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书评__方先苗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深感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系统。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的家族制度、伦理观念、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特点,让我看到了一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中国的家族制度强调亲情、孝道和家族的延续,这种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对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的伦理观念注重集体主义和义务本位,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伦理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梁漱溟先生强调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色,认为中国文化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格完善。

他指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即关爱和同情他人,这种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种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个体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对于塑造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性。

我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梁漱溟先生在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中国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认为中国文化可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的精神在于‘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

”这句话概括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尊重。

这种伦理本位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道德和伦理为基础,相互关心、理解和尊重。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早熟文化’,亦即其文化在很早时即完成其基型,而一直不变沿袭下来。

读《中国文化要义》心得体会

读《中国文化要义》心得体会

读《中国文化要义》心得体会阅读本书前了解到,作者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人士和国学大师代表,对于这样一位处于中国特殊转型期的文化大家,能站在公正的角度用公平而深刻的见解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找出差异根源,实属不易。

读完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即是作者全片围绕的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区别以及中国同西方社会在信奉不同文化宗旨之后衍生出的理性与理智的区别,进而指出中国之所以科技不兴盛、社会不发达的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相比较于西方,一直处于一种伦理社会,理性战胜了理智,没有意欲向前的冲劲,亦且没有反转向后的抑欲倾向,更多的只是安于现状、知足而乐。

我将从中西文化差异产生原因、由此而导致的结果、进而得出结论三方面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一、中西文化差异产生原因作者在书中指出中西社会构造的差异始于宗法制度消亡之后,而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西洋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

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表现为:中国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个人本位,阶级对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而西方确由宗教严格的约束着人的意志与行为,理智的指引着人们不断探求真理、务实己任,在法律出现后,这种宗教化的理智国度内,集团生活更加明显。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思路决定出路”,在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具有极强度的个性,包括独自创发、延绵不断、极强的同化能力和影响能力等等,但其最重要的个性却是“文化早熟”,这也正是秦汉之后两千余年不复有改变与进步的原因。

文化早熟意味着中国文化内部具有高度的妥当性和调和性,这在中西文化不曾遭遇之前毫无问题,中西文明各美其美,无论历史再走过几百年、几千年,在中国亦不会产生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法治。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国文化要义》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古老而深沉的文化世界。

梁漱溟先生的文字,既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人类心灵的细致洞察。

书中的观点独特,且极具洞察力。

作者强调中国文化中的“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的特点,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深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一些观点深深吸引。

例如,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仁”的观念,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我深以为然,因为“仁”的观念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仁”被广泛应用,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平等和包容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不禁开始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我发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也有“仁爱”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的是对于他人的爱和关怀。

此外,中西方文化都强调正义、勇敢、智慧等价值观念。

这些相似之处表明,人类的文化尽管千差万别,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是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的文化背景。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哪些元素是积极的,哪些元素需要改进。

我更加珍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同时也更加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中国文化一直非常感兴趣。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讲述中国文化要义的书籍,使我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价值观。

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中国人重视的“仁义礼智信”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包括对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尊重和关怀。

中国人注重礼节,善待他人,同时也注重个人修养和智慧的积累。

这一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我认为这种关注他人和个人修养的平衡非常重要。

此外,我还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对伦理道德和家庭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的概念和家庭的影响。

他们重视家族的连续性和传统的延续,认为孝敬父母和照顾家人是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这一观念让我深思,考虑到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和回归对家庭价值观的关注。

此外,中国文化要义中还提到了包容和谦虚的价值观。

中国人传统上讲求谦逊和不自夸,注重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一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因为在当今社会,夸夸其谈和自我宣传已经成为主流。

中国的价值观提醒了我要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

通过阅读中国文化要义,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让我思考了很多,同时也启发
了我对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反思。

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将其中的宝贵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

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

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

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

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阐释,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首先,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孝等价值观念,提倡人伦之道,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深深扎根,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仁爱和礼义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其次,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教导人们要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摒弃功利主义和虚浮的欲望。

通过学习道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心灵的滋养和社会的和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此外,佛家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家思想强调“舍得”和“菩提”,主张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教导人们要舍得,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摒弃贪婪和欲望。

通过学习佛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舍得和追求心灵净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心灵的滋养和社会的和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孝、孝道、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忠孝、孝道、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近日拜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两部著作,自觉小有收获,对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遂笔记于此。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分毫没有指责对错之义,只把两种观点对比讨论,此乃宗教所万不能容之事,此其二。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分毫没有指责对错之义,只把两种观点对比讨论,此乃宗教所万不能容之事,此其二。

故经过周孔教化改造,中国文化中虽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报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这些原始元素已转化为周孔教化中的礼。

故经过周孔教化改造,中国文化中虽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报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这些原始元素已转化为周孔教化中的礼。

儒家在学术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

儒家在学术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

除了信赖自己的理性,别无它求。

除了信赖自己的理性,别无它求。

这实在是道德,远非宗教。

这实在是道德,远非宗教。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於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理智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于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理智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

中国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中国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

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

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坠,道德则难度骤增。

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坠,道德则难度骤增。

这就为宗教本是个工具方法,而道德则否。

这就为宗教本是个工具方法,而道德则否。

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这外力实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绕这个弯,径向内部发力发掘自己的善。

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这外力实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绕这个弯,径向内部发力发掘自己的善。

如此看来道德本应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於斯。

如此看来道德本应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于斯。

须知人类历史上,道德远比宗教为后出者,正是因为人类理性较之理智总是发育不足,因而道德广泛实现是一至难之事,理性的通衢反成为文化早熟的歧路。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着作有了粗略的了解。

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

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显了梁先生的才华横溢。

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对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更让我们叹服先生真无愧于“中国最后的大儒”之名。

接下来,容我以原文的思路总结我的收获和提出我的问题。

作者的思路紧扣社会现实,与我曾设想的阐释艺术文化不同,文本详细分析了中国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弃艺术文化不谈,这必然联系到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背景。

梁先生看来,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早熟”,先贤们没有稳定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在先秦险恶的政治局势中,只有重人事关心社会的学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化至成熟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即儒家思想。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纵贯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要素,它的快速健全规范了中国的社会格局,在道德伦理和思想文化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梁先生认为儒学启发了中国人早起的“理想思想”,突出表现在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反宗教意识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点上,儒家崇尚的天地、家国、君王等都作为理性的化身,在价值选择上崇尚中庸的哲学,最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除此以外,梁先生总结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加以阐释,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容我先列出至今略有存疑的几处地方以便探讨:(一)梁先生“两千年来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一说恐嫌偏激,应是用词的不妥。

(二)说中国人的人生“几无宗教信仰”。

虽然不及印欧的宗教格局,但是中国宗教的存在并不可否认,并且值得做一些有益的探究,完全侧重于儒家思想而避开中国迷信体系会不会显得论据略显不足?(三)讲到中国纪律欠佳的问题时梁先生认为不关乎教育而是集体生活与非集体生活的关系。

对后者我虽然颇为赞同,但教育的问题理应同样的重要,没有教育作为重要的媒介,集体生活也会无纪律可言。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张士林《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著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

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

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

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

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

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

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普遍感觉到了迷茫。

很多原来被嗤之为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如今不仅死灰复燃,甚至还为人们竟相效仿。

原本被人推崇的英雄形象现在却被“恶搞”而变得面目全非。

变革中的中国究竟会走向何方?什么才是人们真正追逐的目标呢?这些问题不光拷问着还在追逐着梦想的普通百姓,也许也缠绕在许多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现时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或者,搞清楚现时中国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申漳,1982)“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郭莲,2002),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张岱年归纳为四点:即是(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张岱年,2000)这四点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文化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是讲究和谐和睦的。

这样的总结让国人感觉很好,但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医疗教育费用逐年上涨问题等等。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为:“(一)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共团体缺乏责任感,徇私废公及贪私等。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书评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书评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书评一、成书的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要义》成书于1941到1949年,期间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可谓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段时期。

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始终处战乱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试图突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逡巡不前的状态,极力求变求新;另一方面,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中,从步步沦陷到全面胜利,民族自尊心得到肯定,民族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国共两党在大陆胜负已分,中国真正的开始走向稳定和统一,在西方民主自由的大潮和苏联红色革命之外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棘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梁漱溟在本书中尝试从中国文化的特点出发找到中国文明的核心这种尝试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即使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从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依然没有在文化方面和精神层次找到自己的归宿,这对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殊为不利,所以本书在今天读来,仍然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梁漱溟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力的学者,被称为“最后一位儒家”。

但是梁漱溟却并不是一位在象牙塔中著书立传的书生,正如他自己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的:“我便是从感触而发行动,从行动而有心得,积心得而有主见,从主见而更有行动……但读书,只在这里面读书;为学,只在这里面为为学”,他是一个为解决问题而做学问的人,这个问题包含人生的问题,也包含社会的问题。

成书之前,他曾在山东邹平筹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试验自己“乡村自治”的理念;成书的九年中,他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发起“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秘书长,努力促进两党和谈以共同抗战。

所以说,梁漱溟在书中所说的看法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他自己投身于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中切身体会。

二、几个仍待商榷的问题中国的“变”与“不变”作者在书的绪论中即将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作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并在第十一章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

中国文化要义之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要义之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邱妮霞对该著作结构的认识通读梁先生的这本著作,此书的结构逐渐明朗起来,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将中国文化的特征勾勒的十分清楚明了。

先总:在绪论中,将中国的文化的个性列为七点,中国文化特征罗列为十四点,并以十大中国民族性的优劣点(有十点: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

)为佐证。

让读者一目了然,巧妙的将读者带入作者的思路中。

其中,中国文化的特征具体罗列为:1.广土众民;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3.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4.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此力量为何?这便是理性的力量;5.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6.几乎没有宗教人生;7.中国人的家的重要性;8.中国学术不向科学前进——缺乏科学;9.以自由、民主、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中国缺乏民主;10.中国道德气氛特重;11.中国为一特殊之事,不属普通国家类型;12.无兵的文化;13.孝的文化;14.隐士文化。

再分:从第二章到第十三章,作者拈取其中一些特点进行解释。

如,从解释第七个特征中国人的家的重要性开始,继而解释了中国缺乏集团生活、中国融国家于社会、以礼俗代法律、以道德代宗教等特征。

各种特征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互为推进的关系。

作者首先从中国人的家的说起,分别引用冯世兰先生和卢作孚先生的话,说明二位对中国的家的重要性的看法。

冯老先生的看法是,以产业革命为界,将产业革命之前称谓生产家庭化,之后称谓生产社会化;并随之强调二者是两套不同的文化。

卢老先生认为,农业民族经济的经济单位,非常简单,简单到一个经济单位制需要一个家庭,因此,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

在作者看来,认为冯卢两位先生对中国家庭持重的解释理由不够充分,两位的错误在于,以中国这样一家一家的小农小工小商,误会为中古经济之一般方式,而实际上,中国这样的情形在中古实为稀有。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本来这篇文章很可能胎死腹中的,但为了养成读一本好书,写一段文字的习惯,将外化的作者的思想更好地内化成我的想法,不浪费作者的文字,亦不浪费对为了读这本书在时间、金钱等方面所做的消耗,我还是在草草翻完一篇关于建筑冷与热的文章后打开音乐,轻敲这篇文章起来。

《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与我可说有缘,在寒假时就在图书城翻阅到,当时以没有心思在图书城中静静阅读作为理由放弃了;开学了,抱着一种不成熟的对社会学的极度渴求,在豆瓣上确认好这本书的层次后,从亚马逊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可笑的是,当时却已忘记已经见到过这本书了。

梁漱溟在这本书中将中国与西方产生分歧的源头定在这么几个方面:理性与理智的启发;宗教与礼教的区别,他认定了西方人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是正确成熟的,将社会的发展定为三个层次,而中国却跳过了正确的步骤,理性早启而理智不足。

由此,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不到根本的改变,中国的科学研究被抑制:中国人多研究人事而少研究物事。

中国人在周孔礼教的浸淫下,在社会四个层次(家庭、团体、国家、天下)中更加关注家庭与天下,因此,中国人很少有国家的概念,中国人也很少团结。

而重礼教而轻法律(书中说古代中国除了刑法而无他法,自己估摸着也是,看古装片也没见除了打板子、坐牢、砍头及凌迟等酷刑以外的内涵),也是人们只知义务,而缺少权利意识的重要原因。

这本书写于1949年之前,中共还未能够取得中国的执政地位,其间的说法均是基于古代中国而言,而成书的时间早于新中国的成立,其中的言论应该不像政治课本那样。

像今天阅读到伊东丰雄与中泽新一合写的《反建筑》一书中就用了资本主义社会看来更加客观的英国土地改革一词,而笔者觉得那就是在历史课本上社会主义国家所看待的圈地运动,“圈地”两个字将文字能够表现的那种资本主义的剥削透彻地反映出来。

因此,我对民国学者所写的书更佳偏爱,对这本《中国文化要义》也更怀着尊重的心态去阅读。

也因为成书过早,书中的文字也更佳生涩,民国年代所特有的混合着文言文的简练与白话文的直白的青涩的味道使本书对我来说不比文字的内容难以接受,用硬着头皮看书也很合适。

读书札记——读《中国文化要义》

读书札记——读《中国文化要义》

读《中国文化要义》文/春雨夜泊近来,卒读了一本书——《中国文化要义》,是著名文化大家梁漱溟写的。

写于半个多世纪以前,1949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

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书呢?这还要源于先前的一个省社科基金课题,是研究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

由大学文化延伸至中国文化,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题结题了,论文也发表了,但对中国文化喜欢的热度不减,故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就多有喜爱。

看到这本《中国文化要义》后,更是喜爱有加,就细读了起来。

说到梁漱溟,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

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

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

他24岁以高中毕业的学历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印度哲学,可谓前难说古人,后不见来者。

之后,他投身于乡村建设运动,参与创建民盟和国共谈判,曾为和平建国而努力。

解放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一路风波。

应该说,他还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他的家世是蒙古族、元朝宗室的后裔。

其父梁济是清末的四品官员,后也就职于民国。

因不满国情现状而沉潭自尽,留有万言遗书,令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感慨。

他年轻的时候,曾醉心于出家而终未果。

他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过国,却能上位于北大教授而学贯东西。

他投身乡村建设,以微薄之力却要改造中国。

他潜心学术研究和教育,终生探索人生真谛。

在学术领域,他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二是中国问题。

他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又被学界尊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却是来自于元朝宗室后裔的一位蒙古族人。

关于《中国文化要义》我不想多说。

因为这样一部博学精深的书,说起来总不免挂一漏万。

我只能说,我对这部书有深深的敬意。

我是几乎是逐句细读下来的。

由于不着急,又断断续续,读了有三年之久,有点研读的意思。

这里,我只谈一些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一)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一)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一)关于《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报告简介《中国文化要义》是中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所著的一本经典的文化模式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总集。

本书内容丰富,既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阐述,也有对中华文化的崇尚与捍卫。

读者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思想。

内容第一篇文化起源本篇首先阐述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以《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周礼》等经典作为依据,回溯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讲述了古老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

第二篇思想精华本篇主要探讨中国哲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自然观,阴阳五行学说,佛家的禅修与慈悲等。

总结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重要思想和理念。

第三篇道德规范这一篇着重分析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伦理道德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提供思想借鉴和道德引领。

第四篇文化系统本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探讨,深入剖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文化体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价值深厚的书籍,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等众多方面。

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获得对中华文化体系的深层次理解和领悟。

因此,无论对于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经典著作。

读后感受与启示通过阅读《中国文化要义》,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之深邃、思想之博大精深。

很多书中所涵盖的内容,都是平时学习中所未曾接触的,对《易经》、《尚书》、《春秋》等经典的学习更是令我受益匪浅。

同时,这本书也启发了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重视和继承中国文化精髓,让其不断发扬光大,也需要将其融合到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思考中,以增强我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乔军玲201041110《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恰逢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资产阶级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

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

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剌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己。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道德习惯等等均属于内。

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

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

其九学术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不见法制。

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

中国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类型是一个特殊之事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一个特征。

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

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

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二章即从第七大特点家庭说起,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生产家庭化,未经历社会化大生产,未经历产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特点。

然而冯友兰的观点之说到了一部分,还有未尽之言。

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特别持重,不是只是一个“生产家庭化”所能解释的。

文化的形成并非一元的也非机械的,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决定了中国没有产业革命。

中国非是迟慢落后,只是与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有走不出,于是就陷于盘旋不进的状态中,可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早熟一支,中国文化在早熟这一点上较之西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叹为观止的理想形态概括,无法忽略和中国现实的不同。

独到精辟的分类模式,不能苟同中西方二元对立的论断方法。

此书继承了甲午战争以来对于中西差别的讨论,也是对于中国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的系统论述。

对于梁漱溟先生的论断中,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西方人之所长吾人之所短,是否如真如其所言,我不作评论,仅就其理想形态的论述而言,已经是卓然一绝。

截止目前对于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的论述我们已经看了许多。

严复康梁在甲午战争之后对于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探究,吴文藻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探究,费孝通吴晗对中国文化中国士绅的理解,葛剑雄论统一与分裂,每个人对与中国文化论述都不一样,有的假借西方概念套用中国历史,如严复图腾社会、军国社会之分,有的从中国历史事实出发总结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礼教对于统治阶级的作用。

在西方化浪潮之下如何认清楚自己,自己该怎么样发展。

一方面的确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总是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悠久漫长的文明史,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事实又不可能一无是处,能留下什么,又要去除什么,怎么样才能超越西方?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

但是这个认识对还是不对?在开篇总结中国人的十大特点的时候(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等等)都是看上去对,其实又不对的,说不清的东西。

或许从文化角度论述文化本身就难以说得清,从礼教出发:有的说是因为礼教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的说礼教是从上到下无所不包的社会规范(或许用“天道”更能会意),从文字出发,有的认为文字是中国文明的特征,但我认为文字只是一个表现形式。

费孝通先生用多元一体格局概括,也有人说是一体多元,很多时候形容出来的似乎像那么一回事,究其实际又得打个问号。

另一个看上去似乎合理得对于中国文化的解释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出发,小农经济、农耕文明特有的生产方式产生特有的文化。

但是从一开始决定从生产方式出发讨论问题,就要面临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方式不同,你怎么去分类怎么去概括?还是硬要从中寻找共性的内容?经济角度出发就没有国别的概念,没有国别的限定又怎么样称为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王倩材料化学13级1班学号:2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近代史老师的推荐,我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感触颇深。

东方与西方有很多不同,其中集体生活就是一项鲜明的对比。

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心;反观中国人,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

自19世纪国门打开以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一致看法。

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与进来的西方人有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是认识传统中国人最合宜的时机,这也促使梁先生写成此书,旨在“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关于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梁先生有一段精彩描述:“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

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

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

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

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

”同时,中国人又是矛盾的,他们原来个个都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

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对于老婆孩子,他便是皇帝。

出得门来,秉其“吃亏哲学”,他便是一顺民。

中国人何以至此?梁先生引用孟德斯鸠《法意》上的一句话说:“争之与群,乃同时并见之二物。

”两者相争,要取得胜利,就必然要有压倒对方的实力——而这个实力得来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他人之力,即为联合。

斗争的冲突性加强与持久化,就会导致联合的巩固与系统化,于是集团就产生了。

而所谓集团,无非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为合作而组成的群体。

西方社会冲突性强,而易于结成集团。

长久以来生活于集团中的西方人,自然慢慢地就培养了集体意识——也即组织纪律性,公德之类。

诚如作者所说:“公德所由养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为公即所以为私,为私亦势须为公。

”相反,向来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口头禅的中国人,不喜争斗,更是反感党派之争。

2024年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2024年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2024年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2023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前瞻性的书籍,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核心要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也对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首先,本书着眼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并重。

作者指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它包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思想基础。

然而,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全球化的冲击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

作者以充满洞察力的分析和理论,阐述了如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找到平衡点,并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

这种传统与创新并重的思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的变革压力,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次,本书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作者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而这种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吸纳各种文化元素,并融合为自己独有的特色。

作者以丰富的案例和实证,说明了多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指出了多元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对于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对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另外,本书还提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主。

作者指出,中国文化要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需要具备自信和自主。

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也需要在国际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通过自信和自主,中国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主的思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的文化自觉和国家意识,也让我对未来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2023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富有思想深度和前瞻性的书籍,它对于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核心要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
方先苗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或听过当年的《河殇》,其时改革开放有年,央视激越的解说曾感染多少民智初开的国民,其对中西文化简单地以所谓“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来优劣之,与《要义》(简称,下同)相比,其分析和见解稍显附会、肤浅。

远去诸子大家,如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出于矫枉过正、恨铁不成钢;又如林语堂,看似超脱, 实略显其自卑情结;柏杨则专著于国人缺点,流于媚俗。

故诸子皆有所偏颇,唯《要义》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客观、理性、深刻、中肯,既不崇洋,又不护短,其对中、西文化之差别以及这种差别的缘由分析得尤为精辟、独到。

下面借梁老的精神,就中西文化差别中的一点谈谈个人浅见。

中国人讲做人,要“仁义礼智信”,士大夫追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她包含了人类个体的最高理想和诉求。

西方的世俗文化中则少有类似的东西,她更注重物质和科学(抱括哲学)层面,事事从微观和本源来追求极限(即使西方心理学、社会学也是如此),缺少精神内涵,但却在“格物、致知”层面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这一点恰为中国封建中后期的国人所忽视。

在中国后来只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千百年科学难有建树,精神层面却一枝独秀,乃至孤芳自赏,最后惨遭重创。

(企业或国家,若人人只追求为官,最后也必然达不到为官的初衷)。

《要义》中指“中国文化早熟”在我看来大概也有此义。

尽管近、现代我们落后了,但没必要自卑、甚至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须知中国文化其实已为全人类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我们现在发展了一点,但我们在科学、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补,仍然要继续努力,去“格物、致知”,不断创造物质财富,须知,正是西方文明纠偏了中国文化,使其走出停滞迷途,并为人类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以中国文化精髓为指引,结合西方文化精华,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