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和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培养探索精神。

首先,探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探究性学习追求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具体任务。

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实践精神。

其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索问题。

他们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个别的知识接收者,更是一个团队中的一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此外,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知识。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最后,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自主选择问题、自主寻找资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主动把握学习进程,有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合作、创新和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贯穿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多领域的、融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我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举例:探究酸雨的危害教学功能价值是:通过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认识酸雨的危害。

实现上述功能的原因:酸雨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人体、建筑、机械、城市等都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认识酸雨的危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预防酸雨形成的原因,掌握预防酸雨形成的措施。

教学过程:《探究酸雨的危害》根据情况可分为两课时。

一、提供背景知识: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雨。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物质,随雨水降落下来。

二、教学过程:1、分组讨论,设计对照试验:根据老师提供的模拟酸雨来设计探究试验。

注意:教学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定方案,动手试验: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试验方案。

B、实施方案:注意试验过程中数据的记录。

C、得出结论: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科学的结论。

注意:教学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一种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自主探究知识,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

大家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探究性学习,其积极、有效的体验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1、开放数学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认知技能的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状态。

探究性学习首先突破了教学目标的封闭性,关注发展性领域目标,注重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达到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能的同步发展。

2、灵活处理教材——让数学教学更接近学生生活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恪守“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信条,严格按照数学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教学,是多数教师的做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提炼、转化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使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以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蔬菜专业户计划在 2250 平方米的大棚里种植青菜和黄瓜,种植面积是 4:2。

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由于种蔬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普遍比较陌生,教师可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体育老师要把24 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在组同学进行练习,可以怎么分?于是学生得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采取平均分,男女同学各 12 个,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按照男、女同学的比例来分,即按5:3 的比例来分。

探究性学习报告10篇完美版

探究性学习报告10篇完美版

《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1):XXX: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

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小组组长:汪靖惠小组成员:毛彪蔚汪靖惠柯维凌余嘉宏周宏骏指导老师:梁振峰研究方法及步骤: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

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 5 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

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

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

气温在10-35 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 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 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

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 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

气温降到15 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 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

应注意的是:(1).不能将探究学习等同于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一种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探究学习。

除了发现新知识这一目的外,探究学习的目的还包括解决具体问题、表达抽象观念或描述复杂事物、培养特定技能或能力。

根据目的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发现型探究学习,应用型探究学习(即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表达型探究学习(写作、形式设计等),训练型探究学习(经常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等。

(2).不能将探究学习局限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科学学科中的探究主要是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探究学习。

除了自然现象以外,探究学习的对象还包括社会现象、人造事物、心理现象、各类人造符号系统(如语言、数字、图画)等。

根据对象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科学探究、社会探究、技术探究、心理以及各种形式的符号探究(如语言探究、数学探究、艺术探究等)。

根据这一分析,科学学科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是针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探究,但同时也应包括其他形式的探究;而其他学科也有针对一个主要对象的探究学习,并包含其他形式的探究学习。

(3).探究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那些依靠机械记忆(或翻阅书本)加简单推理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是谈不上探究的,实际上,这类问题大量地存在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中。

因此,我们不能将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混淆在一起。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 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 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教育学中,人们公认“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 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Teaching of Science of Inquiry)中首次提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 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 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 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彰扬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 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例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多谈谈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看法,老师 不能左右学生的阅读感受,对那些有新意的见解和主张,要大胆肯 定。而对那些胆小不敢发言的要多加鼓励,让他们能勇敢地在全班 站起来,对他们些微的进步要及时表扬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 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 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 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 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 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 题。
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寻找存在 于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共同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是美丽的, 同时也是最容易破碎的,它所给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引导学生 讨论: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探究性学习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一、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意义: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研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独立见解和个人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探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有效地实施:1. 提问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内容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先预测,培养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 观察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发现语文知识。

例如,学习文字和语音的对应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字形和发音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和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相关信息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 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 能停留在表面。所以现代学习方法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便形成了学习的 动力和起点,同时它也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探究性学习更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及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冲动性”, 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更不可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一种在常态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去学习。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 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 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 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 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 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 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何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提高科学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提高科学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提高科学学习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情境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实地调研、观察、提问、讨论和自主探求等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探究性学习将学生置于主动地地探求和发现新知识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实现中获得成就,增强自信心。

2.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我总结,这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讨论、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高识别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全面的学科素养。

3.重视个体差异及多元评价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个体的探索和发现,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兴趣、个体差异和认知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充分地尊重多元性。

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结果的反馈,促进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平衡发展。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1.提供情境或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先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探索。

问题不宜设计得过于简单或太过复杂,适当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2.实施独立或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提升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如果教师选择让学生独立探究,那么要注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否能够独立构建思路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解释现象作为教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现象进行解释,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六篇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六篇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六篇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篇一1、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接受式学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忽略或否定了接受性学习,全面推行探究教学也是行不通的,探究性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探究性学习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行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活动的的数量安排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切忌搞“一刀切”。

3、探究性学习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都应当周密考虑,认真安排每一个环节。

4、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上,应注重于过程性和主体性,切忌只注重结果。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做到:1、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关注探究性问题的价值。

具有“挑战性”和“深刻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多元潜能的开发,问题就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3、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说明。

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探究性学习设计心得体会篇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变学生被动的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中,既发展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中出现的分层次的多侧面的探究活动,是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守住这条线,教师是关键,工作中要扎扎实实地把每一节探究活动课上好,从备课到材料的准备,从活动设计到指导学生实施,从课堂组织到活动的完成,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实施方法及策略文山县职业高级中学蒋世跃探究性学习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而提出来的,它要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标及类型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2]。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广西师大的罗星凯教授认为探究学习的问题来自于四个途径: 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能力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于落实,更难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动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建筑在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渴望探究的学习欲望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实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任务情景具有真实性特征,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三)指导学生将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转化为可研究性专题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四)选择研究性学习专题应注意的原则 1. 2. 3. 4. 5. 兴趣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七、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 第二步
探究性学习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材料与媒体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
另有人提出
7)从教学效果上看:不看教师表演 )从教学效果上看: 而看学生从知识、 而看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四、探究性学习的要素和模式
1.要素 要素 疑惑、自主意识、 疑惑、自主意识、方法论和反思 2.模式 模式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和 评价
施瓦布
1961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1964年 探究性学习 年 首先 分析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所具有的 本质特征 其次 认为教学过程也应是探究过程
诱发探究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使学生接触问题情景 ) 2) 帮助学生认识材料中包含的概念 ) 或方法上的问题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 4)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 收集和组织 )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材料、 材料、形成结论
d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e 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 学习。 学习。 f 学习者不是从他人口头表达中得到一个概念 或原则, 或原则,而是处于从教师组织的程度不等的学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g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并确定研究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引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着主角的角色,教师则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2.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注重将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要实施探究性学习,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例如,要研究如何改善学校的食堂饮食环境。

2.提出问题:学生和教师一起提出相关的问题,并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例如,食堂的健康饮食选择有哪些问题?如何改善食堂的饮食环境?3.制定研究计划:学生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包括收集数据、设计实验、进行调查等。

4.实施研究:学生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和调查。

5.总结和展示:学生总结研究的结果,并通过报告、展示等形式向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发现。

探究性学习的优势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向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创新思维: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3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3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我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优势和收获。

首先,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被赋予了主动学习的角色,他们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资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分享想法、研讨问题,相互激发思维和创造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其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我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我需要自己提问、探索和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这让我学会了质疑和分析问题,不再一味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结论。

在探究性学习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和整理,培养了我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次,探究性学习培养了我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往往只以记忆和传递知识为目的,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我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我的创造潜力,让我学会了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并且尝试将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产生出新的创新成果。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培养了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而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或理解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有三个,分别是:1、主动性;2、自主性;3、合作性。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是什么?1、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探究问题。

(1)确立研读问题。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运作,关键是择定研读专题,即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的探究目标。

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值得学生去挖掘、探究;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能力探究;三是容易获得探究信息。

如一老师在教《赤壁之战》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然后引出杜牧的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学生:“杜牧认为如果没有东风,曹操就会胜,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论据来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们立即组成合作式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十分钟后,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观点,即:认为作者说得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全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辨论。

辩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结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正确表述问题。

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景,根据课文的情趣特点,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等发生矛盾,从而产生困惑,引起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最重要的应当是让学生自行梳理问题,做到提出的问题表达清楚、完整、准确,而且有价值。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与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探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欲。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中。

以探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构建主义理论基础为指导方式,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在加以意义建构。

其实质是不直接把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老师创造一种智力的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和序为: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分析起疑,提出假设——讨论探究,丰富感知——自我评价,归纳达标。

现以我在教学中的几个实用事例供同行们探讨。

一、改进实验方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再实验探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作出设想,提出解决方案,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实验,而其中提出问题是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科学性可行性,提出问题不可行,或难以实施,就失去了探究性价值。

例一:1我在教灭火原理时,问:点有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如果用烧杯罩上,是哪根先熄灭?学生讨论热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言,认为哪个先灭的说出理由。

两种意风分歧就很明显而且多数认为矮的先灭,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是高的先灭,理由是热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

好的大家动手试一下,结果一出恍然大悟,不信真的是高的先灭,再来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追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设计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知识,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从实际问题中解决疑惑。

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实验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原理的好奇和兴趣。

2.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而这种探索和发现需要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的支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包括书籍、文献、影像资料、实验设备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和利用。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让学生能够获取不同的历史资料,通过比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

3. 提供指导和反馈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难题。

教师还需要及时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扩大认识范围,增强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案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案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案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教案中的应用教案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定义探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教案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活动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全面了解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定义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发现现象和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获取并构建新的知识。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探究性学习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1. 强调合作与交流: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构建和深化。

2. 注重问题引导: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挑战已有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对现有知识的质疑和反思,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引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在教案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活动1. 问题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观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走近小说人物……❝一、活动目的:❝1.与小说人物进行心灵沟通,感受小说人物的艺术魅力。

❝2.树立知人论世的观念,学习小说人物分析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二、实施建议:❝1.确定研究对象------进入你研究视野的小说人物,可以是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也可以是最能激发你阅读兴趣的一位❝2.拟定研究计划------查找有关的理论论述,寻找合适的理论工具,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例如:研究长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需要全面了解人物生平;若研究小说人物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将同类的人物放在一起分析。

❝3.收集资料❝(1)研读小说,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内容摘录出来。

❝(2)搜集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使得研究对象更具有形象性。

❝(3)借助于图书馆活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评论性作品,拓展自己的思路。

❝(4)查阅相关的文艺理论作品,为自己的研究寻求有力的理论工具。

❝4.分析研究❝在对资料进行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总结研究主题的陈述。

如针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特点,写出有关人物分析的论文等。

❝参考题目:《铸剑》中黑色人的性格、《三国演义》某一人物形象、谈金庸笔下的“大侠”、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人物”等。

❝确定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成果展示,走到了尽头。

❝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亟待总结和推广。

突破藩蓠:走进专题教学❝85%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空洞无物。

❝研究性专题教学如何进行……具体流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读与拓展;第二阶段:再读与研讨;第三阶段:定题写作;第四阶段:有选择的深入体验。

前三个阶段是每一个专题学习必须的,第四个阶段视情况而定。

❝第一阶段具体环节:1.泛读概述(两课时)2.精读原作(四至六课时)❝3.研读网络平台上与专题学习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文章。

(六至八课时)❝1. “泛读概述”指学生阅读背景材料。

进入网络教室,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规定任务。

教师对重要信息要加以提示,如“透过加粗的字体你想到什么?一边读文,一手记录零星、片段的“感受”❝2.“精读原作”。

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好精读程序。

①学生人手一份原作及赏析文段,反复诵读,加深对原作的理解;②学生进入网络教室,采用默读法完成原作精读,细致体悟原作,以及赏析文段所要表达的观点、看法及评价。

(2)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

体察学生的阅读困难,帮助学生走出浮于表面或者偏移主题的理解,力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3.“研读与专题学习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文章”。

这些文章因为视角不同、观点冲突、思想深刻的内容,能满足学生由感悟上升到思辨,以思辨为主并逐步过渡到研究的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培植独创的、批判的思想,而这正是生成思想的关键,也是与传统的学习不同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提示,学生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及时写出,便于讨论❝第二阶段:再读与研讨❝1、学生进入网络教室,再读原作(两课时)❝2、教师适时“深解”原作(两课时)❝3、学生进入网络教室,再读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文章(两课时)❝1、学生进入网络教室,再读原作。

教师可不时加入一些新作,主要是在挑战性的文章中所引用的诗词或者文段,如“王安石”专题,选入原作中并没有《桂枝香•金陵怀古》《收盐》《泊船瓜洲》《梅花》等篇目,但挑战性文章中有引用。

这种“不时加入”体现在教学行为上是个别提示。

❝此阶段中,学生虽然精读过原作,但理解基本上属于单篇的、纵向的、平面的。

再读原作,主要是通过比较去促进学生的思考,是多篇的、横向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为下一环节教师“深解”原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做进一步的铺垫。

❝2、教师“深解”原作。

这源于对学情、学习节律和时机的把握。

所谓“深解”不是教师在“讲”,而是教师在“问”;是在“问”一组文章。

“问”要有冲击力,要有启发性,要给学生作头脑风暴式的刺激,要让学生对原有的思考和结论产生新的质疑,把学生思考引向更深处。

❝3、学生进入网络教室,再读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文章。

教师再次走进学生中间,对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方法等作进一步的指导。

如比较文章的异同,力图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

❝这一阶段,是学生生成思想,进而生长出自己高质量的言语系统的最为重要的阶段。

❝第三阶段:定题与写作(两周时间)1、学生定向、选题(一课时)2、修改甚至重写,主要是针对有困难的学生(一课时)3、习作上传网络学习平台,开设学生习作点评课(一课时)❝这一阶段,可谓“看不见的战线”,是一个重要而又“漫长”艰苦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劳作”过程。

说它重要,是因为这个“坎”迈不过去,就只能是“功亏一篑”。

说它“漫长”,大部分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超过十天甚至半个月。

说它艰苦,是因为这当中要有很大的付出。

所以教师要“等得起”,“耐得住”,在“等”“耐”中有所作为,比如说要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兴奋点,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帮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

❝1、学生定向、选题。

这一环节上,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选题过大;选题与定向不分;只能定出研究方向,不能选定具体标题;随研究的推进,定向和选题都会有所改变等。

教师做如下工作:(1)开设定向、选题的研讨课。

(2)推荐阅读网络学习平台上往届学生的习作。

❝2、修改甚至重写,主要是针对“此次”专题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必须承认,部分学生的习作并不能一次性写成,修改或重写是相当重要和必要,它是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包括思想、思路、文体、样式、遣词、造句等)的过程。

教师需“一对一”反复帮助学生,也可让水平高的学生帮助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等得起”,“耐得住”,帮助他们迈过这个“坎”。

❝3、习作上传网络学习平台,开设习作点评课。

第四阶段是有选择的深入体验。

这一阶段视情况而定,如“读《论语》”专题学习举办辩论会,“读中国当代诗歌”专题学习举办朗诵会等。

❝案例网络环境下国学经典专题研究性学习——和学生一起读《诗经》❝高一新生首先要学习的是《诗经》专题,“从民族文化的源头起步,可以给今后的学习一个参照”。

❝学生成长的需要……“大人们,我们已经在爱了”一文,深感“爱情教育”的重要与迫在眉睫!❝课堂上可以不讲“爱情”,你总不能让电影电视网络拒绝“爱情”吧。

因此说,靠堵、靠躲、靠骗是行不通的,我们该做的只能是紧紧地跟上,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的也只能是引导、开导和疏导。

❝确定学习方向:师生共商(兴趣与需要)❝文本说了什么(基本目标)◦爱恨情愁◦战火烽烟◦劳动场景❝文本如何说的(提高目标)◦品味《诗经》中语言和形式的美感❝选定学习篇目:基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师选定◦内容上:爱情诗,农事诗,战争诗◦文体上:史诗、叙事诗和讽刺诗◦学习篇目:《关雎》《桃夭》《木瓜》《采葛》《静女》《子衿》《蒹葭》《将仲子》《氓》《君子于役》《击鼓》《伯兮》《无衣》《黍离》《采薇》《东山》《伐檀》《七月》❝学习方法❝第一步:诵读与品评(主要在传统课堂上完成)第二步:质疑与探究(主要在网络教室里完成)第三步:鉴赏与批判(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室配合完成)❝课型❝网络:背景知识铺垫课、收集资源评讲课、具体作品探究课、学生习作评价课。

❝传统:文本诵读课、问题讨论课、主题辩论课、影视赏析课❝用时两个月,计20课时。

❝第一时段(12课时):读爱情诗。

《静女》《氓》《关雎》《桃夭》《木瓜》《子衿》《蒹葭》《将仲子》。

采取引领的方式,给学生作精读示范,侧重训练学生“学习提问”“评价提问”的能力。

教师的“引领示范”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完成传统课堂学习向网络教室学习的过渡。

❝第二时段(8课时):读战争诗、农事诗。

❝第一课时(两节课)❝任务:熟悉网络学习的方式方法,熟悉“家园”网站各个栏目的作用❝学习过程:❝1.告知“家园——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网站”网址/❝2.学会注册、登录;❝3.分清各母栏目和子栏目的位置;❝4.了解栏目内容及功能。

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

❝任务:我们为什么要学《诗经》?共同学习《静女》❝学习过程:❝1、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1)教师讲述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经》;❝(2)教师朗读并点评网络上的习作:❝/jiayuan/news_show.asp?id= 632。

❝2、师生共同学习《静女》❝要求:(1)读标题,读原诗,读注释;❝(2)一字一句,认真仔细,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初步树立“问题意识”。

❝静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学生提问选录:❝读注释◦诗歌集为什么还有另外的名字,如《诗》、《诗三百》等;汉代称之为儒家经典是怎么回事?◦“邶”是地名,具体在哪?“风”是什么意思?❝读标题❝读原诗◦“城隅”书上注释: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哪一种说法更好?◦谁是放牧者?是静女,还是“我”?❝第三课时(一节课)❝任务:点评第二课时学生发的贴子,理解《静女》诗意,体验爱情的美好。

❝学习过程:❝1 .点评学生关于“角楼”的贴子。

❝2.讨论并理解《静女》诗意。

❝3.教师设问,引向深入:这首诗写的是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男女恋爱是怎么样一种习俗?❝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不是有封建礼教吗,不是要父母之命吗,不是要媒妁之言吗,怎么会那么自由呢?❝教师明确:参看曹红蓓bei的文章《我们的示爱史》❝4、布置小练笔:运用想象或联想,写500多字来解读《静女》的诗意,并上传。

❝第四课时(两节课)❝任务:学习《氓》。

❝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静女》一样)“家园”网络上的学习材料《最早的一首叙事诗“氓”》❝学生质疑、讨论(见平台“网友评论”)❝3、相关措施及思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从字、词、句到篇,强调对古代生活场景的设想和想象;进入名家品评,选定三篇为“精读”篇目:❝一是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篇》:生发想象。

❝二是李书磊的《河边的爱情》:进行阐述的精品。

❝三是洪烛的《诗经里的那条河》:全景式感悟。

❝第五课时(两节课)❝任务:针对学生网上《氓》的发贴,教师归纳、评价及布置写作训练。

❝学习过程:❝1、教师应整理、归纳学生的网上发贴。

比如:对女主人公的分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或分析,对诗中一些句子的分析或看法,读诗后一些心得或感悟……❝2、教师归纳总结《氓》的诗意及其意蕴。

(略)❝3、布置问题思考(略),任选下面一题作文,题目自拟,700字以上:❝(1)作文—:评价《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上传位置:/❝(2)作文二:《氓》的改写。

上传位置:/❝第六课时(两节课)❝任务:研读选入课外的《诗经》五首❝选入篇目:《关雎》《桃夭》《木瓜》《子衿》《蒹葭》(至少研究三首)❝学习准备:进入电子阅览室前,同学们应反复诵读以上篇目,并试提出一些问题,如:《关雎》诗中的男女青年是否是贵族?是的理由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是什么?等等!❝强调:同学们要牢牢树立: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意识” 三、“结构意识”❝进入学习平台,研读名家或作者的赏析文字,质疑、讨论:(学生质疑、讨论过程(原始版)见学习平台后“网友评论”)(教师提供具体的网址)《关雎》《桃夭》《木瓜》《子衿》《蒹葭》❝第七节课(两节课)❝任务:评价了学生上传的《静女》习作;评价《关雎》《桃夭》《木瓜》讨论的贴子.❝注意:(1)教师一定要点评学生的评论,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合理的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