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信息源特点.doc
总结十大文献的特点
![总结十大文献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bf882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e.png)
总结十大文献的特点一、文献的基本类型(一)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划分根据文献的媒体形式不同,文献可分为以下十类:1.图书。
图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交流感情、获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至钜。
图书具有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一般给人们以系统、完整、连续的知识和信息。
2.期刊。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信息内容新等特点,是很重要的信息源。
3.报纸。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
现代报纸每日出版一次,称为日刊;或者每周出版一次,称为周刊。
报纸的特点是报道及时,受众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
4. 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三种。
(1)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要等。
(2)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
(3)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
其中,会议记录是会后将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整理汇编而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并且能较全面、迅速地反映某一技术领域或学科发展水平、动态和趋势。
5.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指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
它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成为科技文献中的一大门类。
每份报告自成一册,通常载有主持单位、报告撰写者、密级、报告号、研究项目号和合同号等。
文献检索知识点资料
![文献检索知识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7ca93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e.png)
知识是信息加工的产品,是信息的一部分; 情报是被传递的有用知识,是知识的一部分; 情报蕴含于文献中,并非所有文献都是情报。 文献是记录在载体上的知识,知识的一部分。
信息
知识
文献
情报
注意事项:
1、情报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属性: 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2、文献必须同时具备5个基本要素: 内容:知识。 载体:纸、磁盘、磁带等。 媒介:符号、文字、声音等。 手段:记录,使知识附存于载体上 形成文献。 形式:书、刊、盘、碟、数据库。
出处
二、文献的类型:按载体划分
印刷型文献
按
载 体
感光型文献
划
分 机读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纸本文献)
载体:纸张 实例:图书、杂志、报纸 记录手段:印刷、抄写 特点:可直接阅读,方便 使用;不利于检索和保存; 收藏文献占用空间大。
感光型文献
载体:感光材料 实例:缩微平片、电影胶片、幻灯片 记录手段:缩微技术、摄影技术 特点:体积小;价格低;不能直接阅读
Web
五、文献检索与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trieval) 是指以获取文献为目的,科学地借 助各种检索工具,查询相关文献资 料的过程。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指从任何信息集合中查出所需信息的 活动、过程和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理解。广义的信息检索还包括信息存储, 合称信息存储与检索。
检索的基本原理
文献检索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文献的存储;二是检索。
文献源
存贮 检索
检索工具 检索系统
原 始
提炼
主 要
标引
文
概
献
念
文献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https://img.taocdn.com/s3/m/be94e26733687e21af45a9fe.png)
1.3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综合与细化 各学科间的严格界限日趋淡化
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交叉渗透逐渐增强
文献分布呈现出集中又分散的现象
某一专业的大部分文章发表在少量的专业性期刊中, 而另外一部分文章则刊载在大量的相关专业,甚至 不相关专业的杂志中
英国文献 1.3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 计量学家
1.4文献载体及语种增多
1.随着声、光、电、磁等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 型文献载体不断涌现。传统的纸张型文献已失去了一 统天下的局面,多种载体的文献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已成为趋势。新型的非纸张型文献如缩微型、 机读型、视听型等,或增大了信息存贮密度、延长其 保存时间;或加快了信息传递与检索速度,实现了资 源共享;或令人闻其声、见其形,使文献家族日臻繁 荣。 2.各国文献所用语种不断增多。据ISDS(International Serials Data System)1991年报道,世界上连续出 版物使用的语种多达144种,常用的就有10多种,其 中英文约占42%。
2.印刷型:
1) 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手段为记录形式 2) 优点:便于阅读和流传 3) 缺点:存贮密度低、收藏占有空间大, 加工保存成本高,识别和提取难以实 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便于管理和长 期保存。
3.缩微型:
1) 以感光材料微载体,利用光学技术以 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如缩微胶卷、 缩微胶片等 2) 优点: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 存和远距离传递; 3)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必须借助缩微 阅读机才能阅读。 世界上许多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都将长 期收藏的文献制成缩微品加以保存。
2.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
1) 定义:指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搜 集、提炼、浓缩、加工、整理,并按一定 的科学方法编排、编辑出版的文献。如目 录、题录、文摘、索引、各种书目数据库 等。 2) 特点:二次文献对文献信息进行报道和检索, 其目的是使文献信息流有序化,更易被检 索和利用。
十大信息源及其特点
![十大信息源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89cb6401f69e31433294a6.png)
中国
1984年
国防科技报告体系建设启动,核、航天、航
空、船舶、兵器、电子等相关部门参加,2000年 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至今共收 告。
13万份科技报
2014年
/
科技 报告
特点:
形式上每份报告自成一册,篇幅大小不等,有连续编号, 出版发行不规则
内容上详尽、附有图表,专业性强,覆盖整个科研过程;
存 • 一般为内部使用
单独发行
• 有密级标注
十大文献信息源
图书
标准编制、修订和复查期限不断缩短,更新系数不断提 高,标准期龄不断缩短
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以下情况会用到标准文献:
1)产品设计、生产、检验; 2)工程设计、施工; 3)进出口贸易; 4)写作、文献著录等各个方面。
专利
产品 资料
期刊
政府出 版物
图书
学位 会议 论文 文献 科技
标准
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各种专利文件,包括 专利说明书、专利局公报、专利文摘、专利 分类与检索工具书、申请专利时提交的各种 文件、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和诉讼资料等 。
美国是科技报告管理制度最完善的国家,明确规定政府投入超过
2.5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都要提交科技报告,国防部、航空航天
局、能源部等部门也制定了本部门的科技报告管理和共享的政策法规。
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包括国防部AD报告、商务部PB报告、航空航天局
NASA报告和能源部DE报告四大体系,每年约产生60万份科技报 告,其中公开发行6万多份,占全世界科技报告总量的80%以上。
Z 综合性图书
I21 作品集 I22 诗歌、韵文 I23 戏剧文学 I24 小说 I242 古代至近代作品 (-1919年) I246 现代作品 (1919-1949年) I247 当代作品 (1949年-)
科研常用十大信息源
![科研常用十大信息源](https://img.taocdn.com/s3/m/2ed4c6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科研常用十大信息源科研是指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活动。
科研常用信息源是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来源。
下面将介绍科研常用的十大信息源。
一、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科研工作者发表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重要渠道。
学术期刊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学术期刊的内容通常经过同行评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二、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研究者交流学术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的重要平台。
学术会议通常由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组织,研究者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并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三、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一种通过关键词搜索学术文献的工具。
常见的学术搜索引擎有Google学术、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学术搜索引擎快速检索到相关的学术文献,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
四、图书馆图书馆是研究者获取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资源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通常拥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研究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图书、阅览期刊、查询数据库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
五、科研机构网站科研机构网站是研究者了解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科研政策的重要途径。
科研机构通常会在其网站上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招聘信息等,研究者可以通过浏览科研机构网站获取相关信息。
六、专业数据库专业数据库是收录特定学科领域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数据库。
常见的专业数据库有SCI、EI、SSCI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专业数据库获取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
七、科研社交平台科研社交平台是研究者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和寻找合作伙伴的平台。
常见的科研社交平台有ResearchGate、Academia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科研社交平台与其他研究者互动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
八、专家学者专家学者是研究者获取学术指导和建议的重要资源。
十大信息源特点
![十大信息源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854d03cc17552707220885.png)
1、图书图书或称为书籍,包括专著、教科书、各种普及读物及各专业参考工具书等。
图书经过编著者精心选择,反复斟酌后写成的,其内容系统、成熟、定型,信息经过筛选,可靠性强。
图书可以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历史和现状,将人们正确地领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还可以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查考工具。
不过传统印刷型图书编辑出版周期较长,更新速度慢,包含的内容一般只反映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
所以从信息检索的角度来看,图书一般不作为科研前查新的主要检索对象。
2、连续出版物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给期刊下的定义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的,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ISO3297-1986)。
广义的期刊则包括一切定期刊行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性出版物。
例如,杂志、报纸、年度报告、年鉴、丛书,以及学会的会议录,学报纪要等。
期刊的特点是:内容专深、可靠、详尽、信息丰富,且数量大,品种多,出版周期短,能够及时反映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
因而期刊是人们获取一般基础理论研究知识和研究动态的重要信息源。
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报道(记录)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
科技报告基本上都是一次文献,许多最新的科研课题与尖端学科的资料往往首先反映在科技报告中。
特点:内容专深,详尽、完整、可靠,出版及时,能够及时地反映研究进展信息。
4、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和其他有关资料,分为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两种。
会前文献包括会议预印本、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议程和发言提要、会议近期通报或预告等。
会后文献包括会议记录、会议专利、技术报告等。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出版形式不固定,它包含了大量的一次文献;同一会议的文献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丰富、专深、学术性强,能反映某学科或某专业的当前状况,往往代表着一个学科或某个专业的最新成果,反映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
十大文献源
![十大文献源](https://img.taocdn.com/s3/m/655cd8d7b14e852458fb5797.png)
十大文献源:1 科技图书2 科技期刊3 科技报告4 科技会议文献5 专利文献6 标准文献7 政府出版物8 学位论文9 产品样本10 科技档案文献信息源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GB/T 3792.1—1983)。
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在查新中,文献是科技文献的简称,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文字、图形、公式、代码、声频、视频、电子等)记录下科学技术信息或知识的载体,这个载体也就是信息源。
主要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一、科技图书一般来讲,图书是指内容比较成熟、资料比较系统、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的出版物。
科技图书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文献源,它大多是对已发表的科技成果、生产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概括论述。
科技图书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学术专著、参考工具书(指对某个专业范围作广泛系统研究的手册、年鉴、百科全书、辞典、字典等)、教科书等等。
对要较全面、系统地获取某一专题的知识,参阅图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科技期刊期刊(Periodicals)也称杂志(Journals 或Magazine),是指那些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汇集了多位著者论文的的连续出版物。
科技期刊在科技情报来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约占整个科技信息来源的65%~70%。
它与专利文献、科技图书三者被视为科技文献的三大支柱,也是科技查新工作利用率最高的文献源。
科技期刊的特点是:每种期刊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版式,有连续的出版序号,有专门的编辑机构编辑出版,与图书相比,它出版周期短,刊载速度快,数量大,内容较新颖、丰富。
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通常是指发明人或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时向专利局所呈交的一份详细说明发明的目的、构成及效果的书面技术文件,经专利局审查,公开出版或授权后的文献。
广义的专利文献还包括专利公报(摘要)及专利的各种检索工具。
专利文献的特点是:数量庞大、报道快、学科领域广阔、内容新颖、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由于专利文献的这些特点,它的科技情报价值越来越大,使用率也日益提高。
二_文献信息源
![二_文献信息源](https://img.taocdn.com/s3/m/dac85dda80eb6294dd886ce6.png)
科技报告 科技档案
• 图书---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内容比较成 熟,系统性强,有一定的新颖性,但出版周期较长, 传递信息速度慢。 阅读性图书;参考工具书
• 期刊---以印刷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具有数字或 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无限期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 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多样,出版周期短,流通面 广,连续性强,是学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70%)。 按内容: 学术性、快报性、消息性、数据性、检索刊物等 按出版机构:学协会刊物、出版商期刊、政府或国际组织 刊物、行业期刊、厂刊等
2 文献特点
科技文献:记录科技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特点:
信息爆炸:
数量急剧增加 1990年全世界出版: 分布既集中又分散(核心期刊) 科技文献2000印张/秒 类型、文种复杂多样 4-5种新书/小时 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新增3种刊物/小时 时效性增强
核心期刊
定义: 指刊载该专业论文数量较大(信息量较大),学术水 平较高的,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 况与发展趋势的,倍受该学科专业读者重视的期刊。
中文数据库:
我校图书馆 新书通报
题录型:是指以题录方式揭示和报道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 以单篇文献(如一篇论文或图书中的一个章节)作为著录对象。
题录:包括文献的题目、作者、出处(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等基本信息,成为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
题录的格式: 文献号 题名[文献类型]/著者(著著单位)//文献出处.-年,卷(期).--起止页码 20001449 夏蜡梅的双受精和种子形成[刊]/黄坚钦(浙江 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何小春,吴正晃· //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9,16(3).--219-223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1c563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e.png)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信息源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根据其分类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
下面将从信息源的分类和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信息源的分类1. 印刷媒体印刷媒体是指以纸质为载体,通过印刷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如报纸、杂志、书籍等。
这类信息源的特点是内容相对稳定,可长期保存,阅读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 广播媒体广播媒体是指通过电波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如电台、电视台等。
这类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但受到电波传播的限制,无法长期保存。
3. 电子媒体电子媒体是指通过电子设备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如互联网、手机等。
这类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且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4. 口头传播口头传播是指通过口头语言传播信息的方式。
如面谈、电话等。
这类信息源的特点是传播效果直接,可以传递更多的感情和非语言信息,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信息源的特征1. 可靠性信息源的可靠性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可靠的信息源通常是来自权威机构、专业媒体或有可查证的来源,可以通过多方求证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2. 时效性信息源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更新速度和有效期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和资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时效性成为评价信息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客观性信息源的客观性是指信息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客观的信息源应该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偏见,能够提供多方面的观点和数据,让读者自行判断。
4. 全面性信息源的全面性是指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的信息源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基本事实和数据,还应该包括各种观点、分析和解释。
5. 专业性信息源的专业性是指信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
专业的信息源通常来自专业媒体、专业机构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可以提供更深入和专业的信息内容。
信息源根据其分类和特征的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我们在获取信息时,应根据需要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并对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和专业性进行判断和筛选,以获得准确、全面和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检索期末考试重点
![信息检索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9e3bf6910ef12d2af9e720.png)
1,、十大信息源:图书、连续出版物、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信息、标准信息、产品样本、档案文献2、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压缩和整理后所得到的信息,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和名录等检索工具。
二次信息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信息帮助人们在较少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故又称为检索信息或通报性信息,其具有汇集性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点。
3信息素质;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4信息素质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信息检索是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信息组合中直接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可以从信息的替代、整序、标识的匹配三方面来讲述。
3、信息检索的类型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多媒体检索4、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智能化、可视化、个性化、专业化5、信息检索的意义: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的科研能力;帮助科研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减少重复劳动;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的获取所需的全部资料提高科研效率缩短科研周期;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6、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适应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语言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标志系统。
7、检索语言的主要作用标识文献信息内容及其外表特征保证不同标引人员标引文献的一致性;对内容相关的文献信息加以集中或揭示其相关性;使文献信息的存储集中化系统化组织化便于检索着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进行有序化检索;便于将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保证不同检索人员表述相同文献内容的一致性;保证检索者按不同需要检索文献时都能获得最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8、信息检索技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位置检索、限制检索9、信息检索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对信息检索数据库的评价对检索结果的评价对检索功能的评价和对用户负担的评价。
文献检索基础 复习重点
![文献检索基础 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a8f4203169a4517623a306.png)
文献检索基础1.化学化工文献的分类① 按照载体分:印刷型、声像型、机读型、缩微型和网络信息② 按级别分: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二次文献即检索工具。
2.化学化工文献的检索与利用① 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② 化学文献的检索途径,其中按文献内容特征的查阅途径分类 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分子式途径 3.化学文献的检索方法分为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间接检索又可分为常用法(工具法)、追溯法(引文法)和循环法(综合法)。
常用法按照检索入手不同可分为:顺查、倒查和抽查法。
4.化学文献的检索步骤⑴分析课题—明确检索范围及要求 ⑵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标识 ⑶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⑷查找文献线索⑸查找和获取原始文献5.描述检索效果的参数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计算机检索基础 1、计算机检索的优点速度快、范围广、数据新、功能全、使用方便2.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误检n漏检abn ——检索系统中文献总量 m ——检索输出的文献量a ——n 中与检索课题有关的文献量b ——m 中与检索课题有关的文献量(检准文献量), b =m ∩ a 误检= m- b漏检= a- b文献总量与检出文献之间的关系m(1)布尔逻辑检索常用的布尔逻辑运算有三种:○1“与”(“and”或“*”),○2“或”(“or”或“+”),○3“非”(“not”或“-”)。
○1逻辑“与”逻辑运算符:“AND”、“*”。
逻辑表达式:“A AND B”或写成“A * B”检索语义:被检索的文献记录中必须同时含有A和B两个概念。
用于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的组配,能够缩小检索范围,减少检出文献的数量,提高检出文献和检索要求的相关性,提高查准率。
②逻辑“或”逻辑运算符:“OR”、“+”。
逻辑表达式:“A OR B”或写成“A + B”检索语义:文献中含有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就会被检出。
表示概念并列关系的一种组配,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文献的检出数量,防止漏检,提高查准率。
挖掘商机的途径与手段
![挖掘商机的途径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ac036db3ba1aa8114531d993.png)
挖掘商机的途径与手段商机挖掘途径一、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十大途径)1) 公共媒体的信息公共媒体的信息源电话黄页、INTERNET网站、广告、报纸、各种杂志等。
这一类信息的特点是容易获得,信息量较大,筛选工作有效率较低,但是还是我们获得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2) 政府信息工商和税务信息关注新注册的企业信息关注行业客户的完整信息关注规模企业的完整信息说明:该信息一般是比较保密和不易公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关系途径从工商和税务的计算机档案信息中获得较完整的企业分类信息,全面筛查。
同时可以从工商部门的杂志社获得新企业的注册信息,进行电话调查。
政府厅、局、部、委、管理部门的信息中心,信息化领导组织,发行的内部刊物、杂志目前每个城市的政府机关信息化建设均有一定的规模,各部委、厅、局成立了信息中心,它们之间没有上下极的隶属关系,这些机构非常了解其职能管理范围内的企业信息化情况,是我们重点的信息渠道。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统计年鉴是各城市统计局,根据国家数据统计的要求对地方企业经济进行汇总分析的文献资料,它有企业销售、产值、利税等各种统计数据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筛选资料,此资料可以通过地方的图书发行机构购买。
武警、消防、警备区、军区这里可能是我们的工作能力所关心不及的区域,但是我们提供一个线索,如果运用得当,我们作为一个国内的软件企业可能会获得一些机会。
3) 经济组织信息城市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信息每个城市根据经济的特点均成立了各种规模和行业特色的经济开发区,每个开发区均有管理机构----开发区管委会,我们可以通过管委会获得企业信息,进行筛查,效果较好。
各行业协会、俱乐部、社会团体的分类企业信息根据调查,目前全国各级城市的政府部门正在将一些过去由政府直属管理的各行业协会,交给行业有影响的企业群体自主选举和自主管理,行业协会的职能在转化。
这些协会非常了解行业中的企业信息化状况和需求,可以重点调查。
著名的大型集团企业的许多分支机构信息大型集团企业均有信息中心,我们可以通过对集团信息化调查、了解到近期和远期的企业需求。
信息检索和利用第讲信息基础知识
![信息检索和利用第讲信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166c2433687e21af45a9b8.png)
• 特点:有法律约束力,适用范围明确,是从事 生产、设计、管理、产品检验、商品流通、科 学研究的共同依据。
• 识别标准文献的主要依据有:标准级别、标准 名称、标准号、审批机构、颁布时间、实施时 间。
• 馆藏地:民用航空文献阅览室、期刊库 • 电子资源:万方(中外标准数据库)、IEL等
文献类型标识符 【J】:Journal,期刊 没有文献类型标识代码的看刊名信息、卷期信息
• 零次文献 (pre-primary document) :未经 出版发行的文献,如作者的手稿,谈话记录、 实验记录、书信……零次文献由于没有进入 出版、发行和流通这些渠道,一般不能作为 我们利用的文献类型。
13
1.2.2 按加工层次划分
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利用的对象 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
19
国际标准书号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国际标准号:ISBN 978-7–305–04836–4
图书类代码 地区号
书序码
978表示此物为图书,其后
出版社代码
校验码
第一区是国家、地区或语种,表明这本书是哪个国家出版的。
第二区是出版商代码,用于识别出版社,由各国出版主管机构分配。
6)学位论文 Doctor Dissertation
• 定义:学生为获得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研究论 文。
• 特点:不公开发表,一般在本单位收藏和流通 • 馆藏地:明故宫图书馆民用航空阅览室 • 电子资源:PQDD/PQDT、国家科技文献中心、
南航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 方
信息检索期末总结
![信息检索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a3c215a8114431b90dd8ba.png)
1.信息七大特点: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传递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伪性2.十大信息源:图书、期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灰色文献、技术档案、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
灰色文献:是一组特殊类型的信息源总称,一般指非公开出版物的文献,虽然已发行但不易透过一般销售渠道购得的资料。
主要包括调研、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计划、图纸。
3.著录格式:(图书)沈固朝○1信息检索教程○2【m】○3北京:○4高等教育出版社,○52002.○6○1主要责任者○2题名○3文献类型标志(专著-m;论文集-c;报刊-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4出版地○5出版者○6出版年代(期刊及著录格式)李军○1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其勉励○2科技进步与对策[j]○32007○4 124-127○5○1著者○2题名○3期刊名称○4卷号出版年份或期号○5页码4.检索步骤:检索的课题分析→检索的工具选择→确定检索词→编制检索式→显示及判断检索结果(否返回“确定检索词”)→获取原始文件→文献阅读和分析评价(不满意返回)→输出检索结果5.扩大:分类号、降低检索词专指度、相似词检索、模糊匹配缩小:增加关键词、二次检索、精确匹配、利用检索字段,文献类型等外部特征6.一次:处在原始形式信息:阅读性图书、期刊类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二次:对一次加工:条目、索引、题录、文稿三次:对一、二次汇集、综合、分析: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等7.国际标准书号(ISBN)EAN-DCC前缀-组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号中国标准书号:ISBN和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8.中图分类法(5个部类,22个大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工业技术的二级类采用双字幕)9.OPAC:书刊借阅信息查询、读者定制信息服务、读者自助续借、预约,取消预约、挂失、通借通还电子图书数据库:读秀:考研可用“讲座”、人物、课程、考试辅导、博客等超星移动图书馆:专业移动阅读平台Apibi:电子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10.核心期刊:某学科(某专业或某专题)的核心期刊是指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相关论文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那些期刊。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75f54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9.png)
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信息源是指提供信息的来源或渠道,根据其分类和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就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主要信息源的分类1. 印刷媒体:印刷媒体是指以印刷或排版为主要形式传播信息的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等。
印刷媒体的特点是文字内容丰富、可保存、可检索,适合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广播媒体:广播媒体是指通过电波传播信息的媒体,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广播媒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适合传播紧急、时效性强的新闻和事件。
3. 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媒体,如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博客等。
网络媒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适合传播实时新闻、观点和评论。
4.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用户间互动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
社交媒体的特点是用户参与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适合传播个人观点、经验和兴趣。
5.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指以学术研究为主题,并经过同行评审后发表的专业性刊物。
学术期刊的特点是内容专业、准确性高,适合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
二、各类信息源的特征1. 印刷媒体的特征:1) 文字内容丰富,适合深入阅读和研究;2) 可保存、可检索,方便查找和引用。
2. 广播媒体的特征:1) 信息传播速度快,适合传播紧急、时效性强的新闻和事件;2) 覆盖面广,可以触达大量受众。
3. 网络媒体的特征:1) 信息传播速度快,实时更新;2) 互动性强,用户可以即时评论和转发。
4. 社交媒体的特征:1) 用户参与度高,用户可以主动产生和分享信息;2) 信息传播速度快,适合传播个人观点、经验和兴趣。
5. 学术期刊的特征:1) 内容专业,经过同行评审,准确性高;2) 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
三、信息源的选择和应用1. 针对不同需求选择信息源:根据信息的性质和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信息源。
如果需要深入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如果需要了解最新的新闻和事件,可以选择广播媒体或网络媒体。
信息源的特点比较
![信息源的特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7fae20652ea551810a687e8.png)
报纸、期刊、书籍、辞海等
传统媒体
提供的
数字媒体
以数字信号来记录和存储的信息。它提供的信息资源丰富,检索方便快捷,更新速度快,传递迅速,同时便于保存,便于积累,便于利用。
因特网、光盘等
信息源的特点比较
信息源
主要特点
信息源列举
人
是借助声波和空气,口耳相传的信息。它提供的是一种瞬时信息,可以直接获取的第一手信息。
专家、老师、同学等
事物、现实
事物、现实携带和存储的知识信息。它提供的信息直观、真实,可以直接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古迹文物等记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超市、生产基地、出土文物等
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书
图书或称为书籍,包括专著、教科书、各种普及读物及各专业参考工具书等。
图书经过编著者精心选择,反复斟酌后写成的,其内容系统、成熟、定型,信息经过筛选,可靠性强。
图书可以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历史和现状,将人们正确地领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还可以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查考工具。
不过传统印刷型图书编辑出版周期较长,更新速度慢,包含的内容一般只反映3-5年以前的研究水平。
所以从信息检索的角度来看,图书一般不作为科研前查新的主要检索对象。
2、连续出版物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给期刊下的定义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的,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ISO3297-1986)。
广义的期刊则包括一切定期刊行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性出版物。
例如,杂志、报纸、年度报告、年鉴、丛书,以及学会的会议录,学报纪要等。
期刊的特点是:内容专深、可靠、详尽、信息丰富,且数量大,品种多,出版周期短,能够及时反映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
因而期刊是人们获取一般基础理论研究知识和研究动态的重要信息源。
3、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报道(记录)研究工作和开发调查工作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
科技报告基本上都是一次文献,许多最新的科研课题与尖端学科的资料往往首先反映在科技报告中。
特点:内容专深,详尽、完整、可靠,出版及时,能够及时地反映研究进展信息。
4、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和其他有关资料,分为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两种。
会前文献包括会议预印本、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议程和发言提要、会议近期通报或预告等。
会后文献包括会议记录、会议专利、技术报告等。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出版形式不固定,它包含了大量的一次文献;同一会议的文献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丰富、专深、学术性强,能反映某学科或某专业的当前状况,往往代表着一个学科或某个专业的最新成果,反映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
所以,它是了解各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动向的重要科技文献
5、专利文献
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在专利申请和授权各阶段产生的文献统称为专利文献,包括发明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局公报、专利文摘、专利分类与检索工具书,申请专利时提交的各种文件(如请求书、权利要求书、有关证书等),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和诉讼资料等。
狭义的专利文献一般指专利局公布出版的各种发明说明书,或者专利说明书及其所派生的各种二次文献。
专利文献的特点是:内容具体、可靠、详尽、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能够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水平。
然而由于同一个发明,往往在多个国家申请并拥有专利权,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等同专利及其不同语种的专利文献。
这种状况可以有效地促进专利信息的交流,提供给不同语种的用户利用专利信息的机会,但同时因为大量重复,增加了用户信息识别的难度和重复检索的负担。
6、标准文献
所谓标准,主要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参数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和建设应当共同遵守的一种技术依据和规范。
每一件技术标准都是独立的、完整的技术资料。
标准文献的特点是:它的制订、审批有一定的程序,适用范围非常明确专一,编排格式叙述方法严谨划一,措词准确;技术上具有较充分的可靠性和现实性;有一定的有效时间,需要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修订,补充或废除,新陈代谢比较频繁。
虽然标准一般不反映有关领域的最新消息,但它体现了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技术规范。
现在,我国已经与国际接轨,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文献对于企业的技术、市场、产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许多企业开始有目的、有策略地应用各种标准文献,以便开拓国内外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7、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件,分为行政性和科技性两大类。
行政性:政府报告、会议记录、法令、条约、决议、规章制度、调查统计资料等。
科技性:科研报告、科普资料、科技政策、技术法规等。
特点:政策性、综合性和指导性较强。
政府出版物是了解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把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向的很有针对性的可靠信息来源。
8、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生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科学论文,有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等。
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所探讨的问题比较专深,有时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价值,对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而言,学位论文并不是针对出版或发表而撰写的,流通范围较小,比较难以获得,因此尽管学位论文是一种能够反映较高研究水平的的信息来源,其在用户利用中却只占有较少的份额。
9、产品样本
包括各种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和产品资料等,是对产品的性能、结构、原理、用途、使用方法、技术规范及产品规格等进行描述或说明的文献。
其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出版及时,更新迅速,反遇的技术信息比较可靠,是了解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工艺的重要信息来源。
10、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是指在生产建设中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涉及一定的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
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审批评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和技术措施,有关的技术调查材料(原始记录、分析报告)设计计算、试验项目、方案、数据和报告,设计图纸、工艺卡片以及应入档的其他技术资料。
它是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质量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
技术档案具有明显的保密性和内部控制使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