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

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

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3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硫辛酸联合甲钴铵组(联合组)与甲钴铵组及对照组。

联合组给予以硫辛酸03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次/日,并以甲钴胺05mg,1次/日,静脉注射,甲钴胺组以甲钴胺05mg,1次/日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

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70%(97/100),甲钴胺组总有效率680%(68/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420%(42/100)。

联合组临床疗效较甲钴胺组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空腹血糖稳定于56~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稳定于65%~70%,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

联合用药组以硫辛酸3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日静滴并以甲钴胺05mg,1次/日静脉注射,甲钴胺组以甲钴胺05mg,1次/日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甲钴胺、硫辛酸等营养神经药物,观察疗程2周。

治疗期间坚持糖尿病饮食,降糖、降压药物种类不变。

所有患者均给予改善循环、扩血管治疗,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和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m/秒或正常;②有效:肢体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部分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3~5m/秒;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采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评定。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各组间及组内比较计量资料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治疗前后比较采取t检验法,计数资料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x2检验法,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基和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 一 硫辛酸能通过抑制脂 质过氧
少 2分 以下或 肌 电图检查肢体 的运 动神传 导速度较 前增加
5 / 以下 。 .ms 0 ③无效 : 神经症状+ 体征评分及肌电图检查肢体 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无变化 。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 ) 例 数 总例数x 0 %。 10
1 统计学处理 : . 5 使用 S S 3 P S1 . 0统计学软件包 , 计量资料用 表示 ,治疗前 后 比较用配对 t 检验 , 间均数 比较用方 3组
排 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 1 研究方法 : 有患者常规饮食治疗加 口服 降糖 药和( ) . 3 所 或 胰 岛素控制血糖 , 使其 血糖稳定并达 到入选标准至 少 3个月
后, 对照 1 给予 甲钴 胺 注射 液 5 0 g加 入 20mL09 组 0 5 .%
差分析 ; 有效率 以百分 率表示 , 计数资料率 的比较用 检验 。
以 P 00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1 3 . 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 比较 :见第 8 4页表 6 1 治疗后 3 的 MC 。 组 V均有增加( O 5 , 氏 .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 0 1 组和 2组 , 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5 , 照 2组 组 氏 . )对 0 与对照 1 比较正 中神经 MC 组 V增加明显 ,差异有统 计学意 义 ( < .5 , P 0 )而腓 总神经 MC 0 V的改变 , 2组间差异 无统计 学
( < .5) P O0 。
23 不 良反应 : . 治疗 期间人选 患者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 治疗后
血 尿 常规 、 肾功 能无 异 常 。 肝
3 讨 论

硫辛酸联合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硫辛酸联合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硫辛酸联合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张玉锋【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calcium gluconate and magnesium sulfate for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 CIPN) .Methods A total of 179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and diagnosed as CIP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 n=90 ) and the study group ( n=89)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infusion with calcium gluconate 10 ml and 25%magnesium sulfate 10 ml added in 5%glucose solution;and besides the abov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administrated withα-lipo-ic acid 600 mg added in 0.9%sodium chloride,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24 days,and the nerve conducting velocity ( NCV) of median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the pai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ysis score ( VAS) ,and th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also evaluated.Results The NCV of median nerve and common peroneal nerve were both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in the 2 groups(P<0.05,P<0.01),but the study group showed a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0.05);VAS scores after treatment statistically decreased than that before the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P<0.05),but there hadno difference in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After treating for 30 day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95.51%(85/8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group[83.33%(75/90)](P<0.05);there had no difference in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e between the 2 groups (12.36% vs 8.89%,P>0.05),and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Conclusion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calcium gluconate and magnesium sulfate can speed up the NCV of sensory nerve and motor nerve in CIPN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and medication safety,and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葡萄糖酸钙/硫酸镁对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CIP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9例接受化疗并明确诊断为CIPN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钙10 ml和25%硫酸镁10 ml注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2组均治疗24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更显著(P<0.05). 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24天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1%(8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75/9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2.36%vs 8.89%,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硫辛酸联合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能够加快恶性肿瘤CIPN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协同作用,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30)008【总页数】4页(P1253-1256)【关键词】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葡萄糖酸钙;硫酸镁;静脉注射;不良反应【作者】张玉锋【作者单位】102600 北京市仁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疗药物直接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一种周围神经毒性病变,属于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感觉障碍,并呈“手套-袜套”样分布[1],以及手足无力等运动障碍。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62136投稿邮箱:sjzxyx99@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李善梅(青海省黄南州人民医院,青海 黄南)摘要:目的 探讨硫辛酸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4例dPn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口服硫辛酸胶囊0.6 g 每天1次,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36例,单纯用甲钴胺片治疗。

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硫辛酸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注射液;甲钴胺片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62.083本文引用格式:李善梅.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36-137.0 引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据文献报道,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损害[1-2]。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发凉、疼痛和感觉障碍,晚期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源性关节和足部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笔者应用硫辛酸胶囊联用甲钴胺片治疗DPN,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临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内科门诊患者,共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53.1±6.08)岁;糖尿病病程3.1~18.8年,平均(8.3±4.0)年;DPN 病程6~108个月,平均(60.86±12.2)个月。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中 国现 代 医 药 杂 志 2 1 0 2年 2月 第 1 第 2期 MMJ ,F b2 1 ,V l 4 o2 4卷 C e 0 2 o ,N . 1
・ ・ 7
仪 硫 辛 酸联 合 甲钴 胺治 疗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疗效 观 察 一
史晓苹 方晨 肖文金 冯 雨 刘 志华 宗海军 胡 吉 谢 莹 董 吉祥
高 于 1组 和 2组 , 患 者 总 体 满 意度 为 8% , 1 仅 3 %, 认 为 疗 效 不 满 意 。 论 0组 8 而 组 2 2组 结 仅 硫 辛 酸 联 合 甲钻 胺 静 滴 治 疗 一 糖 尿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 2周 内可 见 明 显 改 善 , 效 优 于 单 独 应 用 一 辛 酸 , 纯 降糖 无 改 善 。 疗 硫 单
me o aa n frda ei eih rln u o ah ( N) c b lmi o ib t p r ea e rp ty DP .Meh d 1 1 tp ib t ainsc mpiae i N w r c p t o s 7 y e 2 da ei p t t o l td wt DP ee c e c h r n o y dvd d it ru s c mbn to ea y o J n c b lmi ( a d ml iie no 3go p : o iain t rp fAIA a d me o aa n 0组 , = 5) h n 7 ,AL 1组 ,= 5 ,ro l o to A( n 7 ) o nyc nrl o lo lc s ( fbo d gu o e 2组 , = 1 .h rg r ie o 4 d y .e r n 4 d y atrte rame tte fsig gu o e n 2 ) e du swee gv n fr1 a sB f e a d 1 a s f h t t n ,h a t lc s T o e e n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的观察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的观察

a-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的观察[摘要] 目的评价a-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

方法收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75例,控制血糖后,给予硫辛酸300~450 mg联合甲钴胺500 μg 分别加液体中静点,1次/d,疗程10~12 d,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其中显效有20例(占26.7 %),有效共39例(占52 %),无效为16例(占21.3 %),总有效率(达到78.7%)。

治疗后下肢震动感觉阈值(包括双脚趾、双足背)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 v,提示严重的dpn,并有发生溃疡的高度风险。

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排除标准[2]:(1)近期服用有抗氧化应激作用的药物如vite、vitc、胡萝卜素、谷胱甘肽及前列地尔者;(2)急性感染、肿瘤、肝肾病、造血系统、心力衰竭、急性脑梗死及酮症酸中毒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1.2 研究方法1.2.1 治疗方法入院后加强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教育,降糖方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尽量使血糖达标,同时给予降压、降脂、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

每日1次给予硫辛酸(300~450 mg)(商品名:亚宝力舒,亚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5869)及甲钴胺(500 μg)(商品名:弥可保,卫材药业有限公司,j20070063)分别加液体中静脉点滴,疗程10~12 d,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变化。

1.2.2 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方法[3] 在安静、轻松的状态下,患者休息至少10 min,平卧于检查床上,操作者手握仪器置于双足大拇趾腹前端、足背处,方向垂直,防止探头水平移动,电流不断增强,震动钮的振幅逐渐增大,直至被检查者感知,记录伏特数。

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仪器完成,1.3 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震动感觉阈值进行记录,记录治疗前后不良事件。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研究采用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讨论部分分析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指出该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展望,并对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论表明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关键词】α-硫辛酸, 甲钴胺, 依帕司他,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评价, 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结果, 讨论, 实验设计, 数据分析, 研究结论, 临床应用展望, 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这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感觉异常、疼痛、运动障碍等。

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残疾。

α-硫辛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营养补充物,已被证实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甲钴胺依帕司他是一种维生素B12衍生物,也被认为可改善周围神经功能。

结合α-硫辛酸和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开展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减轻其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逐渐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钴胺依帕司他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α-硫辛酸配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α-硫辛酸配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腱 , 不 影 响 肌 腱 自身 血 供 情 况 下 , 可 能 恢 复 内 侧 副 韧 带 在 尽
解 剖形 态 , 力 重 建 方 式 修 复 膝 关 节 内 侧 稳 定 性 结 构 。 半 动
p te t .JBo eJ itS r ( a in s n on u g Am ),2 01 3:1 5 — 4 9 0 ,8 4 91 6 .
11 O 4 .
腱 的血 液 供 应 及 神 经 反 射 , 保 留 本 肌 腱 的 本 体 反 应 。 术 可 中 将 半 腱 肌 与 内侧 副 韧 带 间 断 缝 合 , 促 进 两 者 之 间 的 融 会 合 , 强 韧 带 力 量 。其 理 论 依 据 为 : 生 物 力 学 角 度 , 体 加 从 机 的 结缔 组 织 是 机 体 行 使 功 能 的 承 担 者 , 力 学 环 境 有 很 强 对
的 止 点 上 进 行 牢 靠 固 定 , 对 该 韧 带 更 加 接 近 解 剖 学 意 义 是
[ ] 李 晋 川 , 强 华 , 云 冰 , . 关 节 内 侧 副 韧 带 及 其 损 伤 的 5 马 王 等 膝
MR 诊 断 .临 床 放 射 学 杂 志 , 0 1 2 ( ) 6 卜6 3 I 2 0 ,0・ 1
位 修 补 , 手 术 方 式 多样 ,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但 不 应 由 其 应 于 移 用 健 康 组 织 而 造 成 另 一 种 不 稳 定 的 问题 。 而 就 近 选 用
半 腱 肌 转 移 修 补 内 侧 副 韧 带 手 术 方 式 可 就 近 转 移 替 用 肌
上 的 重 建 修 复 。两 层 韧 带 融 合 愈合 后 , 学 强 度 大 , 明 显 力 将 增 加 该 韧 带 的 韧 性 和 强 度 , 此 可 发 挥 强 大 的 内侧 副 韧 带 因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评价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评价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方法1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以及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7%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硫辛酸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及临床疗效,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硫辛酸;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约有7.5%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1]。

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对收治的7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36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49.3±13.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9±2.3)年;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为(21.6±4.7)分,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7.6±3.4)m/s、(35.0±4.2)m/s,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6.9±3.3)m/s、(39.2±4.1)m/s;观察组患者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9.7±13.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2.1)年;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为(21.2±4.3)分,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7.4±3.2)m/s、(35.2±4.4)m/s,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7.2±3.4)m/s、(39.4±4.2)m/s。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1No.2Apr.2019㊀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制炎症反应与动脉硬化斑块钙化ꎬ对自由基清除及内皮细胞功能改善作用显著ꎮ本研究中ꎬ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得到改善ꎬ且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ꎬ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消除血液中自由基含量ꎬ避免胰岛β细胞受损ꎬ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T2DM患者血糖控制有积极意义ꎮ贾丹等[10]也在研究中得出相似的结论ꎬ认为丹参乙酸镁能有效增加纤维蛋白溶解ꎬ避免血栓形成ꎬ不仅缓解心绞痛症状ꎬ还能阻断胰岛细胞凋亡信号通路ꎬ避免高血糖持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ꎬ有利于疾病转归ꎮ综上所述ꎬ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T2DM患者的糖代谢指标㊁心电图及中医症候积分ꎬ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ꎮ参考文献[1]㊀赵水平.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6:26-28.[2]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ꎬ2014ꎬ30(10):447-498.[3]㊀冯妍ꎬ张京春ꎬ王以新ꎬ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半年内发生终点事件的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3ꎬ16(32):3049-3052.[4]㊀党瑜华.异常心电图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5:47.[5]㊀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02:71.[6]㊀朱宇溪ꎬ周慢ꎬ赵兴旺ꎬ等.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ꎬ2017ꎬ35(5):218-220.[7]㊀曹峰昊ꎬ崔洪涛ꎬ林萌萌ꎬ等.于作盈教授应用芳香通络饮诊治消渴病心病[J].吉林中医药ꎬ2016ꎬ36(8):768-770.[8]㊀任红微ꎬ于涛.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5ꎬ34(1):59-63.[9]㊀张晓雷ꎬ陈俊华ꎬ郭春霞ꎬ等.丹参多酚酸盐的药理作用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ꎬ2013ꎬ34(5):292-297.[10]贾丹ꎬ王议彬ꎬ樊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6ꎬ18(2):122-124.[责任编辑:李平]收稿日期:2017-12-21㊀修回日期:2018-10-23作者简介:陈辉(1977-)ꎬ男ꎬ河南省柘城县人ꎬ本科ꎬ副主任医师ꎬ从事普通内科临床工作ꎮ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陈㊀辉(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二科ꎬ河南柘城476200)[摘要]㊀目的㊀探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ꎮ方法㊀选取120例DPN患者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各60例ꎮ2组均予以甲钴胺治疗ꎬ观察组加用ALA治疗ꎮ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㊁氧化 ̄抗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总抗氧化能力(T ̄AOC)㊁活性氧(ROS)㊁丙二醛(MDA)]变化的差异ꎮ结果㊀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TCSS评分[(4.26ʃ1.32)分㊁(5.09ʃ1.58)分]和氧化指标[ROS:(371.70ʃ87.11)U/mL㊁(418.07ʃ84.94)U/mLꎬMDA:(4.44ʃ1.41)nmol/L㊁(6.07ʃ1.81)nmol/L]ꎬ均低于治疗前[(8.72ʃ1.88)分㊁(8.74ʃ1.82)分ꎬ(852.88ʃ92.41)U/mL㊁(853.89ʃ92.19)U/mLꎬ(8.17ʃ2.61)nmol/L㊁(8.27ʃ2.30)nmol/L]ꎬ观察组和对照组抗氧化指标[SOD:(152.76ʃ16.10)UN/mL㊁(138.13ʃ16.30)UN/mLꎬT ̄AOC:(77.69ʃ12.65)U/mL㊁(69.47ʃ12.33)U/mL]ꎬ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06.14ʃ12.63)UN/mL㊁(106.64ʃ12.59)UN/mLꎬ(46.61ʃ10.51)U/mL㊁(46.20ʃ10.70)U/mL]ꎬ观察组各监测指标变动幅度均大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ꎮ结论㊀ALA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效果较好ꎮ[关键词]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ꎻ硫辛酸ꎻ甲钴胺[中图分类号]㊀R587.1ꎻR747.9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19)02-0153-03㊀㊀糖尿病(DM)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ꎬ以高血糖为主要病理特征ꎬ且随着病情迁延可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多种并发症ꎮDPN是一组以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ꎬ表现为袜筒样感觉障碍㊁肢体疼痛麻木等[1]ꎮ甲钴胺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ꎬ但有学者[2]发现硫辛酸35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1卷(ALA)与甲钴胺联合效果较单用甲钴胺更佳ꎮ本研究选取12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ꎬ以探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ALA治疗DPN的效果ꎬ报道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6月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2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ꎮ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3]中DPN诊断标准ꎻ年龄45~75岁ꎻ治疗依从性良好ꎮ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㊁恶性肿瘤者ꎻ其他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者ꎻ近期服用抗氧化药物者ꎻ对本组药物明确禁忌证者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各60例ꎮ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ꎬ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ꎮ2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见表1ꎮ表1㊀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n=60)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DM病程(a)空腹血糖(mmol/L)观察组32(53.33)28(46.67)57.08ʃ9.239.72ʃ2.9210.80ʃ3.23对照组31(51.67)29(48.33)57.41ʃ9.809.42ʃ2.6310.41ʃ3.852/t值0.030.190.590.60P值0.8550.8500.5550.5491.2㊀方法1.2.1㊀治疗方法㊀2组均予以甲钴胺(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20063086ꎬ规格:lmL:0.5mg)治疗ꎬ1mg/次ꎬ1次/dꎬ静脉注射ꎮ观察组加用ALA片(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20100152ꎬ规格:0.3g)治疗ꎬ0.6g/次ꎬ1次/dꎬ早餐前30min服用ꎮ2组均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效果ꎮ1.2.2㊀检测方法㊀治疗前㊁治疗2周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ꎬ使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AOC)㊁丙二醛(MDA)水平ꎬT ̄AOC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ꎬ最低检出限0.1U/mL)ꎻMDA试剂盒(上海铭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ꎬ最低检出限0.1nmol/L)ꎮ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活性氧(ROS)水平ꎬ酶标仪(美国伯乐生命医学产品有限公司ꎬMark型)ꎬ试剂盒均由江莱生物试剂公司生产ꎬROS最低检出限1.0U/mLꎬSOD最低检出限1UN/mLꎮꎮ1.2.3㊀观察指标㊀①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4]包括症状㊁腱反射和脚趾感觉ꎬ神经症状包括下肢麻木㊁疼痛㊁针刺样感觉㊁乏力㊁走路不稳及上肢相似症状ꎬ有计1分ꎬ无计0分ꎻ神经反射包括踝反射及膝反射ꎬ双侧分别计分ꎬ消失计2分ꎬ减弱计1分ꎬ正常计0分ꎬ共8分ꎻ感觉功能包括右侧大拇趾的痛觉㊁温度觉㊁触压觉㊁振动觉及位置觉ꎬ异常计1分ꎬ正常计0分ꎻ总分为0~19分ꎬ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ꎮ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TCSS㊁氧化 ̄抗氧化水平(SOD㊁T ̄AOC㊁ROS和MDA)的差异ꎮ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ꎬ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2组患者TCSS评分比较㊀治疗前ꎬ2组TCSS评分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治疗2周后ꎬ2组T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ꎬ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ꎮ表2㊀2组患者TCSS评分比较(n=60ꎬxʃsꎬ分)组别治疗前治疗2周后观察组8.72ʃ1.884.26ʃ1.321)对照组8.74ʃ1.825.09ʃ1.581)t值0.063.12P值0.9530.002㊀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ꎬP<0.05ꎮ2.2㊀2组患者氧化 ̄抗氧化水平比较㊀治疗2周后ꎬ2组SOD㊁T ̄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ꎬ2组ROS㊁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ꎬ观察组变动幅度均大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ꎮ见表3ꎮ3㊀讨论目前DM仍是一种终生性疾病ꎬDPN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ꎬ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和早期防治为主ꎮ但DPN一经发生ꎬ常造成严重临床后果ꎮ相关研究[5]显示ꎬDM患者终生DPN发生率高达60%ꎬ且患者并发DPN后ꎬ3a生存率约53%ꎮ因此ꎬ在积极预防的基础上寻求理想DPN治疗方案十分迫切ꎮDPN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ꎬ既往普遍451第2期陈㊀辉㊀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表3㊀2组患者氧化 ̄抗氧化水平比较(n=60ꎬxʃs)组别SOD(UN/mL)T ̄AOC(U/mL)ROS(U/mL)MDA(nmol/L)观察组㊀治疗前106.14ʃ12.6346.61ʃ10.51852.88ʃ92.418.17ʃ2.61㊀治疗2周后152.76ʃ16.101)77.69ʃ12.651)371.70ʃ87.111)4.44ʃ1.411)㊀t值17.6514.6429.359.74㊀P值<0.001<0.001<0.001<0.001对照组㊀治疗前106.64ʃ12.5946.20ʃ10.70853.89ʃ92.198.27ʃ2.30㊀治疗2周后138.13ʃ16.3069.47ʃ12.33418.07ʃ84.946.07ʃ1.81㊀t值11.8411.0426.935.82㊀P值<0.001<0.001<0.001<0.001㊀注: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认为其与血糖㊁血脂代谢有关[6]ꎬ但近年来研究[7]发现氧化应激反应在DPN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ꎮ因此本研究应用ALA这一强效抗氧化剂联合甲钴胺治疗DPNꎬ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疗效ꎮTCSS是评估DPN症状安全有效的方法ꎬ且较神经电生理检查更为便捷ꎮ比较2组TCSS得分发现ꎬ观察组经治疗后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ꎬ提示ALA辅助治疗效果更佳ꎮDM高血糖状态下可通过多途径影响机体氧化反应ꎬ并促进DPN发生发展[8]ꎮ首先ꎬ持续高血糖状态可导致多元醇通路亢进ꎬ使还原型辅酶Ⅱ被大量消耗ꎬ影响氧化型谷胱甘肽的转化ꎬ加重机体氧化应激ꎻ其次ꎬ机体血脂代谢紊乱也可导致氧化型胆固醇生成ꎬ导致神经损伤[9-10]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观察组治疗后SOD㊁T ̄AOC水平高于对照组ꎬ且ROS㊁MDA水平低于对照组ꎬ氧化及抗氧化指标水平更优ꎬ提示ALA可促进机体氧化 ̄抗氧化平衡ꎮALA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辅酶ꎬ不仅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㊁单态氧等多种氧化应激产物ꎬ还有益于保存和再生谷胱甘肽㊁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剂ꎬ协同增强机体抗氧化反应[11]ꎬ因此对降低病理状态下神经损伤程度有积极作用ꎮ综上所述ꎬ甲钴胺注射液联合ALA治疗ꎬ可促进机体氧化 ̄抗氧化平衡ꎬ改善DPN患者症状ꎬ治疗DPN效果较好ꎮ参考文献[1]㊀齐刚ꎬ李竞ꎬ刘勇.α ̄硫辛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ꎬ2015ꎬ14(12):1241-1244.[2]㊀季文.甲钴胺联合α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ꎬ2016ꎬ16(9):1343-1345. [3]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ꎬ2013ꎬ12(8):1227-1245. [4]㊀刘平.TCSS评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和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ꎬ2012ꎬ23(17):21-23.[5]㊀聂发传ꎬ石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ꎬ2015ꎬ44(1):122-125.[6]㊀郝国华ꎬ曹思明ꎬ翁文采.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学ꎬ2018ꎬ40(6):633-635. [7]㊀杨昕ꎬ刘志民.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7ꎬ26(4):346-349.[8]㊀赵亚丽.2型糖尿病使用西格列汀对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状态的控制及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河北医药ꎬ2017ꎬ39(23):3550-3553.[9]㊀杨秀颖ꎬ张莉ꎬ陈熙ꎬ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16ꎬ32(5):598-602.[10]㊀王科新ꎬ王忠志ꎬ敖云菊.α-硫辛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代谢㊁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ꎬ2017ꎬ23(18):2491-2494.[11]㊀朱岚ꎬ金剑虹ꎬ魏燕ꎬ等.氧化平衡紊乱介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硫辛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ꎬ2016ꎬ24(11):824-827.[责任编辑:刘迪]551。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估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估
a i a d me o aa n a e s f n f c ie i h r ame t o cd n c b lmi r ae a d ef t n t e te t n f DNP e v .
【 e r s i e s P r h rl e rp ty M c b l n d—io c K y wo d 】D a t ; ei ea n uo ah ; e o a mi ; l i a i be p a p c d
p r h rln uo ah ( N ) Me h d l 8 a e o N ee rn o l dv e n ra n go p a d c nr ru .n w ei e e rp ty D P . t o s A l 0 c ss f D P w r a d m y ii d it t t t ru n o t lgo p a d t o p a d o e me o
【 中图分类号】R 8 . 57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5 5 — 2 6 3 9 0 ( 0 3 — 6 0 1
Ef e t o Li i Ac d Co b ne wih M e o l mi o Di be i f cs f po c i m i d t c ba a n n a tc Pe i he a ur pa h r p r l Ne o t y
Z HAO Y n O g U n F a hn Ho g ANG h o o g MA i n HU Z ay n Ja Po
D p r e to E d c n l y F n h a P o l S H s i li Z e a g Po ic , e g n 1 5 0 C ia e at n f n or o g , e g H e pe opt n h j n rv e F n h a 3 5 0 , h m i o a i n n

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滴, 1次/日 , 以 甲钴 胺 0 5 g 1次 日, 并 .m , /
静 脉 注 射 , 钴 胺 组 以 甲 钴 胺 0 5 , 甲 . mg 1
t am n gopadi tecn o gop P r t et u n h o t l ru ( e r n r
<0 0 ) T e tea e t f a y i h . 1 , h h rp ui e cc n te c i
硫 辛 酸 联 合 甲钴铵 治 疗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疗 效观 察
go p we e te td ru i e d u s A d t e r u r r ae o t r g . n h n n
造 血系统等严重 原发疾 病 、 经病 患者 、 神 妊娠或哺乳期妇 女 , 未按规 定用 药 , 无法 判 断或 资料 不全 等影 响疗效 或安全 性判 断者亦排 除… 。 入选标 准 : 病情稳定 , 血糖控制 良好 , 无肝 、 肾和造血 系统 等严重 原发疾 病 , 无 神经系统疾病 , 无酮症 酸 中毒 、 感染 , 6 近 个月 内无急 性心 脑血管 事件 ; 无精 神病 、 肿瘤 、 肾移植 、 消化性 溃 疡、 焦虑 、 阴郁 及
450 70 1河 南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内分 泌 科
摘 要 目的 : 察硫 辛 酸 联 合 甲钴 铵 治 观
m e .he tt l fe tv a e wa nt t o a efcl e r t s93. 0% i n
疗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0 30例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 变 患 者 随 机
不 良反 应 。 关键词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硫 辛 酸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原玉琴【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5【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68 cases of diabetic neu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The control group wa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only with mecobalamin.The symptom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5.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7%) (P <0.01).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Conclusion lipoic acid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disease and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

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 e c t s o f l i p o i c a c i d a n d m e c o b la a m i n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mt o x i c i t y i n d u c e d o n t r o l g r o u p( n = 4 3 ) a c c o r d i n g t o d i f e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w a y s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l a g r o u p w a s g i v e n l i p o i c a c i d 6 0 0 mg
b y c h e mo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M e t h o d s 8 6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h a d p e i r p h e r l a n e u r o t o x i c i t y a f t e r u n d e r g o i n g
mo d i f i e d r a d i c a l m a s t e c t o my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d j u v a n t c h e m o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1 . T h e y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e x p e r i m e n t l a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3 例与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 α- 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
依帕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震动感觉阈值(VPT)、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 2 h 血糖(2 hPBG)水平、运动神经传导
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
Vol. 32 Semimonthly No.21
组别
观察组(n=33) 对照组(n=3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 3 两组 FBG、2 hPBG 水平比较(mmol/L,—x±s)
组别
治疗前
左足
观察组(n=33)
21.02±4.96
对照组(n=32)
21.04±5.06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 16.35±3.36*# 18.87±3.85*
治疗前 20.68±5.07 20.89±5.12
右足
治疗后 16.12±3.41*# 18.57±3.32*
Vol. 32 Semimonthly No.21
临床研究 [J]. 江苏中医药,2016,48(3):37-39.
[8] 马小欣,彭萍,徐光泽,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MMP-2,MMP-9 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17
2020 年 11 月 中国民康医学 Nov.,2020
第 32 卷 半月刊 第 2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 -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

结果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宜临床使用。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α-硫辛酸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神经病变类型,约占50%以上,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探讨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I 型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以硫辛酸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7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史在5年以上;均通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5.0~7.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8.0~10.0 mmoI/L;血脂、血压控制达标;行彩超检查提示双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改变,但无明显狭窄。

排除下列情况: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药物使用禁忌症。

DPN的诊断参考:①肢体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灼热或发凉,蚁行感,踩棉花感等;②肢体感觉减退或过敏和(或)肢体远端肌力减退;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④神经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王春华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7(021)01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使用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锌,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总页数】2页(P1659-1660)
【作者】王春华
【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J], 高洁;张艳锋;黄连铭
2.甲钴胺联合硫辛酸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比 [J], 方朝慧
3.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比研究 [J], 董巍巍
4.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比研究 [J], 吴伟婷
5.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尹慧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1 . 3 方法 : 联 合用 药组 1 5 例给予硫辛酸 4 5 0 m g / d , 静 脉 滴
2 . 1 症状 、 体征评 分 : 联 合 用 药 组 改 善 幅 度 明 显 高 于 单 药
组( P< O . 0 5 ) , 见表 l 。
表1 2组 治 疗 前 后 症状 体 征 评 分 的变 化 ( 士 s )
1 . 4 观察项 目: ①对治疗前后的症状 、 体征进行评分 , 评 分
标准 : 神 经 症 状 的评 分 : 症状分针刺样痛 、 刀割样痛 、 异 常 冷
采用 硫 辛 酸联 合 甲钴 胺 治 疗 D P N 取 得 良好 疗 效 l 1 ] 。 现 报
告如 下 。
热 和 烧 灼感 4 种, 若 下肢 或 足 部 有 上 述 症 状 之 一 为 1 分, 若
性。
分, 总 分 ≥ 5分 为 异 常 。② 肌 电 图检 查 治 疗 前 后运 动神 经 传 导速度( MNC V) 和 感 觉 神 经传 导 速 度 ( s NC V) 。
1 . 5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1 . 5统 计 软 件 , 数值用均数 i ±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以 P<O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 0 7 — 3 0 )
作者简介: 熊望 琼 , 女, 1 9 6 4年 1 0月 生 , 副 主 任技 师 , 复 旦 大
学 附 属 中山 医院 青 浦 分 院 , 2 0 1 7 0 0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J A m Co i l Ca r d i o l , 2 0 0 3, 4 2 ( 3 ): 4 01 - 4 0 6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郑志高;陈毅德;洪东花;林雨标;郑文慧【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00)006【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12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

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1日1次,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1日1次;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1日1次,疗程均为2周。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95%(51/63),对照组为47.62%(30/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α-lipoic acid plus mecobalamin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duced by chemotherapy.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enty six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of 63 cases each) to be treated with eitherα-lipoic acid (600 mg) q.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plus mecobalamin (500 μg) q.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 treatment groups) or with mecobalamin (500μg) q.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 control group) for 2 weeks,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orup [ 80.95%( 51/63 )vs.47.62%( 30/63 ) , P <0.05 ] . CONCLUSIONS: α-Lipoic acid combinedwith mecobalamin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duced by chemotherapy.【总页数】3页(P730-731,732)【作者】郑志高;陈毅德;洪东花;林雨标;郑文慧【作者单位】厦门市海沧医院肿瘤科,福建厦门361021;厦门市海沧医院肿瘤科,福建厦门 361021;厦门市海沧医院肾内科,福建厦门 361021;厦门市海沧医院肿瘤科,福建厦门 361021;厦门市海沧医院肿瘤科,福建厦门 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R745【相关文献】1.α-硫辛酸配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高晓丽2.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邓祝庭3.胰岛素泵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温陈媛;陈舒恬;卢秋华4.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冯慧5.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李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2T13:52:53.7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作者:黄潇
[导读]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结果。

结果:干预组在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神经毒性Ⅰ级、Ⅱ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干预组神经毒性Ⅲ级、IV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硫辛酸;甲钴胺;乳腺癌化疗;周围神经毒性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69-02 化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易引发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消失等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为降低化疗产生的神经毒性,现代临床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进行干预治。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用能有效和改善患者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神经毒性症状[1]。

本文现将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乳腺癌放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使用含紫杉醇药物进行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1)经病理确诊;(2)均采用含紫杉醇的方案化疗;(3)年龄30~70岁;(4)PS评分<2分;(5)心脏、肝脏、肾脏、骨髓功能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6)预计生存期>3个月。

排除标准:患有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33~69岁,平均年龄为(44.6±2.1)岁;干预组患者年龄分布:35~67岁,平均年龄为(45.3±2.0)岁。

两组患者的肿瘤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135~175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21天为一周期,连续治疗4周期。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化疗前一天开始使用硫辛酸注射液0.3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联合甲钴胺片100ug,口服,1天3次,连用5天。

1.3 观察指标
在化疗2、4个周期后评估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及毒性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毒性差异,依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公布的(NCI-CTC)神经毒性标准,共分为四个等级:Ⅰ级:治疗期间患者腱反射消失或自感有麻木症状,但并未影响功能;Ⅱ级:患者感觉缺失或麻木,机体功能受一定的影响;Ⅲ级:患者感觉缺失或麻木较为严重,且影响到其日常的生活;Ⅳ级:患者感觉缺失时间较长,且严重影响到机体功能及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2、4个周期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对比
化疗2、4个周期后,干预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26.7%)明显小于对照组(4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于前列,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化疗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其对癌细胞具有杀伤和杀灭作用,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骨髓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

乳腺癌化疗常用的药物紫杉醇、环磷酰胺等均有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紫杉醇属于植物分离纯化的天然抗癌药,其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或细胞微管系统,对微管的解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得其
中的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复制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3]。

但其也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反应或消化道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不仅不利于患者化疗预后恢复,同时还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为此临床现已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其中硫辛酸属于生物抗氧化剂,其不仅能减弱或清除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并且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为周围神经提供和充足的营养支持,并使神经传导速度增强,从而使神经毒性症状得到缓解[4]。

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衍生物,其能促进和加快髓鞘脂质卵磷脂恶合成以及神经蛋白和核酸代谢,对受损神经组织具有修复功能,从而也能有效减轻和改善患者因化疗药物产生的神经毒性反应[5]。

本研究中,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乳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神经毒性症状,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化疗2、4个周期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神经毒性Ⅰ级、Ⅱ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干预组神经毒性Ⅲ级、IV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了在乳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从而能有效保证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机体的安全。

综上所述,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宏丽.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中医诊疗思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695.
[2]高晓丽.α-硫辛酸配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9):911-912.
[3]徐西伟,王思阳,程志斌,等.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5):60-61.
[4] Forbes JM,CooperME.Mechanisms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J].PhysiolRev,2013,93:137-188.
[5]修穆群,王超,何凤娥,等.50%硫酸镁和维生素B12湿热敷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J].江西医药,2010,45(11):1095-1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