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_1

合集下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1.学习秦统一的历史,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秦统一建立国家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而又客观的历史评价。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联系、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电脑历史挂图教学方法: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功高三皇、德高五帝的皇帝是谁?他得丰功伟绩有何之处?“(使用电脑搜索。

)二、整体感知:(课件展示)1、秦朝在同一六国之前有那些改革的措施,主要是谁负责改革,他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是?统一六国当中最有转折的战争是与赵国的哪场战争?3、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宰相是谁?他向秦始皇如何建议的,改革让秦国在以后的发展中怎么样?4、分析秦朝的建立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意义?5、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谁领导的?6、探讨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作用和意义?7、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三、课文探究:(课件展示)1、秦朝的统一对于历史的贡献意义?学生分组讨论:(主要是立足于秦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产生的作用。

是要求学生达到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要求要辩证的去看待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从而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3、秦朝灭亡的原因,对比秦汉统治者的治国策略,讨论汉朝为何能统治时间久?四、课文总结:本文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秦朝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秦朝统治的政策评价,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是有其必然的因素。

七年级上历史13课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13课教案

学校姓名年级课题13、秦帝国的兴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综合全面多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因素。

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学会识读“秦朝疆域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了解兼并六国的史实。

按时间顺序将成语典故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与春秋战国、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相比较联系,探讨认识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对春秋战国的终结,开辟了中国新时代,推动多民族国家向前发展。

认识秦的暴政是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

重点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教学流程主导调控主体活动直观欣赏:出示秦始皇图片,请学生说说对此图片的直观感受。

导入新课:对于这个历史大人物,你我都有这样那样不同的感受与认识,这一次让我们进一步走入历史,拉近与他的距离,希望我们能在交错的时光中与秦始皇沟通对话。

(—)、“秦王扫六合”1、战国以来,不管是时代的要求,还是从各诸侯国的实力上看,都把历史的眼光聚焦在秦国,你能否综合全面列举证据证明。

2、在战国时期,战争是解决完成统一大业的必要选择,请观看地图,讲解秦国如何实践远交近攻的连横策略并取得成功。

3、在今天我们都深刻知道,统一对任何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要。

那你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你有何想法?学生欣赏观看自由评述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生观看利用地图演示讲解教师启发设疑学生思考回答深刻认识领悟教师小结:任何民族、任何时期都期待统一,所有的历史一切经验都证明,只有统一才能发展,只有统一才能强大。

(二)、陈胜吴广起义过渡型语言:秦始皇用他的霸气、雄心展示了秦王朝的恢弘与大气,尽管如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1、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它的暴政,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参看教材,允许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加工改造,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小故事。

3、这次农民起义,以什么独特之处流传、记载于史册?(三)、楚汉战争讲述与成语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历史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课件ppt

历史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课件ppt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02
秦朝的建立
03
推行标准文字
秦始皇颁布了统一的文字,即小篆,使得各地的文化交流和政令推行更加顺畅。
秦始皇的功绩
01
统一六国
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02
修筑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修筑了长城,使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儒家经典书籍进行焚毁,并对儒生进行迫害。
03
秦朝的政治
商鞅变法
01
秦朝的法律体系源于商鞅变法,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强化国家治理能力。
秦朝的法律体系
以法治国
02
秦朝的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严格性,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法律完善
01位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工作。
三公职位
九卿职位包括廷尉、治粟内史、少府、典客、奉常、太仆、宗正、少府、卫尉等,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政务和事务。
九卿职位
三公九卿制下,官员选拔任用强调才干和功绩,而非出身和背景。这一制度为秦朝的政治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xx年xx月xx日
历史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帝国的兴亡课件ppt
contents
目录
秦朝统一背景秦朝的建立秦朝的政治秦朝的经济秦朝的文化秦朝的衰落秦朝的影响
01
秦朝统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争斗,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也十分激烈,各国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争夺更多的领土和资源。

13秦帝国的兴亡

13秦帝国的兴亡












前230年灭韩 喊

前229年灭赵 赵 谐

前226年灭魏 薇
音 记

前223年灭楚 去 忆
前222年灭燕 演 法
前221年灭齐 戏
都城:咸阳 秦王嬴政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
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长城
陇西
秦朝疆
基础题
提高题
比赛规则:两组题均为轮答题,基础题每小组
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提高题每小组 1道题,每小题40分。总分共计100分。以小
组为单位进行答题,在答题过程中一人错误 或不完整,小组其他成员可补充。
1、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
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
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
请回答: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你能回答其
中的问题吗?陈胜来自秦的暴政生关发苦年公 意,去农,元 外途戍民九前
中守被百二 发边征贫九
0 …
渔阳
张楚
大泽乡
项羽、刘邦灭秦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项 羽
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主力
刘邦
刘邦: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
咸阳,秦朝灭亡。


使
从秦这朝节灭课亡你的
人 智 慧
学根到本了原什因么中?你 获得了哪些启
什么收获
示?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隋文帝
4.秦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在( C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陈胜、吴广起义
经过:建立张楚政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农民政权
结果:失败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推翻——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前206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原 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七 雄

魏 韩

——
诸挥虎秦 候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李。,!, 白 秦王赢政,即秦始皇
阅读课文并思考: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2、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大。 3、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4、秦采用有效的军事策略
秦灭六国 (前230年——前221年)
秦朝
咸阳
(前221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讨论: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 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 个崭新的阶段。
2、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 从事生产。
3、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 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10年 C、公元前200年
(3)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B )
A、遇雨误期 B、秦的暴政
(4)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D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三、问答题
D、长平之战
1、为什么秦国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7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课件

7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课件

你知道中国象 棋中“楚河” 与“汉界”的 来历吗?“鸿 沟”的来历是 什么?
• 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今河南省南岸光武山
上的鸿沟),大战70小战40,最后讲和以 上的鸿沟),大战70小战40,最后讲和以 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故古有云“ 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故古有云“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 鸿沟为界”。
楚汉战争 时间起止:公元前 时间起止:公元前206—前202年 前 年 性质:“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 性质: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 邦为争夺皇位而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 邦为争夺皇位而战, 争。 结果:经过四年的战争,刘邦取胜, 结果:经过四年的战争,刘邦取胜,刘 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 “西 汉”。
221年。 221年。
• 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自 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自
称秦始皇。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问题: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问题 说一说,秦能兼并六国、 说一说,秦能兼并六国、统一 天下的条件有哪些? 天下的条件有哪些? 1、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2、秦始皇重用人才,采取正确的策略, 、秦始皇重用人才,采取正确的策略, 促进统一; 促进统一; 3、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人民渴望和平。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人民渴望和平。
历史小评述: 秦的统一历史意义是什么?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 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有利于人民安定地生产生活;加强了 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 一奠定了基础。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 阶段。
北到 长城
画一画: 画一画:
西到 陇西 东到 东海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秦帝国的兴亡

秦帝国的兴亡
师生学习案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
年级:七学科:历史课时:1时间:
课题: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兼并六国的顺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统一国家的建立的意义。(重点)
2.通过学习理解秦国为什么能统一中国。(难点)
C.阿房宫的修建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秦朝刑法严酷,人民不满
()6.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外戚专权
A.B.C.D.
()7.Hale Waihona Puke 语“破釜沉舟”出自历史上的哪个战役
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D.巨鹿之战
()8.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是
A.赵B.魏C.燕D.齐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学知疑(预习检测):
1.“秦王扫六合”
⑴商鞅变法后,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土地。年,_____中大破六国中最强的赵国军队。
⑵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_________国家,定都_________,秦王嬴政自称_______。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战争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⑴仔细阅读材料秦统一六国的客观条件有哪些?秦统一六国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⑵从历史角度和社会角度两个方面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⑶我们今天是否还存在“国家统一”的问题?如果存在,是什么?今天要实现“国家统一”,我们可以从秦国的统一中吸取哪些经验?

第13课_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_秦帝国的兴亡


定都咸阳
秦 兼 并 六 国
观察与比较
秦朝疆域
思考:两图有哪些相似或不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3.秦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创造了
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
2、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秦所开创的各种制度也为后世所继承。 5、 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为我国的长期统一打 下了基础。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 之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 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2.秦统一的过程



齐 魏


秦 兼 并 六 国

2.秦统一的过程



3、下列关于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B ) A、秦始皇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 B、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C、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D、刑罚严酷,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
搜集本课有关成语或典故
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背水 一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楚河汉界、明修栈 道暗渡陈仓、鸿门宴等等
二、秦的灭亡——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秦朝的人口约2000万。而修阿
房宫和骊山陵达70万,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
守越族地区50万,计有150万。再加上修建驰道的,
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

第十三课_秦帝国的兴亡

第十三课_秦帝国的兴亡


战 国 七 雄
一位秦国商人到各国做生意回到秦国后,秦 王问他沿途在各国观察到的景象: 3、这位商人不禁感叹到七国当中还是秦国最 富最强。(为什么?)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前260年)
秦国(白起)
赵国(赵括)
赵国兵败,40万士卒被秦 国坑杀。
战 国 七 雄
四面楚歌
……

• 公元前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国家_______ 秦朝 。
221
秦王嬴政 年,秦统一中国 ,__________
统治者的暴政
•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 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张楚 陈胜、吴广 。 政权的领袖是 •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 D、失去民心
D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皇 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进军关中 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刘邦项羽农民起义
项羽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 军,消灭了秦军主力。
项 羽
刘邦
刘邦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入关中, 并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1.时间起止:
公元前206—前202年
2.性质: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皇
2.秦朝的严刑酷法:如族诛或连坐
3.秦二世继位后重用宦官,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 年大泽乡 张楚

13课课件

13课课件

用5分钟阅读“陈胜吴广起义”66页,回答下 列问题:
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 提出什么口号?政权名称是什么? 3、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影响)?
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沉重的徭役、兵役。(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
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
燕 赵齐 秦魏

燕 齐
秦魏

燕 齐


燕 齐

齐 秦
长平之战:秦国与赵国
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1)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交往 与分裂状态的矛盾,使统一成为趋势。
(2)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增强。 (3)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挡 秦国进攻。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 现统一,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 皇帝。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
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一百万
以上,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 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经过及历史意义:
大泽乡
张楚政权
起义
的建立
起义的历史意义:
北到长城
西到陇西
秦统一中国
前221年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秦朝的兴
4、 秦统一中国对历史发展意义(作用):
①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②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 混战的局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 合了当时广大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 更有利于了各地区、民族经济文化的 交流。

13秦帝国的兴亡

13秦帝国的兴亡

弱小的刘邦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项羽?
善于用人,礼贤
刚愎自用
下士 赢得民心,约法 三章,废除秦朝 的苛严刑法
放纵部下烧杀抢
掠,众叛亲离, 失去民心
你认为要取得成功要具有哪些条件?
明确的目标 + 详细的计划 + 立刻大量的行动 = 成功
1.有很强的适应性.
2.首先必须有目标. 3.广集资源。 4.乐观精神。 5.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1)纸上谈兵 (2)指鹿为马 (3)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4)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 A 鸿门宴
B 巨鹿之战 C D 长平之战 垓下之战
(5)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6)四面楚歌
E 陈胜吴广起义
F 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
大风歌
三则材料反映了秦 朝哪些社会现象?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刑法严酷
秦 朝 的 暴 政
秦 末 农 民 战 争
陈胜吴广起义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你知道吗?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1)起义的时间、地点、建立的政
权分别是什么?
(2)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起义?
张楚
公元前 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我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 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咸阳
东 到 大 海
南到南海
历史画卷二 实行暴政秦朝亡
材料1:据史书记载:秦人 口约有2000万,修阿旁宫和骊 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 城30万,移民戍守边疆50万, 再加上修建弛道的人和大量日 夜奔走于途的运粮的。长年再 外服役的约有300万人。 材料2:据史书记载:2/3 的收成交给政府。农民无法生 存 下去。 材料3:秦朝一人犯罪,亲 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 坐”。 ——选自七年历史教参

七年级历史上册_13课《秦帝国的兴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_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成语典故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实力雄厚,拥兵40万, 刘邦只有10万兵力.因刘邦率先进入咸阳,项羽 大为恼怒,打算兴师问罪.刘邦不敢与他对抗, 亲自到鸿门请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项羽的谋 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 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 意在杀掉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 法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
策略: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秦王 嬴政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定都咸阳
秦朝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xǐ 印称为玺
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年多年
一、秦王扫六合
1、秦兼并六国的原因: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2)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 力最强的国家。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 的攻势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 2、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3、学习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5、阅读“秦疆域图”,培养识图能力。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 (1)秦王指的是谁?说出“扫六合”的含义 和具体时间? (2)秦王“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 的国家?都城在哪?秦王自称为什么?
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三、楚汉战争(前206—前202)
项 羽 刘 邦
项 伯
项 庄
搜集本课有关成语或典故
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背水 一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楚河汉界、明修 栈道暗渡陈仓、鸿门宴等等

秦帝国的兴亡ppt10

秦帝国的兴亡ppt10

长平之战
秦国
纸上谈兵
赵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秦帝国的兴亡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秦帝国的兴亡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秦帝国的兴亡秦帝国的兴亡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下面是对秦帝国兴亡过程的知识点梳理。

一、秦王朝的建立与发展1.秦国的兴起:秦国是战国时期的七大诸侯国之一,在赵国宰相商鞅的下逐渐强大起来。

2.重邑之变:秦昭王重用姜原,逐渐削弱了商鞅的成果,导致秦国内部混乱。

3.蔡泽之战:秦国与楚国在蔡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役,秦国取得了胜利,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霸权地位。

二、秦始皇的统一1.君权统一: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政策,对诸侯国进行吞并,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2.政治制度: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包括推行郡县制,设立郡守、县令,实行三级官吏制度等。

3.经济建设:秦始皇推行了均田制和度量衡标准化,加强了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

4.文化统一:秦始皇进行了文字统一,统一了小篆,并修建了万里长城、陵寝等重大工程。

三、秦帝国的衰亡1.建制问题: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集权政策引起了官吏的不满,导致秦帝国内部的腐败和冲突。

2.经济问题:长时间的战争和工程建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3.民众反抗:秦始皇推行的高压统治引起了底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著名的代表性事件有陈胜吴广起义、赵高篡位等。

4.统治者更迭:秦始皇去世后,继任皇帝秦二世的统治无能,秦帝国进一步陷入内乱和混乱。

5.赵高之死:赵高篡位后,秦国内部阴谋斗争激化,赵高最终被杀,秦帝国内部更加动荡。

四、秦帝国的灭亡1.反秦起义: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号召,发动反秦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等。

2.诸侯争霸:秦国内战爆发,各地的诸侯争霸,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3.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结束了秦帝国统治。

13课秦帝国兴亡教案--韩甜甜

13课秦帝国兴亡教案--韩甜甜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抵抗秦国进攻。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在各个诸侯国中,当初秦并不是最强的,为什么它后来能够统一中国。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在这七个诸侯国中,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

板书[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同学们请看书,看看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秦王扫六合”]1、当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换。

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而且由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

所以华夏族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各民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逐渐融合。

另外,各族人民也强烈的要求统一。

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

2、由秦国来完成封建统一,不是偶然的。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变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比较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

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经历六代123年,其他六国一个个衰败下去,唯独秦越战越强。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反思一: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的目标,师生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搜集秦帝国的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挥自身才能与创造力。

在教师参与指导下,学生能亲口描述历史,亲身体验历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且能从师生准备的材料中敏锐地捕捉信息,进行分析探讨、交流合作,充分投入到知识探索之中。

反思二: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初一历史今天已经上到了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应该说这节课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课,那么该如何把握好这节课呢?琢磨了很久,我发现这节课几个框题很有特点,正好可以用几个成语把整篇课文衔接起来,那就是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而这些成语基本上都是学生接触过的,这样就使学生上课有话可说,初一学生上课活泼,爱表现,这样以来,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体现。

其次在这节课要培养好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能力,教他们用辩证的观点,比如如何评价秦始皇,一方面要说出秦始皇的才华,另一方面要说出他的残暴。

再比如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夺王权的战争,为什么刘邦胜利,而项羽失败了。

所以我觉得能把这课上好对于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反思三: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课题,分析秦帝国的兴亡的原因,兴是由于得民心;亡是由于实行暴政而失民心。

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分析楚汉之争,项羽失败和刘邦得胜的原因时,也着重从得失民心考虑。

项羽残暴,不识时务而失民心;刘邦约法三章,善于用人,注意收拢人心,因而得天下。

本课还为下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吸取秦亡的教训,修养生息,实行仁政,从而为后来汉武帝时的大一统创造条件。

反思四:秦帝国的兴亡教学反思本课有一条想一想:"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这是一条问答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秦帝国的兴亡

秦帝国的兴亡

29
30
刘邦
项羽
31
32
20
❖ 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 秦朝的赋税很重 ❖ 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21
❖ 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最后一 次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病逝。
宦官:赵高 丞相:李斯 少子:胡亥
22
蒙恬
扶苏
23
赵高
24
胡亥
25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26
陈胜
苟富贵,勿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 志哉?
12
嬴政
13

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实现统一
14
15
秦始皇
16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7
秦朝
❖ 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 秦朝的统一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18
❖ 废分封,立郡县 ❖ 统一文字(小篆) ❖ 焚书
19
❖ 《三辅旧事》记载:秦国有“表中外殿观百 四十五”。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 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 “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 十”。
秦帝国的兴亡
1
战国
统一是大势 所趋
2
李斯
3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4
荀子 “帝王之术”
5
6
李斯为什么选择去秦国? 1、秦国以法家学说治国,经过商鞅变法, 国力最为强盛。
2、经过长平之战,秦国成为七国之中军 事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是最有可能实现 统一大业的国家。
7
❖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 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 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秦朝的灭亡》名师课件1

《秦朝的灭亡》名师课件1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汉战争形势图
善思:项羽死前叹道:“此天之亡我,非战 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 讨论后明确: 答:是项羽自己灭了自己,因为他虽然神 勇,但为人刚愎自用,入咸阳后又放纵军 队大肆烧杀枪掠,导致丧失民心。得民心 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 绝命词 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 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
垓下遗址
三、课后练习
(1)开卷有益: 秦代的竹简发现: ①1975年,湖北 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的从战国到秦代的竹 简共1100多枚;其中发现大量的法律文献和《日书》 ②2002年,在湖南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发掘出 3.6万枚简牍(秦朝经济文化内容)为研究秦朝提供了宝 贵资料。 (2)学而时习 下列表述中存在哪些错误?请指出并予以更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由项羽和 刘邦首倡发动的,它沉重打击了秦国的统治。 错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D) A、残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 C、赋税徭役沉重 D、失去民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秦朝刑法苛严,一人死罪,父、母、妻三族的人都要杀掉,叫 “连坐”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战争共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3、“楚汉之争”的性质是( B ) A、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 B、争夺封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C、刘邦反对项羽残暴统治的正义战争 D、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战争
(四)完成表格填空
反秦战争(农民起义)
身份 目的 结果 性质 农民 ( 推翻秦朝统治 ) ( 推翻秦朝 ( 农民战争 )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秦帝国的兴亡9篇秦帝国的兴亡 1一、本课地位: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秦王扫六合”2、陈胜吴广起义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

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教训。

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

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2、能力目标:(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

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本课重点: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有实施暴政的暗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战国七雄形势图”和各诸侯国国名卡(“齐、楚、燕、韩、赵、魏、秦”)、时间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XX年”)、朝代卡(大字“秦”“西汉”)以及制作幻灯片(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本课线索图表等)。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及秦王朝的资料。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

板书设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221年)“纸上谈兵”二、秦末农民战争. 秦的灭亡(前2XX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2XX年)“洪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复习战国形势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1、请同学们回忆战国时有哪几个大的诸侯国?(选学生回答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并出示“战国形势图”)2、谁能把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老师绘制的战国形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指导一学生将七个诸侯国名称贴入图中,其他同学回忆并互相验证、巩固七个诸侯国名称及位置)幻灯出示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材料。

从经济条件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促进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地主阶级也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保证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

3、从以上材料中,同学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生a: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b:只有统一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师:进行概括性总结: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融合以及兼并战争造成的灾难,使广大人民迫切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战国后期,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师:哪一个国家能顺应历史潮流,肩负起统一大业?为什么?生:(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因为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的变法,主要内容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通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2)秦能够兼并六国,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国王,并且得到了李斯、吕不韦等人的辅助。

(3)讲述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叫赵括,他从小读了不少兵书,很能谈用兵之道,别人往往说不过他,有时他的父亲也难不倒他,赵括因此很得意,自以为天下无敌,但赵奢很替他担忧,认为他只知兵书,不知变通,只是“纸上谈兵”。

并且说:“将来赵国若用他为上将,肯定会大败。

”后来,秦军进犯赵国,赵军在长平坚持抵抗,那时,赵奢已经去世,由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廉颇虽然上了年纪,但身经百战,很懂用兵之道,他见秦军势力强大,便采取持久之计,打算把秦军拖垮,于是下令坚守营垒,不理睬秦军的挑战。

秦将白起知道廉颇善于用兵,僵持下去对秦军不利,便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赵括,别的人都不在乎。

赵王正嫌廉颇没有速战速胜,不顾别人的劝告,派赵括接替了廉颇。

赵括到了长平后,死搬兵书,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计划,结果被秦军包围,赵军粮绝,赵括在突围时被乱箭射死,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做了俘虏,并被活埋。

成语“纸上谈兵”就是从这个故事发展而来的,比喻只会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意思)师:以上几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他们从商鞅变法后的富国强兵,秦王嬴政的雄心壮志,以及长平之战使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一败涂地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七国中秦国最有可能完成统一的大业。

由秦来完成封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一、秦王扫六合(板书)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壮大,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中越战越强,领土不断扩大,而关东六国则一个一个地衰败下去,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六合”的注释,了解六合并非六国,而是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

再请同学们根据书中所述回答:1、秦国在什么时间内兼并了六国?(选一学生回答:公元前230—前221年)2、谁能把七国形势图中其他六国名称,按秦灭六国的顺序撕下?选一学生撕国名,其他同学比赛记忆。

老师将大字“秦”贴到图中央,并贴上时间“公元前221年”。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绘制形势图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按老师绘制的方法或用自己掌握、喜欢的其他方法动手绘制一幅“秦朝疆域图”(形势图、示意图等均可)。

各小组内评选出最佳绘图能手。

师:在秦完成统一大业中,秦王嬴政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同学观看课本上“秦始皇像”及李白的诗,摹仿并描述一下秦始皇千古一带的风貌和神韵(亦可打出幻灯)。

生: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表演,一位描述。

师:鼓励、赞扬、补充学生发言,通过活动师生获如下认知: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一手指向前方的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他头戴冕旒,身穿龙袍,腰佩宝剑,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正好是对这幅像的生动写照——“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请同学们讨论下面问题: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作用?生根据秦统一前背景材料分析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a:秦完成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争霸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生b: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生c: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你知道皇帝称号的由来吗?师:秦王嬴政幻想秦的统治世代继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后代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世万世。

强大的秦王朝是否像秦始皇所设想的那样传至千世万世呢?二、秦末农民战争(板书)1、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幻灯出示材料:(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以上共计150万。

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宫殿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

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XX万,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

因此,“丁男”全部服役也不够,连“丁女”也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现象。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

(3)秦期的刑法很残酷。

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

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10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4)秦二世即位后,他的统治残暴程度同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

学生阅读讨论:秦建立以后,秦始皇过度地使用民力,超负荷地征收赋税,使用严酷的法律。

残暴的统治终于触发了秦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所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请一位同学讲述“揭竿而起”的成语典故:公元前2XX年复,一些贫苦的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在大泽乡遇到大雨,因道路被冲毁而无法按期到达,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就要被处死。

于是陈胜和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率众起义,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期的统治,九百壮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攻下陈县后,陈胜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并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

起义军分兵三路直逼咸阳,秦二世惊恐万分,急忙把几十万刑徒武装起来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寡不敌众,吴广、陈胜相继被害,起义失败。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揭竿而起”的成语典故常指人民起义。

师:在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名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

2、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1)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2)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暴秦,秦王朝最后被项羽、刘邦等所推翻。

学生阅读小字,讲述“破釜沉舟”的故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抗秦斗争蓬勃发展。

当时,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关中起兵抗秦,项羽身材魁梧,气力过人,他一人能扛起一只大鼎。

他和叔父起兵后,获得节节胜利。

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

起义军主将宋义惧怕秦军,贻误战机,被项羽一怒之下杀死,项羽引大军救赵。

当他渡过黄河后,下令击沉船只,以绝士兵战败返渡之念,并烧掉军帐,每人只发给三天的干粮。

他还打破饭锅,以示战胜秦兵之决书。

这样一来,全体士兵唯有以死相拼,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成语“破釜沉舟”就是这个故事的概括,后比喻誓死杀敌取胜之决心和同仇敌忾之士气。

(让学生概括出这一意思)师生鼓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