链可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若干个球形结构每个结构域约含110个氨基酸本节总结性一、抗体的基本结构: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链)以键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重链与轻链:1.重链——由450 –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H链的恒定区结构特异性不同,将Ig分为五大类:γ—IgG;α—IgA;μ—IgM;δ—IgD;ε—IgE2.轻链——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L链的结构特异性不同,将Ig分为κ和λ两型,比例约为2:1可变区与恒定区:1.可变区(V区):重链和轻链近N端的约110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HVR)和互补决定区(CDR):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重链和轻链各3个特定部位,共6个区域一起可与抗原表位紧密互补的区域FR):V区高变区之外的部位,稳定高变区结构;2.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不同类别的Ig的重链结构和长度有差异CH1~CH2之间,易伸展弯曲110个氨基酸J链即连接链and分泌片(保护分泌型IgA(sIgA))一条多肽链;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1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2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sIgA)上;一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黏膜免疫系统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三、抗体的水解片段(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Fab Fc(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 F(ab’)2(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表现为双价结合)+pFc’(无生物学作用,最终被降解,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二、抗体的J链和分泌片:(一)J链(IgM和IgA):一条多肽链,稳定多聚体,由浆细胞合成(二)分泌片(sIgA):保护分泌型IgA,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三、抗体的水解片段:(一)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连接两条重链的键间二硫键的氨基端附近水解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表位)结合片段;Fc(fragment crys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B细胞、NK细胞等细胞表面均具有的Fc段受体(FcR)(二)用胃蛋白酶水解Ig:从连接两条重链的键间二硫键的羧基端附近水解F(ab’)2:可结合两个抗原(表位)pFc ’:无体外活性第三节抗体的功能一、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三、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表面均具有的Fc段受体(FcR)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3.介导І型超敏反应(详见第十八章)四、通过胎盘和黏膜第五节人工制备抗体一、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含多个抗原表位的抗原免疫动物,可刺激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抗体的混合物抗血清(antiserum):机体经特定抗原免疫后含特定抗体的血清常用的免疫动物:马羊,兔子,豚鼠,小鼠,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的主要局限:特异性不强,交叉反应,纯化相对困难,无法连续生产二、单克隆抗体:由针对(或识别)单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高效价、高纯度、高特异性、低纯化成本等单抗多抗抗体组成单一复杂抗体性质高纯度,高特异性纯度低,特异性差纯化标记容易,效果好难度高一些种属来源绝大多数是小鼠兔子、羊、豚鼠制备周期长短制备技术复杂简单经费多少第五章补体第二节补体的激活识别活化阶段:在某些激活物质的作用下酶促级联反应阶段:各补体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的级联酶促反应方式依次活化效应阶段:并表现出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过程一、经典途径(一)主要激活物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二)激活过程1. 识别阶段高效抗体:IgG1、IgG2、IgG3或IgM抗体铰链区的作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2.活化阶段3.膜攻击阶段管状结构的多聚体,极强的亲脂性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导致靶细胞的溶解二、旁路途径(自学)激活物质: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葡聚糖、聚合/凝集的IgA或IgG4等三、凝集素途径(自学)激活物质:病原体表面的特殊糖结构如甘露聚糖、岩藻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等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主要激活物质抗原与抗体(Ag + IgG1、IgG2、IgG3、IgM)免疫复合物病原菌表面特殊糖结构(如甘露糖、岩藻糖、N-氨基半乳糖)等微生物等颗粒、凝集的IgA和IgG4生物学作用在适应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在感染后期起作用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阶段,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起作用是否依赖Ab是否否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细胞毒作用:MAC)介导靶细胞溶解,即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①溶解细菌;②溶解破坏肿瘤细胞;③溶解宿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溶血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生C3b、C4b、iC3b可促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3b、C4b、iC3b可与IC(免疫复合物)结合,再黏附于表达CR1、CR3的红细胞、血小板上,经血液循环至肝和脾,解毒清除掉;第六章细胞因子第二节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中文名、英文名、代表性细胞因子、主要功能)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生物学特性列举名称产生细胞主要效应IL-2 活化的T细胞刺激T、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巨噬细胞杀伤活性IL-28 活化的多种免疫细胞是抗病毒作用IL-29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病毒感染和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1.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病毒感染是合成Ⅰ型干扰素最强有力的天然诱生剂,具有抗病毒作用;2.Ⅱ型干扰素,干扰素-γ,参与多种免疫调节的作用3.Ⅲ型干扰素,IL-28,IL-29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TNF-α: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1975)TNF-β: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等产生(1968)主要功能:正常: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抗肿瘤异常(过量):恶液质(cachexia)、败血症休克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发性硬化症等四、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能够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其他造血祖细胞)定向增殖分化而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IL-3,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五、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一类可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正或负调节作用)——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六、趋化因子(chemokines)趋化作用: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1.CXC亚族2亚族3.C亚族4.CX3C亚族“部分细胞因子”小结细胞因子(Cytokine, CK):由多种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活性、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共六大类: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IL-1,IL-2,……,IL-38,等(?)IL-2:促进T、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活性;IL-28,IL-29:即Ⅲ型干扰素,抗病毒。
免疫学期末考试重点
免疫学重点:1.免疫学: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或病理性应答过程。
2.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有些物质具有抗原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称为半抗原。
3.共同抗原:含共同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为穿插抗原。
4.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体.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5.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T细胞表位:蛋白质分子中能够被MHC分子递呈并被TCR识别的部位。
B细胞表位:抗原分子中能够被BCR和抗体识别的部位。
6.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或组织的过程。
〔参与的细胞主要是T细胞〕7.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8.超抗原:是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9.MCAb: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0.CK:即细胞因子是有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11.CD:即分化群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分化群。
12.CAM: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13.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严密连锁的基因群。
14.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是能够加工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15.免疫耐受:生理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的抗原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应答以去除抗原物质,但对体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却表现为免疫无应答,从而防止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这种免疫无应答的状态称为免疫耐受.16.超敏反响: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7.自身免疫:.在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遭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18.自身免疫病:由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和临床病症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研复习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研复习五年制本科班《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 名词解释:免疫(immunity);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或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或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初始淋巴细胞(naive lymphocyte);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2.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3. 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与主要特点。
4. 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5.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第三章抗原1. 名词解释:抗原(antigen,Ag);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与抗原性(antigenicity);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与半抗原(hapten) 或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抗原决定族(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自身抗原(autoantigen);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佐剂(adjuvant)。
(完整word版)免疫学期末复习题整理
免疫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免疫: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不患病,即抗感染。
2.免疫防御: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以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4.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
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如该功能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
7.抗原(Ag):是指凡是能刺激机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8.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9.反应原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10.抗原决定簇:是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也称抗原表位。
11.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抗原性的物质。
12.抗体(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3.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4.可变区(V区):多肽链的N端区域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故称为可变区。
15.超变区(CDR):免疫球蛋白V区氨基酸序列,经统计分析后发现各有3个特殊区域,在这些区域内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大大超过V区的其他部分,这些区域就称为超变区。
又称高变区、互补决定区。
16.Fab片段: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 H和C 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17.Fc片段: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 H2和C 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8.J链:又称连接链,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49.对Ig类别转换的正确理解是(C)
A.不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B.一般不需要抗原诱导产生C.由IgG向IgE转换D.转换后的Ig其V区不变E.转换后的Ig其V区发生变化
50.对半抗原的正确理解是(B)
A.能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是小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有免疫原性E.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
A.分子量不同B.VH不同C.Fc段不同D.Fab段不同E.CH不同
68.铰链区位于(A)
A.CH1和CH2之间B.CH2和CH3之间C.V区和C区之间D.H链和L链之间E.CH和CL之间
69.接种抗毒素的免疫是(B)
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效果与死疫苗相同D.效果与活疫苗相同E.常常引起免疫耐受
42.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是(D)
A.由位于组织细胞表面自身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引起B.由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针对自身抗原引起C.游离的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D.对外来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E.IV型超敏反应
C
43.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D)
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
75.具有抗原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B)
A.巨噬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E.上皮细胞
14.IgG的特点是(A)
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B.由五聚体组成C.含有分泌片D.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E.不含铰链区
1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D)
A.CLB.VLC.VHD.CH3 E.CH1
16.IgG重链绞链区位于(B)
A.在CH1链内B.在CH1和CH2之间C.在CH2和CH3之间D.在CH3和CH4之间E.在VH和CH1之间
医学免疫学重点期末复习精编版
医学免疫学重点期末复习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白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组成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其他(嗜酸TCRBCRCD分子黏附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受体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 T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C)A.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慢B.不具有明显个体差异 C.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型抗体 D.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 E.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2.Ⅱ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E)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C.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3.Ⅲ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D)A.常在几分钟内发病B.损伤过程与补体和抗体无关C.主要由位于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引起D.主要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 E.以上都是4.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B)A.反应发生较快B.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C.效应与巨噬细胞无关 D.效应与B细胞有关 E.皮肤反应与青霉素皮试一样5.B细胞的功能有(E)A.产生抗体B.提呈抗原C.分泌细胞因子D.表达MHCII类分子 E.以上都有6.B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A)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7.B细胞活化需要(A)A.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细胞CD40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干扰素作用8.C3a的作用是(E)A.具有粘附作用B.具有酶的作用C.参与C3转化酶的组成 D.参与C5转化酶的组成 E.具有过敏毒素的作用9.CD4阳性T细胞一般是(A)A.辅助T细胞B.杀伤T细胞C.不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 E.高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10.CD8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是(E)A.抗原抗体复合物B.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C.膜攻击复合物 D.抗原肽和MHCII类分子复合物 E.抗原肽和MHCI类分子复合物11.HLA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有(B)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以上都表达E.以上都不表达12.HLAI类分子是(C)A.由相同的二条α链组成的B.类似免疫球蛋白C.其中一条链是α链 D.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由TCR基因编码13.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A)A.第6号染色体B.第12号染色体C.第20号染色体D.第8号染色体E.第1号染色体14.IgG的特点是(A)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B.由五聚体组成C.含有分泌片D.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E.不含铰链区1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D)A.CLB.VLC.VHD.CH3E.CH116.IgG重链绞链区位于(B)A.在CH1链内B.在CH1和CH2之间C.在CH2和CH3之间 D.在CH3和CH4之间 E.在VH和CH1之间17.Ig的类别与下列哪项有关(D)A.L链B.J链C.二硫键D.H链E.可变区18.Ig根据其CH(重链恒定区)不同可分为(A)A.5类B.2类C.3类D.2型E.3型19.MHCI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B)A.B细胞B.CD4阳性的T细胞C.CD8阳性的T细胞D.NK细胞E.红细胞20.NK细胞的功能是(A)A.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吞噬细菌C.分泌抗体 D.提呈抗原 E.特异杀伤带有抗原的肿瘤细胞21.NK细胞功能是(D)A.吞噬病原微生物B.产生IgEC.提呈抗原D.通过ADCC效应杀伤某些肿瘤 E.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22.Tc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B)A.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E.粘附分子23.TD抗原可以是以下哪种成分(D)A.小分子物质B.抗原决定基C.细菌脂多糖D.蛋白质 E.表位24.TD抗原是(B)A.抗原决定基B.胸腺依赖抗原C.免疫佐剂D.胸腺非依赖抗原 E.半抗原25.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表现为(D)A.提供免疫球蛋白B.摄取抗原C.递呈抗原给B细胞D.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活化信号E.提供补体26.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是(B)A.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3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不包括细胞因子的作用27.TI抗原的特征是(C)A.引起强的IgG应答B.通常是蛋白C.引起抗体产生不需T细胞参与 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参与 E.能够与TCR结合28.T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C)A.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产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29.T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B)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B30.半抗原(B)A.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B.有反应性但没有免疫原性C.有免疫原性,但没有反应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性 E.多数为蛋白质31.半抗原是(D)A.单独能够引起免疫应答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 D.本身不能单独刺激产生抗体 E.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32.表达HLAII类分子的细胞是(C)A.NK细胞B.静止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E.浆细胞33.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E)A.B细胞B.单核细胞C.上皮细胞D.T细胞E.以上各细胞都有34.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不经过(A)A.C1、C2B.C3、C6C.C5、C7D.C6、C8E.C7、C935.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是(A)A.C5b6789B.C4b2b3bC.C4b3bD.C3bBbE.C4b2b36.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包括(E)A.介导的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清除免疫复合物 E.以上都包括37.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E)A.介导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清除免疫复合物 E.特异杀伤靶细胞38.不成熟的B细胞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中发育成熟(A)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39.不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是(D)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C.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D.有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 E.有补体参与40.不属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的是(D)A.T细胞识别抗原肽与MHC分子复合物B.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C.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D.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E.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41.不属于细胞因子功能特点的是(E)A.相互可以具有协同作用B.相互可以具有拮抗作用C.一种细胞因子可以具有多效性D.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E.可以特异结合抗原42.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是(D)A.由位于组织细胞表面自身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引起 B.由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针对自身抗原引起 C.游离的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 D.对外来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 E.IV型超敏反应C43.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4.参与II型超敏反应损伤的效应细胞是(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5.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B)A.IgGB.IgAC.IgMD.IgDE.IgE46.超急性排斥发生于(B)A.移植手术后数周内B.移植手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C.移植手术后数月D.移植手术后数年E.移植手术后反复发作47.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特点除外(C)A.对抗原发生反应的是T细胞B.出现反应需24小时以上 C.IgG参与反应 D.细胞因子起关键作用 E.巨噬细胞有重要作用48.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D)A.补体在动脉壁大量沉着B.动脉周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C.表皮水肿 D.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 E.小血管周围红细胞浸润D49.对Ig类别转换的正确理解是(C)A.不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B.一般不需要抗原诱导产生 C.由IgG向IgE转换 D.转换后的Ig其V区不变 E.转换后的Ig其V区发生变化50.对半抗原的正确理解是(B)A.能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是小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有免疫原性 E.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51.对单克隆抗体的正确理解是(B)A.由多种B细胞分泌的抗体B.由一个B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C.与对多种抗原表位反应 D.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E.特异性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52.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具有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3.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具有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4.对细胞因子的错误理解是(C)A.是低分子量的蛋白B.具有多效性C.能够与抗原结合 D.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E.具有拮抗或协同效应55.对于C3的理解,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不参与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B.只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C.能够被C1酯酶裂解 D.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 E.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56.对于C5转化酶的错误理解是(B)A.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组成成分不相同B.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的功能不同 C.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组成成分不同,功能相同 D.旁路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可以裂解C5 E.经典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不可以裂解C457.对于HLAI类分子的正确理解是(D)A.是由相同的二条α链组成的B.具有补体功能C.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由重链(α链)和β2M组成 E.由Ig基因编码F58.肥大细胞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有(A)A.组织胺B.白三烯C.细胞因子D.免疫球蛋白E.IgE受体59.肥大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C)A.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E.MHC分子6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D)A.IgGB.分泌型IgAC.IgED.IgME.血清型IgA6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D)A.CD1阳性细胞B.CTLA-4阳性细胞C.CD8阳性T细胞 D.CD4阳性T细胞 E.CD2阳性T细胞62.辅助抗原增强免疫原性的物质被称为(B)A.抗原B.佐剂C.调理素D.半抗原E.变应原G63.固有免疫细胞不表达(A)A.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MHCⅡ类分子C.CD分子D.黏附分子E.细胞因子受体64.关于T细胞介导的免疫,下列哪点是错误的?(C)A.Th细胞参与B.需有抗原刺激C.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效应功能 D.释放淋巴因子 E.特异杀伤靶细胞J65.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不包括(E)A.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B.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D.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E.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降低66.既是过敏毒素又是趋化因子的补体片断是(C)A.C5bB.C4aC.C5aD.C3bE.C3d67.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的依据是(E)A.分子量不同B.VH不同C.Fc段不同D.Fab段不同E.CH不同68.铰链区位于(A)A.CH1和CH2之间B.CH2和CH3之间C.V区和C区之间 D.H链和L链之间 E.CH和CL之间69.接种抗毒素的免疫是(B)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效果与死疫苗相同 D.效果与活疫苗相同 E.常常引起免疫耐受70.接种疫苗属于(A)A.抗原特异免疫B.抗原非特异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与接种抗毒素效果一样E.与接种细胞因子制剂效果一样71.经典补体激活途径中各补体成分的活化顺序是(B)A.C124356789B.C142356789C.C145236789D.C124536789E.C12345678972.巨噬细胞作用是(B)A.产生抗体B.吞噬、消化抗原C.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D.不分泌细胞因子E.上述全部73.具有调理作用中的免疫球蛋白(E)A.能够和巨噬细胞特异结合B.能够和B细胞特异结合C.主要是IgMD.主要是IgEE.主要是IgG7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片段是(C)A.C3bB.C4bC.C3aD.C5bE.C2b75.具有抗原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B)A.巨噬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E.上皮细胞76.具有四肽链结构的Ig是(E)A.IgGB.IgEC.IgAD.IgME.以上都是77.具有五个四肽链结构的Ig是(D)A.IgGB.IgEC.IgAD.IgME.IgDK78.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特殊区域是(B)A.可变区B.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79.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E)A.Fc片段B.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重链的C区 E.重链和轻链的V区80.抗体再次应答特点的是(D)A.潜伏期长B.产生的抗体量少C.缓慢到达平台期D.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E.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81.抗体直接结合抗原的特殊区域被称为(B)A.可变区B.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8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取决于(D)A.抗原分子化学性质B.抗原分子量大小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83.抗原决定基被认为是(B)A.大分子蛋白质分子B.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C.不能与抗体结合 D.不能与TCR结合 E.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84.抗原是(E)A.可以是蛋白B.可以是多肽C.能够与抗体结合D.能够与抗原识别受体结合 E.以上都是85.可以引起免疫耐受的细胞是(C)A.NK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T细胞E.树突状细胞86.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原因包括(E)A.营养不良B.恶性肿瘤C.感染D.免疫抑制药物E.以上都包括L87.赖抗原是(C)A.必须在胸腺中产生B.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TD抗原 D.TI抗原 E.通常是多糖M88.免疫调节包括以下哪项?(E)A.抗原、抗体的调节B.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C.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D.独特性网络调节 E.以上都包括89.免疫球蛋白四条肽链应该是(C)A.分子量一样大B.分子量各不相同C.分子量两条轻链相同、两条重链相同 D.只有重链能够结合抗原 E.只有轻链能够结合抗原90.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患者可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B.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C.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增高 D.经常没有临床症状 E.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免疫缺陷的成分及其程度。
免疫学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1病原菌检测标本采集与送检中错误的是A .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病期采集不同标本B .尽可能在用药前采集C .所有标本必须尽快冷藏送检D .应注意无菌操作正确答案: C2(单选题 | 1 分)细菌菌种鉴定和分型的主要依据是A .形态染色特征B .菌落特征C .生化反应D .玻片凝集试验E .动物试验正确答案: D 3(多选题 | 1 分)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是A .甲基红试验B .靛基质试验C .外斐试验D .肥达试验E .硫化氢试验正确答案: A B E 4(单选题 | 1 分)关于 LPS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发热反应B .表皮剥脱C .白细胞反应D .休克E .DIC正确答案: B5(单选题 | 1 分)下列哪一项是外毒素的特点A .具有耐热性B .通常是非分泌性大分子物质C .在活菌状态下无毒性作用D .对组织不具有选择性E .通常引起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正确答案: E(单选题 | 1 分)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不取决于A .细菌的侵入数量B .细菌的毒力C .细菌的耐药性D .细菌的侵入部位E .机体的免疫力强弱正确答案: C7(单选题 | 1 分)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 .荚膜B .菌毛C .透明质酸酶D .芽胞E .微荚膜正确答案: D8(单选题 | 1 分)不是细菌的侵袭性酶的是A .透明质酸酶B .血浆凝固酶C .链激酶D .溶菌酶E .链道酶正确答案: D 9(单选题 | 1 分)带菌者的特征是A .体内带有病原菌但无临床症状者B .可向体外排菌而使周围人群感染C .是重要的传染源D .分健康带菌者和恢复期带菌者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10(单选题 | 1 分)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有A .病人B .隐性感染者C.带菌者D .带菌或患病动物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多选题 | 1 分)细菌内源性感染的特点是A .来自宿主自身的细菌感染B .来自宿主体内正常菌群的感染C .滥用抗生素可引起D .其感染具有条件依赖性E .很少见正确答案: A B C D12(多选题 | 1 分)细菌隐性感染的特点是A .入侵机体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较少B .无明显临床症状C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相对较强D .是维持宿主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原因E .不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与传染病流行无关正确答案: A B C D13(多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的毒力正确的是A .指细菌能够引起疾病的性能B .指病原菌致病力的程度C .可用半数致死量表示D .可用半数感染量表示E .只由细菌产生的毒素产生正确答案: B C D14(单选题 | 1 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水平传播A .经消化道传播B .经呼吸道传播C .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播D .经产道传播E .经性接触传播正确答案: D15(单选题 | 1 分)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 A .毒血症B .菌血症C .败血症D .脓毒血症E .内毒素血症正确答案: C16(单选题 | 1 分)致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的全身感染类型是A .脓毒血症B .菌血症C .败血症D .毒血症E .内毒素血症正确答案: D17(单选题 | 1 分)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 .外源性感染B .隐性感染C .急性感染D .内源性感染E .交叉感染正确答案: D18(单选题 | 1 分)关于 LPS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发热反应B .表皮剥脱C .白细胞反应D .休克E .DIC 正确答案: B19(单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致病性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细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B .菌毛与荚膜是细菌主要的侵袭性结构C .细菌的数量是致病性的决定因素D .细菌侵入的途径与方式也对感染的发生起重要作用E .外毒素通常具有酶活性正确答案: E20(单选题 | 1 分)内毒素的毒性成分和主要成分A .脂多糖B .脂类 AC .核心多糖D .寡糖重复单位E .脂蛋白正确答案: B21(单选题 | 1 分)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的粘附作用无关A .鞭毛B .芽胞C .磷壁酸D .荚膜E .普通菌毛正确答案: B22(单选题 | 1 分)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A .菌毛B .芽胞C .荚膜D .透明质酸酶E .血浆凝固酶正确答案: D23(单选题 | 1 分)细菌粘附形成微菌落和生物膜的意义是A .更易于抵抗机体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药物的攻击B .可快速传递耐药基因C .与许多慢性难治性感染密切相关D .是现代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24(多选题 | 1 分)细菌内毒素的特点是A .均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 .可经甲醛处理脱毒成类毒素C .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D .毒性作用较弱,菌体裂解释出E .有选择性毒性效应正确答案: A D25(多选题 | 1 分)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 .毒性作用强B .性质稳定,不易被破坏C .均由革兰阳性菌产生D .抗原性强E .毒性作用具有选择性正确答案: A D E26(多选题 | 1 分)属于全身细菌性感染的是A .菌血症B .毒血症C .内毒素血症D .败血症E .脓毒血症正确答案: A B C D E27(多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的毒力正确的是A .指细菌能够引起疾病的性能B .指病原菌致病力的程度C .可用半数致死量表示D .可用半数感染量表示E .只由细菌产生的毒素产生正确答案: B C D28(单选题 | 1 分)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肽聚糖B .脂多糖C .磷壁酸D .蛋白质E .磷脂正确答案: A29(单选题 | 1 分)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是A .破坏磷壁酸B .损伤细胞膜C .干扰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之间的联结D .裂解聚糖骨架E .抑制菌体蛋白合成正确答案: C30(单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毒性成分是A .肽聚糖B .寡糖重复单位C .核心多糖D .脂类 AE .脂蛋白正确答案: D31(单选题 | 1 分)对细菌 L 型的叙述,需除外A .形态多形性B .细胞壁缺陷C .有致病性D .在高渗环境中存活E .基因突变正确答案: E32(单选题 | 1 分)关于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B .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须的遗传物质C .能独立自行复制D .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E .可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正确答案: B33(单选题 | 1 分)性菌毛的功能是A .能在细菌间传递胞质颗粒B .有助于细菌粘附于黏膜表面C .与细菌运动有关D .能在细菌间传递质粒E .使细菌进行二分裂繁殖正确答案: D34(单选题 | 1 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A .鞭毛B .菌毛C .芽胞D .荚膜E .质粒正确答案: D35(单选题 | 1 分)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结构是A .芽胞B .荚膜C .中介体D .鞭毛E .菌毛正确答案: D36(单选题 | 1 分)关于芽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菌的休眠状态B .无繁殖力C .抵抗力强D .不具有传染性E .是灭菌效果的指标正确答案: D37(单选题 | 1 分)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 .水解聚糖骨架的β -1, 4 糖苷键C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接D .溶解细胞膜E .干扰细菌 DNA 复制正确答案: B38(单选题 | 1 分)革兰染色法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关键步骤是 A .初染B .媒染C .水洗D .脱色E .复染正确答案: D39(多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 L 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细菌在不适宜环境下的非典型形态B .葡萄球菌的衰退型是杆形的C .细菌 L 型是细菌丢失鞭毛导致的D .不具有致病力E .细菌 L 型呈高度多形性正确答案: A E40(多选题 | 1 分)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是A .肽聚糖含量多B .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C .为三维立体结构D .特殊成分是磷壁酸E .特殊成分是脂多糖正确答案: A B C D41(多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是A .结构坚韧B .肽聚糖不含交联桥C .特殊成分是外膜D .特殊成分是磷壁酸E .含二氨基庚二酸正确答案: B C E42(多选题 | 1 分)细菌菌毛的特点包括A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 .多见于革兰阴性菌C .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D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E .性菌毛可传递质粒正确答案: A B C D E43(单选题 | 1 分)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具有粘附作用的结构A .脂多糖B .脂蛋白C .脂质双层D .磷壁酸E .肽聚糖正确答案: D44(单选题 | 1 分)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是A .裂解肽聚糖的聚糖骨架B .抑制菌体蛋白合成C .损伤细胞膜D .破坏磷壁酸E .抑制交联桥与四肽侧链β - 丙氨酸的联结正确答案: A45(单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毒性成分是A .肽聚糖B .寡糖重复单位C .核心多糖D .脂类 AE .脂蛋白正确答案: D46(单选题 | 1 分)对细菌 L 型的叙述,需除外A .形态多形性B .细胞壁缺陷C .有致病性D .在高渗环境中存活E .基因突变正确答案: E47(单选题 | 1 分)关于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B .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须的遗传物质C .能独立自行复制D .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E .可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正确答案: B48(单选题 | 1 分)有关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错误的是A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 .含有磷壁酸C .含有大量脂多糖D .对青霉素敏感E .可被溶菌酶裂解正确答案: C49(单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其原因是A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B .无四肽侧链C .无五肽交联桥D .缺乏磷壁酸E .含二氨基庚二酸正确答案: C50(单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对溶菌酶不敏感,其原因是A .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其外侧还有外膜层保护B .缺乏磷壁酸C .缺乏交联桥D .含脂多糖E .含脂类 A 正确答案: A51(单选题 | 1 分)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是A .对抗生素敏感B .单细胞C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 .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E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正确答案: D52(单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脂多糖的毒性部位主要成分是A .类脂 AB .核心多糖C .特异性多糖D .脂蛋白E .外膜正确答案: A53(单选题 | 1 分)性菌毛的功能是A .能在细菌间传递胞质颗粒B .有助于细菌粘附于黏膜表面C .与细菌运动有关D .能在细菌间传递质粒E .使细菌进行二分裂繁殖正确答案: D54(单选题 | 1 分)对高温、干旱、化学消毒剂有很强的抵抗力的结构是 A .荚膜B .芽胞C .鞭毛D .菌毛E .质粒正确答案: B55(单选题 | 1 分)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A .鞭毛B .菌毛C .芽胞D .荚膜E .质粒正确答案: D56(单选题 | 1 分)质粒是细菌的A .核质 DNAB .胞质中核蛋白体C .异染颗粒D .中介体E .核质外 DNA 正确答案: E57(单选题 | 1 分)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结构是A .芽胞B .荚膜C .中介体D .鞭毛E .菌毛正确答案: D58(单选题 | 1 分)关于芽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菌的休眠状态B .无繁殖力C .抵抗力强D .不具有传染性E .是灭菌效果的指标正确答案: D59(单选题 | 1 分)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A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 .水解聚糖骨架的β -1, 4 糖苷键C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接D .溶解细胞膜E .干扰细菌 DNA 复制正确答案: B60(多选题 | 1 分)关于革兰阳性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 .肽聚糖的外层还有外膜C .含有大量磷壁酸D .胞内具有高渗透压E .细胞壁较革兰阴性菌致密正确答案: A C D E61(多选题 | 1 分)关于革兰阴性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含有脂多糖成分B .缺乏五肽交联桥C .对青霉素敏感D .肽聚糖含量少E .具有外膜结构正确答案: A B D E62(多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 L 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细菌在不适宜环境下的非典型形态B .葡萄球菌的衰退型是杆形的C .细菌 L 型是细菌丢失鞭毛导致的D .不具有致病力E .细菌 L 型呈高度多形性正确答案: A E63(单选题 | 1 分)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 .荚膜B .芽胞C .细胞壁D .细胞膜E .核质正确答案: B64(单选题 | 1 分)关于芽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 .芽胞菌都是革兰阳性菌B .是细菌的休眠状态C .是细菌的繁殖方式D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E .与细菌鉴别有关正确答案: C65(多选题 | 1 分)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是A .肽聚糖含量多B .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C .为三维立体结构D .特殊成分是磷壁酸E .特殊成分是脂多糖正确答案: A B C D66(多选题 | 1 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是A .结构坚韧B .肽聚糖不含交联桥C .特殊成分是外膜D .特殊成分是磷壁酸E .含二氨基庚二酸正确答案: B C E67(多选题 | 1 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是A .革兰阴性菌无磷壁酸B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含量多C .革兰阳性菌无脂多糖D .革兰阴性菌脂类含量少E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不含五肽交联桥正确答案: A B C E68(多选题 | 1 分)细菌 L 型的特点是A .形态呈多形性B .具有致病性C .能在高渗培养基中生长D .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E .是不可逆的改变正确答案: A B C69(多选题 | 1 分)细菌荚膜的特点A .对碱性染料亲和力低,不易染色B .其形成受遗传控制与环境无关C .可帮助鉴别细菌D .具有粘附作用E .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正确答案: A C D 70(多选题 | 1 分)细菌质粒的特性是A .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B .可独立控制细菌的某些性状特征C .能独立自行复制,但不能随细菌分裂而传代D .质粒丢失后细菌仍能正常存活E .可在细菌间水平传递正确答案: A B D E71(多选题 | 1 分)关于鞭毛正确的是A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 .鞭毛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 .鞭毛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有关D .鞭毛与细菌致病性无关E .霍乱弧菌微单毛菌正确答案: A B C E72(多选题 | 1 分)细菌菌毛的特点包括A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 .多见于革兰阴性菌C .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D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E .性菌毛可传递质粒正确答案: A B C D E73(单选题 | 1 分)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征是A .抗吞噬性B .具有毒素活性C .耐热性D .粘附性E .侵袭性正确答案: C74(多选题 | 1 分)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A .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无直接关系B .临床的不合理用药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突变C .耐药性突变株在接触药物之前即已出现D .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利于耐药菌株存活E .抗菌药物的作用可淘汰敏感菌株正确答案: A C D E75(单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耐药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B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C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的种属特性决定D .获得耐药性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改变所致E .获得耐药性不能稳定传代正确答案: E76(单选题 | 1 分)关于耐药性质粒正确的描述是A .几乎所有致病菌均可有耐药质粒B .可通过接合和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传递C .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D .可传递多重耐药性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77(单选题 | 1 分)表示细菌耐药性程度的是A .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B .药物的最小治疗浓度C .药物常用量在血清中的最小浓度D .药物常用量在血清中的最大浓度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A78(单选题 | 1 分)抗菌药物能够对细菌起作用的首要条件是A .抗菌药物与细菌细胞接触B .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C .细菌必须具有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D .细菌不携带耐药基因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C79(多选题 | 1 分)细菌获得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是A .钝化酶的产生B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C .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D .主动外排机制E .抗菌药物的使用正确答案: A B C D80(单选题 | 1 分)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期中的A .迟缓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退期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81(单选题 | 1 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A .营养物质B .温度C .光线D .酸碱度E .气体正确答案: C82(单选题 | 1 分)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是A .5-10 分钟B .20-30 分钟C .60 分钟D .5-10 小时E .18-24 小时正确答案: B83(单选题 | 1 分)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方式是A .二分裂B .分枝生殖C .出芽生殖D .孢子生殖E .有丝分裂正确答案: A84(单选题 | 1 分)关于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B .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C .是细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D .高压蒸汽灭菌可破坏热原质E .蒸馏法可除去液体中的热原质正确答案: D85(单选题 | 1 分)下列不属于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是A .热原质B .毒素C .抗毒素D .抗生素E .细菌素正确答案: C86(单选题 | 1 分)关于细菌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B .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C .只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D .具有广谱抗菌活性E .可用于细菌分型正确答案: D87(单选题 | 1 分)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细菌大多属于A .自养菌B .兼性厌氧菌C .专性需氧菌D .微需氧菌E .专性厌氧菌正确答案: B88(单选题 | 1 分)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A .肺炎球菌B .结核杆菌C .葡萄球菌D .大肠杆菌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89(单选题 | 1 分)细菌在下列哪个生长期开始出现变异A .迟缓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退期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C90(单选题 | 1 分)关于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B .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C .是细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D .高压蒸汽灭菌可破坏热原质E .蒸馏法可除去液体中的热原质正确答案: D91(单选题 | 1 分)下列不属于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是A .热原质B .毒素C .抗毒素D .抗生素E .细菌素正确答案: C92(单选题 | 1 分)细菌的营养物质不包括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氧气E .水正确答案: D93(多选题 | 1 分)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A .抗毒素B .外毒素C .抗生素D .细菌素E .色素正确答案: C D94(单选题 | 1 分)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细菌大多属于A .自养菌B .兼性厌氧菌C .专性需氧菌D .微需氧菌E .专性厌氧菌正确答案: B95(单选题 | 1 分)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A . μmB .nmC .mmD .cmE .pm 正确答案: A96(单选题 | 1 分)H-O 变异属于A .形态变异B .鞭毛变异C .菌落变异D .毒力变异E .耐药性变异正确答案: B97(单选题 | 1 分)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措施是A .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B .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清除耐药细菌C .使用适量的药物D .完成足够的疗程,不得随意停药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98(单选题 | 1 分)H-O 变异属于A .形态变异B .鞭毛变异C .菌落变异D .毒力变异E .耐药性变异正确答案: B99(多选题 | 1 分)细菌的性菌毛A .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B .与细菌间某些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C .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D .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E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正确答案: B C100(多选题 | 1 分)A .是随机、自发的B .是细菌间遗传物质的转换C .是 DNA 序列的永久性变化D .包括碱基的置换和移码E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 正确答案: A C D E101( 单选题 | 1 分 ) 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 .巴氏消毒法B .流动蒸汽消毒法C .高压蒸汽灭菌法D .紫外线照射E .间歇蒸汽灭菌法 正确答案: C102( 单选题 | 1 分 ) 关于紫外线杀菌,错误的是A .常用于空气或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B .能干扰 DNA 的复制与转录C .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D .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E .穿透力强,故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 正确答案: E 103( 单选题 | 1 分 ) 巴氏消毒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物品的消毒A .生理盐水B .血清C .葡萄酒D .抗生素.抗毒素 正确答案: C104( 单选题 | 1 分 ) 乙醇消毒剂杀菌力最强的浓度是A .100%B .95%C .75%D .50%E .30%正确答案: C105( 多选题 | 1 分 ) 常用于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 .手术刀、剪B .玻璃器皿.瓷器D .滤菌器E .移液器头正确答案: B C106( 多选题 | 1 分 ) 宜采用滤过除菌法灭菌的物品是 A .血清 E CB .牛奶C .抗生素D .抗毒素E .生理盐水正确答案: A C D107(多选题 | 1 分)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 .使菌体蛋白变性B .使菌体蛋白凝固C .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 .损伤细菌细胞膜E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正确答案: A B C D E 108 (单选题 | 1 分)手术室空气消毒常用A .巴氏消毒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D .烧灼法E .微波正确答案: C109(单选题 | 1 分)细菌接种环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A .巴氏消毒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D .烧灼法E .微波正确答案: D110(单选题 | 1 分)消毒用硝酸银的常用浓度是A .0.01-0.05%B .10%C .0.10%D .1%E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D111(单选题 | 1 分)厌氧菌感染的伤口消毒最好选用下列消毒剂中的 A .碘酒B .过氧化氢C .新洁尔灭D .生石灰E .升汞正确答案: B112(多选题 | 1 分)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包括A .微生物的种类B .消毒灭菌的方法C .消毒灭菌的作用时间D .消毒环境E .被消毒物品的性状正确答案: A B C D E113(单选题 | 1 分)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选用A .高压蒸汽灭菌法B .间歇蒸汽灭菌法C .煮沸法D .流动蒸汽灭菌法E .间歇蒸汽灭菌法正确答案: A 114 (单选题 | 1 分)关于煮沸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 .煮沸 100 ℃ 5 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胞B .常用于食具、刀剪等的消毒C .水中加入 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达 105 ℃D .海拔高度影响水的沸点E .水中加入 2%碳酸氢钠,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正确答案: A 115(单选题 | 1 分)含血清固体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A .巴氏消毒法B .流动蒸汽消毒法C .煮沸法D .高压蒸汽灭菌法E .间歇蒸汽灭菌法正确答案: E116(单选题 | 1 分)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剂是A .氯B .漂白粉C .高锰酸钾D .石炭酸E .过氧乙酸正确答案: A117(单选题 | 1 分)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A .灭菌效果最可靠B .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C .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 .通常灭菌压力为 2.05kg/cm2E .通常灭菌温度为 121.3 ℃ 正确答案: D118(多选题 | 1 分)常用于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 .手术刀、剪B .玻璃器皿C.瓷器D .滤菌器E .移液器头正确答案: B C119(多选题 | 1 分)宜采用滤过除菌法灭菌的物品是A .血清B .牛奶C .抗生素D .抗毒素E .生理盐水正确答案: A C D120(多选题 | 1 分)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 .使菌体蛋白变性B .使菌体蛋白凝固C .使菌体酶失去活性D .损伤细菌细胞膜E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正确答案: A B C D E 121(多选题 | 1 分)以下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A .巴氏消毒法B .滤过除菌法C .高压蒸汽灭菌法D .间歇蒸汽灭菌法E .红外线灭菌法正确答案: A C D122(单选题 | 1 分)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微生物的方法称A .防腐B .无菌C .消毒D .灭菌E .杀菌正确答案: D123(单选题 | 1 分)有冷灭菌之称的辐射灭菌法是A .红外线B .微波C .电离辐射D .紫外线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C124(单选题 | 1 分)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A .高压蒸汽灭菌法B .间歇蒸汽灭菌法C .流通蒸汽消毒D .干烤法E .焚烧正确答案: C125(单选题 | 1 分)高压蒸汽灭菌法通常在 1.034*102kPa 的压力下维持A .5 分钟B .10 分钟C .15-20 分钟D .30 分钟E .60 分钟正确答案: C126(单选题 | 1 分)以下除哪项外,均可用于皮肤的消毒A .石碳酸B .70%的酒精C .红汞D .2.5%的碘酒E .甲醛正确答案: E127(单选题 | 1 分)手术包最好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A .高压蒸汽灭菌法B .干烤法C .烧灼法D .焚烧法E .煮沸法正确答案: A128 (单选题 | 1 分)手术室空气消毒常用A .巴氏消毒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D .烧灼法E .微波正确答案: C129(单选题 | 1 分)将牛奶加热 62℃30 分钟的目的是A .防腐B .消毒C .灭菌D .灭活病毒E .保鲜正确答案: B130(单选题 | 1 分)巴氏消毒法的温度和时间要求是A .61.1-62.8℃ ,30 分钟B .45-50℃ ,25 分钟C .61.1- 62.8℃ ,2 分钟D .71.7℃,30 秒E .A 或 D正确答案: E131(单选题 | 1 分)细菌接种环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是 A .巴氏消毒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D .烧灼法E .微波正确答案: D132(单选题 | 1 分)消毒用硝酸银的常用浓度是A .0.01-0.05%B .10%C .0.10%D .1%E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D133(单选题 | 1 分)消毒用甲醛的常用浓度是A .0.05-0.1%B .10%C .0.50%D .1%E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B134(单选题 | 1 分)消毒用漂白粉的常用浓度是A .0.2-0.5%B .10-20%C .0.75%D .1%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B135(单选题 | 1 分)排泄物消毒最好选用下列消毒剂中的A .碘酒B .过氧化氢C .新洁尔灭D .生石灰E .升汞正确答案: D136(单选题 | 1 分)厌氧菌感染的伤口消毒最好选用下列消毒剂中的 A .碘酒B .过氧化氢C .新洁尔灭D .生石灰E .升汞正确答案: B137(多选题 | 1 分)下列哪些消毒剂可用于粘膜消毒A .2%红汞B .0.1%高锰酸钾C .1%蛋白银D .3%过氧化氢E .5%过氧乙酸正确答案: A B138 (多选题 | 1 分)消毒、防腐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A .改变细菌的形态。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2.innate immune response 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凋亡,畸变的细胞等“非己”的抗原异物后迅速活化并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的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生理过程。
3.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适应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4.antigen determinant 抗原决定基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5.adjuvant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6.Super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
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7.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指具有杀伤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死靶细胞的过程。
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互补决定区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0.cytokine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1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分化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提纲与重点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组织(2)免疫细胞(3)免疫分子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清除已经侵入机体的病原体(2)免疫监视-清除损伤、衰老细胞-发现、清除变异细胞(3)免疫自稳-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概念)(1)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的过程。
(2)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 MALT: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指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及具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
2、(功能)(1) 骨髓(BM)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发生和细胞发生的场所-红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祖T细胞(Pro-T)2)B、NK细胞的分化、成熟:-产生有功能的B、NK细胞3)体液免疫应答场所:-B细胞→产生抗体(再次免疫应答时)(外周免疫器官:初次/再次应答场所)(2) 胸腺(Thymus)的功能: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调节免疫细胞活性)3)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删除自身免疫性T细胞)(3) 淋巴结(Lymph node)的功能:1) 成熟T和B细胞定居场所2) T和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场所3)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 过滤、清除感染组织中的异物(4) 脾(Spleen)的功能:1)成熟B和T细胞定居场所2)B和T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场所3)过滤、清除感染血液中的异物4)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5)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场所2)产生分泌型IgA第三章抗原1、(概念)(1) 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是与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2)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与种属无关的共同抗原。
(3) 独特型抗原:指以抗原识别受体(Ab、BCR、TCR)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作为表位的自身抗原。
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题--老师供题
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调节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监视2、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B、BehringC、JennerD、BorderE、Burner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KohlerB、BorderC、KochD、BurnetE、Pasteur4、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B、BCRC、NK细胞D、补体E、Ab5、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E、中国6、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D、有利无害E、有害无利7、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8、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腔上囊B、脾C、胸腺D、淋巴结E、骨髓9、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E、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10、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脾D、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E、脾和胸腺11、胸腺的作用是( )A、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B、B细胞定居场所C、T细胞发生场所D、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E、T细胞定居场所12、超抗原(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1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基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基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14、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5、某些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 )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16、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A、Rh抗原与人的RBCB、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O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与抗毒素17、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B、完全抗原C、载体D、佐剂E、半抗原18、动物血清抗毒素对人而言属于( )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独特型抗原D、共同抗原E、合成抗原19、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B、共同抗原C、TD-AgD、TI-AgE、完全抗原20、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B、不需APC加工C、与TCRVβ链结合D、直接与APC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E、有MHC限制性21、关于TI抗原哪项是错误的( )A、包括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伤寒杆菌鞭毛抗原B、产生的抗体只能是IgMC、刺激机体不引起免疫记忆,故不表现再次应答D、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E、能刺激无胸腺或无T细胞机体产生抗体22、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A、自身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胸腺依赖性抗原E、胸腺非依赖性抗原2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决定基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B、抗原决定基的数目C、抗原的免疫反应性D、抗原的异物性E、抗原的分子量24、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一般为( )A、100kDB、<10kDC、<4kDD、≥l0kDE、10kD25、下列生物制品中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BSAC、类毒素D、动物来源的抗毒素E、苯胺26、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免疫缺陷D、自身免疫性疾病E、免疫排斥27、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 )A、特异性反应B、非特异性反应C、交叉反应D、过敏反应E、以上都是28、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B、抗原决定基C、佐剂D、TI-AgE、TD-Ag29、阿司匹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是由于(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B、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C. 由细胞因子引起D、通过阿司匹林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E、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30、下列属于天然佐剂是( )A、多聚核苷酸B、内毒素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福氏不完全佐剂31、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B、完全抗原C、酵母多糖D、半抗原E、DNA32、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 )A、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B、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D、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33、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异嗜性抗原D、同种异体抗原E、超抗原34、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IgAB、IgMC、IgED、IgDE、IgG3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抗毒素血清B、刀豆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胎盘丙种球蛋白E、白喉抗毒素36、下列分泌液中不含IgA的是( )A、唾液B、初乳C、支气管黏液D、肠道分泌液E、汗液37、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 )A、IgG的H链B、IgG的L链D、Fc段E、F(ab′)2段38、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 )A、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A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39、在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GB、IgDC、IgED、IgME、IgA40、天然ABO血型抗体属于( )A、IgAB、IgMC、IgGD、IgDE、IgE41、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浆细胞D、黏膜上皮细胞E、肥大细胞42、不具有FcγR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43、人体内开始合成IgM的时间是( )A、胎儿早期B、出生后1个月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6个月E、胎儿晚期44、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MB、IgAC、IgGD、IgD4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A、IgD和IgMB、IgA和IgMC、IgD和IgAD、IgM和IgEE、IgA和IgE46、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IgMB、IgGC、IgED、sIgAE、IgD47、儿童患肠道寄生虫病时血液和肠粘液中哪种Ig可增高( )A、IgGB、IgAC、IgMD、IgDE、IgE48、中和作用最强的Ig是( )A、IgMB、IgGC、IgED、IgAE、IgD49、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 )A、1个B、2个C、4个D、5个E、3个50、sIgA的J链的合成细胞是( )A、巨噬细胞B、淋巴结中的浆细胞C、B细胞D、黏膜下浆细胞E、黏膜上皮细胞5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EC、IgAD、IgDE、IgG52、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 )B、DC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T细胞E、肥大细胞53、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54、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 ( )A、胃肠道黏膜B、鼻咽C、支气管D、扁桃体E、脾脏55、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B、IgDC、IgGD、IgME、IgE56、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E、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57、能牢固地附着于细胞表面,但溶细胞能力有限的是( )A、C5bB、C5b6C、C5b67D、C5b678E、C5b678958、补体MBL途径的激活物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B、脂多糖C、聚合IgAD、甘露聚糖E、酵母多糖59、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 )A、溶解细胞作用B、ADCC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引起炎症反应60、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C1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 C5~C9E、D因子和P因子61、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1qB、C1sC、C3D、C1rE、以上都不是62、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bB、C2aC、C3aD、C4aE、C5a63、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bC、C4aD、C5aE、C2a64、能够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IgG1B、IgG2C、IgG3D、IgME、凝聚的IgA65、在补体经典激活过程中,不被裂解的组分是( )A、C1B、C2C、C3D、C4E、C666、以下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P因子B、C3、C5C、C4、C2D、C6、C7E、B因子、C967、能通过Fc段与C1q结合的Ig是( )A、IgG1、IgG3、IgG4、IgMB、IgG1、IgG2、IgG3、IgAC、IgG1、IgG2、IgD、IgMD、IgG1、IgG2、IgG3、IgME、IgG、IgA、IgM、IgG468、以下在补体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C3B、C2C、C1D、C5E、C469、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MB、IgG3C、IgG2D、IgG1E、IgA70、关于补体描述正确的是( )A、参与凝集反应B、对热稳定C、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E、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71、以下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B、C1~C9C、C5~C9D、C1~C4E、C1、C2、C472、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E、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b73、以下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B、B因子C、C1D、C3E、P因子7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固有成分是( )A、C1B、C9C、B因子D、C3E、C575、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1qB、C4和C2C、C3D、B因子E、D因子7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qB、C2C、C4D、C1rE、C1s77、MBL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 )A、C1sB、C4b2bC、C3bBbD、C3bBbPE、D因子78、与C5转化酶形成无关的补体成分是( )A、B因子B、C5C、C4D、C3E、C279、以下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5aB、C5bC、C3aD、C3bE、C4a80、能协助清除IC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dC、iC3bD、C5aE、C3b81、关于CK的作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生物学效应强E、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82、可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CK是( )A、TGFB、ILC、TNFD、IFNE、SCF83、属于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IL是( )A、IL-1B、IL-2C、IL-3D、IL-4E、IL-884、以下IL-2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巨噬细胞B、NK细胞C、树突状细胞D、肥大细胞E、活化T 细胞85、集落刺激因子不包括( )A、EPOB、TNFC、TPOD、GM-CSFE、SCF86、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CK是( )A、IL-8B、IFNC、IL-2D、TNF-αE、IL-187、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CK是( )A、IL-1B、IL-2C、IL-4D、IL-6E、TNF88、不属于CK特性的是( )A、重叠性B、拮抗性C、特异性D、多效性E、协同性89、CD4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Mφ90、CD8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APC91、CD2分子又称为( )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92、CD28分子的配体是( )A、CD58B、ICAM-1C、MHCⅠ类分子D、TCRE、CD80/CD8693、CD4分子为单链跨膜糖蛋白,共有4个IgSF结构域,其中可与HIVgp120相结合的结构域是( )A、第1、2个V结构域B、第2个V结构域C、第2个C2结构域D、第1个V结构域E、第1个C2结构域94、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CRB、T细胞受体C、B细胞受体D、NK细胞受体E、IgFc受体95、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96、属于a 型Ⅰ类的HLA基因是( )A、DP、DQ、DRB、A、B、CC、E、G、FD、K、D、LE、Eb、Ea.Ab、Aa97、MHC分子中不形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Ⅱ类分子的α1B、Ⅱ类分子的β1C、Ⅱ类分子的α2和β2D、Ⅰ类分子的α1E、Ⅰ类分子的α298、HLAⅠ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99、人类HLAⅠ类抗原β2m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第2号染色体短臂B、第6号染色体长臂C、第9号染色体长臂D、第l5号染色体短臂E、第6号染色体短臂100、MHC分子中不参与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Ⅰ类分子的α1B、Ⅰ类分子的α2C、Ⅰ类分子的α3D、Ⅱ类分子的α1E、Ⅱ类分子的β1101、抗原肽中与HLA肽结合区结合的氨基酸称为( )A、锚定残基B、可变区C、Ig样区D、共同基序E、跨膜区102、不属于MHC经典Ⅰ类和Ⅱ类基因的是( )A、HLA-AB、HLA-BC、HLA-ED、HLA-DRE、HLA-C103、下列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是( )A、CD4Th1细胞B、CD4Th2细胞C、γδT细胞D、αβT细胞E、CD8Tc细胞(CTL细胞)104、感染期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期蛋白是( )A、MBLB、乳铁蛋白C、热休克蛋白D、C4结合蛋白E、免疫球蛋白105、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 )A、0-4小时之内B、0-24小时之内C、4-48小时之内D、4-96小时之内E、24-96小时之内106、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107、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受体是( )A、IgGFc受体B、抗原识别受体C、细胞因子受体D、甘露糖受体E、C3b受体108、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固有免疫细胞的是( )A、γδT细胞B、αβT细胞C、NKT细胞D、NK细胞E、B1细胞选择题答案1、E2、B3、D4、D5、E6、C7、E8、E9、E 10、B11、A 12、A 13、B 14、D 15、E 16、D 17、E 18、A 19、B 20、E 21、B 22、B 23、A 24、A 25、E 26、D 27、C 28、B 29、E 30、D 31、D 32、D 33、D 34、E 35、B 36、E 37、E 38、A 39、D 40、B 41、D 42、B 43、E 44、A 45、D 46、D 47、48、A 49、B 50、D 51、E 52、A 53、A 54、E 55、D 56、C 57、D 58、D 59、C 60、D 61、A 62、E 63、D 64、E 65、E 66、C 67、D 68、A 69、A 70、C 71、C 72、B 73、C 74、D 75、C 76、A 77、B 78、B 79、D 80、E81、A 82、E 83、E 84、E 85、B 86、D 87、C 88、C 89、D 90、A91、B 92、E 93、A 94、B/C 95、C 96、B 97、C 98、B、99、D 100、C 101、A 102、C 103、C 104、C 105、C 106、A 107、B 108、B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调节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监视2、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B、BehringC、JennerD、BorderE、Burner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KohlerB、BorderC、KochD、BurnetE、Pasteur4、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B、BCRC、NK细胞D、补体E、Ab5、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E、中国6、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D、有利无害E、有害无利7、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8、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腔上囊B、脾C、胸腺D、淋巴结E、骨髓9、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E、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10、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脾D、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E、脾和胸腺11、胸腺的作用是( )A、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B、B细胞定居场所C、T细胞发生场所D、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E、T细胞定居场所12、超抗原(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1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基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基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14、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5、某些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 )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16、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A、Rh抗原与人的RBCB、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O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与抗毒素17、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B、完全抗原C、载体D、佐剂E、半抗原18、动物血清抗毒素对人而言属于( )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独特型抗原D、共同抗原E、合成抗原19、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B、共同抗原C、TD-AgD、TI-AgE、完全抗原20、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B、不需APC加工C、与TCRVβ链结合D、直接与APC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E、有MHC限制性21、关于TI抗原哪项是错误的( )A、包括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伤寒杆菌鞭毛抗原B、产生的抗体只能是IgMC、刺激机体不引起免疫记忆,故不表现再次应答D、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E、能刺激无胸腺或无T细胞机体产生抗体22、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A、自身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胸腺依赖性抗原E、胸腺非依赖性抗原2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决定基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B、抗原决定基的数目C、抗原的免疫反应性D、抗原的异物性E、抗原的分子量24、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一般为( )A、100kDB、<10kDC、<4kDD、≥l0kDE、10kD25、下列生物制品中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BSAC、类毒素D、动物来源的抗毒素E、苯胺26、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免疫缺陷D、自身免疫性疾病E、免疫排斥27、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 )A、特异性反应B、非特异性反应C、交叉反应D、过敏反应E、以上都是28、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B、抗原决定基C、佐剂D、TI-AgE、TD-Ag29、阿司匹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是由于(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B、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C. 由细胞因子引起D、通过阿司匹林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E、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30、下列属于天然佐剂是( )A、多聚核苷酸B、内毒素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福氏不完全佐剂31、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B、完全抗原C、酵母多糖D、半抗原E、DNA32、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 )A、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B、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D、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33、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异嗜性抗原D、同种异体抗原E、超抗原34、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IgAB、IgMC、IgED、IgDE、IgG3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抗毒素血清B、刀豆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胎盘丙种球蛋白E、白喉抗毒素36、下列分泌液中不含IgA的是( )A、唾液B、初乳C、支气管黏液D、肠道分泌液E、汗液37、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 )A、IgG的H链B、IgG的L链C、Fab段D、Fc段E、F(ab′)2段38、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 )A、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A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39、在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GB、IgDC、IgED、IgME、IgA40、天然ABO血型抗体属于( )A、IgAB、IgMC、IgGD、IgDE、IgE41、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浆细胞D、黏膜上皮细胞E、肥大细胞42、不具有FcγR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43、人体内开始合成IgM的时间是( )A、胎儿早期B、出生后1个月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6个月E、胎儿晚期44、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MC、IgGD、IgDE、IgE4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A、IgD和IgMB、IgA和IgMC、IgD和IgAD、IgM和IgEE、IgA和IgE46、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IgMB、IgGC、IgED、sIgAE、IgD47、儿童患肠道寄生虫病时血液和肠粘液中哪种Ig可增高( )A、IgGB、IgAC、IgMD、IgDE、IgE48、中和作用最强的Ig是( )A、IgMB、IgGC、IgED、IgAE、IgD49、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 )A、1个B、2个C、4个D、5个E、3个50、sIgA的J链的合成细胞是( )A、巨噬细胞B、淋巴结中的浆细胞C、B细胞D、黏膜下浆细胞E、黏膜上皮细胞5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EC、IgAE、IgG52、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 )A、B细胞B、DC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T细胞E、肥大细胞53、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54、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 ( )A、胃肠道黏膜B、鼻咽C、支气管D、扁桃体E、脾脏55、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B、IgDC、IgGD、IgME、IgE56、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E、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57、能牢固地附着于细胞表面,但溶细胞能力有限的是( )A、C5bB、C5b6C、C5b67D、C5b678E、C5b678958、补体MBL途径的激活物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B、脂多糖C、聚合IgAD、甘露聚糖E、酵母多糖59、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 )A、溶解细胞作用B、ADCC作用C、调理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引起炎症反应60、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C1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 C5~C9E、D因子和P因子61、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1qB、C1sC、C3D、C1rE、以上都不是62、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bB、C2aC、C3aD、C4aE、C5a63、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bC、C4aD、C5aE、C2a64、能够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IgG1B、IgG2C、IgG3D、IgME、凝聚的IgA65、在补体经典激活过程中,不被裂解的组分是( )A、C1B、C2C、C3D、C4E、C666、以下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P因子B、C3、C5C、C4、C2D、C6、C7E、B因子、C967、能通过Fc段与C1q结合的Ig是( )A、IgG1、IgG3、IgG4、IgMB、IgG1、IgG2、IgG3、IgAC、IgG1、IgG2、IgD、IgMD、IgG1、IgG2、IgG3、IgME、IgG、IgA、IgM、IgG468、以下在补体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C3B、C2C、C1D、C5E、C469、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MB、IgG3C、IgG2D、IgG1E、IgA70、关于补体描述正确的是( )A、参与凝集反应B、对热稳定C、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E、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71、以下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B、C1~C9C、C5~C9D、C1~C4E、C1、C2、C472、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E、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b73、以下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B、B因子C、C1D、C3E、P因子7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固有成分是( )A、C1B、C9C、B因子D、C3E、C575、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1qB、C4和C2C、C3D、B因子E、D因子7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qB、C2C、C4D、C1rE、C1s77、MBL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 )A、C1sB、C4b2bC、C3bBbD、C3bBbPE、D因子78、与C5转化酶形成无关的补体成分是( )A、B因子B、C5C、C4D、C3E、C279、以下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5aB、C5bC、C3aD、C3bE、C4a80、能协助清除IC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dC、iC3bD、C5aE、C3b81、关于CK的作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生物学效应强E、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82、可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CK是( )A、TGFB、ILC、TNFD、IFNE、SCF83、属于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IL是( )A、IL-1B、IL-2C、IL-3D、IL-4E、IL-884、以下IL-2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巨噬细胞B、NK细胞C、树突状细胞D、肥大细胞E、活化T 细胞85、集落刺激因子不包括( )A、EPOB、TNFC、TPOD、GM-CSFE、SCF86、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CK是( )A、IL-8B、IFNC、IL-2D、TNF-αE、IL-187、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CK是( )A、IL-1B、IL-2C、IL-4D、IL-6E、TNF88、不属于CK特性的是( )A、重叠性B、拮抗性C、特异性D、多效性E、协同性89、CD4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Mφ90、CD8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APC91、CD2分子又称为( )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92、CD28分子的配体是( )A、CD58B、ICAM-1C、MHCⅠ类分子D、TCRE、CD80/CD8693、CD4分子为单链跨膜糖蛋白,共有4个IgSF结构域,其中可与HIVgp120相结合的结构域是( )A、第1、2个V结构域B、第2个V结构域C、第2个C2结构域D、第1个V结构域E、第1个C2结构域94、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CRB、T细胞受体C、B细胞受体D、NK细胞受体E、IgFc受体95、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96、属于a 型Ⅰ类的HLA基因是( )A、DP、DQ、DRB、A、B、CC、E、G、FD、K、D、LE、Eb、Ea.Ab、Aa97、MHC分子中不形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Ⅱ类分子的α1B、Ⅱ类分子的β1C、Ⅱ类分子的α2和β2D、Ⅰ类分子的α1E、Ⅰ类分子的α298、HLAⅠ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99、人类HLAⅠ类抗原β2m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第2号染色体短臂B、第6号染色体长臂C、第9号染色体长臂D、第l5号染色体短臂E、第6号染色体短臂100、MHC分子中不参与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Ⅰ类分子的α1B、Ⅰ类分子的α2C、Ⅰ类分子的α3D、Ⅱ类分子的α1E、Ⅱ类分子的β1101、抗原肽中与HLA肽结合区结合的氨基酸称为( )A、锚定残基B、可变区C、Ig样区D、共同基序E、跨膜区102、不属于MHC经典Ⅰ类和Ⅱ类基因的是( )A、HLA-AB、HLA-BC、HLA-ED、HLA-DR。
免疫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抗原1.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AD)3.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质4.抗原结合价:是指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5.抗原性: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6.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7.载体: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8.异物性:异物性是指来源于体外的抗原,绝大多数抗原属于异物,但也存在自身抗原。
是免疫原性的核心。
9.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亦称表位)11.超抗原(SAg):某些抗原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以后,与TCR Vβ链结合,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
1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给Th细胞,Th细胞活化后再辅助激活B细胞,即以载体把特异T-B细胞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称载体效应(B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簇,是抗体产生细胞,T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13.共同抗原: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除各有其主要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外,相互之间也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14.类属抗原: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15.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16.交叉反应:指抗体除与其相应的抗原反应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它抗原发生反应。
1.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2.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3.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免疫学期末复习要点
免疫学复习要点(08SG-2 马磊)★免疫的基本特点:①识别自己与非己②特异性③免疫记忆★免疫的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①免疫学诊断:免疫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兽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血清学试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直接从某些标本中检出病原微生物。
还可用于检测相应抗体,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②免疫学预防:应用免疫接种可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据此可用疫苗来保护动物免受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
③免疫治疗:抗血清被动免疫可用作紧急治疗和预防。
★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造血器官,分化T细胞前体,B细胞前体,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场所)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器官)法氏囊(禽类诱导分化B细胞成熟的场所)免疫器官淋巴结(功能:过滤淋巴液,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再循环)脾脏(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
功能:血液滤过,滞留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产生吞噬细胞增强素)外周免疫器官骨髓(产生抗体主要为IgG,其次为IgA,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哈德氏腺(可激发全身免疫系统,协调体液免疫)免疫系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杀伤细胞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都具有吞噬功能)粒细胞系统(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可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抗体(体液免疫的主要物质)免疫相关分子补体(非特异性杀菌物质)细胞因子等(多种细胞产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固定或游走的巨噬细胞,在功能上都具有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均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在骨髓中经前单核细胞分化发育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液,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进入组织中随即发生形态变化。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
也很少分裂。
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有许多功能不同的受体分子,介导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和吞噬功能。
免疫学期末资料复习题
免疫学期末资料复习题1.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的()? [单选题] *A.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肥大细胞(正确答案)D.B细胞E.中性粒细胞2. 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是() [单选题] *A.I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3. 下列哪项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 [单选题] *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B.肥大细胞脱颗粒(正确答案)C.IC沉积激活补体D.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E、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性4. 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 [单选题] *A.阿司匹林B.色甘酸钠C.苯海拉明D.异丙嗪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5. 下列哪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C.类风湿性关节炎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正确答案)E.系统性红斑狼疮6. 下列哪一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A.过敏性休克B.特应性皮炎C.新生儿溶血症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7. 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 *A.细胞因子B.单核吞噬细胞C.补体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正确答案)8. 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单选题] *A.新生儿溶血症B.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C.接触性皮炎D.自身免疫性疾病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正确答案)9. 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单选题] *A.I、Ⅱ、Ⅳ型超敏反应B.I、Ⅱ、Ⅲ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C.I、Ⅲ、Ⅳ型超敏反应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E.Ⅱ、Ⅲ型超敏反应10. 脱敏治疗可用于( [单选题] *A.冷空气过敏B.食物过敏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E.血清过敏症(正确答案)11. I型超敏反应不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是() [单选题] *A.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收缩(正确答案)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毛细血管扩张12. 以下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单选题] *A.皮肤过敏反应B.消化道过敏反应C.接触性皮炎(正确答案)D.过敏性休克E.呼吸道过敏13. 查明变应原最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询问病史B.皮肤试验(正确答案)C.皮肤斑萜试验D.血清IgE的测定E.肥大细胞数量的检测14. 预防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阳性结果是() [单选题] *A.红晕>5cmB.红晕>2cmC.红晕>1cm(正确答案)D.红晕>0.5cm15. 对减毒活疫苗叙述有误的是() [单选题] *A.用减毒或无毒活病原体制成B.一般只需接种一次C.比死疫苗更安全(正确答案)D.保存要求比死疫苗高E.能诱导细胞免疫形成和特异性抗体产生16. 不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单选题] *A.白喉类毒素B.百日咳疫苗C.卡介苗D.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答案)E.脊髓灰质炎疫苗17. 不属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单选题] *A.破伤风抗毒素B.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C.胎盘免疫球蛋白D.白喉类毒素(正确答案)E血浆免疫球蛋白18. 下列哪种是活疫苗() [单选题] *A.乙肝疫苗B.百日咳疫苗C.卡介苗(正确答案)D.伤寒疫苗E.霍乱疫苗19. 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性球菌有:() [单选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表皮葡萄球菌C.丙型链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20. 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细菌是:() [单选题] *A.链球菌B.脑膜炎球菌C.肺炎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E.破伤风杆菌21. 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单选题]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C.丙型链球D.草绿色链球菌E.B群链球菌22.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单选题] *A.钩端螺旋体B.衣原体C.产气荚膜杆菌D.炭疽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23. 根据抗原结构可将链球菌分为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属于( [单选题] *A.A群(正确答案)B.B群C.C群D.D群E.E群24. 治疗链球菌感染,应首选() [单选题] *A.红霉素B.链霉素C.青霉素G(正确答案)D.克林霉素E.灭滴灵25. 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立克次体B.衣原体C.金黄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6. 形成“脐”状菌落的细菌是() [单选题] *A.炭疽杆菌B.大肠杆菌C.伤寒沙门菌D.肺炎球菌(正确答案)E.破伤风杆菌27. 培养脑膜炎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单选题] *A.罗氏培养基B.柯氏培养基C.巧克力制成的培养基D.沙保培养基E.巧克力(色)血平板(正确答案)28.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是淋球菌唯一宿主(正确答案)B.淋球菌为G+菌C.淋球菌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D.淋球菌可产生自溶酶E.有毒株无菌毛29.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不引起:() [单选题] *A.败血症B.毛囊炎C.食物中毒D.假膜性肠炎E.风湿热(正确答案)30. 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丙型链球菌E.葡萄球菌31. 分离培养淋球菌时,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采用() [单选题] *A.标本要保湿保暖B.标本要立即送检C.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血平板上D.在含5%~10%CO2的环境中培养E.厌氧中培养(正确答案)32. 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对青霉素敏感B.感染易扩散C.是链球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D.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E.产生多种外毒素,可用类毒素预防(正确答案)33.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单选题] *A.内毒素B.外毒素C.荚膜(正确答案)D.菌毛E.侵袭性酶类34. 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 [单选题] *A.军团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肺炎衣原体E.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35. 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主要依据() [单选题] *A.是否发酵葡萄糖B.是否分解乳糖(正确答案)C.是否具有鞭毛D.是否具有菌毛E.是否具有芽胞36. 志贺菌属常引起:() [单选题] *A.阿米巴痢B.细菌性痢疾(正确答案)C.慢性肠炎D.假膜性肠炎E.肠热症37. 肠热症病人发病1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阳性率最高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尿培养B.血培养(正确答案)C.粪便培养D.痰培养E胆汁培养38. 疑为肠热症的病人常需抽血做细菌学检查,什么时期采血样最好() [单选题] *A.发病第1周(正确答案)B.发病第2周C.发病第3周D.发病第4周E.疾病恢复期39. 肠热症并发症之一是肠穿孔,其原因是( [单选题] *A.细菌的直接作用B.肠梗阻所致C.肠壁淋巴组织发生超敏反应(正确答案)D.毒素的直接作用E.胃酸过多所致40. 关于肠道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均无芽孢B.均为G-杆菌C.肠道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正确答案)D.生化反应活泼E.抵抗力不强41. 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是() [单选题] *A.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正确答案)B.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10个1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5个42. 伤寒的并发症常发生在() [单选题] *A.病程第1周B.病程第2周C.病程第2一3周(正确答案)D.病程第3周E.病程第4周43. 以下无动力的细菌是() [单选题] *A.大肠埃希菌B.伤寒沙门菌C.痢疾志贺菌(正确答案)D.霍乱弧菌E.副伤寒沙门菌44. 以下哪种细菌在血琼脂平板形成迁徙生长的 [单选题] *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正确答案)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45. 厌氧芽胞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是因为有() [单选题] *A.菌毛B.鞭毛C.荚膜D.芽胞(正确答案)E.内毒素46. 无芽胞厌氧菌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形态特征有鉴别意义B.只能用抗酸染色C.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D.在肠道内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1000倍(正确答案)E.菌体内形成异染颗粒47.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引起() [单选题] *A.无芽胞厌氧菌感染(正确答案)B.厌氧芽胞杆菌感染C.结核杆菌感染D.链球菌感染E.副溶血性弧菌感染48. 厌氧芽胞梭菌与无芽胞厌氧菌具有的共性是( [单选题] *A.形态染色性B.专性厌氧(正确答案)C.在人体内的分布D.致病性E.对人体的危害49. 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单选题] *A.破伤风痉挛毒素B.肉毒毒素(正确答案)C.卵磷脂酶D.炭疽毒素E.鼠疫毒素50. 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为() [单选题] *A.细菌芽胞污染伤口B.菌群失调C.伤口的厌氧微环境(正确答案)D.细菌繁殖体污染伤口E.机体免疫力低下51. 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其目的是() [单选题] *A.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B.阻止细菌产生毒素C.和结合在神经细胞上的外毒素D.中和游离于神经细胞外的外毒素(正确答案)E.中和进入血液中的外毒素52. 紧急预防破伤风最好注射() [单选题] *A.破伤风类毒素B.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答案)C.丙种球蛋白D.抗生素E.破伤风死菌苗53. 属于破伤风梭菌形态染色方面的特性是( [单选题] *A.有荚膜B.无鞭毛C.菌体呈竹节状排列D.菌体呈鼓槌状(正确答案)E.芽胞正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54. 注射TAT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对易感人群进行常规预防B.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菌C.对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正确答案)D.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E.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55. 正常情况下,没有无芽孢厌氧菌菌的部位是) [单选题] *A.子宫(正确答案)B.尿道C..肠道D.阴道E.上呼吸道56. 破伤风梭菌主要引起() [单选题] *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正确答案)D.脓血症E.脓毒血症57. 足底被钉子扎伤,冲洗伤口最好选择() [单选题] *A.20%f肥皂水B.3%过氧化氢(正确答案)C.5%盐水D.10%硝酸银溶液E.生理盐水58. 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主要引起气性坏疽B.以局部组织气肿,水肿、坏死为主要表现C.致病物质为荚膜、毒素和酶D.可引起食物中毒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59. 患者,男性,9岁,主因左肘摔伤后皮肤破损2天入院。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2.在局部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抗体是()A. IgMB. IgGC. slgAD. IgD` E、IgE3.T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BCRB.CDRC.TCRD.FCRE.CKR4.抗原必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 )A.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B.异种性,宿主遗传性C.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D.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E.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5. 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发生持久而强烈收缩的物质是A.组织胺B.白三烯C.徼肽酶血D.小板活化因子E.前列腺素6.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无典型细胞结构,只有核心和蛋白质衣壳B.必须寄生在活的组织细胞内C.形态复杂D.不能进行人工培养E.个体微小7.病毒产生子代的方式是A.二分裂B.出芽C.形成孢子D.复制E.裂解8.属于真菌的中药是A.人参B.白术C.茯苓D.甘草E.当归9. 原虫分类主要是依据A.原虫的外形B.细胞核的结构C.运动细胞器的有无和类型D.具特殊的波动膜E.生活史类型10. 毛蚴孵化法只适用于诊断血吸虫病,主要由于A.排出卵内含毛蚴B.虫卵经离心沉淀易浓集C.在适宜条件下,卵内毛蚴在水中短时间内可孵化D.毛蚴有向光性E.3天后可观察管底部孵化的幼虫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1.免疫2细胞因子3.单克隆抗体4.过敏毒素5.抗原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发生lg类别转换后,lg分子肽链结构上不发生改变的部位是CH和CI.c ()2.补体具有调理作用和中和毒素的能力。
()3.自身免疫病的病情转归与自身兔疫反应强度无关。
()4. I型干扰素免疫调节作用强于Ⅱ型干扰素。
()5. B细胞话化,增殖,分化完全有赖于CD79、CD19、CD21。
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
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免疫学免疫与免疫学免疫: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稳定和平衡的⼀种⽣理功能,通常对机体有利,某些条件下也可对机体造成损害。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织结构和⽣理功能的⼀门基础科学,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免疫系统的⽣理功能。
免疫系统分为:天然免疫系统,⼜称固有免疫系统或⾮特异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称适应性免疫系统或特异性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相互关联、相互作⽤,共同协调,完成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器官(也称淋巴器官)1、中枢淋巴器官:⾻髓、胸腺、法⽒囊(禽类)2、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腺等组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肤相关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 B 细胞,NK 细胞等辅佐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即抗原提呈细胞)等其它细胞:包括肥⼤细胞,有粒⽩细胞等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及其前⾝,包括造造⾎⼲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粒细胞等。
免疫分⼦膜型:BCR(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TCR(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MHC 分⼦(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CD 分⼦(⽩细胞分化抗原)等分泌型:抗体、补体和细胞因⼦⼈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类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功能基因组计划、蛋⽩质组学计划引领着21世纪⽣命科学的发展。
分⼦⽣物学、发育⽣物学、细胞⽣物学、神经科学与免疫学学科相互融合,极⼤地促进了⽣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与健康的问题,应对公共卫⽣突发事件和反恐⽃争也⽇益得到重视。
免疫学在21世纪的⽣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
第⼆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器官与组织1、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造⾎⼲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粒细胞、肥⼤细胞、红细胞等)及免疫分⼦(如免疫球蛋⽩、补体、各种细胞因⼦和膜分⼦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第四章抗体抗体概述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类似于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抗体,Ab):一种免疫球蛋白(Ig),其中b细胞被抗原刺激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该糖蛋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存在于体液中它以分泌型(sIg)和膜型(mIg)存在。
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区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类似于抗体的球蛋白;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其不一定是抗体第一抗体(1)的重链和轻链重链的结构,450-550个氨基酸残基,五大类IgG-γIgA-αIgM-mu(μ)* IgD-δIgE-ε(ε)轻链,轻链是重链的1/2。
约214个氨基酸κ型:λ型= 2: 1(2)可变区和恒定区1。
在可变区(V区)的重链和轻链的N-末端附近的大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在高变区(HVR),以及在V区中变化最剧烈的特定部分有3个L链和3个H链,也称为互补决定区的框架区。
V区高变区以外的位置是2。
恒定区(C区)的C端附近的其余氨基酸序列是相对稳定的(III)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对蛋白酶敏感,易于拉伸和弯曲(iv)结构域结构域:h链和l链可以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几个球形结构。
每个结构域包含约110个氨基酸。
本节总结了1。
抗体的基本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 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1)重链和轻链:?1.重链-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氢链恒定区的结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γ-免疫球蛋白;α—IGa;μ—IgM;δ—IgD;ε—IgE?2.轻链-由大约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L链的结构特异性,Ig分为κ型和λ型,比例为2: 1?(2)可变面积和恒定面积:?1.可变区(V区):重链和轻链N端附近的大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为??高变区(HVR)和互补决定区(CDR):V区变化最大的区域是,其中重链和轻链各有3个特定位置,总共有6个区域可以与表位紧密互补。
?骨架区:在V区高变区之外的区域稳定了高变区的结构;?2.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c端附近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不同类型ig的重链结构和长度相差?(3)铰链区:位于CH1~CH2之间,容易拉伸和弯曲?(4)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包含约110个氨基酸J链,即连接链和分泌片的多肽链(保护性分泌IgA(SigA));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的1和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2以非共价形式与二聚体(sIgA)结合;它们一起分泌到粘膜表面粘膜免疫系统1。
它们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反应2。
它们产生分泌型IgA(分泌型IgA,SIgA)3,抗体水解片段(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Fab Fc(2)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 F(ab’)2(能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显示二价结合)+PFc’(无生物学效应,并最终被降解。
不能发挥生物效应)2。
j链和抗体分泌片段: (1) j链(IgM和IgA):一种多肽链,稳定的聚合物,由浆细胞合成(2)分泌片段(sIgA):保护性分泌IgA,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3,抗体水解片段:(1)由木瓜蛋白酶水解:靠近两条重链之间二硫键的氨基端?(1)两个Fab(片段抗抗原结合):即抗原(表位)结合片段;?(2)一个Fc(碎片晶体):碎片可以结晶;?(3)细胞表面的Fc片段受体(FcR),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2)用胃蛋白酶水解Ig:来自连接两个重链的键之间二硫键的羧基端附近?①一个F(ab’)2:能结合两个抗原(表位)?②一些pFc ‘:无体外活性第三抗体的功能1,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3,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碱性粒细胞,Fc 片段受体(FcR)1。
调理2。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 3。
调解?ⅰ型超敏反应(见第18章)4、通过胎盘和粘膜第5节人工制备的抗体1、多克隆抗体(pAb)、含有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免疫动物,可刺激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抗体混合物抗血清:机体用特异性抗原免疫后,血清中常用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动物:马、羊、兔、豚鼠、小鼠和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的主要局限性是特异性低、交叉反应和相对难以纯化。
不能连续生产II和单克隆抗体:由针对(或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组成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效价高、纯度高、特异性高、纯化成本低等特点,且纯度高、易纯化标记、特异性高。
大多数效果好的物种来自制备周期长、制备工艺复杂的小鼠,抗复合物纯度低,超过±。
一些特异性差、难度大的兔、羊、豚鼠短小、简单。
第五章补体第二节补体激活识别激活阶段:酶促级联反应阶段在某些激活物质的作用下:每个补体成分都有一定的顺序。
为了激活连锁酶促反应模式中的效应阶段,这是一个显示各种生物活性的过程。
首先,经典途径(I)主要激活物质是由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激活过程1。
鉴定阶段高效抗体: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2、免疫球蛋白G3或免疫球蛋白g抗体铰链区的功能: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补体结合部位暴露2。
激活阶段3。
膜攻击阶段管状结构聚合物。
高亲脂性的膜攻击复合物,导致靶细胞裂解2,旁路途径(自我研究)激活剂: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肽聚糖、磷酸帕里酸)、酵母多糖、葡聚糖、聚合/凝集的IgA或IgG4等3,凝集素途径(自我研究)激活剂:病原体表面的特殊糖结构,如甘露聚糖、岩藻糖、N-等4、补体经典MBL途径旁路途径抗原和抗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比较(银+免疫球蛋白G1、病原体表面特殊糖结构主要激活颗粒如微生物、凝集免疫球蛋白G2、免疫球蛋白G3和免疫球蛋白(如甘露糖、岩藻糖、物质IgA和免疫球蛋白G4化合物N-半乳糖胺)在感染的早期或应答的初始阶段,在感染的晚期,功能与感染功能依赖于是否Ab第4节补体生物学效应I,细胞毒性效应:??膜攻击复合物介导靶细胞裂解,即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①细菌裂解;②溶解和破坏肿瘤细胞;③溶解宿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溶血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二。
调节效果:??C3b、C4b和iC3b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吗?三。
炎症介质的作用(自学)?Iv .免疫复合物的消除:??(1)免疫粘附:C3b、C4b和i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然后粘附在表达CR1和CR3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上,这些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血液循环到肝和脾以解毒和清除。
??(2)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五、参与获得性免疫(自学)第6章细胞因子第2节细胞因子及其主要功能(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代表性细胞因子、主要功能)1、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生物学特性列举名称256-28IL-29产生细胞主要作用刺激t细胞和b细胞256增殖增强NK和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激活的各种免疫细胞的抗病毒作用是2,干扰素(IFN):细胞因子1。
ⅰ型干扰素,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病毒感染并抑制病毒复制,病毒感染是合成ⅰ型干扰素最强的天然诱导剂,具有抗病毒作用。
2。
ⅱ型干扰素,γ干扰素,参与多种免疫调节3。
三型干扰素、白介素-28、白介素-293、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
(1975)肿瘤坏死因子-β:亦称淋巴毒素,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等产生。
(1968)主要功能:正常: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抗肿瘤异常(过度):恶病质、脓毒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等。
IV,集落刺激因子,CSF):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 IL-3,多能集落刺激因子-多能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其能够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其它造血祖细胞)定向增殖和分化以形成相应的细胞集落,EPO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颗粒细胞/大相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一种能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正或负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趋化因子趋化作用:能吸引免疫细胞CXC第二分组。
CC子组3。
c第4分组。
CX3C亚组“部分细胞因子”概述细胞因子(CK):由多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多功能、高活性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多肽的总称。
主要有六大类:1,白细胞介素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介素-38等。
)白介素-2: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白介素-28,白介素-29:三型干扰素,抗病毒2,干扰素(IFN)-干扰和抑制病毒复制:??第一类(假设?、IFN-?):抗病毒是主要因素;??第二类(干扰素-?):参与多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作用弱。
3,肿瘤坏死因子-促进肿瘤出血和坏死(体外):肿瘤坏死因子-?还有肿瘤坏死因子?正常: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并抵抗肿瘤;异常(过度):恶病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4集落刺激因子(CSF)-选择性促进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前体细胞的定向增殖和分化: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mutli-CS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TPO(血小板生成素)等。
5,生长因子,GF)-促进相应的细胞增殖和分化:NGF(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
6,趋化因子-趋化细胞因子(最大的细胞因子家族):①,CXC亚家族(如白介素-8);;(2) CC亚家族;(3)c分组;④CX3C 亚家族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必须与细胞表面相应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受体是跨膜蛋白。
第7章MHC分子:移植排斥的主要决定因素第1节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1的基因结构和遗传特征的制备。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缓慢和微弱排斥的移植/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强烈和快速排斥的移植/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MHC分子是主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小鼠MHC,H-2复合物,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MHC分子也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因为人类MHC分子最先发现于人类白细胞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