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溶解度曲线习题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2(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 __、__蒸发溶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可乐瓶育气体猛出,说明原瓶中ff ]压强 <«=大于、小于戴爭于)瓶外大吒压强.(2)如圏是无结晶水會物的固你甲和乙在水中両解度曲线,谙根据该曲鏡图回答下列间题: ① 20弋时’13咫水中溶解 ___ 呂甲物I 质才能形成饱和溶液. ② 现有盹匸的乙的饱和潛襪,与该溶橄有关的重有:A*水的质重氐i 容液中溶质的质壘C. 溶液的质重D. 乙的质壘好数E. 60U 时乙的滔韶度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重是(壇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破降蛊至MU,不变的重是20.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胡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石静苴的现象,谛回答相关间题(忽略 水的挥捷);(3)甲、乙、丙烧杯中闌酒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划序号】.(4)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册:容液恰好这到艳和状态,还需要加入莒的\1固悴.g”门)以下是有关co 二气郎溶解度的几组馥据: CO :在水中的滔解度(单位I mL ) 压强夫气压 温度弋0 25 50 75 100 1 1.7P 0.752 0,423 0.3070.2311015.92 7.14 4.095 2.992.28 25 293016,205>,716,825,73①根据COz 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畀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乙溶解虞S10O6U阪]—(2)上谨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壇序号)(2) ①的溶簽中溶质质重分颤为_.(3)根据以上借患可推出R 是― 名称或化学式均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图2中悽杯的的物质「苏几种说法正确的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①、②、③中,貝有③中上层清播是饱和酒簽B. ③中的固妹福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濕的方法C. ①和②的倒液中,酒质质量相等D. ①的泪極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展漕潑中滔质质童分数小. 10+ 时.将等质置的硝盟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WiOQg 水的两个燒杯中・充分損拌石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孰优钿的溶解度曲践如图2所示.tl )烧杯②种的上层涓腹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_______ (塡“是“否“或“无法列断T ;(2)烧杯①中溶辭的溶歸是 _____ (写名称或化学式)*⑶将时刃号硝酸钾的饱和沼液稀释成1只的溶痕,需加水 ___________ g!(4)关于图1中燒杯內的物质,F 列说袪正确的是 ____ .扎 烧杯①内溶液中落质的质堡分数〉疑杯②内上层濬漲中沼験的晓量分數B.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悽杯中豁一宦有固体析出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样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制余固陣10.甲、乙、丙三种固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冋答:①30C 时,丙的涪解度杲 ②弭I 时* aioog 水中啟入5傀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稱液的溶质质壷分魏为 .【计貳结 果保帘至0.1%).③若将刘匸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朗饱和溶海升温至比匸(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④将况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牠和溶液均降温至10C ,所得溶鮫的稻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2)籌温下歆配厦10呃酒质质量分数淘10%的乙滔潢,操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间题: fl E ①图中幔作有错涙的是 (垢对应孕母)一 ②量腕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潘液的溶质质童分数 (壇“偏±T \ -fi 小”或诜彫HT ) 10. R 是硝酸钾或氧化铁中的一种,硝酸钾和孰化铃的浴解度曲绘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迸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 心匸时,氮化镀的溶解度沏濬解度&tit 1驱水 ① ②1) g*D.将温度升高到仁9,两烧杯内溶液中洛腭的质臺分数:相等(不若虑水的蒸发)13, 时,将甲、乙各盹呂分别険在盛有ioo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石,恢 复到现隸如图一.甲和乙的启解度曲雉如图二一话纯會图亲回答下列间 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甲对应的稻解度曲线是 (壇或飞“).(2) ____________ M 点的含义 ”(3) 向烧杯①酊滔液中罐缨加入I 也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陳先全部酒解「—段时间后又言部分甲析出,你认共r 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______ .(4)将匕匸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菠分别降温时,所得落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填宇母)“ 氛甲潜液仍为饱和沼播氐两启播质重甲v 乙c.两溶潑中溶剂质量甲=乙d.两潘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0. R 是硝酸钾或孰化皱中的一种,硝酿钾和孰化铁的潜解度曲线如图1所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迸行了如图]所丁实验温度匸 團1图2(1)卜匸时,凱化钱的溶解度为 _____ 別 ⑵①的潜薇中濬质质童分魏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恨寤以上信息可推出R 是 (写君称或化学式均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集中式说法正确的有 .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蓿液是饱和溶液B ・③中的固体穆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 ①和②的溶液中,潛质质壘相零D. ①的摺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蓿液中溶质质壘分数小.4.海水晒懿提取囊盐晶带后留下的母權叫卤水,卤水中除會外,还含有MgC 咕MgSO 4^^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f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壘分故最大的杲MgSOi B, 三种物质的潛解度豁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増大匚.将卤水加热到8吒以上蒸炭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CI 和应S6D.加匸时,向40gKK 【固体和加前运6固悴中分别加AlOOg 水充另溶解后,两种溶隈均能这晋饱和铁态升温并T —蒸发閃呂水|降温全 ---- "吕②让佃水① 右titi硝釀押(5040 溥解度g20溥解度£① ② 團_溶解度g温度-30604020 O2S , (!)效表是匚0’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tnL WOmL 水)濤解F2550 75 100i 1.79 0.752 0.42J 0.3070.2J110 15.92 7.14 4.095 2.99 2.232529.3016.209 716.325.73①根tgCO 2的諮解度表,可以得出吕棒的溶解度随外界杀件的变化规律是:②打开可乐粗有气体逸出.说瞄原瓶中的压强(填仇亠<“或瓶外丈气压强.(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濬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①“弋时,甲,乙葫物质落解度较丈的是^② 「匸时.Mg 水中加入兀g 乙,充分溶懈所得溶液的底量是 ____ g-③ tjC 时,将乙的不诧和溶液转化为锻和溶祓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_______ (填遍号〉. 丄加定量濬质乙不菱发濬剂至晶体析出㈡降温④ "乜吋,甲、乙溶液的溶质厦蛊分数相等且均为叔,则甲溶液一定対 ©填咆和“或怀览和->吉%的取值范囲为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氐©等墮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虧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ti©吋濬质质量:甲二二B. 时溶剂廣量:甲〉乙C.时溶液质呈;甲<乙卩 析出晶体质量:甲A 乙.1U 图兼法是一种常甲的数据处理右法,纯會所蜡图瞩回答下列间&氢重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2)20£时,宜甄化钠的酒解度 (坝”大于杯或“小于”)碳酸钠(3) 40TC 时,若将刃gMOH 分别投入到ICOgTK 和10眩酒精中,能懸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 .23.如图右^^]KXO :的溶解度曲线,弘b 在溶解度曲线上.(1)d 煤对应的滔浪量 ___ 脣帳+ (城■■饱和•'或肴■'不谊和T ) ⑵丸点对应的溶液的质点数是 ________ .〔只列计算式)氢輩化钢 黴酸钠20TJ40920X3401C水 l09g 129g21.8g酒楕17Jg斗佃不溶不溶再将CO 》通入所得?<sOH 的酒精溶t 诸解度g□温農匸濬解厦〔g 100g水)(1)上述图象表示 (壇--氢窜化钠R 或.碳酸钠0的溶解度曲线 030汕涓度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除对应的溶菴升温到70TD,其质重分数.(壇写-变大J "变屮“或亠不变T(4)麒極KXO’i容襪的狀态从b点转化为u点,可采取的措施是^16.两个疑杯中分别盛装念丫厨饱和潛鬲 两只试管中分别裝<XaOH 和黑固帕 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JU 适壷水,现象如 圏一所示"结合團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的落解度曲线为b 曲线 B*障温可便X 的饱和潜礦变澤浊C. X 的饱和溶犧从広C 降温到-J 潛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匹f 时,X 、Y 的饱廂溶液筋星相春,则溶刑质量X>¥23・甲、乙固体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増丸,数据如表:温度P 0 20 40 60 濟解度甲13331.663.9110.0(g/100g 水)乙35.736.036.6373① 20T?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 g 100g 水.该温度下,将4D 呂乙加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 _____ 呂溶液. ② 将接近饱和的甲浴礦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迭是 ______③ 甲中温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_____ (垠“降温结晶”或、蒸境结晶"). ④ 刃。
专题36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原卷版)
分类十二溶液及溶解度曲线专题3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KIO3。
NaCl和KIO3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B.在3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100℃范围内不出现交点D.将等质量40℃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NaCl析出晶体质量更大2.(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时,将30g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将Na2CO3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4℃,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将100gNH4HCO3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1℃,析出20gNH4HCO3晶体D.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3.(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通过降温变为饱和溶液B.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冷却结晶法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a增大、c减小D.t2℃时,将30g 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75g a的饱和溶液4.(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如图为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将a2℃时等质量的NaCl与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5.(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表是两种硫酸盐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只可能不断增大或不断减小B.在080℃间的任何温度下,硫酸钠和硫酸铈的溶解度均不相等C.某温度下,向等质量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硫酸钠和硫酸铈,充分溶解后,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后者D.将100g30℃时的饱和硫酸铈溶液加热到40℃(加热过程中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从溶液中可析出4g硫酸铈晶体6.(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答复:〔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假设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假设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假设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稳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以下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N→M:先向N中参加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参加适量固体A甲 乙溶解度 g 0 t 1 t 2 温度/℃3050 20 40 10 C .从M→N :先将M 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D .从M→N :先将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局部水3、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参加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图24、t ℃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 ,蒸发去15g 水后,析出晶体6g ,又蒸发去10g 水,析出6g 晶体,再蒸去10g 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 .4gB .6gC .10gD .15g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 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 、200g ,假设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6、如图3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在t 1℃时,A 的溶解度等于C 的溶解度〔D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参加KNO3固体,那么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对“10 %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C.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ti tzKN@的溶解度Cg/lDOg水)躺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工 片七 £3也加入3()g^ 继续加入升温J J ,卢:\固体$ _______ ^。
吕固体%'^ ___ 并蒸发50 g 本 ------------ - -------------------------------- > —■ ------------------ > 二二二二二 €<«-J 匕三三J150再水 ① ② ③甲f 溶解度/gA.固体W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若将②升温至t 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7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7.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完整)初中化学考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doc
云南学诚教育初三化学专题练习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 、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 t 1℃时 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 将 t 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溶液质量不变C.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 将 t 2℃时 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 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 甲>乙>丙B.甲=乙=丙C. 甲 =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 1℃时, 30g 甲加入到 50g 水中最多可得70g 溶液C.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 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 溶液和 C 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 B 溶液和 D 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 B 溶液与 E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 2℃时将 50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100g 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 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甲 > (选填“>”“=”或“<”)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t2 ℃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2022•四川内江)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 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下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 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2022•四川达州)t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D 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 ℃时,乙烧杯中 仍然有固体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是NaCl 、MgSO 4、KCl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 溶液B . 将80℃不饱和的MgSO 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C . 40℃时MgSO 4的溶解度比NaCl 小D . 将80℃含有少量NaCl 的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 晶体2.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t 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 .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 . t 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B . t 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t 2℃时将70g 甲物质参加100g 水中,可得到170g 溶液D . 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4.根据如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等于氯化钠B . 温度越高,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小C . 10℃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20℃,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 . 30℃时,40g 氯化钠参加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图 1 图2图3 图45.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0.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1.如图是a 、b 、c 〔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 t 2℃时,a 的溶解度大于c 的溶解度C .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A .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 60℃时,在100g 水中参加100g 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A . 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B . 可用结晶的方法别离甲、乙的混合物C . 甲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后仍然饱和D . 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A .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 .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A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 .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2.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假设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对所得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14.如图是X 、Y 、Z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 t 1℃时,Y 的溶解度大于Z 的溶解度C . t 3℃时,X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 t 2℃时,X 的溶解度和Y 的溶解度相等15.如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 8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a <b <cB .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 . t℃时,a 、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A . 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 . 70℃时,C 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 . 70℃时,B 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 . A 、C 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样A . 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C . 两溶液的质量:甲<乙D . 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A .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 b 物质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C . t 1℃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t 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 比a 多 图13 图14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_________ .〔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18.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 物质的溶液.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 .〔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_________ .21.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_________ .〔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 .2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 〔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___ .23.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 30 50 60 80溶解度/g110 114 121 126 139K2CO331.6 45.8 85.5 110 169KNO3〔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如下图是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表示t 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___ ;在t 2℃时,A 的溶解度 _________ B 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 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3〕假设t 2℃时A 、B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 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_________ B 〔填“>〞、“<〞或“=〞〕.25.如图〔1〕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 〔2〕t 1℃时30gA 物质参加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_________ g .〔3〕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4〕如图〔2〕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 1℃到t 2℃之间时,a 、b 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②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 .〔2〕XX 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 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甲溶液的质量 _________ 〔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 .图25 图24〔2〕_________ ℃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图28图2728.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_________ 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 .〔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_________ 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的饱和溶液.图29图30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 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D2.C 3.B 4.D 5.B 6.B 7.D 8.B 9.A 10.C 11.C 12.D13.C 14.C 15.C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2012•〕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2〕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A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201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36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蒸发结晶法.〔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锂饱和溶液.18.〔2012•〕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参加甲物质〔或蒸发水〕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物质的溶液.20.〔2012•黔西南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t℃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21.〔2012•〕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B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t1℃<t2〔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C .22.〔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或加水〕〔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不能成功.23.〔2012•呼和浩特〕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一样.〔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D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2012•红河州〕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参加溶质和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3〕假设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 〔填“>〞、“<〞或“=〞〕.25.〔2012•港北区〕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 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4〕如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1℃到t2℃之间时,a、b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在t1℃到t2℃之间,AB的溶解度不相等.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2012•〕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2〕XX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甲〔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加固体甲〔合理均可〕〔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的质量<〔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b<a .〔2〕t2℃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28.〔2012•鄂尔多斯〕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蒸发结晶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20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3%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B 的饱和溶液.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参加溶剂水〔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相等.〔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冷却结晶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word.zl-。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正确的说法:1、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甲、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升温。
而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降温。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质量都是140g。
4、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5、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7、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不正确的说法:1、t3℃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2、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3、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4、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6、t3℃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t3℃时,将47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9、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0℃,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10、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相等质量的水后恢复到t3℃,析出溶质质量:丙>乙>甲。
11、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打印版)》主观题精选精练
专题8.2 溶解度曲线(综合题)综合题(共11题;共57分)1.【湖北十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2.【黄石】合金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XY合金、XZ合金由金属X、Y、Z制造而成。
将XY合金粉末、XZ合金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XY合金粉末完全溶解,XZ合金粉末部分溶解。
YSO4、Z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XY合金具有熔点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性能,因而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2)金属活动性强弱:Y________Z(填“>”或“<”)。
(3)下列两组试剂,能证明X和Y的活动性强弱的选项是_________。
、ZSO4溶液、YSO4溶液(4)t1℃的溶解度:YSO4________ZSO4(填“>”或“=”或“<”)(5)分别将t1℃时YSO4、Z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得到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YSO4________ZSO4(填“>”或“=”或“<”)。
3.【柳州】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2)实验室配制溶液有如下步骤:(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①计算:20℃时,将67g的KCl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18g。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B.t1℃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6.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20%B.30℃时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9. 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二.计算题(共1小题)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填选项字母)A。
九年级初三化学-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9590803010析出M的质量/g0015100116A.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B.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D.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2.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3.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4.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182191204238287362487溶解度/g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C.20℃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g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5.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
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关系:B>C>A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P 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
【答案】(1)丙<甲<乙(2)甲=丙(3)乙【解析】(1)如图所示,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2)如图所示,t 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计算,因此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3)如图所示,P 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 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 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突破一、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 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t ℃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1t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习题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C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B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t1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t℃时,2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大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__、__蒸发溶剂___、__加溶质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_℃.7、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9、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t 2℃时A 和B 两种物质的 相等;(3)若A 中混有少量的B ,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 可采取的方法是 。
10、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 、B 、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35℃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g ,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3)30℃时,a 点表示100g 水中溶解A 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A 物质的质量是 。
11、现有M 、N 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 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 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 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 、N 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B12、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 点表示t 1℃时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3)t 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t 1℃时A 的溶解度 t 2℃时A 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5)t 2℃时,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
(2)P 点的的含义 。
(3)N 点为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0 温度/℃ 溶解度/g M N0 温度/℃ 溶解度/g MN0 温度/℃溶解度/gMN 0 温度/℃ 溶解度/g M N A . B . C . D .t 1 t 2 t 3N t SP AB C 80(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 晶体 析出的有(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15、右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 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克A 物质和b 克B 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 .t 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溶液为饱和溶液,B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A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溶液为饱和溶液16、右图为A 、B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 .20℃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同C .10℃时,等质量的A 和B 饱和溶液中,B 的溶剂最少D .等质量的A 、B 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 析出的晶体最多 17、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BC0 t 1 20 t 2 温度/℃g 40溶解度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 B .在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1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将60g 乙加入100g 水中可得l60g 溶液 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 .tl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20、下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A>B>C 。
⑵ 将t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A ,无溶质析出的是 C⑶ 20℃时,将30g 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0 g 。
2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50g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25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降温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乙__(填“甲”、“乙”)曲线。
22、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1)当温度为40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A(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23、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24、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g25、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26、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溶解废/g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解形成的是饱和(填“”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填“甲”或“乙”);27、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人A物质2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9、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温度/℃0 40 80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