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固态硬盘 鸿迅威固态硬盘240GB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模拟攒机实验报告样板

模拟攒机实验报告样板

模拟攒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模拟攒机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会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

3. 培养计算机硬件组装和调试的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1. CPU:Intel Core i7-10700K2. 主板:ASUS ROG Maximus XII Hero3. 内存:Corsair Vengeance LPX DDR4 3200MHz 16GB(8GBx2)4.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5. 硬盘: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NVMe M.2 SSD6. 电源:Corsair RM750x 750W 80+ Gold Modular Power Supply7. 机箱:Fractal Design Meshify C8. 散热器:Noctua NH-D159. 操作系统:Windows 10 Professional实验步骤:一、硬件选择与评估1. CPU:选择Intel Core i7-10700K,具备高性能,适合游戏和日常使用。

2. 主板:选择ASUS ROG Maximus XII Hero,支持最新的处理器和内存,同时具有丰富的扩展接口。

3. 内存:选择Corsair Vengeance LPX DDR4 3200MHz 16GB(8GBx2),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4. 显卡:选择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具备较高的游戏性能,同时支持光线追踪技术。

5. 硬盘:选择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NVMe M.2 SSD,具有较快的读写速度,适合存储大文件。

6. 电源:选择Corsair RM750x 750W 80+ Gold Modular Power Supply,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效率。

7. 机箱:选择Fractal Design Meshify C,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扩展性。

性能级SDD推荐

性能级SDD推荐

性能级SDD推荐作者:来源:《微型计算机》2020年第04期普及大容量NVMe SSD 金士顿A2000 M.2NVMe固态硬盘500GB这款NVMe SSD采用慧荣的SM2263EN 4通道PCle 3.0 x4主控,每通道支持4CE片选信号。

同时该主控支持NVMe l.3规范,并配备了512MB缓存。

这款SSD板载了来自美光、FPGA编号为“NW951”的96层堆叠3DNAND TLC闪存,500GB容量产品的质保可写容量为350TB。

性能上,这款SSD配有一个接近75G B容量的超大SLC CACHE缓存空间,在ASSSD BENCHMARK中的总分逼近3000分。

在实际的游戏载入体验中,金士顿KC2000则能在20秒以内快速地启动各类游戏大作,比如《坦克世界》的启动时间只有不到13秒。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金士顿A2000 M.2 NVMe固态硬盘正以豪华套装的形式销售,附送由散热器厂商Tt 专门为金士顿M.2NVMe SSD定制的铝合金散热器,颇具性价比。

兼得容量与性能西数蓝盘SN550 1TB这款SSD采用了来自闪迪的主控,是一款DRAM-Iess无缓存主控,支持HMB技术,可以使用少量电脑内存作缓存。

同时西数为其采用了96层堆叠的3DNAND TLC闪存颗粒,单颗闪存容量就达到了1TB。

质保方面,西部数据为SN550 SSD提供了5年质保加可写容量的质保政策(以先到为准),其1TB容量产品的质保可写容量达到600TB。

在测试中,西数蓝盘SN550 1TB的AS SSD BENCHMARK测试成绩达到了3689分,在PCle 3.O SSD中还是达到了中上水平。

它的连续读取速度为2233M B/s,高队列深度随机4KB 写入性能达到23.6万IOPS,全盘平均写入速度也能达到850.3M B/s。

其表现远远优于掉速后写入速度不到300M B/s的主流TLC SSD,以及实际写入速度不到100M B/s的QLC SSD。

电脑安装测试报告

电脑安装测试报告

电脑安装测试报告一、引言电脑安装是指将新购买的计算机硬件组装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和烧录软件的过程。

本测试报告旨在对电脑安装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估。

二、测试目的1.验证电脑硬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测试电脑的性能和稳定性。

3.评估电脑安装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测试环境1.硬件:品牌为XXXX的台式电脑一台,配置如下:处理器:XXX主板:XXX内存:XXX硬盘:XXX显卡:XXX显示器:XXX键盘、鼠标:XXX2.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 XXXX版本。

四、测试方法和步骤1.安装电脑硬件a.根据提供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步骤组装电脑硬件。

b.检查硬件连接是否牢固,所有插卡、插件是否插入正确位置。

2.连接外部设备a.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b.确保连接稳固,并能正常识别外接设备。

3.接通电源a.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b.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主机是否正常通电。

4.启动电脑a.按下电源按钮,启动电脑。

b.观察屏幕和听取声音,确认电脑启动正常。

5.系统初始化设置a.根据屏幕提示,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包括时区、语言等。

b.设置管理员密码,并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补丁安装。

6.安装测试软件b.进行测试软件的安装和功能测试。

7.测试电脑性能a.运行性能测试软件,对电脑的性能进行评估。

b.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卡顿、崩溃等。

8.测试电脑稳定性a.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观察电脑的稳定性。

b.检查是否有系统错误、蓝屏等问题。

9.总结和分析测试结果a.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脑的安装和性能进行评估。

b.总结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测试结果1.电脑硬件安装无异常,所有连接牢固。

2.外部设备成功连接,并能正常识别。

3.电源正常工作,主机能够正常通电。

4.电脑启动正常,无异常现象。

5.系统初始化设置无问题,管理员密码设置成功。

6.测试软件安装正常,功能测试无异常。

7.经过性能测试,电脑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SSD体验报告模板

SSD体验报告模板

金士顿SSDNOW火山加强版V+100固态硬盘体验报告及提速搭建方案体验人:xxx微博ID:xxx联系方式:xxx2011-07-07简要目录1.前期准备及相关照片1.1SSD初体验1.2 为搭建方案准备的一些硬件配件1.2.1硬盘盒一个1.2.2光驱硬盘盒1.3为搭建方案准备的一些软件2.我电脑的硬件和相关参数说明3.对金士顿SSD 96G在非内嵌下的测试3.1PCmark05分别对系统盘和固态盘的硬盘子项目测试3.2PCmark Vantang分别对系统盘和固态盘的硬盘子项目测试3.3 HD tach 3.0分别对系统盘和固态盘的标准读性能测试3.4HD Tune分别对系统盘和固态盘的标准读性能测试3.5Sisoft Sandra2011分别对系统盘和固态盘的磁盘读取性能测试4. 金士顿SSD 96G在内嵌Windows 7时的磁盘性能测试4.1具体操作过程4.2金士顿固态硬盘内嵌win7时电脑的硬件和相关参数说明4.3 win 7自带的系统评分对比4.4金士顿固态盘内嵌win7时PCmark05对硬盘子项目测试4.5金士顿固态盘内嵌win7时PCmark Vantang对硬盘子项目测试4.6 金士顿固态盘内嵌win7时HD tach 3.0对其的标准读性能测试4.7金士顿固态盘内嵌win7时HD Tune对其的标准读性能测试4.8 金士顿固态盘内嵌win7时Sisoft Sandra2011对磁盘性能测试5.我构想和设计的最佳搭建方案及总体评价5.1我的搭建方案5.2 如此搭建的理由5.3存储方案的优缺点5.4 搭建方案的最合理方法和最优化方案5.5 性能、功耗、噪音、发热5.6我的试用感受6.测试感受和搭建方案总结说明1.前期准备及相关照片1.1SSD初体验:拿到体验产品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赶紧就打开了包装,包装里有印有CHIP杂志社logo的内胆包和SSD 96G固态硬盘一块。

在这里感谢CHIP杂志社能举办此次活动,也感谢你们曾送的内胆包,我很喜欢。

固态硬盘测试报告

固态硬盘测试报告

本次测试分别对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在同一环境下得出以下结论:优点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读取延迟小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

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碎片不影响读取时间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

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写入速度快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发热量较低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不会发生机械故障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

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范围内工作。

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e.g: RunCore军工级产品温度为-55~135℃)。

体积小重量轻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

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

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抗震动比起传统硬盘,固态硬盘抗震能力要强很多,使得数据能更加安全地保存。

缺点成本高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5~10倍(基于闪存),甚至200~300倍(基于DRAM)。

容量低目前固态硬盘最大容量远低于传统硬盘。

(美国公司Foremay推出了EC188M系列固态硬盘2TB。

)传统硬盘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长,据称IBM已测试过4TB的传统硬盘。

易受外界影响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屏蔽于法拉第笼中,固态硬盘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

520MB秒写入Sandisk240GBSSD评测

520MB秒写入Sandisk240GBSSD评测

520MB秒写入Sandisk240GBSSD评测随着数码相机像素数的大幅提升,照片文件也变得越来越大,电脑后期处理不仅需要CPU/显卡对数码文件的快速分析与处理,最关键还有大量的硬盘读写操作。

而传统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远远落后于CPU、显卡的处理速度。

随着闪存技术的发展,读写速度更快的SSD——固态硬盘已经慢慢进入了我们的数码生活。

Sandisk Extreme 240GB SSD具有官方标称的520MB/秒的顺序写入速度,它将让现有电脑的数码照片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2.5英寸 Sandisk Extreme SSD/240GBSandisk Extreme SSD/240GB是一款2.5英寸闪存固态硬盘,它支持电脑主板上的SATA 6Gb/S接口,其向下兼容SATA 3 Gb/s & SATA 1.5 Gb/s接口标准,当硬盘接入主板的SATA 6Gb/S接口时,能发挥出这款硬盘的最高性能。

Sandisk Extreme(至尊系列)采用了24nm闪存芯片,比目前主流的25-27mm闪存芯片速度更快。

据Sandisk官方数据显示,这款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达550MB/秒、顺序写入速度达520MB/秒,这个速度是传统机械硬盘完全不可能达到的。

这款硬盘在实际应用中到底有多快,请继续看后面的软件测试环节。

·外观与参数从外观上看,2.5英寸SSD硬盘与传统机械硬盘没有区别,而拿到手中时,感觉SSD比机械硬盘要轻不少,这不仅可以减轻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同时也能大幅提高笔记本的性能,因为目前主流本机硬盘仍以5400转机械硬盘为主。

例如,一些高端笔记本均采用了SSD固态硬盘,不仅产品的体积大大缩小,而性能的大幅提升对图片后期处理是最为重要的。

2.5英寸 Sandisk Extreme SSD/240GB正面2.5英寸 Sandisk Extreme SSD/240GB2.5英寸 Sandisk Extreme SSD/240GB的SATA 6Gb/S接口与电源接口硬盘的包装盒标示了Sandisk官方读写数据在产品的外包装盒背面,标注了Sandisk官方详细的硬盘读写数据,看到这样的速度数据,已经令人激情澎湃,现在就让我们马上进入软件实测环节。

纯国产SSD性能深度测试

纯国产SSD性能深度测试

纯国产SSD性能深度测试作者:马宇川来源:《微型计算机》2020年第14期纯国产SSD之光威弈pro国产固态硬盘硬件解析本次我们将测试的国产固态硬盘是来自光威的弈pro系列国产SATA固态硬盘,该系列主要由256GB、512GB、1TB三种容量的产品组成,我们将对其中的256GB、512GB产品进行测试。

从产品外观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中国红的配色、霸气的龙头Logo,无一不彰显出它的中国元素。

而在内部配置上也是相得益彰,这款SSD采用了由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Xtacking架构64层TLC3DNAND闪存。

根据长江存储介绍,在传统3DNAND闪存架构中,外围电路约占芯片面积的20%~30%,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

随着3DNAND技术堆叠到128层甚至更高,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

Xtacking技术则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

具体来说,Xtacking架构可在一片晶圆上独立加工负责数据I/O及记忆单元操作的外围电路。

这样的加工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先进逻辑工艺,以让NAND闪存获得更高的I/O接口速度与更多的操作功能,存储单元则在另一片晶圆上被独立加工。

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通过创新的Xtacking技术,只需一个处理步骤就可通过数十亿根金属VIA(Vertical Interconnect Accesses,垂直互联通道)将二者键合接通电路。

相比传统3D NAND闪存架构,Xtacking技术可充分利用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的独立加工优势,实现了并行、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产品开发时间可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从而大幅缩短3D NAND产品的上市时间。

此外,这种模块化的方式也为引入NAND外围电路的创新功能以实现NAND闪存的定制化提供了可能。

目前,Xtacking技术已经推出了采用64层、128层堆叠的TLC、QLC颗粒,本次我们测试的光威弈pro国产固态硬盘采用的则是64层堆叠的TLC颗粒。

固态硬盘分析报告

固态硬盘分析报告

固态硬盘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固态硬盘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其优势和劣势,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便读者了解固态硬盘的性能和适用情况。

2.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设备,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可靠性等优势。

3. 分析过程在对固态硬盘进行分析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3.1 存储容量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通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有了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供应。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存储容量。

3.2 读写速度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机械硬盘,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

这对于需要频繁访问大量数据的应用程序来说非常重要。

3.3 耐用性固态硬盘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更加耐用,因为它没有可动部件。

这意味着它对震动和冲击的抵抗能力更强,并且更不容易受到机械故障的影响。

3.4 能耗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能耗更低。

这是由于固态硬盘不需要电能来驱动可动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能源。

3.5 价格尽管固态硬盘的性能优于传统的机械硬盘,但其价格通常更高。

这是因为制造固态硬盘的成本更高。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固态硬盘的价格正在逐渐下降。

4. 优势综上所述,固态硬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更快的读写速度•更高的耐用性•更低的能耗•更小的体积5. 劣势然而,固态硬盘也存在一些劣势:•相对较高的价格•存储容量相对较小6. 建议与建议基于以上对固态硬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建议:•对于需要高速读写和更高耐用性的应用程序,固态硬盘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对于存储容量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考虑使用固态硬盘作为操作系统和常用程序的存储设备,而将大容量的机械硬盘用作存储文件和数据的设备。

•随着固态硬盘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下降,固态硬盘将成为未来存储设备的主流选择。

SSD固态硬盘的产品性能评测及虚标

SSD固态硬盘的产品性能评测及虚标

S S D固态硬盘的产品性能评测及虚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SSD固态硬盘的产品性能评测及虚标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呈现先高后低,原因在于机械硬盘的盘片内/外圈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固态硬盘基于存储芯片阵列(NAND FLASH)技术而制造,其读写速度比较平稳。

因此网友指责机械硬盘厂商虚标性能,最大读/写速度的差距能达到100MB/s。

孰不知道,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差距比机械硬盘大得多。

固态硬盘的性能经历两次接口升级。

第一代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略快,由于读写速度稳定,大家并没有在意读写速度的差距。

第二代固态硬盘升级为接口,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开始拉大。

第三代固态硬盘升级为接口,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差距高达200MB/s。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固态硬盘厂家们的标称性能参数高得越来越离谱,他们不约而同将最大读/写公布,甚至不惜夸大,而真实速度却避而不谈。

但是网友购买产品回去测试,发现其自测性能数据和厂家的标称性能参数相差甚远。

网友怀疑固态硬盘厂家虚标性能参数。

平台不一样测试数据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平台的磁盘性能不一致,固态硬盘的性能测试数据不尽相同。

固态硬盘厂家普遍采用高端电脑平台,所得测试数据难以代表主流电脑性能。

那么究竟有什么因素影响固态硬盘的测试性能数据。

一、主板阵营不同固态硬盘的“外挂”--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主板芯片组主要分为英特尔和AMD,磁盘总线部分正从主板往CPU上转移,不过依然无法逃脱英特尔和AMD两家垄断。

其中英特尔的磁盘性能相对突出,特别是拥有独门的“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

因此同款固态硬盘,同档次的英特尔和AMD两套平台分别测试的性能数据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主板的档次对磁盘性能也有影响,其中英特尔方面影响比较深。

目前磁盘性能最好的主板为Z68,其次是H67/P67,主流H61垫底。

AMD则相对比较平均,AMD?9系和A75/A55主板的磁盘性能最好,8系和7系主板次之。

台电锋芒240GB RGB开箱评测,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台电锋芒240GB RGB开箱评测,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台电锋芒240GB RGB开箱评测,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固态硬盘的诞生,无疑给用户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其加载速度的提升,让电脑使用者们省去了不少等待的功夫,使用户的电脑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在今天,固态硬盘俨然成为了目前装机界多数用户的选择,而使用固态硬盘做系统和游戏盘,再加上一块机械硬盘作为存储,也成为了一种极高性价比的选择。

固态硬盘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一的SATA接口版本,M.2甚至是之前属于服务器上的PCI-E接口也屡见不鲜,可谓是百花齐放。

但纵观固态硬盘的家族,目前使用最多的仍是SATA接口,因为其2.5寸较大的身材也使得厂商可以在它的身材上玩出多种花样,不仅仅是核心组成,甚至是外观,或者是RGB 灯光……
而能够把一块固态硬盘做成一件艺术品的不多,但台电的锋芒系列确实做到了。

也毫不夸张的说,这应该是目前业内最为炫酷的一块固态硬盘了。

那么这块固态硬盘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首先还是固态硬盘的开箱部分,最先展示的是固态硬盘的外包装,这块固态硬盘是享受5年质保政策的,因此可以说用户在收到固态硬盘的5年内,是不必担心出现质量问题的。

作为酷炫的“炫”字,RGB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如今SATA接口的2.5寸固态硬盘支持RGB灯光的其实用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台电的锋芒系列恰好就在这其中。

这块固态硬盘的容量是240GB,依然的是该固态硬盘目前只有240GB和480GB两个版本,480GB还没货,期待以后会有更大容量的版本吧。

最后,背面则是该固态硬盘的特点介绍,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固态硬盘性能检测测验

固态硬盘性能检测测验

这里硬盘静悄悄!SSD固态硬盘性能测试2008-03-27 13:03:08来源: 中关村在线(北京)网友评论17 条进入论坛传统硬盘的鼻祖--“温彻斯特”技术在1968年,IBM公司提出了“温彻斯特”技术。

该技术的精隋是:磁盘盘片被固定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并以主轴为中心高旋转;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并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实际上,“温彻斯特”硬盘是目前所有机电一体式硬盘的原形。

SSD固态硬盘性能技术分析随后的硬盘技术便在“温彻斯特”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但是总归起来都没有跳出“机电一体”的这个圈。

换句话说,尽管与早先硬盘几百MB的容量相比,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硬盘已经在容量以及速度上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从整体结构上看,却与之差别不大。

温彻斯特式硬盘传输示意图虽然温彻斯特硬盘的使用面相当广泛,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忽视。

那就是速度以及安全性。

相信很多朋友有着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可能因为一次不小心的磕碰,你硬盘中的数据便永远的向你挥手告别了。

垂直记录时磁颗粒状态表示众所周知,磁盘表面涂有做为纪录使用的磁性介质,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个磁颗粒。

微小的磁颗粒极性可以被磁头快速的改变,并且在改变之后可以稳定的保持,系统通过磁通量以及磁阻的变化来分辨二进制中的0或者1。

也正是因为所有的操作均是在微观情况下进行,所以如果硬盘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受到外力的震荡,将会有可能因为磁头拍击磁盘表面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难以解决令人头痛的“磁颗粒”除此之外,磁颗粒的单轴异向性和体积会明显的影响磁颗粒的热稳定性,而热稳定性的高低则决定了磁颗粒状态的稳定性,也就是决定了所储存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但是,磁颗粒的单轴异向性和体积也不能一味地提高,它们受限于磁头能提供的写入场以及介质信噪比的限制。

进行记录时磁颗粒状态表示当磁颗粒的体积太小的时候,能影响其磁滞的因素就不仅仅是外部磁场了,些许的热量就会影响磁颗粒的磁滞(譬如室温下的热能),从而导致磁记录设备上的数据丢失,这种现象就是“超顺磁效应”。

三款国产SSD实战体验

三款国产SSD实战体验

三款国产SSD实战体验作者:***来源:《微型计算机》2021年第03期毫无疑问,在当前IT硬件中,国产固态存储设备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是相对较小的。

由长江存储生产的国产3D NAND闪存已经非常成熟,64层堆叠的3D NAND颗粒已大规模投入使用,128层堆叠的3D NAND颗粒也开始量产。

主控芯片,不论是我国的群联、慧荣,还是新兴的浙江联芸科技到北京忆芯科技,都能提供覆盖NVMe、SATA等主要技术规范的解决方案。

其实哪怕是重要性稍低的缓存部分,南亚科技、长鑫存储也都有大量成熟的产品,让我们能在固态硬盘上使用国产内存颗粒作缓存。

国产固态存储产品的各个关键元器件都实现了独立自主,这也让存储厂商能快速推出多款纯国产SSD。

除了率先推出纯国产SSD的光威,此次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其他品牌的三款国产SSD。

那么它们的表现如何?是否值得购买?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实战测试来得出答案。

致钛虽然是去年才亮相的存储品牌,但它的背后则是我国存储产业的中坚力量—长江存储。

致钛是长江存储在2020年9月10日发布的消费级固态硬盘品牌,致钛PC005Active采用目前流行的M.22280板型设计,主控则选用了支持PCIe3.0x4接口的慧荣SM2262EN主控。

该主控是一颗ARMCortexR5双核心CPU,频率运行在625MHz,支持8通道读写、NVMe1.3规范。

闪存方面,这款SSD理所当然地采用了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64层TLC 3D NAND闪存。

相比传统3D NAND闪存架构,Xtacking架构可在一片晶圆上独立加工负责数据I/O及记忆单元操作的外围电路。

这样的加工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先进逻辑工艺,以让NAND闪存获得更高的I/O接口速度与更多的操作功能,存储单元则在另一片晶圆上被独立加工。

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通过创新的Xtacking技术,只需一个处理步骤就可通过数十亿根金属VIA (垂直互联通道)将二者键合接通电路。

nvme sata区别

nvme sata区别

nvme sata区别NVMe固态硬盘正在逐步扩张,而包括三星、东芝在内的大厂并没有停止SATA固态硬盘新品的研发。

到底那种固态硬盘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两种固态硬盘现在买哪种更值?存储极客对比了SATA接口的东芝Q200 240G与M.2接口NVMe 协议的东芝OCZ RD400 128G。

后者的AS跑分接近前者两倍,他们实际使用中是否也有这样大的差异?关于NVMe与SATA的特性,很多人还不是特别了解。

最近CrystalDiskMark的作者又发布了一款名为CrystalSSDMark的测速软件,号称专为NVMe固态硬盘而优化,区别主要在于新版本(紫色主题)新增了4KB Q8T8随机读写测试,取代了老版本(蓝色主题)的Seq持续读写测试。

Q8T8的含义是用8个线程同时测试,每个线程执行8个队列深度,合计QD深度达到64,超出了SATA固态硬盘所支持的QD32,所以东芝Q200在新版测试中4KBQ8T8和4KB Q32T1的成绩基本一样:NVMe协议的东芝RD400就有所不同了,由于NVMe支持更高队列深度,Q8T8(等效QD64)成绩会比Q32T1(等效QD32)更高。

不过AS SSD Benchmark与CrystalSSDMark偏重测试的都是高队列深度成绩,实际使用中固态硬盘的IO队列深度可能令人意外:家用即便高频度使用,硬盘平均QD也不足4,跟测试软件使用的32和64差距很大。

实际家用NVMe会比SATA固态硬盘快多少呢?从浏览器、图像/文字处理软件加载速度来看,差距在零点几秒的水平,仔细体验的话差别是有的。

而差距最大的则是视频编辑应用,在转码和实时编辑中NVMe固态硬盘的优势巨大。

当然这些就属于偏重特定专业使用的范畴了,并不是每个家庭用户都能利用到。

同时Q200也有RD400所不具备的优势:不管是待机还是满负荷工作,温度都更加清凉。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对比的这两款固态硬盘都是东芝原厂固态硬盘,均使用8通道主控与MLC闪存。

数据告诉你旗舰级NVMeM.2SSD到底有多快!

数据告诉你旗舰级NVMeM.2SSD到底有多快!

数据告诉你旗舰级NVMeM.2SSD到底有多快!动图:斯特林发动机进⼊2018年,我们就开始说NVMe M.2 SSD即将会成为市场主流。

在刚刚过去的Computex 2018展会上,各存储⼚商推出的新品也⾜以证明这⼀点。

在消费者⽇益追求极速传输的时候,NVMe M.2 SSD⽤超过SATA3.0 SSD五倍的传输速度来展⽰⾃⼰的实⼒。

另外,不同主控与闪存颗粒的NVMe M.2 SSD也存在着很⼤的速度差异。

今天编辑⽤WD Black NVMe 1TB SSD实测数据告诉你⼀款旗舰级NVMe M.2 SSD有什么过⼈之处!NVMe M.2 SSD优势得益于NVMe传输标准、M.2接⼝NVMe M.2 SSD这个名称拆分来看,NVMe和M.2都是关键词。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词造就了NVMe M.2 SSD的极速传输速度。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NVMe传输标准、M.2接⼝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NVMe⽐AHCI传输标准的优势不是⼀点点SATA3.0 SSD采⽤的是AHCI传输标准,每条命令则需要读取4次寄存器,⼀共会消耗8000次CPU循环,从⽽造成2.5µs的延迟。

⽽NVMe标准能有效降低控制器和软件接⼝部分的延迟,最主要是能让SSD⾛PCI-E通道直连CPU,有效降低了数据延迟,执⾏命令时则不需要读取寄存器。

另外,NVMe还加⼊了⾃动功耗状态切换、动态能耗管理、免驱等功能,驱动适应性⼴,低功耗。

NVMe⽐AHCI优势明显也就是说,NVMe协议提供对硬件的识别和⽀持,有更好的性能和可⽤性。

去年发布的NVMe1.3标准更是增加了⾃检、清理、⾮操作电源状态允许模式和指令与流等⼀系列功能,采⽤这⼀传输协议的SSD就会更好⽤。

║M.2接⼝成为主流是有原因的⽬前市场上SSD的传输接⼝不只是M.2,最为常见的还有SATA3.0、PCI-E、U.2等等,为何⼤家都在说M.2接⼝成为主流呢?肯定有它过⼈之处。

比大号“U盘”要实用,金士顿UV400240GSSD测试

比大号“U盘”要实用,金士顿UV400240GSSD测试

比大号“U盘”要实用,金士顿UV400240GSSD测试金士顿这个品牌,在DIY界还是非常有名气的,尤其是它的内存,销量一直都遥遥领先。

但产品过于单一,肯定不利于品牌的良性发展,所以金士顿又推出了很多产品,如U盘,SD卡,SSD,耳机,鼠标垫。

今天要测的这款产品,就是它旗下的SSD产品-金士顿 UV400 240G 固态硬盘。

比起内存来,金士顿SSD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期间也经历过不少波折。

例如之前的V300系列,就是因为速度不够快,而获得了一个“大号U盘”的称号。

现在金士顿推出的这个UV400系列,在我看来,很像是V300系列的继任者。

那作为继任者它是准备“开拓进取”呢?还是依旧“故步自封”呢?首先展示一下,金士顿 UV400 240G固态硬盘的包装。

很简约的塑封式包装,不用打开包装,就可以直接看到产品的样式,这样的设计非常直观。

包装右上角注明了产品的容量为240G,右下角有三年质保(换新)的图标,让人感觉更加放心。

(不过具体如何操作,本人还没有尝试过,因为我用的金士顿产品,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坏掉的,也不知道支不支持个人送保之类的。

希望金士顿厂家能真正做好售后,因为话好说,事难做。

不要像东芝,蓝宝那种所谓国际大厂,以大欺小就好。

我手里坏掉的东芝SSD,蓝宝显卡现在都还在那里放着呢,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一些所谓的国际大厂售后其实也很差。

)包装盒背面密密码码全都印着文字。

包装盒上的标签,有品名,型号,产地,经销商之类的信息。

除了产品本身与一张有害物质详单之外,再无其它附件,非常简约。

金士顿 UV400 240G固态硬盘正面展示,上面除了印有金士顿的LOGO之外,就再无其它信息。

产品厚度为主流的7mm,支持一些超薄的笔记本电脑的安装。

产品上的一次性标签,以防止用户私下拆解。

(这里提醒一下,个人不要动这个标签,以免失去质保。

)从网上的拆解图片来看,这款产品采用Marvell 88SS1074主控,28nm制程,四通道设计,支持LDPC纠错。

新手入门如何看固态硬盘跑分是否正常

新手入门如何看固态硬盘跑分是否正常

新手入门如何看固态硬盘跑分是否正常经常有刚接触固态硬盘的朋友发问,我这个固态硬盘跑分正常吗?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不清楚刚刚安装好的固态硬盘是否已经设置正确,工作是否正常。

那么今天就来谈谈固态硬盘AS跑分新手入门。

以东芝Q300 240G挂副盘测试为例,先看一张正常状态的AS SSD Benchmark成绩:下面这张是连续测试后SLC Cache正在整理释放所以写入速度低一些,同样是正常现象。

如果想跑出高分先把其他程序关闭并让固态硬盘空闲一分钟,避免测试软件被其他程序的读写所干扰。

所有TLC闪存的SSD在用作系统盘时测试写入速度都有可能会遇到写入偏低一些的情况,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偏低,只要略作休息SSD 就会恢复到满速。

其实同一块固态硬盘在不同配置电脑上跑出的成绩很容易不同,因为4K随机成绩受CPU影响很大,而且系统盘跑分和挂副盘跑分会有差距,常驻内存软件在测试时对SSD的读写也会干扰测试成绩。

和别人比AS跑分高低意义不大,只要专注自己就好。

下面来看一些有可能会引起跑分不正常的可能原因,如果这些没有问题而跑分比别人低则基本属于平台性能差异,与SSD自身以及软硬件设置正确与否无关了。

1.误接SATA2.0接口较早一些的电脑主板上SATA3.0接口较少或干脆没有SATA3.0接口,所以固态硬盘误接SATA2.0接口的事情常有发生。

固态硬盘如果接在SATA2.0接口上持续读写速度会受到极大限制,不能完整发挥应有性能。

而要检查当前固态硬盘是否接对了SATA3.0接口,非常简单,只要用CrystalDiskInfo这个软件就可以实现:在传输模式后边显示的就是SATA接口速率,如果显示为SATA/600 | SATA/600表示正常;如果显示为SATA/300 | SATA/600则表示固态硬盘被错误的接到了SATA2.0接口上。

而如果你见到SATA/150 | SATA/600的话则说明当前固态硬盘连接到了SATA1.0接口,而这种主板也就不用想了,肯定没有SATA3.0接口,节哀顺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务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鸿迅威金刚1代SSD产品性能测试报告
测试前,在BIOS中开启AHCI和主板节能模式,确保打开Trim指令,硬盘保证进行4K分区对齐,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

理论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一: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测试项目说明: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
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

在测试中,
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

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
SSD的性能。

测试数据重点:
●4K随机读写可以说是衡量一款SSD性能重要指标,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
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

测试项目一: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一: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
IOPS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一: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二: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项目测试说明: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
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

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
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

测试项目二:Crystal 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三: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性能测试
项目测试说明: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是一款专业的SSD测试软件,更能实际反应SSD实际应用性能。

Anvil's的测试项目包括了4M区块的连续存取测试、
4K单线程测试、4K QD4随机存取测试(模拟一般日常应用负载)、4K QD16随
机存取测试(模拟高并发重负载)。

读取测试中另外多了两项:32K和128K区
块读取测试,测试项目比较全面。

类似于AS SSD Benchmark最后给出一个总
分,但不会有AS SSD Benchmark测试项目中4K-64Thrd的倾向理论极限速度
(不管你是否能应用到)。

测试项目三: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四:TxBENCH软件性能测试
项目测试说明:
TxBENCH也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款专业SSD测试软件,除了有基础测试项目外,还支持自定义测试项目,可以自由设定测试的区块大小、队列深度等等,还有全
盘写入测试(FILE和RAW都支持)。

SSD特性检测功能比CrystalDiskInfo更全面
深入,是否支持Device Sleep功能也能检测出来。

甚至还有Secure Erase安全擦
除,分4种模式:标准Secure Erase(擦除FTL层)、增强Secure Erase(擦除
FTL并清空NAND闪存)、Trim所有SSD空间、覆盖写入全盘所有扇区,以及手动
Trim功能。

测试项目四:TxBENCH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四:TxBENCH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五:Pc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软件性能测试项目测试说明: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

从多媒体家庭娱乐系统到笔记本,从专业工作站到高端游戏平台,无论是在专业人士手中,还是属于普通用户,都能在
PCMark Vantage里了解透彻,从而发挥最大性能。

测试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处理器测试:基于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音频和视频转码、文本编辑、
网页渲染、邮件功能、处理器人工智能游戏测试、联系人创建与搜索。

2、图形测试:基于高清视频播放、显卡图形处理、游戏测试。

3、硬盘测试: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
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

测试重点:只取硬盘测试部分的结果
测试项目五:PcMark7 Professional Edition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五:PcMark8 Professional Edition软件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实际应用测试
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
项目测试说明: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

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测试文件夹传输测试,文件夹为4.39G的系统文件和大容量的虚拟机文件,测试方法为将文件从主盘通过Fastcopy软件传输到测试盘,并计录下平均传输速度。

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
对一个4GB大小接近2500个文件进
行复制,测试多个文件的传输性
能。

总的复制传输时间为:24.53秒
传输速度为:170.31MB/秒
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
对4GB的单一文件进行拷贝,测试
单一文件的传输性能
总的复制传输时间:11.73秒
传输速度:249.33MB/秒
Windows8 开机时间测试
项目测试说明:
电脑性能的强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机的速度快不快?开机所用的时间长与短给用户不同的体验,谁想慢悠悠坐等开机浪费时间呢?本项测试所用操作系统,采用
本次测试平台的,同一操作系统GHOST镜像。

测试工具:BootRacer
与其它测试Windows启动速度的软件相比,BootRacer更为纯粹和精准,它不仅可以计算出系统启动总时长,而且可以监测出系统登录后时间、系统显示桌面的时间,
并最终给予计算同评级!
测试取5次启动结果对比。

Windows8 开机时间测试
测试分为两部分:
1.从开机到出现“输入账号密码”界
面的时间;
2. 2. “输入账号密码”后完全进入
桌面的时间。

总开机时间大体砸20.5秒左右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