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智药奥拉西坦临床应用综述
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a7253c8fad6195f302ba65d.png)
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8-04-04T15:40:03.1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期作者:杨强哲(通讯作者)孙军德[导读] 通过应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充分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 617200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表的方法,将9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采用常规降压药进行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失的改善程度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应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其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奥拉西坦;临床疗效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主要特征为动脉压异常升高,且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容易导致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等,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那么脑出血引起的脑血肿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由此可见,做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通过应用奥拉西坦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从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
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在38至82岁的范围内,平均(53.7±4.6)岁;出血部位:26例在脑叶,29例在丘脑,35例在基底节区。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50d0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9.png)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于红岩【摘要】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4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7).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的缓解情况,比较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1.58±2.73)分、ADL评分为(59.05±4.52)分,明显优于B组的(16.24±1.91)分、(48.76±3.9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痴呆患者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5【总页数】2页(P129-130)【关键词】老年痴呆;临床疗效;奥拉西坦注射液;认知功能;常规治疗【作者】于红岩【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连云港 22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显著提高,使得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痴呆的患病率[1]。
有报道称,老年慢性疾病可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等,但人们却比较容易忽视神经退行性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特别是在近几年当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连年增加,已经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
此研究,笔者将以74例老年痴呆患者(接诊于2016年2月—2017年9月)为对象,重点分析老年痴呆应用奥拉西坦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4例,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每组37例。
A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57~83岁,平均(69.25±3.17)岁;病程为1~9年,平均(4.2±1.1)年。
奥拉西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奥拉西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cae1c1bb4cf7ec4afed0fa.png)
障 , 浆 蛋 白结 合 率 极低 ”。 血 】 於 东 辉 等 国产 奥 拉 西 坦胶 囊 的 人体 耐 受 性及 药 动 学 试验 。耐
1 2 中外医疗 C IA F R IN M DC L T E T E T 0 HN O EG E IA R A M N
药 物与临 床
能 。结 果 见 表 5 。
奥拉 西 坦 无致 突 变作 用 。Ame试 验 显 示 , 拉西 坦 不 增加 沙 s 奥 门 氏菌 自发 回复突 变 , 即不 引起 基 因 突变 ;e试 验 显 示 , 拉西 坦 rc 奥 不 引起 枯 草杆 菌重 组 缺 陷性 突 变 反 应 , 不 破 坏DNA。 即 2 药 动 学研 究 奥拉 西 坦 口服 吸 收 迅 速 , 分 布 于 全 身 体 液 , 透 过 血 脑 屏 并 可
图1 单次 给药血 药 浓度 时间 曲线 ( =1 ) n 0
图2 多次给 药血 药浓 度时 间 曲线 ( =1 n 0)
表3 治 疗 组 、研 究组 与 对 照组 认 知 功 能 比较
组 , 疗 组 在 对 照组 的基 础 上 加 用 奥 拉 西 坦 , 察 患 儿 的 运 动 、 治 观 语 言 、应 物 能 、认 人 能 的 变化 。 结 果 发 现 奥 拉 西 坦 能 显 著 改 善 儿 童 脑 瘫患 者 的 脑功 能 , 发 现 明显 不 良反 应 , 用 于 治 疗 儿 童 未 可 脑瘫 。 4 不 良反应 奥 拉 西坦 的 不 良反应 较 少 【。偶 有 焦 虑 不安 、皮 肤 瘙 痒 、皮 9 】 疹 、恶 心 、 胃痛 等 , 药后 可 自行 消 退 。 少数 患 者 出现 精神 兴奋 停 和 睡 眠 异 常 等 。3 例 Ⅱ期 临 床 研 究 显示 , 个 别 患者 出现 恶 心 7 5 仅 和 胃部 不 适 。 由于 奥 拉 西坦 主 要 经 肾 排 泄 , 年 患 者 及 肾功 能 不 老 全者, 应根 据 肾清 除率 降 低剂 量 。 肾清 除率 >6 mL mi不 必调 整 0 / n 剂 量 ,0 0 / n 应给 予 5%常规 量 ,5 0 / n 4 ~6mL mi时 0 1 ~4 mL mi时应 给 予 2 %常 规量 。 5 5 结 语 奥 拉 西坦 是 一 类 能促 进 学 习记 忆 能 力 的新 型 中枢 神 经系 统 药 物 , 选择 性 的作 用 于 大 脑 皮 层 和 海 马 , 活 、保 护 或 促 进 神 经 能 激 细胞 的功 能恢 复 , 本 身 无 直接 血 管 活 性 , 无 中枢 兴 奋 作用 , 而 也 对 学 习 记 忆 能 力 的 改 善 是 一 种 持 久 的促 进 作 用 。奥 拉 西 坦 仅 作 用
奥拉西坦定义作用机制优点适应症叙述
![奥拉西坦定义作用机制优点适应症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9d8b973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d.png)
奥拉西坦1、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化学名: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其药效为吡拉西坦的3-5倍。
结构式如下:2、作用机制:奥拉西坦(ORC)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分布在中隔区,其次海马,皮层和纹状体。
1)中线结构富含胆碱能神经元,其神经末梢与海马和皮层处的神经元广泛联系。
通过对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作用,提高Ach的释放,并且通过突触后胆碱能受体阻断时出现的反馈机制,进而激活该系统而其作用,并通过抑制脯氨酸内肽酶作用于与记忆有关的神经肽而起作用。
2)药物本身没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也没有中枢兴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持久的促进作用。
ORC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有刺激作用,能提高大脑对氧的利用能力,并提高大脑对葡萄糖的利用,通过激活腺苷酸激酶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为大脑正常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保障。
3)ORC可调节谷氨酸促离子α-AMPA,能选择性地和不可逆地延长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并且防止它的脱敏。
ORC可增加L-谷氨酸盐激活的单通道反应的爆发长度,对AMPA受体具有正性作用。
ORC对谷氨酸受体的促离子、促代谢作用,促进大脑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增加突触后电位的时限和波幅,甚至引起长期强化后仍出现突触后电位的延长,即使受体已被致敏,ORC仍能增强突触反应,进而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ORC还可以促进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突触的可塑性,调动未受损脑组织及功能重建,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蛋白激酶C(PKC)是存在于海马中的影响学习功能的蛋白,ORC可以通过改变γ-PKC的活化反应过程,增加PKC的活性,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5)ORC作用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Na+电流及K+电流均增大。
Na+电流的增加会提升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值,使神经元动作电位在细胞间传导增加,而K+电流的增加会使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得更大,从而使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传导更加容易;因此在细胞水平ORC可能是通过增加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值及传导速度而改善脑功能。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67af799e518964bce847c68.png)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方法9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療组,每组4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钠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0,P<0.05)。
治疗后,治疗组体位转移能力、个人卫生自理能力、行走及乘坐交通工具能力、交流能力、理解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1]。
目前,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增加了血管性痴呆发病率。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
临床实践表明[2],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
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2.5±10.0)岁;病程0.5~1.5年,平均病程(1.0±0.5)年。
治疗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6岁,平均年龄(63.1±11.1)岁;病程0.6~1.7年,平均病程(1.1±0.6)年。
奥拉西坦研究及临床应用
![奥拉西坦研究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748b4e7375a417866f8fa0.png)
奥拉西坦研究及临床应用郭瑞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济南250012奥拉西坦(Oxiracetam)化学名为: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是一种新的环状GABOB衍生物。
1974年由意大利首先合成,为意大利ISF S.P.A 公司开发,1987年12月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商品名为Neupan,有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
国内于1997年2月批准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的胶囊剂上市(商品名欧来宁),随后该公司又开发出其注射剂。
一药理作用1■作用机制奥拉西坦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可改善思维、记忆力和学习成绩,减少休克所致的记忆力损伤;拮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损伤大鼠学习能力的降低,提高大鼠皮质和海马部分乙酰胆碱的运转,增加对胆碱摄取的亲和力;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选择性地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大脑新陈代谢;可促进缺氧后EEG恢复,激活腺苷酸激活酶,增加ATP合成和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和RNA合成,并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2.药理学研究100、300或1000mg/kg灌胃给药几乎不影响大鼠的一般行动、自发运动、运动协调性、电击刺激导致的痉挛,对兔子活体回肠运动、大鼠胆汁分泌及胃肠粘膜无明显影响。
100、300或1000mg/kg,静脉注射给药不影响乌拉坦麻醉兔的呼吸、血压、心率及心电图。
奥拉西坦毒性较低。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给药LD50大于10g/kg,静脉给药LD50大于2g/kg。
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和狗灌胃给药连续4周每日50、500、3000mg/kg 无死亡,13周每日3000mg/kg组大鼠兴奋性增加和有腹泻发生;狗连续静脉注射13周每日25、300、1000mg/kg对体重和饮食无影响,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3 周,每日1000mg/kg组轻微增加肌氨酸酐、胆红素和Y球蛋白,可增加类脂类和高密度胆固醇。
长期毒性试验显示,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年每日120、600和3000mg/kg,出现软便和饮水量增加。
新修改奥拉西坦特性和实际应用介绍
![新修改奥拉西坦特性和实际应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d28e4f4dd36a32d72758169.png)
–对神经系统无抑制和兴奋活性
–对呼吸系统无任何药理活性
• 国外有15年的用药经验,被充分研究过,文献最多
• 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
• 一项357例II期临床研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Nicolaus BJR.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nootropics.Drug Res,1982,2:316 • Ciurgca C, Multirial learning facilitiation by priacetam in rat. J pharmacol,
新修改奥拉西坦特性和实际应用介绍
国外文献
• 治疗痴呆(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96例患有进行性痴 呆的认知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奥拉西坦 (1600mg)和安慰剂进行26周的治疗。在双盲研究中, 定期进行神经生理检查及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奥拉 西坦治疗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单纯反应时间有了显著提高。 而安慰剂组其测试分数则无明显变化。 – Rozzini R,Zanetti O, Bianchetti A. Effactiveness of oxiracetam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gnitive deficiencies secondary to primary degenerative dementia. Acta Neurol (Napoli),1992,14(2):117-126.
1972,3(1):17 • Itil TM, CNS effects of ZSF-2522 a new nootropics phase I safety and CNS effects
study with quantiative pharmco- psychology. Curr Ther Res,1979,26(5):525
奥拉西坦
![奥拉西坦](https://img.taocdn.com/s3/m/b6280580dd88d0d233d46ad2.png)
•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伤后21 d NIHSS较术前 和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在颅脑损 • 伤急性期使用奥拉西坦能够改善神经功能 的缺失。有学者Ⅲ1对76例中、重型颅脑损 伤早期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表明在伤 后7 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GCS评分有显 著性差异,治疗组GCS平均提高2.47分。
• 奥拉西坦能激活腺苷激酶,使ATP合成增加, 提高ATP转化即葡萄糖代谢率,增加磷脂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蛋白质和 RNA的合成; • 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增 加脑血流量;可增加脑皮质抗缺氧的能力 Ⅲ。进而改善大脑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有效的减轻脑损伤范围,以保存更多的脑 功能。
• .舆拉西坦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应用的可能 性及展望:奥拉西坦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颅脑损伤 后出现的认知障碍,但且前国内也有学者将奥拉 西坦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张国庆等 啪1将奥拉西坦用于ccS≤12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 者,并在治疗前、治疗后12 d和21 d按美国国立 • 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 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的药理基础及机制:奥拉 西坦是能透过血脑屏障,并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 的拟胆碱能促智药,主要分布在中隔区,其次为 海马、皮层和纹状体,通过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 通路,改善思维、记忆力和学习成绩,减少休克 所致的记忆力损伤,拮抗脑血管损伤导致的大鼠 学习能力的降低等作用”“J。实验研究表明,奥 拉西坦在改善脑代谢及增强记忆等方面作用强于 吡拉西坦(Piracetam),对于雌性CD—I小鼠,在 孕期直至分娩前给予奥拉西坦,其子代在学习记 忆实验(放射性迷宫实验、主动回避实验)中的表 现明显强于吡拉西坦对照组
奥拉西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拉西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18e509a3b3567ec112d8a8e.png)
奥拉西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针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病科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AD)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
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共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奥拉西坦针剂3周,3周后参考药物说明书,改用奥拉西坦胶囊维持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按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显著有效及有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BSSD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HDL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P<0.01。
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可更有效的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优于单用多奈哌齐。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奥拉西坦;多奈哌齐;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186-02阿尔茨海默病(AD)在老年人当中属于常见病。
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这个疾病是在心脏病、癌症、脑卒中等病之后,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每年大约造成10万人死亡。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为20%,甚至更高[1]。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1000万以上,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600万人,每年新发患病率约为1.2%[2]。
奥拉西坦(Oxiracetam)属于一类新的神经营养药,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脑代谢;并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传导束,达到增加神经细胞蛋白质与核酸的作用[3]。
新修改奥拉西坦的特性和应用介绍详解演示文稿
![新修改奥拉西坦的特性和应用介绍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71c397cfc789eb162dc82a.png)
国外文献
• 对各种毒性刺激(电休克、神经抑制剂、代谢抑制剂及低氧等) 引起的急性脑损伤修复,具有显著的提高学习记忆功能;对于老 年大鼠及伴有脑血管损伤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能增强条件反射的 学习
– Fordyce DE,Clark VJ, Paylor R.nhancement of hippocamapally-mediated learning and protein kinase C activity by oxiracetam in learning-impaired DBA/2mice. Brain Res, 1995,672(1-2): 170-176.
1972,3(1):17 • Itil TM, CNS effects of ZSF-2522 a new nootropics phase I safety and CNS effects
study with quantiative pharmco- psychology. Curr Ther Res,1979,26(5):525
pharmacology of nootropics.Drug
• 分子式:C6H10N203
Res,1982,2:316
• 分子量:158.16,属于小分子物质,极易透过血
脑屏障。
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
• 吡拉西坦的水溶性差 • 奥拉西坦成药性好,本身不代谢; • 茴拉西坦的脂溶性强,不溶于水,只有口服 • 茴拉西坦尿中主要代谢产物为: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 加
– Nicolaus.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nootropics. Drug Dev Res,1982,2(60: 463-467.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aab130028ea81c759f57800.png)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P<0.05。
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标签: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血管性痴呆是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缺氧等引起的疾病,此病会造成患者出现记忆障碍、行为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
本文主要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8例患者。
实验组患者中,年龄为58~83岁,平均年龄为(70.46±6.52)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为59~84岁,平均年龄为(71.49±6.61)岁;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当中的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先天性痴呆的患者;排除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3]。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和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奥拉西坦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奥拉西坦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637e9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奥拉西坦片01药品基本信息适应症疾病基本情况用法用量本品适用于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人数达3877万,患病率为15.5%;60岁以上人群中有1507万例痴呆患者。
适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口服,每次0.8g (1片),每日2~3次,或遵医嘱。
02不良反应情况:据国外文献报道,奥拉西坦的不良反应少见,少数患者出现精神兴奋和睡眠异常。
仅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和胃部不适。
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本品急性毒性低,小鼠灌胃给药10g/kg、静注给药2g/kg和安全性大鼠灌胃给药10g/kg均未见动物死亡;未表现出致突变性、致癌作用和生殖毒性。
并且奥拉西坦注射剂每日最大计量可达8g,口服安全阈值更高。
在临床研究中表明,奥拉西坦能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减轻痴呆程度,安全性高。
03与对照药品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和不足:1.本品为第四代西坦类药物,是吡拉西坦的升级产品,药效比第一代的吡拉西坦强3~5倍。
2.结构升级,在羰基的β位加入了羟基,形成了手性中心。
3.四大作用机制协同起效。
4.临床效果好,众多指南共识推荐。
有效性临床指南/诊疗规范推荐: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治指南(2019)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2021 )脑挫裂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治疗指南04创新点:剂型:本品为片剂剂型,相比于胶囊剂具有更加宽泛的储存条件;片剂中间有划痕,可掰开,也可研成粉末服用,对于需要减量服用的患者也非常友好。
优势:创新性1.全国独家剂型,独家规格,每次一片,方便患者服用。
2.第四代西坦类药物,药效较第一代吡拉西坦强说~5倍。
3.痴呆、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4.储蓄条件宽泛,方便患者使用。
05所治疗疾病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有1507万例痴呆患者,3877万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给社会、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沉重负担;临床数据表明,奥拉西坦可以减少各类原因导致的认知障碍和痴呆疾病进程。
新型益智药奥拉西坦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
![新型益智药奥拉西坦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cb202543323968011c9257.png)
综 述新型益智药奥拉西坦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王体强 徐 楠1 王浴生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重庆 400016,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成都 610044) 益智药(nootropics)是一类能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力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益智药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具有选择性激活、保护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特性。
益智药与精神抑制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精神兴奋药和致幻剂等精神药物均不同,它是通过对脑细胞中生物能量代谢(如葡萄糖、A T P、蛋白质、RNA、类脂等)的同化作用,改善与精神行为有关的脑整合机制,如记忆、学习、回答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不同于精神兴奋药,无中枢兴奋作用。
益智药的作用也不象精神兴奋药物那样只有短暂的中枢兴奋作用,而是一种持久的代谢促进作用,当神经细胞代谢因缺O2、中毒、创伤等紊乱时,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大量研究认为谷氨酸是参与记忆过程的主要神经递质,由于它能协调各种受体功能,从而产生记忆和神经保护作用[1](见表1)。
表1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谷氨酸受体及其功能位点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NM DA)受体增加Ca2+浓度促离子AM PA受体长期强化促代谢使君子酸受体调节Ca2+浓度红藻氨酸受体癫痫样活动 吡咯烷酮类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益智药,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对参与神经保护和记忆过程的受体具有特殊的作用。
该类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奥拉西坦(4-hy dxo xy-2-oxo-l-pyr ro lidineacetamide, O xiracetam,O RC,又名健朗星,脑复智)是1974首先由意大利史克比切姆公司(ISF)合成的GABOB的环化衍生物,是通过筛选的方法从一系列环状G ABA-G ABOB类似物中筛选出来的。
通过广泛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其作用较脑复康(piracetam)强2~5倍,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益智药,本文就其药理及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20130615_奥拉西坦的稳定性研究 文献综述_1.0范文
![20130615_奥拉西坦的稳定性研究 文献综述_1.0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125e12a32d7375a417805d.png)
奥拉西坦的稳定性研究文献综述一、药物介绍奥拉西坦(Oxiracetam),是毗拉西坦的类似物,化学名为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酞胺,是一种新的环状GABOB衍生物,最初由由意大利ISF公司于1974年合成,为新一代脑代谢改善药,其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我国于1991年开始研制,目前已开发上市的制剂有片剂、胶囊、口服溶液、注射液、冻干粉针及大输液等(颜素华等,2010)。
奥拉西坦可促进脑代谢,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中枢神经道路有刺激作用,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症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
适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NICOLAUS,1982,刘治军,胡欣,2005)。
二、药理研究进展奥拉西坦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药物。
相关实验与临床应用表明,奥拉西坦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大量研究表明,奥拉西坦在各种行为实验中均能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成绩;能够减少电休克所致的记忆力损伤,拮抗患有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损伤大鼠学习能力的降低,促进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乙酰胆碱的转运,增加对胆碱摄取的亲和力和脑磷酸酯酶A1的活性,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酰苷酸激活酶,增加脑内能量储存,提高大脑中三磷酸腺苷( ATP) /二磷酸腺苷( ATP)比值,促使大脑中的蛋白质合成增加(Hlinak,2003,纪立伟,胡欣,2003)。
(2)修复神经系统奥拉西坦能够降低脑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改善神经营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可塑性修复,恢复受损大脑高级皮层功能(方波等,2005);能激活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轴索再生,防止神经萎缩,有助于促进损伤后大脑功能的恢复,促进大脑皮质联络纤维突触有可塑性,调动未受损脑组织重组及功能重建,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田学文等,2005)。
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cce3fab4daa58da1114ac1.png)
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49例行奥拉西坦注射,作为治疗组;另选49例患者不知情的状态下,采用盐水加维生素C,3.0 g/次,维生素B6,0.2 g/次,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的治疗组,患者在每个疗程的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中患者的定向力、及时记忆力和延迟回忆力的恢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且应用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标签:奥拉西坦;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脑血管病之一,多发病于中老年人[1]。
伴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虽然医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脑出血所导致的神经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8例,其中男57例(58.16%),女41例(41.84%),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患者出血量、血肿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包括控制血压、脑蛋白水解物、降颅压等综合治疗的常规治疗,并滴注250 ml生理盐水加维生素C,3.0 g/次,维生素B6,0.2 g/次,1次/d;治疗组给予4.0 g奥拉西坦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
促智药奥拉西坦研究进展
![促智药奥拉西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3a1912cc7931b765ce1543.png)
・药物介绍・促智药奥拉西坦研究进展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100730) 纪立伟 胡 欣 奥拉西坦(oxiracetam)是一种合成的羟基氨基丁酸(G ABOB)环状衍生物,化学名为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又称奥拉酰胺、羟氧吡醋胺,商品名有neuromet、neupan、健朗星等。
首次由意大利史克比切姆公司于1974年合成,1987年上市。
国外上市剂型有胶囊剂、散剂、口服液、注射剂等,我国1997年研制成功胶囊剂。
本品能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
现就奥拉西坦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药理作用促智药(nootropics)是一类能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它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激活、保护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而药物本身没有直接的血管活性,也没有中枢兴奋作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持久的促进作用。
本品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改善脑代谢。
文献[1,2]报道奥拉西坦对磷酯酰胆碱和磷酯酰乙醇胺合成的促进作用强于吡拉西坦促进脑代谢,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有刺激作用,提高大脑中A 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
在Mochizuki等[3]进行的动物试验中证明它增加小鼠的海马部位K+介导的乙酰胆碱的释放,在各种行为试验中能改善思维记忆功能和学习成绩。
Fordyce等[4]用C57b1/2Ibg (c57)DBA/2Ibg(DBA)小鼠进行学习能力和海马蛋白激酶(P KC)的试验。
当给予小鼠9d的奥拉西坦50mg/kg后,在Morris试验中其空间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DBA小鼠在恐惧试验中的前后联系能力也有改善。
Fordyce认为空间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细胞膜上P KC含量的增多有关。
试验表明P KC 可能与奥拉西坦的作用机制有关。
奥拉西坦激活腺苷激酶,使A TP合成增加,提高A TP转化即葡萄糖代谢率,增加磷酯、蛋白质和RNA的合成。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0ed6f531126edb6f1a10c8.png)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选对象共78例,均为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和治疗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9例(74.36%)与治疗组总有效35例(89.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奥拉西坦注射液;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在我国的患病率在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1]。
VD的发生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脑缺血缺氧有关,另外高龄、吸烟、痴呆家族史也是VD的高危因素。
由于VD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错乱、执行功能障碍、死亡等[2],因此加强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拟纳入78例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的VD患者共78例,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在57-84岁之间,平均年龄(67.98±5.18)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VD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监护人了解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②严重全身感染[3]。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25mg*100s,国药准字H13023635)口服。
一日75mg~160mg,每日1次。
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mg*21s,国药准字H20123115)一天一次,一次75mg,口服。
辛伐他汀(伤害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10s,国药准字H19980054)口服,一次20mg,每晚睡前服用。
国产奥拉西坦治疗痴呆的临床评价
![国产奥拉西坦治疗痴呆的临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6cc99b31a37f111f1855baf.png)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7;13(1):17-21C h in J Clin Ph arm acol1997;13(1):17-21国产奥拉西坦治疗痴呆的临床评价赵桂萍王荫华赵玉宾陈清棠金弘敏 曹美英 贾子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100034)(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100085)(北京友谊医院,北京,100050)(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050000)摘要本文对国产的奥拉西坦进行了423例痴呆的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为随机双盲阳性药物(脑复康)对照及开放试验。
疗效评价方法采用M M SE量表。
Blessed行为量表,自觉症状评分和操作试验等。
试验组采用口服奥拉西坦2.4g/d,60d为一疗程。
共327例(包括双盲试验组与开放组),显效52例(23.3%)有效130例(58.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1.0%。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不良反应极轻微。
以上结果表明奥拉西坦与脑复康疗效相似。
关键词奥拉西坦;脑复康;痴呆奥拉西坦(o x ira cet am)是一种新合成的环GABA衍生物。
国外临床试验证明本品对脑功能障碍(主要为轻、中度智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在我国本品刚刚研制出来。
为进一步验证该药对我国老年人器质性智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由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与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病科、北京友谊医院神经科及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从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脑复康,p iracetam)对照,对痴呆423例进行了I I期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1试验设计本研究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试验。
第二阶段为开放试验。
试验开始前由主管医师获得患者口头知情同意。
2试验药品及剂量疗程试验药奥拉西坦(o x ira cet am),批号: 920201,胶囊,400m g/粒,每次800m g,每日3次口服,每日剂量2400m g,由石家庄第一制药厂生产并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智药奥拉西坦临床应用综述索朗央宗(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西藏 拉萨 850000)摘 要:奥拉西坦分为奥拉西坦胶囊和奥拉西坦注射液两种。
奥拉西坦胶囊主要适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症状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
奥拉西坦注射液主要适用与脑损伤及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
关键词:奥拉西坦 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941 概述奥拉西坦是由史克比切姆于1987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其后在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目前Novartis(诺华)公司拥有多个国家奥拉西坦相关剂型的销售权。
国内外上市剂型为胶囊剂及注射液,胶囊剂规格: 014g;注射液规格:5m l∶1g。
奥拉西坦胶囊———适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
口服每次018g,每日2~3次或遵医嘱。
奥拉西坦注射液———适用于脑损伤及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
静脉滴注,每次410g,每日一次,可酌情增减用量,用前加入到100~250m l10%葡萄糖注射液或01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
对神经功能缺失的治疗通常疗程为2周,对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通常疗程为3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日益增多,又加上该类疾病与糖尿病类似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因此其实市场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
上世纪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的世界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
甚至有专家预测,该类药物的销售额有可能超过现在排列在前3位的心血管药物、胃肠道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
抗老年痴呆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市场销售规模至2002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2005年抗老年痴呆症药物医院市场增长了11106%,销售额达45117亿元(以药品购进价格统计)。
2 国外临床实验文献总结211 国外临床耐受性试验临床Ⅰ期耐受性实验表明,400~2000mg/d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
心率、血压、呼吸、ECG、EEG、肝、肾功能等均无变化。
表明奥拉西坦是一毒性极低的药物。
212 国外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Perucca等对4名正常人静脉注射及口服奥拉西坦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为T1/2β815h; Cmax40μg/m l;T p1125h;AUC177μg/(m l・h); Vd112L/kg;Cl109m l/(h・kg)。
由于奥拉西坦主要以原型经尿排泄,故肾功能状况直接影响药物的排泄情况。
也有学者对老年人及肾功不良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进行了研究,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肾功能衰退,T1/2β较正常人延长(青年约7h 左右,老年人12h左右)相应的AUC及Cmax等均升高。
Lecaill on等对20名肾功不良病人进行了奥拉西坦药代动力学分析,发现血浆T1/2β随着病人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不同而异,可以从1016~6811h。
T1/2β最长者也正是肾功损伤最严重者。
相应尿中奥拉西坦的排泄也从8216%到813%,肾功不良严重者尿中奥拉西坦量也较低。
故他们建议对肾功能不良病人应用奥拉西坦是要视病人肾清除率而定。
当肾清除率为40~60m l/m in时,奥拉西坦因为常规量的50%;15~40m l/m in,应为常用量的25%;而清除率60m l/m in以上者不必调整剂量,低于40m l/m in者,剂量应调整为维持用量,每日用药一次。
213 国外临床研究奥拉西坦临床用于治疗理化因素引起的脑损伤,各种脑缺O2和慢性脑功能不全等。
对痴呆、休克、老年性神经衰退综合征(如记忆衰退、适应性降低、老年虚弱和精神新活动障碍等)、低能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及正常人的记忆力、工作效率的提高均有一定疗效。
研究表明,60例器质性脑病的老年患者服用吡拉西坦64高原医学 《西藏科技》2009年8期(总第197期)和奥拉西坦400~2400mg/d,主观客观评价表明对大多数症状、两药组均有明显改善,但奥拉西坦对记忆功能改善明显,而吡拉西坦这对妄想症和焦虑症效果显著。
Bau me等报道对约200名不同病因的痴呆病人用奥拉西坦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显示奥拉西坦治疗认识性机能障碍有效,实验评价了奥拉西坦治疗复合性脑梗死后痴呆(M I D)病人的效力和安全性,鉴于奥拉西坦能改善M I D的全部临床症状,故他们指出奥拉西坦M I D具有一定疗效。
Maina等通过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评价奥拉西坦(800mg)的疗效和耐受性,每日2次连续服用12周治疗原发性退行性痴呆(P DD)和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 mentia,M I D)或混合性痴呆,利用老年患者精神躯体主诉量表(I nvent ory of Psychic and So2 matic Co mp laintsin the Elderly,I PSC-E)在0、4、8和l2周评分;痴呆量表(B lessed De mentia Scale)和纽卡斯尔记忆信息和注意力量表(the Ne wcastle Me mory,I n2 for mati on and Concentrati on Scale,NM I CS)在开始和结束时评分。
307位患者入选,18人终止协议退出,289人(145男,l44女,平均年龄为73)进行分析;272人完成实验,3人因不能耐受退出,10人用药依从性很差,1人发生脑中风。
3种评分显示,奥拉西坦具有显著的疗效(P〈0101)Dysken观察符合人选标准的34例M I D患者和39例P DD患者,通过方差统计分析发现,在语言流利程度方面均有显著好转,老年患者脑疾病复合症状相对评价量表(Relatives A ssess ment of Gl obal Sy mp t omat ol o2 gy-Elderly)显示P DD患者明显好转。
Parnetti等观察奥拉西坦长期治疗A lzhei m er型痴呆(de mentia of A lzhei m er type,DAT)和M I D对患者认知和行为学的作用。
通过与历史对照组相比,选择20位54~86岁的DAT/M I D门诊患者服用奥拉西坦(800mg,2/d,连续6个月);另外20位DAT/M I D年龄在67~85岁问的门诊患者不用药,所有患者通过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 ini Mental State Exam inati on MMSE)评分为轻或中度痴呆,6个月后通过MMSE,自发性脑功能障碍量表(I di opathic Cerebral Dysfuncti on Scale)等测试,统计学分析证明,奥拉西坦组在记忆、注意力、定向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3 国内临床实验文献总结311 国内临床耐受性及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健康受试者22人分别单次口服奥拉西坦200~2000mg不同剂量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人体对奥拉西坦能较好地耐受。
10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奥拉西坦2000mg胶囊剂,其中4名符台一室模型:平均Cmax为48134±18135mg/L、T p为0198±0155h、Ka为6170±6114h-1、T1/2Ke为3134±1159h、AUC为275176±120131mg・h・L-1、V/F(为36118±28173L、Cl(s)为6178±5150L/h;6名符合二房室模型:平均Cmax为54196±34173mg/L、Tp为0189±0121h、Ka为2116±0141h-1、T1/2Ke为4174±1141h、AUC为197157±72100mg・h・L-1、V/F (c)为27145±21116L、Cl(s)为l1165±5140L/h。
正常中青年和老年受试者单次口服奥拉西坦腔囊剂2000mg后,尿药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11295±010390和011098±010306h-1;分别为5188±1199和6176±1198h,两组受试者尿药排泄动力学规律无差异。
312 国内临床实验文献总结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六家医院进行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的双盲对照和开放实验,两个阶段共423例临床实验(实验组327例,对照组96例)证明,奥拉西坦是安全有效的促智药,其总有效率为8213%,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适于长期服用。
另一项研究评价了奥拉西坦对颅脑外伤的安全性与疗效,试验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吡拉西坦)的对照研究,应用国际标准的MMSE量表,GCS量表,G OS 量表和自觉症状评分1对这类新型的促智药应用于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促智药奥拉西坦对于中度颅脑损伤后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有明显的作用。
服用奥拉西坦后显效率为3313%,有效率为5010%,总有效率8313%服用奥拉西坦的患者与服用吡拉西坦相比较,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功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105)。
说明奥拉西坦对于中度颅脑损伤后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有明显的作用。
而且,在我们的这组试验当中没有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1〕 焦效兰1促智药的基本概况及奥拉西坦的药理和临床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5,17(1):85~88〔2〕 刘治军,胡欣1促智药奥拉西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3):286~288〔3〕 於东晖,焦效兰,周玉娟,陈清棠,楼雅卿1国产奥拉西坦胶囊的人体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7;13(1):11~16〔4〕 舒凯,席桂发,牛洪泉,董震,于家省,雷霆,李龄1奥拉西坦胶囊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价1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5):474~476编校 土登达杰74《西藏科技》2009年8期(总第197期) 高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