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困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困惑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困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非常感谢韩老师能给我这个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今天心里十分惶恐,因为在同仁面前,我能做的,大家做得都比我好,我不能做的,各位也已经做得非常的出色。所以,我的讲话,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2002年,初中实行课程改革, 2005年秋,江苏省高中化学实行课程改革。常州市现在使用的教材都是由王祖浩教授主编,在教材编写的理念和体系上有一定的延续性。本人曾和高中的化学教师交流过,他们大都发出这样的感慨:高一新生化学基础较差,感到学生“什么都不懂”,也许我们的教师“可能不太清楚学生已懂了什么”,在初中阶段到底学了什么。

由于我校是全市较好的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好,如果按照常规教学,一锅煮”、“一刀切”,必然使资优生感到索然无味,学困生望“师”兴叹。为此,本人也进行了一些浅显的调查:

(1)教师方面:2008年本人曾对某一中学的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70.6%的教师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68.3%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对初中教师的调查显示,不了解高中教材的教师占85.7%。

(2)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不会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因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只要是中考不考的,课程标准中未涉及的,即便学生是有能力学会的,教师就会坚决不讲。他们会围绕中考,把有关的知识炒了又炒,直至学生拿起笔都不再需要思考。

(3)学生方面: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高中教师直接用,听课过程中会出现大脑暂时“短路”。

(4)教材方面:

Ⅰ初中教材中出现但要求较低或不做要求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及1~20号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识别、运用。(在中考说明中,学生只要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即可)

Ⅱ原九年制义务教材中出现,新课标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被删去,但转入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内容:①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②氯离子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③酸、碱、盐的分类及命名。④单质、化合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Ⅲ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①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未做任何要求。②有关含杂质方程式的计算。新课标九年级化学教材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有所降低。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的教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是严格把握中考标准,还是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而本人认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延伸教学内容,如:在在讲溶液时可以把胶体提一下,让学生知道这两种混合物的区别,就在于微粒的大小不一样;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多角度阐述这个概念,初中的教学仅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说的,其实在化合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化合价的升降来讲授,化合价升的物质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化合价降的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在讲酸碱盐的性质时,必须渗透电离方程式、酸、碱、盐的定义,否则在讲授性质时,就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总之,让我们的“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5)实验方面:初中的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操作的规范性不是很好,动手能力也不强。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在进入高一时,尽快地走出学习的“困难期”,不动摇学好化学的信心,不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应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化学知识的“信息”量,降低初、高中学生接受知识的“陡坡”,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011年12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